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溫州比台州發達嗎?_溫州和台州哪個發達

神秘宇宙I0說: 怎麼說呢,溫州和台州本身就不是一個類型的城市,非要放在一起比較的話,兩個城市我都呆過不短時間…

神秘宇宙I0說:

怎麼說呢,溫州和台州本身就不是一個類型的城市,非要放在一起比較的話,兩個城市我都呆過不短時間,溫州是小康城市,台州還差點。2001年左右我在台州紅旗鎮,聽當地人講當地一個鎮註冊資金1k萬以上的有1300家,沒有考證過,不確定,但是溫州是另一個類型,去全世界賺錢,回溫州置業,衣錦還鄉,GDP都在外地,民間資本雄厚,本地GDP只代表本地企業沒有可比性(我是新溫州人)😂

浙裡時光說:

我是台州人,多年前我就和溫州的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

拋磚引玉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和各位再次探討一下,歡迎批評指正。

溫州與台州兩個兄弟城市有著太多的相似點

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迅速,中小企業多,民營經濟發達,經商人數眾多,人均收入較高,是藏富於民的典型代表,並且共同成就了浙南模式的輝煌。

同時兩地也共同存在著較大的問題,產業低端,科技含量低,競爭力不強。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市政建設差等等。

紙面數據溫州更好

從紙面數據上看,溫州更勝台州一籌。2018年溫州GDP6006億排名浙江省第三,台州市4875億排名浙江省第五,而且短期內溫州將會一直保持優勢。

溫州與台州的發展內核差異顯現

在相同的模式下發展了近40年,溫州與台州的發展內核開始體現出了不同的差異。簡單的說,溫州的發展方向更像英國,台州更偏重德國的道路。

台州更加注重製造業的升級,更加認識到製造業的重要性,志在於打造中國先進位造業基地。而溫州在先進位造業方面開始有落後的表現,而更加注重的是商業貿易和金融。

截至2018年底,台州共有境內外上市企業53家,總市值約3000億。其中在中國A股上市公司50家,位居全國地級市第四位。其中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數量25家,居中國地級市第三位,排名非常靠前。

其中海正藥業,錢江摩託,蘇泊爾電器,愛仕達股份都是全國知名的。另外還有在台州發展成長起來的吉利汽車,雖然現在總部搬到了杭州,但是台州的生產能力依舊強勁。以吉利汽車等為代表的優秀製造企業為龍頭,全面提升了台州產業鏈的競爭力。

截至2018年底,溫州境內共有上市企業20家,總市值約1500億。排名第一的是正泰電器,主要生產低壓電器,行業龍頭。

近年來關於溫州的消息更多的是關於資金鍊斷裂,民營企業控制人跑路或者是溫州炒房團,其實也是在提示深層次的原因。溫州人更多的拋棄了製造業,而金融業的發展是離不開強大的製造業支撐的,不然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展望未來,互相協同

溫州和台州作為兩個擁有相同發展經歷的兄弟城市,我也希望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兩個城市能夠優勢互補,協同發展。製造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持,現在的中小企業都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危機,兩地民間資本雄厚,積極引導將有利於產業的發展。同時優勢產業的發展壯大,才能更好的支持金融業的長久發展。

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歡迎關注「浙裡時光」

浙江的風土,風味,風情。

坐看雲起於此時說:

1、兩個城市都打過工,溫州更長些;以一個外省人、經理人的角度說說;

2、溫州對浙江以外的地方來說,是個符號了;而台州,外省人不一定知道的;論名氣,溫州自然大多了;有時,麗水的青田人、台州的溫嶺人,也都是自稱或者被稱之為溫州人的;溫州是民營經濟發源地,論做生意,溫州人確實是名聲在外是開山鼻祖級別的了;

3、但實際運作起來,溫州人起了個大早、卻趕了了晚集,消費品、知名度、持續性,不定就輸給了台州;幾十年下來,溫州的上市公司、知名品牌還真的不如台州了;上市公司數量,台州有60家、溫州只有28家,台州的知名品牌蘇泊爾、愛仕達、吉利汽車、錢江摩託、偉星管業,還有海正藥業、中捷和傑克縫紉機都做到了行業龍頭位置、最好的效益的;

4、溫州人經商喜歡跟風,什麼賺錢做什麼、哪裡有錢賺往哪裡跑,所以溫商的足跡遍布全世界、全中國;都說世上有三個溫州,一個在國外、一個在省外、最後那個才是溫州本地,也是的,溫州人嘛,人人都想做老闆、人人都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炒不了地產、煤礦,就辦廠、開店,哪怕是洗頭房、按摩店,溫州人也喜歡站著就把錢給賺了,不願去苦兮兮做打工仔的;

5、相比之下,後起之秀台州,純粹的民企興許比溫州的更粗野一點、更粗放點,但台州跟海似乎更近點、台州人也更硬氣點,沒溫州人八面來風、四處闖蕩的風格,但認準了要做的事,似乎比溫州人更有決心和意志做起來、做好了;所以,溫州更像個開拓者、台州更像個耕耘者,論製造業,溫州人做起來了,台州人卻要站在溫州人的肩膀上,做好了、做大了、做強了!

觀琢說:

溫州和台州比,溫州勝。

首先從城市定位來講

溫州定位始終瞄準的是區域經濟中心,浙江鐵三角中一極,浙江四大都市圈中的第三順位,東南沿海區域中心城市等。

在中國這個規劃先行,執行力強的基建體系下,一個城市的規劃定位就決定了其未來幾年的規劃制定和發展模式。

第二從城市地理位置來講

浙江改革剛開放時上有杭寧,下有溫州,形成南北協調發展態勢,但進入新世紀後,溫州因為缺地無法發展密集型產業而逐漸落後,但是其在浙江南部甚至包括福建部分的輻射能力依舊強勁。其離杭寧相對較遠,且有樂清灣這一天然良港可大力拓展對臺貿易。因此將溫州培育為浙南發展一極也是極為有必要。

第三交通優勢

溫州有浙南最大空港,浙南最好深水良港樂清灣,浙南的動車火車換乘站。這以上數點都是台州所不具備的。

第四企業優勢

溫州是民營經濟的領頭羊,有正泰電器,奧康鞋業等一批在各自行業全國甚至全球有影響力的企業,這也是溫州較台州優勢的地方。

第五教育優勢

溫州有溫醫,溫大兩個一類院校,雖然比杭寧落後,但是在浙南來說,還是屬於拔尖的。

接下來還有星星點燈的優勢,但是這些都是客觀存在,最主要還是在於省政府的規劃啦。溫州以其900多萬常駐人口位列浙江人口第二名(杭州近年剛剛超過),而人均gdp屬於浙江最墊底。看十三五規劃和近年省廳對於下級縣市的規劃來說,已經明確的指出了浙江近年的發展順序,以杭寧為先,率先建設出世界級大都市,溫州和金華-義務緊隨其後,創建出國內有一定輻射能力的城市,其餘各市依據各自特點建設出特色城市。似湖州是環境為主,麗水以農業為主,嘉興擁抱上海,紹興面向杭州等等。

省廳規劃一下,溫州市的設定我也去了解了一下。從城市軌道交通定位,空港定位,城市醫療體系建設定位等等,無一不在提向浙南閩北輻射。而且城建規模和力度較之台州官網的大了數倍。所以說今後幾年,溫州將會獲得較大提升,會拉開與臨近城市差距,成為浙南的增長極。

不過呢,還是別盯著浙南,近年浙江主力還是發展浙北,甚至於特指杭寧。杭州大灣區,個人認為是僅次於雄安的地區戰略了。多關注。

閉上你的嘴123說:

說一句實話,台州去過很多次,台州除了人均GDP比溫州高,上市公司比溫州多,幾乎在很多民生方面完全敗於溫州,醫療方面溫州下屬的瑞安,瑞安市人民醫院在台州都能排進前三,更何況有著浙南最大醫療中心的溫州附一醫,還有教育,本科方面溫州遠強於的台州,還有國內數一數二的眼科專業,如果這些不行,那城市定位,溫州就遠高於台州,曾被加入又被踢出又被加入的溫州,是浙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海西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這些定位和扶持是台州遠遠比不上的,有人說溫州城市很一般,可是溫州的城市基建絕對好過國內百分之九十九的地級市,公交幾乎全覆蓋,中心城市的影響力也遠高於台州,台州的熱力圖幾乎就比溫州的瑞安大一點,這已經很說明台州的中心城市凝聚力,不要說六百萬還是九百萬,不要忘記台州的最大企業吉利總部在杭州上市公司歸屬地也在杭州!

葫蘆島那些年那些事說:

在浙江省,說到知名度最高的城市,很多人總會說是杭州和寧波,杭州是浙江的省會,又是國內知名的旅遊城市,更是中國新一線城市,寧波不但是副省級市,也是國家計劃單列市,更是國際知名港口城市,但是說到浙江的溫州和台州,在很多的外地遊客的印象中,兩座城市貌似區別不大,但是溫州在各方面的知名度總比台州略高一籌,這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雖然兩座城市的方言有所不同,但是溫州和台州之間淵源頗深,因為兩地相鄰,在歷史上也同屬於甌越國,文化上也極為相似,但是長久以來溫州總是壓台州一頭,從經濟上看溫州的經濟總量只有杭州和寧波的一半,但是在浙江省內老三的位置總是無法動搖的,而台州總是只能在前六之間徘徊,跟嘉興和紹興一爭高下。

從知名度上看,溫州靠一個「江南皮革廠」就搞得舉國皆知,不僅如此「溫州炒房團」名聲更是如雷貫耳,很多人說,溫州炒房團能左右國內很多城市的房價走向,溫州人的購買能力也讓很多人瞠目結舌,在溫州豪車和豪宅的是標配,根本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資本,溫州人有錢在全國也是家喻戶曉的,但是台州呢?顯然出鏡率就不是那麼高了。

很多人說其實台州人也有錢,只不過台州人的有錢是「有限」的,只是城裡的人有錢而已,台州人就知道關起門來專心做自己的智能馬桶蓋,很多外地遊客就連「台州」這兩個字的讀音都讀不準確,因為台州的知名度不高,很多台州下轄跟溫州接壤的區縣,出門都說自己是溫州人,一直以來,台州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能是一座在「溫州邊上的城市」。

其實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跟兩地居民的性格大有關係,溫州和台州的民營經濟都特別發達,但是溫州人則更喜歡露臉,台州人卻喜歡默默做事,溫州人有錢喜歡搞得路人皆知,包飛機,請明星代言,拍影視作品,而台州人更喜歡「悶聲發大財」,其實浙江人都知道,台州人的財富未必比溫州人少,台州人的人均收入在江浙滬城市中是位列第一的,城鎮的民用轎車也是全國第一,只是台州人不喜歡張揚而已。

溫州人喜歡作秀也能做事,而台州人只擅長於做事,溫州人高調大氣愛出風頭,但是台州人跟溫州人相比好像天生沒有這方面的天賦,論辦事能力台州人毫不遜色溫州人,但是在炒作這件事上則遠遠不及溫州人,台州在全國的知名度不高,在浙江省內讓同樣能幹的溫州人搶盡了風頭。所以給外人的印象,台州總不如溫州。

有人說,雖然溫州人很高調,台州人很低調,但是溫州人的很多優秀品質是台州人所不具備的,溫州人團結喜歡抱團,互幫互助願意資源共享,做事講究原則,更看重集體的利益,但是台州人則喜歡窩裡鬥,所以在浙江溫州發展得比台州快,浙南地區的核心城市是溫州而不是台州,溫州比台州優秀是實至名歸的。那麼在您眼中,溫州和台州哪座城市更優秀,談談您對溫州人和台州人的看法,期待您的精彩點評。

R423說:

我是台州玉環人,有點發言權吧。

首先,GDP只是個數據,看看就好,別太在意。其次,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個不得不承認。

溫州起步比台州早,而且企業做到外面去的我相信也比台州多,所以不用多說。

台州本身,基本上靠溫嶺路橋玉環三城撐場面,至少按我現在的理解,玉環企業家的實體企業多數還是本地發展為主,相對而言資金外流可能沒溫州那麼嚴重。所以別看GDP差距不大,人均還反超了,實際真正的民富並不一定就像數字顯示的一樣。

再者吧,說到民營資本,像我見的比較多也比較出名的股份制,起源於台州,揚名於溫州,所以單純從這個角度講,臺溫兩地都是祖輩級別的,發展必有不同,但是相差真心不大。

最後講講台州吧,或者說玉環的情況吧。交通線的完善,加上現在以電商為主的改型道路,不吹不黑,玉環未來幾年有希望穩坐檯州第二,此外,口頭上不敢說,心裡確實認為摸一摸溫嶺屁股不是不可能。因為像玉環這樣先天條件如此之差還能做到這樣成績的,真的太難得。不過話說回來,但是單純拿整個台州和溫州比,未來的規劃,我還是不看好台州。因為溫州出名的小地方更多,這說明有多個地方的民間思維裡創業的根基在,這才是重中之重,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給你千萬個好處不想著創業也是徒然。反觀這一點,雖然很多人看好台州的後起之勢,但是,那並不是全部台州都這樣。實話實說,台州我只認可溫嶺玉環路橋,非要再加幾個那就是黃巖和杜橋。其他地方的,太安逸,沒有絲毫的奮鬥驚神的人不配提發展。

美女老師說:

我覺得,當然是溫州最發達,因為,溫州現在發展最快,所以,溫州最發達,個人看法[贊][贊][贊][贊][贊][贊][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小海鮮餐飲鄭哥說:

溫州和台州比,溫州勝。

首先從城市定位來講

溫州定位始終瞄準的是區域經濟中心,浙江鐵三角中一極,浙江四大都市圈中的第三順位,東南沿海區域中心城市等。

在中國這個規劃先行,執行力強的基建體系下,一個城市的規劃定位就決定了其未來幾年的規劃制定和發展模式。

第二從城市地理位置來講

浙江改革剛開放時上有杭寧,下有溫州,形成南北協調發展態勢,但進入新世紀後,溫州因為缺地無法發展密集型產業而逐漸落後,但是其在浙江南部甚至包括福建部分的輻射能力依舊強勁。其離杭寧相對較遠,且有樂清灣這一天然良港可大力拓展對臺貿易。因此將溫州培育為浙南發展一極也是極為有必要。

第三交通優勢

溫州有浙南最大空港,浙南最好深水良港樂清灣,浙南的動車火車換乘站。這以上數點都是台州所不具備的。

第四企業優勢

溫州是民營經濟的領頭羊,有正泰電器,奧康鞋業等一批在各自行業全國甚至全球有影響力的企業,這也是溫州較台州優勢的地方。

第五教育優勢

溫州有溫醫,溫大兩個一類院校,雖然比杭寧落後,但是在浙南來說,還是屬於拔尖的。

接下來還有星星點燈的優勢,但是這些都是客觀存在,最主要還是在於省政府的規劃啦。溫州以其900多萬常駐人口位列浙江人口第二名(杭州近年剛剛超過),而人均gdp屬於浙江最墊底。看十三五規劃和近年省廳對於下級縣市的規劃來說,已經明確的指出了浙江近年的發展順序,以杭寧為先,率先建設出世界級大都市,溫州和金華-義務緊隨其後,創建出國內有一定輻射能力的城市,其餘各市依據各自特點建設出特色城市。似湖州是環境為主,麗水以農業為主,嘉興擁抱上海,紹興面向杭州等等。

省廳規劃一下,溫州市的設定我也去了解了一下。從城市軌道交通定位,空港定位,城市醫療體系建設定位等等,無一不在提向浙南閩北輻射。而且城建規模和力度較之台州官網的大了數倍。所以說今後幾年,溫州將會獲得較大提升,會拉開與臨近城市差距,成為浙南的增長極。

不過呢,還是別盯著浙南,近年浙江主力還是發展浙北,甚至於特指杭寧。杭州大灣區,個人認為是僅次於雄安的地區戰略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16987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