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願意了,把我賣了我也願意。而且我就是賣了一套房給孩子去國外讀書的。
最初的設想是賣兩套房子,後來房價漲了以後,發現賣一套房子再加貸款也夠了。
不過房子還是賣早了,如果是最後這次翻番的漲價後賣,房款就足夠了,根本不用借錢和貸款。但是我賣在了漲價前的低谷。
沒辦法,沉不住氣,怕賣不了,就有點兒著急,早早地低價賣了。因為我最怕的就是,孩子用錢的時候變不了現。
我這人就是這樣,什麼事兒都留有比較大的餘地。所以,早早地就準備錢。
後悔嗎?從來沒有後悔過。孩子讀書值得不值得不能只用金錢來衡量。如果你只考慮錢,你就不要生孩子。
可以這樣說,大多數的父母一輩子都是在為孩子付出,無論是金錢還是感情。談回報,不要生孩子。因為,大概率你是虧的。
所以,一說花了多少錢出國讀書,回來才掙多少錢,如果你這樣算,千萬不要讓孩子出去。你最好是孩子初中畢業就讓他去打工掙錢,然後錢交給你,估計你不會虧。
忘了是什麼機緣巧合說起來了孩子留學。開始也就是一說,根本就沒當回事兒。
到孩子讀大學的時候,就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去哪裡?我們沒有任何主意,也是胡思亂想,問過一些朋友,都是一面之詞。
孩子也沒主意,英國太貴了,根據想學的專業,考慮過法國德國義大利,最後初步選的是德國,孩子還報班學了一年的德語。
後來,跟孩子做了一次談話,孩子說,不考慮經濟原因,最想去的還是美國。很多人也說,還是美國的文憑含金量高。我說,那就美國吧,別考慮經濟原因了。
我說別考慮經濟原因了,並不是我家有錢,相反,我家是窮人,工薪階層。我這樣說,是不希望孩子走自己的老路。
自己出身貧寒,家庭條件不行,再加上母親不認字,農村人思維,所以,留下來太多太多的遺憾。
所以,我從沒有缺過孩子的錢,真的是窮人家養出來的富孩子。當然了,這個富也是相對於我家的家庭條件來說的,不是絕對的富。
我最初的想法是,大不了把我的房子賣了,我租房子住。我有兩套房子,最初是想兩套房子都賣了。後來房價上漲,發現賣一套房子,再加上借錢貸款就夠了。
遺憾的是,房子早賣了一年,沒趕上房子的翻番暴漲。否則的話,一套房子就解決了所有的問題。
當然了,出國留學因人而異,也因家庭而異。各種綜合因素都要考慮到。
首先,孩子的意願強不強?我同事有孩子意願不強父母意願強的。最後孩子聽從了父母的意見,出去讀了研究生。現在結果很好,孩子目前在國內某大學工作。
如果孩子願意留學,家庭條件也可以,完全可以滿足孩子的意願,畢竟,我認為最值得花錢的地方就是教育了。
但是也要量入為出,如果家庭特別困難,就只有唯一的住房,孩子學習也不是特別優秀的,出國只是逃避國內的內卷。你就需要好好考慮一下了。
其次,也要看孩子的成績,首先雅思託福考試你得能通過。差點的,可以出國去先讀語言。好點的,國內輔導班,反正你雅思託福成績必須得過關。最差的學校,雅思成績也得5.5吧,託福85分?好一點兒的學校託福100分以上了。
所以,你的孩子必須得達到這個最低線吧,我認識一個人,自始至終孩子也沒考過去雅思,最後也沒拿到畢業證。當然了,這是極少極少數的孩子。屬於家裡有錢,孩子成績又不好的那類人了。
第三,你的孩子要有足夠的獨立能力,自我約束能力。我認識的出國留學的都是特別優秀的孩子,還沒有出現過什麼特殊的么蛾子事情。
那種家裡有無窮的錢,孩子開豪車,不學習混日子,最後畢不了業的,我還真沒見過。畢竟我認識的都是窮人。
第四,你能不能接受你的孩子最終變成海帶?
這個心理準備一定要有,不要想當然的認為出國留學,回來就是國家渴求的人才。還是普通人多,真正的學科帶頭人,有科研成果的畢竟是少之又少的。
你一定要有最壞的打算,就是你孩子回國了,是海龜,更是海帶。甚至有可能高不成,低不就的。眼高手低也有可能。
各種心理準備都有,經濟能力也有,孩子也有讀書的意願,那就滿足孩子的意願。至於會是什麼結果,就看孩子肯不肯努力了。
我認識的人都是周邊的同事同學朋友的孩子,目前看,出國回來的都挺不錯。孩子都很優秀,回來的工作也很好。只有極少極少數孩子的結果不是特別理想。
總之,各家情況不一樣,各個孩子的情況也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自己做自己的決定,誰也無法替代你。
我就賣了一套房,供兒子澳洲布裡斯班留學!現在兒子畢業工作快2年了,為了拿綠卡一路走到西澳,沒想到西澳是他福地,兩次跳槽,現在澳洲獨角獸企業工作,年薪很高,還有股票期權。目前綠卡排隊中!兒子這幾年自信滿滿,越來越有目標!我覺得賣房供兒子出國留學是我人生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情!
我賣了北京一套房,帶2娃來紐西蘭上學。平時上學終於可以8點以前起床了,每天心情愉快,不再被埋在作業堆裡愁容滿面目光呆滯地熬著了。不捲能上大學嗎?看你跟哪比。人家下午3點多放學基本上就是玩,你稍努力一點,晚上學習到10點就算很用功了。拿中國那刻苦程度過來學,秒變學霸,隨便上大學。
送孩子出國留學也是改變命運的一次機會,我在加拿大認識不少在國內經濟條件不太好的留學生家庭,當初送孩子出國也是借了一部分錢,後來孩子畢業留在了加拿大,也給父母辦理了團聚移民,一家人過著幸福的生活,如果在國內普通人不太可能住大別墅。
我就是賣掉一套房給孩子在國外讀大學的。孩子在國外讀完高中,當時剛好趕上我做生意失敗了,連發放員工的工資,都是靠按揭了自己住的那套房。為了供孩子繼續上大學,毫不猶豫將一套房虧本賣掉,剩下已經按揭的自住房,現在孩子已經大學畢業,並且努力下考取了CPA。
就如王陽明所言:「讀書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於得失耳。」如果太計較得失,其實在心態上已經先輸了。
我們之所以活得累,往往是因為太過於計較自己的得與失。人的一生,就像天氣一樣變化多端,有疾風驟雨,亦有晴空萬裡。
如果我們不再過於計較得失的話,你會發現事情,遠遠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般糟糕。
我失去了一套房,得到孩子學業有成,「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這個問題應該讓孫海洋來回答,他當年為了讓大女兒孫悅出國留學把在深圳唯一的一套房賣了。他那段視頻裡說得雲淡風輕,重複了好幾次知識比房子好,希望孩子能多學點知識回來,我相信看過那段視頻的都能感受到其中的慈父心腸。
這個問題沒有說明家庭裡面有幾套房,要是有好幾套房賣掉一套房不是很難抉擇。
難的是只有一套房要不要賣掉?
不買的話孩子錯失了一個機會。
但是賣了房家裡人又該住在哪裡,租房子住嗎,這也太難選了。
我大概率還是不會賣的,這可能就是人性的自私吧,按照現在的房價買一套房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傾盡所有,甚至大部分都是只給得起首付,再慢慢還月供。
這種情況下很難做到賣房供孩子出國留學,只是因為知道自己做不到,才更加佩服孫海洋的格局。他能做到把房子和錢看得沒那麼重要,很難得,估計在他心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健健康康在一起了。
雖然做不到付出一切,但相信大部分父母都願意把自己有限的資源共享給孩子的,畢竟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要顧慮得太多太多了。所以做不到賣房也沒什麼,父母和子女之間是需要相互理解的,換一條路說不定能遇到不一樣的風景。
我就是賣了一套房子供女兒去加拿大留學。賣房的錢,除了學費和三個月的生活費外,餘款在多倫多首付買了一個兩居室的公寓,出租了其中的一間,租金可以足額償還貸款,相當於女兒不用付房租了!女兒21年初畢業,把公寓房子賣了,淨賺47萬加元。利潤相當於留學的全部費用…😄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