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存款人過世,要想把其在銀行中的存款取出來,有四種方式。各種方式有不同的適用前提,難度也有所區別。
分別介紹一下,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
代取
這是最簡單的一種支取方式,比較適用於大額存款、以及紙質存款憑證(例如存摺、存單)的提取。但是需要具備三個必備前提:
- 銀行不要求必須由存款人本人提取,即可以由他人代取。
- 代取人需要知道銀行存款密碼,並有去世存款人的存款憑證。
- 存款人未銷戶,即身份證處於可用狀態。
同時滿足以上三個條件的,可以由他人(例如配偶、子女等)攜帶好存款人和代取人的身份證明、存款憑證去銀行辦理。這種方式,可以將存款人的存款一次性全部代取出來。
注意:在辦理代取業務時,不要提及存款人已經去世。
通過自動取款機或網絡轉帳的方式提取
這種方式多適用於存款憑證為銀行卡的情況。需要同時滿足如下條件:
- 取款時不需要人臉識別驗證。
- 知道銀行卡密碼。
- 想網絡轉帳的,還需要知道存款人的網絡登錄密碼(與存款密碼往往是兩個),且存款人生前開通過網絡轉帳功能。
此外提醒兩點:(1)保留有存款人的手機。有些銀行在網絡轉帳時需要存款人的手機驗證碼。(2)現在銀行監管越來越嚴格,自動取款機取款、包括網絡轉帳等都有當日限額。若存款數額較大,可以分次提取,注意提取頻率不要太頻繁。
額度較小情況下,家屬可以準備好相關材料,直接提取
銀行存款的繼承手續很麻煩,也一直深被詬病。對此國家也稍微做了一些簡化提取的小動作,具體可查閱銀保監辦發〔2021〕18號文。直接提取的方式適用於:
- 小額存款。過世人在銀行中的存款本金(不含利息,包含外幣折算為人民幣、非存款類的銀行金融產品)不超過1萬元(銀行可自行調節上限至5萬元)。
- 不知道存款人在銀行的存款密碼,甚至存款人的存款憑證已經丟失。
- 存款人已經銷戶(意味著不能通過代取的方式)。
滿足以上條件的情況下,有資格辦理存款提取業務的人包括:
- 去世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即第一法定順序繼承人);
- 或公證遺囑指定的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
取款人攜帶好存款人死亡證明、取款人的身份證明、親屬關係證明、存款憑證、取款人承諾書、以及公證遺囑(如有),直接去銀行辦理存款提取及銷戶業務。
先辦理繼承手續,再去銀行提取存款
以上三類均不適用的情況下,只能走最複雜的程序——先去辦理繼承手續,隨後再憑藉繼承憑證,到銀行辦理取款業務。
辦理繼承手續的主要途徑包括:
- 做繼承權公證。去公證處,拿到繼承權公證書。
- 訴訟。去法院打官司,拿到法院出具的判決書、裁定書等。
憑藉以上憑證,再回到銀行,辦理取款及銷戶事宜。
99%以上的家庭都會面臨繼承問題!請關注「一紙家書」小濤養花知識號,持續為您講述身邊的遺囑、繼承故事,為您系統講解遺囑、繼承專業知識。
我在支行工作的時候倒是遇到幾起繼承人來銀行取款的情形。有些人比較順利的就將資金取走;有些人就很困難,在網點撒潑打滾;還有些人,並不確定老人在這家銀行是否有存款。查無存款,對方還不信,非得叫警察來作證。在支行也能遇見各色人等的百味人生。
支取其實並不複雜,銀行也不是蠻橫不講理的單位。比較難的地方在於,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繼承人如何知道死去的人都在哪家銀行有存款。
先說下如何支取:
銀行並不是公證機關,也不是司法機構,它不僅不知道存款人是否已經去世,也不知道存款人的遺產應該如何分配。所以你要給銀行證明,存款人已經死亡,你就是繼承人。
事實上存款人是否死亡,對銀行來說也不重要,關鍵是繼承權證明。單就這個繼承權,遭到很多「準繼承人」大發牢騷。他們認為,我是死去的人的孩子,為什麼不能直接取走?他只想到了自己,卻沒有想到死去的人的其他孩子或是配偶,或是父母,亦或是遺囑確定的其他繼承人出現時,銀行將會承擔很大的責任。
所以必須本人帶著繼承權證明到銀行,辦理取款或者過戶。手續齊全,這是很好辦理的業務。當然這個繼承權必須達成一致,有爭議是不行的。可以經過調節或訴訟來確定最終繼承人。
再說下如何知曉在哪家銀行有存款
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很難知曉死去的認到底在哪家銀行有存款。一家一家銀行問,無異於大海撈針。相對容易的辦法就是在死去的人家裡仔細找找存摺、銀行卡、存單之類的憑證,再針對性的到銀行去辦理。
在我的支行經歷中,真的遇到過一個中年女人,來銀行查詢父親在我們行的存款。本來他不知道密碼,我們是不能查的,後來他託領導來銀行問,我們才給查。查完之後還不信,又叫來警察作證,非常氣人。不過也能理解,發現本能繼承的錢沒有了,很容易氣急敗壞。
最後說下防範措施:
老人早早的做遺囑公正,後續修改遺囑也是可行的,孩子儘可能多的去關注老人生活,關注經常去哪家銀行。老人去世後,資產不會損失,孩子繼承遺產也比較方便。
銀行研究僧,你學習,我也跟著學習!
存款人死亡,從法律意義上來說其在銀行的存款就屬於遺產範疇。
銀行作為商業機構,並不是國家行政部門,不會定期對存款客戶進行戶籍查詢和辦理身份證件、死亡證、火化證等註銷業務,所以不會得知客戶是否去世。除非你是銀行的大客戶,銀行主管領導和你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否則客戶死亡沒有親屬來查詢的話,這筆錢就一直停留在客戶的帳戶上。
存款人去世後,名下的存款會如何處理呢?一般有一下幾種情況:
一、客戶沒有親人或者親人也不知道其名下有存款的存在。
這樣的話就回到開頭說的問題了,這筆錢就會一直在客戶的帳戶上存在。銀行也不會私吞,但基本上可以說為銀行無償使用了。
二、
①、存款人遺留有銀行卡、存單、或者存摺等實體存款憑證,親屬 可以拿著憑證到銀行網點進行查詢。
現在銀行和其他機構都貫徹落實實名制,如果不是客戶本人帶著有效身份證件,銀行一般是不會予以查詢他人帳戶信息的。
但是,如果你知道密碼,大可不必這麼費事,直接到自助存取款機查詢、取款都沒有什麼問題。
②、如果不知道存摺或者其他帳戶的密碼怎麼辦呢?
沒有密碼就不能查詢,更不能取款。這時候可以向銀行說明情況,將戶口本、身份證等可以證明和存款人關係的證件帶著作為輔助證明材料提供給銀行,簡單查詢告知餘額即可,視帳戶內餘額多少再決定下一步措施。
如果銀行帳戶內就幾十塊、二三百塊錢那就不必大費周折的去公證處做公證,再帶上公證書到銀行辦理密碼或者帳戶掛失,取出這點錢了;
如果金額較多,則存款人的相關繼承人都需到公證處辦理遺產公證,再授權某一個繼承人辦理餘下的相關業務。
③、如果不知道存款人在哪家銀行存款但是又確定其有遺產的情況怎麼辦?
這種情況相比於第二種情況多了一項查詢手續,之前是到公證處開具存款查詢函,今年以來新政策出臺後,各家銀行可依據具體情況自主決定給客戶出具存款查詢函。拿到查詢函後可以要求銀行將存款人在機構內的所有帳戶及餘額情況進行詳細查詢,並以書面形式加蓋公章交給客戶,客戶視情況做下一步打算。
此外,可以查看客戶的手機內的銀行APP情況推斷存款人在哪家銀行有存款的可能,也可以查詢其手機通知類簡訊,一般客戶都會開通帳戶的手機簡訊提醒功能,每筆存取款都會有提示並告知餘額。
如果有銀行卡或是存著並且有對應的密碼那麼可以直接用密碼取錢,但是一般每天最多可取5萬元。
如果不知道密碼,那麼就只能由繼承人繼承之後再到銀行辦理取款。
有兩種方法:一、做財產繼承公證;二、通過訴訟程序繼承銀行存款
一、繼承人到公證處辦理繼承公證
需要全部繼承人到場,並且需要提供存款人的死亡證明、銀行存款證明、親屬關係證明等等材料,辦理遺產繼承公證,之後拿著公證書到銀行辦理取款。
二、通過訴訟程序繼承銀行存款
有一位或多位繼承人起訴其他繼承人,由法院判決銀行存款歸屬,拿到法院的生效判決書或調解書後就可以到銀行辦理取款。
如果所有繼承人對於遺產繼承無異議,那麼可以採取簡易程序,既可以節省審理時間也可以減少一定費用。
存款人去世了,該人名下的存款就成了遺產,要想提取這些存款,就得履行遺產繼承手續,在現行制度允許的情況,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一,餘額萬元以下,可以由繼承人到開戶銀行提出申請,籤定責任承諾書,由銀行核實後,準許支付。二,餘額萬元以上的,可向縣級以上公證處提出遺產繼承公證,繼承人持遺產繼承公證證明,有效身份證件,存款憑證,死亡人相關證明,到開戶行支取存款,存款繼承人也可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裁定或判定遺產繼承情況,並出具裁定書或判定書,遺產繼承人憑裁定書或判定書及相關身份,存款等證明材料去開戶行申請取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