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歷史上有許多傑出人物,但是對於濰坊的貢獻最大的歷史名人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因人而異。以下是我認為對濰坊貢獻最大的歷史名人:
- 魏源:清朝末年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被譽為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奠基人之一。他曾經在濰坊官場擔任過一段時間的職務,為濰坊的文化事業做出了貢獻。
- 王立群: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曾在濰坊創建過學校和報紙,對濰坊的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 鄭振鐸: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和慈善家,曾經創辦過濰坊市第一家公立醫院,並且捐資助學,為濰坊的醫療衛生事業和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董必武: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曾在濰坊參與了土地革命鬥爭,為濰坊的革命事業做出了貢獻。
-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袖,曾在濰坊參與過革命活動,並發表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義的文章,為濰坊的革命事業做出了貢獻。
- 王光美:著名的農民運動領袖,曾經在濰坊發起過一場反地租鬥爭,為濰坊的農民事業做出了貢獻。
- 陳林:著名的抗日將領,曾在濰坊組織了一支抗日武裝力量,為抗日戰爭做出了貢獻。
- 劉少奇:中國共產黨的重要領袖,曾在濰坊參與過土地革命鬥爭和抗日戰爭,為濰坊的革命事業做出了貢獻。吳玉章:著名的教育家和科學家,曾在濰坊創建過學校和研究機構,為濰坊的教育和科技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 朱德: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袖之一,曾在濰坊組織過一支抗日武裝力量,為抗日戰爭做出了貢獻。
總之,濰坊的歷史上湧現出了許多傑出人物,他們在不同的領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讓濰坊成為一個更加繁榮和進步的城市。這些人物的貢獻不僅影響了濰坊,也影響了整個中國和世界。
對濰坊市貢獻最大的名人,不好評選,因為沒有一個衡量的標準。但從山東省濰坊市走出了一批將軍,他們中既有開國少將,也有1988年後授予的上將,快來圍觀,他們是:
一、開國將軍:
△李福澤(昌邑市)、王文介(壽光市)、王文軒(1壽光市)、趙一萍(壽光市)、馬冠三(壽光市)、張鈞(壽光市)、朱春和(壽光市)、耿道明(寒亭區)、劉善本(昌樂縣,少將)、王道全(壽光市)王淮湘(壽光市)、王良恩(奎文區)、張翼(諸城市)。
二、1988年後授上將的:
△楊懷慶(1939.02~2012.12.12),山東濰坊壽光人。海軍上將軍銜。曾任海軍政治委員等職務。2000年6月晉升海軍上將軍銜。
△張 黎,山東濰坊青州人,陸軍上將,曾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等職務。2004年6月晉升為上將軍銜。
三、1988年後授予中將的:
△朱洪禧,山東濰坊市寒亭區人,中將軍銜。歷任海軍北海艦隊參謀長、副司令員。1988年被授予海軍中將軍銜。
△ 隋繩武,山東壽光人,解放軍中將,曾任福建省軍區政委、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副政委。1997年7月晉升為武警中將警銜。
△許樂夫(1922~1997.5.28)山東省臨朐縣楊善鎮大辛莊人,空軍中將軍銜。曾任空軍副政治委員。1988年9月被授予空軍中將軍銜。
△蘇士亮,山東省青州市人,解放軍中將。曾任海軍原副司令員,2007年7月,晉升為海軍中將軍銜。
△馮永生,山東壽光稻田鎮南裡任村人,空軍中將。歷任成都軍區空軍政治委員、軍事科學院副政治委員兼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1998年7月晉升為空軍中將軍銜。
△王金相,山東諸城人。曾任濟南軍區空軍政治委員。2005年7月晉升空軍中將軍銜。
△譚悅新,山東臨朐人,解放軍中將軍銜。曾任第二炮兵基地副司令員,第2炮兵後勤部部長。
△聶奎聚,山東省益都縣石河鄉人(今青州市彌河鎮)三橋村,海軍中將。曾任海軍副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東海艦隊司令員。1988年被授予海軍中將軍銜。
△李洪程,山東省壽光市田柳鎮北嶺村人。中將軍銜,曾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2003年7月晉升為中將軍銜。
還有1988年後濰坊市的少將,歡迎友友們補充。
只說一下共產黨領導後的。第一任書記曾山,創建濰坊特別市。濰坊市(縣級)最後一任市長韓理,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地改市後首任市長邵桂芳,創辦了濰坊國際風箏會,讓濰坊走向了世界。張新起,曾任濰坊市市長書記,創建濰坊園林城市首功。譚旭光,為濰坊的機械工業開創了新天地。姜濱,新時代濰坊電子工業的引領者。盧志強,濰坊走出去的知名企業家。
對濰坊貢獻最大的人,就是當年決定把行署從膠州遷往濰縣的人。要不只有濰縣、坊子,不可能有濰坊。如果不遷走,是青島的災難,是濰坊的幸福!從平度、膠州、黃島、膠南,都是昌濰地區,那樣,山東的經濟版圖就大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