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遷都亞洲會死得更快?為何有人說俄羅斯不能遷都西伯利亞地區?_俄羅斯為什麼不發展西伯利亞

鴻鵠高飛一舉萬裡說: 2021年8月俄羅斯地理學會會長兼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提議將首都遷往西伯利亞。俄羅斯的…

鴻鵠高飛一舉萬裡說:

2021年8月俄羅斯地理學會會長兼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提議將首都遷往西伯利亞。俄羅斯的歷史起源於東歐平原的莫斯科大公國。那時的俄羅斯其實就是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一個城邦國家,後來莫斯科大公國經過持續擴張由一個城邦發展成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作為俄羅斯民族龍興之地的莫斯科也就自然而然成為這個國家的首都。1712年彼得大帝為獲得歐洲方向的出海口把首都從莫斯科遷到聖彼得堡。

1918年3月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又把首都從聖彼得堡遷回了莫斯科。蘇聯解體後莫斯科仍一直作為俄羅斯的首都存在。從莫斯科大公國時代經過沙皇時代、蘇聯時代直到如今的俄聯邦時代只有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兩座城市成為過國家的首都:莫斯科作為首都的時間累計有800年左右,聖彼得堡作為首都的時間為200年左右。從1918年以來莫斯科作為國家首都已有百餘年。為什麼俄羅斯這時又會出現關於遷都的聲音呢?

這其實有國防安全和國土開發建設兩方面的考量。蘇聯解體後北約和歐盟持續東擴不斷蠶食俄羅斯在東歐的傳統戰略空間,如今西方國家的勢力已逼近到俄羅斯的家門口。波蘭、捷克、匈牙利、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等原蘇東陣營國家如今都成了北約成員國。2014年克裡米亞事件發生後烏克蘭也與俄羅斯處於對立狀態。莫斯科距離俄烏邊境只有600公裡。從哈爾科夫發射彈道飛彈只需要七八分鐘就能打到莫斯科。

俄羅斯要解決這一威脅有兩個辦法:要麼阻止烏克蘭倒向西方陣營,要麼就遷都避開鋒芒。當然我們知道俄羅斯後來選擇了前一種方法。普京在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前就在他的萬字長文裡提到烏克蘭在西方國家支持下對莫斯科直接開展斬首點穴打擊這種風險。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化解這種風險,但事與願違的是俄羅斯並沒能成功化解這種風險。

如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已打滿一年了。一開始無論俄羅斯自己還是國際社會都以為俄軍能在短時間內平推烏克蘭,可出人意料的是烏克蘭在西方國家的支持下打起了持久戰。現在看來俄烏之間的軍事衝突難以在短時間內結束。莫斯科面臨的被斬首點穴打擊這種風險反而比以前更大了。以前俄羅斯與烏克蘭雖對立,但畢竟沒撕破臉開打。在如今俄烏之間公開打起來的情況下烏克蘭對莫斯科進行斬首點穴打擊的可能性其實是增加了。

俄羅斯在西部面向歐洲的方向受到西方國家的封鎖圍堵。這使俄羅斯國內一部分人轉而提出向東發展的戰略。俄羅斯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地跨歐、亞兩大洲的國家。俄羅斯四分之三左右的國土都在亞洲,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領土在歐洲。可俄羅斯民族畢竟起源於歐洲。時至今日俄羅斯四分之三左右的人口都生活在歐洲部分的領土上,俄羅斯的經濟中心和主要工業基地也位於歐洲。

俄羅斯在亞洲雖有著廣袤的領土,但這些領土基本處於一種未開發的狀態。向東發展開發亞洲部分的領土能充分釋放俄羅斯的地緣潛力,同時也可以就近發展與中、日、韓等東亞鄰國的經貿關係,還打破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歐洲方向的戰略圍堵。紹伊古的遷都提議在某種意義上就是這樣一種心態的真實寫照。紹伊古認為幅員遼闊的俄羅斯東西跨度極大,而首都莫斯科所在的位置過於偏西。

俄羅斯如果遷都西伯利亞會使大量人口、產業隨之東移。這將大大縮短東部與西部交流的距離,也能就地取材利用西伯利亞豐富的資源發展經濟。廣袤的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蘊藏著佔俄羅斯全國已探明的各種礦物資源總量的80%以上的寶貴資源!這裡的煤炭和淡水資源超過全俄總量的1/3,這裡的石油、金礦、銀礦、銅礦、鐵礦、鉑礦的總價值超過25萬億美元。如果這些資源都能得到充分開發能創造無比巨大的價值。

可俄羅斯要遷都到亞洲也面臨諸多現實問題。俄羅斯在歷史上是從歐洲發源後一路向東擴張的,因此俄羅斯民族從一開始就打心底認同自己是歐洲人。從彼得大帝起三百多年來俄羅斯的奮鬥目標一直是融入西方主流體系。儘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始終將俄羅斯排擠在西方主流體系之外,然而俄羅斯自己在屢屢受挫之後也始終沒放棄過「脫亞入歐」的夢想。無論是在蘇聯時代還是現在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博弈重點始終是在歐洲。

如果要反其道「脫歐入亞」意味著對俄羅斯之前奮鬥了三百多年的目標進行否定。歷史上俄羅斯雖一直被西方國家孤立遏制,但從未放棄過融入歐洲主流體系的目標。即使屢屢受挫之後俄羅斯仍主動發起戰略反擊。如今卻要為躲避西方國家的戰略威脅而遷都到亞洲。這在一部分俄羅斯人心目中可能會認為是逃避現實的懦夫行為。不僅俄羅斯普通人會這樣認為,而且俄羅斯高層也有這樣的擔心。

遷都不僅是國內政策問題,而且是國際地緣政治問題。遷都東部意味著俄羅斯放棄了在歐洲發展、放棄了世界級大國地位。這對俄羅斯乃至對國際政治地緣的負面影響都是難以估量的。普京在面對西部方向的威脅時寧可選擇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也沒選擇遷都恐怕就有這方面的考慮。除了地緣戰略、心理情感方面的因素之外俄羅斯要遷都亞洲也會面臨諸多現實的客觀問題。

中國東北地區和鄰近的俄羅斯遠東地區在南方人眼中都屬於寒冷地帶,而俄羅斯遠東地區比起中國東北要加一個「更」字。北冰洋沿岸、東西伯利亞地勢較高地區和楚克奇半島地區都屬於寒帶苔原氣候: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溫和,加之降水較少使植物難以生長。早在1954年到1958年期間時任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的經濟政策下政府就投入了67億盧布並動員了數十萬志願者到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開墾了4000萬公頃的土地。

可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墾荒所實現的糧食增產不僅極為有限,更糟的是導致了當地本就脆弱的生態環境的惡化。到了60年代初隨著墾荒區風沙侵蝕的日益嚴重使幾十萬公頃新開墾的土地遭到了破壞。如今與俄羅斯遠東地區一江之隔的中國東北早已由昔日的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相比之下面積4倍於中國東北的俄羅斯遠東地區所開墾的耕地卻遠遠不及中國東北多。除了自然環境的惡劣之外人口稀少也是制約俄羅斯遠東地區耕地開發的主要因素。

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農業需要大量的人,而機械作業的全自動農業需要大量資金。這兩項條件恰恰都是俄羅斯遠東地區不具備的。俄羅斯遠東地區實際上就相當於闖關東之前的中國東北地區:由於資本和人力資源實在是有限,所以開發建設也就始終無從談起。目前俄羅斯歐洲部分和遠東的聯繫幾乎完全依靠沙俄時代修建的西伯利亞鐵路這唯一的大動脈聯繫。稀疏的人口密度和漫長的東西跨度使俄羅斯始終無法擺脫基礎建設和物流運輸的噩夢。

在上下遊配套過程中的天量運費足以把俄羅斯一切依賴自由競爭的工商業扼殺到賠本破產。迄今為止遠離首都莫斯科的遠東地區仍是俄羅斯經濟發展中的「凹陷地區」。俄羅斯現在的情況就像是一個窮小子打腫臉充胖子住了500平的豪華別墅,可結果天天為物業費、採暖費、家政費這些成本糟心。窮小子只好找幾間採光通風好的屋子草草收拾一下,剩下的屋子只好堆點雜物或乾脆就不管了,然而卻需要為此開支大筆的維護費用。

從1991年到2011年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人口大約減少了22%。如今位於俄羅斯東北部的苔原地帶的人口密度甚至降到每平方公裡連1個人都不到。當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人口持續下降時來自東亞中、日、韓三國的農民和商人開始湧入這一地區。十多年前普京就曾告誡遠東地區的俄羅斯政府官員:「如果在不久的將來再不採取實際措施發展遠東,那麼再過幾十年後遠東的俄羅斯人口也許將只會說中國話、日本話和韓國話了」。

談笑觀察室說:

俄羅斯遷都亞洲不是不可以,俄羅斯遷都亞洲照樣有發展的機會,只是俄羅斯不願意遷都亞洲,畢竟俄羅斯人不會承認自己是亞洲人,俄羅斯也一直想融入到歐洲大集體中去。

俄羅斯遷都亞洲後,會不會真的就「死的更快」呢?俄羅斯地跨歐亞大陸,不過俄羅斯75%的領土面積是位於亞洲的,俄羅斯廣袤的亞洲領土地區足夠為它的發展提供有利資源。跟俄羅斯亞洲領土接壤的國家非常多,哈薩克斯坦,蒙古國,中國,日本,可以說俄羅斯遷都亞洲之後完全不用擔心沒有國家和它貿易往來,而且俄羅斯亞洲部分的資源非常豐富,它可以將資源非常輕鬆出口到和它接壤的國家,可見俄羅斯遷都亞洲生存完全沒有問題。

俄羅斯遷都亞洲,遠離歐洲後,對於歐洲多國來說,威脅更小了,那麼歐洲國家還會適當的放鬆排擠俄羅斯。俄羅斯在幾百年前的擴張過程中,接觸最多的就是歐洲國家,同樣的發生衝突最多的也是和歐洲國家,因此歐洲多國對俄羅斯都是非常警惕的。如果俄羅斯遷都亞洲之後,俄羅斯的行政中心遠離了歐洲大陸,像法國,德國,奧地利等國就不會那麼緊張,更不會時刻擔心俄羅斯會對它們下手。美國也一直在歐洲地區部署大量的飛彈系統,目的就是直接威脅莫斯科,假設俄羅斯遷都亞洲,美國在歐洲的飛彈系統對俄羅斯幾乎造不成威脅,如果美國要威脅俄羅斯,就必須加強飛彈系統的射程,那樣的話將有更多的亞洲國家也會處於美國的威脅中,美國其實不敢得罪太多亞洲國家,畢竟它的實力有限,能夠對付好俄羅斯就已經很不錯了。

歷史因素使得俄羅斯不會遷都亞洲。俄羅斯最初形態只是東歐的一個小國家,這就不得不提起莫斯科公國了。莫斯科公國在十三世紀末建立起來的,莫斯科公國最早是屬於金帳汗國的附屬國,每年都要向金帳汗國進貢,可是隨著蒙古帝國的衰退,莫斯科公國逐漸嶄露頭角,不斷的擴張,最後把東歐地區得幾個大公國都吞併了,建立起俄羅斯帝國。也就是說,俄羅斯的根源是在歐洲,這也是如今俄羅斯一直不肯遷都亞洲的原因,一旦遷都亞洲,那俄羅斯就成了亞洲國家,俄羅斯人的祖先所在地將會失去意義,世界每個民族都非常熱愛祖地,有些民族在戰爭中被迫背井離鄉,像猶太人,祖地就是在加薩走廊,後面被阿拉伯人趕到歐洲,二戰時期又被日耳曼人趕出歐洲,它們最後還是選擇到祖地建立自己的國家,俄羅斯也一樣,不論它如何擴張,它的首都都是在歐洲,俄羅斯人也願意一直守護莫斯科。

因此,說俄羅斯遷都亞洲「死的更快」不準確,頂多就是讓俄羅斯失去歐洲國家的身份而已,即使俄羅斯失去歐洲國家身份,它也能很好的生存下去,畢竟根據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以及它的資源紅利,完全能夠在亞洲生存下去,當然了,假設俄羅斯遷都亞洲,俄羅斯還能更有效地看著日本,能夠把北方四島把控的更加嚴實,絲毫不給日本亂來的機會,可惜出於「情懷」,俄羅斯不會遷都亞洲。

翻開歷史書說:

最近由於俄羅斯在歐洲方向上被封鎖、被擠壓、甚至有被完全孤立的可能。於是乎,俄內部提出了「向東看」、往東發展的戰略。

不過我的觀點很簡單:俄羅斯在可未見的未來,應該是不會遷都亞洲的。這次的提法也不過是暫時的無奈之舉、只是「隨便說說」而已。

大家都知道:俄羅斯是世界領土面積的第一大國、是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國家。其實俄羅斯的主要領土並不在歐洲、而在亞洲。

俄羅斯領土的歐洲部分面積只有429.82萬平方公裡,約佔總面積的四分之一;亞洲部分面積:1280萬平方公裡,約佔總總面積的四分之三。亞洲部分的領土主要在西伯利亞地區和遠東地區。

至於俄羅斯這麼大的領土面積是怎麼來的,我想絕大部分人都是知道的,無非是:搶來的、騙來的、偷來的、打下來的,應該說是用各種無所不用的手段得來的。這一次俄羅斯又想採取同樣的辦法拿點地回來,結果卻踢到鐵板上了。

那麼俄羅斯遷都亞洲會不會死得更快呢?我看也不一定。俄羅斯在亞洲的面積是巨大的、資源也是豐富的,外加上俄羅斯人口總量不大,生存下去應該是沒有多大的問題的。

可是俄羅斯一旦遷都亞洲之後,對於歐洲國家來說應該是個好消息,畢竟他們的外部威脅會極大地減輕了。雖然不會立即放鬆對俄羅斯的警惕,可是敵意應該會小很多了,畢竟俄羅斯的發展重心轉移了。

如果俄羅斯遷都亞洲之後,俄羅斯的行政中心遠離了歐洲大陸,像法國,德國,東歐等國就不會那麼緊張了,更不會時刻擔心俄羅斯會對它們下手。估計這也是烏克蘭人日盼夜盼都想發生的事情。

但是俄羅斯遷都亞洲對我們來說、對亞洲國家來說就不是一個特別好的消息了。鑑於俄羅斯民族在歷史上的一貫表現、一貫作為,我認為本來就不太平的亞洲,估計會更加不太平了。這對於我們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情,也不知道俄羅斯要搞出什麼事情來了。

我來簡單分析一下:為什麼我認為俄羅斯在可遇見的未來是不會遷都亞洲的呢?其實核心原因有四點。

一是,俄羅斯這個民族從產生那天起就認為自己是歐洲人。俄羅斯最早的時候只是東歐的一個小國——莫斯科公國是在十三世紀末建立起來的。

往後隨著蒙古帝國的衰退,莫斯科公國逐漸嶄露頭角,不斷地擴張,最後把東歐地區的幾個大公國都吞併了,建立起俄羅斯帝國。往後俄羅斯民族還是以歐洲為主要根據地開始的對外擴張行動。說白了就是:俄羅斯民族認為自己的根在歐洲、自己天然就是歐洲人。

二是,俄羅斯一直以來最大的想法就是:融入歐洲。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幾次要求加入北約、甚至要求加入歐盟,這也體現了俄羅斯人融入歐洲的想法。

可是由於歷史的原因、現實的考慮以及三觀的問題,歐洲主流們始終不願意徹底地接納俄羅斯的加入。當然了,美國人在裡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家想想,如果俄羅斯和英國、法國、德國真的打成一片的話,美國人在歐洲還如何充當「大哥」呢?

三是,俄羅斯如今只不過在歐洲方向上遇到了問題、遇到了難題、不好混了而已。於是才提出全面東轉的戰略,一旦俄羅斯與歐洲國家關係緩和下來以後,俄羅斯還是會積極地融入歐洲的。

四是,遷都這個事情是非同小可的,另外不管是西伯利亞地區還是遠東地區,工業基礎都很差、氣候環境也不咋地。在這樣一種現狀之下,除非俄羅斯在歐洲真的一點都混不下去了,否則是不會遷都亞洲的。

總結一下就是:俄羅斯遷都到亞洲的話,生存是沒有問題的,至於能不能過得更好就不一定了。萬一俄羅斯真的這麼做的話,對於歐洲國家來說應該是個好事;不過對於我們來說那就不一定了。當然了,現階段以及在可預見的未來,俄羅斯應該是不會這麼幹的。

最後我想說,俄羅斯如今的困境或者說問題,本質上跟首都在哪裡沒有一毛錢的關係。其實本質上還是俄羅斯內部的治理模式、經濟發展模式、社會模式出現了問題而已。我還是那句話:走老路是到不了新地方的、路錯了一切都白搭了。

大家試想一下,一個人日子能不能過好,難道取決於住在哪裡嗎?顯然不是的,關鍵看這個人是不是靠譜、思想是不是正常、發展有沒有思路、走的路是不是正確而已。

Mer86說:

俄羅斯的「根」在歐洲,把首都搬到亞洲,等於是自我否定,會出亂子的。

一、遷都北亞對政治、文化、民族凝聚力的影響太大

俄羅斯歷史上有六個首都,分別是:

拉多加 (862—864年)——古羅斯的第一個首都;

諾夫哥羅德 (864—882)——古羅斯的第二個首都;

基輔 (882—1243)——基輔羅斯公國時期的首都;

弗拉基米爾(1243——1389)——蒙古統治時期的首都;

莫斯科 (1389—1712,1918—至今)——莫斯科公國、蘇聯、現俄聯邦首都。

聖彼得堡(1712—1918)——沙皇俄國時期的首都;

這六個地方在地圖上看,一目了然,都是位於俄羅斯的歐洲部分。

對於很多俄羅斯族的人來說,他們的歷史發源於歐洲,他們的文化基礎在歐洲,他們在歐洲土地上生活了上千年,歐洲部分就是他們民族的「根」。貿然遷都亞洲,會造成民族撕裂,動搖俄聯邦政府的支持率。

比如2014年有俄學者提出遷都建議時,就有不少俄網友提出反對,而反對的理由就是俄羅斯不是亞洲國家,如果遷出烏拉爾山,那就意味俄羅斯將會失去所有的「標誌」。

這就好比咱們的六大古都,都在傳統意義的「中原」,這是咱們主體民族的「根」。把首都遷到新疆去行不行?可以,但是影響太大,等於自我否定。

同理,英國把首都遷到蘇格蘭,法國把首都遷到科西嘉島行不行?可以,但是對於它們來說,也是同樣的問題——遷離了自己主體民族的發源地,就等於是自我否定,影響太大了。

二、遷都北亞會導致國防壓力巨大

俄羅斯現在的經濟中心和主要城市、人口都分布在東歐平原,這裡是俄羅斯國防的重點防禦地區,如果將首都從莫斯科遷往北亞地區,那麼俄羅斯的防禦重點必然會轉移到北亞,而如此一來,勢必就會削弱其在歐洲部分的防禦力量。

眾所周知,自蘇聯集體後,西方國家為了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對俄羅斯進行了二十年的經濟制裁、軍事圍堵、政治孤立,並將北約東部邊界推進到烏克蘭一線。對俄羅斯的安全形成了挑戰。

彼得大帝時期,俄羅斯為了鞏固北方新戰略的土地,曾經破釜沉舟,將首都從莫斯科遷都到了聖彼得堡,現在面對北約擴張,俄羅斯如果不敢正面迎敵,而是將首都遷到西伯利亞,這等於是自己收縮防線,把它的發家之地,最優質的國土白白送給北約。

如果歐洲部分保不住,西伯利亞最終也必然保不住。

三、遷都對經濟影響太大

俄羅斯和很多有歷史傳承的國家一樣,都是「一城獨大」的國家,其首都莫斯科在國內是巨無霸的存在。

如果遷都,那麼就意味俄羅斯要耗費巨資重新打造一個巨無霸規模的首都,這對於目前經濟情況不太好的俄羅斯來說,顯然是一個不少的負擔。

(現在的俄羅斯屬於公主身,丫鬟命。它早已經沒有超級大國的實力了,卻還是頻繁涉足國際事務。為了支援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和烏東部武裝,以及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烏東變局,俄羅斯的財政基本上全搭進去了。再建新都,顯然沒那個錢)

四、西伯利亞的發展空間不大

西伯利亞的面積雖然大,但是實際可適合人類居住的面積並不大。比較適合發展的區域僅僅只是沿著西伯利亞鐵路的那一條線。

也就是說,俄羅斯在西伯利亞的發展,只能沿著鐵路線發展。過了鐵路線北面,氣候就很惡劣了。

而莫斯科所在的東歐平原雖然也比較冷,但由於受大西洋暖溼氣流影響,冬季氣溫相對西伯利亞要暖和的多,適宜人們居住,可以成片狀發展。所以俄羅斯的五分之四的人口都集中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而廣大的西伯利亞地區城市和人口稀少。

總的來說,俄羅斯也是個有歷史傳統的國家,它跟巴西、澳大利亞、美國這種沒有多少歷史文化傳統的國家不一樣。因此,如果俄羅斯遷都遠東,那麼它的民族凝聚力必然會崩塌。繼而導致整個國家崩塌。

大將軍威武K說:

打開一幅世界地圖,我們不難發現,凡是跟海靠近的國家一般來說都會比內陸國家要發達很多,海岸線越長的國家往往越發達。反過來,越是出海口少的國家越是落後。並且是發達國家往往不僅僅只是和海接壤,更主要的是和洋接壤。

俄羅斯早先是個內陸國家,300年前沙皇彼得一世確定了打通出海口的國家戰略。之後的俄羅斯國家沿著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印度洋四個方向大舉擴張。至19世紀末,沙皇俄國先後打通了波羅的海、黑海和太平洋出海口。後來的蘇聯繼續秉承這一戰略,雖然屢遭劫難,但是最終成長為全球兩大超級大國之一。越是靠近出海口的地區,越是發達。

整個歐洲部分連接著黑海和波羅的海,因此自沙皇俄國時期至今,一直是俄羅斯國家的精華部分,靠近太平洋的遠東符拉迪沃斯託克地帶,也相對比較發達。反觀以西伯利亞為中心的內陸地區,經過300多年的光景,雖然資源豐富,卻仍然是一片蠻荒之地。

蘇聯解體後,位于波羅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黑海岸邊的烏克蘭全部獨立,並且倒向西方,一度導致俄羅斯三個出海口(實際上是兩個,太平洋出海口上自從上世紀50年代失去了中國旅順港和中長鐵路後實際上就變得名存實亡了)只剩下了1個,即波羅的海出海口。靠著和烏克蘭的盟約還維持著作用十分有限的黑海出海口。

這導致俄羅斯聯邦在普京上臺之前一直飽受歐美國家的威脅而無所適從。

在蘇聯時期,因為巴倫支海被北約封鎖,波羅的海出海口實際上作用也十分有限,唯一起作用的就是黑海出海口,通過黑海,蘇聯向中東和東南歐盟國源源不斷的提供援助,以此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進行對抗。烏克蘭獨立後,俄羅斯通過黑海與中東、東南歐的聯繫一度中斷,並且這裡險些變成北約打擊俄羅斯的又一個前進基地。2014年普京強力收回克裡米亞半島,重新掌控了黑海出海口,打通與中東的聯繫,出兵敘利亞,把幾乎頻臨絕境的俄羅斯重新帶回發展的軌道上。

由此可見,海上交通線相對於俄羅斯來講如同神經大動脈一樣,而歐洲部分對於俄羅斯來講正是大動脈的連接處,放棄了歐洲部分,大動脈的存在便再沒有意義。

再者,作為東正教國家並且以第三羅馬帝國自居的俄羅斯民族,對於歐洲的認同感遠高於對亞洲的認同感。放棄了歐洲,對於廣大的俄羅斯人民無疑是拋棄了祖宗,這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因此,俄羅斯國家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萬萬不能放棄孕育了俄羅斯民族的歐洲部分,當然也不能放棄西伯利亞,因為豐富的遠東資源支撐著俄羅斯的發展。

老金看世界說:

老金認為,俄羅斯確實不能遷都西伯利亞,有兩點主要原因:

第一,文化認同的原因:

俄羅斯起源於東歐大平原的基輔羅斯,雖然被蒙古的金帳汗國通知了兩百多年,但內心一直認為自己是歐洲人;

從金帳汗國手裡解放出來後,在熟悉海洋戰略的彼得大帝帶領下,為了佔有不凍港,開始了領土擴張,才有了至今廣闊的領土!

從歷史上看,俄羅斯大部分時間主要都在歐洲地盤上轉悠,被西歐國家譏笑為野蠻人,俄羅斯從內心崇尚德國法國英國的文化藝術,加上歷代沙皇跟歐洲皇室有姻親關係,比如著名的葉卡捷琳娜女皇就是德國人;

這種上層親緣關係,加上對歐洲文化的崇拜,讓俄羅斯內心有濃厚的歐洲情結不可能離開歐洲,去遙遠的西伯利亞!

第二,安全環境大大的不同:

俄羅斯歐洲部分臨近歐洲發達地區,而且歐洲無論常規軍事力量,還是核力量,都無法跟俄羅斯相比!因此,生活在歐洲部分,俄羅斯人感覺很安全!

就是曾經厲害的拿破崙,希特勒都沒能滅了俄羅斯,怕什麼!何況現在手裡有核大棒,倒變成歐洲怕俄羅斯了!

萬一哪天不高興,鋼鐵洪流開過去,一周就能到英吉利海峽!

與歐洲部分俄羅斯感覺非常安全不同,如果遷都西伯利亞,那安全環境大大降低!

看地圖,西伯利亞部分被日本和美國的島嶼鏈條封住了進出太平洋的出口,只有一道小縫,那就是寶貴的南千島群島!這也是俄羅斯打死也不還的原因!

而且周邊國家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撇去東方大國關係好不說,朝鮮有核武器,雖然不會打俄羅斯,但脾氣不好的朝鮮萬一跟美韓打起來,相互扔大炮仗,俄羅斯也會受到牽連!

韓國有美國駐軍,表面是防止朝鮮南下,實際上離俄羅斯也不遠啊!

還有個不安分的小日本,號稱幾天就能搞出核武器,現在手上已經變相有了四艘航母,加上美國給的隱形飛機,雖然最近摔了一架,但也對俄羅斯構成巨大威脅!

在這樣的安全環境中生活,能像歐洲那樣心安理得嗎?

所以,老金認為,從文化認同,安全環境兩方面看,俄羅斯首都搬遷到西伯利亞都是不可行的!估計普京心裡早盤算過吧。

你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交換一下,大家都有了兩個思想!

老金看世界原創。

關注老金看世界,每天都有精彩時局分析!

老鱷魚觀天下說:

俄羅斯人以自己是歐洲國家為傲,又怎麼可能會從莫斯科遷都西伯利亞,成為一個亞洲國家!

俄羅斯的領土,有70%都是屬於亞洲,只有30%是屬於歐洲,而莫斯科剛好就在這30%裡面.莫斯科已經是沙俄幾百年的老城,雖然差點就被希特勒等人佔領,但最終還是沒丟!莫斯科作為俄羅斯的首都,是政治、經濟、文化等中心,是俄羅斯的根,俄羅斯絕對不會離開莫斯科!

如果俄羅斯從莫斯科遷都,一定是美國為首的北約佔領了俄羅斯歐洲地區的領土,不得已之下,才會轉移到西伯利亞地區,但是等到北約佔領莫斯科的時候,就是俄羅斯毀滅地球的時候,俄羅斯的核武器會飛向美國,會飛向歐盟等地,讓這些地區都被核汙染,所以這個假設不存在,也正是因為俄羅斯擁有太多的核武,才讓美國不敢動俄羅斯!

另外,俄羅斯是一個聯邦國家,如果俄羅斯從莫斯科搬走,遷到西伯利亞,那麼那些自治國家離俄羅斯也太遠了,根本不利於俄羅斯的統治,像車臣這些地方,如果離得太遠,俄羅斯就真成了山高皇帝遠,鞭長莫及,車臣這樣的必定會反俄!

還有,西伯利亞地區,天寒地凍,地廣人稀,很多地方壓根就沒有人,不太適合人居住。這幾百年,沙俄所有的基礎設施都是圍繞莫斯科建設的,莫斯科才是俄羅斯的精華,才是俄羅斯的風水寶地。至於西伯利亞地區,實際上就是俄羅斯的陪襯,最多只能算俄羅斯的能源基地,其它就沒有任何優勢!

如果俄羅斯遷都西伯利亞,北約一定會順勢撲上來,那麼俄羅斯就算是徹底完蛋了,如果俄羅斯離開莫斯科,就說明俄羅斯被徹底逐出歐洲,成為一個亞洲國家!所以不管怎麼樣,俄羅斯都不會離開莫斯科,離開莫斯科,就等於俄羅斯亡國!

陳庚子說:

為什麼我們要修長城,不是要抵禦匈奴的入侵嗎?假設我們的長城後撤1000公裡,那我們的北京還有可能是現在的首都嗎?

是的,首都莫斯科之所以建在歐洲家門口,道理上講也有長城的作用,因為歐洲就像一群鬣狗,虎視眈眈地大物博的俄羅斯,俄羅斯一旦首都撤走,那麼歐洲就可以逐漸饞食,天長日久必然找機會長驅直入!

而首都後撤西伯利亞就相當於長城後撤1000公裡是一樣的,不是敞開大門讓敵人進入嗎?俄羅斯地廣人稀,主要威脅在歐洲,亞洲有中國在這裡,別人想鬧事也鬧不起來,中國也沒那個野心!

因此,守住風口才能堵住敵人的進攻,這就是北約東擴的目的,你後撤了不就相當於美西方東擴了嗎?

怕打仗,想逃跑是沒有出路的,只有與中國結成事實上的戰略合作夥伴,保證無後顧之憂,再與敵人硬碰,碰他個頭破血流,才能保子孫後代萬年基業!

因此,不去談遷都一事,只是說,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舒爾脫脫兮說:

咱們類比土耳其,它在歐洲只有半個伊斯坦堡,人家依舊號稱自己自己是歐洲國家,對亞洲遊客擺出一臉的高傲,白人老爺了不起啊。俄羅斯更是這樣,你讓他遷都亞洲?俄羅斯人寧願吃屎也不願意接受亞洲身份。

說到遷都是不是因為來自瑞典烏克蘭波蘭的壓力太大,俄羅斯沒把握守住歐洲領土?失去了歐洲土地的俄羅斯就是大一號的蒙古國,不值一提

弓目說:

奇談怪論,完全沒有可能!1人口,資源大都在歐洲,遷到西伯利亞喝西北風呀😄2,雖然亞洲領土廣闊,但氣候寒冷,人口稀少,沒法生存!3歐洲領土是俄羅斯🇷🇺生命的心臟,放棄要害,除非歐洲部分被「核平」,否則就是自尋死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1167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