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有什麼事情是你到了蘇州以後才知道的?_蘇州什麼感覺

打工人要努力ing說: 我是一個打工人,是一個愛折騰的在蘇州的打工人! 對於蘇州,讚美的人很多,我以一個打工人…

打工人要努力ing說:

我是一個打工人,是一個愛折騰的在蘇州的打工人!

對於蘇州,讚美的人很多,我以一個打工人說說我的心裡感受!

我來蘇州十四年,但是印象裡感覺蘇州是由農村變成了新一線城市,剛來那會兒,公司周邊一片荒蕪,比我早到幾年的同事說他們剛到的時候公司位置還是農田。

那會兒,房子也是租住在比公司更鄉下的地方,可這幾年房價已經也是二萬起步了!地鐵由零條變為十幾條,而蘇州軌交11號線馬上將於上海軌交11號線在花橋實現換乘!

都說蘇州是個美麗的城市,而打工人又有多少時間去領略她的美。

還記得剛來蘇州那會兒,正處於愛情萌芽期,和他也的確走過了很多景點,看到了蘇州那些美,木瀆古鎮,換身古典服飾,人人都可塞西施!平江路,雨天撐把傘,跟正熱戀的人一起擠過熙熙攘攘的人群,被他擁護在臂彎裡,便認定他就是可託付一生的人!

這些年,在這個城市,我們一直在努力,以至於多少年沒有嘗過家鄉剛出爐的美食;沒有見證過家鄉的日新月異的變化,沒能陪伴父母身邊噓寒問暖,這個時間都給了蘇州,的確,收穫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

對於這座詩情畫意的城市,感情是複雜的,幾年前,我一直想真正變成這個城市的人,而如今,特別是近幾年,無時無刻不在為公司的撤資擔心裁員而心驚膽戰,讓我對這個城市減少了一開始的熱情!

如果說,有朋友想來蘇城發展,我還是會推薦,畢竟就在二月二號官方發布的全國GDP十強排名中,蘇州仍是全省第一,全國第六,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3958.3億元,厲害了我大蘇州!

寫到這裡,讓我對未來又有了新的憧憬,都說蘇州是個很包容的城市,這些年,也的確感受到了,有了利好的環境,還得我們自己更努力,我很享受別人知道我們在蘇州生活時說蘇州是個好地方!

我也算見證了蘇州的發展,希望我們在蘇州都能有更好的發展,讓我有閒有錢的去打卡蘇州各個美食美景!

小販快跑說:

1:蘇州沒有飛機場。這是給南京最大的尊重。

2:寒山寺已經失去了原來的樣子,西園寺始終未變。

3:蘇州女孩子講話的口音特別好聽,軟軟的。

4:蘇州人對外來人真的很包容,不排外,來了都是自己人。

5:蘇州的工資特別的高,工業特別的發達,工廠特別的多,尤其是外企工廠,很多總部在上海的公司都把工廠建在蘇州。

6:蘇州就像一個平行世界一樣,古鎮和城市並存又互不衝突。

7:蘇州博物館可能是國內唯一不看藏品看建築的博物館。但是博物館很難預約到,排隊的人超多。蘇州博物館有兩大國寶,盤門瑞光塔出土的真珠舍利寶幢、虎丘塔出土的越窯秘色蓮花碗。

8:蘇州有兩個車牌號,蘇E、蘇U。

9:金雞湖特別的漂亮,周邊全是蘇州的CBD,是蘇州最現代化的區域。

10:蘇州是上海的後花園,更是上海的後盾。

11:蘇州彩禮不高,但是一些婚喪喜事出禮的費用挺高的。

12:蘇州雖然沒有機場,但是乘飛機很方便,高鐵和地鐵直達虹橋機場,比有飛機的城市還要方便,而且航班很多。

13:蘇州的老房子全部在蘇州市區,現代化的建築全部在新區。

14:周莊古鎮晚上8點以後不要門票。8點之前要100塊。

15:蘇州的房價比較高,外地人想定居下來也是比較難。

16:逛拙政園還是要找個講解,不然一臉懵逼地就逛完了,就像逛公園一樣。

17:很難吃到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吃的不買,買的不吃。

18:蘇州有好多麵館,蘇州人很愛吃麵。

19 :蘇州人很有錢。

淺談生活說:

1.蘇州沒有夜生活!

2.蘇州是最強地級市,但這裡沒有機場!

3.蘇州緙絲是比黃金還貴的奢侈品,即使是嫻熟的匠人,一天都織不了兩毫米。

4.蘇州外來人口很多,但是蘇州的老阿姨並不排外,反而很友善!

5.蘇州白鷺園是本地人拍婚紗照的絕佳去處。

6.蘇州姑娘寧願單著也不找外地人!

7.不光蘇E是蘇州的車牌,蘇U也是蘇州的車牌。

8.蘇州是最值得去的城市,這裡既有千古名城的人間煙火,也有江南水鄉的詩和遠方,既是才子佳人的風流地,又是小橋流水的百姓家!

9.蘇州軌道一號線的時代廣場站有平地電梯。

10.蘇州的東方之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個門型建築,被無數人戲稱為「大褲衩」!

11.蘇州人結婚,男不出彩禮,女不要嫁妝,生兩個孩子,一家一個姓!

12.老蘇州人結婚一般不會選擇在夏天!

13.蘇州本地人管包子叫饅頭,肉餡的叫肉饅頭,菜餡的叫菜饅頭。

14.蘇州絕大多數景點的門票都不貴,但是需要提前預約的,寺廟除外。

15.蘇州古城區白牆黑瓦,河街並行,由於限高,建築高度不可以高於北寺塔,所以整個古城區都沒有高樓!

16.蘇州熱門景點附近都有拉客的三輪車,最好不要坐!

17.蘇州東山的白玉枇杷和西山的青種枇杷味道都很不錯。

18.每年端午節吃粽子的時候,蘇州人紀念的不是屈原,而是伍子胥。

19.在蘇州,可以花120塊錢辦理一張園林卡,基本上所有的園林都可以去!

20.來蘇州,一定要乘坐遊船去欣賞山塘街周邊的景色,別有一番風味,特別是晚上,景色更是絕美!

21.網師園是蘇州精緻園林的代表,晚上在這裡還可以體驗一場穿越千年的遊園驚夢!

22.淮海街是蘇州的小京都,這裡都是日式餐館。

23.蘇州人管媽媽叫姆媽,管爸爸叫嗲嗲,管奶奶叫阿婆,管爺爺叫阿嗲。

24.蘇州的月餅和湯圓都是肉餡的!

25.蘇州最窄的巷子叫韭菜弄,寬度只有70多釐米。

26.在蘇州的大儒巷,有相聲專場《嘻哈壹笑堂》。

27.在蘇州的很多景區門口,都會有擺攤叫賣的染色果,顏色非常鮮豔,一定不要買!

28.蘇州本地人聊天像是在吵架,特別是公交車上的大爺大媽!

29.在蘇州的很多家庭,父母都是蘇州本地人,但是孩子卻不會說蘇州話。

30.蘇州的很多地名都是紀念曾經為這座城市付出過的英雄,比如胥門、相門、胥王廟、胥江、胥口等,都是紀念伍子胥的!

31.蘇州網師園的引靜橋,橋長僅有2.4米,三步就能走完!

32.蘇州人講話有一個特點,能用三句話,絕對不會用一句話來概括,而且會加上很多誇張的語氣詞!

33.大陸唯一的一家誠品書店在蘇州的湖東!

34.蘇州人吃麵非常講究,湯少點,不要蔥,澆頭和面分開放!

35.藏書羊肉是蘇州的,而不是西藏的。

36.蘇州的城隍廟其實是周瑜的家。

37.每年的七月三十日,蘇州人都會在街頭巷尾插上香紀念吳王張士誠。

38.蘇州石湖的天鏡閣,是一座孤獨隱世的「漂浮古城」!

39.觀前街是蘇州第一人氣的購物街,這裡百年老店雲集。

40.蘇州地鐵站極具特色,東方之門站有浪漫星空頂,勞動路站有60米超長星光隧道,索山橋站為蘇繡主題設計,車站還陳列了幾十幅刺繡作品!

41.蘇州的北浩弄牛肉包子,雖然位置偏,店鋪小,但是火了七年,純牛肉餡,一咬就飆汁。

42.蘇州山塘街的陳老大海棠糕,表皮脆甜,豆沙軟糯,是來蘇州必吃的小吃之一!

43.蘇州山塘街阿婆家的蘇式糖粥,白粥上澆著紅豆沙,桂花香氣非常濃鬱。

44.蘇州的靈巖山,門票只要一元。

45.葑門橫街是蘇州最有煙火氣和人情味的地方,這裡有很多地道的小吃,如楊裕興的燜肉麵、趙天祿的油汆糰子、街中間的茨菇片、橋邊的老攤頭鮑魚等!

46.蘇州人喜歡吃麵,裕興記的三蝦麵、西園寺的素麵、同德興的楓鎮大肉麵,都是正宗的蘇式面!

47.蘇州古城之巔觀景臺,不僅可以欣賞到最美的日落,而且還可以把蘇州古城的美景盡收眼底。

48.蘇州許家門的酒釀餅,出鍋自帶酒香,餡料有松仁、核桃、玫瑰,都很好吃!

49.在蘇州,本地人想吃正宗的蘇式早餐,一定會去雙塔菜市場,生煎饅頭、泡泡小餛飩、梅花糕、海棠糕,天天不重樣!

50.蘇州的地鐵5號線是全自動運行路線!

51.蘇州博物館是一座非常浪漫的博物館,需要提前網上預約,且周一閉館。

52.蘇州本地人喜歡去閶門城外的老陸稿薦買熟食,去閶門城內的姚記豆漿喝豆腐花!

53.蘇州的盤門是86版西遊記的取景地,這裡的夜景非常漂亮。

54.相比寒山寺,蘇州本地人更願意去西園寺,門票只要五元!

55.蘇州人喜歡夜爬靈白線!

56.蘇州的西山島,是一個呼吸清新空氣的好地方,這裡不僅有絕美的湖光山色,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小眾景點。

57.蘇州火車站南廣場不僅有範仲淹的人物雕像,還有伍子胥、孫武、祖衝之、泰伯、言偃、白居易和顧炎武的人物雕像!

58.蘇州蘇安新村的啞巴生煎是蘇州最好吃的生煎。

59.周五、周六和節假日的晚上,蘇州金雞湖會有水上音樂噴泉表演。

60.蘇州的豆漿有甜的和鹹的,鹹豆漿裡會加很多輔料,榨菜末、油條丁、蝦皮、豬肉渣、大蒜葉、醬油!

向楊說說:

我媽1997年把我送來上大學的,在學校門口說買個餅,賣餅的人說一塊兩,我媽自作主張翻譯,哦,一塊錢兩個。給錢的時候人家說一塊兩一個。

我媽帶我去買早飯,說要兩個包子,賣東西的拿出兩個白饅頭,我媽看看說那買兩個饅頭,賣東西的拿出來兩個生煎。和北方的生煎包不一樣是圓的,說生煎饅頭。

我媽坐下吃生煎,張口一咬又把生煎吐出來,說又甜又有一包油,忘了說一句,我媽河南出生,東北長大,說蘇州連醃蘿蔔都是甜的。那時候,我們還沒去過無錫,很慶幸,要不估計我媽不讓我呆下來。

我媽學校門口去吃麵,挑半天挑一碗爆魚面,在半開放的操作臺上看,那時候湯裡還放點豬油,用麵湯一衝面放進去。我媽說,為什麼他們不用油暴蔥花嗆個鍋底?

面端出來,爆魚用我媽的話就是油炸魚塊,北方人吃麵是渾湯,面入味。南方人吃麵是清湯,面夾生,我媽像個孔乙己一樣到處看著嘮叨。

這個面算是她評價比較好的蘇州特色。雖然上面飄的蔥花是星星點點的生蔥。我媽去看了菜市場,北方人蔥是論捆賣的,最大的是我後來在山東見的大蔥,一人多高,蘇州的蔥像韭菜一樣,我媽嫌小氣。

蔥是一小把一小把賣,沒人看,攤子上扔個鋼鏰,就拿走一小把,一把就幾根。老年人到現在還保留這個習俗。菜場買賣,你掃你的微信,我用我的鋼鏰。蔥買幾根就夠了。

蘇州人念舊又愛乾淨,有一陣我住山塘街老房子,有河的地方加梅雨就容易發黴,多大歲數的老奶奶都會每天擦洗每天曬,院子裡涼衣服被褥毛巾抹布,滿滿當當,只要本地人,家裡角落裡都是一塵不染。

不過,我至今矛盾的地方,是蘇州河上面刷馬桶下面洗菜的鏡頭比比皆是。我上學是蘇州藝術學校,經常看著自己同學或者同行沿河寫生,一邊捏著鼻子一邊畫畫。

來蘇州二十六年了,越來越喜歡這個城市,不像上海那麼排外,人情世故比較溫和,四季有應季蔬菜和水果,簡單的生活有情調,鋪張的生活有韻味。

蘇州就是葉聖陶《蘇州園林》的原文:「每一個角落都是風景。」放大每一個鏡頭都很美。這裡多說一句,看了老舍《濟南的冬天》去的濟南,內心深處多有點小失落,城市有點髒。

去的地方多了,對所有的城市都有欣喜和包容,在這個城市裡知道的,可能在另外一個城市裡從來沒有聽過見過或者關注過的事情。順便說一句,我媽也慢慢習慣了蘇州的生活。

陌陌剪剪說: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本人07年來到蘇州念書,當年的蘇州還沒有如今的那麼繁華,主要的幾個城區GDP也並沒有崑山那麼名列前茅,火車也是當年的綠皮車,只是沒隔兩年動車已經來到,蘇州也開始慢慢的越來越好!

以前記得那句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到了蘇州確實才發現山也多,水也多,白白的說著吳儂軟語的妹子也挺多,同班的蘇州妹子確實長的很白很好看,頗具江南美女的特色!

到了蘇州才發現蘇州也有破舊的地方,老城區也好,鄉下也好,當年來到的時候金雞湖大道通甪直的吳淞江大橋隨著公交車過去一顫一顫,一度懷疑大橋是不是都要倒了。

念書的新區也有破舊不堪的老建築,到處可見的修路,一修修好多年的那種,隨處可見的塵土飛揚。當然,當年的蘇州園區已經遙遙領先於其他城區,成了剛畢業大學生們趨之若鶩的地方!

到了蘇州才發現蘇州一開始是個有人情味的地方,後來也是個沒人情味兒的地方。蘇州有著房租3-400的破舊小隔間,洗澡也沒辦法洗,卻依舊有不斷來蘇打工的外來人員來來往往,在那破舊的小隔間裡面譜寫自己的人生。蘇州十年前的房價也真的不高,只是隨著經濟不斷地發展,蘇州的房價不斷地爬升,遠遠超過了工資上漲的速度。蘇州也是慢慢的缺少了人情味兒,去了一波又來了一波,能留下的就留下了,不能留下的心中多多少少有著那麼點的遺!

到了蘇州才發現蘇州有錢人真多,只是低調的也多,樸素的老頭兒老太家裡可能幾套房子,還依舊去廠裡打工,不斷地實現自己最後的人生價值,路邊的小區門口的賣菜老頭聚集在一起,邊賣菜邊聊天,也是愜意的很!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也就簡單描述了一下!歡迎朋友留言分享大家的感受!

大磊的日常說:

謝邀。首先我是蘇州本地人,腦補下他鄉之人到蘇州之後才知道的。

1、出了名的觀前街一點都不好玩,充斥著臭豆腐的味道,商業街都一個樣。

2、平江山塘長得都一樣,都是小橋流水的味道,江南這邊的什麼路什麼鎮特色都差不多。

3、蘇州沒有明確的市中心,感覺每個區都有一個中心。

4、黑中介是真的多(身為本地人也經歷過)

5、房租還是蠻高的

6、古城區是真的破,園區是真的現代化。(其實古城區是為了保護文化,說破過分了,園區畢竟是開發的)。

7、竟然還有園林是假的!!

8、不喜勿噴,噴我的我選擇無視~

9、我編不出來了_(:з」∠)_

老楊侃世說:

1:蘇州本地美食普遍偏甜。

2:蘇州人吃麵重點不在面本身,而在湯底和澆頭上,大部分北方人會吃不慣。

3:蘇州的面種類豐富,其中三蝦麵更是被稱為「面中愛馬仕」,一百多一碗。

4:在蘇州,買東西很方便,幾乎每走100米就能碰到一家便利店,全家、羅森、喜士多等等。

5:環金雞湖區域是蘇州現在最繁華的地方,每到周五周六都有音樂噴泉和燈光秀可供觀賞。

6:蘇州沒有機場,對於虹橋機場,蘇州人可能比上海人還熟。

7:每年6-7月份的梅雨季節,整個蘇州都顯得非常潮溼。

8:蘇州是全國第一個建造地鐵的普通地級市。

9:蘇州距離上海非常近,高鐵最快23分鐘就可以到達。

10:蘇州大學本部是一個景點以及文物保護單位,需要提前網上預約才可以入校參觀。

11:蘇州人不管男女都軟糯糯的,蘇州人生氣時說得最狠的話可能是「請你吃一記耳光」。

12:蘇式湯麵,啞巴生煎真的很好吃。

13:津津豆腐乾是很多蘇州人小時候最愛吃的零食。

14:蘇州人最喜歡吃的薯片是本地產的茨菇片。

15:蘇州人最喜歡喝的奶茶是本土的茉沏。

16:雞頭米在蘇州人的食譜裡是百搭的,比如桂花雞頭米、雞頭米美式咖啡、雞頭米奶茶等等。

17:在蘇州人眼裡,粽子糖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糖。

18:蘇州人吃的月餅大多是肉餡月餅。

19:燙一壺沙洲優黃,煮一鍋藏書羊肉是很多蘇州人冬天最大的喜好。

20:蘇州的市花是桂花,到了秋天, 滿城都是迷人的桂花味兒。

21:觀前街是蘇州最有名的一條街,也是遊客打卡的必經之地,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沒去過觀前街,就不算真正去過蘇州。」

22:蘇州話裡叫小姑娘叫做「小娘兒」,聽起來就水靈靈的。

23:蘇州以前有一個更加詩意好聽的名字,叫做姑蘇。「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首詩裡面的姑蘇就是蘇州。

24:寒山寺雖然名聲在外,但蘇州本地人基本不去,蘇州人最常去的是西園寺。

25:蘇州的園林其實遍地都是,與其去拙政園、留園這些人流如織的名園,不如去五峰園、藝圃、東山的啟園這類人沒那麼多的園林可能更能感受到蘇州園林的魅力。

26:蘇州人在吃上面講究時令節氣,有句話叫做「 不時不食」,比如一月糖年糕,二月春卷、薺菜冬筍,三月醃篤鮮,四月神仙糕,五月枇杷、楓鎮面,六月三蝦麵,七月吃六月黃,八月雞頭米,九月鮮肉月餅,十月大閘蟹,十一月冬釀酒,藏書羊肉。

27:蘇州是全國第二大移民城市,1300萬人口裡面原住民不到一半。

28:蘇州最重要的設計師是春秋時期的伍子胥。蘇州城現在的基礎,就是他最初奠定的。

29:在蘇州,江南小巷的風情隨處可見,比如同裡、周莊、甪直、沙溪、木瀆、陸巷等等。

30:很多蘇州人都有一個習慣,下班了早早回家。很多店到晚上8點半就要打烊,所以也有人調侃蘇州人是沒有夜生活的。

31:在蘇州要想體驗地道的蘇州市井氣息,可以去菜市場轉轉,比如葑門橫街和婁門菜市場。

32:北方人如果到了蘇州,會感覺蘇州的冬天很冷。

33:蘇州人給人的感覺是有錢、有閒、講究吃、會享受生活。

34:蘇州人不重男輕女,並且有著「不娶不嫁,兩家並一家」的超前婚姻形式。

35:號稱「中國第一縣級市」的崑山隸屬蘇州,因為崑山一直和上海走得近,也被人稱為是上海的後花園。

36:蘇州餛飩分大餛飩,小餛飩,泡泡餛飩。

37:蘇州蘇繡很出名,但最好別在景點買。

38:想買蘇州特產,可以去觀前街幾家百年老店,認準蘇州這些老字號,採芝齋、葉受和、乾生元、稻香村等等。

39:蘇州人講究冬令進補,各大醫院只要開了膏方門診都會排隊排到腿軟。

40:想來蘇州買房要三思,基本各個區都挺貴的。

還有什麼是你了解到的不一樣的蘇州呢?歡迎在評論下方補充或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喜歡以上回答請點讚+收藏,轉發分享給更多的友友~

我Arphy說:

我山東人,在蘇州已經30年了,蘇州土著溫和善良,一點不排外,很熱情樂於助人。

剛來蘇州的時候,就像出國了,蘇州話一句聽不懂,年紀稍大的本地人跟我說的普通話也是連猜帶蒙的知道大概意思,半年後基本上能聽懂大部分日常用語了,但是蘇州話的1和2經常弄不清。

蘇州人對吃特別講究,時令性地域性特別強,比如冬天吃青菜一定要本地的「矮腳青」,水果更是要本地產的才好,開始時覺得他們矯情,幾年下來也慢慢明白了其中的奧妙,確實是地產的好吃,所以本地的蔬菜水果都比外來的貴。蘇州本地物產豐富,基本上每個月吃的蔬菜水果都是不一樣的,過了這個日子基本上就不吃了,價格也會一落千丈。比如月餅,八月十五當天一定會5折以下,過了這天只能返廠了。

以前總覺得蘇州人喝酒肯定不行,實際上很多蘇州人酒量不差,並不是只愛喝黃酒的,我一個同事喝白酒就很厲害,反正從來沒醉過。

真有一說說:

我雖是蘇州土著,看到了許許多多的外地人在蘇州立足,成家,生子,有的甚至把父母帶來蘇州安度晚年,因此得出結論:到了蘇州能吃苦耐勞,不整天想入非非,可以發展事業,可以就業機會比別的地方多,經過幾年打拼,才知道立足蘇州並非難事!,只要肯努力成為新蘇州人也很自豪!。[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16347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