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清朝時期,普通百姓知道自己是漢族人嗎?

憶風雲說: 在清朝時期,普通百姓肯定知道自己是漢族人。 因為這牽扯到民族傳承問題。漢民族自從遠古的華夏民族,延…

憶風雲說:

在清朝時期,普通百姓肯定知道自己是漢族人。

因為這牽扯到民族傳承問題。漢民族自從遠古的華夏民族,延綿發展到了秦漢時期。

由於國家實現了偉大的統一,國家在漢朝實現了鼎盛發展。並在漢武帝時期,國家進入了古代社會的第一個盛世。

至此,漢民族逐漸發展成形。

而到清朝時期,由於漢民族缺乏一個實力強勁的領導集團。沒能把漢民族,捏和成一個強有力的整體。

從而變成一盤散沙,沒有能力和當時如日中天的清王朝相對抗。最後,也只能是各個自保,聽從清王朝的統治。

清王朝起初,強制漢族人剔發,易滿服。是想剔除漢族人的印記,以便更能輕鬆地統治漢族人。

但是,只能說一個民族的內在基因是很難被外在的形式改變的。由其是對我們一個,成熟穩定發展了幾千年的漢民族來說。

這裡,主要從三個方面來闡述我們漢民族是不會被消亡的。

第一,得益於古代先賢的文化成就及一些歷史文獻。

正是由於我們有一套成熟的文化體系,讓我們的語言、文化得以有不斷傳承的可能。

不是剔個發、換身衣服就能讓我們心甘情願地任人擺布的,一時的順從並不能代表永久地服從。一旦時機成熟我們的民族,就又重新地煥發了青春。

第二,我們的民族得以傳承下來,還與我們的民間藝人的說唱傳頌密不可分。

我們民族的歷史事件和英雄人物,除古代文獻和歷史記載外,就是我們的民間藝人的說唱傳頌。

這不僅是我們的民族是這樣,世界上差不多所有的民族傳承,都離不開民間藝人的功勞。

這種傳承方式,是我們的普通人最容易樂於接受的,並深植於普通人的心中。

第三,我們的民族傳承,還與當時社會的鄉紳治理體系有著密切關係。

因為,當時我們還處在半封閉的農業經濟佔主導的社會。普通人都被依附在土地上,並且這些土地都被一些有實力的鄉紳所佔有。

而這些鄉紳,往往又是當地家族聚集地的族長式人物。這也是,清王朝鞭長莫及的地方。不得已而為之。

正是因為,我們當時都是家族聚集居住。這樣,更會有利於我們民族的傳承與發揚。每一個人都會,經過口傳心授地傳承我們的民族、家族的發展歷程。

這也是,我們普通人無論在何種社會,在何種發展條件下。我們都不會忘記自已的民族,自已的根在何方。

炒米視角說:

民族這個概念,發展至今不過100餘年。一戰時民族國家概念的崛起,影響了後來中國的民族劃分。


在清朝時,很多普通老百姓並沒有自己是屬於什麼民族的概念,但是很多普通百姓知道漢人、滿人和蒙古人之間的區別的。

這種區別更多的體現在由於八旗制度造成的待遇親疏關係差異上。比如漢官只能自稱為臣,而滿人和蒙古人可以自稱為奴才。

這時候沒有民族的概念,但是有的典型的文化上認同的差異,但是只要滿洲人認同儒家的這套體系,願意融入到整個漢文化中 ,漢人可以一樣把滿洲人認作自己的皇帝。


當時的清朝並沒有國家的概念,有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概念。而對普通百姓而言,只要不亡自己遵循了千年的文化傳統,誰是天子都一樣,自己照樣交皇糧。

百姓和百姓之間,並不存在因為大家同屬一個民族,而產生對應的民族認同感。而更多的是因為不同村落,不同姓氏,不同宗族,往往會因為更爭取更多的生存資源,而毫不客氣地械鬥。

光緒13年(1887年),江西樂平縣馬姓宗族和弋陽縣邵姓宗族之間因「互爭墳山壩水」起釁,雙方約定械鬥,馬姓39人、邵姓35人各持槍刀出村互鬥,結果共有37人喪生。

晚清文人申翰周寫詩「兩姓相爭嚴伍陣,拼將人命作收場」,展現了福建竹村兩個家族械鬥的勁爆場面。

甚至當歐洲人打進來之後,驚奇的發現,廣西、廣東等土客矛盾尖銳的地區,火槍成為「土人」與「客人」械鬥的利器。當時村民之間的械鬥,往往會捲入數千甚至數萬人,連官府都不敢出面。這些能運用火器熟練的程度,甚至比普通的清軍士兵都要厲害。

當清朝滅亡的時候,很多百姓卻不願意剪掉辮子,聲稱那是祖宗傳下來的,就連國學大師王國維也如此。其實他們不是為清朝殉節,而是為2000多年來的儒家禮教文化而殉節。

清朝亡了,並不是一個異族人建立的王朝亡了,而是中國傳統的那一套文化制度亡了。直到近代才是真正民族意識覺醒的開端。


——炒米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鳶飛九天2018說:

在我國數千年的封建王朝歷史上,出現過兩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分別是元朝和清朝。元朝由於極其粗糙的統治方式,雖然武力充沛,但仍沒有百年之運。

反而是崛起於東北的清王朝,充分吸收了明朝的經驗教訓,清隨明制,極大地穩固了統治。再加上他們幸運的出現了幾個頗有能力的皇帝,使得清王朝奇蹟般的擁有兩百多年的國運。

但與此同時,雖然學習了明朝,但是骨子裡,由於滿清的根本——八旗數量極少,為了穩固統治,清朝不但給予了八旗種種特權,讓它凌駕於百姓之上,而且,還始終堅持殘酷的愚民政策和文字獄,從而消除百姓的反抗意志。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清朝時期的普通百姓,是否還有意識記得自己是漢族,或者說他們是否真正認同清王朝對他們的統治?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在清朝時期,普通百姓非常清楚自己是漢族人。當滿族統治者剛剛入關之時,為了徹底讓中原地區的漢族百姓臣服於異族的統治,通過強硬手段推動「易服去發」。

其目的,就是去除漢人的自我認同。對於絕大多數漢族人而言,剃髮這件事情,無疑難以承受,漢族百姓自古以來深受儒家文化影響,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輕易毀傷就是不孝」。由此還引發了諸多流血事件。

這些衝突事件都在全國各地的漢族士民心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烙印。也因此,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中,漢人的能人志士從清朝建立初期,就開始秘密籌劃反清復明、驅逐韃虜的活動。從最開始的天地會,白蓮教,一直到近代的青紅幫,以及同盟會,都是反清組織。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其實從滿清入關之後,也開始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抗爭活動,比如說最著名的習俗,就是「正月不理髮,一旦理髮就會死舅舅」這種略帶詼諧的傳統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正月不理髮,並不是擔心自己的舅舅有生命危險,而是為了「思舊」。因為「思舊」和「死舅」諧音,才會在民間開始流傳相關的習俗,普通百姓通過懷念過去生活方式,從側面表達自己的抗爭態度。

和數百年前的元朝統治者一樣,最開始,清朝統治者也將人種分為多個等級,最高等級是八旗,也就是所謂的旗人,其次是蒙古人,最低級別的就是漢族人。就算漢族百姓自己無意銘記自己的漢族身份,滿族統治者也會強迫他們認識到等級區別。

清朝時期,三個不同等級的民族,擁有的待遇天差地別。作為統治階級,八旗子弟擁有極高的生活和政治待遇,八旗子弟無論是否當差從政,都可以在俸祿工資,也就是傳說中的鐵桿莊稼。

此外,婚喪嫁娶、生子等重大時節,都可以獲得一筆資助,而這些銀子,全部都是從漢族農民的賦稅中抽取。而且,清政府禁止普通滿漢居民之間聯姻,總之,滿漢之間的差異在清朝時期非常明顯。

很多人搞不懂,既然滿清統治者對於漢族區別對待,為何清朝還能夠延續兩百多年?

這個問題可以和更早之前的元朝相比,清朝相比元朝,之所以能盡最大可能延續統治時期,首先是清朝統治者和漢族的大地主階級,以及相當一部分士人階層達成了合作關係。

清朝統治者最聰明的一點是,從順治開始就奉行儒家學說,和前明一樣,通過科舉選拔人才,漢族千百年來讀書考取功名出人頭地的路徑沒有中斷。

在這種背景之下,就算有部分有節操的漢族士人對於清朝的統治存在不滿,依舊是處於少數派,他們的下場不是被殺就是眾生鬱郁不得志。

至於廣大百姓,無論是明朝的朱姓皇帝,還是清朝的滿族皇帝,對於最基層的百姓而言,本質上沒有區別。普通百姓從生到死,都是從地主手中租賃土地,按時給官府地主繳納田租賦稅,只要能夠獲得一份餓不死的口糧,統治者是哪個民族並不重要。

而且,得益於玉米紅薯等高產作物的廣泛傳播,清廷統治下的全國總人口數量還突破了歷史極限,達到了兩億以上,在道光年間人口一度達到了四億。

此時漢族人口依舊是佔據絕大多數。全國範圍內的漢族平民,雖然有反抗地主和官府發起的起義活動,很少有演變成為全國性反抗滿清政權的暴動。

這一系列的事情都足以說明,清朝時期的滿漢關係,基本上能夠達到勉強共處的狀態,漢族百姓除了去發易服之外,很大程度保留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傳統,在文化方面也都是延續了儒家學說。

再加上清朝統治者自己設定的禁止滿漢通婚,八旗人口並未成為全國範圍內的主要人口,漢族人口佔據絕大多數,這也為之後的辛亥革命,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這個歷史很正說:

知道的,「漢族」這個概念早在漢朝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了,但是當時因為一些社會原因,只是在一小部分圈子裡面知道,也就是貴族裡面,底層的老百姓「漢族」其實並沒有太多的了解。

但是後來隨著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南移,比如晉朝的時候,五胡亂華,晉室南遷,隨之而來的就是「衣冠南渡」,大量的門閥士族南移,也是從這個時候,「漢族」這個概念才開始在全國流行,或者說在外族的逼迫下,人們開始逐漸認同這個概念。

然而「漢族」真正得到強化這是在南宋的時候,因為北宋的時候,連續遭到兩個遊牧民族的強國打擊,因此到了南宋民族意識開是復甦,最典型的就是民族英雄嶽飛了。

到清朝的時候,百姓也當然知道自己士漢族人了,要不然康熙就不會去祭拜朱元璋,祭拜孔子,祭拜三皇五帝,雍正也不會搞一個什麼滿漢之辯了。

「漢族」這個概念,從漢朝開始出現,隨東晉開始傳播全國,到宋朝真正的開始深入人心,然而就算是老百姓知道自己是漢人,但是也沒有什麼用,因為話語權掌握在士紳的手中,王朝的傾覆與建立完全就是受士紳的影響。

叫我達瓦裡氏吧說: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

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如果喜歡我的話就點個關注吧!

實在是太高看當時的老百姓了,當時老百姓連能不能活過明天還不知道,你居然問他們是不是漢族人?過去和現在是不一樣的,而且清朝盛行奴化教育,認為自己是漢族人能怎樣?連飯都吃不上,而且對於老百姓而言,全部基本都是文盲,連教育學都沒上過,大字不認識一個,全部都是畫押,更別提什麼民族了,要不然也不會麻木那麼久。而且對於百姓而言,誰能讓他過的好,他就跟誰,之所以會在歷史中造成很嚴重矛盾的和百姓一點關係都沒有,都是那些中級階層和士大夫階層,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他們灌輸思想,忽悠老百姓,而對於百姓來說物質至上,所以會掀起一番運動,這就是歷代的原因和結果,而所謂的民族等等在當時也只是噓頭而已。在清朝時期造成了多少的起義?都是號稱什麼「復明復漢」但是都失敗了,並不是實力不行,而是以「民族國家」為由實施自己的私慾罷了,就算當時百姓知道自己是漢族人也沒有用,因為不能當飯吃。滿族人奉行的「剃髮易服」是對付中層階級的,對於當時老百姓而言,聽話就完事了。能讀上書的人就不簡單,這也是為什麼「剃髮易服」和拉攏讀書人的原因。加上大多數百姓又被「剃髮易服」漢族人的觀念又被淡化,但是漢文化實在是太過強大,滿族人反而被漢同化,如果當時百姓有現在的教育和學歷水平的話,那肯定是沒問題,而且被強制同化的機率也增強了,肯定會下命令推行滿語之類的政策,當時之所以沒有推行,就是百姓都是文盲。一個字難!百姓只知道自己是清朝子民,根本分不出民族之分,那些分滿分漢的都是高級階層。

唐律疏議說:

肯定知道。怎麼可能不知道?

因為如果你不知道的話,滿清統治者會讓你知道的。

怎麼讓你知道呢?

很簡單啊,你要不要交稅?如果你是滿洲人(旗人),那你不但不用交稅,而且還是要按年按月領軍餉的。因為所有的滿洲人都屬於八旗中的某一旗,並且默認所有的在旗滿洲人都是軍人或者軍屬。那麼軍人自然是要拿軍餉的。在北京,這被叫做「鐵桿莊稼」。

如果你要交稅,那你肯定知道自己至少不是滿洲人。

除了北京之外,全國各個要地也有駐紮八旗軍,在城裡城外建立「滿城」。滿城中的滿洲人平時不可避免和周邊的漢族居民打交道。就算沒有漢族意識,和他們打交道久了,也會知道自己和他們不是同一類。最典型的感官體驗有三方面:1.你所在地的大官很可能是滿族人。2.如果和滿族人發生爭執,官府對你的處罰會比他們重很多。3.他們的田產你不能隨便買,有觸犯刑法的風險。

分述如下。

1.康熙時漢人任督撫者「 十無二三」, 乾隆時巡撫「滿漢各半」, 但「總督大都是滿人」。直到鹹豐以後, 地方大員才以漢官居多。凡滿官缺不許漢人補任, 但漢官缺卻允許滿官補任。」

2.滿族人如果犯了應判徒刑、流刑之罪, 可以免予發配遠鄉, 免予勞役, 免予坐監。次死一等的充軍, 旗人竟可僅以帶重枷示眾幾十天來替代。即使雜犯死罪者, 亦可以折易枷號。《大清律》規定的刑罰, 除上述折易規定之外, 還有一些並不適用於旗人。如當斬立決者, 旗人可減為斬監候; 當剌字者, 旗人只剌臂而不剌面。旗人的案件, 由特定機關審理。一般旗人由步軍統領衙門和內務府慎刑司審理, 宗室貴族由宗人府審理, 民事案由戶部現審處審理。滿人在地方涉訟, 雖可以由州縣審理, 但無權對滿人作出判決, 只能將證據和審判意見轉送滿人審判機關處理。滿人如須監禁,也不入普通監所。貴族宗室入宗人府空房, 一般旗人入內務府監所。這樣一來,旗人常「自恃地方官不能辦理, 固而驕縱, 地方官難於約束, 是亦滋事常見」。

3.為了防止旗地旗產散失而削弱清王朝的統治基礎, 清廷多次申令禁止漢人典買旗地。僅乾隆時代就三次定例禁止典買旗地並對有無典買旗地之事進行清查。在清查中自首者, 由官府給價回贖; 隱匿不首者, 一旦查出, 業主售主均照隱匿官田律治罪, 失察長官也嚴加議處。對於旗人房產也是如此。嘉慶十九年( 公元1814年)定例:「旗地旗房概不準民人典買」, 違者治罪。

英國人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就發現了普通漢族人的民族意識。漢族老百姓很清楚自己和滿洲人的區別,並且明顯不想替滿洲人賣命。

在清軍反攻寧波失敗後,有3000左右清兵提出要替英軍帶路,理由是「我們不喜歡滿洲人」。從乍浦到鎮江,一路上「滿城」的旗兵對英軍的抵抗都是很激烈的,但是漢人無論百姓還是軍人都對替滿洲人打仗毫無興趣。英軍攻克鎮江,鎮江旗兵有30%戰死。而漢人軍隊戰死率只有1.6%。英國親歷者記載說,這場戰爭是滿洲人的事,不是漢人的事,對於滿洲人紛紛被英軍打死打傷,受他們壓迫的漢人,懷著報復心理,趁機對此表現出幸災樂禍,英軍攻佔乍浦後,英軍的情報官員注意到,「漢人平民撲向無助的八旗兵人家,窮兇極惡地搶走每一件值得搶走而又能夠拿走的物件。」([英]藍詩玲:《鴉片戰爭》,新星出版社2015年7月版,298,299頁)

梅裡的傳說說:

生活在遼東,滿族人比較多的地方,清朝時期,大部分普通百姓應該是沒有漢族的概念!

那時農耕社會,沒身份證,戶口本這些現代的東西;教育普及程度比現在也差很多;農耕社會政府管理一般比較鬆散,基層一般就到縣級,七品芝麻官~縣衙門,縣下面鄉村基本就靠鄉紳大戶維持的;交通條件也差,普通百姓多以務農為主,一般民眾人家沒條件也不會經常跨地域流動,外面的世界見識肯定不多,自我意識頂多是X縣XX地方X姓人,不會有很強的一個大世界意識!

當然清朝是分:在旗人,在民人!!而滿人,蒙人都是旗人,一部分漢化區的人也入旗—漢八旗!剩下的大部分百姓是「在民」!在旗的人可能知道自己屬於什麼旗,是蒙白旗?還是漢紅旗?部分人會有漢族的概念,普通在民的應該是沒有漢種群概念,他們往往更在意自己的地理和姓氏劃分屬性,而不會在意自己是不是「漢族」人!像接觸過滿漢都有的村屯的上幾代人,一般經過清朝的人,肯定是有在旗,在民的概念,經歷過清民國之交的在旗滿人也有韃子概念!後來民國,偽滿,普通村民對滿,漢也不是很在意~通婚非常多,很多經歷過清的滿人都不知道自己家滿姓是什麼!新中國成立後,56個族一分,漢族或某某族戶口本必填項,加上教育的普及,普通人見的世面多了知道的多了,X族意識才變強了…

在清朝,個人認為大部分「在民人」沒有漢族人這個意識!

漢水長流說:

知道!我是北方人,小時候,村裡的很多老人說,咱們漢人是大明朝時從山西大槐樹那兒遷過來的,小腳指蓋是兩瓣的。及長,和村裡的老人們聊起清代的事,大夥大都有一種異樣的感覺,恨滿清的殘暴,感嘆民族的無能。

清代是少民統治多數民族的王朝,應當說絕大多數漢人知道自己是漢人。只不過民族意識有強有弱罷了。

相比於北方,南方漢人的民族情懷較重。太平天國運動,動搖了滿清的根基,之後的辛亥辛命把這個腐朽的王朝連根撥起,宣告了帝制的終結。洪秀全、孫中山皆是漢族客家民。

漢族的家族裡,無論劉姓丶李姓、王姓丶趙姓丶田姓,等等都有家譜。司馬遷的《史記》是漢民族的族史,家譜則是繼《史記》後漢民族每個家庭單位的家史,族源、脈落、分布筆筆有宗。每個家族都有供奉祖先靈位的祠堂,漢人的意識就是在祠堂得以凝聚且升華的。

所以說,清朝普通百姓是知道自己是漢人的。

聿遠說:

自從清兵入關,崇禎吊死煤山。。反清復明這一口號幾乎貫穿整個清王朝統治時期,反抗之慘烈,波及面之廣泛,在中國歷史上是極其罕見的,是絕無僅有的。

清朝殘酷統治下的漢人

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以多爾袞為首的滿洲貴族為鞏固滿洲人對全國的統治、摧毀人民對前明朝的懷念和反抗異族統治的意識。頒布了剃髮令。規定:全國官民,京城內外限十日,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髮。其執行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順治二年(1645年) 7月9日,清廷頒布易服令規定"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漢族大部分人都剃髮結辮,改穿滿族衣冠。堅持不願改換衣冠者要麼被殺,要麼逃到海外。要麼遁入空門,帶髮修行。雖然此舉遭到漢族人民的強烈反對,以致發生了多次喋血慘案,但清統治者卻始終如一地推行剃髮易服制度。面對漢人的激烈抵抗,清軍在關內,尤其是江南等地展開多次屠城,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廣州大屠殺等。

在清朝殘酷統治下廣東漢族人民不甘心異族的統治,從皇室到民間反抗時間長達三百年。為歷史上罕見。

大明皇室的反清復明

自從清朝入關之後,明朝宗室先後在南方抵抗滿清。包括弘光政權、隆武政權、魯王監國、紹武政權及永曆政權,前後共歷18年。

同時各地降清的原明軍將領先後反正,1648年江西金聲桓、廣東李成棟、廣西耿獻忠與楊有光率部反正,一時之間南明收服華南各省。兩年後,李定國、孫可望與鄭成功發動第二次反攻,其中鄭成功一度包圍南京。

1661年,清軍三路攻入雲南,永曆帝流亡緬甸首都曼德勒,被緬甸王莽達收留。後吳三桂攻入緬甸,永曆帝最後被吳三桂以弓弦絞死,南明亡。

此時反清勢力只剩夔東十三家軍與在金廈的鄭成功(史稱明鄭)。李自成餘部在夔州府以東地區繼續抗清,稱為夔東十三家軍。1662年清軍開始攻打之,到1664年首領李來亨被殺而亡。

鄭成功在南京之戰失敗後退回金廈,於1661年率軍遠徵荷蘭人佔據的臺灣島成功,明鄭領有臺灣,定都東寧(今臺灣臺南)。1683年,施琅大敗劉國軒攻克澎湖,結果鄭克塽剃髮降清,明朝監國寧靖王朱術桂攜五妃自殺殉國,明朝最後一股抗清勢力覆滅。

大明滅亡後,不少遺臣不願臣服於清朝,流亡海外。例如朱舜水流亡日本,楊彥迪、陳上川、鄚玖流亡安南。中國出現了天地會、洪門等等一系列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組織。

通觀明朝皇室的反清復明的反抗力量派系林立,彼此間猜疑,不能鼎力合作。所以被清朝各個擊破。

民間的反清復明

當清朝為了維護其統治而採用了殘酷鎮壓手段,他們把人分為三六九等。對於知識分子製造了大量的文字獄迫害。

一個滿族人殺一個漢人,只需要陪一匹馬或者一頭驢,而一個漢族人殺了一個滿族人,那有可能就被滿門抄斬。人和人已經變得不平等了,這就激起了民間的反抗。

天地會,清代民間秘密結社之一。以拜天為父拜地為母得名。又名洪門 ,俗稱洪幫 。其成員最初多為破落知識分子,破落地主,農民,小手工業者、小商販 、水陸交通沿線的運輸工人及其他沒有固定職業的江湖流浪者,以下層窮苦人民為主。這在金庸的武俠小說裡有充分發描寫。

天地會以反清復明,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等作為口號,反映了當時平民的民族觀念和反對階級壓迫的要求,在清朝滅亡之前,對於漢族人反抗滿族人的欺辱壓迫起到了巨大的歷史作用。

反清復明的意義

清朝是一個實行大滿族主義、滿族至上的王朝。滿族八旗子弟,不農不商不工,不從事任何生產勞動。完全依靠剝削壓迫其他民族為生。而且在政治、經濟、軍事諸多領域擁有大量超出其他民族的特權。連參加科舉考試都有相當於漢族考生30倍以上的錄取率。

清朝統治者還實行大滿族主義同化政策,粗暴幹涉其他民族的民族傳統和風俗習慣,例如以死刑為威脅,強迫漢族人民放棄自己的傳統服飾與髮型。改用滿族的風俗習慣,即所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清政府的這些政策對民族關係起了極大的破壞作用。由於現實中清王朝對漢族人民實行的各種民族不平等和民族歧視政策,加上清軍入關時對漢族人民進行的血腥大屠殺留下的痛苦歷史記憶。引起部分漢族人士的強烈不滿,他們追憶歷史上明王朝統治時期本民族相對較高的社會地位,提出了反清復明的口號。來表達他們推翻清王朝民族歧視的統治,恢復漢族合法權利的願望。

反清復明這一口號幾乎貫穿整個清王朝統治時期,為整個中國歷史上所僅見,這是清王朝民族壓迫政策的必然結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18841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