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是人到四十了,那麼我們就應該明白,這個世界的基本運行規則,到底應該是怎樣的,換句話說,一個沒有商業頭腦的人,要如何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呢?
我們知道,這個世界的基本運行規則就是基於商業的,說這是一個市場經濟的世界,其實也毫不為過,因此懂商業頭腦,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讓你獲得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但是,即便你自己真的不懂商業,或者說非常討厭商業,這也沒有關係,前提是你身邊的人必須要懂商業,因為當我們說到改變自己的命運的時候,我們通常說的是什麼?
我們通常說的是事業上獲得的巨大成功,而這個成功的標準定義之一,其實就是商業價值。
哪怕是像高更畢卡索達文西梵谷這樣的畫家,在生前作品可能一文不值,也基本上沒有什麼名氣,但死後之所以能夠被世人所銘記,其中一個關鍵因素也是因為他的畫作先是值錢了,他的繪畫風格先是得到肯定了,之後才有了那麼高的知名度。
每一幅畫成交價的背後,其實都代表著那個圈子裡的人對他的一種肯定,而這種肯定,也就基本上意味著大眾的肯定。
就像我們說一個勞力士手錶對我們這些普通人的用處雖然不大,但我們不能否定這塊手錶很值錢,道理其實是一樣的。
因此,如果一個人沒有商業頭腦,那你至少得有被市場認可的技術,或是某種手藝,或是異於常人的天賦,關鍵是怎樣的?
關鍵是你的這種技術或者天賦,必須要是稀缺的,要被大眾所認可的。
這是第一點。
但有了這一點還不夠,是金子不一定一定會發光,你還要碰到一個能夠挖掘你的人,這個人可以是你的合作夥伴、經紀人、你的上司、領導、甚至是你的親戚,總而言之,這個人至少得有商業頭腦,懂得怎麼把你的這個技術去變現,去利益最大化。
然後,你還需要一點點的運氣,有了技術和商業頭腦還不一定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你還需要一點點運氣,例如緊跟潮流或者風口,又例如參加了某個活動讓你一炮而紅,亦或是某個曝光讓你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到了這個時候,我們才可以說,你的命運幾乎已經是被改變了,從此以後,你的子孫三代大概率都會因你而不同,都會因你而沾光。
例如蜜雪冰城的創始人,就是兩兄弟,其中一個內向理性一點,其中一個外向活潑一點,但無一例外的是,這兩兄弟都喜歡學習和思考。
這兩兄弟,老大叫張紅超,老二叫張紅甫,前十年這他們只開了一家店,後來用了十七年開了上千家店。
1997年,張紅超在鄭州創業泡冰店,三死三生,一度出走合肥賣冰糖葫蘆,兩年後回到鄭州重新盤了間大約60多平米的門面賣中餐和冷飲。
一直到2006年,張紅超就只有這麼一家店。
在這期間,張紅甫考上大學,但念了半年書就退學,因為喜歡電子產品當了音響銷售代理;2007年,張紅超第二家店開業,生意紅火,張紅甫隨後在妻子的鼓動下辭職,成為他哥哥的第一代加盟商。
後來兩兄弟一起經營蜜雪冰城,弟弟管前端門店,哥哥管後端生產研發。
蜜雪冰城的加盟模式的連鎖複製能力很快凸顯,從1000家店變成5000家店,蜜雪冰城花了五年,從5000到1萬,只花了兩年,從1萬到2萬,只花了一年。
從蜜雪冰城的故事可以看出,其實沒有商業頭腦,沒有什麼學歷都不重要,只要你趕上了一個好時候,一個好的運氣,以及一些堅守,你就可以實現一個比較大的成功,經營一個比較好的成果,然後改變自己的命運。
但現實一點的說,一個人已經到了四十歲,還有家庭負擔,甚至可能還有一些房貸等債務,此時要想改變命運,已經很難了。
因為你會發現,自己又沒有一技之長,又沒有商業頭腦,而這些東西都需要時間去學習,去沉澱,而對一個四十歲的人來說,沉澱反而是最不靠譜的,因為你又要照顧家庭、孩子、工作,還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這當然是不那麼現實,就會有不切實際的想法。
這個時候,「認命」或許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所謂的認命也並不是完全就放棄現有的優勢,完全躺平,這當然是不提倡的。所謂的認命應該是在已有的階段內,彌補自己的優勢,在現有的資源優勢,去借力發揮,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此時改變命運可能已經不那麼現實了,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邁向更好的一步,我認為還是非常有可能的。
例如,把你現有的工作進行精進,哪怕是一份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工作,其實也有精進的空間。
以跑網約車為例,很多人習慣把每天的目標定在三百元,或者四百元,一旦達到了這個數字就不跑了,這個其實是錯誤的目標制定方式。
考慮到下雨天訂單量更多,利潤更高,因此更理性的做法是在下雨天多跑一會,多掙一些錢,到了平時再跑三百元、四百元的目標,這樣下來一個月的收入就能夠有不錯的改善。
在能夠賺到更多的錢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多跑,多幹一會,因為你付出一樣多的時間,能夠賺到的錢,卻是平日的很多,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下雨天就應該多跑一會兒,平時再按照既定的目標去跑,實在生意很差的時候,就可以休息,因為生意不好的時候,你休息的成本是相對低廉的。
生意好的時候,你休息的成本反而很高。
人到四十,不僅僅要考慮賺錢,也要考慮「省錢」,讓自己有更健康的生活習慣,這看起來非常容易,相對來說其實也是為以後省錢。
戒菸、戒酒,在這個年齡段都可以開始嘗試了,這可以讓你相對較好的為以後患上重病而減少一定的概率,這變相也就是為你自己省錢了。
人到中年,很多時候我們都要開始學會在有限的時間裡去做利益最大化的事情,一些改變命運一類的事情,反而是不現實的。
認清現實,卻還懷抱理想,我想這是比較難的一個狀態,但也是這個年齡段應該去保持的一個狀態。
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能夠改變命運?如果是在二十歲的年齡段,做什麼都有改變命運的機會,但對一個四十歲年紀的人來說,如果你想從頭做起,做的不錯,能夠賺些錢,就已經很好了。
而改變命運這樣的話題,還是過於宏大了一些。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關心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關注我,把知識磨碎了給你看。
1,買一輛好車,奧迪A6,奔馳E,或者寶馬五系,二手的也行,加入車友俱樂部,會有好多新思路,大不了接親補貼油費。
2,一技之長可以學,商業頭腦可以練。
3,試著做做銷售類工作,房產銷售,保險推銷都行,你會發覺從中會學到很多東西。
4,學會跟對人,只要比你強的親戚朋友都值得跟,有時候一個做企業的朋友給你點小活,你就發了。
5,要知道撿破爛也能撿成破爛王,重要的還是肯放下面子,去做那些不體面,不違法的掙錢營生。
6,少存錢多攢資產,錢少的時候買個商業鋪位,錢多的時候買房,買商鋪,獲取租金收入。
7,在單位寧可做普工絕不做保安,普工還能學點技術,保安會讓你越做越懶。
8,捨得花錢請客送禮,平時走動關係,慢慢會發現,求人辦事很方便。
9,人沒有廢人,好好了解自己的長處,利用他來賺錢改變命運。
10,人到四十多讀書,系統的學習,雖然網絡上也能查到許多具體知識,但大多數人學到的都是碎片化的。
11,送外賣,跑網約車,做代駕都能掙到錢,辛苦一些,能掙很多,人到四十,幹就完了。
……
四十歲的人,吃上飯養個家並不難,發財需要累積,好好體會一下第二條和第五條吧!
人到四十歲無一技之長,無商業頭腦怎麼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呢?
人到四十歲了,還無技之長,還是保住目前的工作吧!也不要再去想一夜暴富的事了,當然不否認逆襲的人,成功的人可以考慮下概率。
老俗話說人過三十不學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就是放到目前這個社會,上學時間比較長,不說讀博士三十多就業,就說一般本科畢業也就二十多歲,到四十歲在社會上也混了十幾年了,沒有大的起色,還能有多大的江湖有你去闖蕩呢?特別是現在社會各種知識更新換代時間越來越短,如果接受能力強大,也早就混出名堂了,最起碼也有起色的苗頭了,也不需要考慮樓主所提的問題了。
古人說三十而立,已經人到四十,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的是保持家庭穩定,儘量少一點波動,對自己也有個定位,對家庭是有好處的。我認為,首先要保持職業穩定,有穩定的收入,保持家庭的正常開支。其次要照顧好家中的老人,畢竟孝順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給孩子們做榜樣。最後要教育好孩子,培養好孩子,學一技之長,防止走自己的老路吧。
當然這是一家之言,對待這個問題,各人有各人的看法。自人所處環境不同,經歷不同,承受能力不同,會有不同的看法也很正常。
人生40歲,年齡不上不下的,父母已經進入老年,孩子還沒長大,正是負擔最重的時候。最憂心的是,你竟然無一技之長,又無商業頭腦,命運如何改變呢?
等死?不可能。
首先,你要認識自己、好好規劃。你的最大優勢,就是還年輕,身體有力氣。你要看看,周邊環境當中,有哪些體力活適合自己幹的?如果沒有,應當到更大的城市看看,會有更多的工種選擇。
其次,要戒掉不良生活習慣。幹體力活,「勤」字當先,賺的都是辛苦錢,不要學某些人,吹、嫖、賭、飲,樣樣齊全。六合彩、盜竊、詐騙、搶劫……都不要沾。如果有不良習慣,誰也救不了你。
再次,要善於學習,在工作中增長本領。你到了40歲,仍無一技之長,就是懶惰、不愛學習造成的。大城市,有學習環境,有學習氛圍,有愛學習的人群,只要你有向學之心,總有一樣本領適合你。藝多不壓身,有了本領,走遍天下都不怕。
40歲、50歲、60歲……人會衰老,但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肩上的責任。改變命運,鑰匙,在自己的心,在自己的手中。
我是雲臺園,一個認真、負責的律師,添加關注,一起探討、交流法律和情感問題。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生在中國,成為一個中國人都是好命運。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沒有對百姓這樣好的。
我們聽到美國或日本等國家的工資比較高點兒或者有什麼免費待遇,那是他們已經發達了,經濟達到頂點,老百姓得到那麼一點點待遇又能算什麼呢?所以他們確實有底層社會,卑賤之人。沒有勞動能力的,流浪者滿大街。
我們的國家雖然還不富裕,但我們的百姓已經沒有貧困戶了。有幾家勤勞的貧困戶也是在照顧之中,剩下的就是聰明過度的二流懶漢,有點文化的臭秀才。
在我們國家,只要勤勞,生活就沒問題,有人說,勤勞不能致富,那麼,不幹活就能致富嗎?我們看到的億萬富翁起初都是勤勞的或者要比一般人多吃很多苦和累,而成了億萬富翁後,雖然不去勞累身體了,他們更要勞累頭腦。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中國百姓的命運本來都是好命運。不要說,吃什麼,穿什麼,我們看看自己每天扔出去的垃圾就行了。
我不要去攀比,那是沒頭兒的,當然,攀比也是上進的動力,這是競爭的本質,但中國競爭的本質是共同富裕,所以,我們現在還在強國的路上。等到我們的國家真正富裕了,發達了,我們的生活差距就絕對沒有了。所以,我們要自覺憬悟自己,把普通工作做好,不要耍滑,耍滑更累,把孩子培養好,就會有美好的嚮往和未來。
我們一般人所說的命運無非就是錢多錢少的問題。錢多錢少在生活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差距了,作為一個普通人,沒有商業頭腦,就要努力培養孩子。不要急於發財,要把孩子培養一個有做人原則的人,古人說的人生之道。自己要多做善事,多布施,有憐憫心,(不管孩子學習怎麼,大人孩子都要愛惜書本,愛惜字,不要亂扔帶字的紙,不要用帶字的紙擦桌子,墊屁股,出門不要隨便接廣告,接了不要隨地亂扔,帶回家集中起來賣廢品)。人之所以不聰明,都是因為頭腦中只有錢或我要賺多少錢,沒有想到怎樣賺錢,孩子之所以學習不好,就是因為只想到要考多少分,沒有想到題怎樣做。
一個人要想提高聰明度,要找到真智慧,真智慧需要沉靜,沉靜需要不攀不爭。人在盲目中,急躁中是不會有智慧的,何況我們一輩子都在急躁和盲目中度過。我們這一代不行,我們的子孫後代行就可以了,但我們要給子孫後代留下深厚的福德。無德則無祜也,無祜則福祉不定。這是天理,不明白不要緊,行善積德就可以了。
2002年我40歲,到浙江大學讀博士研究生。我這博士研究生,考了三次才成功。考學過程我還改了專業,從工學改成經濟學。這個過程非常辛苦,但是通過不斷的努力,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40歲還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年齡,每個人都具備了一定的優勢(長處)。要正確認清自己的優勢,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達到優勢互補,合競共贏,就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