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誰能告訴我機械類工作一般月薪如何?_機械方面工資高嗎

職言者也說: 如果是一年前看到這個問題,我會極力勸阻機械專業的學生最好轉專業。可今年,事情卻發生三百六十度的轉…

職言者也說:

如果是一年前看到這個問題,我會極力勸阻機械專業的學生最好轉專業。可今年,事情卻發生三百六十度的轉變,機械類工作正在走向一條復興的道路。

本人機械類專業畢業生,身邊大多數朋友都是這個行業的,工作至今近十年,可以說對這個行業有著清晰的認識,對機械類專業的工作待遇更是知根知底。

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比上的確不足,但是比下也算綽綽有餘,而且十分穩定。

機械類工作類型和崗位主要有哪些?

其實機械類的工作不能等同於機械設計,很多機械類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時並不一定會做設計相關的工作,換句話說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進入設計部門從事產品開發和機械設計相關的崗位。

除了設計崗位,還有製造加工工藝、車床操控、質量管理、材料研究、科研教學等,可以說機械類工作的覆蓋面很廣。

根據大多數機械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和各大企業的招聘宣傳,學機械出身的大學生往往都在從事以下六類工作:

1、產品的機械、電氣、液壓相關的設計研發工作

對於學機械的人來講,如果能夠進入企業中做設計相關的工作,最起碼需要擁有本科以上學歷,這幾乎成為行業都標準。

設計研發就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根據客戶或者市場發展的需求,參考公認的標準規範,將產品從最初的模型設計為可通過產線裝配生產,直至下線投入使用。

2、從事工藝工裝的設計及工藝規程的編制與實施的工作

在產品的設計及生產過程中,離不開工藝工裝的支撐和工藝編程的輔助。可以說,這些崗位都是機械設計崗位的附屬,和設計崗的員工往往都會進行頻繁的溝通。

因此,還有很多畢業院校起點較低的機械類畢業生在畢業後會先選擇從事工裝設計,然後再工作3~5年,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積累後轉崗或者跳槽,成為設計師的經歷。

3、數控工具機和加工中心的操控生產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成為機械設計師,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考上正規的本科院校,隨著高考改革和中考分流,能考上本科變成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大部分人在邁入社會時只有一紙大專或者技校文憑,在選擇工作時,設計研發類的崗位普遍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所以就將專科院校的學生拒之門外。

但是,術業有專攻,專科和技校畢業的學生動手能力強,在學校就已經接受很長時間的加工培訓和教育,因此能夠勝任數控工具機的操控和零件加工的工作。

4、現場生產的技術支持管理工作

在生產製造和設計研發之間,往往需要一個從事技術支持工作的崗位,將設計師設計的圖紙,轉換為可加工和生產的生產裝配圖紙,然後交由生產一線投入生產。

從事這一崗位的人員,往往既懂一些設計和國標相關的知識,又切實了解產線的生產能力,可以說是承上啟下的橋梁,後期既可以向設計發展,也可以向產線生產管理晉升,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5、機械類產品的銷售、質量管理和售後服務等相關工作

在製造行業中,除了設計生產之外,還有銷售、質量和售後等崗位可供選擇。銷售崗位,顧名思義就是負責產品的銷售,商務洽談以及貨款跟蹤相關的工作。該崗位不僅有基本工資,還有提成可以拿,賣得多提成就多,是最容易實現財務自由的崗位。

而質量和售後服務,則是負責產品銷售出去後的售後工作。當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時,則需要質量部門的同事出面,銜接起客戶現場和本公司設計生產相關崗位,排查質量原因,匯報補救措施和補償方案。從事該崗位的人員需要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要經得起客戶的批評和指責。

6、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從事教學和科研相關的工作

如果你是研究生甚至博世學歷畢業,除了進入工廠之外,還有進入高等院校或者研究所從事教學和科研相關的工作的機會。能夠留在高校當老師的人絕對是鳳毛麟角,不僅工作穩定,而且收入也不低,社會地位也更高。

研究所的工作相對來說則更加辛苦一些,現在大部分研究所都是自負盈虧,為了項目儘快完成,加班已經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好在研究所背後還有國家支持,相對來說比企業更穩定一些。

機械類工作的月薪和職位晉升渠道

如果回到2010年,機械類畢業生的就業率可以說幾乎是100%,只要是機械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畢業後就可以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可是時過境遷,在2015年後,機械類專業的畢業生找工作變得越來越難,工資待遇也是每況愈下。

然後2022年以來,在國家堅定不移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下,再加上3月份新發布的製造業「由大到強」箭在弦上的新要求。可以說,機械類專業迎來了下一個春天。

那麼關於月薪,機械專業現在普遍待遇如何呢?我們分為應屆畢業生和社會上工作幾年後兩個角度去分別討論。

1、機械類畢業生的薪資待遇

從產線生產一線工人,到具有一定技術能力的技師,再到從事機械設計相關工作的工程師,最後上升為科研院校的教授和學者,機械行業的工資跨度還是很大的。

而我也正是做機械設計相關的工作,也始終在關注這個行業的發展,對這一領域的了解相對準確,

按照2022年應屆畢業生收入水平,平均籤約月薪為6507元,比2021年的7395元低12%。而機械類專業的畢業生待遇,與平均數幾乎相當,在7000元左右。雖然無法與計算機和軟體專業的畢業生相提並論,但相比較於生活食品、服務行業以及旅遊等行業也算是非常不錯的水平。

正常來講,技校和專科類畢業生,月薪在3000~5000元,機械類本科生的工程師崗位月薪在5000~8000元,具有研究生學歷的畢業生月薪可以達到在8000~12000元,博士生的工資則可達到13000~18000元。

應屆生畢業時,一沒有社會工作經驗,二在為人處世上還缺乏歷練,大家的差距並不大。所以,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很多HR只能將學歷作為篩選的關鍵因素,對於面試的表現則佔比很小,因此,學歷很重要,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讓你在一畢業就可以跨入別人奮鬥十年也很難進入的企業。

而畢業後進入的單位好壞,也直接影響你後期的職業發展和薪資漲幅,這是一個疊加的效應,差距只會越拉越大。

2、職業發展和職位晉升

在絕大多數的公司裡,員工入職時,公司都會進行職業發展規劃介紹,總的發展路徑十分清晰簡略。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無非就是管理崗和技術崗兩條發展道路。

1、管理崗

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領導的員工不是好員工。相信,幾乎所有的職場人員都有著升職加薪做領導的願望,這應該也是最普遍的訴求。

然而,職場如戰場,領導的崗位就那麼幾個,而且很多人在一個位置上做到退休才離開,能走上管理崗的人真的是鳳毛麟角。

想成為領導,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懂得和領導之間維護好關係,做好同事之間的關係維護,再加上一點點幸運的成分在裡面,這幾乎是走上管理崗位的必備條件。

然而,大多數人在工作中,就算積極表現,工作也做得很出色。可如果不足夠幸運,或者沒有遇到最後欣賞自己的伯樂和領導,可能一輩子都只能混個普通員工。

2、技術崗

如果你不想過多地參與到公司的權利爭鬥中,也不想投入過多的精力和時間用來公司中的人情世故,一心只想安安靜靜地做好手中的工作,這樣的你則更加適合走技術路線。

從國家對工程師的鼓勵和評級來講,機械行業的工程師有助理工程師、中級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三類。本科生畢業一年後,可以參評助理工程師。本科畢業五年以上,專科畢業七年以上,研究生畢業兩年以上均可以申請中級職稱。而高工不僅要滿足時間條件,在論文和科研成果上則有著更高的要求。如果有幸被評為高工,不僅待遇上會有所提升,還會受到公司的重用。

從企業層面來講,像我所在的公司,技術研究的崗位也被劃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和專家崗。崗位每提升一次,薪資待遇就會獲得相應的提升。如果你成為部門的專家,不僅直接代表著部門最權威的技術,待遇與管理崗也不相上下。

所以,無論是管理崗還是技術崗,機械行業的整體待遇都不算差,也不會有太大的區別。公司裡的競爭並沒有那麼慘烈,更多的時候,大家都是各忙各的,團結協作。

我為什麼勸你在機械行業堅持?

在機械這個行業摸爬滾打整整十年了,從最初的國有企業的安逸和舒適到合資企業的內卷和渺茫再到現在純外企的競爭和心虛,可以說機械行業的工作狀態被我逐個經歷了一遍。

很多人稱機械專業為「萬金油專業」,認為機械行業囊括銷售、設計、生產、質量管理等各個崗位,總能找到合適的工作。但事實上,很多人在機械行業幹了兩三年後,耐不住寂寞,不甘於平淡,受到高薪行業的吸引而中途轉行。

根據2022年各大行業的平均年薪來看,機械行業的待遇並不差,如果你沒有達到這個水平,不是你被平均了,而是你沒有為之付出,沒有在工作之外去鑽研知識並提升自己,造成無法跟上社會的發展。

如果你還在質疑,不妨再看一組2022年新發職位同比增長最快的的招聘數據,與機械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的新能源汽車和智能製造行業,年薪高達30萬左右,這樣的收入在任何城市生活都足夠了。

深漂小旺仔說:

機械類的月薪,師傅們一般能拿到12000到15000元了。

我所工作的工廠就是一家CNC精密五金機械類加工廠,在一線城市深圳市光明區,讓我來說說我所工作的工廠機械類一般月薪吧!

我所工作的工廠,機械類的大師傅,現每月工資能達12000到15000了,聽這些師傅們說,有的個別特厲害的師傅,每月能拿到18000元以上。這些大師傅技術精湛,對機臺非常熟悉,一般在這行工作有5年、有的甚至十年以上工作經驗,拿到產品工程圖面能獨立編程、架刀、將產品調試、改出來,產品能順利通過工廠品管的品質檢測。他們的工資待遇確實是很不錯的。

機械類的小師傅、技術員,每月工資也能拿到8000到10000元左右了。這些小師傅與技術員一般也在這行呆了有3年以上,有的甚至五六年了,他們以前也大多是從普通學徒或操機員提拔上來的。他們對機臺性能也比較熟悉,能協助大師傅處理機臺、產品異常,一些簡單的產品也能獨立改機、調試出來,他們再努力一點,技術再精湛一點,就能提升為大師傅,拿更高的工資了。

而機械獎拿到工資最低的是普通操機員、學徒工,每月能拿5000到6000元。他們剛入這行,沒技術、沒多少經驗,每月工資拿的是政府最低底薪加加班費,有的崗位會有300到500左右的崗位補貼。只要他們努力上進,碰到好的師傅帶下,他們操機三五年後就能晉升為小師傅,拿到八千、一萬的工資了。

現在幹機械行業操機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少了,畢竟這行還是比較髒、累、苦的。這行業工作有好多廠還是兩班倒的,要上夜班,所以說很難招到合適的普通員工了。我所在的工廠裡,5個操機員,有三個是快五十歲了,只有一個19歲的年輕人,他是由大師傅介紹進來親自大的,他學得很快,可能兩年左右能提升為小師傅。

我覺得機械類這塊的工資待遇還算可以的,還是很有前途的,工資方面這幾年也漲得好快。早幾年前大師傅每月才七八千,現在普遍一萬四五了。大師傅們只要技術精湛,好多工廠都是搶著要的。

一些學歷不高的年輕人,如果想拿高工資,進這行,找對師傅,勤奮努力學習,積極上進,學成出師後,工資待遇方面還是很不錯的!

一博微視館說:

本人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專業,普通二本,先後做了工藝,編程,非標,現在醫療器械做研發。都是以深圳這個城市作為基準,做工藝,26天制,經常加班,基本1萬上下封頂;編程,現在有一定水平,能調機,約1.2-1.4萬,26天制,基本上要加班,如果水平過硬或者做比較高精尖的工具機,會更高點;非標,加班很多,每個月80個小時算少的,基本上1.6-2萬間,如果處在比較火的行業,如鋰電,能30萬上下,領導崗位可以在40-50萬間;醫療器械,現在行情不錯,工作兩三年,20萬肯定沒問題,有年限偏傳動又是管理崗,一般到50萬,結構方向40多萬,如果處在風口行業,如超聲刀等或者內窺鏡,現在能到60-80萬封頂。模具行業一般一萬五。操作工或者開機人員8000-12000之間。

具體怎樣可以觀看主頁合集裡文章。

有心人59說:

看你學歷,機械很吃學歷,普通本科直接勸退,起步碩士,最好211以上碩士或者第四輪學科評估在b+級以上的,結構工程師,蘇州上海那邊應該是14-17k,一年十四薪,二線城市會低兩千塊錢,無傷大雅。牛逼學校的機械碩士,起薪都會在18k朝上,還不算人才引進,所以從事機械行業是看你幹什麼,是研發,還是技術支持,還是工藝,還是製造,還是普工。你不能說開個車床你也從事機械行業吧,你那撐死是個加工師傅。就跟你說自己學金融的,結果你是賣彩票的一個道理。所以啊,別跟不是同一水平的人比,那車工,鉗工,鈑金工,你覺著如果不是技術很好很好能開多少錢呢?養家餬口就不錯了,如果你是模具設計師呢?技術支持呢?亦或者CAE工程師?不說輕輕鬆鬆,一年也得小二十多。機械行業沒有網上說的這麼不堪,我今年拿的第一個offer 格力的,15-16k 一年十四薪,太遠,把他當做備選項。所以,你看我一個混子都能拿到這個水平,你們擔心什麼?

鐵匠1956說:

我就是純機械類,從業42年,65歲主動離職不幹了,想繼續幹可以到70多隨也沒問題,離職前年薪40萬,前20年純做機械設計,後20多年一直是在研究人工智慧,這個專業收入不高,但好就業缺口大,也沒像很多人說的那樣有多辛苦,多累!

錢輩說:

作為一名高級機械設計工程師,我分享一下自己的工資變化經歷

17年畢業開始工作,那時候的月薪只有7200塊錢,而且還有6個月的實習期,工資打八折。打手甚至不到5000。我是本科畢業,研究生畢業工資會高2000,這是公司固定工資,不存在談薪,所有一起進來的應屆本科生都是7200,研究生是9200(印象好像是這麼多)

後面我經歷了四年調薪升職稱才超過一萬的工資。公司調薪其實幅度不是很大,一次頂多一千塊,我第一次只加了100塊[淚奔][淚奔]

另一個渠道就是升職稱,一般應屆生來都是初級機械設計工程師,後面分別是機械設計工程師,資深(高級)機械設計工程師,專家,高級專家。每次升職稱調整的工資幅度會大很多[看]升資深會加2000。後面的不僅加工資還有各種津貼。

這個行業純做機械設計,天花板工資其實也高不到哪裡去,跟金融那種沒法比。月薪四萬可能就是普通機械設計的天了[看]

溫馨提示:

以上僅個人觀點和經驗,僅供參考

人生百味軒說:

我是從2003年開始從事機械行業的,中途也曾短時間幹過其他行業,大多數時候一直從事的是機械行業,所以對於這一行,我多少還是有點發言權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必刪)

2003年我剛來崑山的時候,一沒技術,二沒學歷,本來我是一心想著進我老表所在的臺玻集團的,結果因為身份證與畢業證上的名字同音不同字,沒能被錄用。

我自己一個人在崑山整整找了一個多月,連一份普工的工作也沒找到,眼看就要山窮水盡的時候,老表的同事介紹我進了城東的一家車料廠,花了二百塊錢的介紹費,才好不容易進去的。

那家車料廠車間的噪音非常大,十幾臺衝床外加兩臺鍛造機,那聲音真不是一般地吵。一開始,我被安排的是搞衝壓,廠子裡的衝床很是老舊,用手拿放工件,用腳踩踏制動,手腳必須協調一致。

廠子裡對產量的要求很高,天天12小時兩班倒,完不成任務會挨主管罵。白天還好說,碰到晚上十二點以後,有些工人白天沒有休息好,操作機器的時候打瞌睡,有時候腳不小心踩到了踏板,手沒有及時的撤回來,很容易造成工傷。我總共在這家廠幹了一年多,車間裡發生的工傷事故,就不下於五起。

我剛開始做衝壓的時候,不敢有絲毫大意,後來因為我做事認真,又愛學習,領班很喜歡我,沒過多久,就把我調去學CNC數控車床了。

2003年的時候,數控車床還算是一門比較高大上的技術,我對CNC一竅不通,好在我願意學,領班也願意教,沒過多久,我就能熟練操作,成為一名合格的操作工了。

那時候,我在那家車料廠天天上十二小時的班,半個月白班,半個月夜班,只有轉班的時候,才能休息一天,平時根本請不到假,除非重大特殊情況,否則一律不批假。 廠子裡包吃包住,有衝涼洗澡的地方,除了買個人生活用品,開銷還是很少的,再加上天天上班,想逛街花錢都沒有時間。即使這樣,扣掉保險後,一個月拿到手的工資也就五六百塊錢,從來沒超過七百。

一年半以後,我自以為自己有了點三腳貓的CNC數控技術,在網上投簡歷,跳槽去了城北的一家機電廠。那家機電廠規模很大,工具機也很先進,都是代加工一些大公司量產的產品,有專門的編程人員、調機員。

我們這些操作工只負責裝夾工件,按按鈕,換刀、調程序、對刀、試切削都由技術員調試正常了以後,才交給我們操機員做,我們不允許隨便亂動機器。

這家機電廠只提供工作餐,不包住,也是12小時兩班倒,請假也很難,像我這種純操機的,扣掉保險後,一個月差不多也就七百多塊錢,算下來並不比車料廠好,這家廠最大的好處就是車間裡沒太大的噪音。但他們的工件加工過程中,不是用切削液就是切削油,相較於電子廠而言,還是比較髒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必刪)

那時候差不多是2005年了,那些調機員一個月的工資有1200多塊錢,技術好的,幹得時間久一點的還要高一些。調機員沒有產量要求,只要不換新產品,機臺不出故障,他們幾乎就沒什麼事,白天跑跑廁所,躲到別人的機臺前跟操機員吹吹牛,夜班過了12點以後,就找地方睡覺去了,比我們這些純操機的還是要舒服很多,關鍵是工資還比我們高不少。

在這家機電廠我幹了兩年不到,就又跳槽去了出口加工區的一家日資機械廠,那家廠工資待遇不錯,我還沒滿試用期,一個月就能拿到1300塊錢了,而且還是扣掉五險一金以後的收入。如果滿了試用期後,工資還會有所增加,管理上比較人性化,工作環境也非常的乾淨整潔。

但這家工廠的勞動強度非常大,對員工的要求也很高,所有的事情都要求你獨立去完成。從鋸床下料,到操作兩臺數控車床,一臺自動送料機,一臺手動操作,工件做完後還要去毛刺,研磨,做這些活的時候,機器還不能停,一天12個小時的班上下來,我整個人都要累死了。

這家日資企業我僅僅幹了兩個多月,就受不了這種高強度的工作,自己主動辭職了。那時候廠裡的有些老員工已經可以一個月拿到1800,有的甚至更多。

再後來,有一段時間,我沒有從事機械行業,而是進了電子廠上了一段時間的班,後來我始終感覺電子廠的工作太過於枯燥,而且極不自由,最終還是重新選擇了機械行業。

2008年的時候,我進了我現在就職的這家日資企業,一開始做的是普車,後來又陸陸續續做過普銑、鋸床、鑽床,只至後來做加工中心,工資從一開始的1500到現在的8000,加班多的話,一個月扣掉五險一金,到手也能拿個一萬多一點。

我現在上班的這家公司最大的好處就是長白班,不用上夜班,周六隻上8小時的班,周日從來不上班,所有的節假日都會放假。臨時有事或者不想上班請假打個電話就行,上班時也不用拼命趕產量,做得差不多就行,和國企差不多。遇上員工生日、結婚紀念日公司還有禮品發放,福利待遇還算不錯。我在這裡已經幹了16年了,如果沒有特別的事情,大概率會一直做下去。

我以前的一個同事小飛,他一直從事的是CNC數控,當年的他只有初中學歷,對這一行完全是一竅不通,經過這些年的摸爬滾打,他現在已經能自己製圖,自己編程,自己設定加工工藝,並自己獨立把產品給加工出來。

小飛現在已經很少自己上手操作機器了,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去給人家上培訓課,專門給那些技術員上課,據說上一次培訓課,小飛就能拿到上千塊錢,走到哪裡都被人家老師老師的叫著,很是吃香,真的是鳥槍換炮了,想當年,小飛跟我可是一個戰壕裡的兄弟啊,現在我跟他已經沒法比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必刪)

寫在後面:以前,機械類工作算是一個技術工種,很多人願意去從事這一行,畢竟它與電子廠流水線那些工作比起來,還是有點含金量的,而且找工作也要更容易一些,待遇也要高一些。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很少有人願意去學機械了,他們嫌這一行成天油乎乎的,太髒了,相對而言,工作環境也比較枯燥,沒有多少人願意耐著性子去鑽研。

其實要我說,只要你技術過硬,在機械這一行,月薪過萬還是很容易的,特別是CNC數控這一行,至少在我身邊,我見過太多這樣的人了。而且只要你技術夠好,就算過了40歲,也不用擔心公司不要你,照樣可以隨時跳槽,越是老師傅越值錢!

微笑天空eM說:

在廣州,機械類,以我公司為例,能畫圖、會控制電路、能組裝研發類人員,本科15000/月,獎金看項目。

如果會以上技能,還能懂監控和編程(簡易),30000/月。

機械類工藝人員,會疲勞仿真、熱仿真、受力仿真,金屬常用材料參數、懂壓鑄和機架工藝(不需要操作),大約12000-25000/月,因為工藝對經驗要求很高,工資幅度大。

一世緣1988說:

數控加工中心編程十操機五年以上經驗二十六天八小時一般八千以下,個別實力超牛者可達九千。數控車床編程十操機一般五至八千。普車普銑六七千,計件工資制不講時間過萬。現在大中華發明月薪一萬兩萬,但是從不談工作時間是八小時還是二十四小時,一月滿勤是單休還是一天不休,只說月薪一到兩萬,真是高人輩出

陳樓老邵說:

機械類的一般比較髒,我做自動車床十幾年了,老婆說剛認識我時,遠遠的就能聞到一股子油味!而且五金類的廠女孩少的可憐,所以我身邊有不少大齡單身的同事,甚至有人故意去女孩比較多的電子廠或者製衣廠上班,把到妹子後再回來的!工資比普工高點,7000到10000是主流,技術好再加上運氣好的話,能拿到10000到15000左右。但這行工作壓力普遍比較大,品質找你要質量,業務找你要產量,壓力可想而知的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1333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