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有什麼是你去了西北才知道的?_想去西北旅遊

淺談生活說: 1.甘肅人把牛肉麵叫「牛大」,一碗牛肉麵至少要30塊錢! 2.西寧的蟲草一根不到10塊錢。 3.…

淺談生活說:

1.甘肅人把牛肉麵叫「牛大」,一碗牛肉麵至少要30塊錢!

2.西寧的蟲草一根不到10塊錢。

3.銀川的牛肉麵裡還有豆腐!

4.西北的紫外線特別強,最好隨身帶一副墨鏡。

5.酥油花、壁畫和堆繡是塔爾寺的藝術三絕!

6.最好不要在青海湖路邊停車拍照,會有人過來收費。

7.每年的5月至10月是大西北的最佳旅遊季節。

8.來大西北旅遊,想要住的便宜,可以選擇西部石油大廈。

9.西北的翡翠湖,是送你一朵小紅花的拍攝地!

10.在西北高原地區,儘量少洗澡,少劇烈運動,以免感冒和消耗體力。

11.沒有無人機的話,火星營地就沒必要去了,不然也只是幾個貨櫃罷了。

12.位於騰格爾沙漠深處的烏蘭湖,酷似一顆跳動的地球心臟!

13.西北大多以麵食為主,只有極少數人吃米飯。

14.大西北的美,不僅美在一個個景點上,一路走,一路都能不斷邂逅驚喜!

15.青海藏區的青稞酒雖然好喝,但是很容易讓人喝醉,一定不要貪杯。

16.在西北,進入寺廟不要穿裙子,也不要穿短褲或者過露的衣服。

17.在寧夏的一些景區,除了區間車之外,還有駱駝車、馬車等交通工具。

18.西北的早晚溫差比較大,來西北玩,一定要注意保暖!

19.酒泉市的瓜州縣藏著兩個神秘的打卡點,一個是沉睡在戈壁沙漠深處的巨嬰「大地之子」,一個是沙漠裡的白色宮殿「無界」,它就像隱藏在茫茫大漠中的海市蜃樓!

20.到了西北才知道,天地之廣闊,山河之美麗!

21.敦煌鳴沙山真的會奏樂,每當風吹沙粒的時候,這裡就會振動發聲。

22.西北的天氣陰晴不定,一會晴空萬裡,一會烏雲密布。

23.西北的天氣特別乾燥,一定要記得補水。

24.去一次大西北,等於走了十次的旅行!

25.大西北的清真飯店,好吃又便宜。

26.大西北的很多景點之間都是沒有公共運輸的,來這裡旅遊,最好選擇自駕或者是租車。

27.蘭州是個黃河穿城而過的城市,非常漂亮!

28.西北的風乾牛肉是一道讓人不可抗拒的地道小吃,可以作為特產帶回來。

29.羊雜湯配八寶茶是寧夏當地人的早餐一絕!

30.青甘大環線是西北最棒的環線之一,一條絕美的景觀大道,覆蓋青海和甘肅二十多個精景景點。

31.去塔爾寺,轉經筒要順時針轉動。

32.去過大西北,才知道我國有多大,才能體會到這裡有多壯美,有多蒼涼!

33.大冬樹山埡口,四千一百二十米的海拔,俯瞰一望無垠的高山草甸、羊群和犛牛,隨手一拍都是野生大片。

34.懷遠夜市是西北最大的夜市,熱鬧非凡,享受各類小吃的同時,也可以感受濃濃的人間煙火氣。

35.到了沙鳴山月牙泉,不要讓拉駱駝的人幫忙拍照,都是要收費的。

36.在西北,有一種神奇的東西鎖陽,當地人都開車拿著麻袋去挖。

37.莫家行就是一個專門給遊客設置的商業街,沒有必要特意去逛逛。

38.想要在西北拍出大片,無人機必不可少!

39.去青海湖,不要隨意給當地居民和他們養的牛羊拍照,若要拍照,都需要提前問好價格。

40.西北的U型公路拍照很美,但一定不要站在路中間拍照!

41.天水呱呱是大西北最萌的美食,雖然賣相樸素粗糙,但是味道真是一絕!

42.羊雜湯是西北的一道名小吃,用的是數小時熬製而成的湯底,熱氣騰騰的羊肉、羊肚、羊腸,新鮮滑嫩。

43.青海的羊肉串沒有羶味,非常好吃。

44.辣子烤肉是蘭州人特別喜歡吃的一道美食,一把烤羊肉,三把辣椒麵,連大餅裡面也夾滿了辣椒麵,非常過癮!

45.宮廷酥牛肉餅是大西北的一道特色街邊小吃,裡面是蔥和牛肉,皮子很脆,吃一口非常滿足!

46.炕鍋羊肉是青海的一道特色美食,用羊肉和青椒、洋蔥、土豆、粉條等倒入炕鍋燜燒,葷素搭配,味道鮮美。

47.炒麵片是大西北的一道地方美食,面片勁道爽滑,配菜樸素入味,二者緊密結合,造就了獨特的西北分風味。

48.酸菜羊肉是寧夏冬日進補的美食,細緻美味!

49.馬爾沙牛雜是青海的特色早餐,搭配饃泡著吃,不要太香。

50.手抓羊肉是青藏高原上獨特的羊肉吃法,保持了羊肉的鮮美本真,原汁原味!

51.西北的黑獨山是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穿上一身太空衣,黑與白的搭配,滿滿的高級感,不過不可以開車進去,只能徒步進入。

52.西北的硫磺湖,是俄博梁雅丹無人區裡的絕美風景,遠遠望去,整個湖泊像是被灌滿了菠蘿汁!

53.莫高窟的門票一定要提前預訂,要不然現買的票只能看到少量洞窟。

54.西北的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全世界唯一的水上雅丹,猶如「萬艦出海」,每一處都是拍照的絕佳機位。

55.翡翠湖不是一整個湖泊,而是分散的,步行玩的話會很累,但是純淨的綠色,立刻讓心情愉悅!

56.西北的阿克塞石油小鎮,是電影《九層妖塔》的拍攝地,拍起照來分分鐘出大片!

57.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在這裡不僅可以觀鳥,還可以欣賞大片油菜花盛開。

58.西北張掖七彩丹霞,被稱為「大地的調色板」,非常震撼!

59.卓爾山是一個讓人驚豔的丹霞地貌,碧綠草原和赤紅砂巖交相輝映,景色壯美。

60.崗卡仕雪峰是門源的八大景之一,也是祁連山脈東段最高峰,這裡常年白雪,非常壯觀!

大姚說事兒說:

去了大西北玩才發現,西寧的蟲草一根不到10元,而甘肅一碗牛肉麵要30,120的門票找對人只要20元,不比西藏遊差多少。

作為一個南方人,曾經以為,大西北除了黃沙,就是黃土,西北之旅一定會是苦旅,但是去了才知道,大西北早已是綠洲,並不像網上寫的那樣荒涼。

2016年,本計劃去西藏自駕,但是朋友說西藏人太多了,西北才被開發出來,不亞於藏區,然後做了功課,帶著獵奇心,出發了。我們同行5個人,也只是玩了青海,甘肅沿線,但是作為一個目前為止,走遍大半個中國版圖的野遊好愛者,其它三個地區,也都去過,也正是此行,我才真正的愛上並情迷大西北。

分享一個我對大西北地區的個人感受和一些注意事項,僅供參考。

只有去了西北,才知道的事

中國西北地區,包括甘肅、陝西、青海、寧夏、新疆這5個省區,毫不誇張地說,這5個地方走一次,相當於逛遍了半個地球。

到了甘肅才知道:

1、甘肅,一座西北偏北,被黃河穿過的省份,一座男人帶刀被麵條拉過的省份。推開甘肅地圖,甘肅像一根牛骨頭。

所以,甘肅人民不信命,骨頭硬。匈奴來一個,打一個,可以把火車站名字取作「定西北」和「鎮江南」,霸氣十足。

2、甘肅人都比較寡言,不喜出風頭,與荒涼作伴久了,甘肅人飲酒落淚,見不得別人受苦,所以熱情善良,但也看見嬌懶的過路人不慣著,誓把蘭州喝醉。

3、原來甘肅,唯有一條河,黃河;一碗麵,牛肉麵,面裡裝的全是甘肅人民的喜怒哀樂:招待朋友咥面,結婚咥面,辦喪事還是咥面。

4、原來甘肅人民把牛肉麵叫「牛大」,從早上起床打掃好院子,從6點起排隊,一個滷蛋,一碟小菜,一盤牛肉,吃到下午2點。

5、原來,甘肅之長,坐車出甘肅,要花上三天時間,一碗麵之大,涵蓋了整個甘肅:牛肉麵、胡羊燜餅、油潑麵、炸醬麵、三套車、炒炮、驢肉黃面、臊子麵、拉條子、搓魚子、乾拌麵、肘子行面、窩窩面、洋芋面、青稞面、黑面、涼麵、鹼面、炒麵、牛羊肉燴麵……

6、原來,蘭州沒有拉麵,只有蘭州牛肉麵,甘肅不只有面,還有:甜胚子奶茶、呱呱、柔柔、撈撈、擦擦、豬油盒子、清油盒子、八大碗、隴西臘肉、酸爛肉,糟肉肘子……如同甘肅人的性格,可硬氣,可溫柔。

7、原來,敦煌莫高窟不是5A景區。景區穿著紅裙子的女人,比駱駝還多。

8、原來,人們常說的「請關照」,「多多關照」等詞,來源於嘉峪關。

9、敦煌招待客人的胡羊燜餅,原來不是餅,還是面,只是當地人把寬面叫餅。

10、原來在甘肅,除了要有機動車駕駛證,還要有駱駝駕駛證。

到了陝西才知道:

攤開地圖,陝西就像一個正在向隔壁硬氣的鄰居甘肅行禮的兵馬俑。

1、在陝西,把「春天」說成了「充天」,把「人們」說成「仍蒙」的是陝北方言,把「河南」說成「荷蘭」,把 「南瓜」說成「蘭瓜」的是陝北方言,而喜歡說「聊咋咧」,「麻米兒」的是關中方言。

2、陝西人也愛吃麵,最火的不是biangbiang面,而是匯通面,匯通夜市號稱「亞洲最大的露天麵館」。

3、「秦嶺一條線,南吃米飯北吃麵」,但是,關中、陝北主食多以麵食為主,而陝南多以米飯為主。

4、關中人吃麵,面一定要比褲帶寬,也叫褲帶面。

5、陝西人戀家,大多留在家鄉謀生,所以陝西是全國水果第一種植大省,世界上每7個蘋果就有1個產自陝西,果汁出口量世界第一。

6、大熊貓不是四川有,秦嶺地區生活著300多隻野生大熊貓,密集度最大的熊貓棲息地在陝西,而陝西佛坪每0.45平方公裡就有一隻大熊貓,還有一隻世界上唯一的棕色大熊貓,叫七仔。

到了新疆才知道:

1、原來,到了新疆進出門,要關門,因為進出不關門,不是新疆人。

2、原來,去了新疆,吃飯不能要勺子,因為在新疆「勺子」是「傻子」的意思。

3、原來,新疆是10點上班,晚8點下班,太陽9點才會落下。

4、原來,新疆有種啤酒,後勁十足。

5、原來,新疆「手抓飯」,不是用手抓著吃的。

6、原來,新疆也有海。

7、原來,火焰山並不是寸草不生,它周圍葡萄成蔭。

8、原來,新疆有一座城是中國唯一完整而又正規的「八卦城」,傳說是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所布,它是新疆的特克斯縣。

到了青海才知道:

1、青海沒有海,只有青海湖。

2、青海的羊肉真的可以沒有一點羶味。

3、青海沒有春秋,只有冬夏。

4、有一種熱情,叫青海人的再見:歡迎下次再來。

5、在西寧路邊藏民手上的蟲草,按根賣,只要10塊,甚至更低。

6、青海人喝茶不僅要放鹽,還要端上饃饃,否則會被笑話:「端茶沒饃饃,做人不牢靠」。

7、青海的公路「無所不能」,能翻越高山,能跨越峽谷,能徵服戈壁,能橫穿草原。

8、原來,鬱金香是青海省省花,雲杉是青海省省樹,黑頸鶴是青海省省鳥,丁香花是西寧市市花,柳樹是西寧市市樹。

9、原來,青海西寧很牛。全國最大的鐵鑄毛主席像在西寧,總高度為12.26米,總重是26噸。西寧人民公園是舉全市人民的力量修出來的。

10、青海有個河南縣,是中國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縣。

11、世界最長唐卡在青海,長達618米,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

到了寧夏才知道:

1、放眼中國,敢以「銀」為開頭稱呼的,除了銀行,只有銀川,不是沒有道理的。

因為,寧夏= 60香港 = 10個上海 = 4個北京,寧夏=5個東京=42個倫敦=767個首爾=92個新加坡=629個巴黎。

2、寧夏的小學生不是騎駱駝上學,寧夏的沙漠面積僅佔1.8%。

3、在寧夏坐車,坐一個小時,你在寧夏,再坐一個小時,還是在寧夏。

4、寧夏人每天要吃掉7000隻羊。

5、寧夏的紅酒比羊肉還要出名。

6、寧夏買東西沒有斤,只有公斤。

7、銀川才知道當地戴白帽子的遠遠沒有西寧多。

8、寧夏的鍋盔長得像頭盔。

去了大西北才能感受到的美景與美食

2018年,甘肅打敗印尼四王群島,超越了日本鎌倉,被旅遊聖經《孤獨星球》評為亞洲最佳旅遊地。而甘肅的美,一半在河西走廊,一半在甘南。

1、河西走廊

6000裡河西走廊,有大漠、戈壁、石窟、湖泊、草原、花海、廟宇,是流傳千年的歷史,也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間的禮物。

鳴沙山+月牙泉,票價淡季是60元,作為塞外風光之一絕,需要爬到山頂才可以看到全景,不過風沙大,有點難爬。另外還要帶好水。

張掖七彩丹霞,門票是75元,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你會無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氣勢磅礴。如果要想趕上丹霞落日,最好不要在嘉峪關玩的時間太長,住店的話,也不要住在張掖市內,因為路程長。否則會錯過。

祁連大草原,山丹軍馬場,高山積雪形成的冰川地貌,冬季銀裝素裹,夏季綠草如茵萬馬奔騰。

莫高窟是值得一去的,畢竟是千年瑰寶。只不過要提前預約,可以看到8個窟,不然看不了。另外,窟內不讓拍照。

2、甘南

甘南又被稱作是「中國的小西藏,甘肅的後花園」。

拉卜楞寺,被譽為「世界藏學院」,有2000個轉經筒環繞,也是世界上最長的轉經筒長廊,還有無數佛像,壁畫和珍貴文物。

扎尕那,被譽為「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風景如畫,勝似世外桃源。而且當地居民很好客。

3、青海·茫崖

如今是青海的「最後一片秘境」,也是中國最年輕的城市。

315國道,有著最孤獨的公路之稱,從西寧奔向茫崖。電影裡都看過。

茫崖翡翠湖,比大柴旦翡翠湖還要神秘,比大柴旦翡翠湖的面積還大,有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奇觀,鋪滿26平方公裡。

艾肯泉,被稱為崑崙「惡魔之眼」,噴湧了千年。溫泉如同沸騰的開水,流過的地方寸草不生,加上四周的紅黃相間的沙石,就像身在外星球。

俄博梁,海拔超過3200米,是最奇幻的雅丹博物館,也是雅丹地貌最齊全、造型最豐富的地區,被世人稱為「魔鬼城」,也被稱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這裡沒有人煙,沒有信號,只有戈壁,狂沙。

冷湖火星小鎮,是中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置身周圍,就像身處火星一樣。

察爾汗鹽湖,它是中國最大的天空之境,有著相當於56個茶卡鹽湖的面積,又比茶卡鹽湖要靜謐,人煙稀少,沒有任何生物。

阿尼瑪卿雪山,它是國內冰川面積最大的國家地質公園。

4、獨特的美食

羊肉炕鍋,只有西北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一道硬菜,裡面有玉米、土豆、青椒,下酒又下飯,西北行,從羊肉炕鍋開始。

釀皮,也是西北地區才流行的一道麵食,酸辣可口。

驢肉黃面,敦煌最有名的小吃,屬於大西背的重口味。

西北臊子麵,3000千年歷史,去西北必須來一碗,還要把湯給喝了。

牛奶雞蛋醪糟,《舌尖上的中國》推薦美食,喜歡甜食的小夥伴錯過就虧了。

青海老酸奶,近千年的歷史,表面有一層奶皮,有黃黃菜籽油,和普通的酸奶不一樣。

去大西北遊玩的注意事項

1、大西北地域遼闊,靠火車遊覽不現實,也會錯過很多風景,所以,人少可以包車,或者自駕。一般大西北遊玩路線,都會以西寧作為起點,因為全國抵達西寧的航班和火車車次比較多,很便利。

2、高原地區,空氣乾燥,氣壓低,多蔬菜,多喝水,海拔較高的地方,注意防範高原反應,有些高海拔地區,不適宜帶老人和孩子同行。

3、大西北早晚溫差大,備好四季衣物,藥物。

4、景區特產,如果不懂行,最好是詢價或者網上查詢一下,避免被騙。

5、提前了解各地區的當地民風民俗,或者在公共場所,做一些出格的行為,避免鬧出不必要的誤會或笑話。

6、不要亂扔垃圾,或者傷害沿途公路上的小動物,愛護自然環境。

7、不要隨意拍照,不要在路邊隨意停車,女孩子裙子不要穿太短。

8、俄博梁的路況不好,翡翠湖真的太大,鹽湖下去前要穿防水鞋,不然泡久了容易傷腳,有些景區其實很普通,可以提前了解一下,不建議花那個錢。

寫在最後:

大西北遊玩體驗,幾句話說不完,寫不完,更別說美景美食,只有親身體會,才能感受到大西北幾千年的歷史沉澱是多麼厚重與震撼。

而世界上美的地方很多,地域廣,歷史悠久,文化多元,還自成體系的國家就那麼幾個,幸運的是中國算一個,而大西北匯聚中國文化璀璨的一頁,擁有大西北,是國之驕傲,更是民之福祉。

所以,更應該珍惜大西北,感謝大西北。

靈巧小紅花說:

我是南方人,深愛大西北,尤其是甘肅。

我是去西北甘肅蘭州讀了四年大學。四年間去過甘肅很多個地方,比如蘭州,白銀,武威,張掖,嘉峪關,敦煌,甘南等等,期間接觸過許許多多的甘肅人,我認為西北甘肅真的是個非常好的地方,夏天不熱,冬天有暖氣不冷,加上大西北人的熱情豪爽,淳樸善良,這真是我一個南方人沒到甘肅之前感受不到的。

沒去過甘肅的人以為甘肅小孩上學是騎駱駝去學校的,以為甘肅人缺水,一盆水幾個人用等

記得高考之後,收到錄取通知書,別人問我,考到哪裡了,我說是甘肅蘭州,大家都說那裡艱苦的不得了,主要原因不外乎氣候不好,地方又窮,還問我為啥跑那裡去。因為我之前也沒有去過甘肅,以為甘肅的孩子就像大家口口相傳的上學要騎駱駝的,沒水洗澡等等,也是非常擔心。但是還是義無反顧的去了,因為我不想復讀了。

初到甘肅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

九月初就去上學了,我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下了飛機後,媽呀,這個地方簡直太舒服了。根本就不熱,心中一陣竊喜,說秋高氣爽一點也不為過,但是也有一點不好就是紫外線有點強烈,太陽曬在身上有點點疼。但是相比我家湖南九月的氣溫接近40度,最低也要35度,天天忍受著秋老虎的襲擊來講,這就不算事兒。

去學校報到接下來軍訓了大概十多天,和我一個專業的江蘇的幾個同學,去給輔導員說他們要退學,原因是忍受不了甘肅的紫外線,還有飲食。可能我適應能力比較強,過了一個月左右,就完全適應甘肅的氣候了,四年結束我深深的愛上了甘肅那一片土地。

為何如此愛甘肅,來談談我的所見所聞。

一、西北甘肅的美食讓人流連忘返

1、甘肅的美食以麵食為主,沒來甘肅之前,我也吃過很多蘭州拉麵,我以為我吃的就是正兒八經的蘭州牛肉麵,其實大錯特錯,在甘肅根本就沒有「蘭州拉麵」這個稱呼,甘肅的美食叫做蘭州牛肉麵它具有「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的特徵。每天早上蘭州市各大牛肉麵館前面都有排隊吃牛肉麵的人,形成了蘭州特有的風景。在蘭州的清晨,能吃一碗牛肉麵感覺充滿了元氣,幾天不吃,頗為想念。去了甘肅沒吃過牛肉麵相當於沒去過甘肅,因為出了甘肅再也嘗不到蘭州牛肉麵的風味了。

蘭州美食除了蘭州牛肉麵,炒麵,燴麵,拉條子,羊肉麵片;還有很多饃,比如饅頭,烤饃,各種各樣的餅,最喜歡吃的就是香豆子的餅子,那個味兒現在想想就流口水。

2、甘肅的水果強推白蘭瓜,味道美極了還不上火,出了甘肅這麼多年,我沒吃到過比白蘭瓜還好吃的水果。

二、西北甘肅人的熱情,甘肅人的淳樸的民風,讓我明白人原來陌生人之間原來也可以這麼有愛。

在甘肅,如果你迷路了,向路人問怎麼走,都會非常熱情的告訴你,如果你還不明白,他們會三番五次的講給你,如果還不知道,給你帶路的都多得是,這一點南方很多城市就做不到,有的城市去了,問個路如果你不給錢,都不帶搭理你的。

三、甘肅人特愛乾淨,講衛生,我感覺應該是全國的典範了

大三那年,我去了舍友家裡,她們家在河西走廊武威市附近的一個村裡,沒去之前,我也以為甘肅這邊缺水,不愛洗衣服,不愛洗澡之類的。其實不然,去了之後發現她們家以及她們村裡很多人家每個屋子都收拾的井井有條,說實話,很多南方城市人家裡都沒甘肅那邊農村人家裡收拾的利落,村裡各個巷子裡都很乾淨。洗衣服,洗澡可以隨便洗,只是因為甘肅那邊氣候比較乾燥,所以基本上是一周洗一次,洗多了,身上就起皮,癢得睡不著覺。

四、甘肅人注重節儉,不奢靡浪費,有儲蓄意識

我上大學期間,周邊甘肅的同學,不追求品牌衣服,品牌鞋子等。他們不追求並不是買不起,而是他們覺得穿衣服穿鞋子舒服即可。我記得那時候正是汶川大地震,班裡很多甘肅的同學捐款都五百以上。我當時驚呆了,自愧不如。他們怎麼這麼有錢,後來了解到,他們並不是錢多的沒處花,而是想把錢花在刀刃上,平時積攢一些錢,用錢的時候不至於太慌亂,這個習慣影響了我,現在我也是每個月自覺存錢,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害。

五、西北的風景很美

天下第一雄關,絲綢第一要塞嘉峪關;一片綠洲一彎清泉的鳴沙山月牙泉;沙漠中的美術館莫高窟,風景秀麗的扎尕那;歷代君王發祥地崆峒山;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張掖丹霞地質公園;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玉門關等等。光聽這幾個名字就特別有吸引力,所以沒去過甘肅的人,不要總是覺得甘肅就是黃土高原,沒啥看的,你去去就知道你的這種想法有多愚昧。

總結:去了甘肅我就知道,中國地大物博,需要我們了解和學習的地方還特別特別多,別人說的和你聽到的完全就是兩回事,如果我沒去甘肅,我可能仍然以為甘肅小孩上學騎駱駝。現在甘肅的經濟已經和八九十年代不可同日而語,可以說是在騰飛,想去大西北的首推甘肅,為什麼不推大西北其他地方,比如新疆,陝西,青海等,那是因為我沒怎麼去過這些地方,不敢妄下評論但是我依然心嚮往之。

我愛大西北,愛中國,愛中國傳統文化。

雨疏風驟海棠依舊說:

我沒去過西北,但96年那年去了一次山西,讓我知道原來還有這樣的地方。

那次我們是去山西收購鬱李仁,一種藥材。從這邊顧了卡車,帶了兩個司機,加上朋友一共四個人。

到了縣城,找了個招待所住下,那裡同時提供食宿。按照慣例,我們點了四個菜。

等上菜時,我們看呆了,裝菜的不是盤子,而是盆,比臉盆小不了多少的搪瓷盆。

退也退不了,只好悶著吃。也沒再點主食,也沒再點湯,吃到最後也沒下去一半。

一個司機說,「得虧我飯量大,不然糟蹋得更多。」

另一個也說撐得受不了,怕是睡不著覺了。

第二天,來接我們的當地朋友來了,帶我們進山。臨行前,讓我們在縣城買了一蛇皮袋紫色圓茄子,和五袋蘋果。

雖然有些奇怪,也沒好意思問。

下午到了一個小山村,在一戶人家住下來。朋友把茄子和一袋子蘋果拿下來,送給了房主。

不一會兒,這家的兒媳婦端來了兩個盆,一盆是切開的蘋果,一盆是切開的茄子。

我當時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不知道這是什麼節奏。沒敢吭氣。

當地的那個朋友見了,臉色也有些異常。也沒說話。

年輕媳婦熱情地請我們吃,雖然不太懂她說的話,連比劃帶猜也能明白,我們也客氣地點頭回禮。

等她出去後,當地的朋友聲音小小地說,「讓你們見笑了,山裡人沒見過這種茄子,以為是水果呢。你們就假裝吃點吧,多少吃點再端出去,不然他們會感到難堪的。」

我們見什麼笑呢,貧窮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我們比他們又好到哪裡呢,只不過比他們多認識了個茄子而已。

那天晚上,我們五個人把那一大盆子茄子全吃了,把蘋果給房主一家端了過去,感覺茄子也挺甜,不比蘋果差。

後來裝車時,來了好些村民,我們問需要多少裝卸費,這麼多人不知道要怎麼算。

當地的朋友說不需要,給了他們也不會要,都是來幫忙的,把車上的蘋果給他們就可以了。

我們把蘋果給了他們,他們推來推去不肯接受,最後還是我當地的那個朋友說,「帶過來了,就放下吧反正也不能再拉回去。」他們這才收了。

我從來沒見過民風如此純樸的地方,雖然貧窮但不缺乏禮儀和義氣!

蘭臺說:

必須先聲明,我沒有任何歧視西北地區同胞的意思,我只是講一些我個人感受。

我是2015年的時候第一次去西北旅遊,分別去了蘭州、銀川、西寧、敦煌、嘉峪關、青海湖這些地方,總共23天。

我們第一站是蘭州,2015年的時候蘭州給我的印象是城市規劃做的不太好,感覺有點雜亂無序;然後我們在蘭州一共去了甘肅博物館、白塔山公園、黃河鐵橋、五泉山公園,然後我就觀察到2015年的時候蘭州市民穿國產品牌運動鞋的是多數,我沒有任何不敬的意思,純粹是我觀察到的現象。

那兩天是我第一次看到了那麼多安踏、361°、特步,少數幾個穿外國品牌運動鞋的一聽口音也像是旅客。

這可能就說明甘肅當時經濟和我國經濟發達地區還是有點差距的。

同時,不管是蘭州、銀川還是西寧,市中心商業區也有很多我平時在北京只在五環外看到的國產品牌專賣店扎堆。

另一個感受就是不管是蘭州、銀川還是西寧,雖然是省會城市,但是生活節奏比北上廣乃至成都重慶西安這些城市相比都要慢很多。

還有一個很好玩的事情是我們在銀川打車,師傅很健談,一聊才發現師傅是蘭州人;然後我們就很奇怪,問他說師傅你是蘭州人為什麼跑到銀川工作?

然後師傅告訴我說,蘭州生活節奏太快了,他不喜歡。

我們:。。。。。

另一個好玩的就是西北地區快餐店,德克士比肯德基多,我們為什麼知道呢?是因為我們從青海湖完了回來後真吃羊肉吃膩了,就想吃點不一樣的,開車轉了一圈都沒有發現有肯德基,反而看到好幾個德克士,後來我們就一致決定吃德克士了。

還有一個感覺就是宗教和民族相處,至少我們看到的情況是很和諧的,我在銀川吃所謂當地人推薦的小館子的時候發現HALAL的肉鋪和漢族肉鋪中間就隔著兩個鋪子,但是我吃早飯的時候看見兩家鋪子的主人聊天聊得很開心,沒什麼隔閡。

說一下整體感受,西北地區經濟上肯定是遜色於東部、中部甚至西南同等級城市的,西北地區生活節奏也相對比較慢,但是西北地區民眾給我的感覺更熱心一點,不像東部大城市那麼冷漠,而且各民族相處至少在我看來是非常和諧愉快的。

造灶師說:

2000年從浙江跑到蘭州上大學。出發那天浙江老家38度,沒下飛機看窗外武警戰士穿軍大衣,穿短袖出來坐擺渡車,爽歪歪!還好年輕身體好,現在是想都不敢想!那時間9月份是蘭州的法定下雨月,一個月把一年的雨一起下了(其實也沒多少),每年春天4-5月沙塵報是飛沙走石[呲牙],蘭州黃河兩面的山上光禿禿的,除了白塔山上有一些費了老大勁種出來的樹!那時候牛肉麵1塊8一碗,西瓜1毛一斤,香蕉梨5毛一斤,白蘭瓜才3毛,想想真爽!就是到蘭州第二天流鼻血,食堂的大饅頭在嘴裡打了5圈還是吐出來了,又幹又硬,真的跟浙江的饅頭不一樣啊!不過四年呆下來,大饅頭每頓能吃四個或牛肉麵能吃兩碗!

畢業17年了,總想著回去看看!懷念那曾經的青蔥歲月!

獨上說:

西北是我的第二故鄉!

我在甘肅念了4年大學,在寧夏工作2年半,娶了個陝西媳婦,蜜月旅行時,我們去了青海和新疆,西北五省與我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我願稱之為:第二故鄉!

下面我就來分享一些去了西北才知道的事情。

去了甘肅才知道:

1、甘肅人沉穩低調,不善言辭,但個個都是硬漢,這一點,從我剛到甘肅的那一刻就感受到了,這裡的火車站不以地名命名,相反,他們都有一個霸氣的名字,比如「定西北」,比如「鎮江南」。

2、蘭州拉麵被稱為中華第一面,事實上,蘭州根本就沒有蘭州拉麵,只有蘭州牛肉麵,當地人稱之為牛大,甘肅人美好的一天,要從一碗牛大開始。

3、甘肅有我國唯一一個能合法種植罌粟的基地,歸屬甘肅農墾集團,規模達上千畝,主要用於醫學研究和藥用,有武警24小時荷槍實彈守護。

4、去了甘肅才知道,玉門關不在玉門,其實在敦煌,白銀市其實不產白銀,主要產黃銅,還有人說,白銀市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段位命名的城市。

5、甘肅有除了大海之外的所有地形地貌,有沙漠,有高原,有綠洲,有草原,有森林,有山地,有戈壁,有冰川,多種多樣的地形,練就了甘肅人堅韌不拔的性格。

6、甘肅有一種水果名為人參果,吃了並不能長生不老,也不能美容養顏,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解饞,它的親戚不是仙桃,而是茄子和番茄。

7、去了甘肅才知道,開車需要機動車駕駛證,騎駱駝還需要駱駝駕駛證。

8、去了甘肅才知道,玉門關、天水、定西、涼州、隴西、崆峒山……這些原本只存在與影視劇裡面的名字,原來全都在甘肅。

去了寧夏才知道:

1、寧夏灘羊堪稱中國羊肉界的勞斯萊斯,寧夏人很喜歡吃羊肉,每天要吃掉7000隻羊,烤全羊、烤羊肉串、烤羊蹄、羊排小揪面、手抓羊肉飯……沒有一隻羊能完整地走出寧夏。

2、寧夏有一種西瓜名為硒砂瓜,這種瓜是從石頭縫裡長出來的,據說是康熙爺最喜歡吃的瓜中之王,甜美多汁,寧夏人還喜歡吃西瓜泡饃。

3、大話西遊是在寧夏銀川鎮北堡拍攝的,每年不知道有多少遊客慕名而來,在這裡,每天都能看到成千上萬名紫霞仙子,比孫悟空的猴子猴孫還多。

4、銀川是一個移民城市,所以當地大部分人都只會講普通話,而不會講方言。

5、寧夏沙坡頭有一個會唱歌的沙漠,因為風吹震動,沙子在氣流當中旋轉跳躍,形成了空竹效應,然後就出現了美妙的歌聲。

6、寧夏雖然小,但長城長度卻超過了1500千米,被稱為長城博物館,歷朝歷代的長城幾乎都能在寧夏找到。

7、寧夏銀川南門樓跟北京天安門高度相似,不過,這並非是後期模仿的建築,事實上,南門樓跟天安門建造於同一時期,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設計師的手筆。

8、寧夏有德克士,有肯德基,就是沒有麥當勞,因為麥當勞不清真。

9、寧夏有一個名為「漢餐」的餐飲種類,其實就是不清真的炒菜。

10、寧夏有很多移民,其中大多數都是河南老鄉。

去了陝西才知道:

1、陝西的麵食十分豐富,而且都非常好吃,比如臊子麵、biangbiang面、拉條子、褲帶面、大碗寬面、油潑麵等,陝西人吃麵的時候喜歡就蒜,吃麵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2、陝西人吃麵的順序是這樣的:第一步確定面型,有扯麵,有拉條子,有細面;第二步確定做法,可以是湯麵,可以是拌麵,可以是炒麵;第三步確定哨子,素哨子肉哨子;第四步點飲料,通常都是來一瓶冰峰,第五步坐下剝蒜。

3、陝西人很喜歡吃饃,肉夾饃,菜夾饃,羊肉泡饃,牛肉泡饃,小炒泡饃……

4、西安的地鐵線路十分發達,但地鐵的修建過程是真麻煩,一鏟子下去能挖出好幾座古墓,好不容易清理完了,一鏟子又挖出好幾座古墓,挖來挖去無盡頭也。

5、西安地鐵2號線貫通之時,西安城接連下了3個月的雨。

6、西安修地鐵,挖出來的文物太多了,瓶瓶罐罐沒地方放,沒辦法,又新建了4個博物館,相信在未來,西安的博物館會越來越多。

7、陝西人很喜歡吃辣,做什麼飯都離不開油潑辣子。

8、陝西是一個說曹操曹操就到的地方,幾個朋友坐在一起聊天,不小心聊到一個不在場的人,用不了5分鐘,這個人就會出現,說曹操曹操就到,古人誠不欺我。

9、陝西人很喜歡吃肉夾饃,正宗的肉夾饃裡面沒有青椒,也沒有香菜,全是肉。

10、西安女孩各個都是佟湘玉,說話超嗲超好聽,我媳婦就是其中之一。

去了青海才知道:

1、青海的羊肉非常好吃,一點羶味也沒有,當地人都說青海羊是吃蟲草和山泉水長大的,離開青海回到家鄉之後,我已經很少吃羊肉了。

2、青海察爾汗鹽湖是全中國最大的鹽湖,如果將裡面的鹽全部提取出來,可以供全世界的人使用3000多年。

3、青海海拔高,紫外線極強,可以快速把人曬黑,有些人專門跑到青海美黑,結果人還沒有曬成古天樂,皮膚已經傷痕累累了。

4、原子彈和氫彈都是在青海研製成功的。

5、蘭州拉麵並不是蘭州的,絕大部分都是青海人開的,而且,蘭州拉麵跟青海本地的牛肉麵味道也不一樣。

6、青海是黃河、長江、瀾滄江的源頭,而且,黃河流經青海時還很清澈。

去了新疆才知道:

1、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到了新疆才明白這句話的真實含義,颳了一晚上陰風,第二天上午冷颼颼的,本以為要下大雪了,結果中午就出大太陽了,棉襖全部脫掉,掏出短袖換上。

2、到了新疆才知道,牛奶原來可以這麼香醇濃鬱,對比下來,市場上的各種牛奶,好像都是摻了水的。

3、到了新疆才知道,新疆根本就沒有新疆切糕,新疆人也從來沒吃過新疆切糕。

4、到了新疆才知道,大肉就是豬肉,還有人稱其為佩奇,去飯店吃飯的時候,總能聽到有人問:有佩奇嗎?

5、新疆人稱呼一種東西的時候,很喜歡在後面帶一個「子」字,比如:洋蔥叫皮芽子,涼皮叫涼皮子,拌麵叫拉條子,女生叫丫頭子,男生叫兒娃子……

6、去了新疆才知道,駱駝原來是可以吃的,尤其是烤全駱駝,我願稱之為人間頂級大菜。

7、去了新疆才知道,原來美女可以這麼多,高鼻梁大眼睛,充滿了異域風情,三步一個娜扎,五步一個熱巴。

8、新疆的物價挺貴的,手抓飯25元,炒麵18元,拌麵16元,路邊小攤販的價格便宜一點,但是分量很小,可能2份3份才能吃飽,烤羊肉串好好吃呀,就是有點小貴5塊一串。

寫在最後:

西北真是太大了,美食多到吃不完,風景多到看不完,三言兩語說不完,走遍了西北,就相當於走遍了半個中國!

伊印說:

原來蘭州的夜市這麼熱鬧,比內地好多城市都要有煙火氣;原來西北的天地這麼寬闊看上去一望也見不到邊;原來天山就離得很近了再不是武俠裡的江湖傳說;原來西北的飯館有免費磚茶是放鹽跟胡椒的,原來人走在沙子裡是走不快還會往下陷進去的,原來當地的小孩採來的黑枸杞是那麼便宜賣給收購的商人,原來西北並不是遙遙無期,原來海子的德令哈確有此地,原來一切的風景沉澱到記憶中,才成為了今世的難以相忘。原來在蘭州沒有蘭州拉麵,只有牛肉麵;原來蘭州有一種飲料叫胡蘿蔔素便宜又好喝;原來黃河穿城而過可從山上望;原來羊皮筏子是真的羊皮做成;原來地大物博不僅是誇張的詞彙形容,原來山河秀麗說的就是實在!

西北,從前覺得十分遙遠的地方,去過了,便不再遙遠,成為記憶的一部分。

高芝麻開花節節高111說:

2016年去張掖敦煌玩,因為是一家三口一起去,給旅行社說明純玩不購物,從西安一路張掖、嘉峪關、敦煌沒有一次購物安排,一個麵包車坐了四個家庭,小美女導遊直接說我不掙你們的錢,路途遙遠你們只需要遵守時間就行。印象最深的是:我們從西安飛到張掖有路虎車接機,三口人住的是三室一廳的套房,房間有可以做飯的廚具、有洗衣服的洗衣機,房間乾淨亮堂,有種回家的感覺,飯菜量大美味。感覺這次旅遊太值得了,來對了。美女導遊一路服務不錯,但沒有一次提購物的事,最後我家提出想吃當地特色美食、想看表演,她才羞答答在車上問還有哪個家庭去,大家出奇的一致都要去。小美女安排的很好,大家吃的過癮,看的開心,紛紛留下美女導遊電話和微信。到現在我女兒還和美女導遊聯繫著,介紹不少客人給她,大家反饋意見都很好。與鴻星爾克有點相似,你做好自己,好運自然來。很難忘大西北的人和美景。

大唐卡說:

大旗不倒,這是到了西北才知道的規矩。

我生活在河南,河南人酒桌上的規矩是全國聞名的,曾經有個上海的教授寫過一篇在河南喝酒的經歷,網上很是火了一陣。很多外地人在酒桌上受不了河南人的熱情,一入酒宴,河南人就會開始勸酒表演,又是敬酒又是猜枚,一條魚能敬出去一百多杯酒,看著都頭懵,很多人被敬酒敬得酩酊大醉,心裡懷疑是不是河南人收拾自己了。

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我不但熟知河南酒桌上的規矩,還練就了一把好枚,酒桌上和別人划拳猜枚,基本上勝的多輸的少,每每能把別人灌暈,自己心裡美滋滋的。

2008年第一次去西北,在甘肅和青海呆了一段時間,吃飯的時候,免不了喝酒。第一次和當地的朋友猜枚,他告訴我西北人猜枚,大拇指永遠伸著,這叫大旗不倒。

我聽了感到很新奇,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規矩,入鄉隨俗,就按朋友說的規矩和他猜枚,喊任何數字都要帶上大拇指,猜了一會兒,非常彆扭,不適應,老是出錯,出錯就要罰酒。那天一是被罰的太多了,二是西北這個朋友特別豪爽,酒量也大,被人家整醉了。

我這個猜枚高手心裡當然不服氣,不就是大旗不倒嘛,練。接下來不光和西北的朋友,就是和老鄉喝酒,我也堅持「大旗不倒」,一定要練好,用他們的規矩把他們喝醉。

在西北幾個月,酒喝了很多次,「大旗不倒」卻一直沒有練順手,和當地人交手負多勝少,醉了好多次,體驗了一把外地人到河南的心情。

在西北時最大的感受就是西北人特別值得交朋友,熱情豪爽,大多數人酒量很大,酒酣耳熱的時候,能從他們的眼神和話語裡看出滿滿的真誠和情誼,心裡不由地要給他們伸出大拇指。

大旗不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1409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