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在湘潭生活的感受是怎樣的?_湘潭這個地方怎麼樣

泉信直飲水說: 湘潭市佔地面積僅5006平方公裡,人口300萬左右,是湖南省內最小 的城市。但論其他方面,湘潭…

泉信直飲水說:

湘潭市佔地面積僅5006平方公裡,人口300萬左右,是湖南省內最小 的城市。但論其他方面,湘潭卻是比不少城市出色的,其2016年GDP為1845億元,雖然不高但是增長速度和人均GDP都是排在省內的前幾名。而且湘潭還是中南地區的工業重地,公路、鐵路交通樞紐都很發達,所以很受重視。

而不少人對湘潭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這裡的文化和歷史。南京的科教實力想必不用多說,而這湘潭就有「小南京」之稱。作為湖南省的科教實力第二城,湘潭的科教資源及素質可以說是僅次於省會長沙,有著不少的知名大學,自然其人才資源也很豐富。

當然了,湘潭的歷史情懷更是人們不能忘記的一部分。從古至今 不少的傑出人物都出自這座城市,如蔣琬、曾國藩、齊白石、彭德懷等等。近代時更是有「半部中國近代史由湘人寫就」這樣的說法,確實在我國的革命時期湘潭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是我國紅色文化的搖籃。

說完湘潭的這些硬性實力,我們也來看看這座城市的「軟」魅力。湘潭有著1500多年建城歷史,民間文化、藝術、美食都十分的成熟完善。皮影戲、花鼓戲、民間嗩吶等都是這裡的拿手好戲,檳榔、湘蓮、燈芯糕都是湘潭經久不衰的特產,還有以顏值高性格辣有名的湘潭妹子都備受人喜歡。

湘潭在革命時期的貢獻是無可替代也不可忘懷的,而現在的湘潭在不少方面也是很出色的,雖然算不上中流砥柱,但是經濟、科教、交通在省內影響力都不小。

沉140769451說:

湘潭市是湖南省的主要工業城市,工業經濟佔比全省第一,人均GDP全省第二、全國六十幾位,人均收入全省第三、全國七十幾位,教育資源全省第二,有一所雙一流重點大學——湘大,萬人受高等教育程度全省第二,全市人口109萬餘人,城市面積居全省第七。湘潭市所屬的地級湘潭市是全省面積最小的地級市,和長沙市一樣只轄同名的一市一縣,其他均有兩個代管縣級市,其中韶山市是湖南最小的市。

湘潭市位於長沙市的湘江上遊,緊鄰長沙市和株洲市,市政府與長沙市政府距離51公裡,與株洲市政府26公裡,株洲市原為湘潭縣下轄的一個鄉,三市處於一小時經濟圈內,有便捷的公路交通系統和城際軌道交通系統,三市互達約為半小時車程,市府互達分別不足一個半小時和一小時,大部分時間在市區內通行,所以如果開車的話,住在湘潭,工作、娛樂、購物到長沙、株洲都是很方便的事,早上七點從湘潭出發,八點多可以在長沙吃早飯,上午逛逛街、購購物,中午可以趕到株洲吃中飯,下午繼續逛街購物,晚上可以回湘潭吃晚飯。湘潭是湘菜湘中風味的三大中心之一,著名的剁椒魚頭、毛式紅燒肉就出自湘潭,聞名的還有湘潭水煮河魚、馬家河黑山羊、錳礦毛細扣肉,有「一部湘菜史,半部湘潭寫」之說。

湘潭的工業主要涉及鋼鐵冶煉、軍工、機械製造、汽車製造、電機、電纜、電化、風力發電製造和火力發電,全省唯一三家年營收過千億的企業,除長沙的三一和建工集團外,便是位於湘潭的湘鋼。湘鋼為原冶金部屬央企,現交湖南省國資委代管。過去,因為湘鋼的存在,湘潭的工業汙染情況還是比較嚴重的,但經過近二十多年的汙染治理,環境已大為改善,煙囪排放的都是經過環保處理後的水蒸汽,停止了汙水排放,粉塵也經環保處理後由汽車外運,還搞起了工業旅遊。火力發電廠亦是如此,其他工業企業幾乎是沒有多少汙染的。市區多公園,幾乎任何住宅小區兩公裡範圍內便有公園、綠地、沿江風光帶,市內交通不算擁堵,購物、生活均十分便利。

湘潭房價便宜,均價每平米不足6000元,湘鋼普遍職工月收入基本超過每平米房價。湘潭多國有企業,棄失了水運便利的條件後,私營經濟不太發達,主要集中在檳榔、餐飲、商品零售和工業輔助加工上,是個典型的工業城市,而非消費型城市,外來人口不太多。

湘潭是個小而精的城市,經濟水平主要評價指標的人均GDP、人均收入、工業化水平、科技水平方面均領先全省大多數城市,整體經濟水平僅次於長沙,但城建相對落後於省內多個城市,因為湘潭地小人少,財政收入有限,而為工業企業運輸貨物的超載貨運車輛對道路造成了更大損害,使湘潭維護、建設道路等基礎設施的費用相對較高,城市道路的維護較為頻繁,常受外來人員和本地人詬病。

總體來看,對於收入還可以的人來說,湘潭市還是個比較宜居的城市,未來隨著長株潭城市群的發展,恐失小而精模式,逐步向大城市靠攏,湘潭市城市人口一直保持低速增長,地區人口則在過去十年減少了兩萬多人,可能是因為國企較多,計劃生育政策執行到位,導致原有城市人口的減少,但獲得了更多外來人口和農業人口的補充,相對表現為農業人口的減少。

過去十年湖南各地級市主要城市,只有益陽出現了城市人口減少的問題,地級市人口則與常德、嶽陽、衡陽、邵陽一樣均減少了幾十萬人,損失將近一個縣。

遠方那點事說:

早在2019年,湘潭就成功晉級中國宜居城市,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18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湘潭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宜居競爭力、可持續競爭力、宜商競爭力四個指數均進入中國城市百強,在湖南省排名第二,僅次於省會長沙。

不僅如此,湘潭的生態環境、教育配置、交通路網等城市宜居指數這幾年都在不斷提升,為宜居湘潭持續賦能。隨著碧泉湖公園、滴水湖公園、沿江風光帶等一系列主題休閒場所的建成,湘潭生態宜居環境有了跳躍式提升。2018年,湘潭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6.43%,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5.81%,公園綠地面積達到888.24公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0.86平方米。

文脈深厚的湘潭擁有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等普通高校10所,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來潭求學。湘潭教育更是均衡發展,不斷滿足城市發展所需要的學位配給。目前,湘潭已實現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為99.0%。

交通路網的不斷完善,為人們帶來更方便通暢的出行。目前,我市綜合立體「大交通」逐步成型,境內京港澳等8條高速公路,通車總裡程達285公裡,高速公路「三縱兩橫三支」交通骨架全面搭建。長株潭城際鐵路通車,滬昆高鐵湘潭站、韶山站投入運行,邁入「高鐵時代」的湘潭,不斷對外擴延「交通圈」「經濟圈」。建設中的「兩幹一軌」也在加速推進,聯通長沙的快速幹道即將通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16293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