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工作怎麼樣,取決於生活態度。
除了疫情期間,上有縣醫院,下有村衛生室,其實鄉鎮衛生院的病人是越來越少了,幾乎都是在大醫院就診後,直接去抓藥。
有編制,沒病人。如果年度考核合格,每年都會滾動工資,就是不太多,熬到年限能晉職稱的話,也會漲工資。
如果沒有太多的雄心壯志,也能養家餬口了。如果不甘心於此,只能提升專業技術,爭取向上借調,登上更大的平臺。當然,如果想換行的話,沒到35周歲,也不耽誤考公務員。
鄉鎮衛生院的作用非常重要,是基層預防疾病的第一道屏障。因人口大都往城市集中,加上交通便利,私家車幾乎每戶1輛,有病者都去了城市醫院看醫生,下有衛生室,上有縣醫院,鄉鎮衛生院處在尷尬的中間。鄉鎮衛生院雖然屬於事業編制單位,但是,不管是地方財政富裕還是地方財政困難的縣市,都不會全額撥款給鄉鎮衛生院。醫保結算有嚴格規範規定,在鄉鎮衛生院,沒有病人,就沒有收入,尤其在魯南更是如此,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單位無錢,說啥都白搭。在疫情防控期間,工作在鄉鎮衛生院的人員,幾乎是連軸轉,起早貪黑,奮戰在第一線,扛起疫情防控的責任。
鄉鎮衛生院狀況,全國大致一樣,就是收入低,沒有效益,入不敷出。但是鄉鎮衛生院所擔負的衛生防疫責任一點沒減,負重前行,「難見彩虹」。
分級醫療,是解決鄉鎮衛生院困惑的唯一辦法,人們思想固化觀念,很難在短時間改變,大病小病都去大醫院,大醫院超負荷運轉,小醫院吃不飽,大醫院撐得難受。即便是向上反應也無濟於事,地方財政無錢,也很無奈。鄉鎮衛生院的唯一希望還是建立分級醫療上。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但無力改變你的狀況。
我們醫院編制31個,臨時工4個,到2006年左右,全院只剩下一個院長兩個醫生三個護士和兩個臨時工,其餘全部餓跑了,村鎮醫療服務工作基本上都是村醫完成的。
10年前,新農合體系建立,待遇開始好一點,醫務人員陸續回來了不少,但有些還不願回來,趕上體系制度不健全,地方補貼不到位,衛生院違規現象較多,也只有違規收治才能勉強維持運轉。
近幾年,醫保對不規範行為打擊力度較大,幾乎一半醫院負債經營,剩下一半靠降低人員待遇和節約經營成本維持。
這兩年因為疫情,醫院幾乎沒有能盈利的,「基層服務能力提升」這個國家層面的運動,要求的崗位、人員、技術、設備都有硬性指標,幾乎95以上鄉鎮都不能滿足,可見指標之嚴,基層人才、資金之短缺。更不要提醫務人員待遇了,說勒起褲腰帶過日子一點都不過分。
編制是什麼?過去人理解成鐵飯碗,我覺得這個理解字面上理解沒問題,只要你不走,每月一千多兩千塊錢總是有的,能不能滿足每個人的期望值那就不知道了。
資格、學歷老的醫生在鄉鎮大多鳳毛麟角,月收入五、六千,七八千都有,但在拿到公務員系統都屬於比較低的。所以,鄉鎮衛生院這個「事業」編,是名副其實的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
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人生岔路口,勸君莫彷徨。
鄉鎮衛生院事業編制是可以幹的,在我的家鄉這兒,衛生院的事業編制工資是很高的,一般一年有二十萬左右,而且工作非常穩定,大家爭著要進去,但不一定考得進。
我們鎮上的衛生院,每天早上病人很多,尤其是骨傷科的,病人來看病,要早一天晚上來拿號才能看病。
所以醫科大學畢業後,能到大醫院最好了,如果到不了大醫院,鄉鎮醫院事業編是個不錯的選擇。
可以幹的!
我有一個親戚就是在鄉衛生院裡面做護士的,工資一個月大概就是扣除五險一金之後有4000多元,這薪水雖然不高,但在三四線城市或者說鄉鎮裡面算不錯的工資了,畢竟有五險一金,而且一個月也有4000多元到手,這個收入也算不錯了,要知道現在二線城市裡面月入4000元的依然是大把,我這個親戚年紀也才20多歲,如果時間幹久了,收入還是會跟著上來的,主要是這份工作很穩定,而且是在鄉鎮裡面,工作節奏也沒有那麼快,非常的舒適!
我有一個同學也是如此,家就在鄉衛生院的附近,距離不過1公裡左右,已經幹了10多年了,這樣的工作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現在我們很多人外出打工,掙到的錢也不過是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而已,可像我這同學,基本上除了高中和大學離家最遠以外,這輩子就是在家附近工作了,如果我能在我老家的鄉鎮上有一份收入能夠養活自己,且穩定的工作,我真的會非常高興!
我們潛意識裡覺得鄉鎮老家沒搞頭,但生活中有些同學朋友親戚等,就恰恰這輩子都生活在農村裡,我有一個發小就是,是95後的,讀完大學之後就回農村繼承自己父母的批發部,在農村裡面修了房子,也在市區買了房子買了車,現在每天就是經營自己家的小超市,生活也過的很好,以後孩子想在省會城市買房,他也有這個經濟實力買,一年至少能在農村賺到幾十萬元!
鄉衛生院的工作其實不錯了,有五險一金,一個月到手還有幾千元,如果是醫生的話,收入就更高了,鄉衛生院工作也沒那麼忙,平時生活工作都比較的慢,而且工作到退休沒問題!
鄉鎮衛生院事業編制是體制內很穩定的工作,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工資收入穩定。自從2012年國家實行基本藥物制度以來,鄉鎮衛生院不再是以藥養醫,雖然經費不是財政全額撥款,但是工作人員工資是財政全額撥款的,工資的增長機制是有保障的,五險一金是按照國家規定統一繳納的,工資是旱澇保收的。
2、單位性質穩定。鄉鎮衛生院這樣的基層單位,不會像有些事業單位那樣,被整建製取消的可能性基本沒有,改制成企業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因為鄉鎮衛生院是公益性的事業單位,承擔著醫療、預防保健、疫情防控等很多關係百姓生命健康的重要工作。
3、工作崗位穩定。鄉鎮衛生院醫技人員和行管人員,一般所在的崗位負責的工作都是很固定的,醫技人員一般都是學有所用,不太會出現學非所用的情況。很多人一輩子都在從事一種工作。行政管理人員的崗位也是固定的幾種,比如會計。
4、有可能領到獎勵性績效工資。國家鼓勵鄉鎮衛生院發展,效益好的鄉鎮衛生院可以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這是在財政撥付的工資之外的收入。效益不好運行一般的鄉鎮衛生院獎勵性績效工資少或者沒有。
5、享受鄉鎮補貼。和其他在鄉鎮工作事業編制人員一樣,享受在鄉鎮工作的補貼,鄉鎮補貼由財政撥付,500元~1000元不等,在鄉鎮工作時間長補貼多,在邊遠鄉鎮補貼多。
6、疫情年代工作辛苦。疫情情況下,很多單位都辛苦,鄉鎮衛生院排在辛苦的前列,但是沒有疫情的年代,鄉鎮衛生院不辛苦。
7、入職學歷要求不高。這點很重要哦!大專學歷能報考事業編制的已經越來越少了,鄉鎮衛生院招錄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大專學歷就可以報考。
總之,鄉鎮衛生院事業編制是不錯的工作,沒有報考的建議報考,已經考取的珍惜崗位,好好工作。
鄉鎮衛生院屬於事業編,但是不是公務員性質的,就屬於事業單位,不同於企業單位,一般不會失業,特別是小女孩這是熱門,大部分鄉鎮衛生院臨時工特別多,雖然工資不高大家喜歡幹,主要是工作性質好,大家都喜歡這份職業,特別是小女孩上班能找個好對象,鄉鎮衛生院很大一部分人是臨時工,有些農村赤腳醫生會讓自己的孩子去上班,還有一些醫院的領導也會安排自己的孩子進衛生院,這種現象特別多,主要目的是找對象。
衛生院起碼是正式單位,雖然收入不高,有保障,小女孩一個月三千多塊錢,在農村夠了,家裡還能種地,這些人一般空閒時間很多,這些人大部分活動在基層,去農村給老人量量血壓,宣傳一下,畢竟這些人不是醫生,一般都是幹其他的。
鄉鎮衛生院護士一般都是臨時工,工資低,再說真正大學畢業的人家不去鄉鎮衛生院,很多農村女孩喜歡,怎麼說也是正經工作,還有以前是計生辦的人員,退休了去醫院上班,鄉鎮衛生院就是這樣,都是一般的毛病,嚴重都去縣城了,大家說對嗎?
怎麼說衛生院還算穩定工作,很多年輕人的目的是找對象,這才是最真實的,外面一說在衛生院上班,沒有幾個人問是不是正式的,我有個女同學在衛生院上班,通過別人介紹認識聯通公司的小夥子,結婚後才知道是臨時工,現在小夥子外出打工了,就是這樣,很多人工作的目的是找對象,這一點希望大家明白。
鄉鎮衛生院屬於事業單位,如果是真正的醫生也不錯,起碼工作穩定,現在各種福利特別錯,畢竟現在醫療保險做的很好,所以現在醫生的待遇還是不錯的,大家說對嗎?
事業編的話還可以!起碼工資有保證,並且現在在鎮上生活也挺方便的,吃喝交通也都方便,離農村近,空氣新鮮,面對的工作對象,很多都是農民,都挺淳樸的,基本上你說啥就是啥,不會給你吵架!不會受太多閒氣!
醫院只是一時的不景氣,國家也會越來重視這一塊兒,工資肯定也會好起來的,加油!
如果友友實在不開心,想辭職也行,不過現在的工作確實不好找,很多醫院都有不合理的地方,並不是我們想的那麼樂觀。三思而後行!
你好,首先你是什麼專業?如果是非臨床,個人建議不要辭職。畢竟現在其他專業在大一點的醫院合同工也很一般。而且事業編制每年都會漲工資,雖然不多,至少在增長,而且鄉鎮補貼每年也會有。如果你是臨床專業,人也還年輕的話,建議你可以通過學歷提升和職稱提升去大醫院,只有在大醫院這個平臺才有更多的資源,所謂多勞多得,你接觸的層面也會不一樣。如果孩子還小,對孩子也有好處。大一點的城市除了工資高,教育和配套設施也比鄉鎮好多了。所謂工作不是一個人的事,也關乎整個家庭。所以,你有能力和精力,不要浪費在鄉鎮的編制上。這裡適合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