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老年人出去旅遊最佳年齡是多大?為什麼?
這個問題值得切磋一下,身體健康七十左右歲可以的,也需要親人陪護,老年人不可以掉以輕心?
為什麼?人有當時之災,馬有轉更之病,誰也不知道什麼時間不舒服,身邊沒有親人,是不方便的。
老年人出遊六至七十多歲,俱體沒法界定,看身體健康狀況如何?
但最好有基礎病的老年人慎重考慮吧,以往也有老年人出遊突發情況的,最好不冷不熱季節,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不可大意。
我在2019年岀去旅遊過,是女兒帶著我,我74歲那年,我一點也不累,是五一的前幾天,坐火車去杭州。
到了以後找旅店,出火車站附近的鬥富三橋住宿,而後去飯店吃點便飯,步行去西湖,走西湖大道。
我有老年優待證,坐船,景點都有優惠,西湖好美,看雷峰塔,平靜的湖水,岸邊鮮花盛開,花香鳥語,真是開心。
次日又去北高峰,坐覧車上去,我還是免費的,從筧車往外看,綠油油的茶園,象綠色波浪,有女人採茶。
第三天去千島湖,湖岸邊山上有雜耍,耍猴的,看幾眼我們就上船了,靜靜的湖水,岸邊綠陰倒影在水裡,鮮花盛開,美極了。
第四天去西溪溼地公園,我開始登塔頂樓,環視四方,溼地公園太大了,我們去的僅僅是一點點範圍。
第五天下農村,觀賞茶園,田園風光,午餐吃金倉魚及諸多美食。
第六日去寒山寺,蒼浪亭,唐寅園,唐伯虎點秋香園址。
在玩的幾天見一位八十歲老男人旅遊,而且是獨行,沒有人陪護,老人身體健康,沒有基礎病。
跟團走的老年人,旅遊團有要求,必須兒女陪護,沒有人陪的,有醫生診斷證明,旅遊團也怕擔風險。
不管多大歲數旅遊,必需身體健康最重要,有多發病的人儘量慎重。生命只有一次,一定珍惜自己。
談談我對老年人旅遊的感受
目前老年人出遊是一個熱門話題。我和老伴兒是接觸旅遊比較早的。我們參加過旅行團,也參加過一些所謂購買保健品送旅遊的活動。最後總結下來還是自助遊比較好。
為什麼自助遊比較好呢?
第一,可以錯峰旅遊。旅遊景點的價格和消費,在高峰期和低谷期相差是懸殊的。舉個例子,大約是十年前,張家界剛出名的時候,旅行團的價格一天一個價。我和老伴也想去。最後我們決定五一黃金周后自己去。我在網上查了大半天,發現還有山上的旅館。我試著聯繫了一下。回答說節後每天只要100元,還答應到市裡的某個地點接我們。我們是從海口出發的。節後海口到長沙坐飛機只需要350元。我們從長沙又坐大巴到了張家界。這次旅遊是我們玩的最開心,花錢最少的一次。在山上吃飯旅遊,又逢淡季,整個旅館就我們倆和另兩名深圳來的學生。老闆格外熱情,親自給我們當導遊。還特意看了幾個已經開發好還沒有對外開放的景點。如楊家將山,大約三年後才開放。晚間在山頂上看的專場歌舞表演,人消費100元,車接車送,節目令人震撼。我們在山上玩兒了三天 ,加上購物,人均花費不足千元。如果放在旺季,其價格肯定要多好幾倍。
第二,老年人的生活節奏和年輕人的生活節奏有明顯的差異。而旅行社的安排基本上是按年輕人的思路安排的。跟旅行團旅遊最大的感覺是節奏太快。每個景點有固定的時間。到點立馬得走,否則就趕不上車。匆匆忙忙還玩不好。自助遊可由由自己的性子走。累了就歇著。高興了就多走幾個點。那年我們去湖北武當山旅遊。原來只計劃看看湖北省省會武漢和武當山。那年我剛好70。我和老伴兒約定,我們一定要走到武當山金頂。我們一路走,一路有很多年輕人跟著我們,看能不能走到頂點。有些還和我們合影留念。下山的時候,有一個叫楊棟的年輕人,主動提出第二天早晨同我們一起看日出。由於陰天,日出沒看見,可結交了一個年輕朋友。聽他介紹,我們才知道不遠處還有更好的景點。我們又一起去了神農架,宜昌等地。
到神農架的時候,還是四星景點,離開時已升級為五星景點。這一路上,
楊棟為我們拍照,按老年人的習慣安排旅遊。我們成了忘年交。至今還有微信聯繫。
第三,自助遊可以規避因天氣交通等原因造成的麻煩。隨旅行團出行,壞天氣也要按原計劃走。弄不好,景點沒看好,還會鬧出病來。自己出行,壞天氣可以歇著,好天氣再去玩。由於自助遊大都錯峰出行, 旅行的機票車票價格相對便宜,也容易買到。
第四,自助遊的準備工作。每次出去旅遊,去哪些景點,交通怎麼走,路線怎麼安排,都要有個小的計劃。凡是能在網上辦的,一定要在網上解決。如果有些老同志沒有上網的能力,可以和一些有能力的同志結伴旅遊。
旅遊是快樂的。但一定要量力而行。除了財力以外,還有自己身體的能力。沒體力的人,五六十歲也不願意去旅遊。體力和精神好的人,七八十歲出去旅遊也沒有問題。
我是七十一歲那年,開始和朋友結伴自由遊的(以前沒有條件)主要是在國內。我兒子帶我去一次日本。這個年齡參團旅行社不接收,那就自己去玩吧。我們主要是遊大山名川,真白的說就是爬山為主。
2015年之今我們先後爬上了湖北武當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四川峨眉山,北嶽恆山,山西五太山,中嶽嵩山,江西三青山,安徽黃山,貴洲梵淨山等。同時也遊了不少國內的大城市和小山村。也可能是性格所制,我希歡大山。我們遊的十餘座名山都是一步一步的爬上山頂的,下山才藉助其它交通工具的。你知道麻!當你爬上山頂看到「一覽眾山小」,看到你幾十年從沒看到,從沒想到的美景時,你整個身心的欲越用文字和語言是說不出來的。這是不是一個「人生」的飛越我不知道(文化成度有限)。但幾年下來,我的心態和身態(體)越來越好。朋友,我是七十幾歲的羊,生月小。到春節前兩天就滿七十六周歲了。明年春天去爬南嶽衡山,完成徵服「五嶽」的心願!
總的說,人老了一年在家住幾個月,再出去玩也好轉也好。出去兩三次每次二十幾天,我每年還要回老家小住一個來月。和兒時的朋友和親人小聚,這樣有助於調節生活樂趣增強新鮮感有助於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五年來我每年都出去玩三次以上。家裡老婆孩子們都很支持我的行動。
最後,我認為年齡不是主要的,當然越年輕越好。出去不出去,主要決定心態,興趣和氛圍。您說來!
老年人出去旅遊,從生理年齡上講應該是六十歲到七十歲這是黃金十年。七十歲以後若身體健康狀況良好,那就繼續遊,直到身體吃不消為止。當然這是指愛好旅遊的老年人而言。不愛好旅遊的老年人也不會出去,所以也就沒有年齡最佳不最佳了。老年人旅遊時下很興盛,其原因之一就是這些老年人年輕時經濟條件不好,沒有旅遊的機會,現在雖然老了,但經濟條件好了,子女孝順,促使老年人多出去跑跑,見識見識世面,開開心心歡度晚年。但是首先要考慮的是老人的身體狀況,要玩兒得輕鬆開心,不能太勞累了。以不損害身體健康為原則。總之老年人出去旅遊不論年齡還是大小,只要身體好就暢開玩兒,玩兒它個「旅遊晚年樂,夕陽紅滿天」!
我覺得旅遊出行最主要的因素不在於年齡,只要身體力行,不管多大歲數 ,都可以出去看看走走。
老年人出行第一就近原則,不出很遠的門,路上還要奔波,折騰身體,還影響旅遊體驗。
老年人旅遊為的就是走走看看,放鬆心情,如果省市裡有好看的景點的,先把自己附近的景點走走逛逛,輕度活動,風景好,心情好,身體好。
第二,除了挑近的地方,最好在挑適合度假,有自然風光的旅遊景點。
也不用一定要去看故宮,明珠塔這種城市建築,我覺得去有自然風光的,比如小山啊,海邊啊。
我這裡想推薦幾個地方,第一杭州西湖,去湖畔走走,走走斷橋,看看雷峰塔,而且氣候舒服。
第二,廈門,廈門有很多美食,嘗嘗潮汕菜,小海鮮,味道鮮美,而且清湯清淡,適合老年人。
住在思明區,廈門大學,黃金沙灘,環島公路,吹吹海風,沒事逛逛鼓浪嶼,乾淨文藝。
第三,不要去太偏僻的郊區,儘量去住宿生活條件較好的地方,也不要獨自外出,要有家人子女相伴。
年級特別大的要身體力行,安全第一,出行第二。
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而且要持續很長一個階段,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退休了選擇出去旅行。花甲背包客、銀髮族、夕陽紅旅行團等,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老年人已經成為旅遊大軍中最突出的一部分。
那麼老年人出去旅遊最佳年齡是多大?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統一標準,根據每個人身體健康狀況的不同,而因人而異吧!
但是我認為對於大多數老年人來講,毫無疑問的是,出去旅遊肯定是越早越好,如果條件允許,當然是選擇退休就出去旅遊,這是最佳的年齡。
因為現在60左右歲的人,真的都不算真正意義上的老年人了,很多保養得好的人,看上去很年輕態,精神上也是充滿活力,剛剛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馬上進入一個嶄新的生活狀態,心情是滿懷期待的。
我就是退休後選擇旅行的。
不論是旅行前做功課,包括了解所去地方的方方面面,還是旅行開始後的一系列步驟,整個過程我都是一個人去完成。包括網上訂機票、火車票、門票、酒店,使用支付寶等,都是慢慢學著去做。因為這個年齡,眼睛還沒有太花,頭腦還比較靈活,所以學起新東西還是很快入門的。
這兩年還學會了使用導航,使用嘀嘀打車,怎麼拼車,怎麼包車等,也慢慢有了自己的一些旅遊資源和旅遊經驗。
從最初學習怎麼在12306上訂購火車票,到現在可以在國際網站上定製國際航班機票,從在國內自由行到現在可以出國自由行,包括如何籤證,如何值機,如何轉機等。越走越熟練,越走越從容。
旅遊需要較大的體力,靈活的頭腦和學習新事物的能力。特別是喜歡自駕遊的老年人。所以我認為最佳年齡就是從退休之後55歲到65歲。
當然我也經常遇到70歲,甚至80歲的老年人一個人出去旅遊。認識一個大叔,從69歲開始旅行,到現在79歲了,已經十年了,還在路上。疫情之前去過世界60多個國家,現在在國內進行旅遊。我去年在敦煌還遇到過一位80歲的大爺,一個人自由行,這位大爺耳不聾,眼不花,精神矍鑠。還遇到一位已經65歲了大叔,還去挑戰墨脫徒步旅行,翻越崑崙山,走完阿里大環線等,真是太佩服了。
總之,老年朋友們,只要身體健康,隨時都可以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從理論上說,當然是年輕時外出旅遊是最佳時機。
但理論有時也是蒼白的,它時時受現實約制約。
你想,一個人年輕時從年紀上說,體力最好,精神旺盛。
但體力對旅遊來說,只是條件之一。
其他如資金,時間的需求,對於一個剛剛進入社會的青年來說,往往是欠缺的,青年人的當務之作絕不是旅遊,從這點來說,年青時期絕不是旅遊最佳時期。
如果從旅遊必具條件來看,我個人認為,剛退休的那段時期,是人生旅遊的最佳時期。
一,有充裕的時間,隨團,組團,自助,自駕等等均可。
二,退休了,放下了生活的重擔,也有一定的物質條件支撐旅遊。
三,生活閱歷豐富,感悟豐富成熟,對自然,人文等均可有較好的認知。
四,此時的身體狀況只要是科學合理的安排旅遊行程,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具有完全充分的,可行性的,才是最佳的。
老年人出去旅遊的最佳年齡,是退休後~75歲左右(因人而異),因為旅遊是要體力+時間+銀子的,之所以說退休後,1是退休後才算是老人,符合題意,而且剛退休身體狀況還可以。2旅遊是很要時間的,而退休最富有的就是時間,況且時間是由自己支配。3旅遊又是很廢錢的,退休後一般情況下,小孩已經成家立業了,自己沒有經濟負擔,所以說在75歲左右的這十幾年,出去旅遊是老人的最佳年齡,年齡再大的話,一般人身體健康在慢慢衰退,體力和記憶力與以前大不一樣,不要說家人擔心,就連旅行團也不是很歡迎。因此老艾建議:如果你喜歡旅遊,退休後就儘早出去走走,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品嘗各地的美味佳餚,聽聽牧羊人感人的故事。[捂臉]
早遊晚遊,早晚要遊;
多遊少遊,多少要遊;
晚遊不如早遊,少遊不如多遊;
不遊白不遊,遊了沒白遊。[呲牙]
照片是2019年拍於喀什古城。
我今年去貴州旅行,上了火車才知道是個老年團,鄰居幫我報的名 。
旅行團一行30人,最年長的82,最年輕的是我,56周歲。他們身體都非常好 。其中20人是一個群的。他們有的去了東南亞、歐州,日韓,走了大半個中國。因為貴洲離東北太遠,又是山區,他們張羅了一年才成行。
我最佩服那位82歲、76歲的大姐,總是走在隊伍前面,76歲的大姐還穿帶跟鞋。去黃果樹看瀑布,競不坐電梯厲害。有的還登上了梵淨山頂寺廟……
我很佩服他們有健康的身體,還有良好的心態。其中共有6對夫妻,有一對夫妻是農民 大多都有退休工資,1500至5000不等。獨居老人有7個。有的是兒女出錢讓他們遊 。他們群有群歌,群主80當過兵。他作詞,讓市群眾藝術館的朋友譜曲,一路歡笑一路歌聲……
關於老年人出去旅遊的最佳年齡是多大,根據我個人的旅遊經歷感覺,最好的年齡應該是60歲到70歲這十年。原因有以下幾點。
1.人到了60歲,男的正好剛剛退休,工作了一輩子也該好好休息了,但是有很多人都有一種叫做「退休恐懼症」,平時盼著退休,一旦真的要退了,就又怕了,諸多的不舍情緒滋生,影響到了心情,所以退休後出去旅遊能夠陶冶情操,開闊眼界,放鬆心情,調整心態,達到更快的適應退休生活的目的。
2.人到了60歲,還不算是太老,算是年輕的老人,這時候出去正好,身體各方面還都不錯,出門在外肯定和在家裡不同,旅途奔波要很辛苦,最好是和老伴一起旅遊,兩個人有個照應,年輕的時候我們可沒有這麼消遣,忙工作忙家庭忙孩子,沒有時間也沒有閒錢出去旅遊,到了晚年我們要珍惜現在的一切,夫妻攜手同行,共享美好的夕陽紅。
3.人到了60歲,到全國各地旅遊景點遊覽,基本上都可以享受門票半價的優惠,到了65歲大多數的景點都免門票了,有個別的城市執行的是70歲免門票,所以就門票這一塊就會省下很多錢的。
所以說60歲到70歲是老年人旅遊的最佳年齡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