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克主演的一部電影殘害動物,堪稱令人髮指!至今仍被同行詬病。
相比之下,《教父1》裡的馬頭都不算什麼,大巫見小巫罷了。
題主所說的《教父1》裡那個血淋淋的馬頭不算是殘害動物,雖說當時的動物保護組織也曾提出抗議。但導演科波拉站出來解釋,這些馬總歸要死去的,它們是一家寵物罐頭食品廠的生產原料。
現如今好萊塢的慣例是,電影裡出現的動物也是演員之一,是受保護的對象。它們不是道具,哪怕是由道具部門提供的。
今天小編給大家聊聊,派克拍過的比較離譜的一部電影,是如何「迫害道具」的,也是派克平生最為賺錢的一部電影。
一、派克平生最為賺錢的一部電影
《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1953年8月20日上映 )
格利高裡·派克在全盛時期的片酬是25萬美元,比如《羅馬假日》,還有《羅馬假日》接下來的《百萬英鎊》,片酬都是25萬美元。
別小看這區區25萬,那是遙遠的上世紀五十年代。當時的25萬美元折合今天的$3,131,078.84!大致相當於現如今的21,637,320人民幣!
一部電影兩千兩百多萬,一年下來拍個三、四部,就是個億萬富翁。
所以派克住在好萊塢比佛利山莊一幢豪宅裡,兒女都跟摩納哥王妃格蕾絲·凱利的孩子念同一間貴族小學。
時光走到上世紀七十年代,福克斯突然找到派克,讓他出演一部玄幻電影《兇兆》,並對當時年逾六十滿頭白髮演藝事業整整停頓一年的派克說,只會給他25萬片酬,外加票房毛額的10%!
上映於1976年6月25日的電影《兇兆》(The Omen)
雖然這個待遇非常敷衍,但派克還是馬馬虎虎接受了。當時他正沉浸於喪子之痛,他的大兒子喬納森·派克剛剛於1975年6月26日自殺身亡。
派克一直活在愧疚之中——「喬納森最難過的時候,我居然不在他身邊。」
所以派克倉促接下《兇兆》這部電影,是想重溫父子之情。
結果這部投資僅280萬美元、連B級製作都算不上的電影,卻在當年票房大賣,僅在美國本土便收到了6000萬票房!
派克個人毫無懸念進帳600萬!大致相當於今天的$31,828,049.21,合人民幣2.19億!
那麼,《兇兆》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引發如此觀影狂潮?這部電影到底講了什麼?
又在什麼環節虐待了動物?
二、《兇兆》這部電影到底講了什麼?
片中,派克飾演的羅伯特·索恩是一名駐外大使。
某天,正當他在羅馬的辦公室忙碌,突然接到產科醫生的電話,說他的妻子凱薩琳剛剛生下一名男嬰,但不幸的是這個男嬰只存活了幾分鐘就死了。
羅伯特神色凝重地來到醫院,內心沉痛而又不安,他不知道妻子醒來後如何安慰她。
在場的醫生見狀向他建議,「醫院裡剛好有另一名產婦,剛剛誕下一個男孩兒就死了。乾脆您瞞著妻子,收下這個男孩兒,對她說這就是她的親生骨肉。」
羅伯特萬般無奈之下,採納了醫生的建議。接過這個沒有母親的新生兒,為他起名為戴米·索恩,抱回家去撫養。而妻子凱薩琳蒙在鼓裡,沒有看出任何端倪。
羅伯特滿以為一家三口就這樣幸福地生活下去,風平浪靜。
萬沒想到,戴米被養到五歲時,一切開始起變化。
羅伯特越來越覺著這個來路不正的孩子十分怪異,圍繞著這個家庭發生了一系列的怪事,一切的一切,都指向戴米,似乎這個孩子本非人類。
首先是戴米五歲生日派對,當著眾多嘉賓的面,戴米的保姆居然莫名上吊自盡,臨死前還大喊了一聲:「戴米,這一切都是為了你!」
親眼目睹這樁慘案後,凱薩琳決定帶著戴米去逛野生動物園散散心。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一系列怪事,就連遲鈍的凱薩琳,也開始懷疑起自己的兒子來。
首先,當凱薩琳帶著戴米參觀長頸鹿時,長頸鹿們仿佛受到巨大的驚嚇,紛紛掉頭,四下奔逃。
緊接著,凱薩琳開著車子駛過狒狒展區時,看到戴米,狒狒們仿佛撞到鬼,先是作勢閃躲,接下來成百上千的狒狒紛紛撲向車子,發瘋一般奮力捶打車窗,小車左搖右晃幾乎散架!
凱薩琳頓時嚇得花容失色,戴米也驚懼得大哭起來……
這些憤怒的狒狒「表演」十分到位,影片演到34分鐘,前期鋪墊已經給足,觀眾們的好奇心被吊起來,而狒狒們的「暴行」將影片的氣氛渲染到了一個高潮!
那麼,這個場景是如何達成的呢?
三、為了觀賞效果,劇組人員無所不用其極
首先,一開始工作人員抓到部落裡最小的一隻狒狒、相當於狒狒界嬰兒抱在懷裡,坐在車後蓋上,在狒狒展區開車兜圈。
一圈接一圈下來,狒狒們無感,幾乎沒有任何情緒上的變化。
做為觀眾,我們能明顯感受到陽光的變化,三分鐘的戲,幾乎是從中午到落日時分,這群狒狒才激動起來。
這是因為劇組成員實在無法達成任務目標,又眼看天色將黑,於是他們一不做、二不休,乾脆來個利落的,操起一把砍刀,一刀剁掉了小狒狒的頭!
於是整個動物園的狒狒全都憤怒了,一湧而上,想要活撕了這對母子!
至此,導演和工作人員們終於要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
小編看到這裡忽然想起老馬的那句名言——「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們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就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
(全文完)
在好萊塢電影片末,通常會有這樣一句由美國人道協會認證的話,「未傷害任何動物」。美國人道協會負責監督電影的製作,並確保片中「動物演員」的權益受到保護。但據美國《好萊塢報導》獨家披露,美國人道協會並未盡到自己的職責,不僅對動物傷害事件視而不見,甚至還幫忙掩蓋!
掩蓋動物傷害事件
在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片中,大部分涉及老虎的鏡頭是由後期特效製作而成的。但在一部分不需要特效出馬的場景中,真實的老虎可以出演。孟加拉虎「國王」就是在片中出鏡的老虎之一,老虎遊泳的場面就由它完成。
美國《好萊塢報導》日前披露了美國人道協會監督員吉娜·詹森於2011年4月7日寫給同事的一封電子郵件,詹森負責監督《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拍攝過程中是否傷害了動物。
「這一次拍攝實在太糟糕了,老虎完全不知道怎麼遊到對面去,幾乎快要淹死了,」詹森在郵件中寫道。據悉,最終是「國王」的馴獸師抓住了繩子,將「國王」拖到岸邊。
但詹森提醒同事,「不要向任何人提起此事,尤其是管理部門!」
在拍攝涉及動物的電影電視中,美國人道協會的標誌都會出現在片末,並打上「未傷害任何動物」的標誌。身為監督員,詹森的職責是監督片方,督促他們在使用動物演員時保護動物的權益。但據《好萊塢報導》披露,詹森在監督員的工作之外還擔任了《少年派》一片的高級執行製作。儘管發生了老虎演員險被淹死的事件,《少年派》 的片末仍打上了「未傷害任何動物」的標誌。
此後,在著名導演彼得·傑克遜拍攝《霍比特人:意外之旅》的過程中,有27隻包括山羊、綿羊在內的動物死亡,死因為脫水、過度疲憊、溺水等。
《霍比特人》馴獸師之一約翰·斯密瑟說,美國人道協會派了一名代表參與影片拍攝,但這名代表拒絕調查斯密瑟所反映的問題。斯密瑟出具的郵件顯示,美國人道協會拒絕調查,因為「缺乏物證」。當斯密瑟表示他知道死亡動物的埋葬地點時,對方又表示,由於動物是在拍攝間隙死亡的,他們在這一期間沒有管轄權。
最終,美國人道協會對《霍比特人》一片使用了十分謹慎的措辭,「我們監督了所有重大的動物使用活動。沒有動物在這些使用過程中受到傷害。」
未盡到保護職責
《好萊塢報導》的調查顯示,在美國人道協會長達136年的運作過程中,為無數電影電視做了「未傷害任何動物」的認證,但實際上,有很多動物在電影電視的拍攝過程中受傷、死亡。如果不是故意傷害動物,或是傷害事件並未發生在攝像機拍攝過程中,就會被認為「沒有傷害」。
美國人道協會並沒有盡到其動物保護的職責。迪斯尼2006年的電影《南極大冒險》拍攝過程中,有一條哈士奇被反覆毆打;派拉蒙公司2006年的電影《賴家王老五》拍攝過程中,一隻花慄鼠被弄死;《加勒比海盜:黑珍珠的詛咒》在拍攝海上爆炸場面時,海洋動物的生命被忽視,很多魚和烏賊被炸死。
在電影電視拍攝過程中動物遭到傷害的事件還有很多,美國人道協會的監督員都在現場看到了這一切,但他們卻選擇了沉默。
洛杉磯一家動物保護組織的創始人鮑勃·費博爾說:「這件事很具有諷刺意味,他們從動物保護者變成了虐待動物者的同謀。」
對於美國人道協會的所作所為,費博爾並未感到驚奇。2005年,費博爾調查兩匹馬在電影《弗利卡》拍攝過程中死亡一事,美國人道協會卻稱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故。洛杉磯動物管理部門官員想和美國人道協會討論此事,卻被告知「滾蛋」。「這比什麼都不做還要糟糕,」費博爾說,「這就像是一個警察不但忽視犯罪,還幫忙掩蓋。」
受到娛樂業資助
美國人道協會曾經是電影電視製作業的「圈外人」,努力爭取在拍攝現場獨立監督員的身份。但如今,這一協會已經成了一位徹底的「圈內人」。對美國人道協會僱員的訪問和該協會的內部文件都顯示,協會已經不勝任其最基本的動物保護工作。
據協會僱員透露,協會自身的電影評級制度已經被扭曲,他們會輕描淡寫或是根本就不公開那些傷害動物的事件,對於傷害事件的調查也不夠嚴肅。這些僱員表示,他們已經對協會不抱希望,可能只有外界的壓力才能使該協會採取有效的改革措施。
美國人道協會常常標榜,電影電視製作過程中99.98%的動物是安全的,這意味著,幾乎所有受到監督的動物都沒有受到傷害。但該協會內部聲音堅持稱,這一數字是虛構的,完全沒有實際的數據支持。有僱員表示,為了能「降低」傷害率,他們通常會誇大拍攝過程中所使用的動物、昆蟲數量,「比如聲稱用了1萬隻蟑螂,5萬隻螞蟻。」
早就有人指出,美國人道協會和娛樂業之間有利益衝突——居然是由好萊塢為其監督管理者提供資金!此外,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取代了傳統的政府監督角色,監督一個行業的運作,而且還不用受到信息公開的約束,這無疑為其隱瞞事實營造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今年4月接管美國人道協會「未傷害任何動物」項目的柯萬恩·斯圖亞特說:「我們的首要目標是希望並保護動物的安全,但我們也要時刻想到導演、製片人所希望達到的拍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