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為啥一些城裡人寧可失業也不去工地幹活?_為什麼不想待在工地

董鎖先生說: 首先必須論明白一個事實,城裡人文化水平比農村農民普遍高,他們大多數人是大學畢業生,而農村打工崽一…

董鎖先生說:

首先必須論明白一個事實,城裡人文化水平比農村農民普遍高,他們大多數人是大學畢業生,而農村打工崽一般是初高中畢業生,咱們農民工知識不如他們高,城市環境沒有他們城裡人熟悉,人脈交際圈也沒有他們城裡人廣泛。

城裡失業,只是暫時待業在家,其實他們也天天託人,在各領域部門打聽,適合於自己上崗就業的信息,而自己也沒有消停,也在通過各大網站,人才招聘市場在尋找工作,並不是寧可失業,也不願去工地幹活,是他們體力確實不行,再加上個人面子關係,也沒有必要去工地幹活,失業在家可以充實調整一下自己。

再者,城裡人比農民工家中經濟富裕,人口少,既是自己夫妻雙方失業在家,家中有存款,有的人還有房地產,可以把租金作為家中開支是吧,再加上雙方父母親都有退休工資,養老金,雙方老父母親看到兒女們失業在家,也會心急如焚,大託小抱,利用自己的老關係,去為兒女們找找工作,儘快上班賺錢。

再者現在城裡的老人家們,比農村老父親們殷實多了,比年輕人存款多,退休福利穩定,他們見到兒女失業,一定會拿錢出來支持一下他們,所以城裡失業並沒有農村人失業那樣可怕,還能勉強支撐生存,也沒有必要去工地活受罪幹苦力,再加上現在城裡人,有政府下發的最低生活保障,再就業免費培訓,他們並無後顧之憂。

膽小的勇士說:

也不是城裡人不去建築工地,一般建築工地不要市裡的人,因為麻煩。

我在建築公司上班的時候,見過兩次因為僱傭市裡的人而發生了糾紛。

一次是僱傭了一個水暖工,這個人是市裡的下崗工人,但是不懂水暖,被僱傭來打雜的。

這個人戴個眼鏡,文質彬彬。因為別的也幹不了,就被派去除鏽刷漆,就在樓底下的陰涼處幹活。

那天也該他倒黴,樓上沒有人幹活,可是還是掉下來一個鋁合金靠尺,砸在他背上。

這下惹禍了,他不依不饒,說他被砸傷了,要去告狀。工地管理人員也制不住他。因為本來工地管理就有些鬆散,要是讓他鬧騰出去,讓上面來檢查發現,就要停工停產整改了。

最後公司經理把他拉到辦公室談了半天,最後不知道答應他什麼條件,他才離開工地不再鬧事了。

從那以後,工地一般不僱傭市裡的人。麻煩。

可是快交工的時候,急需電焊工,沒辦法就找了一個市裡的焊工。

結果在這位焊工工作時,有人扛著鋼管從他身邊走過,鋼管撞到他的手錶上了。

要是扛鋼管的那位會說點話,脾氣好一點,事情倒好解決了。結果是恰恰相反,扛鋼管的那位脾氣不小,認為焊工敲詐他。兩邊吵起來了,焊工一個人,工地人多。工地的管事的都不在。焊工報警了。

警察來了就不是白來的,一查,工地一大群人沒辦暫住證。這下傳喚了一大批人去派出所,就一件事:辦暫住證。

結果弄得工地停一天工,因為警察到工地現場辦公,解決農民工沒辦暫住證的事情。

本來就算賠焊工一塊表也沒多少錢,況且當時焊工也不是想敲詐錢,只是要那人一個態度。結果火氣太大,把事情搞大了。

把公司經理氣的不得了,因為太多農民工沒有辦暫住證,他也挨批了。

從那以後,公司的建築工地原則上不僱傭市裡的下崗工人。

大家認為如果這些小事發生在外來務工人員身上,很好解決。可是放到市裡居民身上,他們維權意識強烈,敢和公司硬剛,會讓建築公司很傷腦筋。

所以乾脆寧願缺人,也不僱傭城裡人。

仔細看看就知道,建築公司剋扣工人工資並且刁難的的大部分都是外來務工人員人員。這些人好打發。市裡的麻煩,不好對付。

大家覺得呢?

巖歌山語說: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吃不了那個苦。工地的活路大多數是體力活,除吃飯、睡覺外,天明即起,天黑歇工,一天至少要幹十來個小時。農民工長期幹活幹習慣了,再苦再累也習以為常,只要能多掙點錢就行,而城裡人很少參加重體力勞動,根本吃不消。

二、抹不下顏面。一些城裡人虛榮作怪,認為上工地打工有失顏面,會讓人瞧不起,所以寧願窮緊一點過日子,也不願去掙這份汗水錢。

三、啃老。有些城裡人失業,能領到最低生活保障金。除此,他們有一部分人寧願守在家裡啃老,也怕到工地找活幹,況且也堅持不了幾天。工地也不肯收這類人。

另外,有些城裡人雖然失業,他們可以找熟人、拖關係再謀新職業;有的去擺攤;有的便到超市、飯店、賓館尋活幹……雖然工值不高,但也是謀生之路。

R雲開日出7777說:

這個問題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城裡人雖然失業了,但是他們達不到吃上餐無下餐的地步,很多年輕人雖然失業,但是他父母的退休工資每月上萬,養兒孫不成問題,所以他們不願去工地幹活。

第二:他們從小就生活在優越的環境裡,他們吃不起苦,他們哪象農民工一樣,什麼苦都能吃,什麼活都能幹,只有農民工才是城市建設的功臣。

第三:城裡人放不下面子。他們是要幹不苦不累工資又高的工作,所以他父母會脫人拉關係,給他們找輕鬆的活幹。

第四:城裡的年輕人雖然失業,但是有些人家,財產多,一年房租收幾十萬的人家不少,所以他們沒必要去工地幹活。

咱們雖然沒有關係,父母沒有退休工資,城裡沒有房產,但我們有用不完的力氣,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城市建設離不開我們,全國人民所吃的糧食,都是咱農村人生產出來的,農民工兄弟們加油,建設祖國的一些項目離不開我們。我們僑傲,我們自豪。

人和萬事成家和萬事興說:

因為農村人是一人失業影響全家,城裡人是一人失業,照樣能吃好喝好睡好玩好,城裡人一人失業其它人的工資可以供養,父母的退休全可以供養,城裡人一人失業對他們來說毫不在意,農村人失業可就糟糕了不同了,心急如焚沒有指望了。

為什麼城裡人寧可失業也不去工地幹活?因為城裡人以前的工作環境很好,工資待遇比農民工還高,工作又輕閒,家庭條件又好,多少還有些結蓄,還有其他人拿著工資,一人失業對他們來說影響並不大。

其次工地上的活是早出晚歸風餐路宿,工作又苦又累,待遇又不好工資又少,在加上城裡人放不下架子掉不了面子等等的原因,所以就寧可失業在家不幹,也不願意到工地上與農民工同吃同住同工同酬。

肖昌洪0304說:

誰說城市人寧可失業也不去工地工作?
改革開放以後,勞動才能生存,城市人失去了計劃經濟時代的優越性,和農村人沒有什麼兩樣,工作,就能生存,不工作,就會陷入困境。城市人不去工地工作,主要是身體吃不消。在說,城市人生活在本地,就業門路相對較寬,所以沒有必要到工地工作。我是城市人,還不是經常到工地上工作。

大臉貂饞說:

我認為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僅供參考。

一,體力方面的不支持:有很大一部分城裡人,雖然也不是高級知識分子,從事的都是普通工作,但是很少去建築工地幹活,因為之前並沒有從事過建築工地上這種高強度的勞動,所以,即使失業了,在體力方面也很難支持他在工地上堅持。

二,家底的影響因素:有些事實,可能不得不承認,在很長一個時期以來,城市裡的福利資源總體要比農村好的太多。所以,很多城裡人即使出現短暫性的失業,還會有一些失業險,職業技術培訓等,即便是沒有任何出路,靠啃老生活,也比農村的啃老有奔頭。也不會因此出現無米下鍋的情況。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會選擇去工地幹活。

三,觀念的影響因素:農民工,搬磚,鋼筋水泥,衣著襤褸,風吹日曬,高強度勞動,這些詞彙在很多城裡人的觀念裡,即便不會歧視,也不會與之同流。所以,他們會想方設法找一些自己能做的工作,儘可能的不去做這些工作。很少看到家住市裡的人經年累月的以工地搬磚維生。

四,資源的影響因素:農民如果不種地,不出去打工,那麼可能會出現第二年沒錢花的情況,很多農民工這一個月的工資,要供孩子上學,要給老人治病,要給家裡寄錢,一份工資就是全家人的希望。所以,農民在面對現實情況前,沒有選擇。而相比較好的城裡人,在失業狀態下,可能會多方面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家裡的親戚朋友也是城裡人,這就是城裡人和城裡人的人脈圈,再加上社會資源福利的照顧,即便是最最低生活保障,也比農村要高很多,所以,在面對失業的情況下,城裡人的選擇性會更多,自然就不會把工地幹活作為考慮。

這是我總結的城裡人即便失業,也不去工地幹活的幾方面的影響因素,可能不是很全面,如果您有更好的見解,歡迎留言討論。

抱擁朝陽之秋爽說:

不能吃苦,只是其中的一個次要原因,最主要的是:無法放下自己的所謂'面子'。骨子裡的想法是:人家都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我為什麼要從事一項又髒又累的活計?忒沒面子了!所以,寧肯做一份相對清閒,收入較低的工作,也絕不去工地打工。

其實,只要肯擔負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只要捨得拋灑汗水,去工地打工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面子,代替不了日常的柴米油鹽,用勤勞為自己、為家庭,擎起一片蔚藍天空的人,最有面子!

順便問一下:面子多少錢一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17033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