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有人說看過《水滸傳》的人,鮮有人批評鄭屠,大多卻指責魯達,是什麼原因?

七月流火140400643說: 有人說看過《水滸傳》的人,鮮有人批評鄭屠,大多指責魯達。這樣的結論讓我感到震驚…

七月流火140400643說:

有人說看過《水滸傳》的人,鮮有人批評鄭屠,大多指責魯達。這樣的結論讓我感到震驚。也超出了我的理解。於是,我看看了回答之中贊成的觀點,才明白了其中的邏輯。原來是說,金翠蓮在回答魯提轄詢問時,只說了鄭家大娘子忌妒。沒有說鎮關西的壞話,說明他心裡是愛著鄭屠的。既然這樣,這事便是鄭家妻妾爭風的事。魯提轄為此打死鄭屠,就有點多管閒事之意了。很顯然,這種解讀和「喜兒為什麼不嫁給黃世仁」的邏輯是一樣的。若非完全不懂歷史,就是有意識的胡說八道。其分析事物的觀點是歷史虛無主義的。

黃世仁這樣有錢有勢的人看上喜兒,喜兒應該歡天喜地才是,怎麼能不識抬舉的跑掉呢?持這種觀點的人不知道的是,喜兒到了黃家,除了要滿足黃世仁的獸慾之外。不過也就是個丫環。不可能像今天的二奶一樣,可以肆意揮霍男人的錢。她的真實地位,其實是奴隸。鄭屠娶金翠蓮,和黃世仁娶喜兒一樣。並沒有給她做為妻子的平等和地位。

鄭屠娶金翠蓮做偏房,當然是貪圖美色。但得到手之後,因為老婆妒忌,就把曾有夫妻之情的女人趕盡殺絕。這種事情,不是心狠手黑的人還真幹不出來。稍有一絲人性,面對金翠蓮這事,也應該給點錢打發她父女離開。畢竟是一日夫妻百日恩,這種提上褲子不認人的東西,打死幾個也不怎麼值得同情。

把金翠蓮對鄭屠的感情向愛情上拉,本身就很無恥。鄭屠對金翠蓮的表現有一絲真情嗎?決沒有,鄭屠所有的,就是獸性佔有後的薄情寡義。金翠蓮對鄭屠戶是愛嗎?別扯淡了。愛的前提,是平等。金翠蓮和父親在投親不遇的情況下,走投無路,賣身為妾的情況下,她有資格談感情嗎?愛情是一種奢品。就好像驢牌包包對乞丐來說,毫無意義。

鎮關西買了金翠蓮並沒有給付身價的銀兩。這事對金翠蓮來說,並無太大關係。因為走投無路的父女二人,並不會因為女兒賣身為妾之後,父親就有了安頓。孤苦無依的金老,只能跟隨女兒過活。所以,賣身錢是否到手,對他來說,並不重要。但是鄭屠不付錢,開始的時候,就是沒安好心的。當玩夠了,就把金氏父女趕出家門。至於大娘子妒忌云云,不過是提上褲子不認人的藉口而已。汙賴父女二人從沒得到的賣身錢,也是在開始就想好了的。這種的惡霸,就算罪不至死,但既然打死了,也不值得同情。

三拳打死鎮關西,固然是為了表現魯達的神勇。但還有一層意思是,鎮關西其實是一個毫無功夫,只不過就是稍有點力氣的屠戶而已。如果像蔣門神一樣,仗著一身好功夫,欺負人,畢竟欺負人還有點成本。像鄭屠戶這樣的庸眾之惡,就更可怕了。因為作惡的成本很低,收益卻很高。只要自己稍有點能力,就可以欺負弱小。所以,魯達所打的,是惡霸,是恃強凌弱的社會不公平。別把它扯到什麼狗屁的感情上去。無聊。

魯達是大英雄。他在拳打鎮關西的時候,也沒想把他打死。只不過想教訓他一下。誰知三拳下去,竟把人打死了。為此,魯達丟了工作,無奈出家當了和尚。在這一事件中,魯達為這一次見義勇為付出了高昂的成本。但是,他無怨無悔。體現了敢做敢當的大英雄形象。現在,不批評鄭屠,反而指責魯達的人,都會是些什麼人呢?或許大家心裡都有數。

綠野萍蹤01說:

《水滸傳》說「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實際上是魯提轄「瞎」打鎮關西。魯達受金翠蓮蒙蔽,不問青紅皂白三拳打死鎮關西,純屬毫無道理的瞎打。

金翠蓮喜歡鎮關西

為什麼這麼說呢?當魯達與史進、李忠在潘家酒樓喝酒的時候,忽然聽到隔壁有哭聲,魯達煩躁,要店小二把一對賣唱的父女金二、金翠蓮叫了過來。魯達問她為何啼哭,金翠蓮便一五一十的講了自己的不幸。且看施耐庵的描寫:

此間有個財主,叫做鎮關西鄭大官人,因見奴家,便使強媒硬保,要奴作妾。

按照金翠蓮的訴說,事情起因確實是鄭屠強媒硬保,把金翠蓮娶來做妾。雖然有點霸道,但鄭屠還真的看上了金翠蓮,有媒婆,有保人,手續與程序都沒有問題。如果告到官府打官司,金翠蓮不一定能贏。

誰想寫了三千貫文書,虛錢實契,要了奴家身體。

這就是鄭屠的不對了,結婚契約明明寫好的三千貫錢,但卻沒有履行契約,做了老賴沒給錢。但是,是鄭屠故意賴帳嗎?

未及三個月,他家大娘子好生利害,將奴趕打出來,不容完聚。

鄭屠沒給錢,金翠蓮居然還和他同居了三個月,這其中一定有原委了。在兩人一起生活的三個月中,金翠蓮要麼催銀子,大概鄭屠哄著她答應慢慢給。或者,金翠蓮喜歡上了鄭屠,給錢不給錢的,只要衣食無憂,兩人魚水相得便知足了。所以,她希望與鄭屠繼續生活下去,指望著「完聚」。

但是,鄭屠的老婆特別厲害,活脫一隻母大蟲。她不能容忍鄭屠納妾,便將金翠蓮趕了出來。鄭大娘子大概看到了契約,便認定鄭屠給了三千貫錢,便要討回。可見,鄭屠是個趴耳朵妻管嚴,當初娶金翠蓮做妾的時候,根本拿不出三千貫銀子。

金翠蓮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想著跟鄭屠完聚,她還是很願意跟鄭屠在一起的。

金翠蓮就是幹這個營生的

金翠蓮父女原本是東京人氏,到渭州來投親。沒想到,親戚早就投南京去了。北宋時期的南京,大約在現今的河南商丘,不是現在的南京市。投親未果,母親在客店病故,她父女二人便在渭州「生受」。所謂生受,就是受苦的意思。既然投親不遇,母親病故,何不就此回家,反倒在異鄉生受?

大概是盤纏用盡,無法還鄉了。此時,正遇鄭屠,願意出錢三千貫買金翠蓮為妾。這是久旱逢甘霖的事情,解了金翠蓮的燃眉之急。從金翠蓮的話語中理解,完全是這個意思。後來,金翠蓮父母在魯達的幫助下,準備回家。但是,這父女二人沒有回鄉,反倒到了更邊遠的雁門縣。金翠蓮故技重施,又被一個更大的財主買了做外室。外室,大概相當於現在私養的情人,比小妾還不如,連個名分都沒有。

所以,當初給鄭屠做小妾,金翠蓮是滿意的,若不是鄭屠大老婆從中幹預,就沒有父女二人賣唱還債這回事,魯達也就不會去打鎮關西。

至於金翠蓮父女為何不回汴京,而要前往前途未卜的雁門縣,而且,還先於逃命趕路的魯達先到,其中隱藏著不可告人的隱秘。是什麼樣的隱秘,不在此問答之列,暫且擱下不說。

花和尚認識到了魯提轄的錯誤

金翠蓮的意思很明白,只要鄭大娘子不再追這無頭債,容她與鄭屠完聚便沒事。所以,錯在鄭屠老婆,一個賣肉的鎮關西何錯之有?魯達既然要仗義濟困,大可做一個和事佬,先找到鄭屠核實情況,再一起做鄭屠老婆的工作。這樣的事情,魯達完全做得下來,因鄭屠靠著魯達照顧生意,一定會給這個面子。鄭屠與魯達的關係,好比現在的菜市肉行的老闆們,一見大單位的司務長便立即客氣有加,忙不迭的遞煙,甚至暗中塞紅包一樣,鄭屠一家的生意仰仗著魯提轄呢。

但是,魯達沒有這樣做,不問青紅皂白,一頓瞎打,鄭屠在他擂缽般的拳頭下,稀裡糊塗的送了性命。

魯達做了和尚後,大概也進行了反思,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在路過桃花村時,遭遇了更為嚴重的搶親事件。如果依照當時打死鎮關西的搞法,花和尚肯定是揮舞禪杖殺上桃花山,一頓胡殺海打了。

正因為有了前一次的錯誤,自己迫不得已做了和尚,這回魯智深深刻吸取了教訓,先做和事佬。魯智深大鬧桃花村這段,恰是「拳打鎮關西」的對寫,魯智深在失敗中總結教訓,做了一次改正錯誤的正確選擇。

魯提轄瞎打鎮關西另有緣故

金翠蓮哭訴的是鄭大娘子,魯達未必聽不出來。所以,他去打鄭屠應當另有緣故。

這個鄭屠雖然號稱鎮關西,但是,見了魯達卻畢恭畢敬。因為,魯達此時的工作職責就是小種經略相公府中管採買生活物品的提轄,說白了就是負責買菜或者與茶肆酒樓打交道的後勤管理人員。

提轄在北宋時期沒有這樣一個名詞,是南宋紹興六年後,與金國做貿易設立「榷場」時設置的一個官職,大概就是市場專賣管理員。官府把這個制度引入,設置「內提轄」管理府中雜務。施耐庵借用南宋官名,寫魯達是名副其實的「提轄」所以,他跟市井人物混得很熟,對市場情況也非常了解。

鄭屠很忌憚他,這麼大個軍分區,肉的供應量是非常大的,魯達不照顧生意就難辦了,鎮關西也就做不成了。所以,魯達一叫「鄭屠」,鎮關西馬上從櫃檯裡出來迎候,還打躬作揖,口稱「提轄恕罪。」

但是,一個小小的提轄,鄭屠也不是真怕,不求你便不怕你,大不了生意不做了。鎮關西也算條漢子,打躬作揖加親自操刀剁肉切脆骨,欺負人到家了,便發作起來,要與魯達計較。

如此,恰好給了魯達打人的藉口,一拳下來,鄭屠便吃不消了。魯達邊打邊罵,說:

洒家始投老種經略相公,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也不枉了叫做鎮關西。你是個賣肉的操刀屠戶,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鎮關西!

原來,魯達從骨子裡就瞧不起鄭屠,平日裡廝混得熟是因為沒辦法才與這等「狗一般的人」打交道,今天正找到理由教訓你了。

魯達雖然只是個後勤管理人員,但他以前卻是正兒八經的做過官的,官職還不算很小,是關西五路廉訪使。這個官職究竟有多大,是幹什麼的,綠野老道別的文章中有解釋,在此,講一個大家都能明白的概念,魯達當初的官職大概相當於巡視組的巡視員。

魯達職務被擼,心中煩悶,脾氣暴躁,聽不得別人在他耳邊鴰噪。李忠不爽快,魯達很瞧不起,金翠蓮啼哭,魯提轄便焦躁,便把碟兒、盞兒,都丟在樓板上。

所以,魯達打鎮關西實際上多半是在發洩心中的煩悶,「鎮關西」的大號深深的刺激了他,在魯達心中,關西五路廉訪使才是真正的「鎮關西」!你鄭屠也敢叫鎮關西,洒家豈不是與狗一般的人一樣了!

雖然一腳踹翻鄭屠時,魯達問了一句「你如何強騙了金翠蓮?」但沒等鄭屠分說,便一拳打在了他的鼻子上,鄭屠如何分辨?魯達原本也不需要他分辨什麼,因他打的不是這個,而是要發洩心中的鬱悶。

魯達原本只是想教訓教訓鄭屠,沒想到下手重了,誤傷了人命。假如沒把鄭屠打死,回過頭來問明了情況,說不定魯達氣順了,還真把這是辦妥帖了。但是,如果這樣,讀者便看不到後來的花和尚了。

魯達打死鎮關西,幾乎是毫無道理的瞎打,鄭屠不明不白的送了性命,確實有點冤。

我就是竹韻說:

水滸傳,鮮有人批評鄭屠,大多卻指責魯達,這似乎顛覆了我們讀書的時候,語文老師傳授給我們的觀點,莫非時代變遷,人們的三觀也變了?

《水滸傳》中《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曾經編入語文課本當中,當時語文老師曾要求我們寫它的主要內容與中心思想,分柝魯達、鎮關西的性格特點,還有作者的寫作技巧。

如今事隔多年,看到這提問,又回到了求學生涯的感覺,那就再當一回學生,按照當年語文老師的要求,重新溫故一下這篇文章,更順便說一下,人們指責的是鎮關西,而不是魯提轄,否則我們成了黑白不分之人。我還是相信語文老師的。

一、《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主要內容。

平民老百姓金老漢與女兒金翠蓮在渭州流浪,以賣唱維持生計,當地惡霸鎮關西垂涎金翠蓮美色,說是給三千貫,但虛錢實契(籤了賣身契約,但實際上沒有給賣身錢),強行納為小妾,但鎮關西的妻子容不下金翠蓮,不到三個月,將之趕出家門。

鎮關西依仗自己有錢有勢,要求金翠蓮父女倆按契約歸還三千貫,可是當初虛錢實契,鎮關西根本沒有給三千貫。在惡勢力面前,父女倆又無法回原籍,只能無奈地在酒店裡賣唱,積攢銀兩償還這不存在的債務。

魯提轄在酒店喝酒,聽到金翠蓮的哭聲,問清原因後,知道了鎮關西的惡行,他怒火中燒,第二天安頓好金老漢父女逃走,然後去鄭屠的肉鋪教訓鎮關西,誰知鎮關西不耐打,魯智深只才打了三拳,鄭屠便死掉了。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中心思想。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反映了封建社會下,貪官汙吏橫行,惡霸在黑暗統治下為非作歹,老百姓深受其害,生活水深火熱。魯提轄行俠仗義,為民除害,在黑暗統治中,有著替天行道的思想,表達了他對底層老百姓同情,普愛的積極精神。

人物分析:鎮關西的罪行。

金老漢父女流浪街頭,賣唱為生,可謂是非常悽慘,鎮關西毫無同情心,此為德之不悲。

鎮關西欺負金老漢父女勢單力薄,強行納金翠蓮為妾,此為亂法紀且德不仁。

鎮關西強行納金翠蓮為妾,卻虛錢實契,此為亂法紀且德不義。

金翠蓮給鎮關西當了三個月的妾,霸佔著她的身體,此為亂法紀之非法禁錮,且德之喪盡天良。

金翠蓮被鎮關西的妻子趕出家門,鎮關西卻強要不存在的所謂賣身錢三千貫,此為亂法紀之欺詐且德之良心泯滅。

人物分析:魯提轄的性格,以及拳打鎮關西到底合理與否?

魯提轄得知金老漢父女的遭遇,非常同情,遂給了他們十五兩銀子,安排他們離開這是非之地,此為有仁有義,慷慨大方。

店小二為難金老漢父女,充當鎮關西的爪牙要收回不存在的賣身錢,不讓他倆離開,魯提轄將他打倒,並且拿著板凳坐在店門口守著,心中估算金老漢父女已經走遠,才動身去教訓鎮關西,此為魯提轄粗中帶細,送佛送到西,做好人做到底,此乃仁義而有智。

魯提轄的睿智還表現在,他去教訓鎮關西,不是自己先動手,法紀上佔有理。他是用激將法,先是奉「經略相公鈞旨」,要鎮關西「十斤精肉,切做臊子」。既然鎮關西是做賣豬肉生意,客戶魯提轄這樣的要求很正常。

接著魯提轄繼續奉「經略相公釣旨」,「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見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子」。

第三次,魯提轄「再要十斤寸金軟骨,也要細細地剁做臊子」。

激將法奏效,鎮關西果然按捺不住,

「鄭屠大怒,兩條忿氣從腳底下直衝到頂門,心頭那一把無明業火,焰騰騰的按納不住,從肉案上搶了一把剔骨尖刀,託地跳將下來」。

若按現代法理,這裡鎮關西先動手想殺魯提轄,法理上是鎮關西有犯罪動機,並且實施了犯罪事實,而魯提轄是被迫正當防衛。但鎮關西殺人能力一般般,他殺魯提轄不成,被反殺,才挨了三拳,便死掉了。

何況魯提轄初衷並不是想打死鎮關西,「俺只指望痛打這廝一頓,不想三拳真箇打死了他」,就是說他沒有殺人動機,只是想解救金老漢父女,然後教訓鎮關西。他更料不到鎮關西反過來要殺他,因此他最多屬於防衛過當,這就是魯提轄的智慧。既在法紀有理,而又為民除害,在道德上,自然是人人稱讚,事實上,也是值得稱讚。

我不是很明白有些人為何去批評魯智深,而不是去批評鎮關西。

很明顯,鎮關西是違法亂紀、道德敗壞之人,他如過街老鼠,人人感打;魯智深行俠仗義,為民除害,這行為與精神當為人們所頌揚,為何要去批評他呢?

莫非說鎮關西罪不至死?

宋廷奸臣當道,貪官汙吏橫行,朝綱不振,惡霸當道,鎮關西這種惡貫滿盈之人,對老百姓胡作非為,朝廷不管他,那老百姓任只好由他欺侮嗎?難得有魯智深的出現,他是正義的化身,他替老百姓維護正常的倫理與權益。

作為一個正常的人,都會認為鎮關西死一百次都不足惜。除非是與鎮關西同一類的人,才會批評魯智深。

天理昭昭,誰對誰錯,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桿稱,我依然相信當年語文老師的教導是對的,現在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我相信朗朗乾坤中,人們多是讚揚魯智深,對鎮關西這種類型的人,老百姓定會深惡痛絕。

寫」悟空「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情懷。感恩相遇,更感謝您的關注、點讚和留評。

用戶一葉說:

很高興參加回答這個問題;

我認為看過《水滸傳》的人,只要認真的看了,就要為魯達叫好,鄭屠死有餘辜,毫不足惜。

鄭屠是何許人也,《水滸傳》書中介紹說,鄭屠綽號鎮關西,北宋渭州人氏,職業屠夫。經營場所渭州狀元橋下肉鋪,資歷,投託著小種經略相公門下,做個肉鋪戶。

就這麼一個平常小人物,憑什麼惹腦了亳不相干的提轄魯達,而被三拳打死呢?

那日魯達與史進,李忠三人在酒樓喝酒正在興頭上,卻被樓下賣唱的金翠蓮父女的啼哭聲掃了興。追問原由後,魯達暴怒,當即要去打死那個鄭屠,被史進李忠三番五次勸住。那鄭屠做下何等惡事呢?

一,那鄭屠依仗有倆臭錢,竟乘人之危,強霸人女,純屬流氓。

金翠蓮父女從東京到渭州投奔親眷沒有著落,母親又染病身亡。父女無依無靠之時,這鎮關西看上了年齡十七八歲,也有些動人顏色的金翠蓮,便強媒硬保要她作妾。

二,鄭屠採取欺詐手段強佔了金翠蓮身體。

鄭屠與金家父女白紙黑字寫了三仟貫典身文書,卻是虛錢實契,金老漢一文未得,白搭了女兒。

三,鄭屠依仗錢勢,強行勒索金翠蓮父女,是十足的強盜行徑。

金翠蓮被鄭屠霸佔不到三個月,就被他大老婆趕打出來。鄭屠卻朝金翠蓮父女索要三千貫典身錢。金翠蓮說;父親懦弱,和他爭執不得,他又有錢有勢。當初不曾得他一文,如今那討錢來還他?違了他錢限,怕他來討時,受他羞恥。」這樣光天化日之下赤裸裸的訛詐,天下還有說理的地方嗎?

一個地頭蛇加流氓的鄭屠,他的所作所為遭到報應,還值得同情嗎?魯達見義勇為,並非以強凌弱,而是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對鄭屠的教訓。

鄭屠不死,不知將有多少無辜女子,還要葬送在鄭屠手中。魯達為民除害,何過之有?又憑什麼指責他呢?

偉3525說:

人性!但凡是支持魯智深的都是平頭老百姓,平日裡被欺負或是被壓迫都是忍氣吞聲,默默忍受。反之,支持鄭屠的都是些什麼人呢?小資,小官僚,貪官等等……,這些人平日就經常或曾經做過些欺男霸女,貪汙腐敗,欺負弱小之事,所以他們和魯提轄屬於對立階級,才會支持鄭屠,他們不希望有像魯提轄一樣的人出現,因為會威脅到自己的生活甚至生命……。

用戶名寒雪說:

寫書是呆子,看書的是傻子,世人是戲子。老施的說法,鄭屠是市霸,地頭蛇,平時魚肉鄉裡,欺弱凌貧,這種人在市面上,純屬惡棍,不除不安。只有律師才為鄭屠辯護,如果今天菜市埸有幾個鄭屠?你會拍馬屁,巴結鄭屠,狼狽偽奸,魚肉鄉裡嗎?

文化一家人說:

這個問題有點讓人哭笑不得。

所謂鮮有人批評鄭屠,這個「鮮」字無疑是少的意思。

大多卻指責魯達,無疑是多數人都說魯達的不是。

不知道這個說法是從何而來?

鄭屠也就是鎮關西,採用虛錢實契的卑鄙手段把金翠蓮騙到手,三個月後又被他老婆把金翠蓮趕了出來。還反過來朝金翠蓮要那根本就沒兌現的三千貫錢,逼得金氏父女只好流落街頭以賣唱還債。

這種無賴行徑被魯智深知道了,魯智深見義勇為拔刀相助,不僅資助金氏父女逃走,而且三拳打死了鎮關西,真可謂大快人心。

對這種事情,什麼樣的人能說鎮關西的好話,反倒說魯智深的壞話呢?

細究起來,無非是以下兩種情況:

一、少數人批評鄭屠

鄭屠欺男霸女,為非作歹,多數人都睜隻眼閉隻眼,權當沒看見,或者是攝於鄭屠的淫威,敢怒不敢言。所以就很少有人批評鄭屠。

二、多數人指責魯達。

多數人指責魯達,無非是說鎮關西固然有罪,但罪不至死。魯達教訓他一下就可以了,不應該打死他。

如果上述兩條成立的話,那麼,第一條敢怒不敢言也只能是在鄭屠沒死之前。如果鄭屠已經死了,他的淫威也就不存在了。誰還會怕他呢。

顯然這一條是不成立的。

至於第二條,似乎有些防衛過當的意味。但魯智深當初並沒想打死他,只不過一時氣憤,用力過猛,下手太重。關於 這一點,書中有明確介紹:

魯達尋思道:俺只指望痛打這廝一頓,不想三拳真箇打死了他。洒家須吃官司,又沒人送飯,不如及早撒開。

可見打死鄭屠並非是魯達的本意。

既然如此,多數人也只能是可惜魯智深丟掉了工作,流落江湖。那只能叫可惜,談不上指責。

因此,這兩條都是不存在的。

魏永臣550說:

鄭屠敬重的是「狀元橋上」,即仰頭「狀元橋上」,低頭「狀元橋下豬肉」,「賣豬肉」,必然「殺豬」。如果將「豬」轉化成笨豬不能提高製造技術發展生產力的落後文化,殺這樣的文化可知其功高也。「鄭」,即鄭,即「奠耳」;「耳」為虛,「鄭」即懷念祭奠為虛者,也即與「為實」作對者;「屠」就是殺,「鄭屠」就是對為虛者,懷念祭奠為虛者殺,可知這「鄭屠」鮮明的不容虛,只崇尚為實的態度。

「鎮關西」,就是鎮長城外的外敵和虎狼。「關」就是長城關口,「鎮關西」的就是秦始皇長城和強大的軍事國防能力及高生產力。打死了「鎮關西」,就等於打死了強大的物質生產能力和鎮守國家邊關要塞的根本,可知罪過深重。「鎮關西」之觀點與稱讚秦始皇為「秦明」的觀點是一致的,就是充分肯定秦始皇治國統一中國的觀點,就是稱讚秦始皇「焚書坑儒」為實滅虛的文化觀點。這也紅樓夢「秦可卿」的觀點也是一致的。「開劈鴻蒙,誰為情種」。就是言沒有人為打破愚昧無知而靠遍地播撒情種的,因為「情」是空虛不可為的東西,但惟有儒文化,「周文選文化」,遍地播撒仁義、禮義的情種,這就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原因。

「鄭屠開店」也不能按普通「開店」之概念理解,「店」指的就是供養世人食居的所在,就是指的人類所創新創造的一系列生產技術製造技術,正是人類創造的技術供養了一代代世人的繁衍發展,「店」是長久的永恆的,每個人或每代人與永恆的「店」相比,只不過是匆匆過客。「店」所看重的是前所未有的新技術「一」的不斷湧現誕生,「店」也在不斷淘汰落後的過於重複臃腫笨重的生產製造技術,這就是「店」重「一」而「小二(店小二)」的原因。保持「店」的強大強盛的生物養人固國就是「鄭屠開店」的意義。鄭屠開店,收養「金老(老金)父女」就在於「為金為實」而「生金」,「金」就是閃光的耀眼的財富,就是養人固國之本。

是什麼唆使魯達(魯提轄,魯智深)打死了鄭屠?正是不識「店」,不識「店小二」的糊塗愚昧思想和憐憫、仁義之心。是儒學文化科舉定才的制度打死了鎮關西,打死了鄭屠;是中華兩千年盛行的儒學儒史虛文字文化及書籍打死了鄭屠,扼殺了鎮關西文化。是空有虛名而無真才者頻頻登上狀元橋狀元榜的文化流行「打死了鄭屠」及鄭屠所守的狀元橋。只有創新創造了前所未有生產製造技術「一」的人,才配登上狀元金榜和狀元金橋。

自強不息河流1z說:

水滸傳,寫的宋朝事,幾百年來,鎮關西都是欺壓良善的惡霸,到了當今,成了被良善欺壓的,這和網上的另一篇"白毛女」上的黃世人成了大善人,楊白勞成了惡人是如出一轍,這些事件都出現在當今,證明現在有錢的現代惡霸的,本來面目的自己暴露,正是現代的現實,但我相信這只是極少數的,正和現在在網上罵農民是賴漢,窮人的人一樣,可見現在少數新形惡霸的有錢人,還是法律的漏網之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14535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