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處中原腹地,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河南又素有「中原糧倉」之稱。
古語有得中原者就得天下之說,歷史上的中原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洛陽、安陽曾為多朝古都,豐富的歷史和傳統文化影響著一代代河南人。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河南飲食文化豐富多彩,開封灌湯包,洛陽牛肉湯,胡辣湯,燴麵,人們耳熟能詳;河南的麵食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有饅頭、包子、稀飯、麵條、油條、麵疙瘩、糖糕、麻花、煎餅、攤餅、燒餅、面魚、胡辣湯等等。
開封
灌湯包
煎涼粉
雞布袋
鯉魚培面
洛陽
牛肉湯
水席
安陽
扁粉菜
豆沫
煎灌腸
濮陽
六百居香腸
濮陽壯饃
信陽
貢米
固始鵝塊
悶罐肉
平頂山市
魯山攬鍋菜
郟縣餄餎面
焦作市
鐵棍山藥
懷府鬧湯驢肉
孟州炒麵
鶴壁市
濬縣八大碗
濬縣子饃
黎陽貢面
淇河鯽魚
新鄉市
卷尖
紅燜羊肉
羅鍋醬肉
許昌市
腐竹
禹州燜子
王洛紅燒豬蹄
鄢陵張氏滷鴿
漯河市
舞陽槓子饃
油旋饃
繁城牛肉
北舞渡胡辣湯
三門峽市
靈寶大刀面
大營麻花
靈寶羊肉湯
南陽市
鄧州糊辣湯
南陽油茶
鄧州窩子面
商丘市
水激饃
糟魚
煸炒雞
周口市
逍遙鎮胡辣湯
鄧城豬蹄
孫店熱豆腐
駐馬店市
粉漿麵條
黃魚煨豆腐
濟源市
官帽饃
黃河鯉魚
河南18地市的特色美食小吃
1、開封
開封小籠包
開封小籠包最有名的當鯉魚焙面屬第一樓,但是人氣太旺要等很長時間才可以吃到,且多為外地遊客慕名前往。
鯉魚焙面
是開封特產名菜,由「糖醋熘魚」和「焙龍鬚麵」兩道名菜配製而成。鯉魚色澤棗紅,軟嫩鮮香;焙面細如髮絲,蓬鬆酥脆。
2、鄭州
燴麵
鄭州最有名的燴麵館是合記燴麵,這裡外地遊客去的較多,不但可以吃到面,還可以品嘗到美味豫菜。本地人則經常去蕭記燴麵,因為這家面的味道據說比合計要好,只是名氣上略輸一籌。
老蔡記蒸餃
蔡記蒸餃具有皮薄微黃,色澤光亮,餡飽透明、造型美觀、灌湯流油的特點。1997年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華名小吃」。
3、洛陽
洛陽水席
「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湯水水;二是熱菜吃完一道,撤後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洛陽水席人氣最旺的菜品:牡丹燕菜、焦炸丸子、漿麵條。
漿麵條
漿麵條是洛陽最普遍的一道風味小吃,也是中華名小吃之一,最大的特點是易於消化。是由發酵的綠豆漿製作而成,吃漿麵條有個頗為奇特的講究,那就是越是隔天的麵條越好吃。
4、安陽
安陽「三燻」
安陽「三燻」包括燻雞、燻雞蛋、燻豬頭肉。成品肥而不膩,濃香純正,回味綿長。
炒三不沾
安陽傳統名菜,以蛋黃為主料,配以桂花糖、白糖、粉芡等炒制而成。成品軟香油潤,不沾鍋、盤、筷,所以得名「三不沾」。
5、南陽
油茶
油茶起源於清朝雍正年間。油茶配料為麵粉、花生、芝麻、香油、核桃仁、蔥等,味道濃鬱,鹹香適口。南陽油茶為泊來品,其起源與佛教文化有一定有淵源。
博望鍋盔
鍋盔是用白面烤制的一種特色食品。外形似鍋,又類頭盔,通體白色,如生面曬乾一般,直徑一尺餘,厚二寸,每個重達四斤,食之酥香爽口,耐嚼耐飢,且久放不壞。
6、漯河
砂鍋
砂鍋友愛街口的小眼,受降路老扁旁邊的清真沙鍋,海河路上的楊林沙鍋都不錯。
芝麻葉麵條
馬店芝麻葉麵條,海河路和黃山路交叉口路北那家,雞頭雞爪挺辣。
7、許昌
胡辣湯
許昌風味小吃多姿多彩,首當其衝的便是河南最為著名的——胡辣湯。雖然沒有沒有周口逍遙鎮的胡辣湯有名,但也有著許昌自己的味道。
大鍋菜
大鍋菜又叫熬菜、燴菜,是許昌人最愛吃的地方菜,即便在大酒店裡吃過酒席,還常有客人提出,弄碗熬菜吧!
8、三門峽
大刀面
大刀面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切面的刀大的出奇,此刀長3尺,寬5寸,形如鍘刀。先將面擀成一尺多寬的麵皮,然後摺疊成十餘層,放在大刀下,切成寬細不同的麵條。吃時佐以澆頭、配菜,酸辣可口。
水花佛手糖糕
水花佛手糖糕是一種外形獨特的麵食,表層用麵粉堆疊起泡,成品色澤紅亮,狀如佛手。吃來外酥內軟、軟而不粘、香而不膩。
9、平頂山
魯山攬鍋菜
魯山攬鍋菜是古老與現代精湛烹調技術相結合、精工細做的「雜燴菜」,系河南省地方名吃之一。該菜鮮香軟嫩、鹹辣適口,色形兼備。集中國八大菜系之精華與魯山風味於一體。
三郎廟牛肉
三郎廟牛肉,始於宋、盛於清,是康熙年間著名的老字號貢品牛肉,選用我國八大優良品種牛之一的郟縣紅牛,採用天然植物香料與「玉泉」水醃製而成,色紅肉嫩,味道鮮美,香而不膩,老少皆宜,是上乘綠色保健食品,被譽為「牛肉之王」。
10、周口
孔集燒雞
孔集燒雞,是名揚海內的名優食品。因其原產地在鹿邑縣西孔集,故稱孔集燒雞。孔集燒雞歷史悠久,費獨特氣味特點是色澤鮮亮,黃中透紅,肉爛而筋脆,肥而不膩,清香誘人。
悶糟魚
悶糟魚,俗稱"糟魚"。悶糟魚的"悶"字,是指糟魚的"悶制"之法而言。糟魚是一種群眾喜愛的傳統保健食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味,在鹿邑縣境內流行頗廣。
11、駐馬店
潘記燴麵
潘記燴麵自一九八三年首創以來,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在驛城獨樹一幟。潘記燴麵視信譽和質量為生命,碗碗面都一絲不苟,精心製作。
曹家胡辣湯
在2002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軍旅歌手王宏偉的一曲「駐馬店的胡辣湯」使駐馬店市的胡辣湯唱響了全國各地。
12、新鄉
牛忠喜燒餅
牛忠喜燒餅的特點是:松酥起層,香不膩口,無硬核,冬季可放一個多月仍然香酥不變味。
紅燜羊肉
13、鶴壁
纏絲鴨蛋
纏絲鴨蛋是鶴壁市「淇河三珍」之一,產於淇河沿岸一帶特定水域,煮熟後蛋曾黃紅色,切開後可見內有纏繞著一圈圈不同色環,由外及內纏繞著中心,故名纏絲蛋,其蛋紋理清晰,口感有肉勁,味道鮮美。
濬縣粉皮
濬縣粉皮:鶴壁特產,華夏名菜,久負盛名。產品質地細膩,晶瑩剔透,食之清爽,為賓館飯店,家庭餐桌,饋贈親友之佳品。
14、焦作
懷慶府驢肉
懷慶府驢肉名氣很大,這是因為它首先是在選料上求精:不選年歲過大過小的驢,不選過瘦過肥的肉,只選用三五年口齡的中年驢。在製作上特別有講究。
武陟油茶
武陟油茶,秦朝稱甘繆膏湯,漢稱膏湯積殼茶,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特產,土貢食品。武陟油茶成名於兩千多年前的秦朝末年。
15、濮陽
麻花
緊挨著機關食堂涼皮,叫做「宮廷餅屋」。在濮陽,沒有好利來,西薩等名牌蛋糕店,可是這家餅屋的點心也很可口。尤其麻花,鹹甜兩種口味,很脆。
棗糕
第三人民醫院對面那條賣水果和蔬菜的街道上,隨便拉出來一家都可以,趁熱買,趁熱吃,棗香味道可以瀰漫在半條街道上。營養很高。
16、商丘
魏莊麻糖
魏莊麻糖是商丘縣雙八鎮的傳統特產。迄今已有200多年生產歷史,以甜、香、松、脆四大特點而久負盛名。
景家麻片
曾被清朝康熙皇帝列為貢品。景家麻片選料精良,製作精細。採用上等精粉、小磨香油、白糖及其它優質原料製作而成。麻片雪亮透明,香甜酥脆,食之爽口,老少鹹宜。
17、信陽
肉盒子
肉盒子就是把包子餡包在面裡,揉成燒餅狀,然後用油炸,皮炸的金黃酥脆,餡也很不錯。
甲魚燜雞腰
雞腰口感軟嫩細膩,甲魚鮮香無比,湯汁粘稠醇厚,這時再配上一碗香米飯,取其湯汁澆上拌勻,不比鮑汁差呢!
18、濟源
雞蛋不翻兒
雞蛋不翻兒因在製作過程中不需反煎而得名,歷史悠久、製作考究,風味獨特。
卷餅
卷餅是客家人保持中原風俗的名點。每逢元宵佳節,家家戶戶都有包製。在濟源的下街有一家叫做東平的卷餅店,餡有素的,有肉的,美味可口。
河南省各大小吃街
夜幕降臨人們結束一天的忙碌開始了夜生活,小吃街就是一個很好的去處。包括外出旅遊,也喜歡去尋覓當地的小吃街,吃正宗的美味。今天就來盤點下我大河南著名的小吃街吧~~
鄭州市優勝路
從二七廣場向北,過新通橋、文化路,便至優勝路了。這兩年,這附近的幾條路在鄭州的餐飲界可是聲名鵲起,光頭女服務員等不少奇招怪招也是從此地誕生的。一路數過去,成都光頭香辣蟹、全家福煳辣魚、鴻茂齋涮羊肉、川府火鍋、廣東打邊爐……這些都是在鄭州小有名氣的地方,那特色也不用說了,是鄭州人都知道。
開封市鼓樓夜市
在開封,最有名的小吃街就是鼓樓夜市,位於鐘鼓廣場附近,漫延至周圍四條街,小吃種類豐富。華燈初上,夜市的熱鬧才剛剛開場,燈火通明,小販們都在自己的攤位上大聲叫賣著自己的小吃。走進小吃街的一瞬間,就讓人覺得目不暇接,心情雀躍的不知吃什麼好。
南陽市府衙小吃街
南陽這條小吃街,就在南陽府衙旁邊,整整一條街的小吃,各種都有。旁邊緊鄰的就是步行街,還有商場和百貨。晚上的時候,小吃街裡不僅有旁邊的小店,也有賣小吃的小攤,味道都很好,集吃喝玩樂於一條街喲,很多商家都和聯合惠有合作,如果你想買到既便宜又好吃的小吃,就到聯合惠上選選吧!打發一下你的小饞蟲!!
信陽市小南門小吃街
小南門小吃一條街可以說是信陽最熱鬧的美食街之一了,全街基本都是經營的小吃店,琳琅滿目,美不勝收。許多市民一般都會約上三五個好友來到小南門的大排檔夜市吃飯,一排排規範的大排檔整齊又乾淨,市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健康衛生也得到了保障。如果不是本地人來信陽,除了感受雞公山和南灣湖風景區的美景外,小南門小吃一條街是必來消費和消遣的地方。
洛陽市八角樓金街
位於洛陽老城區西大街和東大街的八角樓金街也稱為「十字街」,自古乃是商人云集之地,建國之後這裡成為洛陽市重要的商業區之一,同時這裡更是洛陽小吃的匯集之地。如若初來洛陽亦是可以來這裡品嘗一下洛陽的小吃,感受一下這裡的風情。在這條小街之上你可以品嘗到洛陽的多種特色飯菜,其中最為有名的當屬「洛陽水席」了,雖這裡並非正宗之地,但亦是可以感受到另一種別樣風情,坐在古香古色的街邊,大口的吃肉、大碗的喝酒,無不給人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同時張燈結彩的現代城市就在眼帘,給人夢幻般的感覺。
駐馬店市汝南名吃街
汝南名吃街是駐馬店小吃最齊全最集中的地方。步入北門裡名吃一條街,映入你眼帘的是青一色獨具汝南文化內涵的仿古建築,與周圍現代建築相互交融,相映生輝,別具一格。汝南涮牛肚、汝南丸子湯、迴轉一鍋香、王崗野生魚等近百家汝南百年老字號品牌店齊聚在此,各類風味一應俱全。
感謝邀請!
我是鄉鄉小廚,地道的河南人,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說到必須吃的河南的特色小吃,我想我還是有一些發言權的,我的家鄉位於河南中部的一座小城,雖然經濟不是十分發達,但是當地人對吃的追求不亞於省會城市,大街小巷,有人的地方就有餐館飯店,各種風味,各種地方特色美食都雲集於此地。受這種氛圍的薰陶,我在吃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現在按早中晚三餐來分享一下我們河南老家的特色美食小吃吧。
早餐:那首先是胡辣湯,水煎包,這是河南人早餐的首選,我是從小喝著喝著胡辣湯長大的。一輩子也忘不了花湯的味道,不管走到哪裡。都會想念家鄉的胡辣湯。除了胡辣湯,早餐吃的多的還有火燒夾涼粉,夾菜,夾豆腐皮,好像現在4塊錢一個吧,一個就能吃的飽飽的。除了這些,還有雜炣,那是非常有名的,雖然城裡都有類似的店,但最正宗的還是順店鎮的雜炣早餐店,只在早上營業,一大鍋牛肉湯,中間飄著牛肉辣椒的盆子,將牛雜粉條和油豆腐絲往鍋裡稍微煮一下,加上一勺紅油,蒜苗和蔥,配上一個剛出爐的火燒,那種感覺就像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另外還有豆腐菜也很有名,知名店鋪門口每天都會排很長的隊,只為吃一碗由油豆腐絲,粉條,黃豆芽,酥肉,骨湯製成的一碗燴菜。
午餐下午茶:
羊肉燴麵或郟縣羊肉餄餎面是午餐的最佳選擇,滿滿一大碗,湯鮮味美,麵條勁道,經濟實惠,來瓶特產飲料銀梅可樂,一盤涼菜拼盤,好吃不貴。這兩種麵館的經常會出現一座難求的情況。 喜歡喝羊肉湯的,可以選擇花石羊肉湯。那裡的羊肉湯非常有特色,不同於其他地方的拿白色的白湯。湯裡材料非常多有,羊肉,粉皮,青菜。上面澆上一勺紅豔豔的羊油辣椒,雖然看著是很辣,但是吃起來是鮮香微辣的。除了燴麵,餄烙面,羊湯之外,還有一種面,也是我們當地的比較有名的特色美食,就是滷麵和炒。面炒麵先將用以先將二細的麵條,下入鍋中油炸之後,然後跟菜在一起炒制,雖然非常香,但是吃起來就稍微有些油膩。如果下午三四點發覺餓的時候,這時候可以選擇油茶,漿麵條。或者豆沫。這些美食雖然不是我們當地發源的,但卻是在我們在當地發揚光大了。還有涼皮,涼麵,麻辣燙米線,這些也都是非常有特色的美食,老家的大街小巷都會有這樣的餐館,並且生意很火爆。
晚餐:
如果想吃點清淡的話,可以可以選擇我們當地的特色美食,烙饃卷菜。那麼是一種非常有魔力的美食烙饃,烙饃可以卷一切,可以卷肉菜,卷素的,還可以卷豆皮。總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卷不到的。在我們老家有一道特別有名的小吃叫做油酥火燒,記得我幾歲的時候,我媽就常常買給我吃,這麼多年過去了,那家店一直還在,據說現在已經油酥火燒已經成了我們當地的特產。並且經常去外地的人也會帶一些出去,鹹香酥脆,嗯好吃得很。
河南,是一個大省,人口眾多,地大物博,特產美食非常多特色,我今天說的我所知道的一部分,還有很多我不知道沒有嘗過的,經歷的。所以如果您覺得我沒有說完,您可以在評論區補充,咱們共同探討河南的那些經久不衰美食。
我是鄉鄉小廚,美食領域小學生一枚,真誠的希望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交流探討美食,每天不定時分享優質做菜心得,覺得我還行的朋友們可以專注我呦!謝謝啦!
感謝邀請,身為河南人,就來說說自己的愛吃的一些小吃或者食物吧。
一、烤紅薯
烤紅薯雖然不是什麼小吃,但在冬天河南的很多地方都有賣,尤其是小時候還允許燒秸稈,每到冬天烤完火後就喜歡往裡面扔幾個紅薯,等一個小時後再去吃非常香甜。那時候自己種的紅薯,特意選在砂礫多的地塊,在紅薯窖裡放放也更好吃,如此也很難再吃到那種味道了。
二、炸果子
炸果子是中原地區比較流行的一種麵食,就像炸油條一樣,可以做成各種形狀,雖然我不太喜歡吃,但在河南很多地方尤其是到過年的時候都要炸果子,個別地方結婚也要炸果子。炸果子不僅能使麵食放置時間變長,也可以當做平時的小吃、零食。
三、胡辣湯
嚴格的講,胡辣湯在河南叫做早餐,與之相搭配的有水煎包、糖糕、油條(餅)等等。我是很喜歡胡辣湯和糖糕的搭配,胡辣湯作為河南名吃,有些農村家庭早上也會自製胡辣湯,或者買點胡辣湯料來做著吃。
此外,在河南還有漿麵條、糖葫蘆、燴麵、玉米糝、芝麻葉麵條、蒸槐花、烙饃卷菜、土饃、麻花、灌湯包、羊肉湯等都是非常受歡迎的食物。如今很多河南人也出門在外,這些食物也是思鄉的一種寄託。
總之,河南總體以麵食為主,美食豐富,小吃種類繁多,今年河南大旱,如今也在搶收小麥,因此黃土地種出的五穀雜糧對於每位河南人來講也是最好吃的食物。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歡迎關注、點讚、評論、轉發,謝謝!
我在河南也待過一段時間的,河南那邊的特色小吃還是蠻多的,但不管哪種特色小吃,做的口味多是比較重的,還是蠻符合我自己的飲食習慣的,但要是兩廣地區的人,肯定吃不習慣河南那邊的特色小吃的
今天就和大家說說,我在河南那邊,吃過哪些好吃的特色小吃,要是有去那邊玩的朋友,可以選擇嘗嘗的,味道還是不錯的
第一道特色小吃就是:
河南胡辣湯了,這是我在河南逍遙鎮那邊,喝的一道特色小吃了,不得不說,在胡辣湯那難看的外表下,卻嘗著令人開胃的美味,那味道是有麻有辣的,非常適合早上的時候喝的,關鍵還能祛除體內的溼氣
第二道特色小吃就是:
河南燴麵了,這種燴麵多是用那種寬寬的麵皮,在加上幾種配菜,然後放到鍋裡一起煮出來的,味道也是多樣化的,還可以根據自己需求,加一些其它配菜,當然這是需要自己另外加錢的,對了,還有面的份量也不多的,要加面的話,還需要1塊錢的
第三道特色小吃就是:
漿麵條,這道小吃是我在河南洛陽那邊,吃的一道傳統特色小吃了,它的做法好像是,把麵團放到那邊發酵好,然後在開始製作麵條,而製作好的麵條又是酸味十足的,所以漿麵條在河南洛陽那邊,又被叫為酸麵條的
第四道特色小吃就是:
河南濮陽壯饃,這種小吃是我在河南濮陽那邊,吃的一道麵餅小吃了,這種壯饃在濮陽那邊,可是家喻戶曉的特色麵餅小吃了,而做好後的壯饃,外表看上去有點像金黃色的,麵餅的表面有點焦焦的感覺,但是麵餅裡面卻是嫩的很
第五道特色小吃就是:
河南鍋盔了,這是我在河南南陽那邊吃的一道特色小吃了,這其實也是麵餅的一種,不過這種鍋盔吃起來很是酥香爽可的,放到嘴裡的吃的時候,還有點蠻費力的,比較屬於耐嚼的麵餅了,這種麵餅的好處就是,放的時間比較長
第六道特色小吃就是:
蒸麵條子,這種小吃看名字就知道了,就是把麵條放到鍋裡,在放一些肉菜和蔬菜一起蒸熟的,不然光麵條也吃不下去,在味道上,我個人感覺有點吃不習慣的,感覺有點乾乾的感覺,還有在吃蒸麵條的時候,還要配上一碗湯的
河南地方名吃卻沒有談論傳統點心的,不免有些失望。在兒時的記憶裡,那時的日子並不富裕,但是傳統點心也許是孩子永遠抹滅不了的記憶。記憶每逢去隨父母赴喜宴時,就會有各式各樣的傳統點心,大人們見有孩子時,也就會讓孩子們先吃,吃飯了孩子們嘻鬧玩耍去了,大人們才邊吃邊飲。
最使我難以忘懷的是喜果馬蹄酥,酥香甜爽,形態與眾不同。也是喜宴頭道甜點,點心多為賀喜親朋帶去的,上桌時多報:×××的心意~!大家邊品味邊讚賞,讚賞多的點心主人多十分自豪!笑眉眼開的樣子!馬蹄酥也往往是主客心意,特意排在第一道上桌的!
幾十年過去了,喜宴越來越多,越來越豐盛,但老祖宗留下傳統的好東西不知何慢慢的消聲暱跡了,也許傳統的東西雖然好吃,但卻無法機械化生產,並且人工製作太費時費力,經濟效益太低,賣家越來越少,年輕人願意繼承手藝的也越來越少。並且傳統手藝傳授後人的觀念根深蒂固,自己的孩子不學,老藝人們寧願把一生的手藝帶到墳裡也不願意傳搜外人。這種老觀念也是使傳統手藝在短時間內,在我們視線內消失的主要原因。另外,真正的掌握手藝的糕點大師少之又少!
一次夢裡回到久別的故鄉,夢見自己又真正回到兒時赴喜宴的場面,甜點上了之後,似乎沒有嘗到馬蹄酥。。。醒來無不遺憾!驅車去南街老果店購買,果店傳人竟沒有聽懂我講的是一種什麼樣子的點心?心一下涼了!一個果店傳人,只顧掙錢,卻忘記繼承先人的手藝!
多方打聽馬蹄酥的製作工藝,一年內有太多的結果:會製作的都在80歲以上,不在人世了。在世的吃過不會做。年輕人根本不知何物!
我是學工藝美術的,製作美食同樣是終身愛好!馬蹄酥的形狀味道我都知道,我深信世界上的事沒有弄不成的。憑著平時豐富的美食功底,研製工作就在自家美廚裡。提酥:油、香油、花生油、奶油一一試過,效果不佳。去書店查糕點製作方法,悟出傳統提酥油為上等豬化油。面不可提筋。麵皮製作要薄如紙,確定難住了我幾個月。最後從臺灣手抓餅和河南燴麵製作裡悟出摺疊法和拉申法。一年後成功!
因為馬蹄酥在中國有南中北派,形態差異太大,河南馬蹄酥在中派,難度較小。又在網上查詢,網上零星賣家效益可觀。加入微信後,這些賣家對我戒備憂深,買他們的嘗嘗他們不賣給我!託同學在另外一個城市下訂單買了2斤。同學收到後告訴離我研製的從形狀和味道上差得太遠了!勝利了,一舉戰勝了傳統!
每到春節,幾個姐姐和其他眾多親朋卻打來電話,不忙了,炸馬蹄酥吧!三天炸50箱,加包裝後,很是氣派,讓親人們一飽口福。
關於河南人最愛吃什麼,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如果喜歡小編的內容,不要忘了點個關注,後續還有更多美食推薦
一.首先是家常篇:
1.
最簡單也是最好吃的涼拌絲瓜尖!
因為爸媽小時候經歷過河南饑荒的那幾年,非常苦,所以從很小就被教育要節儉,而且餐桌上時常有野菜之類的,雖然只是涼拌一下,但是真的很鮮,爽口!除了絲瓜尖還有蘿蔔kua(白蘿蔔涼拌),木耳菜,苕葉這些,都是涼拌清炒都好吃的。
2.
媽媽的手擀麵!
雖然賣相真的不佳,但是所有吃過的朋友都說好!上學的時候媽媽五點多起床和面給我做手擀麵,那種味道深入到血液裡,吃起來比賣的鮮面更軟,而且稠稠的,簡單中帶著最單純的好吃,呼嚕呼嚕吃兩碗也不會撐的難受。
3.
河南燒雞!
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住在老城區金博大那邊的大雜院裡,人民公園門口有一家「丹記燒雞,好了再來」,在我心裡比名氣更大的道口燒雞還要好吃。熱著吃脫骨多汁,冷著吃彈牙濃香,而且肉湯凍會藏在雞肚子的每一個角落裡,真的是小時候記憶最深刻的美食了,吃上一次能開心好久好久!
4.
河南滷麵!
也是小時候經常在家吃的,面要先蒸,再和炒的豆角黃豆芽肉絲之類的拌在一起再蒸,雖然是細面但是非常勁道,總是一大筷子扯進嘴裡,咬一口洋蔥一起吃,特別香。小時候挑食,媽媽還會蒸完再用油炒一次,香味更濃,怕幹的話配上一碗西紅柿蛋湯,贊!
5.
開封灌湯包!
小時候其實就有很多人說第一樓的騙外地人,不過去吃過幾次都還不錯呢,麵皮薄,內餡多汁,肉入口即化。不過吃的更多的是黃家包子,更便宜吧,感覺類似於全聚德和便宜坊的關係吧,都是老店,我都愛吃!
6.
阿五家的熬炒雞!
特別香的炒雞肉,雞肉彈牙,不柴不老,香味很足。配的寬粉皮也是特別搭,吸飽了汁水,很Q的那種,不會爛在湯裡。上面還會配兩面酥的饃,一口雞肉一口饃,超好吃!(阿五真的在新派豫菜的推廣做了很多貢獻,也確實好吃,不過這幾年阿五家的菜個人感覺退步了)
7.
酸辣廣肚!
河南名菜,不過單獨拉出來是因為真的好吃,酸酸辣辣的廣肚口感像是銀耳,有一點點脆但又整體特別軟,像是海綿一樣可以吸滿湯汁,配白酒實在是越喝越有!
根據評論們各位老鄉老鐵的評論再補上幾個吧,大清早六點多餓醒,爬起來只能在床上一邊流口水一邊編輯,扎心了...
8.
巴記羊肉湯
真的不得不說這家的羊肉湯老店,應該老鄭州都知道。從很小就愛喝羊肉湯。他們家每天凌晨去買處理過的活羊,就當著你面掛在店門口,透著一股驕傲和睥睨同行的霸氣。一個比澡盆還大的鍋裡咕嘟咕嘟的煮著整隻羊,湯色奶白,加上香味為主的辣椒油,還有大把香菜,泡著鍋盔我能吃兩碗。
9.
蒸菜
河南蒸菜真的是一絕!最簡單的茼蒿菜、蘿蔔絲、野菜之流,洗乾淨控幹水(據媽媽說稍微曬的微微脫水更佳),只需要拌上麵粉,對,麵粉,用手慢慢的像和面一樣去揉蔬菜,揉軟之後放在蒸屜上蒸熟即可。怎麼說呢,就是保留了蔬菜本身的甜(特別是胡蘿蔔絲),蔬菜蒸的軟軟的,帶著一層薄薄的糯糯的面衣,配上鮮鮮的調好的蒜汁,又飽嘴又解饞,怎麼吃也吃不夠!
10.
漿麵條
這一碗幾乎承載了我的整個童年,但是現在鄭州越來越少了,也好幾年沒有喝過了。酸酸的稠稠的,講究的要用綠豆漿水,酸酸的creamy口感能把嘴裡的所有口水都調動出來,略帶沙沙口感的芝麻葉,煮到軟爛入口即化的細麵條,還有撒在上面的略帶甜味的醃菜碎、醃黃豆和芹菜粒,說是面卻更像是羹湯,酸度提鮮,鹹味適口,香氣回味,沒吃過是真的很難想像到這麼簡單平凡的一碗漿麵條能有如此豐富層次的味道。在我心中很能代表河南精神,很便宜又易做,但是卻默默的養活了我們這一代上一代還有更早的很多代的人。
11.
開封炒涼粉
通常是綠豆芡和紅薯芡製成的粉坨,都是用搪瓷盆做成的,扣著一大坨。軟軟QQ的切成小方塊,在超大的平底鍋上煎炒,加上本地的西瓜豆瓣醬,要求形整不碎才是上品。炒好之後表面油亮油亮的,帶著濃鬱的蔥香和醬香味,最好吃的還要有下面的鍋巴,味道更濃鬱還帶著一點脆口,看起來就像果凍一樣duangduang的但又入口即化(傳統做法是只有澱粉的,所以不用擔心有食用膠),熱呼呼的吃下去,一邊被燙的在嘴裡翻滾咽不下去,但是勺子卻不爭氣的已經把下一口挖好擺在嘴邊了,這就是幸福的煩惱吧。
1 河南燴麵
河南燴麵是一種葷、素、湯、飯聚而有之的漢族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燴麵在河南人心中是美食第一位,它代表的是老家的味道,一碗燴麵,裡面有幾片牛肉,有少量的香菜,偶爾會有2個鵪鶉蛋,一大碗面,有半碗湯,總之是經濟實惠,喝1口都是享受啊!
2 河南饃夾串
這是我們河南有名的一個小吃,也是最接地氣的。饃夾串是我們這裡的特色小吃,不管是繁華的街道還是偏遠的地區,只要是擺攤,就會有饃夾串的身影。
3 河南水煎包
到了河南以後,不吃水煎包,那等於白來了一趟。水煎包的餡是一方面,用火、用油、用面也是重要因素。包子皮為發麵皮,太老太嫩都會影響包子的質量,包子皮如果是死面的,那就成為在膠東一種叫做鍋貼的小吃了。在特製的平底鍋內刷上底油,油不宜過多或過少,把包好的包子依次順序放入鍋內,加一定數量的稀面水,蓋上鍋蓋小火煎到水幹,然後逐個將包子翻個,至雙面焦黃淋上豆油即成,其中點水也叫「下汗」,火候尤為重要。總之,要做到油清、面白、餡鮮。水煎包屬於大眾風味的小吃,物美價廉,製作方面不受四季影響,它一直是河南省內暢銷的地方風味小吃。
4 河南胡辣湯
胡辣湯,起源於河南中部,尤以周口西華縣逍遙鎮胡辣湯最為出名。是中國北方早餐中常見的傳統湯類名吃。河南省所有的早餐店若是一早上沒有2大盆胡辣湯,那個店肯定生意不好。胡辣湯在河南的早餐店裡,可以說是明星美食。
1:河南燴麵是一種葷、素、湯、飯聚而有之的漢族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燴麵在河南人心中是美食第一位,它代表的是老家的味道,一碗燴麵,裡面有幾片牛肉,有少量的香菜,偶爾會有2個鵪鶉蛋,一大碗面,有半碗湯,總之是經濟實惠,喝1口都是享受啊!
2: 河南饃夾串,這是我們河南有名的一個小吃,也是最接地氣的。從我小時候吃的1塊到現在的5塊錢,小編吃了快20年。幾乎天天吃,家裡晚上不想做飯的時候就去買幾個回來,超級省事。饃夾串是我們這裡的特色小吃,不管是繁華的街道還是偏遠的地區,只要是擺攤,就會有饃夾串的身影。
3:河南水煎包,到了河南以後,不吃水煎包,不喝胡辣湯,那等於白來了一趟。水煎包的餡是一方面,用火、用油、用面也是重要因素。包子皮為發麵皮,太老太嫩都會影響包子的質量,包子皮如果是死面的,那就成為在膠東一種叫做鍋貼的小吃了。在特製的平底鍋內刷上底油,油不宜過多或過少,把包好的包子依次順序放入鍋內,加一定數量的稀面水,蓋上鍋蓋小火煎到水幹,然後逐個將包子翻個,至雙面焦黃淋上豆油即成,其中點水也叫「下汗」,火候尤為重要。總之,要做到油清、面白、餡鮮。水煎包屬於大眾風味的小吃,物美價廉,製作方面不受四季影響,它一直是河南省內暢銷的地方風味小吃。當然還是長壽山的最好吃!
4: 河南胡辣湯,胡辣湯,起源於河南中部,尤以周口西華縣逍遙鎮胡辣湯最為出名。是中國北方早餐中常見的傳統湯類名吃。有人說難喝的,有人說好喝的,但是只有河南人知道胡辣湯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河南省所有的早餐店若是一早上沒有2大盆胡辣湯,那個店肯定生意不好。胡辣湯在河南的早餐店裡,可以說是明星美食,有它就有客人,沒它自然也留不住客人。胡辣湯對河南人來說,是一種毒,會上癮的毒。外地人不了解的根本體會不了。
河南的特色小吃品種挺多的,在我老家信陽地區,古時候有個叫「光州」的小縣城,現在是潢川縣,那裡美食花樣繁多,這裡只拿幾個代表的說說,小的時候是喝著潢川胡辣湯長大的,早餐一般是一湯一面的套餐,胡辣湯也分豬肉和牛肉的,還有一種是粉皮拆骨湯,豆腐湯,魚丸湯,面基本就是熱乾麵了,有細面和粗面之分,可以配上豬油燒餅吃,還可以到路邊買點碗兒糕填填肚子,長大了就到鄭州發展了,當然鄭州的特色就是燴麵,有菜有肉有鮮湯,葷素搭配喝一口湯,入口回味無窮,開封的灌湯包,各種扣碗,周口逍遙鎮胡辣湯,洛陽的連湯肉片,牛肉湯,漿麵條,滑縣道口燒雞 ,列出的這些地方特色美食除了潢川本地的在鄭州吃不到,其它美食在鄭州隨處可見每天都可以換著花樣吃,對於生活在鄭州的朋友是極幸福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