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輛車是起亞K3 1.6自然吸氣,半年前換了奧迪A6L 3.0T V6機械增壓,隔音,底盤,內飾都等比K3都要好一些,唯獨就是原來的平均油耗6.1左右,現在是12個油左右。每個月光有錢多花1000元,其實生活就是這樣沒有什麼後悔不後悔的。
這個我真的要吐吐苦水了,我們家去年剛換了,從北京現代換成了長安UNI-K,因為這件事兒,可沒少和我老公吵!
去年老公的舅舅新買了一輛保時捷卡宴,我老公看到了可是羨慕得不行,回頭看自己的小現代,是越看越嫌棄,後來我公公說了一句「有本事你也換個啊,整天看著人家的好,人家有錢你有錢嗎?」
就這一句話,可是不得了了,我老公像著了魔一樣開始研究車,起初說是光看看,過過眼癮,口口聲聲地說「不讓買還不讓看嗎」,那幾天每天下班沒別的事兒,開口就是他今天看了一款什麼什麼車,性能啊配置啊,都給我們講一遍,還得放到電視上讓我們看…
我知道他這個人,只要心中有了買車這個想法,輕易得抹不掉,我是攔也攔不住,後來讓我哭笑不得的是我公公竟然也站在了他的隊伍裡,我老公的說法就是「男人對車的追求你們不懂,沒有哪個男的不想要好車的」,我婆婆持中立態度,這下好了,不換也得換了。
我一鬆口,我老公可是激動壞了,迫不及待地算了算手裡的預算,又選了幾款差不多的車,每天都在研究,我對車可是一竅不懂,只是覺得長安UNI-K這款車長的很漂亮,也很大氣,初定了想法就去4s店看車了,看到實物的時候確實把我們一家人都吸引了,當時就敲板,花了18萬多拿下了這輛國產長安汽車。
老公高興了,銷售也開心了,我的錢包空了,要後悔死了…
換完車這一年來,我覺得真的有利也有弊,總的來說接受喜歡是大過後悔的,比如說:
長安UNI-K比之前的北京現代從外觀上來說是高出很大一截的,而且UNI-K空間不是一般的大,我和孩子在後座真的很舒服,減震效果也特別好,老公說開起來很輕鬆不吃力
讓人後悔的就是油耗比之前的北京現代高了好多,之前一個月油費500,現在得1500,之前出門就開車,現在出門就要考慮一下了,所以沒有必要真的不建議換車。
可能會有人說,長安UNI-K不就一輛國產車,還用得著猶豫再三嗎,這麼便宜還不是想買就買?
對於我們家來說可真不是,我們普通的工薪家庭,新婚三年的小兩口,這輛車真的是很大的一筆開銷了,所以以我們換車的經驗來告訴大家,換車有利有弊,但是只要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追求好的生活質量沒毛病,量力而行,也就不存在後不後悔了!
前幾個月吧開了九年的克魯茲換成了奧迪q5l ,2.0渦能增壓的動力比起16.的自然吸氣簡直好太多了,之前除了克魯茲以外沒開過其他車,日常代步感覺還行,試駕之後差距真的太大,試駕當天基本就確定了車型,也去看了同價位的很多車型,對沃爾沃其實也挺有好感。換車後當然不後悔,駕駛感受和面子都得到提升。
我的第一輛車是漢蘭達,2020年1月1日購買,目前基本市區一公裡一塊錢,高速7-8毛,因為離公司近,所以買了一輛摩託車,明年想再買了一輛車,買個高爾夫或者Polo,兩個車換著開,出遠門開漢蘭達,近處開高爾夫或者Polo。漢蘭達挺好開我覺得,但媳婦覺得太大,就再買個小的。
因為排上了北京的新能源汽車指標,把家裡一輛油車賣了,換了一輛電車。
比亞迪漢EV,到現在馬上就兩年了,跑了55000多公裡了。
總結出來幾個優點和不足。
優點就是如果你有充電樁的話,費用會非常低,我是從4月—11月份5毛錢一度電。
11月到4月份晚上1毛一度,白天三毛一度電。
冬天不到2塊錢/100公裡,夏天6塊錢/100公裡。
我一年將近30000公裡。
提速快,雖然是單電機版本,也比普通的油車好很多了,併線加速非常好,也很穩。
最快開到140,不敢再快了,也沒必要。
配置高,26萬不到的裸車價,11個氣囊,座椅加熱,通風,真皮,實木。
各種舒適性配置都有。
整車8年20萬公裡質保,沒什麼可擔心的。
外觀嘛,見仁見智,有人喜歡,就有人不喜歡,反正我是很喜歡。
缺點嘛,就是跑長途可能費點事,還好家裡面還有一個油車,就是上圖紅車後面那個。
長途就靠它了,這個車北京市內通勤,足夠了。
反正我自己家裡有充電樁,到家隨手插上,睡醒就滿血復活了。
開了電車之後,再也不想開油車了,去哪都想開車。
成本基本沒有,就跟不要錢差不多。
我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完美地匹配了新能源汽車:主要是市內通勤,一年小3萬公裡,家裡有油車,有自己充電樁。
第一輛車是08款比亞迪F3手動擋,當時為了買房子,就沒打算投資多少錢買車,也沒太多車型可選。那時候普桑,愛麗舍,伊蘭特,落地十萬左右,高爾夫,速騰和卡羅拉都得15萬,乾脆買個便宜耐艹的。比亞迪F3四輪碟剎,帶abs,空調效果巨好,應該是最後一批進口的三菱4g15s發動機,省油,但是動力不足。一直用了11年,總共跑了11萬公裡,基本上就是上下班代步,最遠的長途也就來回一千公裡。高速上是真心跑不起來,發動機嘶吼提不上速度,超車困難,發飄。隨著時間的流逝,車上小毛病增多,但是三大件依然給力,市區油耗也就7升。21年底實在受不了了,電車沒考慮,主要是家裡和單位都不具備充電條件(22年下半年我還負責了單位充電樁建設[捂臉]),再換比亞迪車型等待時間讓人受不了,於是還是考慮了油車。自打15起,就一直看奇駿,覺得2.5四驅的次頂配很不錯,天天拉著老婆看,結果人家覺得四驅很有用,上個人行道牙子很easy。這還有個梗,孩子上學的地方停車巨困難,每次接送都得提前一個小時才能有位置,但是自由光,奇駿,神車,翼虎,銳界,q7等都沒問題。但是老婆又不願意買比較大的車,於是定了調子,換車就是SUV,必須帶四驅,車子不能大,動力強勁(高速上她也受不了F3的提速)。這四條有三條都好說就是車子不能大實在是。。。。。。於是鎖定途嶽330四驅頂配(帶beats音響),銳際。排除了逍客(動力肉,配置低,cvt)。昂科威,車子略微有點大,主要是同事有,千勸萬勸我不要買,說小毛病多。crv和榮放我就沒看上,4008因為沒有四驅也pass了。現在看來銳際買了整一年了,跑了不到一萬公裡,真心覺得好開,超車利索,語音識別迅速,去年大雪天,感覺四驅很好用。看了太多的大眾車(尤其是330的)顆粒捕捉器問題和變速箱故障,覺得選擇銳際還是正確的,92油就行,售後服務也不錯。順便提一句,本來更傾向於途嶽的,但是大眾的銷售硬是把我這一準車主逼走了,可能覺得我開的比亞迪F3,不像是來買車的,老婆說銳際的藍色也不錯,咱們去吧,在看途嶽的第二天就買了銳際。
06年父親的奇瑞旗雲1.5,09年2.0比亞迪f6,11年馬自達6睿翼2.0,13年寶馬5系525,15年寶馬740 3.0t
也算是一步一個腳印慢慢闖出來的,車這個東西,一分錢一分貨,奇瑞,比亞迪就不提了
開睿翼的時候覺得這車很牛逼了,人車合一,操控感一流,又拉風!後來開了朋友的09年老款530,就覺得隔音,提速,各個方面,差距好大……
後來換了525,買來開起來的各方面感覺,就覺得睿翼是個垃圾……開睿翼沒有安全感,一腳油門踩到底,轉速上去了,車不動,反應慢,對比太單薄了……
後來7系3.0t,又覺得5系減震好硬,發動機聲音不是2.0t能比的,無論是走啥路,7系的感覺又不是5系能比的,只能說一分錢一分貨,當然成本比5系高不少,不說保險,就油耗……一般工薪階層還真養不起,[捂臉][捂臉][捂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