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不愛買保險,就是因為中國的保險讓人沒有安全感,讓人覺得保險並不保險,許多人當初滿懷信心地買保險,但等到要理賠的時候,保險公司卻說出各種各樣的理由說沒有達到賠償條件。
我曾經也是一個保險業務員,那時有一份保單的業務員離職,而這份保單就分配到我這裡,有我負責。有一次我去訪問這個保險人,是一個七十來歲的老伯,結果有事來了,保險人在半年前住過院,住了半個月,他所得的病也正是符合理賠要求的,可他們當時沒有想到有保險的事,我這一去正好提起這事,然後我打電話問領導,過去半年還能理賠嗎,領導說可以,只要資料帶齊,到服務廳去找大堂經理再問清楚,那好,我就拿著他們的所有資料到服務廳找經理,結果她一看馬上說理賠不了,我說什麼原因,她說住院日子不到,這下我也蒙圈了,居然是這個理由拒絕理賠,這時我的心也真的涼了半截。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對保險人說此事了。
對中國的保險多說沒意思,當然能理賠到的人也多,畢竟地區不同,工作人員不同,理賠也不同。說實話保險本身是好的。
我說說我的親身經歷,小的時候剛開始有保險的時候,學校校長老婆開始賣保險,叫太平洋保險。讓我們每個孩子都買一種小學生保險,說五年就退回來,發生意外各種報銷啥的。我們都買了,一個月後一個同學在學校摔骨折了,他父母之後就報銷跑保險被各種為難,根本沒給。五年後應該退錢的時候,我們就拿到了30塊保險費,保證的退300根本沒有。我媽到現在都不買保險,寧可把錢存起來貶值。我們家現在車房屋貸款醫療各種保險,車房都是最貴的那種,冬天倒車把出庫門撞壞了,保險公司一個電話就給聯繫好了修車廠和修門的公司,保險公司建議我們修門的錢如果低於800刀的話我們自付不走保險,不然第二年要漲價。修車走了保險,換了車後窗直接付錢。有一次我們車壞在高速上,也是一個電話給保險公司,他們叫的拖車給我們拖到車場,然後來了計程車拉我們去租車公司,我們開著租來的車回家。車修好後也是保險公司叫了計程車給我們拉到火車站坐火車去取車。全部費用都是保險公司來支付,事情都是保險公司來處理的。如果國內的保險也是這樣的話,我估計沒人不會買保險。
過去,不是不愛買,是不信任保險公司。勸投保時,說得天花亂墜,理賠時,百般設置障礙。把保險變成理財產品,保險的本質被改變。
不過,現在有了變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兩次汽車理賠,都十分快捷,平安保險公司當地的勘驗員讓加微信,傳現場照片和個人信息等,然後我自己開車來到4S店,把車交給相關人員即可。人還沒有到家,賠付款入帳,取車時用此款支付。這使我改變了對於保險公司的印象。
這樣的服務,會使人積極投保的。
不是中國人不愛買保險,而是保險公司套路太多。為了說服你買保險,推銷保險的業務員們,為了業績、為了錢,都不惜脫了褲子,也要想辦法讓你買保險。可是一但你生大病了,大病保險很多障礙等著你,你很可能保費白交了!其他的險種也是一樣。保險賠付的時候,你不給保險公司的人行賄,你很難按著正常渠道得到賠償。這就是決定中國人不信任保險公司,也不願意買保險的根本原因。除了國家政策不買不行的險種外,可以說:誰買誰上當!還不如不買更省心!
多年前就有一句大家都懂的順口溜:一人幹銀行,全家跟著忙!(攬儲),一人幹保險,全家不要臉!保險業務員為了業績,臉皮厚的必須要比城牆拐彎還厚,他們底薪少的可憐,入行門檻低,阿貓阿狗都可以賣保險,保險行業施行自然淘汰制,主要是靠籤單拿提成,她們每天不是在忽悠人,就是在忽悠人的路上。
賣保險的見到誰都是自來熟,只要看到兩條腿的大活人,都會把他當成潛在的客戶,說的天花亂墜,口吐白沫,但是,她們會把最重要的兩不賠,埋藏在心底,打死都不說,保險兩不賠就是:這也不賠,那也不賠!
賣保險的多年前,就成了不受歡迎的職業,招人討厭的人群。一個個穿的人模狗樣的,每個賣保險的名片上,都印著業務經理的頭銜,一旦籤不到單,還是餓的跟狼狗似的!
如果漂亮女人賣保險,還是有些優勢的,只要願意被領導潛規則,還是可以拿到一些單位的大單,能拿到豐厚的提成。
國人為什麼討厭賣保險的,是因為保監會沒有完善的管理體系,他們對保險公司亂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導致保險行業水太深套路太多。
這些年保險公司業務員,跟銀行工作人員沆瀣一氣坑人騙人,很多大爺大媽本來去銀行存款,最後拿到手的卻是保險單還渾然不知,等生病住院急用錢時,到銀行櫃檯卻取不出來自己的救命錢!
如果這種事,要是發生在法制健全的歐美國家,保險公司跟銀行的員工敢合夥坑人騙人,會被法院判決賠償受害人賠的破產!珍愛生命,遠離保險,交強險除外,交強險是強制險種,你不買也不行!
三個字:公信力。
說好聽點,叫輸不起,說難聽點,叫不要臉。
買的時候把你當上帝,賠的時候把你當魔鬼。
買的時候熱情周到,天花亂墜,不買簡直虧大發了。
賠的時候千般推脫,萬種無奈,買了你就後悔慘了。
買的時候險種即將退市,不買就沒機會了。
賠的時候險種已經退市,買了就不要想賠。
買的時候由小到大,順藤摸瓜,大家笑哈哈。
賠的時候由大到小,偷奸耍滑,你就是渣渣。
保險只有兩個不賠,這也不賠,那也不賠。
保險只有兩個不要,臉也不要,命也不要。
開始做保險,從此不要臉。
只要臉皮厚,哪管臭不臭。
人情牌,親情牌,道德捆綁炸過來。
套路深,莫當真,坑完城市坑農村。
買的時候容易,賠的時候困難。
買的時候開心,賠的時候痛苦。
我覺得這就是當前保險的現狀,你還想買保險嗎?
多謝邀請。
你們講的都不狠,我來講個被保險騙慘的事情。
我的二姐夫前幾年在國企下崗,工齡買斷後賠了十多萬元。後來為了掙錢養家就去了市裡邊租房打工。不知怎麼他就認識了賣保險的。本來他那人就比較老實,別人說什麼都想信人家。同時賣保險的又熱情的很,面情軟不好意思拒絕。讓人家幾通忽悠背著我二姐居然買了好幾份保險。等我們都知道的時候,他的十多萬塊錢已經所剩無幾。最後我們勸他去退保,去倒是去了,但是沒退了,因為退的錢太少了他覺得不合算。
實在沒辦法,只好用剩下的錢買了輛殘疾人用的三輪車(他本人也有點殘疾)在火車站拉人過日子,每人上車一元錢那種。日子過的很艱難,還要每年籌錢交保險費,最無奈的時候他居然拿保單去保險公司貸款再交保費。
有一次我去他家走親戚,閒聊的時候問他都買的是什麼保險,他居然說不上來是保什麼的。只是不斷的告戒我千萬別買保險,我連連答應下來。再我連連要求他告訴我買保險的經歷時,他才說了其中一件讓人聽了窩火的事。
原來六年前賣保險的人告訴他讓他給他僅有十多歲的小兒子買一份保險,中國平安的。說是這種保險不用投資太多且交的時間短,只需要交夠五年就可以每月領錢了,每年大約三千塊。他一聽感覺不錯就又交了錢。誰知現在終於到了時間他去保險公司領錢,卻被告知需要等到他小兒子七十歲以後才可以領錢。用他話說,以後叫爺也不會再買保險了。
保險公司僱傭這種騙子來賣保險,保險公司怎麼讓人信任·。
客觀來講,幾乎每個人都買著保險,如社保、醫保、交強險。其他的保險做的是真不保險。
我說的對不?歡迎後臺留言!
人到中年,我感覺我對保險是非常需要的,但看看中國保險行業這不爭氣的半保半騙的模式,還是不想購買了,我唯一參加的保險就是馬老闆的相互保。
我對保險是極其極其有偏見的,我對保險的偏見源於我一次次的生活經驗。
1、八十年代,工資幾十塊錢,母親每月堅持購買五元錢的保險,說等到我結婚就有足夠的錢了。結果農合社改革不了了之,僅退還本金。那點微薄的保金在通脹面前無比的渺小。
2、2003年大學期間,在公共汽車上聽人閒聊,說賣一千多的保險,她可以提成六百多,我心裡覺得這麼高的提成,真正用於保險的錢有多少?我覺得保險真不靠譜。
3、09年第一次買車剮蹭,修了八百元,第一次去保險公司報帳,種種原因,只報了二百塊錢,櫃員還嘲笑我笨。我當時心裡覺得這幫人就是騙子。
4、聽郎鹹平講中國金融業缺乏信託責任,我深深認同,我覺得普通老百姓對金融業的人來說,就是韭菜而已,能割刀是一刀,銀行,保險,證券無不如此。。。
5、前幾年,母親在中國銀行網點,把賣保險的誤認為銀行工作人員,讓對方操作手機,買了五萬保險,我閱讀了保險合同,除了空難,最高理賠約一點七倍,買五萬最多賠個七萬,要這保險有什麼用,有一點幾乎可以忽略的收益,要長達十四年後才能拿回本金。我心裡說,這要不是披著保險公司的皮,這合同和搶劫詐騙有什麼區別?
6 、看到一個數據,中國保險業上千億保金,每年用於理賠的資金比例低到無法想像,從這個比例上說比買彩票還不靠譜。。。。。
真希望馬老闆像對銀行業那樣對保險行業來一次攪局,讓保險業重生。把全球最龐大的保險市場做成了人人厭惡的行業,中國保險業真丟人。。。
以上種種,希望只是我個人的偏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