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退休後你喜歡住在農村還是住在大城市?_退休住大城市還是小城市

山林狂野談人生說: 我喜歡在城市和鄉村間來回跑動,畢竟城市的繁華和鄉村的寧靜都是我離不開的感覺,跟著感覺走,用…

山林狂野談人生說:

我喜歡在城市和鄉村間來回跑動,畢竟城市的繁華和鄉村的寧靜都是我離不開的感覺,跟著感覺走,用心去體驗生活的樂趣和美好。

城市的繁華和喧囂是我需要的。畢竟繁華帶來了生活的便利和豐富多彩。

尤其是老者,生活的便利是很重要的。想吃點啥,出門就能買到吃到,而且是城市越大,物質的品質和門類就越高和齊全。如生活在上海,進入琳琅滿目的超市,想吃啥就能買到啥。起碼臘肉的品種就很多,鴿子生熟都有,熟的色香誘人,生的都清理乾淨,且分成兩半,隨意採購回家方便烹製。

昨晚出門就發現路邊新開一家廣式鍋仔飯,這可是我快餐裡的最愛,以後懶得做飯了想出來換換口味,又多了一個可口的選項。

大城市的醫療資源也最發達。人老了,毛病就多起來了,更需要方便優質的醫療服務跟上。昨晚我想去買點時下最難買到的玉屏風顆粒和護肝類的藥品,玉屏峰顆粒轉了三個藥店就買到了,後來在社區醫院發現有個中醫大夫坐診,就把把脈開點藥調理一下身體,而不是簡單的吃點護肝藥,因為大夫說,根據我的盜汗怕冷的陽虛寒溼體質,還是抓幾副中藥調理一下更適合。

大城市的文化底蘊深厚,娛樂設施也齊全。雖然老了更喜歡安靜的氛圍,但文化的深厚底蘊還是需要的,畢竟隨著人老,文化修養也在提升和成熟,就更需要豐厚的文化底蘊來滋養心靈,慰籍情感。有次在上海欣賞了一次俄羅斯國家劇院上演的芭蕾天鵝湖,雖然不是完全看得懂,但那種高雅和精湛還是震撼到了我的心靈,醉了我的感覺。

當然,老者更喜歡鬧中取靜的生活模式。如城市中的花園別墅,想安靜了,就呆在別墅裡聽聽音樂,伺弄一下花草和菜蔬也是一種寧靜愜意的生活狀態。想體驗一下喧囂和現代生活,就出門融入繁華,伴著舒緩的音樂,品著香甜可口的牛排和卡布奇諾也是一種享受……

人雖然老了,但心是不老的。在繁華的城市裡生活,每次出門,都是看到高雅的美麗,特別是優雅高貴的青春的氣息,每每都能激發出內心裡快樂美好的氣息,讓生命有點衝動,讓感覺有些澎湃激情。

鄉間莊園式的生活也是我所期待的,但絕不是農家小院的那種簡單和原始。

石板鋪路,石牆林立的優雅鄉村小鎮也是我所喜歡的,但這只限於走走看看,滿足一下骨子裡的原始衝動和野性,但在期間生活就不方便了,說個不好聽的,起碼洗漱和上個廁所就不方便,更何談享受呢?

我所幻想的美好鄉間生活就是春天裡桃花源式的現代化莊園。

在詩情畫意般的世外桃源中,建一所愜意的現代化小房子,種種花養養草,徜徉在種類繁多的花果樹叢中,不是蝴蝶,勝似蝴蝶了。

晃蕩累了,就挖點野菜,坐在暖暖的陽光裡烤制一點肉鮮,泡一壺山泉茶湯……該是一種愜意和浪漫。

特別是疫情蔓延的當下,去人口稀疏的鄉下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蒼穹展翅說:

一般農村有老家的還是願意回農村,農村寧靜,鄉鄰關係親熱,又不用上下樓,愛去哪裡去哪裡,賣菜或稍種些環保蔬菜可自家食用。如果孩子們都在城裡或農村沒有老宅在城裡也不錯,只要心態好在那無所謂,好賴不能一概而論。

之州說:

退休後我喜歡待在城市裡生活,不是不喜歡農村,而是人老了,沒有好的生活條件,會很累的。

農村衛生條件,醫療條件,生活條件都沒有城市裡方便!

先說衛生條件,雖然現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條條道路都很通暢,衛生有專人收拾,可是人的思想意識沒有整個提高,有的人把垃圾拉倒樹林裡,大河邊倒掉,汙染環境。人畜糞便也時常會出現,所以衛生條件不如城市。

醫療條件也不如城市,鄉鎮醫院和診所診療器械和醫生水平都沒達到高水平,人老了病多需要離醫院近方便治療。

生活條件,沒有物品很全的大超市,買生活東西不方便,送快遞不到家,代售點不負責,丟失嚴重!

這些是我暫時看到,也許以後會提高,現在我是沒有到農村生活的打算!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IAM甄探說:

如果在衣食無憂沒有任何社會及家庭壓力下我會繼續選擇留在農村。心中最理想的就是退休後如果還能自理的時候,選擇候鳥式養老,先環遊一波自己要去的。年紀再大一點,想住在自然環境好,社會環境簡單的地方,和老夥伴喝茶聊天就開心了。

若還能在世,生活自理困難的時候,需要簡單的家政服務。自己不想做家務,也做不好了。再大一點,需要額外護理服務。開不開心不重要了,活得有點尊嚴就好了。不論什麼年齡,都需要好的醫療服務,最最重要的是有親人在身邊。

我們常說的養老要分幾個階段,要視個人及家庭狀況來分,我們通常說的養老大部分是指退休後,退休了有不少人會有去鄉村或郊區過過田園生活的願望。但是這種生活也僅適合於剛退下來,身體狀況良好,經濟狀況也不錯的人群,畢竟生活在偏遠農村,生活和交通等不夠便利,外出需要有一定的能力。

而對於身體需要經常就醫,或者說需要長期護理的人群,最好選擇在城市,城市有成熟的醫療保障資源,交通便利。對於年紀越來越大,身體狀況不佳的老年人,靠近醫院就是保命的,突發狀況,能在最短時間內到達醫院才是最重要的,很多時候養老喜不喜歡哪裡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能保證身體健康和正常的生活,就已經可以的了。

目前我們國家高端養老社區,醫養結合都還不夠成熟,對於現階段養老的人群來說,流芳認為靠近醫院或者交通便利的是最好選擇。不管將來如何發展,城市與農村都各有好處,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城市的現代化文化與城市服務相比鄉村會比較有優勢,在交通,醫療,社會功能,居民的入群化生活等方面會更優越。而相比城市,鄉村的閒適、安逸、寧靜的生活也比較有吸引力,但是前提是個人身體狀態與農村的社會化服務相適應才行。

如今,隨著新農村建設的發展,鄉村的環境,交通醫療、教育生活服務也會建設得越來越好,在這方面城鄉差別將會慢慢縮小。不過這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全面實現還需要時間。所以,從長遠來看,鄉村是很令人嚮往的,特別是對有一定經濟能力又身體健康的中老年人。

總之,什麼事情都有兩面性有好也有壞,每個人都喜歡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生活觀念,農村有農村的好,城市也有城市的好。

熱心市民坤哥說:

我的家鄉是沂南縣,自一九七六年三月參軍離開故鄉至今四十多年了,現己退休定居遼寧省大連市,可我的家鄉還有我許多親朋好友及我的老宅基地大院房子,我和老伴每年春天就從城市裡返鄉回到沂蒙山老家駐上幾個月,在自己的大院裡種些瓜果菜品等,還養上十幾隻雞鴨等小動物,這一夏天基本上都不用處出買菜自產蔬菜足夠享用,每天中午在門前的大樹下放上一張小茶几,和自己的髮小品茶聊天,山南海北東家長李家短的聊個沒完沒了的,到了睌上又是灑又是菜滿滿的一大桌了美味佳餚,好友們不醉不歸天天如此,轉眼就到了冬天我和老伴就南雁北飛又回到了北方遼寧省。

李增喜3說:

退休之後,我選擇回到了家鄉農村老家的院子裡居住,這個也是我和老伴兒多少年來的心願。

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他(她)們都在農村裡居住,我父母共養育我們兄妹九個,我的家族很大。小時候我們相親相愛相護,長大後各自成家另立門戶,特別是工作的這些年,我常常在外,有很多時間不與他們聯繫。還有那些小時候的玩伴,讀書的同學和附近的鄰居們,我都有忘不掉的回憶。退休回家居住,也是對經常在夢中情景的一種追憶,也算是圓了我落葉歸根的思念。

我愛我的家鄉,我愛家鄉的山山水水,更愛家鄉的父老鄉親。家鄉的地美,糧香,水甜,人親。即使是家鄉的坎坎凹凹,圪梁圪塔,都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我在農村的宅院很大,那是祖輩留下來的遺產。我對房子早年進行了重新修建,我將土院牆換建了磚牆,可過去的撥風街門依然在原地方沒有動,雖然不適應現在交通工具,出入有點不方便,可那是一種對於老一輩祖先的尊重,也是一段美好的留念。

我愛我的鄉,我愛我的村,我愛我的家,更愛家鄉農家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1779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