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送股,其實就是一個數字遊戲。
原本9塊錢,200股,市值1800,現在6塊錢,300股,市值1800。
股價低了,股本多了,其他什麼都沒有變化。
從本質上來講,市值是不變的,增加的是股本。
那麼股本的價值在哪裡?
股本的增加,其實就是給市場更多參與的機會,理論上的參與者可以更多。
換句話說,股本的增加,接盤的人數大概率是會增加的。
有一段時間,上市公司熱衷於送股,其實就是為了把股價折價下來,讓更多的人參與。
因為參與的人多了,股價上漲的概率就高了。
在市場不成熟的時候,炒作填權概念,是一股風,市場成熟之後,高送轉就成了坑。
分紅金額很低,又實施高送轉的個股,千萬不要去碰。
分紅金額很低,說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其實是相對比較有限的。
這種情況下實施高送轉,無異於是一劑毒藥。
擴充股本的情況下,沒有盈利的保障,股價如果上漲,那麼就是虛胖。
虛胖的遊戲,其實就是對投資者的收割,因為股價最終會回歸到本質。
所以,當高送轉消息出臺的時候,我們要關注幾個重要的點。
這些點也是決定高送轉會被解讀為利空,還是解讀為利好的關鍵。
1、企業的業績增長情況。
高送轉,帶動股價除權,給到股價上漲的空間。
但股價上漲,出現填權行情的本質,並不是惡意的炒作,而是預期。
當上市公司的業績,足以支撐股價的上漲,那麼高送轉無疑是一個助推劑,或者說是催化劑。
原本高高在上的股價,在除權後,給到更多散戶參與的空間。
畢竟,動輒大幾十塊,甚至百元的股票,散戶能參與的太少。
如果能通過送股,股價來到10塊20塊,散戶就能參與了。
高增長帶來的高送轉,是非常合理的,那麼就會被解讀為利多,方便股價的炒作。
反之,就會被解讀為圈套,方便出貨找散戶接盤。
2、企業的實際分紅情況。
企業實際的分紅情況,從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高送轉的漲跌。
因為送股只是單純的轉增股本,而分紅,才是真金白銀的回饋。
高送轉搭配高分紅,股價上漲還是很多的。
但單純的高送轉,卻沒有實在的分紅,股價下跌的概率就很高了。
3、原始股本的多少。
原始股本的多少,也是決定高送轉有效性的關鍵。
中小盤個股,如果發布高送轉,送轉後的股本不是特別多的話,高送轉還是相對利好。
因為擴充股本是企業發展必經之路。
但如果本身就是大盤股,再出現高送轉,股本再大幅度增加。
那麼,股價要炒作的困難程度會非常高的。
4、股價所處的位置。
最後就是股價所處的位置,畢竟價位高低,直接決定了炒作的意願和空間。
高送轉的股票,炒作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在消息公布之後,股價就不斷上漲。
另一種是在除權之後,股價才開始上漲。
這主要是股價的位置決定的,如果消息公布的時候,股價已經非常貴了,那麼資金更願意借利好出貨,往往不會有太大的漲幅。
如果消息公布的時候,股價剛好在低位,那這種就變成了利好,引領股價的上漲。
炒作本身,還是要看資金的意願。
現如今,送股本身對於炒作的價值,已經很低了,股價的上漲還是看上市公司是否具備炒作的題材和空間。
業績是實實在在上市公司的情況體現,至於送股的這種玩法,也被時代所淘汰了。
作為銀行的工作人員,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這種情況很正常,因為你購買的股票是分紅股,很可能還是銀行股。而且購買的時間卡的很好,剛好卡在分紅除權的前一天。
分紅型股票的特徵,就是分紅除權,有時候還伴隨著送股。而且分紅以後,股價必定會下跌。
我就以自己的專業知識,給大家詳細地講解一下分紅型股票的神奇之處。
分紅型股票,賺錢全靠分紅
現在有很多人都喜歡炒股,一萬塊錢扔進股市裡,行情好的時候,一天能賺1000塊錢。行情不好的時候,一天也能虧1000塊錢。
可以說,炒股就是玩的心跳,賺的是快錢。心臟不好的人,不適合去進入股市炒股。
但是,分紅型股票不同,它賺錢靠的是分紅。每年分紅的時候,上市公司會拿出一部分盈利,來給全體股東分紅。
一股分紅多少錢,你手裡擁有多少股,總金額就是你在這一年裡賺到的錢。而且,有時候在分紅的同時,還會贈送股份。
比如說,你擁有200股,剛好今年分紅派股,而且還是十派五。你沒擁有10股,就送你5股。所以,在分紅以後,你的200股就變成了300股。
但是,分紅型股票還有一個特徵,就是分紅除權。就是分紅後的第二天,股價必定大跌。
很多人不喜歡分紅型股票的原因,就是因為「分紅除權」。
比如說,你是6月10號分紅,並且派股,那等到6月11號的時候,股價必定會下跌。
基本上你分紅的金額,和股票下跌的金額差不多。
這就讓很多人認為,所謂的「分紅」,其實就是一場騙局。都是拿自己的本金,來給自己分紅而已。
比如說,你買的時候是9塊錢,擁有200股。送股以後,變成了300股,可是每股跌到了6塊錢。
那你持有的股票,雖然數量增加了,但是總價值還是1800塊錢,等於是沒有任何的變化。
其實這個想法不對。
因為分紅型股票的分紅,只看你股票持有的數量,不看股價的。你持有的數量越多,往後分紅的總金額也就越大。
就像銀行股,很多人持有十幾年後,拿到的分紅比當初買股票的本金還要多。那他持有的股票,成本就是零,就是負數。不管股價如何跌,每年照常拿分紅就可以了。反正銀行也不會倒閉,更不可能哪天股價降為負數。
所以,分紅型股票的精髓,就在於要長期持有。如果你是抱著投機的目的,想著在股市裡短時間大賺一筆,那就要遠離分紅型股票。
很多炒股的人可能會懷疑,說絕對不可能出現,上面說的那種情況
如果你購買分紅型股票,剛好卡在分紅的前一天,那是極有可能出現上面的那種情況的。
比如說,你是6月10號買的一隻分紅型股票,每股9塊錢,持有200股。等到6月11號的時候,剛好趕上這隻股票分紅結算。
每十股派五股,那你持有的200股,就會變成300股。
另外,分紅必除權,股價必跌。從9塊錢每股,跌到6塊錢每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分紅前,你持有200股,每股9塊錢,分紅後,你就持有300股,每股6塊錢,持有股票的總價值,保持不變。
最後再告誡所有人:分紅型股票,適合長期持有。如果你是抱著投機的目的,想著進故事掙塊錢,那就可以遠離分紅型股票了。
另外,不得不說一句,擁有韭菜覺得自己是股民。
十個炒股想賺快錢的人,有七個都是虧本,有兩個保本,只有一個趕上好運氣能賺錢。
股票第一天買進去是9元,買了兩百股,第二天開盤以後變成了6塊,股票數量變成了300股,這是你買的股票除權了。
股票的股權登記日是9元收盤,第二天是除權日,顯示前收盤是6元,說明這隻股票的分紅方案是每10股送5股,股票送股除權公式如下:
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1+送股率)=除權價
也就是9 ÷(1+0.5)=6
你持有的股票數量200股,每10股送5股,就送了你100股,所以你的股票數量變成了300股。
你買入股票的價格是9元,應該剛好是股權登記日當天收盤的價格。
股票分紅送股後,雖然你手裡的股票數量增加了,但是股票價格也降下來了,你持有的股票市值並沒有改變,還是原來的市值:
9X 200=6X 300=1800元
能夠10送5的股票應該是一隻不錯的股票,羨慕你!如果這隻股票走出填權行情,你就賺錢了。
以上是我對你提出問題的回答,歡迎交流。
股票第一天買進去是9塊錢,買了200股,第二天開盤以後變成了6塊,可是變成了300股。這說明你正好遇到公司分紅配送,這次的方案時送股,力度還很大。你買了200股,如果是20萬股,豈不成大股東了。不過不用擔心,耐心等過些天股價漲上來的實現股價填權時候,你就會發現你已經賺好多了。你剛開始炒股,還有很多知識你要你學習,分紅就是炒股賺錢的方法之一,祝你投資過程愉快。
送紅股了,第2天是除權除息日,所以才會發生自己證券帳戶上的數量變化。一般這是兩種情況造成的,一種就是上市公司10送5股,一種就是上市公司10轉5股。在這種量情況變化下買入股票都會發生變化。
那麼投資者可能在誤打誤撞中,第1天買入的時候正好是股權登記日,那麼第2天正好就是股權除息日。當然大家也不要認為這是一個完全的利好消息,因為我們算了一下,整個的市值其實是沒有發生變化的。9元200股是1800元,6元300股也是1800元。用之後這類股票會不會出現填權行情?就要看當時的大盤情況以及個股的自身條件。不過據相關研究分析,大部分上市公司送配股票產生的價格缺口,在未來會逐步的補上來。不過時間就不一,有些可能會長達數年才能填權完畢。
在股市中,第2天多出來的100股統一叫做派送股。但其實這還是有所不同了,轉股指的是採用的公司的資本公積金按照權益折成股份來進行轉帳。送股則是採用公司沒有分配的利潤來折算成股票的形式送股。當然這對於股民來說,沒有太多的不一致的感覺,最終的結果都是證券帳戶中的股票,數量增多了。
現在證券市場中監管部門鼓勵上市公司每年年報、中報之後,給予投資者相應的回報。那麼這些回報就是以分紅及送股派股的形式出現的,如果上市公司現金流充沛,那一般更加鼓勵進行現金分紅。如果上市公司有盈利,但是現金流不想支出,那麼可以進行送股和派股的操作。但是對於整個證券市場來說,只有現金分紅才是實實在在的向市場中增添資金。其他操作都是一個零和博弈。
證券市場上的分紅派股和送股,在2015年之前還相對比較盛行,專門有一個高送配的板塊,有不少投資者就是投資於這些高送配的概念股等待紅股到帳之後慢慢向上填權,賺取所謂的填權缺口利潤。如果有這業績不錯的股票,在派送股發放之後股價有所下降,其實就有了股價再次上升的空間了。那麼填權行情有可能在6個月之內就完成。那麼送配的比例越高,填權所帶來的利潤就越大。但是也有著一些業績不好的上市公司股票,在送配股之後,反而還出現了貼權行情,也就是股價會加速下滑,雖然投資者手中的股份數量增多了,但是總市值仍然在不斷下滑。
所以上市公司分紅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分紅的不是現金而是股票,那就要具體到個股進行細緻分析了。
股票最初9元的成本,持有200股,買入後剛好遇到這隻股票進行高送轉,實際就是股票發生送股或者轉股,才會出現持股成本變成6元,持股數量變成300股。
股票分紅就是數字遊戲,尤其是現金分紅,如果持股不足一年時間的,還需要扣除20%或者10%的紅利稅,現金分紅就是虧本買賣,因此很多股民根本不願意參與股票分紅。
類似某隻股票在股權登記日,以9元的成本買入,當天收盤價也是9元,總共買入200股,持股總市值是1800元。
股權登記日當天晚上就會把送股的數量給所有持股的股東,每10股送5股,持有200股的話10送5股之後變成300股了,但相對應的持股成本也是會降低為6元,6元*300股=1800元,持股總市值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反之,如果股票出現分紅之後,還會相對應的進行扣除紅利稅,根據A股市場的分紅制度來看,扣除紅利稅主要分為三檔,具體如下。
第一檔:持股時間不足一個月時間的,賣出股票之時直接扣除20%的紅利稅,每分紅100元扣除20元的稅費。
第二檔:持股時間超過1個月,但不足1年時間的,賣出股票的時候扣除10%的紅利稅,實際就是每分紅100元扣除10元的稅費。
第三檔:持股時間超過1年時間,含一年的股票,股票發生分紅之後,這種情況是免徵紅利稅的,意思就是分紅多少金額,股民投資者實際得到多少分紅,不用扣除紅利稅。
按照A股市場的分紅扣稅制度來看,真正想要享受到股票分紅收益,必須要持股時間超過1年時間,如果不足一年時間的話,在參與分紅之後相對應扣除紅利稅,這個時候分紅是虧本的,實際股票分紅的意義。
既然股票分紅想要獲得實際收益,除了股票上漲之外,享受分紅實際淨得分紅,持股必須要達到1年時間;按此進行推斷,A股市場的分紅扣稅制度就是鼓勵投資者進行價值投資,只有價值投資者的人才能享受分紅,不是價值投資的人參與分紅都是虧本分紅。
言歸正傳,持股成本9元變成6元,持股數量從200股變成300股,總市值依舊都是1800元,分紅錢與分紅後總市值不多一分錢,也不少一分錢,這樣的分紅完全沒意義,已經失去分紅的價值。
當然,股票現金分紅或者高送轉,對於上市公司大股東是有非常大的意義,其一,大股東持股時間長,可以不斷地把持股成本降低,甚至變成負成本;其二,大股東持股時間久,可以免徵紅利稅,這也是對大股東分紅後的福利,長久下去對大股東有實際分紅意義。
啟發:股票分紅是數字遊戲,對於中小投資者分紅意義不大,股價上漲才是硬道理!除非像大股東一樣,進行價值投資長期持股,對於這類投資者才能真正得到分紅收益,除了價值投資者之外參與股票分紅,其他短期波段投資者遠離分紅股票為好。
股票第一天買進去是9元,買了兩百股,第二天開盤以後變成了6塊,股票數量變成了300股,這是因為送股了。而你正好在股權登記截止前買了該股票。
從問題來推斷,應該是按照每10股送五股的分配方案進行分紅,你手上有200股,按此方案就會再送你100股,這樣你手上的股票就變成了300股,因為總體股票變多了,但是公司市值不變,因此除權後,每股價格就相應變少了,即9塊除1.5(因為股票變成了1.5倍,股價就變成1/1.5倍)就是6塊啦!
詳細分配方案都可以在股票軟體F10的公告裡看到!
其實,對於短線投資者,分紅沒太大意義,就像這種情況,總資產並沒有增加,而且因為持股不滿一年還要扣稅,總資產反而有所下降。但是中長期是利好的,如果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優秀,分紅後股價變低,投資機構看好,那麼股價就會慢慢上漲到除權前的價格,甚至高於除權前,到那時(股價漲到9塊)你就淨賺了50%。
連我一個不玩股票的人都知道,剛好碰上配發新股了。你算算,總價是不是沒變。。。股票是以一股為最小單位(是吧)為了讓更多的資本進入,就要把單位(價)變小總股量變多,又方便以後漲價。但又不能讓老持有者手中的資產縮水,就要給他們配股。以後,哪怕股票只漲回9塊,雖然單價沒有變(和你買的時候一樣),但你也賺了。這就是很多人長期持有股票。雖然看著股票單價沒很大的變化,但財富卻越來越大的原因。。。。這些都是我結合常識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