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教師編制或將成為歷史,鐵飯碗變為泥飯碗,你怎麼看?_教師編制未來如何改革

天也藍藍水也藍藍說: 關鍵是國家是否繼續提供財政支持,如果不再支持的話,就成了政府退出教育行業,不再辦學了,管…

天也藍藍水也藍藍說:

關鍵是國家是否繼續提供財政支持,如果不再支持的話,就成了政府退出教育行業,不再辦學了,管理職能也必然逐漸弱化,一些學校轉為私立。這樣的話,學校的開支主要靠學生的學費和一些社會捐贈來維持,即使學費上漲十倍也還是不夠開銷,需要政府支持銀行發放教育貸款。這就和西方國家一樣了,思政教育也會和今天產生較大差異。一茬茬人的思想觀念變了,社會發展方向自然也會改變。當然,沒有變化就沒有進化,但也是不穩定因素。

Jxwn說:

教師編制看似給教師們一個鐵飯碗,實際上是給有子女接受教育家庭的福利。如果政府把教育推向市場,教師的飯碗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只是流動性變大了,退出機制的人會多一些。但受教育者影響就大了,政府每年佔GDP4%的教育經費必然會由學生家庭承擔,加上目前要交的費用,投資教育的資本要獲取的利潤,家庭的教育開支會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成為家庭開支的另一座大山,貧窮人家子女想通過學習文化知識改變命運將成為不可能的事。再說,囯外的教育也是國家來主辦,社會辦學為輔。教師地位比中國教師社會地位更高。唱衰中國教育和教師的人,要不是無知,要不就是別有用心。

給你翅膀說:

我是公職,我建議集團化辦學。為什麼?

一、教育經費萬億,落到實處百分之一不到。這麼說吧,一個學校除了粉筆是消耗品,其他都能省去。

二、能力、業績和工資不對口。按說教師職業是個手藝人,手藝好到哪都有口飯吃,實際呢,不作為的、「會來事」的、有關係的,拿高工資清閒,真正幹事的拿低工資。憑本事吃飯,最踏實。

三、終身職業不能轉行。一個教師教育三十多年,其實頭八年有激情,以後都職業倦怠了,憑什麼要幹一輩子呢?實幹十年比熬日子強。

永樂風情說:

教師行業如果取消編制,將會帶來以下一些新現象。

一是教師行業沒有吸引力了,優秀人才不再從事教育工作,沒有高素質的教師哪來高質量的教育。

二是學校的運轉經費將更多地轉嫁到家長身上,學校收取的費用將是現在的幾倍以上,窮人的孩子讀書就更加困難了。

三是私立學校大量出現,費用高得驚人,富人的孩子才上得起這樣的學校接受優質教育。

四是階層固化嚴重,富人的孩子接受了好的教育大概率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接受不到好的教育大概率還是窮人。

五是社會整體教育質量下降,國民基本素質下滑,因而從根本上影響國家的發展。

所以這種情況應該不會出現,更不要在這裡危言聳聽,畢竟高層在考慮問題時,比某些「專家」要好得多。

禾桃老祖說:

如果取消教師編制,那麼就看能提供的收入多少了。教師職業會跟所有社會職業一樣,成為不帶附加光環的普通職業,優秀人才進入這個職業的比例會大大縮小。而對高質量教育資源的需求會催生出一大批各種形式的私人教育,教育會成為貧富分化和階級分化的重要催化劑。

其實現在社會輿論對教育行業有過多的指手畫腳,教育行業的領導機構又多是外行領導內行,或者乾脆就是形式主義壓倒一切,造成了教育政策被社會輿論綁架,對教育事業在事實上造成了壓制。

其實應試教育和尊師重教才是教育發展的良策,也是教育公平的基本體現。

你見過多少優秀人才去當合同制老師?

沙漠裡的胡楊樹說:

我覺得這個制度在大、中、小城市可以做到,但在鄉鎮、村一級估計很難做到。

去年九月份,我們縣城第三幼兒園開始使用,到大學裡招了10多個大學畢業生。結果一個月後,有兩個女孩辭職了,說是一輩子呆在這個小縣城不是她們的理想。我們縣城離昆明很近,動車半小時車程,也是我們周內最大的縣,交通便利,生活及其它方面也不錯。

以前我在的學校,好幾個完小都是在村裡,一般我們周日下午去,周五回家才出學校門。大部分學校交通方便,個別學校除了自己開車上下班,營運車輛只有一、兩輛微型車。

交通閉塞又難在的地方,比如我們雲南的文山和昭通,本來招聘教師就困難,教師鐵飯碗又被打破,那誰又願意去那些地方做奉獻?全國交通閉塞,經濟落後的農村小學很多,哪些地方的教育又該怎麼辦?

土山關石說:

物以稀為貴,從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重視教育強國,從基礎開始投資教育事業,這幾十年,人口增長,使教育規模越來越大。

從這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育觀念受社會發展和社會壓力而變化,人囗開始負增長,學生少了,老師也滿員了。科技發展增強了生產力,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達不到要求的,就可能淘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16699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