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封控時沒有多少人由於新冠過世。放開後一個月(去年十二月)很多很多人都駕鶴西去了,火葬場24小時服務都燒不過來,居然需要打擊殯葬黃牛(上海)。當然,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疫情封控三年,國家和地方的財政都耗盡了(國家為了保護老百姓,真的盡力了),不放開也真不行。
中國的三年疫情防到最後,越來越變了初衷。本來我們防的是病毒,最後變成了針對人的封控。許多人因此而失去自由,出門的權利都被限制。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恐怖的是資本在疫情中的瘋狂掠奪,核酸造假、疫苗問題,逐利已喪失了人性,大肆在發著國難財。
疫情之下,本來民生受此影響,已是十分的艱難。學生停課只能在家上網課,上課質量大幅下降;百姓被關在家裡,街上門店全部歇業,許多人出現了生計困難,更有人擔著房貸、車貸,讓催貸電話給壓得喘不過氣來;有的地方執行政策機械教條,網上報導許多人生病無法住院,進醫院得先做核酸,輕症還好,還能等一下,有些危急病人,醫院就是不收,必須要等核酸結果出來。河南鄭州一個4個月大的女嬰因此未得到及時救治而夭折。這都是血淋淋的教訓啊。
封控在家,許多人購買生活用品只能靠社區服務人員送,但價格卻提高了,不僅菜沒得選,而且還額外得多付錢。而我們通過新聞看到,山東等蔬菜產區,菜農們辛苦一年種植的農產品,因為交通阻斷,沒有車來拉,只能是爛在地裡。有的菜農沒辦法,開上機車將地裡的菜全部粉碎,要麼過幾天就爛掉了。一邊是運不出去,一邊是百姓買高價菜。
疫情防到最後,越來越變味了。
樂於將疫情封控持續下去的,就是那些在疫情中逐利的群體。核酸公司、賣口罩的、疫苗公司自不必說,即使是門口那些所謂的志願者,每天掙著百八十元錢,也吆五喝六,自認為變成了警察,但凡看到街上某人出門,都要過去訓斥幾句,有人敢頂嘴,便威脅你讓派出所來抓你。這幫人是什麼人,就是村裡的閒人,平時無所事事,生活過得是一團糟。借著抗疫的大旗,搖身一變,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了。
疫情中,大部分人過得水深火熱,都快要活不下去。可還是有那麼一部分人,活得卻是非常滋潤。真應了網民的總結:把下雨的權利交給賣傘的,估計這輩子都別想見到太陽了。
更加讓人不可忍受的是,某地一群「大白」們,竟然衝到一戶人家裡,強制要將人帶離送到方艙去。這樣公然違法的行為,他們做的是理所當然、肆無忌憚。還有的人在家隔離十幾天,核酸做著做著,竟然成了陽性了,真是匪夷所思。11月25日,廣州某小區15例陽性複查生竟全部為陰性。這樣公然造假的行為,核酸公司已經做得順手了。
疫情防到目前,已經是嚴重影響到了民生經濟,再這樣持續下去,非出現大問題不可。國家衛健委12月7日出臺的防疫「新10條」,提出了疫情防控要科學精準,真可謂是及時雨,一掃陰霾。以後各地再不會出現隨意封控小區、阻斷交通的現象了。
疫情防控,只要有資本參與,只要在這中間產生了利益鏈條,都會讓好事變成壞事,優良的東西都能變質。
法制建設任重道遠;專家們整體不可信;唯命是從的工具人挺可怕的;有個群體穿上大白讓人恐怖;關鍵時期普通人正常渠道沒有價值信息、其他渠道又都被定義為謠言,等於完全處於與世隔絕中;特殊時期相信黨和政府,相信自己。
一、執法權隨意下沉,防疫變成防人,有法可依,有法不依。
二、發國難財者、造假者、違法者未受到追究,執法不嚴,違法不究。
三、正確的、準確的官方消息不得力,任由自媒體以偏概全,雖然很多的「偏」是真,但終究不「全」,致使謠言滿天飛,人人都成了「專家」。
四、國家和人民三年付出和抗疫的成果,勝利的黎明前守「💊」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