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在農村,好多到了六七十歲的老人還每天努力地做農活,為了什麼?_六十歲老人幹的活兒

智慧晚風vq說: 我覺得六七十歲還不算老吧,只要身體沒有疾病都能自食其力。我老伴哥三個,大哥今年都七十一歲了,…

智慧晚風vq說:

我覺得六七十歲還不算老吧,只要身體沒有疾病都能自食其力。我老伴哥三個,大哥今年都七十一歲了,自己種著一個菜園子,吃不了的菜還拿到集上賣錢,雖然一年掙個萬八千的,最起碼不用跟兒子要錢。

二哥六十七給兒子的店幫忙,地少靠賣糧食不夠開銷的。所以說只要幹的動,都不想拖累子女,孩子們都有自己的生活,買房買車還房貸壓力太大。我家十多年不做農活了,來廊坊打工了,今年老伴也六十出頭了,為了生活一天也捨不得耽誤,一個電話就出去奔波。農民到六十周歲國家一月給一百多,可是不夠花啊!不幹活怎麼生存呢?

朱啟臻說:

大部分老人勞動不是為了生計,而是有事情做精神充實,看到勞動成果,有成就感。勞動是老年農民幸福生活的組成部分!養老不是整天呆著等死!不要認為老年農民繼續幹農活很悲慘!

鄉村勞動提供了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基本條件。

建鶴恩手機攝影說:

這個問題很簡單,一是,一切為了生活幸福美好,在農村不出去打工,不幹農活吃什麼,穿什麼,人情往來,生活開支從何而來,靠兒女贍養嗎?二是農村老人沒有退休工資,只能靠自己勞動來養自己,有些老人子女只能自己養活自己的小家,也管了老人。三是老人自己勞動,也可以鍛鍊身體,促使自己充實每一天。個人觀點,謝謝?

瓜種瓜貨說:

在我們那裡,農田基本上都被承包給種糧大戶了,所以六七十歲的老人每天還在真正做農活的其實並不多了。但是他們還是努力地做些其他活計。介紹一下我熟悉的親戚和鄉鄰:

1.三姨媽,73歲。平時跟三姨父一起在家養些雞、餵些鴨。雞鴨和禽蛋,除了自己吃之外,剩下的可以賣些錢。另外種糧大戶需要人工薅草,或者哪裡需要人植樹時,都是很踴躍地參加。老兩口都是地道的農民,手裡沒有什麼積蓄。她認為:能掙一分是一分,等到幹不動時,底氣足一點。

2.四姨媽,69歲。堅持每天在一個小廠裡上班,而且這個廠離家還比較遠,工作還比較累(具體是什麼工作,沒有仔細去問)。其實她家以前還開過廠,直到前兩年才停掉,條件還是可以的。她考慮:自己沒有女兒,將來吃不動走不動的時候,兒媳婦肯定不像女兒那樣伺候得貼心。多存幾個錢,將來可以花錢請人來照顧自己。

3.鄉鄰劉叔,74歲。年輕時當過兵,退伍後回鄉務農。後來當了村裡的會計,直到年紀大了退下來。由於不算村裡的主要幹部,所以退休後沒有退休金(或者很少,沒有細問)。退休後繼續在村部裡面燒燒水、倒倒茶、打掃打掃衛生。他覺得:在村裡幹了很多年,有了很深的感情。現在雖然年紀大了,還可以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奉獻餘熱。當然了,也可以領一份工資,彌補一下沒有退休金的遺憾,一舉兩得。

現在六七十歲的農村老人,除了身體狀況確實差的以外,大多數都還在努力勞作。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們沒有穩定的退休金,想多掙點錢防老。

優雅橘子Bv說:

在農村,農民沒有退休一說。60歲後能領到可憐的100多元生活補貼。只要身體還可以,八十歲也照樣幹農活。

就拿我姐家來說吧,倆人都70好幾了,四個孩子都已結婚生子。兄妹四個也很孝順,逢年過節他們都能給幾個零花錢。

姐夫身體有病,常年不能斷藥。他們不僅種地,還要養雞養羊種菜,多少能補貼部分開支,雖不富裕,但還算生活無憂。

現在種地雖然勞動強度不大,但平時的澆水打藥除草管理,還是不能少,幾乎每天都長在地裡。

每次見面,我都問他們累不累,他們都說一輩子習慣了,真的閒著會渾身不舒服,自嘲是幹活的命。

農民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辛苦的一生。在農村勤勞致富只能是一部分人能做到的,通常都是聰明勤快而又頭腦靈活的年青人。

老農民無技術無資產,外出打工又因年齡過槓,無法進工廠工地,只能侍候家中的幾畝薄田。

要說種地為什麼?一是生活需要,二是勞動已成習慣。雖然說有兒女接濟,但也很難保證一年的開銷。種地雖然不能致富,但總歸可以顧上吃喝。

農民苦,農民難,從歷史到現在一直存在著,也是全社會的共識,但願新型農民能徹底擺脫這份辛苦,過上幸福生活。

樸實晚風Kf說:

一、農村一些老年人,沒有實質性的養老金,為了生活,必須努力地幹活增加收入,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保障。

二、大部分老年人靠子女生活,孩子們在外面混得不好,沒有足夠的資金負擔父母親的養老生活。

三、農村人生下來就勤勞樸實,天生愛勞動,唯一的愛好:就是勞動。

四、農村生活單調,除了打麻將還是麻將。不愛好打麻將的人,為了讓自己生活過得充實一些,只有用勞動來打發無聊的時間。

五、現在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都經過「三年自然災害」和「文化大革命」,知道生活的艱辛,也飽嘗了沒文化的苦頭,正值讀書的年齡搞停課鬧革命。所以一般沒什麼文化。現在是資訊時代,智慧型手機一般有的不會玩,也不會上網,為了讓自己的日常生活充實一些,只有勞動才是最大的愛好。

六、為了減輕孩子們的負擔,勞動又是他們最好的生活和愛好,何樂而不為呢。

行攝周六說:

農村六七十歲老人還每天努力的幹活,這個原因很簡單,不外乎3個:

第一農村目前的現狀大多數青壯年都是還在在外打工,老人們都不願意給家庭增加過重的負擔,大多數人只要身體條件允許都還在堅持勞動,自食其力;

第二農村的老人一輩子都在田裡勞動,對於他們來講勞動幾乎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只有勞動幹活生活才會充實;

第三老人們的勞動幹活成了既定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說就是一種活動身體的一部分,仔細觀察,只要能下地幹活的老人身體都差不了。

這裡我們講一個筆者這些年拍到的一個真實故事,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張汴鄉76歲的蔡中華大叔,在家裡養著一頭騾子,一個人種著30畝承包地,儘管每年的收入也就是2萬斤左右的糧食,可是大叔依然堅持勞動,女兒多次幹預可是大叔仍舊我行我素,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飯幹活,他認為農民就應該下地幹活,農村人不種地就不是農民該有的事情,只有每天有活幹有飯吃就是理想的好生活。

其實在農村不單單是六七十歲的老人,有的年齡甚至更大,八九十歲的耄耋老人勞動幹活都很常見,甚至還有百歲老人堅持勞動幹活的比比皆是。

山西省萬榮縣柳林嶺上的106歲王花花老奶奶,至今每天在家裡還能夠做家務,在院子裡種著小菜園,每天還要幫助下地幹活的兒子做飯,收拾家裡;

山西省芮城縣陌南鎮農村的馬彩子老奶奶,103歲時候每天還要下地,在地裡挖野菜,挖中藥材,除草,打酸棗,對於她來講,下地幹活就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山西省平陸縣西岐村的百歲老人程貴英老人,107歲的時候還要下地摘花椒,摘金銀花,打酸棗,對於她來講不是為了賺錢,就是為了活的充實。

平淡才精彩65說:

因為在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已經習慣了,要做農作物,要種莊稼,要做其他事情她們才心裡安穩。也並不是說這些老人硬是那麼窮才要去做,實際上現在的六七歲歲老人,她們的家庭條件都比較優越了,但她們還是不失勤勞的要去幹活,那是從古至今文化的傳統的勤快。

在農村大多數老年人的子女都出門打工,有些是在附近工作,但她們一邊賺錢一邊還要給家裡寄點錢,像這種情況下老人也要在家裡種莊稼,搞各種農業。她們很多人的想法就是既然兒女出去打工了,也要給她們幫襯一把,餵幾個雞,種點糧食,種點蔬菜,讓兒女回家有吃的。

話又說回來,有很多六七十歲的老人,如果一天不種地愛玩,打麻將怎麼的又不帶孫子,那像這樣的老人會被很多年輕夫妻說老年人不盡責也不給她們帶孫子,把一臉的怨氣都怪罪在老人頭上。有的家庭不和諧,扯皮,斤斤計較,雞毛蒜皮一天都在吵。所以他她們勤勞慣了,只有勤勞才有飯吃,不管在農村或在城市都是一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19167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