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簡單解釋
第一,你和有錢人賭博,你有1萬,對方有很多,第一次每個人壓1萬,你運氣好,你贏了,第二次壓2萬,你運氣還好,你又贏了,第三次壓4萬,你又贏了,第四次壓8萬,你輸了。那結果是你輸光了。除非你不賭博,要麼你的1萬,一定是輸了。
第二,富人掙的是財富再分配的錢,不是掙的辛苦錢,比如,2022年,我國錢多印了28萬億,鍋裡多了28斤水,全國人民購買力下降11%,這錢到你兜裡了嗎?沒有吧,都進入了富人的兜裡,所以財富分配出現了問題,所以英明的黨才提出要共同富裕。
謝邀!為什麼有錢人理財增長快,翻番增長,而我們總覺得沒有多少增長,甚至還感覺越來越窮了,這個問題,坤鵬論認為,可能與我們理財方式有關,與理財的思維有關,當然,也跟資金多少有點關係。
1.有錢人注重延遲享受,圖早不圖晚
什麼是延遲享受?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有30萬存款,面對買房還是買車的選擇,直接選擇買車那就是主張提早享受,而願意將這筆錢投入到房產或者其他,等過幾年十年後,有了更多的資金再買車,這就是「延遲享受」。有錢人很多都推崇延遲享受。因為,投資的時間越早,積累的投資經驗就越豐富,而且單從時間財富累積這個角度看,得到的回報往往也相應越高。如果你打算早點財務自由,建議你早點投資理財,積累財富。
直接說提早積累財富,提早理財,大家可能沒什麼感覺,數字最有說服力,假如你現在投資1萬塊錢,投資的期限是40年,每年的收益約8%,40年後你就可以得到21.7萬元。而如果這個投資時間往後推遲,假設你10年後再開始投資,就算本金投資2萬元,每年收益還是8%的話,最終的收益也只有20萬!
2.有錢人往往投資有形資產,而不是股票
提到理財,普通人容易想到股票、基金以及理財產品,但是,有錢人真的不會將主要精力用在這方面,相反,他們會投資有形資產。很多人都感覺得到,股市猶如過山車,散戶很難從中賺錢。而有錢人往往是做價值投資,他們往往投入到房地產、農場等有形資產,即使投入到股票,也是注重長期的價值投資,而不是短線買入賣出。
3.自動存錢法,抵制誘惑
生活中,我們會面對各種誘惑,比如消費就是一個坑,所以有了淘寶剁手族的說法。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面對更加豪華的汽車,很多時候大家很難克制住自己的消費欲望。那怎麼辦?就需要強制儲蓄,或者自動存錢的辦法來約束自己,比如說可以設立自動存錢帳戶,每個月工資到帳後,自動按照一定量劃入自動存錢帳戶。讓你自己看不到這一部分錢,你就會少一點欲望,積累到財富。再比如說,買房還房貸,實際上每月按時還款,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讓你強制儲蓄。生活中,同樣收入的兩個人,有的人買房了,每月按時還房貸,而另一個人啥也沒做,也沒有存下來錢,還不知道錢花在什麼地方了,就是這個道理。
4.有錢人投資也注重學習
投資與任何一門學問一樣,都是需要不斷學習研究的。成功的投資者往往會花大量的時間來學習最新的投資理念,學習投資過程中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緊跟資本市場的變化趨勢。比如說,炒股這個事,很多散戶連K線圖都不懂都在盲目跟風,聽人家說買啥股票,他就跟著買,這樣的投資虧錢才是常事,賺錢反而不大正常。投資者必須通過學習,學會自己判斷,並在投資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
5.有錢人還善於利用信貸
有錢人善於利用槓桿撬動更多的資金來投資,比如做任何生意,幾乎沒有哪個老闆是全款支付,而是可能欠著第三方的貨款,不是鼓勵大家到處欠款,而是要合理利用資金,讓資金轉起來。舉個房產的例子可能大家更容易理解,按照目前的房價,一二線城市房子動輒五六百萬一套,如果都等我們掙了這麼多錢來購買,恐怕那時都老了,而如果合理利用貸款政策,我們就可以用100萬左右的首付款,撬動三四百萬的房產投資。
為什麼有錢人理財能10倍100倍的增長,原因是有錢人理財與普通人不一樣,有錢人理財投資首先是抱團,並且有金融專家參與分析研究。以中國金融家俱樂部為例,都是有錢的富豪,在做任何投資前先是金融專家調查研究,做出正確的分析判斷後,大家再討論,風險低收益低的投資從來不參加,沒有投資機會的時候,大家去打高爾夫球,不打沒有把握的仗。當真正的賺大錢的機會來臨時,大家一起投資,大家有準備的抱團投資就會將風險降到最低,並且在大家抱團抄底後,就開始炒作成為一個投資熱點的概念,讓後面更多的人來追漲,成為財富熱點。而投資渠道和投資的產品是多種的,投資的機會每年全世界去尋找並做好專業化的研究。所以,最新的最好的財富機遇總是能先知先覺。
而普通人理財原地踏步10年不動的主要原因是沒有這樣的平臺,沒有頂級的金融專家來做專業化的研究和判斷。普通人只能到銀行或金融機構買點理財產品,銀行及金融機構賣的理財產品只能是比銀行利息高一點,基本是跑不贏通脹的,只能是原地踏步,根本不可能賺大錢。賺大錢需要先知先覺專業化的眼光和膽量。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讚。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我的小濤養花知識號專欄開通了,有關於投資理財的最新音頻和文章,幫助您提高理財技能,歡迎關注。
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吧:
從前有一個窮人,因為吃不飽,穿不暖,在佛祖面前哭泣,訴說著他的生活有多艱辛,每天做很多事,累得半死還沒有錢,哭了很久他就開始抱怨:「這個世界太不公平了,為什麼有錢人可以什麼都不幹還那麼有錢,而窮人就要天天累得半死還解決不了自己的溫飽!」
佛祖聽到後,反問他:「那你覺得怎樣才算公平啊?」
窮人忙說:「我要讓富人和窮人一樣,沒有錢,和我幹一樣的活,要是富人還是富人,那我就不再埋怨了!」
佛祖微笑著說道:「那好吧。」於是就把一位富人變得和窮人一樣窮,並且給了他們兩家人每人一座煤山,每天的食物可以用挖出來的煤賣掉的錢來買,不過需要一個月之內把煤山挖完。
第二天,富人和窮人就一起開始挖山了,窮人平時做粗活做慣了,很快他就挖了一車煤,就拉到集市上賣了錢,他就把這些錢全部買了吃的,拿回家去給家人解饞。
而富人就可憐了,平時沒有幹過重活的他,到了傍晚才挖了一車到集市上賣了錢,不過他的錢並沒有用完,他只買了幾個饅頭,其他的錢全部留起來了。
第二天窮人還是依舊早早的就起來挖煤,而富人卻去集市用昨天留的錢帶了兩個膀大腰圓的窮人回來,他們兩個就開始給富人挖煤,富人就站在一邊監督著,才半天功夫就挖出了好幾車的煤,富人又把賣煤的錢拿來又僱了幾個窮人,一天下來,他除了給工人開的工資,剩下的錢比窮人賺的多出了很多倍。
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窮人只挖了冰山一角,每天賺的錢都拿來買好吃的,好喝的,沒有想過要存錢,而富人半個月前就指揮工人挖光了煤山,賺了很多錢,他又用這些錢做了買賣,很快又成了一個富人。
結果大家都看到了,窮人再也不抱怨了,有時候,成功不在於你能做多少事,而是你有沒有頭腦,借多少力去做多少事。
有融網理財師表示:賺錢也是一樣的,要學會借力,借工具的力,借別人的力,借平臺的力。賺錢不一定要自己一點一點的賺,可以在理財平臺上面理財,讓錢自己生錢,實現財務自由~
很多人覺得奇怪,為什麼有錢人理財增長快,10倍100倍的增長,而我們自己卻總覺得財富沒有多少增長,甚至10年的財產沒有多少增長,似乎在原地鬼打牆。這是不是與錢多錢少有關?從而衍化成有錢人更容易有錢,而沒有錢的人掙錢更難。#理財大賽第三季#
這樣的現象到底存在不存在呢?如果存在到底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三大因素應該考慮:
首先,有錢人理財投資多元化,因此有錢人更能在各種情形中找到賺錢的方向和目標,而沒有錢的人理財的手段和方式十分有限。
現實中確實存在有錢人更有錢的情況,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是如此。
數據顯示,2018年底中國個人高淨值人群規模達197萬人,全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總體規模達到190萬億元。另據報告指出,在目前我國經濟大環境下,高淨值人群的財富增長仍然十分穩健,預計2020年中國高淨值家庭的數量將增至388萬戶,可投資金融資產總額將佔據中國整體個人財富的半壁江山。從這一數據可以看出,我國高淨值客戶確實在持續增長。
這是因為有錢人總是在各種危機中抓住賺錢的機會,而沒有錢或者錢少的人無論是在正常年代還是在困難時期賺錢的機會都少。
清華女教授曾經質疑:2020年疫情衝擊下,為什麼有錢人反而更有錢了?確實是,疫情衝擊之下面對企業倒閉、被迫裁員、股市動蕩,給了很多人生活一個猝不及防的重重一擊;但另外一群有錢人,卻照樣能從危機之中找到賺錢的機會,至少保持了自己掙錢的速度。而這些有錢人就是在疫情衝擊之下尋找更多的賺錢機會,並且已經賺取了更多的錢。這就是有錢的人理財投資收益增長快,而沒有錢或者錢少的人財富增長慢的重要原因。
其次,有錢的人更多實際上更關注於低風險理財,所以實現財富的穩健增長,而錢少的人理財方式反而更傾向於冒險,導致火中取慄出現風險損失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有錢的人都喜歡風險投資,恰恰相反,有錢的人的風險投資傾向卻是保守型的、穩健型的。
有調查分析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元以上的高淨值人群達到了197萬人,他們對風險的敏感度相當高,大部分人都傾向於配置低風險的資產投資方式。
而錢少的人則可能不同,會更傾向於高風險投資方式,從而更快地獲得財富的增長。
有朋友前幾天徵詢朋友投資理財建議時,朋友給出了這樣的一段話:「金融圈流傳一句名言——富人買債券,中產買股票,窮人買期貨。你仔細品品!」
實際上,窮人買期貨只是說窮人對投資的收益要求更高,就像炒期貨一樣,並不是炒期貨的人窮人多,而只是說窮人希望自己的投資像投資期貨一樣可以一夜暴富,但又沒有承擔投資風險的能力。現實中經常發生的那些以20%30%投資收益騙取的高息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的投資者,大多數是拿退休金的老頭老太太,就是這個原因。
富人作為自然人和家庭人,卻在理財投資時更謹慎。有調查分析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元以上的高淨值人群,達到了197萬人。通過對這197萬人的財富配置可以發現,他們對風險的敏感度相當高,大部分人都傾向於配置低風險的資產投資方式。
富人能夠守住金錢,而錢少的人則可能更容易失去已經到手的財富。這就是富人錢越來越多的原因,而錢少的人則可能會越來越少。
其三,錢多的人更能夠享受到財產的增值收益,而錢少的人只能享受到金錢升值的收益,這才是有錢的人理財收益越來越錢多,而錢少的人則越來越少的根本原因。
現實永遠與我們的想像和看到的現象有較大的距離,近日有媒體報導一大的現象:疫情之下中國超級富翁財富激增。
中國超級富翁們的資產價值已經從新冠疫情導致的3月低谷中走出來,今年7月底與2019年4月相比,中國超級富翁們的總財富增長了41%,在突破1.5萬億美元大關的同時,也將全球十億美元富翁的總財富提升至創紀錄的新高。
中國超級富翁們的財富激增,有人質疑疫情是「劫貧濟富」。到底是不是呢?
在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經濟學家高善文的觀點也許是從一個側面進行了注釋。那就是在這一次的疫情衝擊之下,我國高收入人群的財富增長反而增長得更快了。原因在於國家在疫情期間放寬了貨幣政策,推升了資產價格,這些資產價格包括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的估值。這一資產價值的增值大多數老百姓沒有享受到,錢少的人由於資產少更沒有享受到,持有這兩項的中高收入人群卻享受得更多。這才是錢多的人理財收益更多奔跑、而錢少的人理財收益原地踏步的根本原因。
從我國的高淨值家庭資產狀況看,根據報告顯示的數據,2018年底我國大陸千萬級資產的高淨值家庭達到157.64萬人,這些人主要是企業主、金領、炒房者、職業股民,其中企業主佔65%、金領佔20%、炒房者佔10%、職業股民佔5%。如果你以為職業股民是真的炒股賺錢就錯了,職業股民恰恰享受到的是資產的增值,因為他們平均擁有430萬以上自住房產,170萬以上投資性房產和價值100萬以上的汽車,這些投資的資產平均達到700萬元。
為什麼有錢人理財十倍百倍增長,我們卻10年原地踏步不動呢?三大原因:錢多的人有更多的賺錢機會而錢少的人沒有、錢多的人理財投資列穩健而錢少的投資風險更大、錢多的人更容易獲得資產增值的紅利而錢少的人沒有。你覺得呢?(麒鑑)
理財幾乎是人人都在做的事情,但是有的人理財很有效果,有的人卻收益平平。其實究其原因,還是每個人理財習慣的不一樣。有的人偏向於保守型的理財,厭惡風險,所以資產的積累速度自然會慢一些,有的人願意承擔一定的風險,選擇較高的收益率的產品,所以資產積累就會快一些。這是同等資產水準的人之間的比較。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很極端,那就是富人的理財可以使資產成10倍100倍增長,遠遠快於普通人的理財。這其中的原因,是以下其他的幾個因素。
1、一般人會受到起投金額的限制
我們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其實也不難發現有很多風險低,但是收益較高的產品。比如有的養老基金,或者組合基金,它們都屬於低風險投資,本金相對有保障,收益率卻可以達到較高的4%,甚至是5%以上。但是,這樣的產品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選擇的無門檻產品。通常,大多數這樣的產品,起投金額都很高,比如500萬起投。
這樣一來,至少得有500萬的資產,才有能力購買,以及享受這樣的高利率。一般人,如果資產並不多,達不到這個標準,自然就無法享受到這樣的低風險以及高利率的理財產品,那麼財富積累的效率自然就比不上有錢人了。
2、有錢人的理財選擇更多,抗風險能力強
除了以上說到的低風險理財,有錢人可以選擇的理財方式還是多種多樣的。由於他們資金積累本來就豐厚,所以,他們可以承擔的風險範圍就比一般人更大,自然就更願意選擇風險係數較高,但是同時利率也更高的理財產品。因此,他們獲得高收益的概率,在承擔了一定風險以後,就比一般人要高很多。
在眾多的理財產品中,也確實不乏收益率較高的,有的甚至可以達到10%的年化收益率。這樣的理財產品並不是任何普通人都有能力選擇的,但是對於富人來說,完全可以承擔得起,因為雄厚的資金,可以給予他們更多的試錯機會。
3、有錢人更有機會藉助自身專業人才的幫助
一般來說,當你的資產達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會升級成為銀行的VIP客戶,像這樣的高級客戶,銀行往往都會提供專業的理財指導。比如,會給客戶配備以為資深的專業人員,他會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為客戶量身打造一套最有效的理財方案,通過這套方案,客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更高的理財收益。有專業人員的幫助和合理規劃,勢必比自己一個人的埋頭研究要有意義的多,也肯定更有利於資產的積累。
總結
總的來說,資產豐厚的有錢人,之所以能夠比普通人更容易獲得資產的積累,主要是由於本身資金豐厚,可以選擇的投資渠道和投資方法更多,同時,也更容易得到專業人士的幫助。所以在投資理財方面,比一般人更有優勢。
國家對於投資理財有一個規定,叫做私募理財產品只面向合格投資者發售。#理財大賽第三季#
合格投資者,對於自然人需要具備的條件是,具有兩年以上的投資經歷,且滿足家庭金融淨資產不低於300萬元人民幣;或者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人民幣;或者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人民幣。
對於這些私募理財產品,相應的收益率一般都能達到7%~8%以上,當然同樣的也是風險較高,說不定哪天會出現違約,會面臨著重大損失。
有些人覺得,損失就損失唄,反正大家風險都一樣。可實際上,話不能這麼說,如果我們有300萬,損失50%會剩下150萬;如果我們有3萬元,損失50%,只剩下1.5萬元。這種情況下可能是有錢人損失更大,可是有錢人剩餘的資產仍然能保障他們的生活水平衣食無憂。如果我們家辛辛苦苦積攢的3萬元只剩下1.5萬元,對於個人和家庭的生活保障將會大大縮水。
如果中低收入的個人受到嚴重損失,將會對其個人和家庭產生不穩定的影響。這就是財產不同,風險承受能力不一樣。所以,國家通過強制規定保障中低收入人群遠離投資風險,但同時也讓他們遠離了高收益的投資理財產品。
目前我們普通人投資理財,大多數人的首選實際上還是銀行存款、銀行理財產品、國債等等。截至2020年上半年,我國住戶存款規模再次提升9.7萬億元,整體規模達到了91.8萬億。這既屬於人們的理財習慣,也屬於人們安全性的保障。畢竟銀行存款是有存款保險制度保護的,50萬元以內可以實現保本保息。
現今,銀行存款類的保本保息存款理財產品,最高收益率也不過4%~5%。如果我們存上10年,也就是說我們的積蓄能增長50%左右。可實際上人們的收入增加速度很快,2019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增長8.9%。如果10年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我們的收入水平將會增長135%左右,遠遠超過了收益率的增長。
更多的有錢人可以通過投資創業成就財富自由的夢。比如說雷軍向小米的天使投資,收益超過100億元。實際上,目前我國85%的億萬富翁都是企業主,5%是職業股民,10%是房地產投資者。而千萬富翁中有65%,另外20%是金領,10%是房地產投資者,5%是職業股民。所以,僅憑打工是很難實現財富自由的。
可是,創業有大風險大家很明白,倒閉的企業數量遠遠多於成功企業的數量。目前,我們國家只有深圳明年實施破產條例,一旦創業失敗可能會一輩子都被討債追債中。
我們普通人追求「財富安全」,因此只能追逐一日三餐。我們整天忙於工作,又沒有更好的投資機會,財富增長速度只能緩慢了。這可能就是「財富安全」的副作用吧。
其實,人生就是有這樣多的門檻。有時候就跟考大學一樣,考上了真的會改變人一輩子的命運的。如果我們財富達不到相應的門檻,很多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也會把我們拒之門外的。@
首先要糾正一個觀點:有錢人賺錢確實是比普通人容易,但是不可能做到理財10倍、100倍的增長。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是把100塊錢增長到1000塊錢簡單?還是把100萬增漲到1000萬簡單?
肯定是前者。
但是,有錢人財富的增加,確實比我們普通人更加的容易。
我們普通人,想要把財富積累到100萬,可能需要一輩子的努力。但是對於有錢人來說,賺100萬可能就是一兩年的事情而已
像我上班的銀行,最大的一個客戶是一個拆遷戶阿姨。她在我們銀行存了1700多萬。
1700萬存款,一年有多少利息?
如果按照年化3.0%的利率計算。一年就是有51萬。如果按照年化4.0%的利率計算,一年就有利息68萬。
這個阿姨每天什麼都不需要做,只需要每天在家玩。最多只需要兩年的時間,銀行就會雙手奉上百萬利息。
賺一百萬,對這個阿姨來說,就是如此的簡單,跟吃飯喝水一樣流暢。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想要積攢一百萬,不但要靠努力,還要加上運氣。
月薪5000塊錢的工資,不吃不喝一年也才存6萬。想要積攢到100萬,需要將近17年的時間。
即使是月薪1萬,不吃不喝修仙的情況下,想要積攢到100萬,也需要將近10年的時間。
像我自己每個月得工資收入,到手都在一萬以上。但是,只夠一家人維持正常的生活開銷。一年下來,可能一萬塊錢都存不下來。
想要家庭存款能有100萬,收入在2萬以下的,根本就不需要考慮了。而月薪能超過2萬塊錢,可以秒殺99.9%以上的工薪階層了。
我們普通人家庭存款的天花板。基本上就是在100萬左右。而一百萬存款對有錢人來說,可能就只是一年的收入。
有錢人越有錢,賺錢就越容易。
有錢人為啥掙錢會更加的容易?
1 . 錢生錢
這世界上最厲害的掙錢方式是什麼?就是錢生錢。
你有一萬塊錢存在銀行,一年利息就200多塊錢。這看起來很微不足道,沒有什麼感覺。
但是,你有100萬存在銀行時,一年利息就有2萬塊錢。你有1000萬存在銀行時,一年利息就有20萬以上。這比很多家庭的年收入,都要高一大截。
當你有1個億存在銀行時,一年的利息至少有幾百萬。憑藉這個利息,就足夠過去錦衣玉食的生活。
那些千萬富豪,億萬富豪,即使每天啥都不幹,只需要把錢存在銀行裡,銀行就是它的打工仔。
2 . 掌握大量的社會資源
有錢人之所以掙錢容易,還在於擁有大量的社會資源。
給大家舉個例子:
為啥我國的農民這麼窮?美國的農民就這麼有錢呢?
很多人可能會說,因為我國糧食價格便宜。這就錯的離譜!我國糧食價格在全世界都是屬於高價位,和美國糧食價格比較,至少要高出1/3以上。
我們國家農民窮,本質原因還是因為擁有的土地少。一家就十畝地,除非地裡能長出黃金,不然想富裕起來,太難了。
而美國那邊的農民,都叫農場主。少的擁有土地幾百畝,多的擁有土地上萬畝。
這麼多的土地,哪怕一畝地一年只能掙500塊錢。1000畝一年就是50萬,1萬母一年就是500萬。這想不富裕,天理不容。
有錢人掌握社會大量的資源,土地、工廠、原材料,能很快的轉為為錢財。想要掙錢,真的是太簡單了。
3 . 眼光更好,把握機會能力更強
有錢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差別,還是在眼界和思維上。
有錢人具備掙錢的能力,而普通人不具備這個能力。即使機會來到面前,我們普通人可能也看不見。或者即使看見了,也沒有去抓住的想法。或者是想去抓住,但是沒操作的資本。
有錢人是什麼都擁有,有錢、有人脈、有眼光,只要機會出現,只需要一伸手,即可以輕而易舉的抓在手心。
我們大部分的人,生來就是湊數的
以前常說「條條大道通羅馬」,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時候,當你辛辛苦苦一步一個腳印往羅馬走的時候。已經有人一出生就可以坐在羅馬市中心,悠閒的喝著下午茶。
很多東西,像別墅、豪車,如果你一出生的時候不能擁有,這輩子基本上就不可能擁有了。
我們絕大部分的人,生來就是來人間湊數的。賺不到錢,或者是存款一直沒有增加,都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我們沒必要去苛求自己,要向有錢人那樣,可以呼風喚雨。把自己平平淡淡的生活過好,就是成功的一生。
謝邀!
首先簡答:在之前回復《為什麼有人說「窮人玩股票一般都會賠」?( https://wukong.toutiao.com/answer/7105350022740672772/ )》中提到:「長久關注我的網友都知道,為何「窮人玩股票一般都會賠」這類問題,我之前回復過多次了,原因很多,如信息不對稱、投資思維、賭徒心態等等等等,不另贅述了,這兒就再提一點吧:很多書分析巴菲特為何靠投資股市(一、二級市場)能一度成為世界首富,也是各種原因,如著名的價值投資、長線、時間、buy and hold,他人貪婪我恐懼、護城河等等等等,其實,歸根到底最關鍵的是兩個字:活著(上月巴菲特年會,他和芒格的年紀加起來近200歲,依然生龍活虎)!」 此問題的道理其實也類似。
注意到此問題下面有超過200個(其中不乏不錯的)答覆了,就借回復此問題談二點吧:
1、漫談經濟學家的騎士精神
把時間拉回到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戰後繁榮開始了。凱恩斯作為劍橋大學經濟學教授,在埋頭寫作《貨幣論》的同時,開始了在資本市場上掘金的遊戲。我們知道,凱恩斯的預測向來準得像巫術一樣。他對經濟周期的精準把握,讓他自己、託他代為理財的朋友們,以及委託他順手管管財務的劍橋大學都賺得盆滿缽滿。但大神如凱恩斯,一生也有三次失手的經歷。其中最慘痛的,就是1929年的大蕭條。這次損失幾乎令凱恩斯傾家蕩產。(當然,他很快翻本了,並且在漫長的衰退中,可恥得越來越富有,到1936年,他的資產已經增長了23倍。)失敗的教訓令痴迷以概率論預測市場的凱恩斯意識到,經濟不是可以量化的數字,它還包含了人性。全家騎士精神狀態不錯但效果不盡人意;
2、注意到最近國內好些專家認為,俄羅斯金融戰打勝了,盧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堅挺!
首先看一下這場盧布保衛金融戰是怎麼打的:
1、將兌換外匯的手續費提高到12%,而把外匯換盧布的手續費降為0;
2、禁止外國公司和個人拋售俄羅斯資產,這樣國內的盧布就出不去了,離岸(國際市場)的盧布就少了,同時;
A. 規定出口賺到的外匯必須換成盧布
B. 最厲害的是大幅提高盧布的基準利率
So on and so forth, 減少供給,提高需求,一進一出,盧布的匯率自然上升;不過,流動性大幅下降,雖然匯率升高,但成交量卻創下2012年以來最低點;而且,買不到歐美的工業製成品和高科技產品了。
再強調一下,盧布企穩的代價是俄羅斯2月底,一度將基準利率從9.5%大幅上調至20%(超過了一般信用卡的利率,可謂高利貸了)!其後,雖然二次下調,目前的基準利率依然在14%的高位,同時通脹率更在17.5%!
對標一下美國即可:
目前美元的基準利率不過只是0.75-1%,通脹不過8%而已,就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了,說是四十年來的最惡性的通脹了;而美聯儲不過只是放出鷹派的加息+縮表的聲音,就被好些經濟學家微言美聯儲不顧美國經濟的衰退了……
其實,很多事情無需具體的專業分析,一對比美國就可知道俄羅斯在維持盧布堅挺的背後,需要付出多少代價了……另外,俄羅斯馬上就有很多外債要到期了,是否會違約……anyway,人為製造的升值是難以持續的……點到為止吧。
最後,再順便打個小廣告,我的財經科普漫畫《漫畫生活中的貨幣》和《漫畫生活中的投資》新鮮出爐,謝謝關注!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有錢人理財,確實可以10倍100倍的增長,我們普通人可能很難有這麼大幅度的理財收益,但就算買理財產品也不至於10年不動吧,早個五六年以前年化8-9個點的產品都不少,現在年化也差不多能有4個點,每年把利息再投入享受的還是複利收益,說10年不動的恐怕是只把錢存銀行的了。
至於有錢人理財為什麼收益更高,因為他們錢多,還有圈子,就能有更多更好投資理財的渠道。
比如,最牛的一些私募基金,基本都是封閉式的,不公開發行,投資門檻至少上百萬起,且限制多少年不能賣出,也就是這些得是閒錢,所以沒錢的人連買的門檻都夠不上。
即便有點小錢,頂級知名基金經理的基金,也不是你想買就買的到的,份額一出來,得搶,還是有關係才搶的到,你當然是越有錢,別人也越願意讓你買,因為你不但可以買這個,還可以買別的,甚至還可能有別的投資業務能合作,有錢和有頂級能力的金融人士,大家的成全是相互的。
錢多的人,才有機會做選擇,他才能去比較預期收益率,他不會只買固定收益的理財,會做多元化的配置,也就是固定收益的產品、房產、股票、基金他都可以買,甚至可以請專業團隊來幫他管理。
除此之外,他還可以買最核心最稀缺最能升值的資產,比如房子,有錢人可以買稀缺的位置好的大平層或別墅,升值的空間一定大於普通房子,且還能買很多套,這樣他們的收益率當然比普通人高得多了。
最後,不要說買房子買股票是投資不是理財,投資一定是理財的一部分,只是看你的錢怎麼分配,還有是否有投資的能力,不懂投資的,只買點穩健的理財產品也是對的,總比把錢虧了強,但你用錢生錢的收益,肯定就比不上會做投資的人了。
中國的教育中,其實很缺少財商的教育,但現在這個社會,培養財商真的越來越重要,畢竟只靠工資想變富有,真的越來越難了。
大部分有錢人的財商,應該也是遠遠大過前普通人的吧。
歡迎關注@財經大表姐,學投資,讓財富增值,感謝您的點讚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