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步槍的射程有多遠?真能把飛機打下來嗎?_步槍的射程有多遠?真能把飛機打下來嗎英語

詩云歷史說: 我們英雄的志願軍在朝鮮戰場,利用簡陋的3千支步槍,創造了一天擊落擊傷18架敵機的奇蹟! 可能很少…

詩云歷史說:

我們英雄的志願軍在朝鮮戰場,利用簡陋的3千支步槍,創造了一天擊落擊傷18架敵機的奇蹟!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很長時間內,步槍手,步兵部隊,是嚴禁對空射擊,朝天開槍的。當時的官兵對於步槍打飛機的認識就是:步槍怎麼能打下飛機呢?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不許朝天開槍!不然處分你!違反者,以軍紀處置!

為什麼要有這樣嚴厲乃至苛刻到不近人情的規定?

這是因為,飛機從其誕生開始,就打破了以往戰爭的規律,可以高來高去,居高臨下,一擊不中,遠遁千裡。

所以,早期的螺旋槳飛機,對地面的攻擊方式,甚至就是飛行員帶一堆石頭磚頭,從天空砸!甭管砸不砸得準,反正只要砸中一個,就是白賺啊。

當然,後來覺得這麼太簡陋了,改進了,從天空利用特種裝置,一次投擲大批鋼箭,這也就是萬箭彈的雛形。

至於飛機上裝備多挺機槍,高射速航炮,從天空傾瀉彈雨,那是後來的事情。

在紅軍時期,我軍的裝備很簡陋,沒有專用的防空武器,高射炮,高射機槍等等。後來在瑞金才利用馬克沁重機槍,重新設計製作腳架,設計製作對空瞄準具,改裝了3挺馬克沁重機槍用於防空射擊,保衛瑞金最重要的會場,保證中央蘇區的要地,這是我軍最早的防空兵力。

由於移動不便,子彈也不足,所以,紅軍隊伍並沒有採用這種改進的防空馬克沁。這3挺馬克沁,主要是當做固定高射機槍來用的。由於原身就是普通的重機槍,所以射高估計只有800米左右。

所以,在二三十年代,紅軍時期,我軍並無像樣的防空裝備。蔣軍的飛機,哪怕是個偵察機帶個機槍,只要發現紅軍蹤跡,隨便從天上來一梭子,都有可能造成紅軍的傷亡。著名的紅軍戰將黃公略,就是犧牲於敵軍的空襲。

因而我軍嚴格規定,不管是行軍還是宿營,一定要做好隱蔽,嚴禁對空射擊!以免暴露我軍位置,遭遇敵人的空襲。敵機來了怎麼辦?那就躲著!

在紅軍時期,蔣軍的飛機還不算多。到了後來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日軍和蔣軍的飛機更多,所以,這個軍規也一直延續下來了。

有人要問,不用重機槍打,那為啥不用步槍來打敵機呢?

這是因為,步槍打飛機,當時並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依,而且,步槍打飛機,難度之大,不亞於用2塊錢搏500萬!打下是中彩,打不下,要暴露位置,還要浪費非常寶貴的子彈!

因為老式栓動步槍的有效射程也就是600米左右,雖然表尺射程可達2000米,但是所謂強弩之末難透魯縞,彈丸即使真的飛出2000米,估計已經快沒速度和動能了,估計連飛機座艙玻璃也打不透。就這,還要是進口的好槍。如果是採用復裝子彈,膛線又磨得快平了的老槍,估計子彈飛個300米就掉下來了,威力對於飛機來說很小。

給你一支漢陽造,充足的子彈,你能保證打下飛機嗎?

再說子彈消耗。比如紅軍一個師,就以3000支步槍計算吧,一個對空齊射,就要打出去3000發步槍彈!打不中敵機呢?再來一個齊射,3000發?

紅軍有幾個3000發子彈讓你消耗?有這3000發,6000發子彈,紅軍能打個小型伏擊戰,又繳獲一堆戰利品了!

當年中央紅軍8.6萬人開始長徵的時候,全軍一共只有1418200發步馬槍彈!

還有一個因素,飛機不會幹等著挨打,也會採用一些措施來提高防禦能力,比如座艙加裝甲板,油箱用防滲漏設計等等。這些措施,雖然擋不住防空高射炮的威力,但是扛住子彈的威力,還是綽綽有餘的。

所以,步槍打飛機,在很長時間內,是打不著,也打不起,打不落的!


那麼,我軍是什麼時候開始用步槍懟飛機的呢?其實雖然不讓打,可是有時候戰士們也會創造奇蹟的!

這個,又是一段故事了。

話說,在1943年,我八路軍山東根據地,一個轟動性的消息傳了出來!

一個 17歲的小八路,違反紀律,用步槍打下一架小日本的飛機!

怎麼回事呢?

原來,當時山東軍區又分成幾塊,其中一塊是膠東軍區,司令員就是赫赫有名的許世友將軍。日軍偵察得知膠東軍區司令部的大概位置,就頻頻出動飛機來偵察騷擾。

這天,日軍又來了一架99式轟炸機來找事兒。這種飛機其實是俯衝轟炸機改進而來,本身機身比較笨重,飛得慢。

敵機來了,上級就下令戰士們疏散隱蔽。可是有個17歲的小戰士宋嶺春,心裡就不服氣,正好他隱蔽的位置是在一個山坡上,他就躺在山坡上。

結果就看到一架日本飛機先是轉了一圈,然後朝他這個方向而來,飛得很低,大概也就一百多米,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說時遲那時快,小宋別的什麼也沒想,就想著給小G子一槍,總要出口氣!老是這樣飛機一來戰士們就疏散隱蔽,實在是心裡憋了一口惡氣,不吐不快!

於是他就拿起身邊的三八大蓋,拉栓推彈入膛,瞄準擊發,一氣呵成。

沒成想,就這一發子彈,直接擊穿了日本飛機的前艙蓋,命中了飛行員,簡直是狙神級別。只見飛機晃悠晃悠,再也沒拉起來,一頭撞在地面。

這個過程你想想,簡直堪比如今的抗日神劇情節了。然而這是當年的真事兒,只消耗一發三八大蓋的子彈,擊落日軍一架飛機!

此時小宋才想起,上頭規定不讓打敵人的飛機。於是他趕緊找到連長,檢討錯誤。連長呵呵一笑,你小子,立功啦!

宋嶺春

戰績一路上報,震驚了所有首長,而廣大百姓聞聽,不由歡欣鼓舞,實在是振奮人心。許世友聽說此事,親自接見了小兵宋嶺春,連說打得好!至今宋嶺春一槍擊落敵機的故事,依然作為傳奇故事,不時被報刊說起。


但是宋嶺春單槍擊落敵機這個戰例,只是個特例,並不能改變我軍面對敵人空軍的劣勢。直到解放戰爭,乃至後來的抗美援朝初期,步兵部隊依然是嚴格強調,步兵武器禁止對空射擊,免得浪費彈藥,暴露位置。

而在朝鮮戰場,我志願軍面臨的空中力量,是全世界第一流的空軍,不但質量好,而且數量多,米國空軍的五分之一力量常駐於朝鮮半島,三年時間內總共出動了104萬架次飛機,平均每天是1000多架次!

當年美軍用的F80戰機(油挑子),還沒裝副油箱。

所以你可想而知,志願軍戰士們面臨的空中壓力有多大!

這1000架次飛機,哪怕不投彈,僅僅是在天空開機槍,多挺齊射,12.7毫米的子彈就能在地面上留下一片殺戮場!而且米軍是藍星第一土豪,從來不會節省彈藥,只要發現地面上的一點蹤跡,馬上就會大批投彈,給我軍造成很大的殺傷。

油挑子機頭裝有6挺12.7毫米機槍,對地火力很強

雖然此時的志願軍已經有空軍,還有高射炮兵,但是對於這麼大的敵機數量,依然不夠用。可以說,防空問題,也是朝鮮戰場的主要問題。

正在上上下下為了防空問題頭疼的時候,前線又傳來一個奇蹟,一個志願軍戰士,用機槍打下一架敵機!

原來在四次戰役期間,42軍的一個機槍班副班長關崇貴,在戰場上,他所在的機槍班被敵人飛機發現了,從天空射擊,機槍班犧牲了好幾個人。

眼看同袍染血,關崇貴怒了,他不顧嚴禁對空射擊的紀律,衝出隱蔽處,端起輕機槍,準備打這個飛機了。

此時飛行員也注意到了地面上的關崇貴,他一帶杆,轉了個彎又俯衝下來,準備打關崇貴。

關崇貴也端起機槍,一瞬間雙方在同一直線上。結果關崇貴的機槍打得極準,打到了飛行員,把飛機給打了下來!

違反紀律,私自開槍,對於這個兵,到底是表揚還是批評?各級首長也拿不準。於是戰績一路上報,最後報到了志願軍司令彭德懷的面前。

彭德懷也正為敵機肆虐的情況鬧心。看到這個戰例,他忽然意識到,用輕武器,在適合的條件下,也是可以有效反制敵機的。

於是彭總下令表揚關崇貴,記特等功,評為二級英雄。同時下令,解除嚴禁對空射擊的禁令,各部隊可以自己探索用輕武器打敵機的戰術!

為什麼彭總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我覺得,兩方面原因,第一,敵機猖狂,而我軍戰士證明可以用輕武器擊落;第二,此時的志願軍,已經不缺彈藥了。

確實,在三年的抗美援朝中,我軍的輕武器彈藥很少聽說缺乏彈藥這回事。一方面是國內保障有力,另一方面是從蘇聯購進大批軍火。比起當年八路軍五發子彈打殲滅戰的時候,確實是底氣壯了。

得到批准(可以用輕武器對空射擊)之後,很快,志願軍戰士們就創造了不少步槍打飛機的新奇蹟!

其中尤以志願軍63軍188師為典型。他們精心組織,選擇了一個好地形,然後組織了3000名戰士,在敵機超低空來襲的時候,以信號彈為號,同時對空射擊!想想那場面,千槍齊發,當即幹下一架敵機來。

其餘美機趕緊拉起逃之夭夭。不過敵人不記打,很快組織了第二波,第三波敵機來報復。188師照方子抓藥,又打下4架敵機,擊傷13架敵機!

一天時間,擊落5架,擊傷13架,這樣的戰績,足矣永載史冊,彪炳後世。

簡單分析一下,188師為什麼能取得這麼牛的戰績。你發現了了嗎?他們用的是集中火力,守株待兔的戰法。

是的,單單一支槍,對空威力很小。但是我同時集中成百上千挺槍,同時打一個敵機,這個威力就大啦。其要點,就在於怎樣組織,確保讓3000支槍集中火力同時打一架敵機,而不是漫天放炮空耗彈藥。

後來的抗美援越戰場,我高炮兵也吸取了這個戰術,用多門高炮集中火力打一架敵機,打空中殲滅戰,確保擊落敵機,給敵人造成殺傷,也取得了很好的戰果。

可見,在採取了先進的戰術組織下,利用落後的輕武器,也能創造空中殲敵的奇蹟!


至於現在,已經又不太提倡用輕武器打飛機啦。為啥呢?因為我們現在已經不缺防空武器了。各種各樣的高平兩用機槍,20,25,35各種小口徑速射高炮,遠中近高中低各種防空飛彈,還有強大的空軍,海航陸航,早已經可以保證我們的國土空中安全。

不但從數量,而且從質量,我們的國產防空武器已經穩居世界第一陣營。

雖然不再需要用步槍等輕武器打飛機了,但是先輩們不畏艱險,利用簡陋武器勇克強敵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銘記!


好了,就寫到這裡吧。

文字由 詩云歷史原創,配圖來自公共網絡,侵刪。

獨上說:

1951年4月18日,中國志願軍用3000支步槍集火打飛機,短短3個小時就幹掉美軍18架飛機!

用步槍打飛機,聽起來就很離譜,有些類似「抗日神劇」的劇情,可事實告訴我們:步槍真的可以打飛機!

1951年,朝鮮戰場,美軍靠著強大的火力橫衝直撞,奪走仁川和漢城之後氣勢更盛,準備調動大部隊將志願軍一網打盡!

當年,志願軍的裝備相對落後,但作戰經驗豐富,敢打敢拼,在地面戰場上可以全面壓制美軍,可惜的是志願軍沒有飛機進行空中支援,面對美軍飛機的轟炸十分被動。

美軍自然也清楚制空權的重要性,於是,他們每天都派出飛機巡邏,一旦發現志願軍進行俯衝式掃射,配合轟炸機進行地毯式轟炸,這種戰鬥方式對防空能力幾乎為零的志願軍來說是不利的,只能被迫挨打,無法做出反擊,導致傷亡慘重。

美軍的飛機群就像是一張大網,始終籠罩在戰場上方,時刻監視著志願軍的一舉一動,一旦發現志願軍的蹤跡,馬上就會發動空中襲擊,這樣志願軍十分被動,不要說組織有效進攻,就連行軍都處處受阻,每天都有傷亡。

面對美軍的空中封鎖,彭老總十分頭疼,每天都在思考破局之計,此時,一名戰士的「違規操作」讓彭老總眼前一亮,一條妙計油然而生!

關崇貴,隸屬志願軍125師,在一次任務中,部隊被4架美軍飛機發現,飛機一直在他們頭頂盤旋,持續掃射,他們躲在地上一動不動,傷亡持續增加,一個班僅剩下3個人。

電影《長津湖》中有一個類似的片段,穿插連被美國飛機發現後,同樣躲在原地一動不動,傷亡很大,可是沒有人反擊,他們不是不想反擊,而是當年部隊有紀律,不允許用輕武器打飛機。

步槍打飛機難度很大,神槍手也不敢保證能一擊命中,即便命中也很難對飛機造成致命傷害,可一旦開槍就會暴露位置,會引來地毯式轟炸,傷亡更大,所以,志願軍不允許用輕武器打飛機。

關崇貴是一名老戰士,當然知道紀律的重要性,但他頭腦靈活,懂得變通,眼瞅著一個班僅剩下3個人,自然也不怕地毯式轟炸了,於是,他瞅準飛機俯衝的時機,端起一挺輕機槍就開始掃射,子彈呼嘯而上,竟然真的打壞一架飛機,飛機瞬間失控,斜斜下墜,墜毀在一個小山溝裡面,一陣火光沖天而起,飛機爆炸了。

看到一架飛機被擊落,另外3架飛機瞬間慌了,還以為志願軍有了全新的防空武器,掉頭就跑!

彭老總聽說這個消息之後十分開心,先是給關崇貴連升三級,然後開始構思「步槍打飛機」的戰術!

其實,我國軍隊從抗戰初期就有用步槍擊落飛機的記錄!

1931年9月21日,日本有一架偵察機從瀋陽起飛,剛飛到撫順就被東北軍集火射擊,成功將其打掉,這是日本歷史上第一架飛機被擊落,而且還是被步槍擊落的,該事件足以載入史冊。

1937年9月,瀘州會戰的時候,中國軍隊遭遇一個戰鬥機組的攻擊,該戰鬥機組一共有9架戰鬥機,每架戰鬥機上都有重機槍,他們訓練有素,以不同的隊形持續俯衝射擊,給我軍造成了不小的威脅,當時,我軍就使用馬克沁機槍對一架飛機進行掃射,成功將其擊落。

1947年10月,清風店戰役的時候,野八旅同樣使用步槍集火的方式對付飛機,並且成功擊落兩架戰鬥機。

值得一提的是,野八旅也去了朝鮮戰場,編號是第188師,作為一支擁有打飛機經驗的老部隊,他們在朝鮮戰場上也必須發揚光輝歷史,再打幾架飛機下來!

188師展雄威,3000支步槍集火打飛機,三個小時幹掉美軍18架飛機!

1951年4月18日,天剛蒙蒙亮,美國戰鬥機就已經開始巡邏了,他們好像發現了異樣,一直在188師隱藏的地區盤旋,遲遲不願離開。

上午8點左右,一個名叫派屈克的飛行員見陣地一片寂靜,便故技重施,調整好角度之後俯衝,其他戰鬥機也都跟著俯衝,想要貼近地面飛行,這樣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美國空軍怎麼也沒有想到,就在他們開始俯衝的時候,188師突然撤去偽裝,3000支黑洞洞的槍口全部對準他們集火射擊,他們沒有任何反應的時間,所有的飛機全部被火力網覆蓋,飛機被打的桌球作響。

派屈克的飛機最倒黴,承受的火力最多,瞬間失去動力,從空中直直墜落下來,派屈克第一時間選擇跳傘,降落傘緩緩降落在188師的陣地中央,剛一落地就被俘虜了,直到此時派屈克才知道——原來步槍也可以打飛機!

派屈克被擊落之後,其他飛機也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根本無力反擊,全部選擇逃竄。

上午9點左右,美軍戰鬥機重新組織了一波,準備打一波反擊戰,為了打出氣勢,他們一共出動16架戰鬥機,火力更猛,但戰術沒有任何改變,同樣還是俯衝掃射,而且為了報仇雪深,他們這一次俯衝角度更大,距離地面更近,火力也更兇猛!

188師不慌不忙,按照設定好的陣型進行反擊,3000多支步槍一起開火,火力網密不透風,當即就有4架飛機被擊落墜毀,還有不少飛機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再一次狼狽逃走。

上午10點左右,美國空軍越想越氣,無法接受被步槍壓制的結果,再次組織24架飛機進行攻擊,這一次,美國飛機再也不敢低空飛行了,只敢在上空掃射,由於距離太遠,射擊精度大大降低,根本沒有傷到188師。

在三個小時的戰鬥中,188師共擊落5架飛機,擊傷13架飛機,一共幹掉18架飛機,以小博大,戰績頗豐,彭老總十分開心,號召全軍學習打飛機戰術。

從專業角度分析,步槍為什麼可以打飛機?

就事論事,只分析朝鮮戰場上打飛機的可行性。

1,步槍射程

當年,美國飛機都很落後,沒有現代戰鬥機的自動瞄準功能,射擊全靠飛行員手動瞄準,眼睛準心目標三點一線,距離越近,準度越高,飛得太高相當於胡亂掃射,很難形成殺傷力,所以,美國飛機為了提升準度,一般都在100米左右的高度飛行。

當年,步槍雖然沒有現在先進,但射程是足夠的,有效射程通常在500米左右,打高度只有100米的飛機是足夠的!

2,飛機速度慢

當時美國戰鬥機不比今天,更沒有超音速,那個年代,戰鬥機全都是活塞式發動機,跟汽車發動機類似,飛行速度有限,時速約為600公裡左右,秒速不足170米。

反觀步槍,當年的步槍相對落後,但子彈射速一點都不慢,子彈出膛的速度約為每秒600米,穩穩超過飛機,打高度只有100米的飛機綽綽有餘。

3,步槍威力

當年的戰鬥機受動力限制,重量通常都不大,太重了就飛不起來,為了儘可能減輕重量,戰鬥機裝甲都比較薄,以三八大蓋等步槍的威力可以輕鬆將其擊穿,戰鬥機艙玻璃也擋不住子彈,而且,當時的戰鬥機還有裸露在外的螺旋漿也十分脆弱。

總而言之,當年的戰鬥機飛得低、飛得慢、防守弱,所以,在當年用步槍打飛機是真實有效可行的一種方法!

韓信197999說:

這個東西,你要說完全不能倒也不見得,但是要說能,現在也很扯淡。

步槍的射程,一般在一千米左右。實際上現代步槍也不需要這麼遠的射程了,因為用不上。太遠了看不清楚而且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武器。所以五百米足夠用了!但是有些特別是二戰時期步槍,還是有部分追求射程的,射程可以達到一千米,甚至一千米以上還有殺傷力。

另外說飛機,現代飛機和二戰時期飛機已經是兩個概念了。現代飛機除非停在飛機場,否則步槍基本上是不可能打到了的(你硬要說剛起飛的時候我也無話可說)。因為現代飛機飛行速度和飛行高度,肉眼都不大可能跟得上,看到都困難,還怎麼打?而二戰時期的飛機,則在飛行高度和速度上要差很多。特別是一些轟炸機,為了轟炸精準,必須要降低飛行高度。因為當時的炸彈基本上是不認路的,需要依靠經驗判斷慣性投彈才有可能命中。否則亂扔炸彈也沒有意義。

所以,這也為步槍(機槍)打飛機提供了一定的可能。但是這也是不對等作戰,首先命中的機率非常低。二戰飛機雖然說速度不夠快,那是相對而言。一般射擊運動中的目標很難,而飛機比起人來說還是很快的……所以很難命中!其次,必須要命中關鍵部位,比如說駕駛員身體,油箱發動機等才行,並不是隨便打中一個位置就可以擊落的。而很多飛機甚至加裝了重要部位裝甲,一般的槍械就算打中威脅也很小。最後,飛機並不是沒有還擊手段,你能打中飛機的時候,也正是飛機要發起攻擊的時候。一群人開槍也未必打得中它,但是它一旦打中你基本上就是毀滅性的。

所以,二戰前後雖然出現了一些步槍打飛機的情況,但是也都是極個別戰例和無奈之舉。比如朝鮮戰場,如果步槍打飛機那麼有用,我們還布置高炮部隊幹什麼?所以主動去做這種事是不現實的,步槍能打中飛機的時候,已經是步槍很危險的時候了的無奈之舉。

望嶽人123456說:

以56式半自動步槍為例,其有效射擊距離為100米一200米,最大射擊距離800一1000米。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我英雄的志願軍曾多次創造步槍打敵人飛機的戰例。因此,步槍是可以打下敵飛機的。用步槍打飛機,應該具備必要的條件,比如,敵機低空飛行或者是敵機數量較多,且在步槍的最佳射擊距離內(100一200米),由於彈出槍膛後受空氣阻力(風向偏阻力)和地心吸引力的影響,飛的時間越長,其衝擊力、準確率就越小越弱,所以,用步槍擊落飛機是可以的,但不是絕對可行的,否則,就沒有高射機槍或高射炮岀現了。

淮北日月升說:

步槍的射程有多遠?真能把飛機打下來嗎?

第一個問題:步槍射程有多遠?

以56式半自動步槍為例,該槍表尺標定射程1000米,最大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400~600米,可對800米處的集團目標進行打擊。就是說,比較好的精度射擊範圍是400-600米,800米的時候精度降低較大,極限情況下,彈丸在2000米處仍有殺傷力,但已經沒什麼精度了。

第二個問題:步槍能不能打下飛機?

實戰已經多次證明,在一定的條件下,步槍有可能打下飛機(運氣好的話)。所謂條件,就是飛機飛的比較低(例如500米以下,越低越好),飛機飛得比較慢,射擊者有一定的經驗,可能的話,多集中一些槍枝同時射擊,打下飛機的概率就比較高。在朝鮮戰場上,我志願軍曾多次利用步槍擊落、擊傷過美國飛機。但是實事求是地講,用步槍打飛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而已,相比之下步槍打飛機,效率比專門的高射炮差遠了。換句話說,裡邊運氣的成分比較大。

當然了,如果是高空高速飛行的噴氣式飛機,要使用步槍打下來,這種情景只有抗日神劇當中會有。

神馬伴我行說:

步槍打下飛機,在抗日戰爭與抗美援朝戰場上,確實有過真實的案例,並不是神劇中虛構的鏡頭。主要原因是當時日軍知道中國的軍隊裝備落後,特別是八路軍,是小米加步槍的部隊,對於高高在上的飛機根本無可奈何,所以轟炸時幾乎隨心所欲,一點也不擔心飛機受到攻擊,能飛多低就飛多低。在抗美援朝戰場也是如此,敵軍知道志願軍防空武器有限,派出實行轟炸的飛機也是耀武揚威橫衝直撞的,並不懼怕進行低空飛行。

再說步槍的射程。有效射程通常在1000米左右。但同樣是步槍,當年日本的三八大蓋要比國軍的漢陽造遠得多,前者聽說只有800米左右,後者則達到1500米以上。兩軍交兵,通常不會相距太遠,因為人的可視距離大都在一公裡之內,而且超過500米以上移動的人影看起來不過拳頭那麼大,想一槍命中目標難度很大。

但飛機相對於人來說,目標就大得多,可以用龐然大物來形容。即使是戰鬥機,機艙加上展開的兩翼,也是一個成年人體形的數倍。雖然飛機飛行的速度很快,但因為體形龐大,特別是在進行低空飛行時,面對步槍射出的子彈,被命中的概率還是很大的。飛機被步槍打下來,這主要還是因為侵略者過度自信,目中無人有關。也只有在過去的戰場上,武器裝備明顯不成對比的情況下,才會發生。

步槍確實可以把飛機打下來,前提是飛機飛得不高,在步槍的有效射程之內。

曇花一現N說:

以我作為曾經的一個武裝民兵的經歷,一般半自動步槍的射程是一千五百米左右有效,如果是用來打飛機,恐怕是不那麼容易啊!

當然,假如飛機飛抵於幾百米內的是可以打到的,但還要照準油箱射擊才能起作用,你打到他機身簡直是給它止癢。你可知道一架飛機價值上一個億,甚至還更多。

飛機是用最上好的物料製成的,一般的步槍是奈何不了它的,它最大的弱點就是油箱,一旦油箱被擊中,飛機才引起燃燒爆炸。

簡單來說,步槍想打下飛機,那是東方夜潭,信口開河的吹牛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1867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