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閱讀17年,說說我的感受,可能各位不愛聽。
1,小說繁榮受限制,資本介入的後果。
現在網文追捧體系已經變味了,嚴重受到資本參與。早期網文,作者信手捏來,文章好壞憑讀書自評。出現蠻荒三部曲,網文三奇書,各種流派興起。而如今呢?曾經網文經典已經銷聲匿跡,如今稍微好點網文最後也難以出頭。核心在於資本介入,資本只想賺錢,想要各種版權。曾經最牛的盜墓小說《鬼吹燈》風靡一時,因版權失去,資本就大力鼓吹《盜墓筆記》,說跟《鬼吹燈》並駕齊驅,差之甚遠的作品,就這樣在資本運作下錯亂。
2,如今網文體系,劣幣驅逐良幣,不再看作品質量,看作品賺錢能力。
唐家三少書爛,寫來寫去,無非窮小子進學校,大比武去奇遇,大危機得繼承,終成世界第一。但這樣的能賺錢,能賺錢就算了,寫的如此白爛的寫手,就因為能賺錢,就有資格指導網文體系,兼職對網文屆的侮辱。
其他優秀寫手寫著寫著就不更新了,更新不穩定,好作品沒人氣,最後石沉大海,只能割了。
3,成神作品難得,需要作者自身底座,也需要天時地利。
成神作品不是每年都有,但排行榜卻一直存在。真正成神作品就近幾年開始,也只有《我師兄實在太穩了》可以算成神之作,其餘不過是起點灌水自己升熱度。好書不能得到應有評價,考慮各位資源平衡,考慮實時問題,立馬好書熱度要不了多久就被覆蓋。畢竟不能一家獨大,也不能過於追捧一書,其他書也要有人看,這樣平衡,導致大家對網文感覺在倒退。其實,好書熱度只是被「平衡」了。
4,如今網文競爭體系自身出現問題。
早期網文網站競爭,是承認作品,不幹涉網文內容,以挖作者為主。後來,起點血紅等第一批優秀被挖走後重傷。無奈重視版權和合同,推新第二代網文東方玄幻體系。這體系,說實話,當年只能算二流,但勉強維持住了起點,如今也就成了神。所謂退婚流,廢柴流,有那麼大影響?其實只是起到開頭黃金三章而已,但架不住宣傳。
後期,網文以作品排名為主,公認作品排名裡參雜私貨,部分作品,從公認50裡第30多,到20多,到十幾,到前幾。通過偽造排名,踩著成名書上位,忽悠當時單純的讀者。
5,如今網文,好書判斷標準已經變了。
以前網文是符合大眾口味,成神作。如今網文誰賺錢誰話好使,打賞盟主偏好極大影響了作品的方向。畢竟賺錢麼不寒顫,但作品逐漸偏離大眾成神潛力,開始降檔次。作品下降了,盟主為了人情世故,還得繼續打賞,最後發現,賺錢作者曾經有過短暫輝煌時刻,但最後賺錢卻因為人情世故。何等諷刺。
為什麼現在看網絡小說的人越來越少了呢?是小說不好看了嗎?
第一、時代不一樣了,看網絡小說的群體,學生佔大多數,尤其初中、高中、大學,這些人有充足時間,不需要為生活去奔波,也沒見過什麼世面,在小說的世界無法自拔。
而且,一般是在2000-2015年這個時間段,是黃金時間,古龍死亡,金庸封筆,隨著電腦和智慧型手機普及。人的娛樂方式很單純,以前拿手機,就是聽音樂,看小說,玩qq,偷菜和搶車位。
當然,也有社會人看小說的,但連載和完本,付費和免費也不一樣,萬年白嫖筆趣閣、貼吧,死也不去起點。都在宜搜和uc上白嫖。
在傳統武俠小說沒落之後,網絡文學才繁榮起來,最早的江南《誅仙》九州系列、還有洪荒流、後宮流、耽美文學、都市言情、
到後來才有盜墓流、無限流、江湖、綠林、廟堂和王朝系列,也有很多偏門,炒股、動漫、moba遊戲、以及仙俠、玄幻、異世大陸、穿越等。
人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武俠小說「空窗期」才有更多網絡小說爆火,其中中原五白就是其中的代表。
第二、網絡文學發展的這幾十年(起碼20-30年)從痞子蔡開始,到迄今為止,光發行和籤約平臺的作品井噴,專門到網文網站也洗牌洗了很多次。
盛大文學、阿里文學、騰訊閱讀、以及平臺企業的大文娛產業,都進入到新階段,閱文集團更是巨無霸的獨角獸企業。
大部分骨灰級別的讀者,已經視覺疲勞了,很多劇情和套路,都沒有新鮮感了,比如天蠶土豆《鬥破蒼穹》後面的《大主宰》《元尊》《武動乾坤》換湯不換藥。比如唐家三少《鬥羅大陸》《絕世唐門》《龍王傳說》《超神鬥羅》設定一個比一個鬼扯,
唯一例外的四大IP,南派三叔《盜墓筆記》劉慈欣《三體》辰東《完美世界》,一句九州系列。
很難有顛覆的作品問世,《詭秘之主》《劍來》《雪中悍刀行》則是這幾年,少數優秀的作品。
第三、看小說的孩子都中年了,已經拒絕這種催眠了,網絡小說再好,不解決溫飽問題(除了你是作者),看網絡小說除了你做自媒體網文解讀和解說,很難說你看了上萬本身網絡小說,說你有文化,有本事。
而且,網絡小說。和抽菸喝酒一樣,有癮,經常看,你不受控制的去追更,很浪費時間。
當時,天蠶土豆《鬥破蒼穹》連載了三年,天殘拖豆就是這樣來的。
而唐家三少、產量太大了,你根本看不完,他新書就發行了。而且注水嚴重,沒有早起《琴帝》《生效守護神》《冰火魔廚》好看了。
第四、小說的形式發生了轉化,存在有聲書、評書、直播講小說、影視號解讀和解說。
最主要是短視頻和直播,遊戲和動漫,人可以獲得精神享受的方式變多了,網文不是唯一的享受方式。
看網文是真費時間,不覺得就看遲了,看晚了。
學生時代,沒有人監督,精力充沛!
人到中年,要養家餬口,要賺錢,看小說並不是剛需,況且,也有其他娛樂奶頭樂的項目,三兩好友,吃喝嫖賭。每一樣都比看小說刺激。
第五、一般網絡小說的設定和劇情都是套路,
扮豬吃老虎、霸道總裁愛上我,欺負小的來了老的,欺負老的,來了更老的,後宮、宮鬥、要不就死道友不死貧道。
痛點、爽點、以及能夠帶動情緒的,廢柴、退婚、發生大事故,穿越、天狗、和空姐同居的日子。
看慣了套路,讓你編,你比小編還能編。
時間變少了,哪有閒情逸緻去看小說,一個百萬字的小說,連鑄轉,你至少得一周才能看完,而己每天看30分鐘,你得看幾個月。
而且,網文變成影視劇,動漫!
出現了二選一的尷尬,鄙視鏈渾然天成。
看小說的不看改編,感覺狗血,而且特效五毛錢。看動漫和電視劇,最好別看原著,嚴重影響你的想像力。
比如《鬥羅大陸》《鬥破蒼穹》一樣有電視劇版、動漫版、漫畫版,完全不一樣。
騰訊出的動漫挺好看的,就是節奏太慢了,一百多集了,才走完煉獄路,才完成小舞獻祭,後面還有很多很多。
胃口越來越刁鑽了。也難以滿足了。
第六、看小說需要有時間,需要心靜下來。聽著音樂,在圖書館拿著紙質書去看。要不拿著墨水屏的閱讀器看。
在微信讀書還可以和書友交流溝通,在kindle和多看上直接購買,具備永久版權。
在喜馬拉雅聽書,有意思,小說不是用看的,用聽的,也挺有意思。
在西瓜視頻看《幻海航行》用看電影的方式解讀小說,讓科幻變得更科幻。在西瓜視頻看老王看網文,看網文江湖,作者江湖,以及成就和收益,也是一種很好的享受。
第七、亞文化是存在圈子的,網絡文學愛好者一樣有圈子。才有共同話題。
準確說是次元文化,每一個IP都是一個元宇宙,一個遊戲世界,讀者是開啟上帝視角的人,能夠參與到遊戲中,跟過電影一樣。
只不過,像這樣的元宇宙太多了,恆河沙數。數都數不完,數都數不盡。
成年人的快樂很簡單,上一秒下一秒,都不如這一秒快樂。
網文是好看,過了年齡段,過了好奇心和窺探欲,不願意分給他時間,畢竟,生活就是把自己交給生活,而不是交給無關緊要的人和事。
大多數人是沒時間,時間都去哪了,連他自己都搞不清楚。
第八、不可否認,好的作品依然有,只不過,你和作品的緣分淡了,淺了。而且,用戶也受不了彈窗和廣告,以前的網文閱讀,各種小彈唱。
愛看小說的,還是起點好,沒廣告,沒錯別字,就是要付費,買會員和買單章。
越來越對廣告排斥,越來越對垃圾信息厭惡。
每個人生活在資訊時代,信息帶給你的焦慮是很嚴重的。
第九、好作品有生命力,有啟迪智慧的存在。比如《大江大河》系列!《人民的名義》系列、《法醫秦明》系列、還有豆豆紅塵三部曲《背叛》《天幕紅塵》《遙遠的救世主》。
第十、讀書類自媒體人,存在著一部分的up主,看見別人在線講故事,論是非善惡,很有趣。
也有各種書單號,和多種形式的內容創作。這個世界很有趣,百家爭鳴,網文只是其中一朵花,一朵奇葩,年輕的時候,此花不開,其他花黯然失色,現在多少有點昨日黃花,徐娘半老的感覺了。
沒有特別的作品,有一種衝動馬上看完它!
字節番茄小說老推薦,女人推開辦公司,看見自己窩囊廢老公循環。拿著平淡無奇的戒指,居然是華夏國第一大幫的幫主。
網文迎合用戶創造內容,給你營造一個完美世界,再好也是假的,現實世界,你撿一個垃圾,也是一份收入。
都為碎銀幾兩奔波生活,生活比小說比直播更驚喜,生老病死,埃亨情仇,柴米油鹽,喜怒哀樂,豈不快哉!
主要是現在的小說可能都一味的追求熱度(我估計都是花錢刷的),寫的時候都不帶腦子。除了人名、地名、書名不一樣,剩下基本都一個套路:都是小城的小家族裡的天才,因為某種原因變成了廢柴,然後受盡各種白眼侮辱,原來家族青梅竹馬的美人兒攀到了別的高枝,無情的拋棄了他,以前的跟班小弟也翻臉對他各種凌辱。到這個地步就該出現奇遇了,無非是某個殘缺的神器、神獸、異火、一縷殘魂之類,主角不但修為盡復,還大有長進,開始各種逆轉、各種越級殺人、各種打臉,反派們根據主角級別也開始逐波的送死,而且出來時基本都把各種錢財寶貝功法都隨身攜帶,總之主角缺啥就送啥,每次來的級別也就剛夠主角殺,一直殺到書完結,中間都不知道派個級別高點的,反正主角能越級殺人這事也就主角自己知道,反派死了一片又一片,都不知道反思一下。主角路邊撿塊廢鐵都是無人能識的神兵寶器,吃個野果都是仙品,而且只有主角能用,就是為主角量身打造的。反派要麼醜,就算有個帥點的也是面色蒼白眼帶邪氣,是家族用藥材堆出來的垃圾,欺男霸女濫殺無辜,家裡老的只會護短,這些家族就這點兒底蘊也不知道是怎麼屹立百年千年的。而且主角不但修煉天賦牛逼,其他也牛逼,什麼鍛造煉丹製毒陣法符咒,別人需要學一輩子都不見得能會一樣的,統統都是一學就會,你說各種天賦都這麼牛逼,他們家族原來都眼瞎了嗎?再就是各種美女開始投懷送抱,最噁心的就是必須有一個天仙級別的中了合歡散迷香,身邊就他一個男的,不找男人就得筋脈盡斷,主角無可難何也就勉為其難。。。一般我看到這裡就不往下看了
有幾點重要的原因:
1,網絡作家的寫作水平明顯下降,受到賺快錢和平臺更新量的影響,作品粗製濫造。
2,創意慢慢缺乏,以前創意爆炸的時代過去了,現在的網文創意越來越少。
3,抄襲嚴重,明明創意越來越少,某位不出名作家,或者寫作功力不強的作家發明新的創意,剛在網上發表十多萬字的小說,馬上鋪天蓋地相識的創意就來了,而寫作功力強沒創意的一批作家反而賺錢了,有創意但是寫作功力不強的乾脆退圈了。
4,平臺的壓榨使作家不在精雕細琢,自己寫的小說,除了署名權是自己的,其他都和自己沒關係,導致作家都以賺快錢為主。
5,讀者普遍都產生的閱讀疲勞,一樣的套路,一樣的情節。特別發現文筆故事結構還是一坨的時候,就和吃飯一不小心吃了個蒼蠅一樣難受,所以付費的讀者越來越少,畢竟要先看看值不值得給錢。
原因很多,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兩千年網文小說興起以來已經過去20年了,培養了一大批讀者,經歷過高峰,現在正處於下滑期,簡言之就是紅利期已過。很多讀者都是很多年的老書蟲了,比如本人從2010年開始看網文小說,現在已經11年了,很多套路都已經爛熟於心,早沒了當初的新鮮勁,現在也就實在無聊的時候看一看。
其二,網文小說作者良莠不齊,據統計,現在光是起點中文網就有上百萬作者日夜不停的輸出,其中只有幾千籤約作者,其他大部分是玩票性質。作品數量也是少有精品,十幾個所謂的大神作者拿走了大部分流量和收益,年入幾百上千萬,其他人只能喝湯,難有出頭之日。以我多年經歷,每次書荒想找書來看是件很痛苦的事,因為在海量小說裡面竟找不出一部讓自己看得下去的作品,不是毒點太多就是太監了,難受😣。最後還是只有去回顧「經典」,《遮天》看了三遍,《誅仙》🖐🏻遍。最後還是不得不回到老人的懷抱,目前正在追《深空彼岸》。
其三,網文套路已盡。就拿玄幻類來說,無論是廢材流,天才流,凡人流,還是前幾年流行的靈氣復甦流其實都是換湯不換藥,核心還是製造爽點,讓讀者有代入感,什麼扮豬吃虎,裝逼打臉的套路還是老樣子。老話說,這驢一撅屁股就知道要拉什麼💩。這些套路本身是沒問題的,網文嘛,我們看的不就是一個「爽」字,要是逼裝得好,裝得自然一點大家還是愛看滴,但是現在這些作者純粹是硬裝,反派強行降智,不僅沒有被爽到,我的腳已經尬到扣出三室一廳。
總結
以上就是我認為網絡小說不在那麼受歡迎的原因,不當之處還請指正。
[送心]點個關注唄[送心]
[機智]每天分享不一樣的歷史故事[馬思純的微笑]
算卦的,算著算著就修真了,學醫的,學著學著就飛升了,看古董的,玩著玩著就成仙了,種田的,種著種著就有法寶了,重生的,活著一兩個月就世界首富了。現在平臺有字數獎勵,作者剛開始還能好好寫,為了多拿獎勵開始水文,水不下去就開始胡編亂造。現在網文,看了三分之一就知道後面寫什麼,千篇一律的東西誰會喜歡?
喜歡看小說的年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人大多數都是看抖音,小視頻和一些比較短的微小濤養花知識,對於那些幾萬字,甚至幾十萬字的網絡小說,根本就沒有時間以看。
以前喜歡看小說,是因為小說裡有青年人喜歡的言情故事,如今,在電視,電影裡,不但能滿足了人的好奇心,而且還能看到人的曖昧過程,所以,小說是無形的東西,完全不吸引人。
年輕的時候,非常喜歡看小說,雖然那時候文字的表達沒有現在開放,但是,偶爾有一句讓人興奮的詞語,便想看完後知道它的結局是什麼。
現在家裡還存放很多小說書,不過,已經成了塵封的記憶,十幾二十年沒有翻看過了,自從有了電視和手機,小說就成了古董,再也不願意花時間去看。
不論是小說書,還是網絡小說,如今都不喜歡看,雖然自己天天刷小濤養花知識,但對於網絡小說,從來一眼都沒瞧過,不是網絡小說寫得不好,而是小說篇幅太長,沒有時間看。
現在寫網絡小說的錢難掙了,所以很多人都斷更或退出來,年輕時,自己也曾夢想過當一位作家,清閒又讓人羨慕,特別是得到女孩子的喜歡,所以,有一段時間,自己夢想著怎樣才能成為一位小說創作人。
在過去,寫小說容易,但是寫出來的作品,沒有人際關係很難得到某編輯部採用發表,投出去的稿件,不是石沉大海,就是被原封不動地退回來。
年輕時有一股衝勁,有空經常寫一些幾萬,十多萬字的小說,投給刊物編輯部,不知是自己寫得不好,內容不夠吸引讀者,還是跟不上時代主題,反正,投出去的作品,基本上石沉大海,有些作品,多年過去了,如今,草稿紙白色變成了黃色。
寫網絡小說不同於寫微小濤養花知識,寫小說要有一個虛構性,在創作中,自己的大腦就好像是一部電影,一部連續劇,把腦子裡面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展現出來。
喜歡看小說,並不一定會寫小說,特別是長篇小說,它需要很多頭腦去思考,去塑造人物,而且每一個人物情節都要相吻合。
小說中的人物,其實就是現實中某一個人物的原形,只不過經過作者的構思和潤筆,添花插葉重新展示出來,
生活是一種樂趣,刷小濤養花知識,寫網絡小說也是一樣,在快樂中充實自己,在充實中得到快樂。
自從騰訊空降高層管理起點後,原創受到嚴重打擊,copy流行起來。大綱,設定,套路完全模仿,用心構思賺不到錢,把山寨手寫,山寨作品捧的很高。從資本的角度講,這樣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潤。但是這樣殺死了原創,堵死了創新的泉眼。起點好幾年沒有神作了,距離現在最近的大神是烏賊,他連續三本書都在詭秘流裡出不來。後來者再沒有開啟一個流派的神作了。總之,小說本來就是編瞎話騙人,所以需要不斷創新換套路,一個瞎話聽3年,傻子也聽膩了。就跟炒股一樣,你總是一個套路,時間長了大家都懂了,就割不到韭菜了,市場就死了。
不是看小說的少了,而是很多的網絡小說內容大同小異,如女婿類別的幾乎都是入贅娘家的上門女婿,而且多是娘家老輩人的主意,但孫女輩的女孩子大多不同意。而女婿大多入贅三年,而且多是富家子弟等。所以看了很令人失望,感覺千篇一律,沒有什麼令人看下去的念頭,其實很多小說不應該停留在富家與超人系列的老路,自己有自己的創作思維,可能讀者會接受的,小說也不要過於脫離生活,因為生活本身才是創作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