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退休金太少,我是77年恢復高考後上的師範,畢業後在國企子弟校當中學老師,東北國企改革時停薪留職,後來夫妻雙雙下崗,再要求回子弟校已不允許了。看到昔日的同事轉入社會事業編退休後都拿到好幾千的退休金,我們只能拿二千多工人退休金。就發愁今後怎麼辦?養老錢夠嗎?年令大了,身體衰老的很快,還能再打工掙補貼嗎?
本人是出生在57年,將趕上三年自然災害最艱苦的年代 ,要說現在愁什麼,我覺得活在當下,每個人都有不得已的無奈和憂愁,只不過條件和愁的多少不一樣罷了,人老了,自然就想的多了,面對餘生,你就是想的再多、愁的鬱悶也無濟於事,因為前路茫茫,誰也不知道最後等待你的是什麼結局,至於兒女,也不要把希望抱大了,更不要把失望提前顧計到,因為你現在還能吃能睡、能跑能顛,只有你睡到床上才能看清兒女的真面目 ,到那時,你就是再愁也折騰不動了,只能聽天由命了,所以說,人固有一死,應該放平心態,現在已經60多歲,不可能再活60多年吧,還是根據自己的心態和所好,該吃吃該喝喝、瀟灑的活著就好,身體是第一位,你就是再有錢,沒好身體也是浮雲,還是照顧好自己,活一天說一天,少給兒女添麻煩,誰人不愁、誰沒煩惱?再愁再煩也得學會釋然,每天調劑好自己的生活就好!
我是一位60後老阿姨,我認為當今50後、60後是現在最愁的兩代人,按說這個年齡的人大部分已經退休了,日子應該好過了,實則不是,那我就來說說他們(包括我在內)都在愁什麼,為什麼這麼愁。
1.愁子女的工作。供孩子讀了16或18年書,畢業後卻為找工作發愁,考公、考事業編難,進好的國企不容易,有的畢業即失業,我有個同學的女兒就這樣,到現在還在考公的路上,考了一年又一年,望著一天天無所事事的子女,父母真是愁呀。
2.愁子女的婚姻。現在無論男女找對象都難,誰也不想將就,總想找個合心意的,你看好了,對方不願意,對方看上你,你不滿意,更有年輕人選擇不婚,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大姑娘、大小夥子,還單著,你說父母愁不愁。我身邊好幾個老鄉閨蜜,孩子30多歲了,對象還在尋尋覓覓中。
3.愁子女啃老。50、60後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但就這一個孩子都養不起自己小家庭,有的工作不穩定,有的收入很低,有的乾脆就選擇躺平,啃著父母不多的退休金生活,你說父母愁不愁。
4.愁兒子買房。家有兒子的父母,傾盡一生積蓄給兒子買婚房、付彩禮,否則兒子就娶不到媳婦,老了還要背債,手中一點養老錢沒有,你說這樣老人愁不愁。像我們這種生男孩的家庭,不都是這樣嗎。
5.愁侍候老人。有的50後、60後父母還在世,自己都是老人了,還要侍候著父母,負擔著老人日常支出,還要負擔老人的醫療費,身心疲憊,經濟捉襟見肘,你說愁不愁。
6.愁自己身體不好。50後、60後已經步入老年,身體機能逐漸下降,有的人慢性病纏身,生活無質量可言,開著不多的養老金,花著不菲的錢治病,整天在算計花錢中度日,你說愁不愁。不誇張的說,現在大部分老人都是這樣。
50後、60後的家庭當今在愁什麼,我只列舉了以上五點,其實愁事太多了,各家有各家的愁事,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究其原因這兩代人太苦了、太難了、負擔太重了。
大家認同我的觀點嗎?歡迎大家補充、討論。
我62年出生的,下月就60歲了,發愁的事肯定有,只不過不是我能左右的,也不是我努力就能辦成的!
第一老媽還在醫護養老院,我每個星期要買些水果去看看她,跟她講講話,每次去看她,她的狀態都不一樣,有時就特別的好,有時就特別的差,這都跟她的睡眠有很大的關係,養老院的醫生和護工也在幫她調整!
現在國際國內的經濟大環境都不太好,大家的經濟收入都不穩定,所以,還是很擔心經濟方面,60多歲的家庭沒有存款的話,將是不堪一擊的!
過去幾十年,每次家裡面一遇到大事,如女兒讀大學,老公學校買集資房,在女兒上班附近買房,哈哈!每次都是不僅家庭存款清零,而且還負債,還好每次借的都是老媽的錢!
這次又是在還了近20萬的貸款,才還了3萬塊錢的本金的事實下,嚇得我整晚整晚睡不著覺,於是找老媽老弟借了錢,才把銀行的貸款還完!為此,我們又少背了幾十萬的外債,但是,這借的內債也是要趕緊還上的!
所以,哪裡有不愁的,工薪階層不能掙大錢的話,就只能是靠省吃儉用了!好在外債變成了內債,現在老媽病了,這內債也是要快快還完的!哈哈哈!是不是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我有個朋友比我大幾個月,這兩年也是操碎了心!2019年下半年她兒子開了個汽車美容店,租房買設備裝修花了不少的錢,什麼都弄好了,準備在2020年春節掛牌營業時!新冠疫情來了,全國大部分都封了,她們那地方也封了,人都不能動了,那裡還有車來!
朋友兒子的店,這幾年都是時關時開的,錢沒怎麼賺著吧,她兒子還不甘心把店關掉,朋友只有不斷往裡投錢,房租費、請的人工費花錢都不少!搞得她一天也是不知怎麼辦好,關關關不了,開開開不起!
前段時間,我們倆視頻通話聊天,對此聊起來她說: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好!
這就是我們60後的現狀,每個都是正處在家庭的緊要關頭!上上不去,下下不來,掛著在哪兒很難受的!
50後、60後人的家庭,當今愁什麼?為什麼?
50後、60後的人們,如今最大的七十歲、最小的也五十歲了,要說他們當今愁什麼?個人認為,多數人愁自己養老問題,特別是我們的農民,說實話,我自己就是一個60後,並且還是一個靠種地為生的農民,由於自己收入不穩定,幾十年的打拼,也只能免強生活,可自己手裡無積蓄,為了給兒子準備婚事,還欠下債務,即使兒子結婚了,可兒子為了養自己的小家,根本沒有多的經濟來贍養他們,於是自己的養老成了一大難題。
自己還愁已年過半百了,身體大不如以前了,害怕自己一旦生了病,一是無錢醫治,(人們也清楚,雖說如今實施了醫保,可一旦生了病,不是這不能報銷,就是那不在報銷範圍內,也就是說報銷比例少,咱老百姓病不起啊!)二是子女沒有時間照顧,如今的社會,子女們生活壓力大,子女要去為生活奔波,根本沒有精力和時間照顧……
我是60後,可以說我是個活的很失敗的人,如今孩子在上學,雙方有老人,老公癱瘓,我即惦記家裡老人,還要賺錢養孩子,還要伺候癱瘓的老公,所以我退不了休,不敢生病,心累,身體也累,看不到未來。
有時候也想放下,可是不知道該放下哪邊,媽媽88歲,正是需要陪伴的年紀,我卻為了自己的小家庭走不開,那種心痛外人無法理解;老公正值壯年,可是需要人伺候;孩子有心讀書,我不能為這種負擔放棄孩子的學業,讓她後悔一輩子。所以,只有自己努力,不能趴下。
我62年的,今年剛好60歲。現在這個年齡很是尷尬,做了一輩子的老師,也是忙碌了一輩子。
如今又趕上好時代了,百歲人生。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人的平均壽命在86歲。就按85歲算,還有25年的時間。
那麼這25年怎麼過,我也在思考,首先要有一個好身體,讓餘生幸福指數高些,即便死,也要有尊嚴的死,不能讓自己最後的10年時間,呆在醫院,最好是不得大病,自然老去。
所以我現在愁兩件事,一是要有錢,有足夠吃營養補充品的錢,保證身體的營養不缺失,還有趁現在還能走動,有錢支持出去旅行。
二是學習一門技術,找到一份自己喜愛的工作,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讓餘生能繼續發揮餘熱,也讓自己的生活充實,有意義。
儘可能不拖累給子女,等什麼都做不了時,組團找一個養老的地方,我們互幫互助。
看起來都不是事,其實做起來很難。首先是找不到屬於我們的工作,也遇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沒有資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有錢人什麼也不愁,沒錢人愁死了。一愁,沒錢進不了養老院。二愁,給孩子買不起高價房。三愁,孩子不是官二代、富二代。沒有給孩子打下一片天地,讓孩子看不起,不會孝順你。四愁,有病不敢進醫院,看不起。五愁,病了床前沒人管,顧不起保母。六愁,走路怕摔跤,跌死了也好,就怕半死不活的。愁愁愁,沒錢人就是愁。
我,56歲,60後,目前,我有4大愁事,每件事都讓人寢食難安。
第一件事就是4位高齡老人的養老問題。
先說娘家爸媽,老父親今年86歲,有退休金,間質性肺炎,醫生說很難治癒,稱為不是癌症的癌症。
好在老父親比較堅強,謹記醫囑,配合治療。
儘管前段時間也「陽」了,但在孩子們的悉心照顧下,挺過了這道難關。
目前,大多數時間臥床休息,每天定時吸氧,定時吃藥。
吃喝拉撒基本上能自理。
老母親今年85歲,有退休金,基礎病比較多,高血壓,頭暈等時常侵擾,也到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
去年下半年,父母請了居家保姆,每月5000元,管吃住,照顧他們的一日三餐,洗衣和打掃衛生。
時間長了,保姆有點霸道,稍不如意就甩臉色給老人看。
父母覺得每月工資加吃住6000元人民幣請的保姆太不划算了,價格高,服務不好,就辭退了。
大問題就來了,如何照顧父母的生活?
目前是兄妹4個輪流,周循環中。
老公的父母,我的公公婆婆,也80歲以上,只有公公有退休金,婆婆家庭婦女。
公公身體無大礙,婆婆高血壓,身體虛弱。
也到了需要人照顧的年齡,請居家保姆沒有那個實力。
靠孩子們,都沒有退休,都還在為生活打拼著,為兒女辛苦著。
2023年的第一大愁事就是4位老人的養老問題。如何讓4位老人安享晚年是當務之急。
兄弟姐妹有幾個還沒有退休,退休的有照看孫子的任務,工作的不能請假,看外孫的也沒有分身之術。
高薪請不到滿意的保姆,沒經濟實力請不起保姆,到底怎麼解決真的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第二件事就是積攢養老錢的問題。
今年,55歲的年齡,應該為自己的養老儲備資金了。
前年,為了給孩子湊夠房子首付,我拿出了所有的積蓄,又借了60萬,豪擲160萬贊助費。
我再次成為「困難戶」,用6位數的密碼存儲2位數的資金。
2023年上半年,有望還上所有的借款。
願望是美好的,真心希望4位老人身體健康,如若不然,醫療費用也是一筆大支出。。
2023年是否開始存儲養老錢還是個未知數!
第三件事是身體健康問題。
人到中年,身體也在走下坡路。
前半生為了生存拼命掙錢,忽視了健康,下半生再用金錢買健康。
老公身體欠佳,多年高血壓,多年吃藥降壓,現在又膝蓋疼,上樓下樓都是問題。
我正處在更年期,身體狀況可想而知。
我們都希望來日方長,卻不知世事無常。
唯願身體康健,唯願生活美滿幸福。
第四件事是未來的養老問題。
都說孝有兩種,養口體和養心志。
要是「養口體」的孝,孩子在身邊,就沒有如何養老一大愁事了。
和孩子同居一城,時常看望就是幸福。
最愁的是讓孩子飛得太遠,「養心志」的孝,各居一城,沒有陪伴,看望很少,晚年如何養老?
在孩子家附近買房居住,互相有個照應,晚年指望孩子照顧,這是最好的養老方式,可是,大城市房價太貴,實在沒有這個經濟基礎呀!
最愁人的是沒錢!
居住18線小城養老,和孩子相居遙遠,身體好的時候還行,一旦身體不能自理,又該如何處理呢?
養老,我是不去養院的。
人到中年,未來在哪裡定居養老是個未知數,愁人的一件事。
更愁的是,沒錢。
若有錢,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寫在最後
60後,最尷尬的年齡,上有老下有小,自己的身體部件還時常需要修理。
嘗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閱盡了人世滄桑,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60後的生活真的不如狗。
愁事一大堆,但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樂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想開,放下,遇事說事,想都是問題,只有做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願你心若太陽,溫暖每一天。
送給60後最經典的一段話:
一天24個小時,愁也一天,樂也一天,
何不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
一年365天,愁也得過,樂也得過,
何不舒舒坦坦過好每一年。
一輩子不過三萬天,愁也得活,樂也得活,怎麼活都是活,要活就好好得活!
我是60後的家庭,老公64年的今年58歲,還有兩年退休,我69年的,過完年54歲了,當今愁什麼呢?最大的愁就是孩子!
因為我的孩子教育得不好,他92年出生今年三十歲了,都說三十而立,但是他到現在也沒有立起來,沒有正式工作,娶個老婆也沒有工作,這些都不重要,關鍵是人還年輕就知道啃老,不知道奮鬥,還喜歡超前消費。現在兒媳婦懷孕七個月了,兩個人連生活費都掙不出來,我們每一個月還要貼錢養他們。你們說愁不愁?
因為我年輕的時候只知道掙錢,對孩子的陪伴少了點,在物質上儘量滿足他,所以養成了他大手大腳不知道省錢,還特別自私,從來不知道心疼父母的毛病!
兒子由於學習不好,19歲高考的時候分數隻夠上一個大專,大專畢業我想讓他接一個本科,可是他想去紐西蘭出國留學,所以拼盡全力,送他去學雅思,送他出國留學,三年時間花掉了五十萬,本來是夢想著海歸怎麼也能找一個工作,他學的旅遊酒店管理,可以在大酒店和旅行社工作,可是畢業後這些打工的工作他都不喜歡幹,為了滿足他創業當老闆的夢,就投資了十幾萬讓他在南方城市做民宿,沒想到正趕上疫情三年,生意不好,不但沒有掙到錢,他還欠了五萬。去年他元旦結婚,又是買房買車又花掉150萬,這都是我們兩口子省吃儉用攢下的錢,60後的這代人我感覺一輩子都是為了子女在活著,寧可苦了自己也要給孩子最好的。
兒子去年結婚,今年老婆懷孕,兩個人沒有掙錢的能力,我們也不能眼看著他們活不下去,為了未來的孫子只好每一個月給他們補貼生活費3000元,還要報銷兒媳婦從生孩子孕檢到生產的所有費用,孩子生下來又是一筆費用,還有以後的養育費。
想想都上愁,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能夠自立養得自己,我們逐漸在變老,退休金夠我們兩個消費沒有問題,假如我們70歲以後,身體萬一有一個問題,就愁這孩子能指望上養老嗎?我感覺靠不住!
都說前半輩子拼的是自己後半輩子拼的是子女,這話一點也不假,我深刻體會到了,年輕的時候為了掙錢,耽誤了孩子的教育,這個時候報應就來了,得拿上半輩子掙的錢來養兒子一家,這就是我現在最發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