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所985工程大學在全國大學中的排名具體怎麼樣?我想各人心裡都有一個排名吧!各人中的排名雖然有些不同,但大體上應該差不多。
這是本人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觀察給出的排名,排名以綜合實力為準。
簡稱
京二、華五、哈工、西交、武二、人大、中山、國防、川大、東南、同濟、天大、南開、北航、北師、吉大、西工、中南、山大、夏大、北理、華南理工、大連理工、華師、東大、蘭大、重大、湖南、電大、中農、中海、西北林、央民。
全名
1、京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3、華五: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8、東北王:哈爾濱工業大學
9、西北王:西安交通大學
10、武二: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12、京三:中國人民大學
13、華南王:中山大學
14、湘大哥:國防科技大學
15、西南王:四川大學
16、蘇二:東南大學
17、滬三:同濟大學
18、天津雙子星:天津大學南開大學
20、京四京五: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
22、東北二:吉林大學
23、西北二:西北工業大學
24、湘二:中南大學
25、山東大哥:山東大學
26、閩中翹首:廈門大學
27、京六:北京理工大學
28、華南二:華南理工大學
29、滬四:華東師範大學
30、東北三:大連理工大學
32、東北四:東北大學
32、西北三:蘭州大學
33、西南二:重慶大學
34、湘三:湖南大學
35、川中翹首:電子科大
36、京七(農業代表):中國農業大學
37、齊魯二:中國海洋大學
38、西北四:西北農業科技大學
39、京八(民族團結):中央民族大學
985大學39所,一期名單(34所)▪ 北京大學 ▪ 清華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復旦大學 ▪ 浙江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 武漢大學 ▪ 廈門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 南開大學 ▪ 天津大學 ▪ 大連理工大學 ▪ 東北大學▪ 吉林大學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同濟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山東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湖南大學▪ 中山大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重慶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 蘭州大學 ▪ 四川大學 ▪ 中南大學
二期名單(5所)▪ 中國農業大學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華東師範大學▪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中央民族大學
1、全國各省份中具有985重點大學最多的是北京市,有8所985重點大學。 2、985大學在各省市的分布情況為北京8所,上海4所,湖南3所,陝西3所,湖北、天津、山東、四川、廣東、江蘇、遼寧各2所,黑龍江、福建、重慶、安徽、浙江、甘肅、吉林各1所。
985大學:
排名 名稱 所在地 生源質量分
1 清華大學 北京 100
2 北京大學 北京 96.4
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 92.1
4 復旦大學 上海 91.5
5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 90.8
6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 90.5
7 南京大學 江蘇 88.4
8 同濟大學 上海 87
9 浙江大學 浙江 86.3
10 南開大學 天津 85.9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85.4
12 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 85.1
13 武漢大學 湖北 84.4
14 西安交通大學 陝西 83.6
15 天津大學 天津 82.5
16 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 82.4
17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 82.1
18 東南大學 江蘇 81.8
19 中山大學 廣東 81.1
20 華東師範大學 上海 79.4
21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 78.2
22 廈門大學 福建 77.9
23 西北工業大學 陝西 77.1
24 中南大學 湖南 76
25 大連理工大學 遼寧 75.8
26 四川大學 四川 75.7
27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 75.4
28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 74.8
29 吉林大學 吉林 74.4
30 湖南大學 湖南 74.2
31 重慶大學 重慶 73.8
32 山東大學 山東 73.4
33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 71
34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 70
35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 69.8
36 東北大學 遼寧 69
37 蘭州大學 甘肅 68.7
38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陝西 62.1
暫無 國防科技大學 湖南 暫無
眾所周知我國有39所985名牌大學,但這39所985大學發展至今,有多所排名末流的985名校已經被我國一些強勢的211大學在各類排行榜上所超越,除了清華北大常年穩居我國大學各類排行榜前二之外、其他大學每年排名幾乎都略有變動,以下請由我為大家帶來這39所985名校的具體排名。
一:以我國最新一輪全國軟科大學評估排名來排的話,那麼我國39所985、211工程雙一流名牌大學具體排名如下
軟科排名第一名:清華大學【生源質量分100分】
軟科排名第二名:北京大學【生源質量分95.2分】
軟科排名第三名:復旦大學【生源質量分91.6分】
軟科排名第四名:上海交通大學【生源質量分91.1分】
軟科排名第五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源質量分91.1分】
軟科排名第六名:中國人民大學【生源質量分87.8分】
軟科排名第七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源質量分86.9分】
軟科排名第八名:南京大學【生源質量分86.2分】
軟科排名第九名:同濟大學【生源質量分85.2】
軟科類排名第十名:浙江大學【生源質量分84.2分】
軟科排名第11名:南開大學【生源質量分83.9分】
軟科排名第12名:北京師範大學【生源質量分82.7分】
軟科排名第13名:武漢大學【生源質量分82.4分】
軟科排名第14名:西安交通大學【生源質量分82分】
軟科排名第15名:華中科技大學【生源質量分80.1分】
軟科排名第16名:天津大學【生源質量分80.1分】
軟科排名第17名:中山大學【生源質量分79.7分】
軟科排名第18名:北京理工大學【生源質量分79.7分】
軟科排名第19名:東南大學【生源質量分79.4分】
軟科排名第20名:華東師範大學【生源質量分77.9分】
軟科排名第21名:哈爾濱工業大學【生源質量分76.6分】
軟科排名第22名:廈門大學【生源質量分75.3分】
軟科排名第23名:四川大學【生源質量分74分】
軟科排名第24名:西北工業大學【生源質量分74分】
軟科排名第25名:電子科技大學【生源質量分73.8分】
軟科排名第26名:華南理工大學【生源質量分73.4分】
軟科排名第27名:中南大學【生源質量分73.2分】
軟科排名第28名:大連理工大學【生源質量分72.9分】
軟科排名第29名:吉林大學【生源質量分71.9分】
軟科排名第30名:湖南大學【生源質量分71.7分】
軟科排名第31名:山東大學【生源質量分71.3分】
軟科排名第32名:重慶大學【生源質量分70.7分】
軟科排名第33名:中國農業大學【生源質量分68.5分】
軟科排名第34名:中國海洋大學【生源質量分67.5分】
軟科排名第35名:中央民族大學【生源質量分67.5分】
軟科排名第36名:東北大學【生源質量分66.5分】
軟科排名第37名:蘭州大學【生源質量分66.1分】
軟科排名第38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源質量分60.6分】
特殊985名校:國防科技大學【不做任何排名】
二、以我國校友會最新一輪985大學評估排名來排的話,那麼全國39所985大學具體排名如下
排名第一:北京大學【8星級】
排名第二:清華大學【8星級】
排名第三:復旦大學【8星級】
排名第四:浙江大學【8星級】
排名第五:南京大學【8星級】
排名第六:上海交通大學【8星級】
排名第七:華中科技大學【7星級】
排名第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8星級】
排名第九:中國人民大學【8星級】
排名第十:武漢大學【7星級】
排名第11:天津大學【7星級】
排名第12:南開大學【7星級】
排名第13:山東大學【7星級】
排名第14:中山大學【7星級】
排名第15:西安交通大學【7星級】
排名第16:哈爾濱工業大學【7星級】
排名第17:東南大學【7星級】
排名第18:四川大學【7星級】
排名第19:吉林大學【7星級】
排名第20:同濟大學【7星級】
排名第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7星級】
排名第22:北京師範大學【7星級】
排名第23:廈門大學【7星級】
排名第24:西北工業大學【6星級】
排名第25:中南大學【7星級】
排名第26:東北大學【6星級】
排名第27:大連理工大學【6星級】
排名第28:湖南大學【6星級】
排名第29:華南理工大學【6星級】
排名第30:北京理工大學【6星級】
排名第31:蘭州大學【6星級】
排名第32:華東師範大學【6星級】
排名第33:中國農業大學【6星級】
排名第34:電子科技大學【6星級】
排名第35:重慶大學【6星級】
排名第36:中國海洋大學【6星級】
排名第37:西北農林科技大學【5星級】
排名第38:中央民族大學【6星級】
特殊985:國防科技大學【8星級】【不做任何排名】
8星級為世界一流大學,7星級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6星級為世界高水平大學,5星級為中國一流大學。
在這39所985大學中,世界一流大學有9所,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有16所,世界高水平大學有13所,中國一流大學有1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中國39所985、211工程雙一流名牌大學在每個版本排名都會有相應的變化,但是排在前十乃至排在前二十的大學變化都不算太大,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我們先來看看國內985大學都有哪些?
其中,北京8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
上海4所: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天津2所:南開大學、天津大學
重慶1所:重慶大學
遼寧2所: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
吉林1所:吉林大學
黑龍江1所:哈爾濱工業大學
江蘇2所:南京大學、東南大學
浙江1所:浙江大學
安徽1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福建1所:廈門大學
山東2所: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
湖北2所: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湖南3所: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廣東2所: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四川2所: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陝西3所: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甘肅1所:蘭州大學
排名怎麼樣?
先看幾組數據,都是最新的!
武書連2017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
USNews 2018世界大學排行榜
2017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2018QS世界大學排名
中國一流大學學科綜合排行榜(華東師範大學)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8中國大學排行榜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年亞洲大學排名
數據這麼多,看完排名該出來了吧!
排名,我只能把前十粗略列出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等。其他985排名看看就好!
至於曾經的「C9」: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我只能說其他學校還好,西交近年的發展差強人意!!!
全國的39所985高校基本代表了我國高校的最高水平,具體每個高校的排名,這個版本比較多,因為各個高校的類型不同,近年來受地域影響的因素又比較大,我認為按這39所高校在全國各省份的平均錄取分數線排名還是比較公平一些:
第一梯隊:清北+華五(復旦,上交大,浙大,中科大,南大)+人大+航濟開(北航,同濟,南開),這11所名校在全國範圍內的認可度基本一致,南開大學近年來有些發展緩慢。
第二梯隊:中堅九校(北理,西交大,哈工大,武大,華科,東大,天大,中大,廈大)+兩師(北師大+華東師大)+國防科大+成電+川大+西北工+華南理,這16所名校是我國高校的中堅力量,在穩步發展。
第三梯隊:山大,重大,吉大,中南大學,大工,蘭大,湖大,東北大學,中國海大,中央民大,中國農大,西北農林大,這12所高校有的受地處域經濟的限制,高校人才流失的影響,學校實力下滑像東三省的吉大,大工,東北大學,西北的蘭大。有的高校受偏重學科的影響,比如中國海大,中國農大,中央民大,西北農林工。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
菜鳥來談談吧,歡迎大家關注菜鳥!*^O^*
39所985高校是我國大學中實力最強的一批高校,大家在高考,或者是考研考博的時候,以考上985高校為目標,為成功的經歷。這39所985高校的實力的確是相當不俗的,那麼菜鳥下面來談談吧。
39所985高校名單
這是菜鳥整理的39所985高校的名單。從這個名單中大家可以看出我國985高校的大概排名情況了,這雖然只是985高校的名單,但也可以將其當做排名,菜鳥覺得這樣排名其實也是可以的。985高校也得大概分一個檔次吧,但這些高校的實力在我國高校中確實是最頂尖的,大家可以看看。
QS最新排名情況
這是QS給出的最新2020年我國大學的排名情況。這些大學裡面基本上都是985高校的排名,大家可以看看。總的來說,這些985高校的實力的確是非常強的,在國際上的排名也是以985高校的為首,實力當然是毋庸置疑的。菜鳥也列出了一些,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全國39所985大學綜合實力排名如下:
1.清華大學,全國第一
2.北京大學,全國第二
3.浙江大學,全國第三
4.上海交通大學,全國第四
5.復旦大學,全國第五
6.南京大學,全國第六
7.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全國第七
8.國防科技大學,全國第八
9.武漢大學,全國第九
10.中國人民大學,全國第十
11.四川大學,全國第11
12.中山大學,全國第12
13.哈爾濱工業大學,全國第13
14.西安交通大學,全國第14
15.北京理工大學,全國第15
16.北京師範大學,全國第16
17.華中科技大學,全國第17
18.南開大學,全國第18
19.同濟大學,全國第19
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全國第20
21.天津大學,全國第21
22.東南大學,全國第22
23.西北工業大學,全國第23
24.山東大學,全國第24
25.吉林大學,全國第25
26.華南理工大學,全國第26
27.廈門大學,全國第27
28.重慶大學,全國第28
29.中南大學,全國第29
30.電子科技大學,全國第30
31.蘭州大學,全國第31
32.湖南大學,全國第32
33.大連理工大學,全國第33
34.東北大學,全國第34
35.華東師範大學,全國第40
36.中國農業大學,全國第50
37.中國海洋大學,全國第65
38.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全國第72
39.中央民族大學,全國第99
985本身就是一個過時的
概念,現在已經被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取代。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一共42所,包含985的39所大學。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分為A、B兩檔,A類全部為985高校,36所;B類有6所,3所985和3所211。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排名,有很多維度,比如常見的是按一流學科數量排名,北大清華浙大排名TOP3。
也有按照學科結果排名的,其中又分為A+數量,A類數量,在A+學科數量上,清北各有21個學科是A+學科,並列第一名,浙大排第三。浙江大學有39個學科是A檔,排名第一,清華大學有37個學科是A檔排名第二,北京大學有35個學科是A檔排名第三。
這些指標對排名靠後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參考價值不大,區分度不高。按照各校的一流大學建設方案設定的建設目標,42所大學可以分為六檔,具有一定排名參考價值。
各校建設方案經高校報所屬省級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門審核通過後報教育部等三部委,由高校自行擇時公布並在教育部網站公示的。
上報三部委的建設方案中,各學校一流大學建成目標(3檔,世界一流大學行列/前列/頂尖)、建成時間(2020/30/50)不同。
1檔:
北清浙復 2050 世界頂尖大學
北大 2020 整體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2030 整體水平處於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2048前後 成為頂尖的世界一流大學
清華 2020 達到世界一流大學水平 2030 邁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2050前後 成為世界頂尖大學
浙大 2020左右 整體排名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2030左右 躋身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2050左右 整體實現建成世界頂尖大學的目標
復旦 2020 初步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 2030 為進一步躋身頂尖世界一流大學行列奠定堅實基礎 2050 整體水平處於頂尖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1.5檔:
中科院大 2050 躋身全球頂尖大學前列 (2020未做要求)
2檔:
哈工大 2020 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2030 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2050 成為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的世界頂尖大學
上交 2020 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2030 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2050 建成卓越的世界一流大學
中科大 2020 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2030 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2050 整體水平穩居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2.5檔:
西交 2020 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2035 達到世界一流大學中上水平 2050 躋身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南大 2020 總體實力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2030 力爭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2050 學科水平進入世界一流前列
人大 沒有明確規定時間,只規定:近期、中期及遠期目標-學校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保持和鞏固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領軍地位,關鍵學科領先優勢不斷加強,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領軍地位,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全面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實現「百年人大計劃」, 為我國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發揮重要作用。
3檔:
華科 2020 初步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2030 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2050 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武大 2020 初步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2030 整體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2050 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東南 2020 整體實力達到世界一流大學水平 2030 穩居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2050 整體水平位於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蘭大 2020 總體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2030 世界一流大學行列居中遊靠前位置 2050 總體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3.5檔:
南開同濟北航川大2030 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2050 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4檔:
北師大 2035 初步邁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2050 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中山2035 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2050 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4.5檔:
中南 2030 綜合實力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2050 綜合實力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廈大 2030 整體實力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2050 整體實力位居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山大 2030 進入世界100強,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2050 進入世界50強,躋身世界一流前列
重大 2030 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2050 向世界一流大學前列邁進
5檔:
北理工 2030 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2040 整體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天大 2030 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2050 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華南理工 2030 整體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進入國際主流排行榜150強 2050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進入國際主流排行榜100強
華東師大 2030 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水平 2050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吉林大學 2030 基本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2050 進入世界高校百強,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湖南大學 2030 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2050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5.5檔:
中農大 2030 初步建成中國特色、農業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 2050 全面建成中國特色、農業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
6檔:
大連理工 2049 全面建成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2050 整體邁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西北工業大學 2050 建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6.5檔:
中央民族大學 2050 實現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戰略目標
中國海洋大學 2050 建成特色顯著的世界一流大學
東北大學 2030 成為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中起引領作用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2050 整體實力和影響力保持世界一流水平
西北農林 2050 進入世界一流農業大學前列
鄭州大學 2050 世界一流大學
雲南大學 2050 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新疆大學 2050 世界一流大學
缺數據:國防科大
我國共有985工程大學39所,不過在國內外的排名中,國防科技大學並不參與,所以一般只有38所985院校進行排名,以下為2018年中國校友會2018年985高校排名情況!
985大學均是綜合性大學或者多科性大學,對國家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以上為校友會2018年的排名情況,相比去年除了武漢大學變動大以外,中國人民大學的排名最受爭議,其餘高校中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這三所高校都沒有進入前十名,尤其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精尖的科大竟然被排到了16名,視角君覺得很不可思議,不知道大家是怎麼認為的,你覺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第幾呢?
很高興有機會能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感覺對你有幫助,請點點關注,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全國第1至10名依次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和浙江大學。
第11至20位: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
第21至30位是: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南開大學、中南大學、蘭州大學、吉林大學、天津大學和山東大學。
第31至35位是:大連理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重慶大學、湖南大學、東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全國第40、中國海洋大學全國第50、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全國第70、中央民族大學全國第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