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為什麼大師們都喜歡通過劈磚塊顯示功夫,劈磚塊能夠真正科學的顯示出實力嗎?

無花觀主說: 劈磚其實並不能顯示真正的實力,是有一些竅門的,和老北京天橋打把式賣藝有些相似,青壯年男子經過一段…

無花觀主說:

劈磚其實並不能顯示真正的實力,是有一些竅門的,和老北京天橋打把式賣藝有些相似,青壯年男子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大多可以做到。貧道八十年代當兵時就可以一掌劈斷三塊磚,竅門在於將磚放在有稜角的鐵架子上,右手下劈的同時左手將磚微微抬起。這樣磚的受力點在鐵架子的稜角上,很容易被劈斷,不過沒練過的人手會很痛,也有可能骨折。

平原姍姍說:

劈磚頭當然是顯示功夫修為的一種,為什麼練武之人會如此喜歡劈磚頭呢?因為劈人的腦袋會犯法,劈樹木不方便,劈石頭功力還沒到,也就只有磚頭是現成的,哪裡都能找到,取材也很方便。

把磚頭劈斷甚至拍碎是可以顯示功夫修為的,當然這裡面也有投機取巧的一些技巧,畢竟熟能生巧嘛,只要普通人經常練習也是可以做到頭頂腳踢的,從磚頭和人體的器官相比,顯然還是磚頭的強度夠硬一些,所以看見別人舉手抬足的磚頭應聲而斷,自然也就產生了威懾力,如此之下你還敢和對方動手嗎?

正常情況下,通過硬氣功的修煉,手掌又經常練習的話,不僅能劈斷磚頭,還能劈斷鵝卵石,只是能把鵝卵石劈斷的可不是三年兩年就能煉成的功夫。

有研究物理學的認為,有些功夫達人依靠的是槓桿原理、以及其它原理啥的,反正就是喜歡從科學的角度去解釋,那把鵝卵石劈斷應該從哪個科學原理去解釋呢?人體的經絡看不見摸不著,銀針紮下去就能起作用,又該如何從科學的角度去解釋呢?

張安邦說:

武術是一個大的範疇體系,不簡單等同於體育,更不是簡單的能不能打的問題!

我們不談哲學層面,也不談理論層面,我們說說技術層面:

武術技術有套路、功法、技擊、養生等。

其中網友提到的劈磚頭、踢木板,就是功力的展示,屬於功法練習效果的檢驗和展示。

功法無疑是套路或者實戰的基礎,屬於基本功,提升功力的,但是不完全等同實戰,更不能直接在實戰中百試百靈。

畢竟,李小龍師祖說過,木板是不會還手的!

我說幾個例子,可能網友更容易理解:

泰拳王子播求也踢過芭蕉樹,他也是功力的展示,他的實戰能力我想沒有人會質疑;

一龍的金鐘罩、鐵布衫,別說我沒普通老百姓,就是一些常年習武的人,也未必能撼動他。更何況,他不會站著讓你打,他的擂檯曆練可不是吃素的。

還有些民間的鐵砂掌愛好者,只劈磚頭,你不能用實戰來要求他,他沒練實戰,也沒有在實戰中運用過,憑什麼要他打包票,是不是這個道理。

關注張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

福州禪武說:

劈砍磚塊一是實戰需要,二是展示實力,三是對于格鬥理解不深。

東方武術有很一個很大的特徵就是套路運動與硬功的展示,這種形式甚至在一段時間內也體現在軍隊中,之所以會形成這種理解,可能與文化因素有關,強調中庸,不戰而屈人之兵,事先通過一種形式的展示,減少直接的實戰開打,先禮後兵,符合國人的思維。套路這種形式,甚至還有一種功能,就是彼此在過招之前,可以事先演練,雙方通過套路的演練,可以得出速度,協調的功力值,如果還不服,就可以雙方實戰了。

實戰需要,傳武沒有競技體育的概念,所謂的競技體育,是為了更好的展示人類的潛力,在特定的規則下,確保一定的安全條件下進行格鬥。而傳武以及傳統體育運動,在中國的土壤上沒有形成競技的概念,傳武要麼制敵,一招必殺,要麼健身防身。而在實戰防身的過程,發生的時間都很短,幾秒鐘打鬥基本就結束,因此手的擊都是裸拳,為了更安全,更有硬度,更有力量,就會練習這種劈磚的硬功夫,它確實是實戰的一種技能。

格鬥理解不深,不管是格鬥,打架還是打球,跑步,都屬於體育運動,關於體育運動,在國情情況下被關注與深入研究都是比較短暫的發展史,競技體育初步發展階段(1949-1978年)快速突破階段(1993-2008年),用兩張項群理論的導圖來說明問題,這是田麥久博士的項群理論,也是中國人對於體育理論的獨特創建。

格鬥是體能,技能,心理的綜合較量,單一的功法是不完整的。

正道的光a說:

大師們的劈磚展示有真有假,真正的有功夫的不會去用竅門,比如用一隻手拿著磚,另一隻手去劈磚,下面有鐵架或石頭,

他有時候會用技巧,在手快劈下時,扶磚的手會偷偷翹起磚,這樣當掌下落時,

磚也就和下面的硬物相撞,用巧勁兒就可以把磚斷開,真有功夫的,磚放在平地上,用爆發力斷開磚,

我以前就見過有人這樣做,是那人在我家院裡,用我家的磚劈開的,看來確實有不是靠吹的功夫,

我年輕時因為家裡哥們少,常被村裡的哥們多的欺負,還練過一陣踢功呢,

就是經常踢一塊洗衣石,那塊石頭大概60斤,經常踢也能把石頭踢出一寸遠,

只是後來覺得有點傷腳趾關節就放棄了。

魏江濤261說:

因為大眾的生活經驗,磚頭很硬,碰一下手疼。趨利避害的本能選擇下,是不會用大力氣拿拳頭和磚頭硬碰硬的。

大師用手劈磚頭,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和心理震撼。從宣傳上說,是有科學道理的,新聞傳播學裡講,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大師是懂宣傳的。大家看他敢做自己不敢做的事,自然認為他本事大。

別小默說:

劈磚塊兒動靜大能唬人,通過一定時間的鍛鍊,很多人都能劈磚,所以這成了大師們喜歡表演的項目。

年輕的時候,身邊有劈磚的練家子,可是,打架的時候,卻使不上了,不是他們技巧不夠,就力量上,也未必佔上風,能劈磚的,未必有拉單槓的有勁兒。觀察下來,我覺得劈磚一靠手掌硬度,二靠的是耐受力,三還要有一定技巧,如果手掌足夠硬,又不怕疼,不用多大力能把磚劈開,所以,能劈磚未必鍛鍊力量,而擊倒別人,靠的是力量。

武警部隊的一些表演節目裡,就有劈磚,這些參軍僅幾個月的人,沒有武術基礎,就能在短時間內劈得電光火石的,說明這些所謂功夫不是什麼難事。

近期看到很多大師,一到擂臺上就原形畢露,一個個被打得屁滾尿流,劈磚屬於蠻力,而對手不是磚頭,不可能死等著他去劈。距離感,反應速度,爆發力,才是擂臺生存的法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17209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