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這麼作,這樣的行為輕點會被治安處罰,或罰款或拘留。重點就是尋釁滋事,是犯罪行為。我們國家的對待死者的習俗,是入土為安,屍體的停放在太平間,如果抬著屍體滿大街的晃悠,是違反公序良俗的行為,如果影響到其他單位的工作秩序,造成擁堵圍觀的,公安機關會根據行為後果對當事人進行相應處罰。
人去世後完全沒必要採取如此驚世核俗的做法支取自己的存款,銀行提出的各種要求也是為避免糾紛的不得已做法,簡單點的方式就是繼承人自己起訴分割遺產,然後申請對死者的帳戶進行查控,法院會把死者名下的所有銀行帳戶給查明白,然後拿著判決去銀行取款就可以了。
給大家說個銀行取錢的段子:有個客戶去某銀行取錢,看見銀行大廳門口居然有個穿黃袍的道士。而且這個道士還擺了一個香燭桌子,一邊起舞一邊嘴巴還念念有詞。
旁人就很奇怪,不知道這是在整的哪一出。有好奇的人就忍不住問,這是到底在幹嘛?
旁邊就有個愁眉苦臉的人說,這不是老爺子去世了麼。去銀行取錢,工作人員非要本人親自過來才給取。這不沒辦法麼,請道士做法,準備把老爺子從地下請上來。
如果儲戶突然去世,那家屬可以抬著屍體去銀行取錢嗎?
肯定不行!
這種嚇人的想法要不得,特別的嚇人。你想一下,你正在銀行辦著業務,突然一回頭,發現一群頭戴素布的人,抬著一個棺材進來了,還不得把人嚇死。
心臟不好的,非得把心臟病嚇出來。銀行工作人員,肯定會打110報警的。
那正確做法應該怎麼做呢?
1 . 活期存款如何取?
如果去世的親人,在銀行裡存的錢是活期,那取錢就比較容易。活期不管是活期存摺、還是銀行卡,只要知道密碼,就可以把錢取出來。
如果是5萬以內的金額,可以一次性取出來,連身份證都不需要。
如果是5萬以上的金額,取大金額就需要身份證。沒有身份證的話也沒關係,可以每天取49999元,分批次把大金額的錢取出來。
假設不知道密碼,或者是把存錢的銀行卡弄丟了,那怎麼辦?
涼拌。
這種情況下就沒有任何的辦法,只能去公證處做公證。(如何去做公證,文章後面有寫)
2 . 定期存款如何取?
如果去世親人在銀行存的是定期,並且有定期存摺或者存單,不管定期的金額大小,那取錢都必須要密碼+身份證。
密碼和身份證,缺一不可。
而像很多地方,人去世後要火化,繼續帶著身份證就去派出所銷戶,拿著證明才能去火葬場火化。
而銷戶以後,身份證就會被剪角。剪角的身份證,在銀行是不能使用的。這種情況下,沒了身份證,定期也就是沒辦法取出來,那也只能去公證處做公證了。
公證處的公證是如何做的?
現在公證處的新規:去世人留下資產,如果家屬要做公證,必須第一繼承人全部到場才能做。
哪些是第一繼承人?
父母,配偶,子女,都是屬於第一繼承人,並且在繼承遺產的權限上,是一樣大的。
第一繼承人,只要還活著的就必須全部到場。不在的,要去派出所開死亡證明。實在是來不了的,要寫「放棄遺產繼承聲明」,或者是拍視頻。
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如果第一繼承人裡面,有誰對遺產的分配不滿意,就是故意不到現場,那其他人就只能幹瞪眼了。
而且,公證處做公證不是免費的,是要收手續費的。收費標準如下:
1萬以內的金額,統一收手續費200塊錢。
1萬以上的金額,按照遺產的2%收手續費。
這個手續費還是挺貴的。
如果有10萬塊錢,手續費就要2000塊錢。如果是有50萬,那手續費就要一萬塊錢。
老年人如果感覺身體不好,一定要及時把存款給子女交代清楚
很多老人都會把存款抓得比較緊,這個是正確的。人老了的時候,只有銀行存款才能靠得住。
但是,如果感覺身體不太好的時候,就不要再藏著掖著了,即使把存款的存摺、密碼,都交給子女保管。
免得到時候人走的突然,又沒來得及交代後事,子女不知道存款的密碼,那取錢就很麻煩了。最後要去做公證,白花那個冤枉錢。
還有一種更糟糕的情況:去世親人在銀行存了錢,人走的突然,什麼都沒來得及交代。而家屬沒有找到存錢的憑證,就以為沒留下任何遺產。
儲戶去世,銀行是不會通知家屬的。不是銀行有意不通知,是銀行也不可能知道儲戶在不在。
如果家屬不知道,也沒來取錢,那這錢就只能一直放在銀行裡面。銀行每年拿著這個錢去放貸賺利息,又不需要付成本,就等於是白白的給銀行做貢獻了。
如果突然暴斃,家屬可以抬著屍體去銀行人臉識別把錢取出來嗎?
不可以,也沒有必要這麼辦。
如果儲戶死亡,其存款通常可以通過以下途逕取出:
第一種,如果親屬知道卡的密碼,或者知道網銀登錄密碼(有的需要U盾一類設備),可以直接通過網銀或ATM轉帳或取現。
第二種,不知道密碼,但是知道存款額不大(一般是兩萬元以內,有的銀行放寬到五萬元以內),已故存款人的配偶、子女、父母,或者公證遺囑指定的繼承人、受遺贈人,憑以下資料可以提取存款:
1、死亡證明等能夠證明已故存款人死亡事實的材料;
2、居民戶口簿、結婚證、出生證明等能夠證明親屬關係的材料;
3、提取申請人的有效身份證件;
4、提取申請人親筆籤名的承諾書。
第三種,如果活期存款,親屬持有存摺,知道密碼,定期存款已到期不超過金額五萬元,親屬持有存摺知曉密碼,可以憑親屬身份證、存摺和密碼提取存款。
第四種,除上述情況之外的多數情況,包括親屬不知道密碼的、存款未到期的、數額較大的等等,到銀行取款手續比較複雜,一般需要法院的析產訴訟判決書或調解書、繼承人身份證提取,或者遺產析產公證書+繼承人身份證提取。
感覺不可以,活人可以取款,死人是不可以取款的。銀行不讓取款的目的,一是怕繼承人有糾紛牽扯到銀行。二是不想讓人取走死人的錢。我就碰到過這樣的事。父親去世後,工資卡裡還有幾百到幾千塊錢,銀行就是不給取。讓去做公證,當時的公證費用要好幾千,根本不夠成本的。最後銀行給的辦法是,讓我每天去做三次密碼實驗,找到密碼了就可以取票,找不到就不讓取。最後試了十幾次,我只好放棄了。
所以,這個基本上是不讓取的。
老人突然暴斃,家人抬著老人遺體到銀行不一定能取到錢,反而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其實家人只要做到一點,就能輕鬆幫老人取錢。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人的死亡常常難以預料,人去世之後,家人悲傷之餘,就想著把老人銀行卡裡的錢取出來,但人已經去世,如何把錢取出來?有的人就遇到了麻煩。
江蘇的王先生人已經去世到了天堂,可是存在銀行裡的15萬元卻取不出來。王大爺去世幾天後,家裡人在幫他整理遺物的時候,才發現他有一張15萬元的存摺。
可是王大爺在去世之前卻沒有告訴家人和女兒存摺密碼,看到存摺上的數目不少,王大爺的女兒沒辦法只能拿著存摺到銀行去找工作人員。銀行的工作人員看到取錢的不是王大爺本人,斷然拒絕。
任憑王大爺的女兒幾次三番地解釋,銀行的工作人員就是不讓她取錢。王女士費盡口舌跟工作人員說,父親已經去世了,沒辦法過來,她帶著他的身份證過來,可是銀行的工作人員就是不答應。
王女士實在沒轍了,回家跟家人商量之後,全家人最後決定按照銀行的要求來辦理,於是大家準備妥當。第二天,王女士與親人把王大爺的棺材搬到了銀行。
停放在了銀行窗口排隊的通道上,當時銀行大廳裡有不少的顧客,大家突然看到大廳中抬進一具棺材都嚇了一跳,正在辦理業務的顧客一下子都閃開了,大家能躲多遠就躲多遠。
對於突如其來的情況,銀行的工作人員也是愣住了,有幾個女員工差點嚇暈過去。大家還沒緩過神來,只見幾個小夥子把棺材打開,把已經去世幾天的王大爺抬出來,放在大廳上等候取錢。
這下銀行的工作人員一下慌了,有人出來勸阻讓王女士趕快把老人的遺體抬回去。王女士卻口口聲聲說:我都是按照你們的要求辦的,你們不讓取錢,我可不拉走。就怕你們翻臉不認人,還讓我再拉過來。
對於這樣的鬧劇,不少人議論紛紛。有些人以為是故事,實際上這事在生活中真實上演了。確實,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經歷了親人去世之後到銀行取錢,被銀行拒絕的事情。
那麼,如果家中有老人突然離世,銀行裡又有存款,該怎麼拿出來呢?
1、憑老人的銀行卡密碼取款
如果老人在銀行中的存款不是很多,家中的子女或者配偶,知道老人銀行卡的密碼,最簡單的操作方式是拿著老人的銀行卡,憑藉銀行卡密碼,到自助取款機那提取現金。
這種方法不用麻煩銀行的工作人員,也無需提供任何證明,只要知道存摺密碼的人,拿著銀行卡就可以提取現金。只是櫃檯機每天限額取款,如果存款多,難以一次性取走而已。
如果老人的錢是存在存摺上,那麼,老人的家人可以帶上存款人的存摺,身份證以及死亡證明,同時,別忘了帶取款人的身份證明,憑著密碼到銀行取款就可以了。
2、不知道銀行卡密碼,要有合法繼承人的證明
老人突然暴斃,有時來不及交代後事,有的忘記了自己銀行裡還有存款,有的是故意不把密碼告訴給子孫。當老人去世之後,他的親屬要到銀行取錢就顯得困難重重。
首先,取款人必須是老人的合法繼承人。如果老人留下遺囑,事情就比較好辦,作為遺產的繼承人,可以憑藉遺囑及身份證、戶口本等到銀行辦理取款手續。
若是老人沒有立下遺囑,作為他的親屬,要到銀行裡把錢取出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了。此時,取款人必須證明他跟老人的關係,而且他具備了繼承人的資格。
其實,繼承人必須向銀行提供享有繼承權的有效證明,這份證明必須到當地的公證處辦理。按照遺產繼承的順序,老人的父母、配偶、子女都享有繼承權。
取款人必須與其它合法繼承人的存款分割商議妥當,可以幾個人一起去取款或者有幾個人的委託聲明。如果只有一名繼承者,那麼,繼承人可以拿逝者的存單、身份證明、死亡證明到當地的公證處辦理繼承證明書,憑著這張繼承證明書到銀取出逝者的存款或者辦理過戶手續。
去辦繼承證明的時候,還記得要拿父女的戶口本或者由村委會開具的婦女關係證明材料,這樣才能夠順利辦理繼承證明書。
假如逝者的遺產有多個繼承人,繼承人之間沒辦法協商好財產的分割,那麼就要把這件事交給法院去判決。
3、老人沒有繼承人,他銀行裡的存款該怎麼辦?
有些人以為老人如果沒有繼承人,銀行裡的存款會被銀行佔有,這種想法是錯的,銀行如果非法佔有存款人的存款將涉嫌詐騙。
如果老人生前是有單位的,他又沒有繼承人,老人死後銀行裡的存款歸老人生前所在的單位所有,這個單位可以是全民所有制企業單位、國家機關或者群眾團體。
老人生前的存款歸單位所有,存款是不計付利息的。也就是說這樣的老人去世之後,他銀行裡的存款會被充公。
如果老人沒有單位,銀行裡要有存款,那麼他的錢首先用來支付他的喪葬費用,償還他生前欠下的債務,對那些在生前照料過死者的責任人進行適當的補償。
償還了這些債款之後,若還有餘款,根據我國民法典1160條的規定,沒有繼承沒有人沒有受遺贈的遺產歸國家所有。這時候逝者所在的基層人民法院可以提出申請,人民法院會進行受理,他們會在申請書上寫明財產的種類,數量,並附上無人繼承無人受遺贈的遺產的依據。
然後人民法院會經過一系列的審查,經過審查核實後,對外公布認領公告。公告必須出示一年,一年後,如果還沒有繼承人和接受遺贈的人出現,法院會判決這項財產為無主財產。
最終財產如果找不到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就歸國家所有。
根據以上的分析,老人去世之後,完全沒有必要抬著他的屍體到銀行裡去取款,因為我們有許多的合法程序可以走,如此冒險的做法不僅嚇到了取款人,還對銀行正常工作程序造成了幹擾。
人去世之後能不能刷臉取款?
刷臉取款是近年來在銀行系統使用的一種取款方式。特別是受到疫情的影響,刷臉支付取款在生活中逐漸為大眾所接受,並得到了推廣普及。
從去年4月1日開始,廣州的大型銀行網點內都可以實行刷臉取款,這種取款的方式方便快捷,人們再也不用擔心出門沒有帶卡或者取完款把卡落在機器上。
不過,到目前為止,銀行還沒有強制客戶到銀行取款必須採用刷臉的方式。而且刷臉業務都是有限額管控的,一般每天只能取幾千元,當然,個人也可以跟銀行聯繫修改日限額,不過,這項業務不大適合以及逝去的人。
其實刷臉支付必須根據人的表情動作進行活體檢測,人已經去世,自然做不了轉頭、眨眼的動作,縱然把死者帶到銀行進行刷臉,也無法成功取款。
因此,突然暴斃的人,家屬沒有必要大動幹戈,把逝者抬到銀行進行刷臉取款。
寫在最後:
資訊時代,不少業務都與時俱進,許多事情的操作不能一意孤行,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想當然的事。人死之後,如果銀行有存款,應該按法定的程序去辦理,銀行方面不能對用戶百般刁難,只要對方證件齊全,就必須讓當事人取款。如果當事者有什麼不清楚的,銀行方面可以給予指導。
我看沒有必要這樣,應通知銀行,存款者突然死亡,必要時隨同公安,以後應有繼承人重新辦理相關手續,這樣就避免了存銀行的錢,人突然暴死而拿不到的局面,當然銀行是有相關規定的,具體情況並不知曉,只是個人覺得應該是這樣吧。
有死亡證明的日期,親屬取錢是正常的,生前也是親屬即老伴或兒女給取錢,憑什麼花幾千元去公正?即使不知卡的密碼,銀行也應憑逝者的妻子,兒女,孫子的戶囗,身份證的驗證,是直系親屬,也該把逝者的卡中錢給其親屬,也是人道主義的善行,更是為人民服務的具體體現。
何況工資卡能有多少錢?具體問題具體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