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50後、60後的家庭,當今在愁什麼?為什麼愁?_五十零後的人

何桂媛說: 愁退休金太少,我是77年恢復高考後上的師範,畢業後在國企子弟校當中學老師,東北國企改革時停薪留職,…

何桂媛說:

愁退休金太少,我是77年恢復高考後上的師範,畢業後在國企子弟校當中學老師,東北國企改革時停薪留職,後來夫妻雙雙下崗,再要求回子弟校已不允許了。看到昔日的同事轉入社會事業編退休後都拿到好幾千的退休金,我們只能拿二千多工人退休金。就發愁今後怎麼辦?養老錢夠嗎?年令大了,身體衰老的很快,還能再打工掙補貼嗎?

往事回味7363說:

本人是出生在57年,將趕上三年自然災害最艱苦的年代 ,要說現在愁什麼,我覺得活在當下,每個人都有不得已的無奈和憂愁,只不過條件和愁的多少不一樣罷了,人老了,自然就想的多了,面對餘生,你就是想的再多、愁的鬱悶也無濟於事,因為前路茫茫,誰也不知道最後等待你的是什麼結局,至於兒女,也不要把希望抱大了,更不要把失望提前顧計到,因為你現在還能吃能睡、能跑能顛,只有你睡到床上才能看清兒女的真面目 ,到那時,你就是再愁也折騰不動了,只能聽天由命了,所以說,人固有一死,應該放平心態,現在已經60多歲,不可能再活60多年吧,還是根據自己的心態和所好,該吃吃該喝喝、瀟灑的活著就好,身體是第一位,你就是再有錢,沒好身體也是浮雲,還是照顧好自己,活一天說一天,少給兒女添麻煩,誰人不愁、誰沒煩惱?再愁再煩也得學會釋然,每天調劑好自己的生活就好!

科爾沁阿姨說:

我是一位60後老阿姨,我認為當今50後、60後是現在最愁的兩代人,按說這個年齡的人大部分已經退休了,日子應該好過了,實則不是,那我就來說說他們(包括我在內)都在愁什麼,為什麼這麼愁。

1.愁子女的工作。供孩子讀了16或18年書,畢業後卻為找工作發愁,考公、考事業編難,進好的國企不容易,有的畢業即失業,我有個同學的女兒就這樣,到現在還在考公的路上,考了一年又一年,望著一天天無所事事的子女,父母真是愁呀。

2.愁子女的婚姻。現在無論男女找對象都難,誰也不想將就,總想找個合心意的,你看好了,對方不願意,對方看上你,你不滿意,更有年輕人選擇不婚,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大姑娘、大小夥子,還單著,你說父母愁不愁。我身邊好幾個老鄉閨蜜,孩子30多歲了,對象還在尋尋覓覓中。

3.愁子女啃老。50、60後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但就這一個孩子都養不起自己小家庭,有的工作不穩定,有的收入很低,有的乾脆就選擇躺平,啃著父母不多的退休金生活,你說父母愁不愁。

4.愁兒子買房。家有兒子的父母,傾盡一生積蓄給兒子買婚房、付彩禮,否則兒子就娶不到媳婦,老了還要背債,手中一點養老錢沒有,你說這樣老人愁不愁。像我們這種生男孩的家庭,不都是這樣嗎。

5.愁侍候老人。有的50後、60後父母還在世,自己都是老人了,還要侍候著父母,負擔著老人日常支出,還要負擔老人的醫療費,身心疲憊,經濟捉襟見肘,你說愁不愁。

6.愁自己身體不好。50後、60後已經步入老年,身體機能逐漸下降,有的人慢性病纏身,生活無質量可言,開著不多的養老金,花著不菲的錢治病,整天在算計花錢中度日,你說愁不愁。不誇張的說,現在大部分老人都是這樣。

50後、60後的家庭當今在愁什麼,我只列舉了以上五點,其實愁事太多了,各家有各家的愁事,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究其原因這兩代人太苦了、太難了、負擔太重了。

大家認同我的觀點嗎?歡迎大家補充、討論。

好學麗姐說事說:

我62年出生的,下月就60歲了,發愁的事肯定有,只不過不是我能左右的,也不是我努力就能辦成的!

第一老媽還在醫護養老院,我每個星期要買些水果去看看她,跟她講講話,每次去看她,她的狀態都不一樣,有時就特別的好,有時就特別的差,這都跟她的睡眠有很大的關係,養老院的醫生和護工也在幫她調整!

現在國際國內的經濟大環境都不太好,大家的經濟收入都不穩定,所以,還是很擔心經濟方面,60多歲的家庭沒有存款的話,將是不堪一擊的!

過去幾十年,每次家裡面一遇到大事,如女兒讀大學,老公學校買集資房,在女兒上班附近買房,哈哈!每次都是不僅家庭存款清零,而且還負債,還好每次借的都是老媽的錢!

這次又是在還了近20萬的貸款,才還了3萬塊錢的本金的事實下,嚇得我整晚整晚睡不著覺,於是找老媽老弟借了錢,才把銀行的貸款還完!為此,我們又少背了幾十萬的外債,但是,這借的內債也是要趕緊還上的!

所以,哪裡有不愁的,工薪階層不能掙大錢的話,就只能是靠省吃儉用了!好在外債變成了內債,現在老媽病了,這內債也是要快快還完的!哈哈哈!是不是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我有個朋友比我大幾個月,這兩年也是操碎了心!2019年下半年她兒子開了個汽車美容店,租房買設備裝修花了不少的錢,什麼都弄好了,準備在2020年春節掛牌營業時!新冠疫情來了,全國大部分都封了,她們那地方也封了,人都不能動了,那裡還有車來!

朋友兒子的店,這幾年都是時關時開的,錢沒怎麼賺著吧,她兒子還不甘心把店關掉,朋友只有不斷往裡投錢,房租費、請的人工費花錢都不少!搞得她一天也是不知怎麼辦好,關關關不了,開開開不起!

前段時間,我們倆視頻通話聊天,對此聊起來她說: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好!

這就是我們60後的現狀,每個都是正處在家庭的緊要關頭!上上不去,下下不來,掛著在哪兒很難受的!

生活本來就是不如意說:

50後、60後人的家庭,當今愁什麼?為什麼?

50後、60後的人們,如今最大的七十歲、最小的也五十歲了,要說他們當今愁什麼?個人認為,多數人愁自己養老問題,特別是我們的農民,說實話,我自己就是一個60後,並且還是一個靠種地為生的農民,由於自己收入不穩定,幾十年的打拼,也只能免強生活,可自己手裡無積蓄,為了給兒子準備婚事,還欠下債務,即使兒子結婚了,可兒子為了養自己的小家,根本沒有多的經濟來贍養他們,於是自己的養老成了一大難題。

自己還愁已年過半百了,身體大不如以前了,害怕自己一旦生了病,一是無錢醫治,(人們也清楚,雖說如今實施了醫保,可一旦生了病,不是這不能報銷,就是那不在報銷範圍內,也就是說報銷比例少,咱老百姓病不起啊!)二是子女沒有時間照顧,如今的社會,子女們生活壓力大,子女要去為生活奔波,根本沒有精力和時間照顧……

煩惱的老阿姨說:

我是60後,可以說我是個活的很失敗的人,如今孩子在上學,雙方有老人,老公癱瘓,我即惦記家裡老人,還要賺錢養孩子,還要伺候癱瘓的老公,所以我退不了休,不敢生病,心累,身體也累,看不到未來。

有時候也想放下,可是不知道該放下哪邊,媽媽88歲,正是需要陪伴的年紀,我卻為了自己的小家庭走不開,那種心痛外人無法理解;老公正值壯年,可是需要人伺候;孩子有心讀書,我不能為這種負擔放棄孩子的學業,讓她後悔一輩子。所以,只有自己努力,不能趴下。

儒客說:

我62年的,今年剛好60歲。現在這個年齡很是尷尬,做了一輩子的老師,也是忙碌了一輩子。

如今又趕上好時代了,百歲人生。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人的平均壽命在86歲。就按85歲算,還有25年的時間。

那麼這25年怎麼過,我也在思考,首先要有一個好身體,讓餘生幸福指數高些,即便死,也要有尊嚴的死,不能讓自己最後的10年時間,呆在醫院,最好是不得大病,自然老去。

所以我現在愁兩件事,一是要有錢,有足夠吃營養補充品的錢,保證身體的營養不缺失,還有趁現在還能走動,有錢支持出去旅行。

二是學習一門技術,找到一份自己喜愛的工作,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讓餘生能繼續發揮餘熱,也讓自己的生活充實,有意義。

儘可能不拖累給子女,等什麼都做不了時,組團找一個養老的地方,我們互幫互助。

看起來都不是事,其實做起來很難。首先是找不到屬於我們的工作,也遇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沒有資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海闊天空146023514說:

有錢人什麼也不愁,沒錢人愁死了。一愁,沒錢進不了養老院。二愁,給孩子買不起高價房。三愁,孩子不是官二代、富二代。沒有給孩子打下一片天地,讓孩子看不起,不會孝順你。四愁,有病不敢進醫院,看不起。五愁,病了床前沒人管,顧不起保母。六愁,走路怕摔跤,跌死了也好,就怕半死不活的。愁愁愁,沒錢人就是愁。

午夜陽光fc說:

我,56歲,60後,目前,我有4大愁事,每件事都讓人寢食難安。

第一件事就是4位高齡老人的養老問題

先說娘家爸媽,老父親今年86歲,有退休金,間質性肺炎,醫生說很難治癒,稱為不是癌症的癌症。

好在老父親比較堅強,謹記醫囑,配合治療。

儘管前段時間也「陽」了,但在孩子們的悉心照顧下,挺過了這道難關。

目前,大多數時間臥床休息,每天定時吸氧,定時吃藥。

吃喝拉撒基本上能自理。

老母親今年85歲,有退休金,基礎病比較多,高血壓,頭暈等時常侵擾,也到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

去年下半年,父母請了居家保姆,每月5000元,管吃住,照顧他們的一日三餐,洗衣和打掃衛生。

時間長了,保姆有點霸道,稍不如意就甩臉色給老人看。

父母覺得每月工資加吃住6000元人民幣請的保姆太不划算了,價格高,服務不好,就辭退了。

大問題就來了,如何照顧父母的生活?

目前是兄妹4個輪流,周循環中。

老公的父母,我的公公婆婆,也80歲以上,只有公公有退休金,婆婆家庭婦女。

公公身體無大礙,婆婆高血壓,身體虛弱。

也到了需要人照顧的年齡,請居家保姆沒有那個實力。

靠孩子們,都沒有退休,都還在為生活打拼著,為兒女辛苦著。

2023年的第一大愁事就是4位老人的養老問題。如何讓4位老人安享晚年是當務之急。

兄弟姐妹有幾個還沒有退休,退休的有照看孫子的任務,工作的不能請假,看外孫的也沒有分身之術。

高薪請不到滿意的保姆,沒經濟實力請不起保姆,到底怎麼解決真的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第二件事就是積攢養老錢的問題。

今年,55歲的年齡,應該為自己的養老儲備資金了。

前年,為了給孩子湊夠房子首付,我拿出了所有的積蓄,又借了60萬,豪擲160萬贊助費。

我再次成為「困難戶」,用6位數的密碼存儲2位數的資金。

2023年上半年,有望還上所有的借款。

願望是美好的,真心希望4位老人身體健康,如若不然,醫療費用也是一筆大支出。。

2023年是否開始存儲養老錢還是個未知數!

第三件事是身體健康問題。

人到中年,身體也在走下坡路。

前半生為了生存拼命掙錢,忽視了健康,下半生再用金錢買健康。

老公身體欠佳,多年高血壓,多年吃藥降壓,現在又膝蓋疼,上樓下樓都是問題。

我正處在更年期,身體狀況可想而知。

我們都希望來日方長,卻不知世事無常。

唯願身體康健,唯願生活美滿幸福。

第四件事是未來的養老問題。

都說孝有兩種,養口體和養心志。

要是「養口體」的孝,孩子在身邊,就沒有如何養老一大愁事了。

和孩子同居一城,時常看望就是幸福。

最愁的是讓孩子飛得太遠,「養心志」的孝,各居一城,沒有陪伴,看望很少,晚年如何養老?

在孩子家附近買房居住,互相有個照應,晚年指望孩子照顧,這是最好的養老方式,可是,大城市房價太貴,實在沒有這個經濟基礎呀!

最愁人的是沒錢!

居住18線小城養老,和孩子相居遙遠,身體好的時候還行,一旦身體不能自理,又該如何處理呢?

養老,我是不去養院的。

人到中年,未來在哪裡定居養老是個未知數,愁人的一件事。

更愁的是,沒錢。

若有錢,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寫在最後

60後,最尷尬的年齡,上有老下有小,自己的身體部件還時常需要修理。

嘗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閱盡了人世滄桑,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60後的生活真的不如狗。

愁事一大堆,但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樂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想開,放下,遇事說事,想都是問題,只有做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願你心若太陽,溫暖每一天。

送給60後最經典的一段話:

一天24個小時,愁也一天,樂也一天,

何不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

一年365天,愁也得過,樂也得過,

何不舒舒坦坦過好每一年。

一輩子不過三萬天,愁也得活,樂也得活,怎麼活都是活,要活就好好得活!

韻美育兒說:

我是60後的家庭,老公64年的今年58歲,還有兩年退休,我69年的,過完年54歲了,當今愁什麼呢?最大的愁就是孩子!

因為我的孩子教育得不好,他92年出生今年三十歲了,都說三十而立,但是他到現在也沒有立起來,沒有正式工作,娶個老婆也沒有工作,這些都不重要,關鍵是人還年輕就知道啃老,不知道奮鬥,還喜歡超前消費。現在兒媳婦懷孕七個月了,兩個人連生活費都掙不出來,我們每一個月還要貼錢養他們。你們說愁不愁?

因為我年輕的時候只知道掙錢,對孩子的陪伴少了點,在物質上儘量滿足他,所以養成了他大手大腳不知道省錢,還特別自私,從來不知道心疼父母的毛病!

兒子由於學習不好,19歲高考的時候分數隻夠上一個大專,大專畢業我想讓他接一個本科,可是他想去紐西蘭出國留學,所以拼盡全力,送他去學雅思,送他出國留學,三年時間花掉了五十萬,本來是夢想著海歸怎麼也能找一個工作,他學的旅遊酒店管理,可以在大酒店和旅行社工作,可是畢業後這些打工的工作他都不喜歡幹,為了滿足他創業當老闆的夢,就投資了十幾萬讓他在南方城市做民宿,沒想到正趕上疫情三年,生意不好,不但沒有掙到錢,他還欠了五萬。去年他元旦結婚,又是買房買車又花掉150萬,這都是我們兩口子省吃儉用攢下的錢,60後的這代人我感覺一輩子都是為了子女在活著,寧可苦了自己也要給孩子最好的。

兒子去年結婚,今年老婆懷孕,兩個人沒有掙錢的能力,我們也不能眼看著他們活不下去,為了未來的孫子只好每一個月給他們補貼生活費3000元,還要報銷兒媳婦從生孩子孕檢到生產的所有費用,孩子生下來又是一筆費用,還有以後的養育費。

想想都上愁,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能夠自立養得自己,我們逐漸在變老,退休金夠我們兩個消費沒有問題,假如我們70歲以後,身體萬一有一個問題,就愁這孩子能指望上養老嗎?我感覺靠不住!

都說前半輩子拼的是自己後半輩子拼的是子女,這話一點也不假,我深刻體會到了,年輕的時候為了掙錢,耽誤了孩子的教育,這個時候報應就來了,得拿上半輩子掙的錢來養兒子一家,這就是我現在最發愁的事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1883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