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事業編調動必須經過編辦嗎?_事業單位調動需要

嶺南通途說: 網友諮詢: 事業編調動必須經過編辦嗎? 我的答覆: 我可以非常明確地告訴你,作為一個事業編制的人…

嶺南通途說:

網友諮詢:

事業編調動必須經過編辦嗎?

我的答覆:

我可以非常明確地告訴你,作為一個事業編制的人員,如果你想要調動工作崗位,必須要經過編辦,因為你編制的調出以及調入,都是由當地的編制部門來辦理。

對於在事業編崗位工作的人來說,因為種種原因都有可能會產生辦理事業編制調動的需求,如果你確實要調動工作崗位,首先必須要獲得本單位同意,然後要有對應的單位接收你,同時還要經過縣裡的編制委員會,針對你提出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縣裡的編制委員會,負責管理全縣所有在編人員的編制

剛才我已經給你一個非常明確的觀點,作為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在編人員,如果你想更換工作單位,必須要經過縣裡的編制委員會,因為任何一個編制的變動,都需要在線編制委員會進行開會研究,才能夠順利調動。

在一個縣城裡面,體制內的崗位主體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公務員,也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行政編制,另外一種是事業單位,事業單位當中的事業編分為三種類型的崗位,第一是管理崗,第二是專業技術崗,第三是工勤崗。

不管是公務員的行政編,還是事業單位的事業編,只要你是屬於在編人員,都會佔用縣裡面的編制,有了這個編制以後,只要你不犯大的錯誤,這輩子都不會出現被辭退的情況。

哪怕你原來所在的單位,因為種種原因被裁撤了,你依舊可以帶著這個編制到另外一個同種類型的崗位工作,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願意報考體制內崗位的原因,因為得到這個編制以後,基本上不會出現失業的情況。

二、事業編的調動程序非常清晰,關鍵在於取得這三方的同意

作為一名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如果你想從a單位調動到b單位工作,需要經過三方的同意,在這裡我給你詳細分析一下事業單位的調動是怎麼產生的。

比如說你原來是在a單位工作,你想要調動到b單位工作,首先你必須要獲得a單位的同意,如果a單位不同意你調出,你根本就不可能調到b單位工作,所以你在一個單位只有好好工作,幹出工作成績,才能夠得到領導的認可,未來工作調動也會水到渠成。

在這裡還有第二步很關鍵的地方,就是你想要去的b單位也要同意接收你,這樣才能夠進行到第二步,如果b單位不願意接收,你根本就不可能把你調動到b單位工作。

這裡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如果你原來是事業單位的事業編制,你調進b單位也必須要擁有對應的編制,並且是空編才能夠將你調進去,這是一個比較基本的前提。

在a單位和b單位都同意的情況下面,接下來就是由縣裡的編制委員會開會研究,根據相應的條件,如果你已經符合調出的條件,並且被單位也願意接受你,編制委員會開會以後也同意你從a單位調動到b單位,這時候就可以辦理調動的手續。

只要你能夠將這三步都走通,接下來辦理調動手續非常簡單,無非就是將你檔案裡面的一些東西更改一下,然後在縣裡的編制系統進行更改,你到新的單位進行報到,這樣就已經完成了所有的步驟。

三、事業編通過體制內考試,考到其他單位可以很順利辦理工作調動

剛才我給你分析了,作為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如果你想從a單位調動到b單位工作,需要經過哪一些流程,在這個流程當中非常清晰,但是每一個流程的完成都需要付出比較多的努力,這也是比較現實的事情。

作為一個普通人,如果你想要從a單位調動包b單位,或者是從一個單位調動另外一個單位,除了前面所說的方式以外,還有另外一種更加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去參加體制內考試。

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符合條件的情況下面,可以繼續報名參加體制內考試,只要你能夠在考試當中順利考上另外一個崗位,就可以直接調動到另外一個崗位工作,根本就不需要前面那麼複雜的流程。

比如說你原來是在a單位工作,考上了另外一個事業單位或者是行政單位,你考上以後直接就可以去這個單位進行報到,其他的手續都會有有關的單位給辦理,不需要你去協調任何的關係。

四、大部分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會在一個單位幹到退休

剛才我給你分析了事業單位調動的一些基本情況,從我身邊認識這麼多在事業單位工作的朋友情況來看,其實大部分人都會在一個單位一直幹到退休,這才是在體制內工作的常態。

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基本上不犯大的錯誤,都可以一直幹到退休,這一點我在前面已經進行了明確,一個青年入職一個單位以後,通常三五年內都不會考慮調動的問題。

當他在一個單位工作了三五年以後,對這個單位很多情況都比較熟悉,周圍的同事也逐漸成為了朋友,這時候讓他換一個單位反而不願意,畢竟在事業單位工作,去哪個單位都不會有多大發展前景,很多人就不想折騰這些事情。

當然也有一些在鄉鎮工作的人,因為鄉鎮離縣城畢竟有一定的距離,也會有人通過考試,調動到縣城或市區的崗位。

本文由嶺南通出原創,點擊關注不迷路,我們下期再見。

窗外有沒有風景說:

無論是行政編制人員的調動,還是事業編制人員的調動,都必須通過編制部門履行一定的程序,否則,無法完成調動手續。那麼,編制部門在人員調動中,主要發揮什麼作用呢?一般來說主要有以下兩個作用。

一是人員調動編制先行,編制部門的提前介入,使人員調動成為可能。編制先行主要體現在調動人員擬接收單位的前期運作上。在調動程序正式啟動前,調動人員擬接收單位要向編制部門提出使用編制的申請,編制部門根據該單位的空編情況,批准其使用編制申請,從而啟動人員調動程序。所以,調動人員擬接收單位如果沒有空餘編制或者編制部門不同意該單位上報的用編申請,那麼人員調動程序就無法啟動,使人員調動成為不可能。

二是人員調動編制託底,編制部門的後期工作,使調動程序最終完成。編制部門同意用編申請後,人員調動程序即可啟動,組織人事部門在人員調出單位和人員接收單位的配合下,履行相關人員調動程序,實現相關人員的一出一進。那麼,是否相關人員持調令到新單位報到後,整個的人員調動程序就完成了呢?回答是否定的。這個時候編制部門就又閃亮登場了,一是根據人員調出部門的申請,為所調出人員辦理銷編手續,為有關部門停發其工資提供依據;二是根據人員調入部門的申請,為新調入人員辦理入編手續,為其工資福利待遇的兌現提供依據。所以,如果沒有編制部門的後期託底工作,整個人員調動程序就不可能最終圓滿完成。

從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在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調動中,編制部門扮演著幕後英雄的角色,不拋頭露面,不顯山露水,在不動聲色中完成自己所承擔的職責任務。所以,沒有編制部門的前期運作,人員調動只能是停留在口頭上,無法落實到紙面上和行動上;沒有編制部門後期的精力投入,人員調動程序也最終無法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勤勞的軍建說:

我在政府機關工作了近四十年,並且是長期主抓政工人事工作,因此對該問答有著很深的見解。請網友們關注我。

題主所問事業編調動必須經過編辦嗎?說的不錯只要是工資在財政局列支的人員,無論是行政編制還是事業編制,必須一律經過編制辦也就是編委同意後,方可才能調動。

因為各級財政部門給在編人員發工資時,都是以編委辦報的名單為依據。甚至每月給體制內人員發工資福利時,各單位上報的人員工資花名冊,都得報編委辦審批加蓋編委公章後才能升效,然後財政部門按照編委審批的各單位花名冊給其發工資福利。

國家要求各地成立編委,就是為了控制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數額,因為國內想進體制內的人數太多,如果不控制住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人數,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就會膨脹,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國家早在八十年代末就要求各地成立了編委,編委主任是各級的省長、市長和縣長,編委辦公室常設在人社局,人社局局長兼編委辦主任。

這就從根本上控制住了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人數,現在想進體制內更不容易了,還得通過考試擇優錄取。

為啥說事業單位的人員調動都得經過編辦呢?這是因為你換了單位,編辦還得把你的名字重新寫到新的事業單位,等發工資時,你就成了新單位的人員。編辦在給各事業單位審批發工資時,就心裡有數了,給你的新單位增加上你的名,年底財政局造預算時就會給新單位增加你那一份的財政開支。

所以綜合上述,只要是財政開資的事業單位人員調動時,必須得經過編辦批准。

典姐侃公職說:

但凡調動,都要經過編辦,但是,個人不需要到編辦辦理相關手續。

事業編的調動分這幾種情況

對於普通的事業編來說,日常的調動分了以下兩種主要情況。

一是提拔調動。

這種情形下有兩種,要麼是從事業編提拔到事業編,編制屬性和個人身份都沒有發生變化,只是職務發生改變;要麼是從事業編提拔到行政編,編制屬性和個人身份有一個發生變化或者都有變化,同時職務也發生改變。

這種情形下,個人調動的人事手續當中需要組織部的調令、任職文件,同時還需要編辦的列編單,不過現在都是電子列編單。

二是平級調動。

平級調動也有幾種情況。

要麼是由於遴選,(事業編制也有遴選考試,只是不多)從原單位調動到遴選單位,個人編制、身份都沒有發生改變;

要麼是重新參加招考,從一個事業單位考到另一個事業單位,這種情況下,有地方是按調動辦理,有地方是按照從原單位辭職到現單位入職辦理。

這種情形下的調動,個人人事手續除了調動審批表之外,必須有當地編辦的入編文件或者列編單。

個人人事手續辦理

所有的調動,所牽扯到的個人人事手續,都是由調入單位專門負責人事工作的專幹來辦理,因為涉及的部門比較多,手續倒是不複雜,就是比較繁瑣,個人參與度不高。

經過編辦的時候,多數都只是取一張列編單,也只是針對單位的手續,個人人事檔案中不存檔。

但是,編辦的存在是為了控制每個單位不超編,同時核定個人入編時的編制屬性,所以,凡調動都要經過編辦,就是新招錄的,也要經過編辦。

說說職場往事說:

事業編辦理調動時不直接通過編辦,但都間接跟編辦有關。

不管是行政編還是事業編,要調動到一個新的單位,前提條件是這個單位有空缺的編制。

一般來說,單位缺編之後,會向編辦打報告啟用編制。編辦批覆後,即可啟動調動程序,只有原單位和準備調入的單位同意就行了。因此,編辦批准是前置條件,而不是調動時需要編辦籤字同意。

職言職覺說:

人員調動,編辦先行。事業編制人員調動,肯定是要經過編辦的,但是編辦不是關鍵部門,也不會設置前提條件,只是做一些幕後工作。下面說說事業編調動為什麼要經過編辦。

一、事業編制人員調動的程序

一)新單位同意接收。新單位同意接收的條件是:①新單位有編制空缺。新單位會到編辦開具一份編制情況說明,有空編才能調入新的人員。②新單位上報上級人社部門。③人社部門研究上報編制委員會(主要領導)。④編制委員會(主要領導)籤字同意。

(二)原單位同意放人。原單位同意接收的條件是:①原單位同意放人。②原單位上報上級人社部門。③人社部門研究上報編制委員會(主要領導)。④編制委員會(主要領導)籤字同意。

(三)辦理入編手續。在新單位的上級編辦辦理入編手續,即領取入編卡。

(四)核定工資待遇。以入編卡,到人社部門核定工資待遇。

二、編辦在事業編制人員調動過程中的作用

從第一大點可以看出,編辦在事業編制人員調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點。

①開具單位編制情況說明。主要是說明單位核定編制多少名,現有編制人員多少名,超編多少名,空編多少名。這一步很關鍵,人社部門會根據編辦開具的編制說明情況,研究能否調入新的人員,即有空編才能調入新的人員,沒有空編則不能調入新的人員。

②辦理入編手續。兩邊程序走完後,人員可以新單位報到,但是手續還沒有辦完。還必須到編辦辦理入編手續,領取編制卡。這一步同樣很關鍵,即使領導同意調入,如果沒有編制卡,就不能算是正式編制人員。另外,在後面的核定計算工資待遇過程中,人社部門同樣也是以編制卡為準,沒有編制卡,則無法計算工資待遇。

因此,事業編制人員調動,必須經過編辦。但是在調動過程中,編辦不是關鍵核心部門,只是扮演幕后角色。

如影隨形162272760說:

本人事業編,剛好在辦理調動手續,首先要調入單位填寫一張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調配呈報表,填寫好基本信息後拿到原單位找一把手籤字蓋章,然後再到人社局審批籤字蓋章,前面兩關過了後就把表交到編辦,等著開大編委會,(縣委書記是大編委會主任)同意人員調出後,編辦主任籤字蓋章後呈報到機構編制分管領導(組織部長)處籤字後,開始辦理入職新單位手續,拿到調動函去新單位報到即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137930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