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喜歡,鐵三角劇中,和珅實在太壞,太陰,壞事他全有份兒,科考他也敢弄,所有貪汙案他都有參與。而紀曉嵐則小聰明太多,讓皇帝很不高興。
歷史中,和珅容貌俊美,才能出眾,但人品沒有修養好,最終成為弄權的佞臣
紀曉嵐則是長的醜陋,就是文採出眾,作品繁多,不過缺乏治國理政的大才,人品總體還可以,個人生活據說非常放蕩。
我還是更喜歡劉墉 ,真正的官三代,大家風範,無論文採,還是治國理政,都是一把好手,還是出名的書法家。
要說更喜歡誰,無論從電視劇還是歷史人物中得到的信息,我和大家一樣更喜歡紀曉嵐。在「鐵嘴鋼牙紀曉嵐」這個電視劇中,和珅和紀曉嵐都是劇中的典型人物。紀曉嵐是正面的典型,而和珅則是反面的典型。紀曉嵐代表著正義,他才華橫溢,公正廉潔,有學識有膽識。敢於在皇帝面前替百姓說話,據理力爭。不同於其他貪官佞臣。而和珅則不然,他的身份是貪官佞臣的代表,是皇帝的奴才,他的所有才能和技巧,都成就了一個讓人厭惡的壞典型的形象。從歷史上看,紀曉嵐,名昀。官至文淵閣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左都御史之職,曾主編《四庫全書》等歷史文集,確有文才,官聲尚好。而和珅在歷史上就是一個大貪官,富可敵國。後被抄家誅殺,從其家中搜出無數珍珠財寶,古玩玉器,是大家都不恥的貪官汙吏。雖然,在電視劇中,由王剛出演的和珅,也有招人喜歡的一面,但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大壞蛋!所以,大家才更喜歡紀曉嵐!
我喜歡和珅,真正的和珅是一個極有才情的人,通曉滿,蒙,回,漢,藏五種語言和文字,而且還是一個大帥哥,號稱滿州第一美男子,對經濟學來講是一個大經濟學家,如果乾隆聽和珅的建議和英國通商通航就不會有列強欺負大清朝不會有八國聯軍進北京,不會有鴉片戰爭,當時和珅就主強用中國的土特產和英交易換取英國的遠航貨輪以及引進先進的科技,乾隆及一些朝中大臣不幹,非彈核和珅其中就包括紀曉嵐。
紀曉嵐就是一個好色又賣弄小聰明的主,溜須皇上比和珅有過之而無不及。和珅被殺是得罪人太多,當時和珅本兼各職50多個位高權重,招人嫉妒其中就有嘉慶的老師紀曉嵐更嫉妒,這才招來殺之禍。
和珅與紀曉嵐大家更喜歡誰?影視劇中的和珅與紀曉嵐,一個貪得無厭,智商並不高的大貪官;一個油腔滑調,總愛賣弄自己耍小聰明的大才子。兩個扮演的是封建帝王的奴才,也不過忽弄的封建皇帝乾隆高興就是了。人們茶餘飯後消遣,看看熱鬧未嘗不可,真要說到喜歡誰?,說句內心話,誰也不喜歡。
影視劇畢竟不是歷史事實,再說,也允許編劇杜撰,只要大家愛看,倒也無所謂。歷史上的和珅與紀曉嵐畢竟也曾是客觀存在的現實,但今人誰又經歷過他們存在的時代。所謂了解和珅和紀曉嵐,也不過是依靠現有的歷史資料,而這些資料又是不同人以不同視角,難免又夾帶自己的觀點,而記錄下來的,誰也不敢保證準確可靠?僅供參考而已。難怪人們常說,客現存在的歷史實事,人們記錄的歷史資料,是否準確無誤,誰也說不清楚。
歷史上和珅,紀曉嵐年齡相差26歲,紀曉嵐年長,和坤年小,顯然年齡相差近半個甲子。論學識,一個才高八鬥,一個學富五車,用現在話說皆為「高級知識分子」。論能力和珅明顯高於紀曉嵐,兩人並非一個量級。和珅位高權重,紀曉嵐終生從事文字工作。在乾隆面前一個被重用炙手可熱,一個被批讀書不明事理。因年齡懸殊,和珅並未把紀當成對手,處理朝政大事雖有分歧,但二人也相安無事。
據說二人關係鬧僵,與乾隆大有關係。和珅曾建一新宅院,想題一匾額,想來想去,只能求德高望重,文學領域巨人紀曉嵐。紀參觀完和珅新院落後,順手揮筆「竹苞」二字。和珅見此二字,高興異常,常在人前吹噓。此事傳到乾隆耳內,乾隆面見和珅,問和珅「竹苞」是什麼意思?。和珅下跪:望萬歲明示。乾隆哈哈大笑「竹:諧音豬也,苞:拆開為「草包」二字」。大知識分子和珅當場「面紅耳恥」,而紀曉嵐自此也把和坤得罪。據說,這並非杜撰,可能是真事,也不過僅供參考而已?畢竟是過去的歷史。
實事求是說:歷史上真正與和珅作對的是:乾隆朝狀元,嘉慶帝老師王傑。王傑剛正不阿,一身正氣,歷來看不慣和珅胡作非為,幾乎在所有事情處理上,明裡暗裡頂撞和珅,和珅畢竟也作賊心虛。嘉慶皇帝一主政,在王傑極力主導和審判之下,和珅下場當然可悲。
綜上所述,畢竟是兩個古人,對錯是非,自有後人評說,說不上喜歡誰?
和珅與紀嘵嵐大家更喜歡誰?問題中的問題,問的有點意思…1皇帝對和珅與紀嘵嵐同等喜歡!因為和坤代表就是烏雲密布的雨天。紀嘵嵐代表萬裡明亮青空藍天。因此皇帝對和珅與紀嘵嵐二人同等喜歡…2和珅與紀嘵嵐,當權者,有一部分溜須拍馬貪官汙吏人,喜歡和珅。有一部分公公正無私辦事公平的人,喜歡紀曉嵐。3世間70%大部分勞苦大眾人們,喜歡紀嘵嵐…4世間20%溜須拍馬貪混水摸魚權努者,喜歡和珅的人。5世上10%兩面三刀隨風飄流的人,對和珅與紀嘵嵐兩人,都不支持,或者是都不喜歡…
對於和珅這個人,相信很多人都是從《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了解到的。電視劇裡面和珅是一個貪得無厭的大貪官,並且時常被紀曉嵐等人所戲弄,仿佛除了貪錢之外,一無是處。
其實我們都被電視劇所誤導了,真實的和珅並沒有像電視劇裡面那樣"肥頭大耳",相反還是一個美男子。而且和珅也不像電視劇裡面那班無能,相反他還是一個優秀的軍機大臣,幫助乾隆皇帝處理了許許多多國家大事。
因才而用:和珅的入仕之路
和珅生於鈕鈷祿氏旗,屬於滿洲正紅旗,幼時喪父,家境貧寒,後在鹹陽宮官學讀書。後來和珅參加鄉試,卻不幸落第。沒能通過正常的科舉考試入仕的和珅,敏銳地察覺到不是自己的才能不行,而是科考場上的腐敗才是導致他未能通過科考進入仕途。看破了這一點的和珅,意識到了倘若自己要想入仕成功、飛黃騰達,最後的辦法就是要在至高無上的皇帝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讓皇帝直接欽點才是自己入仕的捷徑。之後和珅繼承了父親"輕車都尉"的職位,得以常伴乾隆左右。
近水樓臺先得月,乾隆四十年,乾隆出巡山東。這一次出巡乾隆恰巧安排到了和珅當跟班。在出巡路上,旅途漫長,無聊的乾隆便跟和珅聊起天來。乾隆問和珅是否參加過科舉,和珅將自己參加卻不中的經歷一字不差的想乾隆說明。乾隆便讓他背當年的應試文章,很快和珅就將當年的文章一字不差的背出來。聽完和珅的應試文章後,乾隆覺得和珅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便開始起用他。
揣摩聖意:和珅的升遷之路
得到乾隆起用的和珅,雖然得以進入仕途。但是出身低微的和珅深知,要想得到乾隆重用扶搖直上,不能只做不說,只有不斷的揣摩聖意,才能讓自己不停的升遷。關於和珅揣摩聖意,最出名的兩件事,就是背《論語》一事跟西域秘咒一事。
據《郎潛紀聞》記載:"一日,警蹕出宮,上偶於輿中閱邊報,有奏要犯脫逃者,上微怒,誦 《論語》 '虎兕出於柙'三語。扈從諸校尉及期門羽林之屬,鹹愕眙互詢天語云何。和珅獨曰: '爺謂典守者不得辭其責耳。'上為霽顏。問:'汝讀 《論語》乎?'對曰:'然。'又問家世、年歲,奏對皆稱旨。"善於揣摩聖意的和珅深知,此時乾隆不高興,所以借《論語》裡面的話的迎合巴結乾隆。《論語》一事之後,和珅便得到了提拔。
西域秘咒一事發生在乾隆晚年,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禪位當上了太上皇。有一天他叫上了和珅跟嘉慶皇帝,三人共處一室,靠在椅子上的乾隆喃喃自語,說這嘉慶皇帝聽不懂的話。
突然乾隆問:"其人何姓名",正在嘉慶皇帝不知如何回答之際,和珅回答說:"高天德,苟文明"。聽聞和珅回答之後,乾隆又喃喃自語起來。
事後,嘉慶皇帝問和珅,為何回答"高天德,苟文明"這六字。和珅回答說,當時太上皇所說的乃是一種西域秘咒,是詛咒他人的咒語。而在當時能夠讓乾隆詛咒的人,只有白蓮教了,所以才回答出"高天德,苟文明"這兩個白蓮教頭目的名字。
真才實學:和珅的重用之路
如果沒有真才實學,單單靠揣摩聖意,和珅斷斷不能達到位高權重的高度。事實上,和珅是個不可多得的既能文又能武的人才。
據《八旗通志》記載:"去歲用兵之際,所有指示機宜,每兼用清、漢文。此分頒給達賴喇嘛及傳諭廓爾喀敕書,併兼用蒙古、西番字者,殊難其人,惟和珅承旨書諭,俱能辦理秩如"。精通漢、滿、蒙、藏四種語言的和珅,成為了乾隆皇帝處理民族關係的重要人選。
不僅如此,和珅在武學、統兵上的才能絲毫不亞於當時的武將。這點在他年輕時就能夠擔任御前侍衛和步兵統領就可見一斑。而且後來和珅也參與了安撫、鎮壓甘肅撒拉爾番回民起義以及臺灣林爽文起義,並因此被晉封三等忠襄伯,賜紫韁。
其實乾隆皇帝最看重和珅的一點,就是和珅的善於理財。乾隆的 "十大戰功" "六次南巡",耗資巨大,幾乎造成了國庫的衰竭。在如此嚴重的財政危機之下,和珅充分利用自己理財能力,為腐朽的大清王朝增加了大筆財源。雖然這些錢財大部分都落入了和珅的口袋,但是不可否認正是有了這些財富,才支撐起了乾隆皇帝所謂的 "十大戰功" "六次南巡"。
除了文治武功、理財能力之外,和珅的外交才能在當時的大清朝也是不可多得的。他曾先後多次接待過朝鮮、英國、安南、緬甸等國的使臣。特別是在接待英國使者馬戛爾尼時,和珅的外交才能讓馬戛爾尼都折服。
一個是留芳百世的能言善辯才思敏捷反應快的文豪才子,雖有學富五車留傳於後世經典文章雅雅蘭黛,但見其言行之間總擺脫不掉文人窮酸的影子,格局也不是很大,所以皇帝老兒寧用重財如命貪婪的和坤也不重用大文豪紀曉嵐的一個主要原因;一個是開拍馬屁先河見風使舵,貪婪成性雁過撥毛富可敵國,連皇帝老兒都對他另眼相看,和坤的政治投資十投十贏,因此講他在政治和經濟方面是個即得利益者不為怪。
但我更喜歡紀曉嵐一些,必竟他學富五車清廉一生,留芳百世;和坤一輩子貪汙腐敗,雖能富可敵國,但遺臭萬年,為古今正直人士所不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