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單位三四級調研員的比例是10%,兩個職級共用職數,三級調研員名額佔得多,四級調研員就少。所有的名額無一例外都由組織部門統籌。假設一個縣有1200個公務員,那麼三四級調研員的名額總數是120個,對半開四級調研員的名額大概是60個。
這60個名額會怎麼分配?
首先人大和政協會佔用一定比例的名額。縣人大和政協機關都是正處級架構,內設機構為正科級,由於平臺比較高,晉升相對容易,這兩個機關的四級調研員名額保守要佔據6個以上。加上兩辦,四大班子的四級調研員名額大概率要佔用到10個。
接下來輪到縣直機關和鄉鎮正職,老資格的正科實職兼任一級主任科員都是優先晉升對象。假設一個縣有13個鄉鎮,那麼這13個鄉鎮的黨政一把手只要符合條件都有機會晉升,名額又分去了將近20個。縣直機關30來個部門中,估計有一半的局長、主任有機會晉升,名額又是15個。
剩下的15個左右名額從非領導職務中產生,一個縣有一級主任科員職級又符合晉升條件的公務員保守估計不下100個,僧多粥少,誰能晉升八仙過海各憑本事,不是簡單符合條件就可以的。
從硬體上看,題主擔任過多個部門一把手,應該早取得了一級主任科員職級,符合任職滿兩年晉升的條件。題主又是老同志,還有五年退休,依據組織關懷原則,在晉升時按理可以獲得也應該給予政策傾斜。可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也說了,職級晉升不是簡單的論資排輩,達到最低任職年限就必須晉升,而應根據工作實績、德才表現、職責輕重、工作需要和資歷等因素綜合考慮。你已經退二線,工作實績肯定沒有擔任實職的領導多,職責沒有實職領導重,工作沒有實職領導需求迫切,資歷也不見得比實職領導老,僅僅憑任職年限條件以及過往的工作經歷,你覺得自己會有多大機會和一眾實職領導PK勝出?
所以還是要放平心態,坦然面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果領導有心,自然會給你晉升,反之你求也求不來。
要深刻理解「職級並行」這四個字,這是給實職領導最大的福利。但凡是領導班子成員有與你同級別的,你的晉級之路是很難的。以本人為例,我也是從實職退二線的,初套為二主,從二主晉升一主時,四個指標,五人符合條件,當時在單位群將五人名單列出後,政工人員公開提醒大家選名單中的前四位,我被排到第五,唯一被邊緣化的,其中一班子成員二主剛兩年零十天,都進了一主,我的二主年限為七年。我提出導議後,分管領導跟我說這是局黨組定的。這就是卸磨殺驢,別管你在多少單位任一把手,也別管你做多大貢獻,這就是現實。至於你的實際情況,能晉四調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有指標,並且你是唯一人選。二是你現在是駐村第一書記,可找組織部門,看看組織部門是否有機動指標。
我們就像下面的照片,景色雖好,但都是日薄西山之人,放正心態,過好餘生。
還有5年就退休,說明你的年齡如果是男的已55歲啦,如果是女的已50歲了。現為駐村第一書記,說明你已不擔任實職了。之前曾任多個部門的一把手,目前職級是一級主任科員,說明你曾任職的部門大概率是內設正科級的部門,並不是黨政要害部門、或一級局的一把手。在將後的5年內能否晉升四級調研員,其實不用回答,作為體制內且你還任過多個部門的一把手,這個原因你懂的。給你的忠告是,這個年齡段已經到了被邊緣化的年齡段,最好的方式是,順其自然。再說,按你這個年齡,退休在2024年之後,退休金的高低與能否上四調有關聯,但不大。
有機會。從你說法來看,當過部門一把手就是正科級了,正科套改職級應該是二級主任科員,擔任正科級時間夠的話可以進完一主再進四調的。
在退休前組織上也會考慮照顧一下,把待遇兌現了。
最後說一句,2024年9月以後,就沒有老人老辦法一說了。領多少養老金和退休前交多少直接相關,即使到時候兌現四調待遇,因為時間短,對養老金影響也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