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市直機關的隔壁就是市稅務局機關,由原地稅局和國稅局合併。稅務局是中直單位,工資參照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統籌發放,對於經濟發展水平一般的地方,大概率是高於當地同級別公務員的。以我們5線地級市為例,同級別公務員,比我們地級市機關高15%左右。
一、我們市直稅務局公務員收入情況。①稅務局二級主辦相當於公務員的二級主任科員。每月打卡工資7100元,雙邊公積金大概3050元,年終考核績效獎大概3.5萬元。所有加起來,全年可支配收入大概16萬元。②如果是一級執法員(相當於一級科員),全年可支配收入大概11萬元。③如果是四級高級主辦(相當於副處級虛職四級調研員),全年可支配收入大概18.5萬元。
二、我們市直機關公務員收入情況。①二級主任科員。每月打卡工資5600元,雙邊公積金大概2850元,年終考核績效獎大概2.2萬元。所有加起來,全年可支配收入大概12.4萬元。②一級科員,全年可支配收入大概9萬元。③四級調研員,全年可支配收入大概15.8萬元。
總的來說,稅務局機關公務員工資待遇參照地方,又普遍高於地方。但對於,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方,稅務局工資待遇可能沒有當地同級別公務員高。比如,珠三角某一線城市,稅務局二級主辦全年可支配收入大概為23萬元,當地二級主任科員可能為27萬元。
我老婆就在稅務局工作,是個中層幹部,95年大學畢業進入稅務局,沒有換過單位,工齡已經有28年了。
說實在的,十幾年前她們的工資待遇還行,工資福利比地方高;我在縣政府部門工作,我們兩口子同一時間參加的工作,級別也一樣,但是老婆的工資福利都高出我一大截。但是最近幾年不行了,她們的工資和地方的工資待遇一樣了,我是正科級別,老婆是按副科套工資,我們倆工資相差無幾,到手工資都是七千左右。
現在行政機關的工資都差不多,好多獎金沒有了,福利也不敢發了,每個月到手的基本上都是純工資,其他的獎金福利基乎沒有。在縣城工作掙這些錢不能算富裕,現在是高房價、高物價,孩子們大了一到結婚的時候買套房子都花完了,還可能要負債;但是如果沒有大的花錢去處,掙這些錢在養家餬口還是沒問題的。
你好,作為稅務幹部,我很明確地告訴你,現在稅務局的待遇跟其它部門沒什麼區別,唯一的優勢就是每月有300元的稅務津貼。
不可否認,稅務局確實有過高光時刻。
根據單位內老同志的說法,20年前的工資收入比現在的收入還要高一截,按照當時的物價水平,一位稅務幹部幾年的工資就能買一套房。
在那個時候,稅務確實是個讓人趨之若鶩的好單位,稅務幹部的幸福感很高,很多人都想盡辦法想要調入稅務。
但是,時代在變,昔日的榮光早已一去不復返,稅務的工資水平經歷了三次大的變動。
第一次變動是2006年的「陽光工資」。
所謂的陽光工資,是指將公務員的所有收入公開化、透明化,將基本工資以外的其它收入(例如津貼、補貼等)都納入工資的範疇進行統一核算、統一撥款,將不同部門的公務員的收入逐漸拉到同一水準。
陽光工資之前,稅務局每年可以從徵收到的稅款之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一部分用來發放幹部的工資。
但是,陽光工資之後,稅務局不能再抽取手續費,幹部的工資只能通過財政進行發放。這樣一來,稅務局幹部的很多福利就被砍掉了,收入直接大幅度下滑。
第二次變動是2012年開始的「八項規定」。
2012年「八項規定」出現以後,對於公務員的收入影響最大的就是各個機關單位的小金庫被直接取締。
原先,陽光工資之後,各個單位仍然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一些小金庫,還會私下發放一些補貼。
但是,八項規定之後,各個單位一律不得再私下設立小金庫,一旦發現,直接處分單位領導,導致了大批量的單位小金庫註銷。
同時,中央明確,各個單位不準濫發津貼、補貼、獎金,不準違反規定發放購物卡和禮品。
2012年之後,公務員的收入再次下滑,稅務局的幹部自然也無法避免。
第三次變動是2018年的「國地稅合併」。
原先,只有國稅是中央垂管的,而地稅是地方管理的,兩個部門的福利待遇存在明顯的差異。
等到國地稅合併為「稅務局」之後,主要沿襲國稅的模式,以垂直管理為主,原先地方可以發放、中央沒有項目的津貼、補貼、獎金一律停止發放!
同時,現在的稅務局嚴格執行中央機關的財務制度,各項規定非常繁瑣,領導們自己也不願找麻煩,有些模稜兩可的一律砍掉。
因此,現在的稅務待遇一律從低,還不如原先的國稅、地稅。
最後,介紹一下稅務幹部的收入組成。
稅務局公務員跟其它部門的沒太大區別,收入都由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組成。
基本工資執行國家統一標準,由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組成;津補貼包括生活性津貼、工作性津貼、通訊補貼、交通補貼、稅務津貼;獎金則執行地方的標準,和同級的政府部門沒什麼區別。
可以看到,稅務局相比其他部門會多一筆300元的稅務津貼,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優勢。
以我所在的浙江中遊城市為例,一名一級行政執法員全年到手收入大概在13萬左右。
歡迎點讚、關注,一起聊聊體制內的小知識。
本人稅務系統人員,稅務局待遇一般,比一般公務員平均待遇稍好點,但沒好多少。職級晉升難因為四級主辦以上人員嚴重超額;職務晉升更難,國地稅合併後現在的超額領導幹部還沒消化完呢。工作強度較大,稅收政策變化快,變化多,要不停的學習。灰色收入幾乎沒有,反正對於我這樣沒有職務的普通工作人員來說沒有。工作壓力正不斷加大,社保徵繳劃歸稅務後稅務局直接對接城鄉居民,各種矛盾、各種狀況頻發。假期明顯減少,加班成為家常便飯,未休假補貼一直難落實。
廣東珠三角某市稅務系統,每個月到手9500,公積金4800,績效一年6萬左右,房價兩萬往上,而待遇還在繼續降……
坐標江蘇無錫市某縣級市,稅務局工作,正式編制,現在月工資到手7500,公積金一個月3100,第13個月工資3000,一天管兩餐(早餐+午餐,加班時管晚餐),年底考核獎金3.5萬。
坐標河南某縣,稅務局,工作兩年,到手工資4400+,績效獎每月1200-1400一季度一發,公積金基數剛調共交2550,年底1314月加平安建設獎。
坐標北京稅務局下面的某分局,國稅地稅合併後成了國家垂直管理單位,和地方公務員不太一樣。目前入職已第四年,月應發工資9843元,扣除公積金、醫保、養老金等後實發工資7808元,車補660元,公積金雙邊2500元,單位如果評得上文明單位的話年底會多2萬左右獎金,如果評不上就沒有了。
西北小縣城稅務局,科員,全部工資加車補不到五千。兩口子帶孩子(我媳婦工資稍低一點;父母都沒退休,也不用太多額外孝敬),正常花銷,一個月剛好花完我的工資,媳婦的工資能攢下來。吃這一塊,肉(牛羊豬都吃)蛋奶水果,這一塊基本沒缺過。穿這一塊,我和媳婦消費都不算多…我們倆口子都不咋買,動員她買點好的也沒用——嗯,我娶了個好媳婦。住這一塊,還有房貸,但買的時候房價也不算高,而且是公積金在還,因暫時沒再買一套的想法,我也不打算提前還清。用這一塊,我們兩口子都是正常消費,也從來不對對方的消費指手畫腳——什麼我買的各種亂七八糟的書,什麼媳婦買的化妝品。行這一塊,代步車一輛,長城VV7,無車貸。總之,公職人員肯定餓不死,正常花銷的錢,國家都給你了。好好工作,消費方面別浪,能保持小康生活的。
我在武漢稅務的基層單位,每年到手12萬;表哥在老家地級市稅務局做科長,到手7萬。然後我們局長經常吐槽深圳稅務科員收入就跟我一樣高啊有20萬了…
我女朋友,廣西十八線小縣城稅務局公務員,好像稅務是區直單位吧,我不是很清楚這方面。每個月工資到手是兩千九左右,加上車補,三千五出頭,公積金自己加上單位一千五。五險現在用不上就不算了。每個月績效一千二,以前是一年一發,現在是攤到每個月發。加上扶貧的補助這些七七七八八的,每個月到手五千塊吧!以前在財務經常出差,每個月還有將近一千塊的出差補助,現在換部門了。出差少了,基本沒有了。算下來一年到手現金在六萬五左右。
三線城市,稅務系統,區局科員,工作三年,年薪12w,分攤每月,自己去算。我能告訴你我的真實收入,因為我們沒有利益關係,我身邊的人問我,我從來都說3000不到,自己琢磨其中原因吧。
北方三線城市,國開區稅務分局科員級別,今年收入如下:月工資4300+月車補500,年取暖補助5000。13月工資全額(記不住了,應該是6千多點)。年終目標獎56000+,精神文明獎6300(3到4年一次,今年輪上了)。月公積金1800+,月食堂補助400,還有一些有但是沒發到手的,廉潔保證金:五年一發,科員級別發一次7萬到8萬之間。房補:實行排班制,年累計在1萬多點,什麼時候輪到你,在一次性給齊。再簡單說一些小的的福利吧。每年醫院體檢劵2000元,每年義務獻血後給五個工作日假期,500元補助。每年生日當天給200元指定蛋糕店蛋糕券。每年除夕前象徵性交100元可領兩個中型塑膠袋的肉品。食堂自助式取餐:早上2熱4涼2飲4主食,中午6熱2涼1湯3主食2水果。晚上如果加班,提前報備,會額外在給做2熱1湯1主食。羽毛球館,撞球館,桌球館,健身房免費開放,還有一個我覺得是相對重要的,非本地戶口且無房的正式職員局內給申請公租房,90多平的房子兩人住,120多平的房子三人住。新小區新裝修新家電,年租金平均每人僅4千左右。PS:因為是國開區的緣故,年終獎金高於其他分局,食堂補助和規格可能也只是我們有。
甘肅剛入職稅務系統的工資,職務工資600,級別工資1,091.00 邊遠地區津貼610,稅務津貼300,移動通訊補貼80,交通費200,住房補貼78,補充住房公積金325,規範後津貼補貼3024,地方津貼510,女工衛生費10,暫發款120,臨時性補貼100,應發合計7050。個人繳納養老保險749,住房公積金533,夥食費扣款157,電費扣款17.2,實發合計5593.8。
河北南部縣城稅務,工資帶車補到手3000,每月大廳補貼200,公積金每月1000,每年取暖費3000,精神文明獎5000,績效才發到18年,每年15000。其他就沒有了。
西南某省會主城區(非高新),稅務系統,今年到手20多了,比往年多了幾萬,公積金單邊2k,目前工齡兩年半,明年按今年實際收入上調公積金。
西北某省小縣城稅務加車補到手6300,公積金2400,績效考核每個月1000年底考核獎30000,烤火費4000,十三個月工資7500,沒別的了,求厚碼,很知足。
遼寧一個縣級市,稅務系統,上班兩年,研究生到手能比同期本科多三百多,每月5400多+500多房補,年終績效3w,取暖費2000多,十三個月工資,其餘節日都不會發錢,這樣一年到手10w是有的。
山東稅務系統,我一個月4600,公積金一個月2000,考核獎30000,精神文明獎20000,其他福利費取暖費社保不算一年也是129200。
坐標西藏稅務系統,大概每月到手6000,公積金3500,年底20000,其他無。
稅務局的待遇怎麼樣,這個可能是許多希望進入稅務系統的大學生和家長比較關心的問題。作為長期在稅務系統一線工作的一名稅務工作者。就這個問題給大家簡要回答如下:
1.稅務系統收入待遇一般與當地其他黨政機關保持同等水平。可能兩者之間有一點差距,但是差距不會很大。稅務系統作為收錢的部門,國家的經費保障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地方的一些公務員待遇政策,稅務系統即使是垂直管理,一般都會享受,不會出現收入差異過大問題。
2.稅務系統收入待遇應該屬於當地中等水平。就是稅務系統幹部職工的收入待遇一般在當地處於中等水平,應該說在稅務系統工作,你的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買房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也是可以做到的。不過可能家裡完全沒有幫扶的農村大學生時間可能要長一點。如果有家裡支持,可能這個目標實現就會早點。
3.稅務系統待遇差距地區差異比較大。這個實際上也是合理現象,經濟發達地區收入待遇普遍比較高。比如北上廣深、經濟發達地區、省會城市一般收入待遇高於經濟欠發達地區。當然這些地區公務員考試競爭激烈,進入的難度也會大一點。
4.稅務系統公務員成長空間比較受限制。一個是因為垂直管理的原因,橫向交流比較少,另外國地稅合併因素影響,估計國地稅合併隨著人員退休更替因素未來會改善。如果個人對自身成長空間期望值過高,可能稅務系統一線崗位會讓你失望 這一點要有心理準備。不過稅務系統有遴選機會,可以選入上級黨政機關,不過這種機會相對整個基層稅務系統公務員來講,機會是非常少的。如果想成長空間大一點,最好選擇層級高的稅務機關或者其他黨政機關。
5.稅務系統是一個專業性比較強的業務部門。稅務系統雖然也有不少黨政人事教育後勤服務等崗位,但是人員絕大多數分配在業務崗位。特別是如果你是財稅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分配在業務崗位的可能性更大。當然稅務系統也會內部輪崗交流,業務崗位與非業務崗位也會進行一些輪崗多崗位鍛鍊。不過真正專業性非常強的崗位,財稅專業畢業大學生更多。學習和提升財稅專業技能,稅務系統應該是不錯的部門。
因此,談稅務局的待遇,關鍵看我們與誰比,期望值是什麼。如果期望值不是很高,稅務系統應該是不錯的。如果期望值很高,可能難以如你所願。稅務系統每年都會進入不少大學生,也要少數不滿足與於現狀離職的,但是絕大多數幹部都沒有離開,隊伍相對比較穩定。歡迎熱愛稅收事業的大學生進入我們這個隊伍。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25年稅零的老員工了,2000年左右真的沒話說槓槓的,現在加車補加下鄉補助4310,不連公積金和醫保社保,每年全年過節1000元以內的過節物品,最近三年年底才有2W—3W的績效,還是政府發的,不知道目前是多是少?
正式編制我不知道,說一個我知道的吧。
坐標三四線城市,下屬縣區稅務局勞務派遣人員,月到手工資2200元,月工作餐補助800元,五險按照最低標準,沒有公積金,其他無。
平時雙休,沒有年休假,只能通過加班調休。
我問她入職條件,她說認字,會基礎電腦即可,她的崗位是稅務窗口工作。
以上,是我認識的一個勞務派遣的稅務局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