殲-16是中國空軍的一款重型多用途戰鬥機,被認為是中國最新的第四代半戰鬥機,也是中國空軍裝備中最先進的戰鬥機之一。它在戰術和技術上有很多新的改進,可以執行多種不同的任務,包括空中優勢、空對地攻擊和電子戰等。然而,殲-16也因其攜帶能力和出色的性能被稱為「炸彈卡車」。本文將探討這一稱號的來由,並對殲-16的性能進行深入分析。
殲-16的攜帶能力
殲-16在攜帶武器方面非常出色,被稱為「炸彈卡車」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武器攜帶能力非常強大。殲-16可以攜帶各種類型的武器,包括飛彈、炸彈、火箭彈和航空炸彈等。例如,它可以攜帶多種型號的空對空飛彈,如「霹靂-12」和「霹靂-10」等。此外,它還可以攜帶空對地飛彈,如「KD-88」和「LS-6」等。除此之外,殲-16還可以攜帶大量的炸彈和火箭彈,包括各種型號的炸彈和火箭彈,如「制導炸彈-500」、「普通炸彈-500」、「火箭彈-90」和「火箭彈-240」等。這些武器的種類和數量都為殲-16在戰場上展現其威力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殲-16的出色性能
除了其強大的攜帶能力,殲-16的性能也非常出色,使其成為中國空軍的一款傑出的戰鬥機。以下是殲-16的性能參數。
1.動力系統:殲-16搭載兩臺渦扇發動機,提供強大的推力,使其可以快速升空並保持高速飛行。
2.速度和航程:殲-16的最大速度約為2,200公裡/小時,巡航速度為1,200公裡/小時。其最大航程為3,500公裡。
3.載荷能力:殲-16最大起飛重量為25噸,可攜帶超過8噸的武器和油料。
4.機動性:殲-16具有出色的機動性能,包括高速飛行、大角度俯衝和高載荷機動等。這使得殲-16在空戰中具有優異的機動性能和戰術靈活性。
5.雷達和電子設備:殲-16搭載先進的雷達和電子設備,如主動相控陣雷達、電子幹擾器、紅外搜索和跟蹤系統等。這些設備可以提供強大的情報、監視和偵察能力,使得殲-16在電子戰中具有巨大優勢。
6.座艙和航電系統:殲-16的座艙和航電系統採用先進的玻璃化設計,具有先進的人機接口技術。它還配備了先進的飛行控制系統和自動化導航系統,使得殲-16在飛行中更加安全和穩定。
結論
總之,殲-16是中國空軍最先進的戰鬥機之一,它的性能非常出色,包括強大的攜帶能力和出色的機動性能、雷達和電子設備、座艙和航電系統等。殲-16被稱為「炸彈卡車」是因為它可以攜帶大量的武器和彈藥,同時具有出色的作戰能力和靈活性。這些優點使得殲-16在中國空軍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中國國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關於殲16的掛載能力和航程,有著許多的傳說。但是,這些傳說卻基本是錯誤的。
有不少文章認為,殲16的最大掛載達到了12噸,最大航程為4000公裡,最大作戰半徑達到了1500公裡以上。由於國內並未公布殲16的具體性能,那麼這兩個數據從哪來的呢?熟悉蘇30MKK傳說的網友,可能對這兩個數據比較熟悉。沒錯,因為殲16又被國內網友認為是航電升級版的蘇30MKK,所以,就直接套用了蘇30MKK的數據。
殲16帥照
我們知道,蘇27系列幾個典型的特點就是機體大、內油大、內油航程大。但是,其初期型號由於機體強度的原因,卻有一個明顯的缺點,那就是掛載能力差。比如蘇27的掛載能力只有4噸,這個數據,只跟FC-1「梟龍」戰機差不多;到了蘇27SK時,其對結構進行了補強,掛載能力增大到了6.5噸,達到了殲10的水平;到了蘇30MK時,其機體和掛架進一步加強,掛載能力終於增大到了大概熟悉的8噸的水平。
蘇34,專為轟炸而生的改型
然後你就會發現,蘇30MK之外俄方的許多改進型號,其掛載能力也基本都停留在了「8噸」這個水平——無論是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45噸,專用於對地攻擊,並對氣動外形進行了大改的蘇34戰鬥轟炸機;還是發動機推力更大,氣動控制能力更強(飛控系統升級),機體結構設計水平更高的蘇35多用途戰機。其中,唯獨有一個例外,其掛載能力號稱達到了12噸的水平,那就是蘇30MKK。這個型號有什麼特殊的呢?——它是我國買的一個型號。
蘇30MKK經典圖片
即使是同時期,代號相近,甚至時間更晚一些的蘇30MKI,其掛載能力也只有8噸;但唯獨只有蘇30MKK這個「早期」產品神奇的達到了12噸,這是為啥?其實,關於蘇30MKK最大外掛12噸的說法,源於某人的一本書。其原話是這樣寫的,蘇30MKK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38噸,極限掛載達到了12噸,而且允許滿油滿載起飛!但問題是,蘇30MKK的空重為18.5噸,內油9.4噸的話,這就是近28噸,也就剩餘10噸的餘量。這個所謂的滿掛,是多少噸呢?況且,蘇30MKK俄方資料的掛載數據依然是8噸,而不是12噸。
從型號來源看,蘇30MKK是以蘇27SK的機體為基礎,吸收了蘇27M(也就是三翼面布局的老蘇35)的部分設計,加強了機體結構和掛載能力而成。但我們知道的是,蘇27SK的掛載能力是6.5噸,各種大改之後的蘇34、蘇35都是8噸,那麼蘇30MKK是怎麼神奇的「突變」為了12噸的呢?
蘇27/殲11
這應該是一個局,一個為了捧蘇30MKK,踩蘇30MKI而設的一個局。只因蘇30MKK是我們買的,蘇30MKI是印度買的。而且,該書作者在後面的聊天中,也從側面否認了原來對蘇30MKK的說法,並承認了完善後的蘇30MKI的優異性能。
所以,關於蘇30MKK掛載能力的問題,基本有了個了結。那麼,對應的,直接套用蘇30MKK數據的殲16,其掛載能力是不是也該變變了呢?其實,與其說殲16是蘇30MKK的國產航電升級版,不如說殲16是以殲11BS為基礎機體結構、掛載加強版,並幅度升級了航電系統。畢竟,我們並沒有蘇30MKK的圖紙,也沒有引進其生產線,殲16以殲11BS為基礎改進更為合理。
航程方面雖不至於如此「獨特」,不過也有一些近似過程。蘇27系內油基本為9.4噸,在早期空重比較輕的時候(16.5噸左右),最大航程為4000公裡,最大作戰半徑為1500公裡;當升級成空重為16.9噸的蘇27SK時,航程已經下降到了3650公裡;當繼續升級到蘇30MK系列後,其空重增大到了18噸以上,航程也進一步的縮短到3000-3300公裡。而最新的蘇35,其內油大幅度的增加到了11.5噸,而且是單座,其最大航程才3600公裡。那麼,空重同樣達到了18噸以上,內油不變,發動機不變的蘇30MKK,最大航程是怎麼依然維持在4000公裡呢?只能說,這也是一個「局」。
那麼,殲16的內油是否增大了,最大航程又是多少呢?如果殲16像蘇30MKK那樣沒有增大內油,那麼其最大航程應該在3200公裡左右;如果比較明顯的增大了內油,那麼其最大航程應該近似於蘇35,在3500公裡左右。
蘇35的重掛載能力
儘管殲16可能只有8噸的外掛能力,但其依然可以稱為「炸彈卡車」。這是因為,與其他許多內油不多,需要外掛多個副油箱的機型不同,殲16全內油設計,無需外掛副油箱。這就節省了多個內側的重掛點,方便大量攜帶重型遠程反艦、對地飛彈。如上圖蘇35所展示的那樣,殲16共有12個掛點,並且在腹部、機翼內側共有4-6個2噸級的重掛點;其中2個腹部掛點還可以串聯掛載3噸左右的重型飛彈,這個能力不是一般戰機可以擁有的。
不過,殲16目前在我國主要還是作為空優戰機存在。這種情形和以前的蘇30MKK類似。蘇30MKK/2原本是作為多用途戰機來使用的,但因為當時只有它以及少數的蘇27UBK可以使用主動的中距空空飛彈R-77(PL-12成熟比較晚),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蘇30MKK是被當做主力空優機來使用的。殲16也是類似情形,目前我國現役的雙發重型的3.5代戰機只有殲16和24架蘇35,而且PL-XX超遠程空空飛彈目前主要也是殲16攜帶。所以,殲16暫時也是主要充當著空優機的角色。當殲20越來越多的服役後,殲16應該就可以從這個角色解放出來,真正的充當「炸彈卡車」角色了。
作者:尋夢
殲-16,是中國空軍有史以來載彈量最高的戰鬥轟炸機,換裝國產「太行」渦扇-10發動機以後,號稱最大載彈量能達到12噸。
一架戰鬥轟炸機,竟然最大載彈量達到12噸,是個什麼概念,空軍以往載彈量最大的是轟-6轟炸機,號稱航程6000公裡,最大載彈量9噸,但實際上那是忽悠。
因為即便滿油狀態僅載彈3噸,都飛不到6000公裡,所以轟-6有個指標叫正常載彈量3噸,空軍訓練也頂多載彈3噸,從未掛9噸彈藥起飛,掛6噸載彈量都夠嗆,似老母雞一般飛不高也飛不遠,裝上6噸彈時,作戰半徑也就2000公裡,還不一定能飛到。
因此,空軍擁有了最大速度2.5倍音速,最大每小時能飛1800公裡,航程將近4000公裡,且載彈量即便不到12噸,打個八折也能載9.6噸彈藥的殲-16,遠超轟-6轟炸機,空軍是非常激動的。
此外,殲-16是種高性能的戰機,採用了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具備電子戰能力,可發射鷹擊62和鷹擊83空對艦飛彈,彌補了空軍戰鬥機制空能力強,但對地對海目標打擊能力極差的短板。
殲-16的研發成功,可以視作空軍戰略轉型的一個重要信號,即由先前的被動防禦作戰,轉向主動的攻防兼備的作戰模式,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空軍就是一把利劍,在用於國土防空作戰時,也需強調對對方的主動打擊能力。
改革開放數十年來,東南沿海和中部地區,已經非常現代化了,需要海空軍禦敵於國門之外,不能將現代化的成果打爛打殘,原先放敵進來陷敵於人民戰爭汪洋大海的戰略,必須要有勇氣承認已經過時了,海空軍就是要禦敵於國門之外,保衛祖國領空領海和國民的安全。
所以殲-16來得正是時候,當殲-16和殲-20正式服役空軍時,作為軍迷個人注意到,空軍發言人稱殲-20和殲-16形成了高低搭配的作戰模式。
是一種非常好的作戰模式,殲-20將憑藉出色的隱形性能,和制空作戰優勢,負責掃清空中航道;而殲-16則對對手的地面和水面的高價值目標進行空艦(地)飛彈打擊和精確制導炸彈的轟炸。
綜上,由於殲-16戰鬥轟炸機,最大載彈量超過了空軍現役轟-6轟炸機,12個外掛點中,有4個重載掛架可以掛載4枚空艦(地)飛彈,以及各類精確制導炸彈,所以戰鬥力非常強大。
其作戰半徑不低於1800公裡,最大載彈量高達12噸,戰鬥力遠在空軍專職的對地攻擊機飛豹A之上,所以被軍迷稱為「炸彈卡車」。
殲-16的空戰能力也不容小覷,能掛載包括霹靂-12在內的先進空空飛彈,進行中遠距離的超視距空戰。
網上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殲-16升級版甚至能掛載射程超過300公裡的超遠程霹靂-15空空飛彈,可由殲-16在敵方空中防區外發射,通過數據鏈進行控制,將空空飛彈導向所要打擊的目標。
重量高達1噸的超遠程霹靂-15空空飛彈,殲-16可以掛載8枚,確實是一架妥妥的空中「炸彈卡車」。
既然是被稱為"炸彈卡車",那就證明殲16的載彈量非常的大。同為重型多用途戰鬥機的F15E的最大載彈量為11噸,而殲16的最大載彈量為12噸?表示十分懷疑!不過這些個數據沒什麼意義。
事實上,單看最大載彈量沒什麼意義,執行任務不同,載彈量也不相同。當載彈量達到最大限度時,戰鬥機的機動性,敏捷性,航程都會收到極大的限制。所以說,戰鬥機一般來說是不會滿載出動的。
殲16戰鬥機安裝了兩臺WS-10B大推力發動機,單臺軍用推力為9.2噸,加力推力為13.5噸。F15E安裝了兩臺F110發動機,軍用推力8.4噸,其最大推力為13.1噸。F15E最大載彈量為5.9噸,而且是在做僚機,在執行區域拒制任務時。這時F15E的中遠距空戰能力為零,因為不掛載AIM-120飛彈,只攜帶了四枚AIM-9格鬥彈。所以一般來說,F15E戰鬥機的載彈量為2--3噸,所謂11噸的最大載彈量是根本達不到的。這也就說明了,戰鬥機必須在航程,載彈量,機動性上根據具體執行的任務不同,尋找平衡點。
而殲16是以蘇30MKK為基礎研製的,得益於科技的發展。殲16機身使用了大量的複合材料,以達到減重的目的。況且,發動機的推力也增加了。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殲16在推力增加的情況下,重量還減輕了。如此一來,載彈量,航程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而蘇30的載彈量為8噸,升級之後的殲16能夠獲得增加4噸的載荷?這絕對值得懷疑,其實,殲16的最大載彈量比蘇30高是事實,但絕對高不了一半。雖說殲16使用了大量的複合材料,但有源相控陣雷達+其他的電子設備也帶來了重量的提升。單從機身自重來看,殲16肯定是要比蘇30MKK輕的,但這個數據究竟是多少,目前還未可知。
複合材料的減重,也可以大概推算出來,殲11B使用複合材料後,就比殲11A輕了100多公斤。複合材料主要應用在機翼,垂直尾翼,平尾。但殲16戰鬥機的複合材料使用量是個謎,但從同期的殲11D上就可以算出來殲16的複合材料用量。從曝光的殲11D中看到複合材料的用量和殲11B大同小異。所以說,殲16的複合材料用量估計和殲11D類似。減重也不會很多。此外,增加的航空電子的重量估計也比使用複合材料減少的多。但現在的電子設備,體積和重量遠非十幾年前可比。整體上是要比蘇30MKK輕的,但也輕不了多少。既然減不了多少的重量,那更不可能多出4噸的額外載荷。所以說,殲16的最大載彈量絕對達不到12噸,能達到9噸就可以了。
從目前露面的圖片來說,殲16的12個外掛架才使用了7個,分別掛載的是兩枚霹靂-15,兩枚霹靂-12,兩枚霹靂-17,和一個KL700A吊艙,還剩下5個沒有用。如果殲16滿掛武器的話,那航程,機動性就會受到影響。所以經常看到的是殲16掛載兩枚霹靂-15和兩枚霹靂-10。以至於網上所謂的達到12噸,絕對不太可能。(圖片來自網絡)
▲殲16戰鬥機滿載小型航彈的想像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國產殲16戰鬥機是我國在蘇30基礎上研製的一款第三代國產雙座雙發重型多用途戰鬥機,且由於其運用了部分四代機的技術(比如航電系統等),因此,也被稱之為三代半戰鬥機。
▲掛載A/KD88空地飛彈(圖中為掛飛訓練彈)的殲16戰鬥機(圖片來源於:見水印)
該型戰鬥機在面世之後,就被許多網友們親切的稱之為能飛的國產「炸彈卡車」,誠然,從殲16自身的定位來說,其並不是一款專門用來對地的戰鬥機,而是一款綜合了制空作戰、對地和對海打擊的多用途戰鬥機,且在中國空軍目前的作戰體系下,其主要負責的還是奪取戰場制空權的作戰任務,但由於其在具備較強空戰能力的同時,也具備了掛載目前已知(和未來)的各類型國產對地/對海打擊彈藥,承擔對地/對海打擊任務,且載彈量還十分可觀,故而其被稱之為「炸彈卡車」也就不足為奇了。
▲掛載國產新一代航空布灑器的殲16戰鬥機原型機(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從殲16目前能夠攜帶的對地/對海打擊彈藥來說,主要包括各型航彈、雷射/衛星制導炸彈、A/KD88空地飛彈,國產新一代防區外航空布灑器等,其中A/KD88空地飛彈不僅可以執行對地面目標的打擊任務,還能通過更換不同的導引頭和戰鬥部,執行對水面目標的打擊任務,至於國產新一代防區外航空布灑器,據稱其射程能夠達到280公裡以上,且採用了隱身設計,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其也可以看成是一種哲學意義上的隱身空地巡航飛彈了。
以上是《軍武次位面》為您解答,贊同回答的話,歡迎關注我的小濤養花知識號^_^
中國空軍航空兵裝備的殲16重型多用途戰鬥機,被喜愛它的軍迷和民眾親切的稱之為「炸彈卡車」!
殲16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外號「炸彈卡車!」牛掰了!
那麼為什麼中國有那麼多種戰鬥機,唯獨只有殲16重型多用途戰鬥機,才有這樣的稱號呢?因為他有兩項其它戰鬥機都不具備的能力:超強的不可思議的機身掛載能力和超過10噸的巨大載彈量!
一架殲16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全部加起來一共是12個武器外掛點,最大的載彈量可達驚人的12噸,既可掛載各類空地飛彈和精確制導炸彈來打擊用來地面目標,也可以掛載鷹擊83和鷹擊62反艦飛彈來攻擊海上目標(大型軍艦和航母),此外它還可以掛載霹靂9、霹靂10空空飛彈與敵機進行空中較量,進行「空中格鬥」。殲16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完全堪稱是「空中多面手」,依靠強大的掛載能力和載彈量,一次出動,就可以完成很多任務!
此外殲-16重型多用途戰鬥機還有兩種武器至關重要,一個是隱身防區外彈藥布撒系統,另外一個是鑽地炸彈另據軍事專家杜文龍深刻分析明確指出,殲-16重型多用途戰鬥機的載彈能力肯定超過了10噸,大家要知道這一點,我國的轟-6K專業轟炸機雖然最大載彈量宣稱為12噸,但在實戰時也只能載彈5噸,因為轟6系列是蘇式老設計,潛能已被我國挖掘殆盡,作戰半徑和航程受限於機體設計,「腿短的毛病」是先天性的。由此可見,殲16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對中國空軍意義有多大了!
由此可見,大家給殲-16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冠上「炸彈卡車」的名號是毫不誇張的,是「實至名歸」的!如果再在殲16重型多用途戰鬥機使用上複合式掛架,估計殲-16的外掛彈藥量還會有所增加的。看下圖可知一二。
以我軍目前裝備的蘇–30戰鬥轟炸機(載彈12噸)和「飛豹」戰鬥轟炸機(載彈9噸)的攜彈量來看,殲–16重型多用途戰鬥機的載彈量應該在12噸左右的水平,如果有這樣大的載彈量再加上一定的數量優勢,足以對於周邊的敵對國家和勢力,形成巨大的威懾力!大膽設想一下,如果我方兩個批次24架組成的殲16重型多用途戰鬥機機群作為空戰時打擊突防力量,基本上一次性可以摧毀敵方4~5機場、可殲滅一個中小國家軍港口內的所有艦船和岸上附屬設施等!一次性消滅這麼多的有價值目標才是真正大國空軍的威嚴體現!
我人民空軍三種新型戰機組成的「空中三劍客」:殲20、殲16、殲10C!
這完全可以說就是世界最現代戰術空軍的強強組合,這個組合既可以單獨執行國土防空任務,也可以結伴而行發揮更大的戰鬥力。據悉,因為中印在西部邊境的對峙,面對印軍的大量增兵,我方將三型戰機目前都部署到了新疆前線機場,為以後的列印行動,做前期準備,讓印度顫抖去吧!曾幾何時,我人民軍隊,長期沒有制空權,而受敵人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由此可見,大家給殲-16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冠上「炸彈卡車」的名號是毫不誇張的,是「實至名歸」的!
我是大可觀天下,歡迎大家評論,點讚及關注!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主要是指殲16的載彈量比較大,超過飛豹的9噸載彈量。
殲16是海航的主力戰機,是一款重型多用途戰機,由瀋陽飛機公司研究及發展,改自Su-30MKK戰鬥機和殲-11BS戰鬥機。
相比目前的飛豹也就是殲轟七,殲16真的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殲16瞄準的是美軍F-15E,無論是載彈量還是火控系統性能相對殲轟七都有大幅提升。
殲16的最大載彈量高達12噸,總共12個掛點,可以發射鷹擊-62和鷹擊-83反艦飛彈。
同時,殲16戰鬥機和蘇30MKK一樣採用雙座布局。蘇聯認為只有雙座戰機,才能很高的完成對地和對艦攻擊任務。執行對面攻擊任務時,一名飛行員可以專注於飛行,另一名飛行員專注於把握攻擊機會。
該機為強化武器掛載能力,起落架前輪為雙輪。
殲-16擁有1500公裡的作戰半徑,如果發射射程250公裡的鷹擊-83反艦飛彈,可以實現對於1700公裡以上目標的打擊。
殲16可以說是解放軍海軍航空兵,有史以來裝備過最強的戰鬥機,它還具有很強的空戰能力。
憑藉殲16,海航可以對付同蘇30同代戰機,並不吃虧。
但我們需要正視的是,殲16不具備隱形能力,不能夠和新一代隱形戰機對抗。
關於我軍殲16戰機是不是「炸彈卡車」,網上的爭議非常大,有的軍迷說是,說它就是徹頭徹尾的「炸彈卡車」;有的人說它不是,他們說炸彈卡車是說轟炸機的,如果說殲16是的話,那就把這款飛機降格了,殲16可丟不起這個人。
一、什麼是「炸彈卡車」?
那麼,我們常說的「炸彈卡車」,通常是個什麼概念呢?
這個概念是廣大軍迷或者某些專家發明的,並不是什麼專業術語,不過它有其標準的,雖然定義很籠統,並不是那麼具體。
首先是載彈量大,像轟炸機那樣,一般載彈量應該有8噸以上。按說轟炸機是當之無愧的炸彈卡車,但是轟炸機的長處就是載彈能力,載彈能力是它分內的事,沒有必要誇它。
其次是飛行速度高,作戰半徑大,機動性強,比轟炸機速度快,時速在1.5馬赫左右。
最後一點就是,具備很強的攻擊能力,轉載有空空、空地、空艦作戰武器。
還有一個最基本的概念,那就是「炸彈卡車」本身必須就是一款殲擊機。綜上所述,炸彈卡車就是既有轟炸機那樣的載彈量,又有強擊機那樣的攻擊性和機動性,是集兩者優點於一身的戰機。
二、國外有哪些飛機被稱為「炸彈卡車」?
較早的炸彈卡車-蘇24
蘇-24是俄第三代戰機中佼佼者,作戰效能超出其前一代雅克-28轟炸機200%-250%,其改進型蘇-24M的作戰效能又提高了一半以上。
雅克轟炸機機翼展開只有11米,比蘇-24短了6米,升速每小時2000米,升限16000千米,比蘇24低1000千米。航程2600公裡,比蘇-24 低了350公裡。
蘇-24最有資格被傳為炸彈卡車的一點就是它的載彈能力。
在起飛重量為39700千克的情況下,可攜帶重達7噸的作戰負載可掛各種炸彈、火箭彈。這麼大的載彈量,在當時來說,簡直就能和同期的轟炸機媲美了。
但是準確地說,它又不是轟炸機,因為它有殲擊機的功能,除了掛載飛彈和炸彈,還可以裝備和多種空地飛彈,即R-60型近距空空飛彈,能夠在必要的時候隨時進行空戰。
機上還有一門內置式30毫米或23毫米6管機炮,射速可達100O0發7分,備彈50O發,這樣看它的時候,不就是一款十足的殲擊機嗎?
蘇-34戰鬥機
該機繼承了蘇-24載彈量大的優點,最大載彈量能達到12噸,不僅可以掛載飛彈和炸彈,甚至可以裝載魚雷。
蘇-34更像一款優秀的轟炸機和戰鬥機的結合體,甚至有人直接叫它戰鬥轟炸機。該機具有高機動性、全天候作戰能力、超音速飛行速度。
F-15EX戰機
該機其實已經可以叫它轟炸機了,因為它的載重能力無機能敵,總共可攜帶15噸彈藥,機上有12個空對空武器掛載點、15個空對地武器掛載點,可說載彈能力達到了變態的地步。
但是它有具備戰鬥機的優點,裝備了2臺全新發動機,不僅速度和更高,加速度也更快。具體地說,它的飛行速度為2.5馬赫,比蘇35速度還快。
該機設計中的新機型叫F15先進鷹,它將能夠攜帶全套空對空、空對地和海上打擊武器。飛機可以在任何給定的任務中與多個目標交戰。
三、殲16算不算「炸彈卡車」?
殲16設計的時候定位就是多用途,為了彌補殲轟-7A和蘇300MKK殲擊轟炸機的不足。或者說殲16研製的時候,就是想讓它具有上述兩款飛機的優點,既能做轟炸機,也可以當殲擊機使用,或者說殲16就是一款第四代雙座雙發多用途戰鬥機。
殲-16首先一點是具有對空對地攻擊能力,裝備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具備戰機性能,也可以跟殲擊機那樣進行對地對空攻擊,還可同時識別攻擊多個目標。
殲16的打擊範圍更廣,具備遠距離超視距攻擊能力和非常有效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
如果說以上是它強大的戰機性能的話,下面看看它的轟炸機屬性。
殲-16比殲轟-7A的機體更大,載彈量最大載彈量8噸,比它還多了一噸載彈量,能不算炸彈卡車嗎?
但是它的飛行時速達到2800公裡,最大航程能達到4288公裡,還有它強大的對空、對地攻擊能力,又不能說它是轟炸機。
概括地說,殲16是非常稱職的戰鬥機,也有轟炸機的功能,載彈量非常給力,能在非常複雜的環境下執行任務,說它是炸彈卡車,應該是名副其實。
炸彈卡車,顧名思義當然指的是殲16戰鬥機的載彈量巨大,而據公開資料顯示,殲16戰鬥機最大武器裝載量達到了12噸,可能光憑數據這樣說感受不到,我們可以比較一下,俄羅斯現在三代機中最先進的重型雙發戰鬥機蘇35的最大載彈量也只有9噸,而蘇34戰鬥轟炸機的載彈量也是12噸,所以我們不難看出殲16戰鬥機的武器掛載能力有多麼驚人了。
殲16戰鬥機是基於殲11BS戰鬥機發展而來的,為一款重型雙發戰鬥機,武器外掛點12個,最大載彈量12噸,是目前我國國產三代戰機中的最強者。軍事專家杜文龍先生曾點評過殲16 戰鬥機是一款殲擊轟炸機,而且是一個多面手,既可以制空也可以執行對海作戰任務,亦能執行對地打擊任務,這樣一個多功能、立體化的打擊能力已經讓殲16戰鬥機的性能達到了我國三代機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殲16戰鬥機的航電系統非常先進,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兩臺太行發動機提供的動力、續航力、機動性都是非常強勁的。
而被譽為炸彈卡車,當然不僅僅和殲16戰鬥機搭載的武器彈藥多有關係,還和他的多功能有關係。它可以攜帶鷹擊83反艦飛彈、空對地88飛彈、霹靂10/12空對空飛彈,同時具備對海對地制空能力 ,被譽為炸彈卡車小編覺得還有些委屈,應該叫「炸彈跑車」才對,因為不僅僅是武器攜帶量大,功能的全面和性能的強勁也是殲16的優點。
殲-16戰鬥機,是我國在殲 -11 改進型(殲-11是蘇-27國內型號,是獲得俄羅斯授權生產的蘇-27SK)的基礎之上進行技術升級和深度改進而成的一款四代半雙座雙發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它既可完成制空作戰任務,也能實施對地、對海打擊,是中國空軍攻防兼備轉型重要裝備之一。其性能與美國F-15EX和俄羅斯蘇-35S戰鬥機屬於同一檔次。
殲 -16 戰鬥機是攻防一體的航空主戰平臺。擔負的作戰任務既包括傳統的制空作戰任務,也包括對地攻擊等作戰任務。它可以掛載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現役使用及在研的所有類型機載武器,把中遠距攔截的制空作戰能力和中遠程對地、對海精確打擊的對地攻擊能力合二為一。
而為了能夠在執行不同種類時都能夠遊刃有餘。殲-16強化了武器掛載能力。一架殲-16一共有12個武器外掛點,最大的載彈量可達12噸。遠超俄羅斯空天軍現役新型主力戰鬥機蘇 -35(蘇-35戰機,擁有12個外掛點,最大載彈量8噸);與我國航空兵目前的主力空中打擊平臺轟-6K轟炸機比,也只是略遜一籌(轟-6K最大載彈量15噸)。完全能當一架重型戰術轟炸機使。
正是由於殲-16,這樣形同「小型彈藥庫」一樣的載彈量。所以,殲-16戰鬥機也才會有了「炸彈卡車」,這樣一個綽號。而隨著殲 -16 戰鬥機服役數量的不斷增加,我國空軍戰略轉型步伐必將進一步加快,維護國家空中安全的整體作戰實力也將顯著增強。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