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請問你們知道照顧一個癱瘓的老人有多難嗎?_照顧癱瘓老人太痛苦了

風趣橘子lt說: 我正經歷著,各種心煩,老年痴呆誰都不認識,每天吃喝拉撒全在床上,房子都不敢叫人來,味道也大,…

風趣橘子lt說:

我正經歷著,各種心煩,老年痴呆誰都不認識,每天吃喝拉撒全在床上,房子都不敢叫人來,味道也大,用的尿不溼,每次一買一大箱子,開窗通風還好,有時候脾氣大得很,嘴裡嗚嗚啦啦在和誰吵架,經常自己挪到床邊,不小心就掉下來了,我們給她買了自動升降,左右翻身的兩邊帶護欄的好多了,就是有時候會抓著欄杆使勁搖晃,都快被她搖斷了,唉,你說的3萬塊的,一般家庭那能買得起,疫情三年,鬧的,我們今年又被封控在家四個月沒收入,飯店賠了轉出去了,挖掘機工地幹活,每年要帳也頭疼,唉……老百姓太難了……我現在53歲了,也累病了,都不知道咋辦……

自由的柒月說:

凌晨1點,張然剛躺下,77歲的老父親又大聲吆喝著要起床,張然剛進臥室就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她剛要給父親翻身,父親卻把緊握的手伸到了她眼前,張然看了一眼後沒忍住當場就吐了一地。

50歲的張然有個比自己大兩歲的哥哥張成,哥哥大學畢業後留在外地發展,張然畢業後留在父母身邊結婚生子。

因為哥哥在外地,多年來父母家裡的事情都是張然處理的。父母偶爾生病住院,張然和老公就能照顧也不用哥哥回家。

父母換房子、裝修,都是張然幫忙給處理。

每到周末張然一家三口就回父母家陪老人吃飯、帶老人近郊旅遊、爬山、吃農家樂。父母經常感嘆:都說養兒能防老,不在身邊也枉然。

母親70歲年突然心衰住院,做了搭橋手術,張然的哥哥請假回家住了三天,等到母親手術結束後的第二天就因為單位有事回去了。

張然只好和父親、老公輪流照顧母親,直到母親出院。

母親出院後,張然給父母親請了個保姆,照顧母親的生活起居。

母親康復後,老兩口堅持把保姆辭退了,覺得每個月4000多的保姆費用浪費,老兩口說自己互相照應完全可以。

原本身體健康的老父親在72歲時,突發腦梗住進了ICU經過搶救雖然生命無憂,但是卻喪失了語言功能、右側肢體偏癱。

為了讓老父親康復,張然帶著老父親輾轉在各個康復醫院進行治療,這期間張然都是請了護工全天候陪護父親,張然和,母親輪流去醫院陪父親。

經過一年的康復,父親的狀況略有好轉,也只是能夠說自己和家人的名字,每句話超過5個字就無法流暢地表達一起,原本脾氣就暴躁的父親更是讓人無法親近了。

父親出院回家後,張然給父親請了保姆,專門照料父親的生活起居,母親負責家裡的一日三餐,張然隔天回家看望一次,負責給父母買菜、買米。

母親在照顧了父親一年後,突然暈倒了,張然接到保姆電話後急忙趕回家,把母親送到醫院,醫生說是因為勞累引發綜合症狀導致的暈厥,只要注意休息和調養就可以。

張然堅持讓母親住院調理,母親卻堅持要回家,張然理解母親的心思,她說:媽,我知道你不放心我爸,我回家照顧我爸,你在醫院好好調理下。

母親終於同意,張然每天下班後恢復親家陪著父親,父親也會含糊不清的問母親那裡去了?得知老伴住院後,父親破天荒的安靜了幾天,只是每天張然回家後,父親就會問張然:你媽呢?

母親出院回家後父親看著很高興的樣子,張然就勸父親要好好吃飯、睡覺,免得再把母親累病了。

父親樂呵呵的答應著,好像聽懂了又好像沒聽懂的樣子。

又過了一年,母親再次暈倒住院,還是疲累過度,張然和母親商量:找一家條件好的養老院,讓父親住半年,母親也在家好好調養身體。

母親一聽罵張然不孝順,說養老院去了就回不來了,張然沒安好心。

張然很委屈,覺得母親心臟做過手術,並且暈倒過兩次,都是因為過於疲勞導致,父親只是送養老院住半年,這樣有利於母親的身體康復,並不是自己不孝順。

母親住院一周後回家了,堅持不肯把父親送養老院,張然只好每天下班回父母家,幫忙照顧父親再回自己家。

半年後的凌晨,張然接到保姆電話說母親突然不好,張然趕回家時,母親已經意識不清了,送到醫院後母親就一直沒有醒過來,在ICU裡堅持了2個月後還是撒手人寰了。

辦完母親後事,張然和老公商量自己會父親家住,照顧父親,白天保姆在家照顧父親,晚上張然回家陪父親。

張然和父親住了半年後,恍然明白母親的去世是被父親的病累死的。

父親每天晚上7點就要睡覺,而且不能開燈、不能有聲音,等到10點,張然要入睡時,父親已經睡醒了,他開始要求起床、看電視。

雖然這時候保姆會耐性的哄著老父親,但是,老父親會不依不饒的喊叫,張然只好和保姆一起鬨父親睡覺,父親一般會折騰到12點左右,一會要求喝水、一會讓換尿墊、因為父親的語言含糊不清,有時候他的要求保姆和張然猜不準,父親就會狠狠拍打床頭。

鬧騰完了父親就會像個孩子般的睡過去,這時候的張然被折騰的了無睡意,等到剛要迷迷糊糊的睡去,父親已經睡醒了,又開始大喊大叫,喝水、撒尿、要看電視。

這種循環會持續1個多小時,然後父親又會很快睡去,等張然要睡時,父親這一覺又醒過來了,開始重複一輪折騰,這一輪就到了凌晨5點左右,父親會開始回籠覺到8點,而張然要頂著一雙熊貓眼去上班。

如此循環往復了一個月後,張然開始慢慢適應父親的睡眠習慣,但是身體卻受不了。

周末時,家裡的保姆家裡有事要回家,張然獨自一人在家照顧父親。

父親原本是白天排便,周五保姆走的時候囑咐張然說父親白天沒有排便,讓她晚上關注下。

凌晨1點,張然剛剛有點睡意,就聽見父親又開始大喊大叫,張然睡眼惺忪的見到父親臥室,就聞到一股臭味,她心說不好,剛要給父親翻身,父親卻突然把握緊的手伸到她眼前,張然看清後,忍不住吐了一地。

原來,父親不但拉在了床上,還用那只能活動的手抓了一手的便便,不僅如此床上、枕頭上、甚至父親的頭髮上,球已經被父親摸滿了便便。

張然吐完趕緊讓父親不要動她去端水過來清理,可是父親卻要繼續伸手,張只好找了根髮帶,把父親的手固定在床上,然後才是大清洗。

整整耗費了2個小時才把床上、父親的身上收拾乾淨,父親看著累的氣喘籲籲的張然,臉上沒有一絲表情,又開始要喝水,張然又給父親餵了水,讓哄著父親睡下,她卻再也睡不著了。

直到接近5點,她才想要迷糊一會,可是父親又開始使勁打敲打床邊,張然只好再次爬起來,父親這次堅決要求起床看電視,無論張然怎麼哄父親都不肯聽話。

父親看張然不肯把他抱到輪椅上,竟然用好的一側身子一使勁翻到了床下。

張然嚇壞了,可是她卻實在是一個人沒辦法把父親抱到床上和輪椅上,無奈之下,她只好在地板上鋪上輩子,讓父親躺在上面,等到聽見隔壁鄰居有開門聲,找鄰居家的大哥幫忙把父親搬到了床上。

白天的張然一個人做飯時,不敢把父親一個人放在床上,只好費拼盡全力把父親抱到輪椅上,讓父親坐在廚房門口。

吃完飯父親要下樓遛彎、要回床上睡覺、要撒尿、要喝水、要看電視,張然累的筋疲力盡。

就這樣過了半年,張然出現了夜間遺尿、椎間盤突出,尤其是椎間盤突出,讓她無法彎腰、不能久坐、不能久站。

無奈之下,張然和哥哥商量把父親送過到了養老院。

照顧偏癱老人的辛苦,如果不親身經歷真的是無法感同身受。

精神上的和身體上的折磨都會讓人崩潰。

精神上的:看著自己最親近的人被疾病折磨卻無能為力,那種心疼和無力感會讓人心力憔悴,而患病的親人卻只活在自我的世界,感知不到外人的心情,反而精神上不會有太多負擔,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有人能看起來病懨懨的,但是壽命卻比健康的人更長的原因吧?

身體上的:病人在身體異常狀態下,打破正常的作息規律,他們可以隨時入睡、隨時清醒,而健康人的生物鐘卻無法跟上他們的節奏,會讓自己的身體處於混亂狀態,從而損害了身體健康。

寧死不979說:

見的太多太多。

1,院長太太。老公是天津某大醫院院長,已逝。老太太雍容華貴。一個閨女依據德國,一個閨女移居美國,人家有的是錢。

老太太在濱海一個大醫院做膝關節置換術,沒有想到,手術以後就沒有醒過來,成了植物人。

沒有辦法,只能請一個保姆。家裡房子出租。老太太和保姆住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是小醫院。專門闢出一間病房,為什麼可以這樣,有錢能使鬼推磨唄。

我在這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兩年,天天面對這兩個女人,老太太眼睛盯著天花板,譬如行屍走肉,從來沒有看見女兒來探視,老太太的工資、房子出租費,大概夠老太太開支。想想,這樣活著,也沒有多大意思。

2,齊姐。讓我出診給她媽媽褥瘡換藥,上了她的汽車才知道,老太太住在養老院,離我醫院七八公裡,既來之則安之,只能跟著她去。

老太太就她一個閨女,癱瘓在床,已經20多年了,一直跟著閨女,不過現在閨女也要生孩子,不得已,只能送老太太住養老院。

進得門去,臭氣燻天。老太太骨瘦如柴,兩隻腳擰成了麻花,凡是著力承重的地方,都長了大大小小的褥瘡。

換藥是次要的。首先進行健康教育,褥瘡患者,如果想痊癒,如果是100分,那麼,第一,護理,是40分,就是不能壓著,被褥柔軟,最好是氣墊床。每天必須翻身拍背;第二是營養,40分,必須控制基礎病,加強營養;第三是無菌操作,15分;第四,才是考慮用藥。大家都是老百姓,不容易,我就手把手教給齊姐,我出診換藥,就這麼一次,以後靠她自己換藥,每次100多元請醫生,沒有必要。

半年以後,一個女人來門診取藥,說,我就是齊姐,你到養老院出診的那個老太太的閨女。我母親褥瘡好了。我驚為天人。

臨床,已經有幾個這樣的例子了。另外一個也是閨女照顧母親,兄弟姐妹推薦她全心全力照顧。我還把一盒手術器械借給她幾個月。一個是老頭照顧老婆,當然,我治療幾十個褥瘡患者,就只有幾個痊癒。

3,樓上姐姐。老頭還不到癱瘓的地步,只是有時神志失常,拿了拐杖,總是打人。別人不敢打,專門打老伴。姐姐身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兒子在德國,鞭長莫及。

我的建議是送養老院。沒有辦法,就是請個保姆,兩個女人,按不住老頭,拉不起老頭。送到養老院,樓上姐姐果然清閒自在,不過老頭天天鬧著回家。老頭的兄弟姐妹也頗多怨言。這幾天,老頭正在養老院鬧絕食呢。

4,二哥。媽媽在病床奄奄一息。家裡有病重的媽媽,高齡的父親,怎麼辦?幸虧二哥二嫂從雲南趕回家。二哥雖然下肢癱瘓,坐著輪椅,卻可以24小時看護媽媽,端茶送水。二嫂包攬了全部家務,還有一大片農田。

二哥生病的軌跡是20多歲腦膜炎、30多歲腦瘤,40多歲腦梗死,50多歲癱瘓。嫂嫂說,不要緊的,以後,我就是你的雙腳。二嫂,一個瘦瘦小小的農村婦女,說到做到,在我眼裡,嫂嫂像母親一樣。本來就是,人說長嫂為母,沒有媽媽,大嫂早逝,把溫柔賢淑的嫂嫂比做母親,也是我的感恩戴德,知恩圖報。每個月我給父親1000,給二哥1000,心裡稍稍有點平衡。

每天,嫂嫂必須給二哥擦洗身體,換洗衣服,大小便失禁病人,每天都必須洗一大堆衣服。

對癱瘓的親人說,以後,我就是你的雙腳,對雙眼失明的親人說,以後,我就是你的眼睛,這是天底下、人世間最美麗的語言。這種行動,是天底下、人世間最美麗的畫卷。

總而言之,照顧癱瘓病人,需要極大的愛心,不是二八八的可以承受的。

明哥走遍柬埔寨說:

我一個朋友已經照顧他癱瘓的媽媽快10年了,他的媽媽由於二次中風,導致生活需要長期坐輪椅。照顧病人是非常辛苦的,長期照顧一個癱瘓的病人更加是難上加難。

照顧一個長期坐在輪椅的病人,可以想像得到是非常辛苦的,不但是照顧她吃飯比較麻煩的,而且照顧她去洗手間洗澡等也是非常麻煩了。碰上重要的節假日我的朋友還要開車帶他的媽媽一起回鄉下,其實真的很辛苦的很麻煩的。如果是照顧幾天,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堅持照顧十年,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事情,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真是有一定道理的。

長期照顧一個癱瘓的病人,自己的家庭工作生活必然會受到影響,由於要及時照顧好老人,工作出差的地方不能走太遠了,周末帶小孩子出去玩的時間不能太久了,去的話也只是在廣州市周邊公園玩一下。我的朋友還要忍受自己老婆的埋怨,想盡各種辦法去化解老婆長期的不開心,以免影響到夫妻感情和小家庭的幸福生活。

長期照顧-個癱瘓的老人,另外一個問題是還要處理好大家庭裡內部的問題,因為兄弟媳婦之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在這件事情上是付出最多的那個人。我的朋友不但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去照顧好他的媽媽,還要努力去化解兄弟之間的牴觸情緒,盡力去避免妯娌之間因為照顧老人的問題產生衝突,影響到大家庭的和睦相處。

做為癱瘓的老人,千萬不要隨隨便便放棄自己,儘量讓自己可以多做點事情,減輕兒女媳婦的壓力負擔,對整個大家庭的幸福生活都是有幫助的。

梅花數點說:

很難!很難!特別難!這是我母親腦梗十七年來我最大的體會。

我母親2006年臘月十四得的腦梗,2005年十一月初九她還在伺候我月子,沒想到一年後她就不能動了,我母親癱瘓的時候才五十多歲,特別年輕,給現在的我差不多,說起來有些痛心。

因為她發病的時候,跟前沒有人,大冬天的,一個人光溜溜地躺在水泥地板上躺了好幾個小時才被發現,然後送醫院的時候,在路上又走了四個小時,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所以治療結果不是太理想。

剛到醫院的時候不能動,在醫院上廁所都是我爸背她,半個月後,出院回到家裡,還能自己走路,畢竟年輕,後來因為得這種病的人都特別愛睏,不想動,慢慢就越來越嚴重,就是因為那時候我家生意很忙,我爸也不能天天督促和陪我媽鍛鍊,這病情才一天天加重。

剛開始的時候,我媽見人就笑,一笑起來,就是笑岔氣的那種笑,從那以後,她不會哭了,哭也是笑,笑也是笑,即使有時候兩眼含淚,也是笑。

再後來,她腦子就模糊了,常常一個人扶住牆就走了。有時候她在睡覺,我去做飯,出來就找不見她了,她一個人不是跌倒在廁所裡,就是滾在大路上,也叫不出來,只是小聲地呻吟,像蚊子般哼哼。

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我父親睡著了,她一個人就摸摸索索下了床,等到父親醒來習慣地用手摸摸邊上,沒人了,我母親不知道什麼時候倒在門邊,一個人靜靜的。

有好多次,睡得稀裡糊塗的父親被人叫醒,大冬天她不穿衣服倒在門外的路上,是街上人半夜上廁所發現了趕緊來叫我爸。

我們都很生氣,說不行晚上給她綁住,不讓她跑,父親不同意,說那是我母親心裡發急,想出去,給母親綁住她會受不了 。從此後,我父親再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晚上稍微有點動靜父親趕緊就起。

母親得了這個病後,非常執拗,要怎麼樣非要怎麼樣。

有一次,我讓母親睡覺,她不睡,我不耐煩地把她往後一推,母親頭碰到床沿上碰了一個大包,母親含著眼淚在笑,我嚇壞了,我抱著母親,一直給她說對不起。我告訴父親說,我給母親頭上撞了個大包,父親黑著臉不說話。

母親的病一年不如一年,現在她已經完全不能講話了,腦子也完全糊塗了,每天尿褲子,尿褥子,一天都要換好幾個褲子和褥子。

沒有辦法,我照顧的時候,就兩個小時把母親抱到坐便器上一趟,一天最少要來回抱四五次,掌握好了,褲子褥子一天都是幹的。也不用系尿不溼,尿布溼時間長了,把屁股都捂爛了。

家裡有了病人後,每天都要洗好多,褲子褥子,床單被罩,天天都洗好多。

我給我母親種了大小二十多個褥子,但是遇到陰雨天,還是換不過,有時候你剛換好,她就尿了,白天睡覺前你換了,睡一覺起來褲子褥子全溼了,反正每天清早起來就是洗!洗!不停地洗,天天洗,反正洗衣機放到外面也不用往家裡搬。光是洗衣服,一個月水費大概就要一百多。

現在母親已經不能動了,肌肉也萎縮了,瘦的皮包骨頭 吃飯只能吃糊狀的東西。她的身上因為瘦,已經爛了,每天早上起來,坐不到兩個小時,就要讓她躺下,要不她的腰彎到地上了,睡兩個小時,你要給她翻身,要不身子下面壓爛了。

翻身的時候,她就像一個蜷縮的殭屍 ,縮成一團,要抱起來,特別費勁。看著母親,有時候心如刀絞,但沒有辦法。

感謝父親這十七年對母親的不離不棄,要不是父親,兩個兒子的我是沒法出來打工掙錢的。再一次感謝父親這麼多年來對母親的照顧!希望上天能眷顧善良的父親,給他一個好身體!

喜歡小孔雀魚說:

老媽癱了5年了。不訴苦,聊一下照顧老人的經驗,或許可以和你交流。

癱瘓,我覺得有兩種情況:1、外傷造成的;2、腦血管栓塞(神經原因)。我老媽就是因為腦血管栓塞,造成了癱瘓。

起因:那一年冬天,天有點兒冷。凌晨,老媽起床上廁所,穿的衣服有點兒少,便秘(老年人大多都便秘),蹲的時間久了。天亮了,等我們醒來在廁所發現老媽的時候,她已經沒有力氣站起來了。(我們老少住在一起,同一套房,不同臥室)。老父親去世好幾年了,老媽便秘不方便喊兒子,也不好意思喊兒媳婦兒。自己在那廁所裡堅持著。時間長了,冷,造成了腦血管堵塞。

送醫:送到醫院,治療、住院、轉院,連續四十多天,恢復不明顯。有專家私下裡說,「牛黃安宮丸」在發病之初服用,有效果(道聽途說,僅供參考)。這個信息,咱知道的晚了。家裡沒有提前準備,也不能預測老人什麼時候發病啊!

在醫院那些天,老媽狀態還好,能說話(說不清楚),能稍稍站立,不能自主行走,小便不知道,大便稍有感覺,手無力,吞咽有障礙,得餵飯。同房間有病友說,他照顧過兩個這樣的老人,基本都是三年[捂臉]。

從醫院回來。親戚朋友都知道了,都來探望,都滿面愁容,都欲說還休,都明白。我沒有選擇送老媽去養老院。一則經濟不允許。二則,老人不在眼前不放心。考慮在家「模仿醫院模式,留住老媽」。商量之後,媳婦兒辭職,在家專門照顧老媽。買護理床、輪椅、隔尿布、成人尿不溼、隔尿片兒。這些都要用。隔尿布鋪在褥子上,這是最後的保障,基本不換。上邊鋪隔尿片兒(白色或者藍色),主要作用是吸水。老人戴上成人尿不溼。尿片和尿不溼隨時換(都是一次性的)。

餵飯。老媽吞咽困難,餵飯很難餵的。那天,我下班回來,媳婦兒舉著手指頭讓我看:一圈兒紫印兒。我問她怎麼啦?媳婦兒說,給老太太餵飯的時候,老太太噎著了。幾秒鐘,嘴唇都紫了。媳婦兒嚇壞了,都快哭了。急忙把手指頭伸進老太太嘴裡往外摳。東西沒摳出來,老太太把嘴閉上使勁兒咬,咬了媳婦兒手指頭。媳婦兒又急又疼,拍了老太太幾下,總算吐出來沒事兒了(很危險,老人容易憋死,也容易咬斷餵飯人的手指頭。網上有「急救法」,咱一時掌握不好)[捂臉]。我後來也被咬了幾次。學乖啦,把大點兒的東西都剁碎了再喂。儘量餵流食,儘量多喝水。

便秘。那天下班,媳婦兒一臉的不高興,不想吃飯。兒子說,奶奶便秘,媽媽用手摳出來的,沾了一手粑粑。老媽說:「媳婦兒啊,我得給你磕一個頭。」媳婦兒想哭。這是常事兒。後來學乖啦,買了「一次性手套」。老人便秘很頑固,吃了各種各樣的藥,效果不大。我很煩,很煩。看各種中醫藥介紹,後來就去藥店買「大黃、巴豆」什麼的。賣藥的先生聽我說了情況,人家分析了一下,「便秘這麼嚴重,看是不是腸道有息肉阻擋」。然後推薦了一種便秘果。後來證明挺好用。便秘問題基本解決了。

康復、運動。開始也針灸。也有效果。只是效果越來越不明顯了。現在在家就讓老媽練習站立、扶著架子行走。幾步一個椅子,累了就坐下歇歇。每天十幾分鐘,太久了她累了,容易出意外。也有效果,只是延緩「肢體肌肉退化」,恢復正常是不可能的了。

好幾年了,老媽一天一天衰老,病情倒是基本沒有再嚴重。慶幸吧!阿彌陀佛。近來,老媽也有糊塗的時候。有時候看見媳婦兒就問:「你是誰啊?」媳婦兒說:「我是你媳婦兒啊,天天伺候你,你不認識我了嗎?」老太太說:「你不是俺媳婦兒啊!你穿著俺媳婦兒的衣服,看著倒是像。你認識俺媳婦兒吧?俺媳婦兒可好了,崴屎崴尿的伺候俺好幾年了」媳婦兒眼圈兒紅紅的。老媽是有些糊塗了,有時候不認識人了。可是就算糊塗,她還記著兒媳婦兒的好[流淚]。清醒的時候,老媽也說「不想活了,可就是捨不得孩子啊」。媳婦兒也總是勸她:「你多吃點兒,好好地活兒,你兒下班回來,還能看見媽!」

進化中的企鵝說:

一次剛進屋,老人放出了水屁聲,挺好聽白,打開被子,簡直身體被稀糞包圍了。

體會深刻,老頭在八十歲時,中了一次風,後趕緊用書上的方子,買點藥,純是胡吃對了,後在以後冬天下雪時,滋溜滋溜又摔了個跟頭,身體壯況下降,平時就愛騎車瞎溜達,玩麻醬不愛吃飯,後來由於摔過幾次後,身體每況愈下,最後只有放在殘車上預以照顧。

照顧老人,必須耐心,還要有責任感,一個人確實累,必須兩個人輪流照顧。不要怕髒怕累怕煩人,把老人放在樓房裡,專門買只大鐵床,可調節,專門買氧氣瓶,天天插上管子,輸氧氣,吃飯插上食管,春夏秋冬保持溫度,最迷人的時候到了,每天洩貨,床上鋪上幾層一次性紙,不管是稀的幹的,味道統統的難聞,有時肚子轟隆隆響幾下,那稀裡加上沒消化的排洩物,弄一床,味道在滿屋漂泊,只有把人弄個個,用溫水擦幾遍,把汙物一卷放進塑膠袋,被子等全部扔掉,重新換新的,這樣才行,一個相當於癱瘓的老人,人力物力財力花銷大,不次於醫保病房,經過兩三年的四季交替,有可能在家不能護養了,去了北京西山某醫院,在那裡好像也就幾個月,在某天凌晨,接護工護士的的電話,老人閉眼了,最終送走了老人,最後整理屍體,換上綾羅綢緞,看面相,平靜的面容。

藍雨6787說: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照顧一個失能老人,有時候人真的能使人崩潰!

我家父親腦出血術後臥床兩年,全失能,半身癱瘓完全不能動,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部都要人伺候!無時無刻離不開人。

下面我將我的親身體驗,照顧老人一天的時間安排流程告示給大家 ,你們就知道照顧失能老人有多難了。

通常早上6:00起床,給父親洗漱,擦澡,翻身,拍背,搖起護理床,讓父親坐起來。

6:30準備父親早餐,牛奶、麵包、雞蛋、核桃、燕麥雜糧粥

7:00餵藥; 8:00平躺,換氣切紗布,做口護,換套管,煮套管

9:00- 9:30 翻身拍背,餵蛋白粉200ml

10:00-10:30 買菜,給父親做午餐,(每天不重樣,雞、鴨、魚、蝦,牛、羊肉,換著吃。蔬菜每天少量多樣化)做好打成流食,涼涼!

11:00-11:30 翻身拍背,餵午飯,200-300ml

12:00餵藥,14:00-14:30翻身拍背,坐起來,餵水果

16:00 平躺著,清理宿便——擦澡,泡腳

17:00準備做晚飯

17:30翻身拍背,餵晚飯!

18:00餵藥

19:30-20:00,按摩半小時

21:00宵夜

22:30換套管

23:00休息

02:00翻身,餵水,更換尿袋!

夜裡如果咳痰次數頻繁,不定時地起夜為父親吸痰,多到一小時起來一次,少則一夜起來兩次,翻身餵水吸痰…

這就是我伺候失能父親的一天時間安排,瑣碎,但是又充實一天,足不出戶的一天,就圍繞著,臥室護理床、廚房、衛生間,一天下來也能走四千多步。

你們說伺候失能老人難不難?

伺候老人特別考驗一個人的耐心和精力,沒有好的體魄,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它真的會讓人發瘋和崩潰!睡不好,吃不好!如果沒人換班,真的是拿自己的命換老人的健康。

你們說伺候老人難不難?苦不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18513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