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按照《水滸傳》中的設定而言,一百單八將乃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轉世,而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的順序已經排定,從這個角度講,梁山好漢的座次沒有什麼名不副實之說。
不過小說是人寫的,所以每個人所對應的星宿並非不可變通,比如書中說宋江是天魁星降世,但是如果作者把他寫成地煞星同樣不也說得通嘛?
所以我們就從現實的角度分析一下,梁山上哪些頭領座次過高或者過低,如何調整會更合理一些。
小有問題但無礙大局的人物
整體來說,梁山的頭領座次還是合理的,但是細分析問題也不算少。對於多數人而言如果進行微調或許會更合理,不過不動也無礙大局。
比如大刀關勝和豹子頭林衝,就硬實力而言,關勝略高過林衝,這點或許很多人反對,但反對者基本都是林衝的粉絲。但是就算關勝的武藝更高,但梁山的座次並不是以武而定,林衝無論資歷還是功績都不是關勝可以相提並論的,所以綜合而言,關勝排在林衝之上是不合理的。作者如此安排唯一的理由大概就是二將對應關羽、張飛,張飛不能位居關羽之上,所以林衝也不能高過關勝。
再比如小旋風柴進,說他是梁山奠基人毫不為過,梁山很多人包括宋江都受過他的恩惠,再加上他柴家嫡派子孫的身份,位列高層都沒什麼問題,可是最終僅僅排名第十。
還有「抱不平」聲音很高的扈三娘。由於嫁給了王英,所以座次不能高過丈夫,而他這個丈夫又不爭氣,所以扈三娘的座次也隨之被拉低。不過以她的本事來說即便上升也上升的有限,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應該進天罡,畢竟論武藝她只是馬麟、歐鵬的水平。至於功勞,雖然有一些,但也不是太過突出。
諸如此類還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就像我剛才所說,這些人物如果略微調整一下會更合理,但不調整也沒什麼太大影響,而下面我們所說的則是純粹的不合理,有的甚至讓人意難平。
天罡中的「混子」
個人認為三十六天罡中至少有三位沒資格入圍,說他們是混子毫不為過。
第一位是船火兒張橫。天罡中的水軍頭領過於臃腫,但是多數還都有不得不入圍的理由。首先是李俊,作為水軍總頭領,必然是天罡之一;然後是阮氏三雄,雖然沒有太過突出的地方,但是資歷在那擺著,讓一個李俊騎到頭上已經可以了,再低就說不過去了;最後是浪裏白跳張順,原本他是可以被「捨棄」的,可他偏偏又是整部書中水性最好的一個,那麼也必然位列天罡。所以算來算去,只有一個張橫高不成低不就,如同大年三十撿個兔子——有他過年,沒他也過年。
所以個人覺得,張橫最終得坐天罡,完全是沾了弟弟張順的光,否則無論品性、本事還是功績、資歷都不足以支撐他獲取天罡之位。
之後兩位是解珍、解寶兄弟,他們能入圍天罡讓人匪夷所思,至少有八成人認為這哥倆「德不配位」,就不過多討論了。
地煞中的「竇娥」
有排高的,自然就有壓低的,我們同樣舉三個例子,看看梁山三位「竇娥」分別是誰。
首先是呼聲極高的孫立。我不同意很多人認為的孫立有五虎或者強八彪的實力,個人覺得他的本事在五虎八彪中大概只高過穆弘,尚且高不過步軍頭領中的石秀。但是祝家莊一戰孫立功勳顯著,何況他又是登州派系的老大,位列天罡甚至排名十五左右都說得過去。可是最終孫立不僅位列地煞,還是地煞第三位,尚且不如笑話一般的「鎮三山」,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其次是混世魔王樊瑞。芒碭山曾是梁山之外規模最大的山頭,樊瑞甚至一度喊出踏平梁山的口號。同時他還魔武雙修,若不是梁山有個大法師公孫勝鎮場子,樊瑞指不定能翻出多大風浪,輕鬆大敗史進就足以看出其實力。
結果上了梁山後,不僅兩個副將被直接撥給李逵,自己還慘遭雪藏,最終座次尚且不如枯樹山「孤家寡人」的喪門神鮑旭,完全成了醬油角色。
最後是鼓上蚤時遷。論功績,他比一般的所謂上將都多。哪一次破城裡應外合不是靠著時遷冒險入城?論能力,時遷獲得的情報比戴宗有效得多,在他面前戴宗充其量就是個跑腿的。結果最終,時遷竟然排名倒數第二,讓人多少有些意難平。
綜上說述,受名額限制,如果進行「三上三下」,個人覺得天罡中的張橫、解珍、解寶應該降為地煞,而地煞中的孫立、樊瑞、時遷應該上調為天罡。
當然了,書是施耐庵寫的,「我的地盤我做主」,所以這些假設基本也只能是假設了。
第一個非名副其實的就是吳用:該人文不工武不就,只配做一個小學教員;就連地煞星都與他無緣。他究竟為水泊梁山做了多少貢獻?只是一個見機行事攀龍附鳳的小人而已。他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所謂的智取生辰綱;但你仔細分析,何須如此大費周章。只此公孫勝在黃泥崗做法,天昏地暗、狼蟲虎豹傾巢而出,早已嚇的軍曹魂飛魄散、昏迷不醒。晁蓋率劉唐、阮氏三雄圍困楊志道:「此生辰綱乃蔡京強取豪奪、受賄搜刮民財不義之財的產物!汝空有一身武藝,不去為百姓行俠仗義,確甘為朝廷鷹犬!兩條路擺在爾面前:1、繼續為朝廷作惡,那只是死路一條。2、放棄抵抗,可給爾一條生路;亦可入夥」。以楊志平日裝腔作勢假正經,一心撈個一官半職為人,三十六計逃為上策,從此銷聲匿跡;哪裡有吳用的半毛錢功勞。火拼王倫,那只是吳用挑撥離間激怒林衝舊怨,怒殺王倫;原本應當林衝第三把交椅的位置,確被吳用唾手可得。日後這個所謂號稱軍師的吳用,從未策劃協助指揮過一場戰役。第二個就是黑旋風李逵:此人毫無人性殺人如麻,本應正法殺之後快的,莫名其妙的入天罡之列。第三:無惡不作的流氓王英,只因巴結上了宋江,不但沒有正法,反而獲得嬌妻扈三娘。第四:江湖騙子所謂的打虎將李忠,充其量給一個嘍嘍兵足矣,若再發現行騙,驅逐出水泊梁山。第五:鼓上蚤時遷,古今中外對於賊均不恥,誰知卻入列地煞星。第六鐵扇子宋清,也莫名其妙的列入地煞。諸如:上述非名副其實的太多太多,誰知施耐庵老先生是如何構思的。
《水滸傳》中的綽號以準確形象為特點,但在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當中卻有一些好漢的綽號虛張聲勢、名過其實,乍一看還以為英雄了得,細研之卻是飯桶一個,實在是一反諷。
一、險道神鬱保四 : 在梁山上專職扛中軍帥旗的鬱保四有一個威風凜凜的綽號——險道神。險道神,意為霸據險道的惡神,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意。而事實上鬱保四除了個子長得魁梧,外形比較霸氣之外,實際本領相當一般。其人除了在曾頭市反水,加速了曾頭市敗亡之外,再無任何功績。一個專職扛大旗的旗手,竟有如此霸氣的名號,簡直就是一種反諷。
二、雲裡金剛宋萬 摸著天杜遷:作為梁山最資深的元老,宋萬、杜遷除了擁有兩個名不副實、極具反諷意味的綽號,以及最後被馬踏而死的窩囊結局之外,再也拿不出任何值得提及的事跡。許多載碌碌無為的強盜生活和眼見大哥死於眼前卻不敢作聲的孱弱性格,都證明宋萬和杜遷實在沒有作強盜的資質,只可惜「雲裡金剛」和「摸著天」這麼傳神的綽號硬生生毀在了這哥倆手裡。
三、打虎將李忠:走江湖賣把式的李忠雖名為打虎將,卻從未打過老虎。他這名號多半也是用來自吹自擂,招搖撞騙,否則以他那三腳貓的功夫如何能堂而皇之地成為史家村史大少爺的師父。若非王進及時調教,史進這樣一塊練武奇才便要生生地毀在李忠手裡了。李忠這種江湖騙子實在是可惡之極。
四、病大蟲薛永
若非巧遇宋江,薛永這樣平庸的人,一輩子也只能在風餐露宿的賣藝生涯中渡過。與打虎將李忠同樣出身走江湖賣把式的薛永,也有和李忠一樣唬人的綽號——病大蟲。「病大蟲」的這個「病」字可不是「病貓」的「病」,而是「讓老虎都害怕,比老虎都厲害」的意思,看來取人唬人的綽號乃是走江湖賣藝人的行規,當真是「名不驚人死不休,一個更比一個猛」。相比較李忠好歹也是個山大王的江湖地位,在梁山淨幫別人取家屬的薛永顯得就更加名不副實了。
五、 鎮三山黃信
跑江湖的取個唬人的名號還情有可原,可是堂堂朝廷軍官也想靠名號來唬人,那就有點荒謬了!作為身肩青州安防重任的兵馬都監——黃信,治內有二龍山、清風山、桃花山三處嘯聚山頭的悍匪,「黃信卻自誇要捉盡三山人馬,因此喚做」。單看字面還以為黃信真的有威鎮三山高強本領,但從後來的交戰情況來看,實力中遊的清風山尚且能夠完敗黃信,至於藏龍臥虎的二龍山,魯智深、楊志、武松,任誰出來都可以輕鬆KO黃信。黃信那點微末本事,最多也就是能欺負一下桃花山的李忠周通。 「鎮三山」的綽號簡直就是對黃信低微本領的莫大諷刺,屢受羞辱的黃信真應該改名叫做「三山鎮」了。
六、百勝將軍韓滔
韓滔本領不錯,在地煞裡面算是比較能打的戰將。只可惜「百勝將軍」的名號未免有些過於誇大其詞了。試想以盧俊義、關勝、林衝這樣的頂級高手也不敢用「百勝」這樣拉風的綽號,你一個普普通通的韓滔何德何能竟敢扛著「百勝將軍」的牛B招牌招搖過市。事實證明,自韓滔經歷大戰考驗以來,勝少敗多,戰績與「百勝」二字相去甚遠,想來韓滔這「百勝將軍」的頭銜得來實屬井底之蛙的孤陋寡聞之故。
七、小霸王周通
古今稱為霸王者,前有威風八面、英雄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後有稱霸江南、建不世功勳的小霸王孫策。與這兩位霸王相比,周通低微的本領,齷齪的人品,樣樣都與「霸王」二字相去甚遠,勉強與「霸王」沾邊的地方就只是相貌長得粗獷些,乍一看還以為是項羽再世。估計周通當初取「小霸王」的名號,就是為了嚇唬那些不知底細的路人。
八、 智多星吳用
劉唐頭腦犯渾,最多自己被閘死;董平頭腦犯渾,最多拉上張清一起死;可是吳用頭腦犯渾,就不知得枉送多少人的性命了。作為梁山的軍師,吳用那顆號稱「智多星」的腦袋不只一次地失靈,先是「智」取生辰綱漏洞百出,讓人輕易識破;再是偽造蔡太師的家書不周詳,險些送了戴宗性命;再後來「智賺」玉麒麟,號稱「探囊取物,手到拈來」,卻脫了一年半載,損兵折將無數,還屢次三番讓盧俊義處在生死邊緣而束手無策;等到最後生擒了高俅,前腳才放走高俅,後腳就事後諸葛亮地說高俅是「轉面忘恩之人……若要等招安,空勞神力」。吳用這樣的拙劣之舉不勝枚舉。如果說這些事情雖然險象環生,但都涉險過關,沒有造成實質的惡果,那麼等到徵方臘時,正是宋江吳用的錯誤安排,讓本事不濟的燕順、馬麟去阻擊敵第一悍將石寶,結果枉送了二人性命。徵遼中,吳用更是連陣型都看不懂,全賴朱武指點才勉強過關。
九、及時雨宋江
「及時雨」是指宋江慷慨仗義,如同甘露,哪裡需要滋潤哪裡,有雪中送碳,恩惠天下之意。而事實上,卻只聞「及時雨」的大名,卻並未見宋江真正滋潤過幾個(私放晁蓋算一件,但目的未必就真得那麼純;「義」葬閻公算一件,但名利雙收,還賺得了閻婆惜這株嫩草),倒是見宋江摧殘了不少:秦明一家被滿門盡滅;李應莊園被付之一炬;盧俊義被害得體無完膚;扈三娘則更慘,不但一家被李逵滅門,自己還得稱宋江為兄長,事王英為夫君……宋江劣跡斑斑,罄竹難書,何來「雪中送碳,恩惠天下」之意。由此可見,宋江的「及時雨」並非傳聞中潤物細無聲的和風細雨,而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吞噬一切的狂風暴雨。
水滸傳裡排位名不副實的有很多,我們挑些有代表性的說一下哈
第一二位,就是解珍解寶兄弟了,這兩位好漢獵戶出身,翻山越嶺是把好手,但是武藝並不出眾,從上梁山到墜崖領盒飯,也沒見有特別大的貢獻,不知宋大頭領出於什麼考慮,讓這兩位好漢位列天罡第34位和35位。
第三位,既然說到解珍解寶,相應的就要提一提病尉遲孫立,孫立是解珍解寶表哥,位居地煞第39位,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二名。堂堂的登州兵馬提轄,一身武藝超群。攻打祝家莊時,與梁山好漢裡應外合,打破祝家莊,發揮了關鍵作用。而且孫立為了救解珍解寶,才捨棄了大好前程,為了哥們兒義氣無奈上梁山,做出了這麼大犧牲,結果卻位居兩位表弟之後,估計心裡也是憋屈的很。
後來徵遼時擊殺寇鎮遠,在水滸傳簡本中徵田虎時曾殺死孫吉、活捉了山㬌隆徵田虎時,孫立大戰方瓊,佔上風,卻被張翔射中馬眼,在花榮、秦明協助後斬方瓊。攻打常州時,孫立大戰範疇,佔上風。攻打蘇州時,孫立大戰甄誠三十合,不分勝敗。城破後孫立打死張威。攻打昱嶺關時,孫立活捉了雷炯。攻打歙州時,孫立、黃信、鄒淵、鄒潤、林衝五將合力擊殺王寅。
可以說怎麼看,孫立的名望,能力,武藝,哪怕是親戚關係,都是要比解珍解寶強出一大截子的,這排位排的費解。
第四位,鼓上蚤時遷,位居地煞第107位,倒數第二名,擔任走報機密步軍頭領。這哥們兒就跟王者榮耀裡的蘭陵王一樣,是暗夜裡的王者,雖是雞鳴狗盜之徒,但在梁山可是立了大功的,帶金槍手徐寧上山大破呼延灼的連環馬,攻打曾頭市,攻打薊州,都是立了大功的,徵討方臘時拿下獨松關和昱嶺關,損失了多少大將,還是時遷立了大功,這樣重要的人物,卻被眾好漢如此藐視,還不如混跡江湖自在些。
秦明、李逵、穆弘、黃信、宋清,這五人排名明顯過高,名不副實。
《水滸傳》的好漢排名是怎麼來的?表面上絕對不能是人排的!因為梁山好漢大多是性情火爆、只懂武力、不懂文化的糙漢子,任何人排名都會有一批不服氣的人出來抗議。
所以,宋江和吳用就策劃了一個「石碣天書」,說白了就是把排名刻在大石上,然後假託是神仙授意,不管你服不服氣,宋江都會告訴你「兄弟,天意不可違啊!」。
這樣一來,原本棘手的排名問題就變得輕鬆多了。而事實上,這個排名卻是宋江和吳用攛掇出來的,是宋江個人利益需求的體現。(此處,有人極愛說此排名是作者施耐庵排的,與宋江無關!想必施耐庵聽了,只是站在樓上笑而不語。)
所以,這個排名勢必不會全面公平,而有些人名不副實也就順理成章了。
一、「霹靂火」秦明:你就像那一把火,燃燒自己成全我
秦明位列第7,排在呼延灼之上,令人難以信服。
論地位,「雙鞭」呼延灼乃是開國名將呼延贊之後,家傳武學,擅使雙鞭。入夥前,官任汝寧郡都統制,官位在秦明的青州統制之上。(都統制>副都統制>統制>統領)
△秦明
論武力,二人或許相差不多,但是論統兵,秦明拍馬不及呼延灼。呼延灼的「連環馬」要不是出現了剋星——會鉤鐮槍的徐寧——就無人能擋了。而且入夥後,呼延灼驍勇善戰、功勳顯赫,軍事表現明顯強於秦明,是梁山南徵北戰後的倖存好漢之一,回朝廷做了御營兵馬指揮使。
而秦明說白了就是一個強力先鋒,在宋江眼裡就是「馬上的李逵」。這樣一比,呼延灼的排名妥妥應在秦明之上。
△呼延灼
但為何宋江將他排在林衝之下,呼延灼之上?那是因為秦明是青州派的,與宋江親近,而且秦明頭腦簡單、為人魯莽,宋江容易控制。作為梁山最強力量的馬軍五虎騎,宋江需要抬高秦明這種忠誠又敢拼的猛將,以便自己能更好地控制這股力量。
秦明後來在徵方臘時,被皇侄方傑殺死,正可謂是「摧鋒霹靂火,滅地竟無聲」。秦明為害死妻兒的宋江賣命一遭,最終也只落得個身死魂滅的下場。
二、「黑旋風」李逵:宋江的死忠,失控的殺才
李逵排第22位,相信大多數人都沒眼看,心中會不自覺冒出「這人難道不是地煞嗎?」的想法。
說到本事,李逵就一樣拿得出手,那就是武力不俗,靠著一身蠻力,兩支板斧殺的興起時,連自己人都不認得,更是連平民都濫殺過。這樣的李逵經常衝鋒陷陣、左砍右突,對敵陣造成較大的殺傷。但李逵的武藝是靠蠻力和嗜殺支撐起來的,要是單打獨鬥他連燕青和焦挺都打不過。
其他本領沒有,惹禍的本領卻是一流。宋江常常要很頭疼地為他收拾爛攤子。但為何就是這樣的一個易失控的殺才,宋江不但沒有疏遠他,反而還將他排到了天罡第22的高位呢?
正是因為李逵對宋江的無限忠誠。不用說平時的事,就說最後宋江餵了李逵毒酒,李逵在知道後竟是說了句「生時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
死忠到不要命的地步,不怪宋江不捨得這個惹禍精!但是,排得過高、名不副實也是事實。以我個人觀點,李逵最少要退10到20位次,才算合理。
三、「沒遮攔」穆弘:何止沒遮攔,都快沒影了
穆弘是揭陽三霸之一,在揭陽鎮與李俊、張橫兄弟三足鼎立,能力肯定是有的。書中雖然介紹穆弘性格暴烈,武藝高強,但是並沒有具體的事例支撐。整本小說下來,穆弘雖然高居第24位,馬軍八虎騎第八,但是卻戰績平平,表現中庸,在戰役中往往只是起輔助作用,像是一個「隱形人」。
有人推測,穆弘的事跡可能在水滸傳的版本更迭中佚失了。
我覺得這都無法挽回穆弘所受到的質疑,畢竟表現平平是事實,我們不該用虛無的猜測來試圖為穆弘正名。
靠譜一些的做法是從書中現有內容分析,穆弘之所以排這麼高,應該還是宋江為了控制馬軍八虎騎。首先揭陽系的幾個人都是親近宋江的,當初宋江在揭陽鎮露出了山東呼保義的身份,穆弘、李俊、張橫等人都是納頭便拜。所以你看揭陽系的主要人物都進入了天罡。
再看馬軍八虎騎中,沒羽箭張清、青面獸楊志、金槍手徐寧、急先鋒索超,這4人都是朝廷的降將,九紋龍史進雖是個沒主見的,但他跟二龍山的魯智深走得近。
那麼,這就需要有人幫宋江在其中搞制衡,小李廣花榮、美髯公朱仝、沒遮攔穆弘這3人就是宋江的親信。以此三人打入馬軍八虎騎中,宋江才能放心地掌控這股力量。所以,我認為這才是宋江抬高穆弘排名的真正原因。
△馬軍八虎騎
穆弘沒戰績、沒表現都不重要,能起到監督制衡作用就好。不信大家請看穆弘是馬軍八虎騎排在最後一名的,真有高強本領的人會被放在最後?那花榮也是關係戶,但實力硬照樣可以名正言順地做八虎騎老大。
四、「鎮三山」黃信:假鎮三山,真鎮孫立
黃信是宋江打壓孫立的最直接表現。黃信位列第38位,地煞第2,僅次於神機君師朱武,壓制地煞第3的孫立一頭。
△黃信
黃信是秦明的徒弟,這個人號稱要鎮壓青州當地的清風山、二龍山、桃花山,但事實上,他尤為名不副實,別說鎮三山,就連其中一山的燕順、王英、鄭天壽,都能把他打得落荒而逃。而且他經常在各大戰役中作為輔助將領配合作戰,而孫立則是每每大放異彩,戰平呼延灼、擊殺遼軍勇將寇鎮遠、壓制田虎四威將之一的方瓊等等,後來身為小彪將的孫立乾脆被當作八驃騎來用,這就是藏也藏不住的硬實力!
以黃信的實力和表現,根本沒有辦法與孫立相提並論。他也就是沾了秦明徒弟的光,成為了宋江心中的關係戶,硬是提拔到了地煞第2,用來制衡孫立。
△「病尉遲」孫立
以孫立的實力和表現,進天罡是綽綽有餘的,但是他的表現卻很不合宋江心意。首先,他並不像其他朝廷降將那樣是被逼無奈才成了戴罪之身,他只是被親戚說動了參與了救人行動。所以,孫立比較有優越感,不懂得主動示好宋江。其次,這樣一個非親宋派的人還是登州小團體的領軍人物。(孫立、孫新、顧大嫂、樂和、解珍解寶、鄒淵、鄒潤是登州系團夥,多數帶有親屬關係)所以,宋江怎能對他放心,勢必進行一定的制衡打壓,黃信就是個例子。
五、「鐵扇子」宋清:被迫上山的宋家香火郎
宋清是宋江的親弟弟,排位第76位,專管宴會籌備。不管多少次分配職務,宋清都穩穩地負責宴會籌備。也許這個職務很「艱巨」,所以才需要排名76位來襯託它。
△宋清
前面是說笑,誰不知道宋清才是梁山最大的關係戶。宴會籌備這個職司絕對是梁山上少有的吃香喝辣、平安保命的黃金位置。
宋江可能也是預見到自己未來命運多舛,宋家香火還要靠送親繼承。所以才給弟弟安排的這麼穩妥,而事實證明在宋江的庇護下,宋青最後確實是得以善終,而且他還淡泊名利,拒絕了朝廷的封賞,回家繼承家業,繼續務農,他的子嗣也很有出息。
不過,做關係戶這個事情並不能怪宋清,因為宋清其實是被迫上梁山的,原因很顯然,是受到了宋江的牽連。所以,宋江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也要給親兄弟鋪好後路。
有人說鐵扇子宋清其實是一個有本事的人,但是相當的低調。我認為這是有可能的,不過沒有事實能印證。但就衝他承襲爵位之後,依然選擇回家務農,奉祀香火就證明此人看得通透、境界過人。
另外,他的綽號鐵扇子引發了眾人的無數猜想,有人說是隱喻宋清能夠得到善終,也有人說是隱喻宋清像鐵扇子一樣防禦能力強,能夠護佑宋家香火。我並不認同,因為這其實都是站在施耐庵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我們在探討小說劇情的時候,最好還是不要打破次元壁,僅就書中劇情探討為好。畢竟拋開作者的意願,書中劇情就不需要有內在的合理邏輯了嗎?
△奇門兵器——鐵扇
那麼最後,我說一說自己的觀點:「鐵扇子」這個綽號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江湖人士起綽號哪有那麼多玄機奧妙!我從小說劇情的細節來推測,應該是宋清擅長以鐵扇子為武器,而這種鐵扇子可能是一種拋擲類的暗器。
大家有何其他看法,誰還名不副實,歡迎交流評論。
梁山一百單八將的座次排名名不副實的人還是比較多的,有些好漢排名偏低有些好漢則排名過高,這就是為什麼宋江要授意吳用、公孫勝等人假借天意之名來安排座次的主要原因。這樣的排名非常不公平,如果直接公布名單的話肯定會引起很多好漢的不滿,對梁山的團結和凝聚力是存在很大隱患的。
藉助石碣受天文的形式安排座次的目的就是為了堵住那些心存不滿的好漢的嘴,讓他們老老實實接受自己的位次,古人信奉迷信,以天意之名可以解決很多內部矛盾問題。所謂名不副實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實力強但排名過低;一種是實力差但排名過高。我們先看第一種情況,實力或貢獻超過排名的好漢的典型例子。
豹子頭林衝
林衝是前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武藝超群實力雄厚,在加盟梁山後縱橫馳騁南徵北戰立下赫赫戰功。林衝不但武藝高超戰功累累而且他的資歷非常深,林衝是梁山「三朝元勳」歷經王倫、晁蓋、宋江三任寨主,尤其是林衝為推動梁山的變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如果不是林衝手刃嫉賢妒能的王倫,晁蓋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當上梁山之主。正因為晁蓋的上任才讓梁山的氣質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從普通的山寨成為替天行道的義軍大本營。
以林衝的貢獻、資歷、武功完全可以排在梁山第四的位置,但是由於宋江骨子裡對朝廷的敬畏,他特意安排朝廷降將大刀關勝排在了第四,林衝則屈居第五;而且宋江在任命梁山馬軍五虎將的時候同樣讓關勝力壓林衝一頭排名首位,林衝則屈居第二。
二龍山三巨頭
二龍山三巨頭是指魯智深、楊志和武松。這三位好漢可以說是威名遠揚,是《水滸傳》中最耀眼的明星好漢之一。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壯舉名揚天下;楊志是三代將門之後武侯楊令公之孫而且曾經有奪得過武狀元的傲人記錄;武松則是大名鼎鼎的打虎英雄。三位好漢為梁山衝鋒陷陣立下赫赫戰功,更重要的是三位好漢對壯大梁山勢力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成功率領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的全體人馬十餘名頭領加盟梁山,讓梁山力量得到了極大提升。
但是在梁山座次排名上二龍山三巨頭卻明顯滯後,魯智深排名第十三;武松第十四位;楊志更慘僅僅排在了第十七位。為什麼二龍山三巨頭排名如此靠後呢?主要是宋江認為他們跟自己不是一條心,宋江一直渴望招安但是三巨頭則堅決反對,在宋江心裡三巨頭不是自己真正的兄弟。
病尉遲孫立
孫立是登州兵馬提轄也是登州派系絕對的核心和領頭羊,論武藝孫立可以媲美馬軍五虎將;論貢獻不比任何一個天罡星差。孫立如此卓越偏偏不受宋江的待見,不但三十六位天罡星裡沒有他的份兒,甚至在地煞星裡孫立也排不到第一,排第一的是神機軍師朱武,排第二的是鎮三山黃信,孫立只排到了第三。
但問題是孫立的小弟解珍解寶兩兄弟卻被宋江安排進了天罡星。把老大下放到地煞星把小弟馬仔放進天罡星,宋江這種做法簡直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就是害怕親戚連著親戚且人數眾多的登州派在梁山做大做強從而影響到自己的地位,所以宋江刻意打壓孫立製造登州派內部矛盾使得他們成為一盤散沙。孫立顯然成了宋江私心驅使下的犧牲品。
說完了實力大於排名的好漢,下面我們再列舉一些實力弱但排名高的好漢典型例子。
鐵扇子宋清
宋清號稱鐵扇子,但是千萬不要以為他像楚留香一樣會鐵扇點穴功。其實宋清的扇子是在廚房扇風點火用的,因為宋清在梁山的職務是掌管排設筵席之事,座次排名是七十六位。宋清這個職位簡直就是肥差,不用上戰場流血流汗打打殺殺,只需要在大本營裡吃吃喝喝,吃好喝好還沒有任何危險。
宋清對梁山幾乎寸功未立,按照常理來說根本就不配進入天罡地煞星之列,但是他不但進入了地煞星而且在地煞星裡並不是最靠後的名次,原因何在?原因就是宋清有一位當梁山大寨主的哥哥宋江。
肥水不流外人田宋江深諳此道,懾於宋江的威名,對於宋清進入地煞星梁山其他好漢也不敢說三道四,誰讓人家有個好哥哥呢!想想為梁山做出重要貢獻的鼓上蚤時遷僅僅在地煞星裡排名倒數第二,真的是替他感到委屈。
美髯公朱仝
朱仝是個好人但是他的排名確實太高了,在天罡星裡高居第十二的位置甚至比魯智深、武松這些影響力巨大的好漢排名還高,實在是有些虛高了難以服眾。朱仝雖然有些本事但是比起魯智深、武松、楊志等人來說差得還很遠,在貢獻方面朱仝也沒有太出彩的地方。他之所以能高居第十二位無非就是沾了跟宋江關係密切的光。
朱仝和宋江都是鄆城縣人,他們倆是老鄉還在一個衙門口共事,重要的是朱仝對宋江有救命之恩。當年宋江在怒殺閻婆惜之後躲在了家裡的地道裡,是朱仝私自將宋江放了。對朱仝的活命之恩宋江念念不忘,在座次大排名時投桃報李讓朱仝排在了非常高的位置上,對這種特殊照顧朱仝也是心知肚明。
解珍、解寶
他們倆能夠進入天罡星既不是靠自身本事也不是靠跟宋江的關係,當然更不是靠對梁山做出的貢獻。說實在的解珍解寶兩兄弟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存在感是非常低的。他們倆能進入天罡星純粹是宋江為了打壓登州派老大孫立而做出的特別安排,除此之外找不到其他合理解釋了。
除了吳用(無用)軍師外,都有點名不符實?例如、第一武功高手玉其靈。竟是「河北第一富戶,除了『花浪子′跟隨,但不配套。其老婆、管家背叛他,他卻隨波宋江又背叛好漢初衷,投靠朝庭,而毒酒送終!此人在水泊中可有可無,名不符實。
梁山一百單八條好漢中,最名不副實就是所謂的地俊星鐵扇子宋清了。
宋清名列一百零八人的第七十六位,屬於地煞星之列。看起來不是最主要的人物,在三十六天罡星之外。但是我們要知道,水泊梁山軍,最多時有近十萬人馬。有排名的一百零八位首領,無疑是核心人物,他們之外的重要頭目手下的人馬可能都有幾千人。
第七十六位以後,還有三十二位頭領呢。這裡面既有曹正、張青、孫二娘這樣的耳熟能詳的道上好漢,又有杜遷、宋萬、朱貴這樣的梁山開山四寨主,還有白勝這樣的七星聚義二代老班底,其他的幾位無論武藝還是功勞也看不出來比宋清差。卻都排到了宋清的後面。
那麼宋清有什麼特殊之處呢?無他,只因他是梁山大寨主宋江的親兄弟。
宋清有什麼本事麼?也不能說一無是處,是大頭領的親弟弟,這個先算一條,另外,他是個會種莊稼的農民。別的本事,沒了。事實上,宋清這位排名第七十二的頭領,在梁山上一不是軍師謀臣,二不是帶兵打仗的武將,三不是有專業技能的專家。
他負責什麼呢?從上山入夥開始,宋清就是負責排設筵席。一般的地方沒聽說有一個重要人物專幹這個差事的。這可以說是梁山上專門因人設事,就是給宋清設的職事。估計是宋大哥貼心的軍師吳用的安排。
我們看看最後三位好漢,排倒數第一位的是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他是馬匹方面的專家,還與排名倒數第二位的時遷,倒數第三位的白勝,都是偵察情報的高手,是走報機密的三頭領。
若無他哥哥宋江的關係,宋清估計連當個軍中小頭目的可能性都沒有,只能當個梁山控制的地盤的村子的地保還行。
但是宋清命好,梁山輝煌時,他有一個清閒的差事,地位又很高;梁山被整治後,宋清又因為存在感太差,反而落得個好結果,在宋江死後,不但承襲了宋江的名爵,還得到了大量的錢財田產賞賜。
宋清難道是個福將?
(圖片參考影視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