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古代的普羅大眾。
古代太陽下山後到處黑咕隆咚,老百姓再奢侈也就點一盞油燈,只能照亮方圓一兩米的地方,還捨不得多用。所以古人晚上不可能有什麼娛樂活動的。
即使不存在照明問題,古代是農業社會,白天男耕女織,累個半死,到晚上筋骨都散了,哪裡有心思、有氣力進行娛樂活動啊。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當時生活的寫照。也就是說晚上能做的事情就是休息、睡覺。
別說古代,我國就是到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前夕),農村人的生活跟古代也沒有多少差別。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娛樂活動的話,想起一個段子。[捂臉]
話說當時有記者去農村採訪,為了彰顯shzy新農村的幸福生活,問了同樣的問題,晚上有什麼娛樂生活。社員的回答絕對是亮點,叫人笑壞肚皮[大笑]
他們回答說,晚上的娛樂活動就是搞搞男女關係[捂臉]
話扯遠了,還是回到古代。古代當然也有貴族、有有錢人、有城裡人(雖然在總人口中佔比極小)。他們晚上也是會有些娛樂活動的。
比如逛青樓啊,吟詩作畫啊,看戲聽戲啊等等。
謝謝邀請!古人晚上的娛樂生活也是很豐富的。正常的和平年代,安居樂業的時候,雖然沒有現在的電腦電視,人們總會聚集在一起侃大呱、唱小曲,來消磨時間。我們莊北面就是黃墩湖大堰,夏天,大堰上樹木青蔥,瓜果飄香。晚上人們洗完澡,每人都拿了蓆子,鋪蓋,在樹下休息,渴了就摘個瓜吃吃。幾十個人聚集在一起,什麼南朝北朝、什麼五代十國就侃起來了,你一段,我一段,總是笑聲不斷。有時不想侃大呱就唱小曲,莊上有幾個會唱小曲的,大家都鼓勁叫他們唱,不想唱也不行,有引頭的,就接著唱起來了,比如柳琴戲《水漫金山》,民間小調《買餃子》,旱船調之類的都有,有時候就能熱鬧到半夜,有些女人、個別男人就回家休息了,大部分就在大堰上睡覺了。那時候也沒有什麼蚊子,聽老人們講,即使有蚊子也只是一兩個,打死了就沒有了;正常從湖上來風,一是涼快,適宜休息,二是把蚊子也吹走了。
到了冬天,人們都喜歡到附近的王家去烤火。王家幾代都是做伐樹生意的,古時候伐樹都是連根挖的,樹根樹枝無人收購,所以聚集很多,冬天就用來烤火,有了火,就招來了一些人,一邊烤火,一邊侃大呱,都是鄰居,無話不談,內容豐富。如果想吃烤紅芋,就放幾個在火裡,一會兒就熟了,吃起來又香又甜,可樂了。一直到半夜才各自回家休息。
春秋時節,天氣不熱不涼的,正常有一些創江湖的人來到這裡,說書的藝人比較多,弄個晚場,一部書能唱好幾個晚上,內容大都是什麼《羅通掃北》、《秦瓊買馬》、《薛禮徵東》、《五女興唐傳》等等。每家給三斤五斤糧食就行了,一般不要錢。
古時有才藝的人也是很多的,草根明星不比現在少,娛樂生活也是很豐富的!
古人晚上的夜生活豐富多彩,也僅僅指得是有錢有權的富貴人家和特權階級。在那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時代,連一根燈芯都要自己製作的年代,誰家會奢侈滴一夜點兩盞燈 。我小時候讀書,沒有電燈,只有煤油燈,煤油燈芯是母親用棉線捻出來的。那時候舅舅家有一盞馬燈,羨慕的我天天做夢,有錢我也買盞防風的馬燈。
普通人家冬天僅吃兩頓飯,盞燈時分,趁天未黑透就吃完飯,洗漱完了,要不嘮嗑聊天,要不上床睡覺,年富力強精力旺盛的就進行造小人動,大多數的人家是早早進入夢鄉,雞鳴即起,開始一天的勞作。
有錢的人家,生活富裕閒錢有點,吃完飯了可以選擇聽聽堂會,打打牌,遊手好閒的人就會吃喝嫖賭抽,五毒齊上陣。
特權階層。生活就要奢靡多了。夜夜歌舞昇平。飲酒作樂。除了沒手機玩,沒電影電視看,沒有超市逛,一樣不會少。想著法子折騰著玩。知道大清朝怎麼滅亡的嗎?就是給八旗子弟給糟蹋國庫,掏空清朝家底給折騰沒了的。沒錢買軍艦,錢呢?錢給慈禧老太婆建看戲的石頭船上去了。
古人特權階層夜玩的娛樂不是我們可以攀比的,那是真叫一個腐敗奢侈糜爛。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古人得要分是什麼人?
如果是普通老百姓,對不起根本沒有什麼娛樂。
古代和今天不同,人口絕大部分是農民。
農民的夜生活
那個時代,農民作息是這樣,每天 天不亮就起床,草草吃頓早飯,然而帶著農具出門。
大量天亮時候農民趕到田地上,開始一天辛苦的勞作。
農民是不吃午飯的,因為往返家裡會耽誤幹活時間。
到了太陽快下山了,農民收拾農具回家,然後吃一頓晚飯,一天就吃兩頓飯。
其實,我國很多農村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還保持一天兩頓的習慣。
經過一天的艱苦體力勞動後,農民通常相當疲勞了,吃完飯基本就天黑了,一般直接上床睡覺。
普通農民家庭,沒有點燈的習慣,因為燈芯和油都需要花錢,也是一筆開銷。
古代榨油並不容易,燈油價格較高,普通農民很少購買。
所以,天一黑,農民不點燈就上床睡覺了。
要說有什麼娛樂,恐怕就是 夫妻兩人可以做的那些事了。
這種娛樂不花錢,不佔地,又綠色環保,還能增加夫妻感情。
建國後人口學者馬寅初曾說:中國農村人口出生率太高,主要是因為農村沒有電燈。
其實,除了這種事,就算農民有些閒錢和業餘時間,他們也未必能夠有什麼夜生活。
因為古代農民很少進城,平時都住在村裡,村裡最多有個小酒店,談不上什麼娛樂項目。
而進縣城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通常步行需要幾小時時間,誰有這個閒情雅致跑這麼遠去玩一玩。
普通市民
古代普通市民很少,因為農民基本都是自給自足,不需要什麼商品,所以商業也不發達。
《水滸中》的鄆城縣,其實也不是什麼小縣城,然而連個娛樂場所都沒有。市民也是都賺個生活費,哪有什麼閒錢去消費,更別說夜晚娛樂了。
最初閻婆惜一個美貌大姑娘,嫁給宋江黑胖漢子做二奶,就是因為當地沒有娛樂場所,閻婆惜這個歌妓失業了。
所以,縣城也談不上什麼夜生活,比農村好不到哪裡去。
有錢有勢的人
這些人就不同了,歷朝歷代都是一樣,不受到任何限制。
還是以《水滸》為例。宋江送了幾條黃金,就可以公然在夜晚去李師師家吃花酒,由美女作陪,高檔餐飲。
而古代嫖妓主要是在夜晚,而且絕非直接進屋就脫褲子的那種。
妓院往往是社交場所,幾個朋友一起去喝花酒,聊天、談事甚至談生意。隨後有的留下過夜,有的則回家,並不是都為了找女人才來的。
資料這麼寫:唐人方德元《金陵記》中記載了金陵(南京)的夜市:富人「盛金錢於腰間,微行夜中買酒,呼秦女,置宴。」唐詩人杜牧在《泊秦淮》詩中云:「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詩中描寫的正是金陵秦淮河畔紙醉金迷的夜市景象。
其實,只要有錢,在古代大城市,尤其是首都,夜生活還是不錯的。
據《東京夢華錄》載:「開封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耍鬧去處,通宵不絕。」宋朝時期的夜市時間一直延長到半夜三更。宋代夜市上買賣的商品種類很多,有農副產品、手工藝品、生活日用品、糕點食品等等數不勝數。這一點從南宋吳自牧所著的《夢粱錄》可以看出:「臨安夜市熱鬧非凡,大街關撲,如糖蜜糕、灌藕、時新果子、像生花果、魚鮮豬羊蹄肉,及細畫絹扇、細色紙扇、漏塵扇柄、異色影花扇、銷金裙、緞背心、緞小兒、銷金帽兒、逍遙巾、四時玩具、沙戲兒。再加春冬撲賣,所有產品應有盡有。」
這是夜市,大戶人家的婦女不能隨便出門,夜生活也很不錯。
大家看看《紅樓夢》賈府的女人們三天兩頭就是辦酒宴,夜晚大家一起吃吃喝喝,說說笑笑,打牌聽戲,非常熱鬧。
而賈府的戲班子是家裡養的,這十幾個小戲子,每年就要花費幾百兩銀子。而買這些女孩子,也得花上千兩甚至幾千兩銀子。
讓她們訓練好才藝到可以表現,也要數年時間,普通人家如何養得起。
可見,有錢人的夜生活重視很豐富的。
我覺得我們在古裝劇裡看的最多的應該就是逛青樓了吧。王公大臣,紈絝子弟,都是成群結隊的去青樓。青樓永遠一片燈紅酒綠,姑娘們穿得花枝招展的站在門口,甩著帕子,召喚每一個路過的男人。只要有客人來,就會有鶯鶯燕燕簇擁著往裡走,喝酒唱曲,打情罵俏……後面的就不用我說了吧。
當然還有很多文雅的活動,諸如《紅樓夢》,眾人一起賞燈看月,寫詩作畫。還有星爺的賞花賞月賞秋香。古代的晚上又會有夜市,可以吃吃路邊攤,看看雜耍什麼的。
今天特意為大家收集一些古詩詞,供大家參考的。
1、睡覺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發呆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3、喝酒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4、等人下棋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夜半過,閒敲棋子落燈花。
5、會基友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原。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6、嘆氣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7、織布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
8、洗衣服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暄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9、送人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10、想老婆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11、想老公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2、睡別人老公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13、偷東西聞有狗盜者,晝伏夜潛行。摩弓拭箭鏃,夜射不待明。
14、逛青樓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去年時。
15、各種爬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16、看月亮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7、上廁所鬱金堂北畫樓東,換骨神方上藥通。
18、打飛機獨坐書齋手作妻,此情不與外人知。若將左手換右手,便是倚妻再娶妻。
19、打獵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20、打仗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謝謝,供參考!如果喜歡【梅花撰史】,請點一下關注吧!這樣我們有更多交流機會,我更新的東西你也會第一時間看到!
古人晚上的娛樂生也有內容,就我所知道的說幾項吧。
古時候城裡的人晚上大多去妓館,妓院娛樂。他們聽琴,喝酒,看舞,聽歌。還有些好色的有錢人也留館嫖娼。但有的人不愛這些。有進茶館品茶聊天的,也有進賭場碰運氣的,還有聽書看戲的。高端雅氣之人,幾位聚一起飲酒傳花令賦詩為樂。
在鄉下民間,晚上的娛樂主要的是看戲和聽書。戲類分大小,大戲有高臺有圍幕,就象毫洲花戲樓那樣,演出的人很多,鼓樂班子也大。而小戲僅兩三個人,隨便一個小院都可演出。偏遠的小村落適合這種小戲班。
鐵梨花表演也是古代『夜晚娛樂之一。鄉裡人在不聽書不看戲的情況下,晚上打牌賭錢的人還是不少的。也有一晚上借著月光玩鞦韆。
好啦,本人才淺,回答不到位。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