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張良為何不阻止劉邦殺了韓信?_張良為什麼阻止劉邦封王

依依爾耳說: 首先,韓信的死,劉邦只是知情者,不是參與者,這時候的劉邦還在外地平叛呢,其次,對於劉邦建立的新天…

依依爾耳說:

首先,韓信的死,劉邦只是知情者,不是參與者,這時候的劉邦還在外地平叛呢,其次,對於劉邦建立的新天下,張良已經看的很清楚了,即便是自己出手,也沒有什麼可能性。

韓信,這個劉邦軍事集團的軍方領軍人物,可以說在大漢王朝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受過胯下之辱的韓信,又是怎樣走到了被殺的地步呢?畢竟,韓信算得上劉邦最大的功臣了,畢竟跟著劉邦南徵北戰,而且韓信的戰鬥力屬實也是強悍,在項羽一開始佔據上風之後,劉邦被封到了成都平原,遠離了中原,而其他的那些原來國家的貴族,項羽又是各種封王,沒過幾年,最後天下又開始亂了,劉邦開始出川,楚漢戰爭正式開始。

本來項羽在北面作戰,剛一出川就到了陝西之地的劉邦,迅速稱帝,開始轉戰天下,這時候的那些被秦滅掉的國家,已經都恢復過來了,因為貴族勢力在時候還是很厲害的。韓信一個人,攻滅四五個國家,從陝西一路殺到了山東,來到了天下第一的諸侯國齊國境內,在拿下齊國之後,韓信威脅劉邦,即便是萬般無奈,也得封韓信為齊王,因為要用韓信的兵馬。之後,攻滅項羽,天下初定,劉邦那些建國時期許下的承諾開始暴雷了,異姓王們開始頻繁造反,最後,劉邦不得不的四處滅火,而韓信繼續是在山東作威作福,不聽命令。最後,韓信被叫回長安城。

歷史上真正的第一個皇后呂后這時候出現了,這個在劉邦還沒有發達時期,就嫁給他的髮妻,在這種關鍵時刻,太懂自己老公怎麼想的,異姓王不靠譜,各種搗亂,即便是第一功臣的韓信也一樣,就和丞相蕭何商量,弄掉韓信,而張良這個黃老之學的傳承者,肯定不會幹預,畢竟這時候參與,就是在和國家意志對抗,最後韓信被誘殺在長樂宮,也是託大,不帶人,獨身一人。

張良在看到了韓信,彭越等那些為劉邦立下了漢馬功勞的人先後被殺,最後明哲保身,引退了,遠離了朝堂。而作為「漢初三傑」,在韓信被殺這件事情上,蕭何是策劃者,韓信是被殺者,張良遠遠觀看,也是令人唏噓。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說:

張良不阻止劉邦殺韓信,其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為什麼這麼說?

要知道劉邦建立漢朝,搖身一變成為皇帝後,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同患難共享受的劉邦了,而是一個殘酷無情的君主了,他覺得身邊的功臣都是危險份子,只要他們存在,就會威脅到自己的江山社稷,為此想除之而後快。而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也就成了他最為看重的眼中釘了。

劉邦之所以會對韓信下殺手,其實除去劉邦的原因,韓信自身的原因也不容忽視。

要知道蕭何和劉邦是老鄉,劉邦還沒有發跡時,蕭何便追隨他,推薦他為泗水亭長,甚至能娶上呂后也是他牽的線搭的橋,革命後,蕭何坐鎮後方,為劉邦免去了後顧之憂,可以說蕭何無論是戰功還是個人情份都是旁人無法相比的,因此,劉邦再怎麼心狠,也不會直接對蕭何下毒手。而蕭何也是聰明人,為了徹底消除劉邦對自己的警備之心,不他不惜放蕩自己,損壞自己的名聲,甚至當呂后要求其配合設計誅殺韓信時,他也無可奈何的選擇地支持,落得「成敗蕭何、敗也蕭何」的結局。

而韓信卻不識時務,他在楚漢這爭中,原本就立下赫赫戰功,原本就功高震主,被封為楚王后,還不知道韜光養晦,收斂起來。因此,很快劉邦就把他從楚王降到淮陰侯。然後還韓信談話。

「你看夏侯嬰將軍能帶多少兵啊!」劉邦試探性地問道。這個夏侯嬰是劉邦最心腹的人,劉邦這樣問自然是有目的的。

「三萬吧。」韓信一字一句地回答道。

「樊噲呢?」劉邦把自己的另一個心腹,同時也是自己的連襟拿出來了。

「五萬左右吧。」韓信一臉平靜地回答。

「那朕呢?」劉邦的提問進一步升級。

「最多十萬。」韓信當時腦筋也許是短路了,依然實話實說起來。如果僅僅是這樣也罷,但劉邦提最後一問時,事情就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那你自己呢?」劉邦使出了撒手鐧。

「多多益善,多少兵我都可以帶。」韓信只想起垓下和項羽大決戰時的無限風光,但卻忘了此時和他說話的人正是要考核他的頂頭上司。

提問就此結束,不用再說什麼了,劉邦微笑的背後是嫉恨。此後,他下定決心要除去「不類已」的韓信,防患未然。

和韓信不懂得「藏鋒」相比,張良就顯得深沉和老練多了。自從劉邦當了皇帝,他已看出功高震主是件危險的事,因此馬上深居簡出,開始「歸隱」了——閉門不出原修練養氣辟穀之術。

放下朝中一切事,張良以這種「淡泊名利」的方式,終於為自己保全了性命。張良能保全自己已屬不易,要想再保全韓信,更何況是功高震主、不知藏鋒的韓信,那是比登天還難。所以說,不是張良不想阻止劉邦殺韓信,而是張良沒有能力阻止劉邦殺韓信。

狐筆春秋說:

要說起來,中國歷史上開國皇帝誅殺功臣的風氣就是從劉邦開始的~但劉邦殺功臣這個事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少還是個問題,據<史記>看來,劉邦所殺的功臣都有其不得不死的理由。但我知道必定有人會以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理由來為被殺的功臣辯白,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這個問題根本沒有討論的價值~但要解答劉邦為什麼殺韓信的問題,還是要立足於現有的史料~

一:看看韓信都做了些什麼

漢二年(前205年)韓信攻下趙國,聽從廣武君建議,請求劉邦冊立張耳為趙王,劉邦答應

漢三年(前204年)韓信聽從謀士蒯徹的建議,攻佔已經被劉邦謀士酈食其說降的齊國。導致酈食其被烹殺

漢四年(前203年)在楚漢相持最為激烈的時期,韓信提出冊立自己為假齊王,劉邦不得不答應,並立他為真齊王

同年,項羽派武涉遊說韓信反漢聯楚,三分天下,韓信做齊王,韓信拒絕,沒有將此事告知劉邦

之後,帳下謀士蒯徹以「功高震主者身危」為藉口勸諫韓信自立,韓信被說動,之後又猶疑不定,沒有背叛~

漢五年(前202年)劉邦約韓信和彭越會師,和項羽進行最後的決戰。韓信、彭越遲遲不動,後來,劉邦聽從張良的建議,劃陳(河南淮陽)以東至海廣大地區為齊王韓信封地。韓信聞召,馬上起兵而來。

漢六年(前201年)韓信藏納楚國逃亡將軍鍾離昧,劉邦藉口巡遊雲夢澤,乘機抓住韓信,鍾離昧自殺,韓信被降為淮陰侯

同年,在京的韓信坦然接受樊噲的跪拜,感嘆自己竟然和周勃、灌嬰、樊噲等人同列,深以為恥

同年,陳豨被任命為巨鹿太守,向韓信告辭,韓信拉著他的手囑咐「你管轄的地區,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你又是陛下信任寵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發說你反叛,陛下一定不會相信;再次告發,陛下就懷疑了;三次告發,陛下必然大怒而親自率兵前來圍剿。那是我為您在京城做內應,這樣就可以取得天下了。」陳豨應諾而去。

漢十年(前197年)陳豨造反,劉邦親徵,韓信稱病在京,暗中託人聯繫陳豨,準備在京城起兵響應,事情洩露,被呂后騙到長樂宮殺死,誅三族。

根據以上事件,可以看出韓信是一個很沒自知之明的人,不僅沒有自知之明,更沒有任何政治覺悟,盲目自信卻又優柔寡斷。善於剖析項羽的過失和不足,卻不知自己的毛病比項羽更加嚴重。口無遮攔,盲目自大,面對君王不僅沒有絲毫避嫌的意思,反而大言不慚的說自己帶兵是「多多益善」,卻不知劉邦本就對自己不放心,現在劉邦年事已高,而韓信卻是正當壯年,試問哪個皇帝放心把這樣一個始終游離在自己權利中樞意外的軍事人才留給自己並不算剛強英明的子孫後代?這種定時炸彈,自然是越早剷除越好,但很明顯的在韓信窩藏逃犯的時候,劉邦還是顧念舊情,不願殺韓信的,但也已對他很不放心了,所以將他留在身邊。誰知道韓信本人卻還是不安分,擅自結交諸侯,意圖謀反,這不是自己找死是什麼?試問,假如你是一國之君,你能對韓信放心嗎?

二:再看看建國後的張良做了什麼

漢六年(前201年)劉邦大封功臣,張良推辭三萬戶的封賞,甘心就位留侯

同年,為劉邦謀劃「冊封雍齒以安眾心」的計策,被採納

同年,建議劉邦定都關中,被採納

還是這一年,張良因為體弱多病,施行道引之術,不食五穀,閉門不出一年多

漢七年(前200年)為呂太后出謀劃策請出商山四皓,保住漢惠帝劉盈的太子之位

漢十一年(前196年)劉邦親徵黥布,張良在關中輔佐太子,此時張良已經患病

漢十二年(前195年)劉邦戰勝回京,準備廢黜太子,張良勸諫,不被採納,從此不再理事

總的來說,建國後的張良露面的次數非常少,重要的基本就這麼幾次:而從他所做的事情中,我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建國後的張良開始有意識的淡出政治中心,不願意過多的接觸朝廷政事,這其實是張良想要功成身退的一種表現。

三:張良不可能救韓

張良出生貴族,為了替已經滅亡的韓國報仇,他可以毀家紓難,在博浪沙孤注一擲。從這點上看,張良非常重情義也非常愛國。而韓信所做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都與國家利益背道而馳,所以說張良絕對不可能營救韓信,這是第一點。張良是屬於較早就追隨劉邦的人,對劉邦的能力和為人還是十分了解的。所以他在與劉邦交流時都非常注意分寸,這是臣子侍奉君王時才有的禮儀。可以說兩人之間是相得甚深的,相反的,張良和韓信並沒有什麼直接的交往,更無從談有何深厚的交情了,這是從個人情感來說的,是為第二點。張良是個頗為文弱,不願意與人正面抗衡的人,漢十二年的事情就足以證明,但韓信則是一個極為自信自負的人,性格迥異的兩個人,雖然同樣功高蓋世,但其結局則是早已註定的,劉邦想殺韓信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只是不願意背負殺功臣的罵名才一忍再忍,這一點張良豈能不知?

有書共讀說:

根據題主的提問,有書君認為,需要先更正兩個不確切的說法。

首先,劉邦對張良言聽計從,是指的劉邦與項羽楚漢相爭的時代,劉邦想依仗張良的謀略對付項羽。

而韓信被殺已是大漢天下初定之時了,此時的劉邦功成業就,躊躇滿志,根本不會特別聽誰的話。

其次,韓信被殺之時,劉邦正率兵在外地平叛。

嚴格來說,韓信並非劉邦所殺,而是被呂后和蕭何合謀殺死的,當然也不能排除劉邦幕後主使的可能。

話說至此,我們再轉到正題討論。

且不管韓信是被呂后所殺還是劉邦幕後指使所害,一直對韓信非常欣賞的張良,在韓信被殺時為何袖手旁觀呢?今天有書君就來分析一下這件事。

一、張良很識時務,他不想阻止。

用「一條好漢三個幫」這句俚語來描述劉邦成就千秋霸業的歷程非常恰如其分。

對於創業打天下時代的劉邦,蕭何,張良,韓信,三人各具所長,缺一不可。

因此在歷史上,三人又被稱為「西漢三傑」。

其中蕭何資歷最老,曾為劉邦舉薦了許多棟梁之才,韓信就是他拉來的;張良足智多謀,是不可多得的智多星軍師。

而韓信,則是個軍事奇才。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平定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後又北上降服了燕國。

他被後世人奉為「兵仙,戰神」,他統領士兵打仗的本事,甚至勝於劉邦。他被蕭何譽為「無雙國士」。連劉邦自己都說「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韓信功勳卓著,因此在天下初定的大漢王朝具有極高的地位。在他統領過的,與他一起出生入死共創大漢基業的士卒中有一呼百應的威望。

當時七個諸侯王勢力範圍廣闊,擁有軍隊,徵收賦稅,實力足以與朝廷抗衡。而且個個驍勇善戰,足智多謀。

在劉邦的心中,這些手握兵權的武將的存在本身就是威脅大漢政權的一顆顆地雷,早晚得一一剷除。

而韓信更是七王之首,說他「功高震主」一點不為過。劉邦把他由齊王改成楚王,再由楚王貶至淮陰侯,明眼人都看得出,這就是要滅了他的節奏啊。

劉邦忌憚每一個可能覬覦他皇位的人,他甚至不放心跟著自己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的連襟樊噲,何況是打仗本事比他都大的韓信呢!

「兔死狗烹」,自古君王大致如此。劉邦也不例外。這些張良心裡明白得很。他是韓國貴族的後裔,依靠劉邦推翻了秦朝,報了家仇國恨就了了心願了。他可不想招惹與自己無關的是非。

後來,天下平定,張良做出退隱的人生選擇,去跟著赤仙子學道,也表明了他這種想法。

二、韓信咎由自取,張良不能阻止。

如果僅僅是功高震主或可原諒,關鍵是韓信還先後三次在劉邦被困,危難之際提條件,索要封賞要挾劉邦。

韓信第一次要挾劉邦是在平定齊國後。他自我感覺功勞卓著,便派使者送信給劉邦,請求立他為假齊王。當時,劉邦正被項羽圍困在滎陽,形勢危急,對韓信這樣居功要挾之舉當然十分憤恨。

第二次,是劉邦與項羽決戰於垓下前夕。劉邦約韓信,彭越出兵,合擊項羽,兩人卻按兵不動,結果劉邦大敗。在張良的建議下,劉邦被迫臨時為韓信加封土地,並封彭越為梁王,兩人這才率兵前來,估計劉邦當時就有殺了他的心。

第三次是趙相國陳豨發兵反叛。劉邦親自率兵平叛,臨行前令韓信隨從。不料,他竟然稱病不從。這顯然又是在要挾索取。

這三次臨陣要挾,讓劉邦從心底裡對韓信打上了解不開的死結。

劉邦當時就氣的破口大罵,是張良從大局考慮,一次次勸說提醒,告誡劉邦現在是必須要重用韓信的時候,劉邦才壓下怒火,一次次跟他妥協。

在這種背景下,劉邦平定了天下,騰出手來了,不收拾韓信才怪了。

而此時,時局今非昔比。張良如果再勸阻劉邦,不但他肯定不會聽,沒準兒還會連累自己。張良那麼聰明的人,才不做這費力不討好的買賣。

三、張良與韓信交情不深,張良沒必要阻止。

張良跟隨劉邦較早,因此他對劉邦的忠心要遠勝於他跟韓信的交情。韓信是後來加入的,他們二人之間並沒有多麼深厚的革命感情。

「蕭何月下追韓信」,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典故。

韓信和蕭何的關係應該算得上鐵桿兒了。然而殺韓信,具體策劃人正是蕭何。

鐵桿兒好朋友已成仇敵,只不過是普通朋友的張良,當然沒必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救他了。

況且,韓信的軍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霸王項羽都是其手下敗將,那麼劉邦死了之後,還有誰能控制得了他呢?

與其給大漢江山留下韓信這麼個隱患,劉邦覺得還不如提前為兒孫將他剷除掉。

作為漢朝的開國大臣,張良既然洞悉劉邦的這份深謀遠慮,又怎麼會去阻撓呢?

根據以上分析,有書君認為,韓信雖是軍事奇才,他的死,也確實令人為英雄扼腕,但他的政治智商實在令人不敢恭維。

他既不識時務,又不會做人。所以,當蕭何選擇了為呂后出謀劃策,韓信就成了任人宰割的魚肉。

而唯一有可能救他的張良,無論出於何種考慮,都不會去救他。畢竟這是劉家的天下,多說無益不說,弄不好還會引火燒身。

少管閒事,明哲保身,自然是聰明人的上佳選擇。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讚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複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西堤說文史說:

張良為何不阻止劉邦殺了韓信?首先要說,韓信是呂后和蕭何殺的,當時劉邦在外帶兵平叛,等劉邦回來,韓信已經被殺。那麼,張良為何不阻止呂后殺韓信呢?

這個問題我們得從四個角度去看:

一,張良憑什麼救韓信?他跟韓信本來就沒什麼交情。

二,張良願意救韓信嗎?不,他如果不是已經隱居了,他會像蕭何一樣支持弄死韓信。

三,張良在乎韓信的死活嗎?張良不在乎。

四,張良不敢救韓信,怕惹來殺身之禍。

我們先說第一點。

劉邦能在楚漢之爭中取得最終勝利,統一天下,建立漢朝,漢初三傑居功至偉。

打仗打的是錢糧,打的是後勤,蕭何為劉邦辦了。

打仗光靠勇猛不行,還得有適當的策略,張良為劉邦辦了。

打仗光靠兵多將廣不行,所謂三軍不可無主帥,韓信為劉邦幹了。

這三個人,都在劉邦手下做事,互相之間也有聯繫,可是說到關係,卻並沒有我們想像的親密。

我們都知道一個典故,蕭何月下追韓信,是說韓信原來在項羽那邊幹,後來發現項羽這個人剛愎自用,好施小惠,卻不賞大功,又有婦人之仁,韓信覺得項羽不靠譜,難成大事,就轉而投靠了劉邦,誰知道劉邦不能賞識韓信的大才,韓信無奈,再次要轉投陣營。

蕭何跟韓信有過談話,知道韓信是個大才,聽說韓信走了,顧不得天黑,趁著月色去追趕,把韓信追趕回來,再次推薦給劉邦,終於,劉邦重用了韓信。

蕭何跟韓信,也就這段交情,沒有很深的感情。蕭何向劉邦多次推薦韓信,並不是因為韓信跟蕭何關係多好,而是因為劉邦需要人輔佐,需要軍事將領,蕭何純粹是為了劉邦。

後來韓信要謀反,而劉邦帶兵去剿滅跟韓信一起謀反的陳浠了,長安城裡只有呂后和蕭何能拿主意,呂后不敢派兵去抓韓信,怕韓信不來,還在京城作亂,就問蕭何的意見,蕭何二話不說,給呂后出了一個主意,並親自出馬騙了韓信到皇宮,呂后就將韓信抓起來,然後二人把韓信弄死了。韓信臨死抱怨自己栽在了女人和小人手裡。韓信說的小人是誰?蕭何。

這就是成也蕭何敗蕭何。可見蕭何跟韓信沒有太多感情,為了劉邦,他能不顧身份月下追韓信,也能不顧身份做小人騙韓信殺韓信。

張良呢?他也一樣,他跟蕭何一樣是忠於劉邦的,他跟韓信也沒什麼感情,為了劉邦,他可以舉薦韓信,為了劉邦,他也可以殺韓信。

當年在留城,張良遇到劉邦,誇劉邦是天人,因為他的計策說給別人聽,別人聽不懂,也不採納,劉邦聽得懂,而且十有八九都採納了,張良這是遇到了明主,所以對劉邦死心塌地。

鴻門宴之後,楚漢從一起打秦朝的盟友分裂成了敵對雙方,漢王劉邦被趕到巴蜀之地,劉邦一時之間有點灰心,張良好心勸導他,還讓他重用韓信。

劉邦在巴蜀待不住,要去打項羽的楚國,一直打到楚國的都城彭城,項羽當時正在打北邊的齊國,聽說以後帶著兩萬人馬偷偷地打了回來,結果劉邦在彭城吃了敗仗,倉皇逃竄到下邑,劉邦再次心灰意冷,自己在山東打下的地盤也不準備要了。

張良再次勸導劉邦,說把山東的地盤分出去,一是聯絡彭越,二是聯絡英布,讓他們分別佔領一塊地盤,三是讓劉邦手下的大將韓信佔領一塊,用這三個人,先抵抗著項羽,然後劉邦在巴蜀和漢中慢慢恢復元氣、養精蓄銳,為最後的決戰做準備。

為了劉邦,張良再次舉薦了韓信,還說劉邦手下大將裡,只有韓信有獨當一面的實力。

可見,張良舉薦韓信,完全也是為了劉邦,他跟韓信也沒深厚的感情,所以呂后殺韓信的時候,張良不出來說話。

我們接著說第二點

劉邦評價漢初三傑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正是有漢初三傑這樣的大才,出身低微的劉邦才當上了皇帝。

漢初三傑都是有才幹的人,在各自領域,分別有各自的特長,然而說到政治頭腦,韓信差其他兩人不是一點半點。

漢朝建立以後,為了保身,蕭何和張良都做了很多動作。

蕭何的做法歷史上很有名,學的秦朝大將王翦,秦王嬴政給王翦六十萬大軍去攻打楚國,王翦在路上不斷地派人去跟秦王要錢要地,給秦王造成一種他貪圖富貴胸無大志的形象,讓秦王放心。

蕭何做了相國以後,就在家裡大興土木,兼併土地,蓋大房子,沒事幹點違法的事兒,讓劉邦也以為他只貪圖富貴,使劉邦放心。

張良學的是春秋時代越國的範蠡,範蠡幫助越王勾踐滅掉吳國後,知道越王勾踐這個人只能共苦難,不能同富貴,於是飄然離開越國,悠然於他國的江湖之遠,躲過了一場殺身之禍。

張良的時代跟春秋不同,他沒法躲到別的國家去,他就裝病,不再過多參與國家大事,甚至後來劉邦要換太子,呂后派自己的兄弟去張良家裡逼張良出面,張良都沒出來,只是推薦了商山四皓。

張良因此也打消了劉邦對他的猜疑。

蕭何與張良可謂既善於謀國又善於謀身,而韓信呢?善於謀國,卻不善於謀身。

他功高蓋主,卻不知收斂,而且,還對劉邦抱著單純的幻想,覺得劉邦不會拿他怎麼樣。當初蒯通早就警告過他,他一定會被劉邦兔死狗烹,韓信還不信呢。

韓信對項羽的認識很清醒,對劉邦卻沒有認清,可謂不知人。他更認不清蕭何這個伯樂,到死還在罵蕭何是小人騙了自己。

其實他早該認清,蕭何和張良都忠於劉邦,這兩個人一旦發現對劉邦的威脅出現,一定會為劉邦出謀劃策,剷除這個威脅。

當初漢朝建立以後,封在楚地的淮南王英布叛亂,張良拖著病體去見劉邦,告誡劉邦說,楚人勇猛彪悍,皇上跟楚人打仗時,千萬不要硬碰硬。

為了劉邦,張良可以推薦英布,為了劉邦,張良也可以出謀劃策除掉英布。

換成韓信也一樣,如果張良知道了韓信謀反的事,八成會支持蕭何與呂布除掉韓信,韓信被女人和小人弄死時,張良沒出來說話,就是默認支持弄死韓信。

我們再說第三點。

漢朝建立後,蕭何當了相國,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除非生死存亡的大事,比如有叛亂之類,其他一般的政事兒劉邦不怎麼管,所以他有時間就有事沒事召隱居的張良進宮閒聊。

在閒聊過程中,張良向劉邦回顧了自己一生的追求和事業,他說他平生有兩大願望,一是滅了秦國,為韓國報仇,二是輔佐劉邦成就大業,這兩件事基本上算是完成了,所以他心願已了,才隱居起來的。

至於無關劉邦帝國生死存亡的事,張良根本就不關心。

隱居以後的張良只有兩件事出面了,一是劉邦換太子,這當然是國之大事,前面我們說張良為呂后推薦了商山四皓,其實後來張良還親自出面勸諫劉邦不要換,劉邦沒聽他的。

另一件事就是劉邦帶兵去平定英布,張良拖著病出來,勸諫劉邦不要跟英布硬碰硬,要採取一定的策略,此外,張良還建議,讓太子做將軍,統領關中的兵馬,這一建議,是為了穩定劉邦的後方,如果劉邦帶兵正跟英布打呢,關中有人生起叛亂,劉邦腹背受敵,漢朝危險了。

至於其他的小事,張良根本就不在乎,韓信已經被劉邦剝奪兵權,降為淮陰侯,不再是威脅,他的死活,張良同樣不在乎。

我們最後說一下第四點

漢朝建立後,韓信本來被封為楚王,而且還有很多兵權,劉邦不放心,找了個藉口奪了韓信的兵權,而且把韓信貶為淮陰侯,韓信被弄到了長安,實際上劉邦是把韓信圈禁在了長安。

韓信當然抱怨,後悔當初沒聽蒯通的話背叛劉邦,到了長安的韓信又想造反,就聯合在巨鹿帶兵的陳豨謀反,韓信跟陳豨約定,陳豨在巨鹿帶兵叛亂,韓信在長安趁機放出監獄裡的犯人造反,以為內應。由於韓信有個家臣得罪了韓信,被關了起來,這個家臣的弟弟便把韓信的密謀上書給呂后,呂后立馬去找蕭何商量。

蕭何二話不說,出了一個主意,呂后要抓韓信,怕韓信不從,蕭何說可以派人假裝是從皇上那裡來的,去找韓信,就說皇上平叛勝利了,讓韓信進宮參與慶功宴。蕭何還專門讓人告訴韓信,就算是病了,也要勉為其難地參加,就這樣韓信被騙進了皇宮。

殺韓信時,為什麼蕭何那麼賣力。

其實,蕭何這是一種自保行為。都知道蕭何跟韓信關係匪淺,雖然他們感情不深,可韓信好歹是蕭何舉薦的,如果韓信有什麼反叛行為,人們便不由自主地想,是不是相國蕭何也參與其中了?為了自保,蕭何就賣力地參與殺韓信。

張良也一樣,如果他出來為反叛的韓信說話求情,劉邦會不會懷疑他有二心呢?張良不得不為自己考慮。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說:

張良是秦末漢初非常特別的一個人,他的特別體現在思想與謀略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張良的思想與謀略是同時代最為先進與深遠的,而且與所有人不一樣的是,張良無私無欲,一不貪戀高位,二不貪戀錢財,三不貪戀權力,同時代的人,除了張良,誰能做到?

張良是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貴族之後,其家族世代相韓,韓國被秦國滅亡後,張良從貴族淪為布衣,年輕時代的張良也有著年少衝動,他當時唯一的願望就是刺殺秦始皇,為了國讎與家恨,張良散盡家財,遍尋刺客,終於在博浪沙發動了一場針對秦始皇的刺殺行動,行動以失敗告終,但張良並沒有放棄。

張良

張良在秦末最初唯一的願望就是:恢復韓國。秦末天下大亂時,張良也拉了一支隊伍反秦,並勸說項梁立韓成為韓王,恢復韓國的政權,項羽同意了,張良之所以輔佐劉邦,也是為了滅亡秦朝,讓韓國恢復,而當時項羽在北方對付秦軍主力,劉邦則一心向西攻打秦朝都城,張良輔佐劉邦,在客觀上也是幫助韓國。

劉邦一路向西攻入鹹陽,張良的輔佐居首功,同時劉邦與張良兩人也有志同道合的成分在其中,張良所學的《太公兵法》非常難懂,沒幾個人能聽懂,但是張良一說給劉邦聽,劉邦馬上就懂了,這也是張良輔佐劉邦的一個原因。

劉邦初見張良

張良輔佐劉邦,立下了無數功勞,比如鴻門宴,張良是首功,救了劉邦的命,劉邦被項羽分封為漢王后,張良還幫劉邦爭取了漢中之地,此外還給劉邦出了個計謀:燒毀連接漢中與關中的棧道,打消項羽的懷疑,然後張良就跑去輔佐韓王成了,但是隨後不久,韓王成卻被項羽所殺,張良前半生的願意破滅了,然後他的願意就更改為:輔佐劉邦統一打敗項羽、統一天下

四年的楚漢戰爭中,張良為劉邦提供很多計謀,比如著名的有下邑之謀和鴻溝之謀,在下邑之謀中,張良讓劉邦重用三個人,分別是:彭越、英布與韓信。這個時候劉邦剛剛在彭城之戰中大敗,正需要戰略來重新進行針對項羽的戰爭,張良的謀略給了劉邦打敗項羽的希望,儘管那個時候的項羽仍然很強大。

劉邦與張良

張良思想發生深刻變化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張良還阻止了劉邦採納酈食其分封天下的建議,因為一旦分封,就會繼續重複戰國的亂世,要知道在這之前,張良的理想一直就是恢復韓國,要恢復韓國,就必須分封,但是這個時候,張良已經放棄了分封,說明他看清了天下發展的大勢,懂得順應歷史的潮流,這個潮流就是秦始皇的郡縣制

在楚漢戰爭中,張良一心一意輔佐劉邦打敗了項羽,垓下之戰結束,項羽自殺,劉邦統一天下之後,把蕭何定為首功,卻給張良最大的封賞,對韓信卻一意打壓,這是為何呢?

劉邦之所以把蕭何定為首功,一是抬高文官集團的地位,二是打擊有功的武將,三是蕭何確實曹參等人功勞大,但是蕭何得到的賞賜並沒有張良高,劉邦給蕭何的待遇是萬戶侯,食邑就是10000戶,連曹參就有10600戶,而劉邦卻拿出3萬戶封地讓張良自己來選,這是給張良莫大的榮耀。

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

但是張良拒絕了3萬戶食邑的封賞,這個賞賜實在太大了,張良非常聰明,他不願意要這個封賞,從而成為眾人嫉妒的對象,同時張良的理想也不是為了錢財和封賞,張良的理想就是統一天下之後,告老還鄉,終身修道。而張良最終的封賞就是10000戶,與蕭何一樣,所以張良不圖財

之後張良就以身體有病為由,不再參與劉邦的事情,天下已經統一,張良覺得自己應該退出了,張良沒有參與劉邦平定異姓王的戰爭,也沒有參與呂后殺韓信、彭越的謀劃,唯一參與的就是給呂后出了一個主意,勸阻了劉邦廢立太子的事,張良讓呂后去請商山四皓出山,就能打消劉邦換太子的主意,最終呂后辦到了,劉邦也放棄更換太子的念頭,張良都辭了官,這說明張良也不圖權力和地位

劉邦在乎的是整個天下,他想成為秦始皇那樣的皇帝,呂后在乎的是權力,她殺韓信是為了保證自己兒子的江山和自己的權力地位穩定,韓信在乎的是出將入相,在乎的是權力和地位,這是他一生拼搏的目標,陳平在乎的是錢財,蕭何、曹參在乎的是權力,唯獨這個張良是無私無欲的,他不在乎任何功名利祿和權力地位,只在乎自己隨遇而安

劉邦與呂雉

張良為什麼不阻止呂后殺韓信,不阻止劉邦平定異姓王呢?

很簡單,天下統一之後,這不是張良應該管的事,張良也不願意管,這也不是張良的理想。

劉邦平定異姓王的戰爭與呂后殺韓信原則上是一樣的道理,是為了維護西漢王朝的統治,理論上異姓王的存在不利於天下的穩定,容易引發戰爭,所以老百姓的角度出發來考慮問題,當然是希望天下穩定,不再發生戰爭,所以平定異姓王的戰爭是正確的。

張良當然也能看出來,別說張良了 ,蕭何都能看出來,呂后殺韓信,不就是蕭何幫忙的,蕭何把韓信騙到長樂宮,然後呂后才殺的韓信,蕭何是韓信的推薦人,韓信相信蕭何,所以蕭何才能成功,蕭何為什麼這麼做呢?

韓信被殺

當然也是為了維護西漢王朝的穩定,韓信這個時候已經成了不穩定的因素,隨時會反對西漢,所以殺了韓信符合蕭何的利益,蕭何可是漢朝的第一任丞相,所以蕭何幫忙了呂后殺韓信,對於張良來說,他更希望的也是漢朝的穩定,而不是動亂,好不容易天下統一了,殺了韓信能保持穩定,為什麼不殺呢?

從本質上說,張良也是傾向於殺韓信等異姓王的,只是他不想參與這些事,因為張良已經看清了天下局勢,更希望天下穩定

此外,張良的思想傾向於道家,道家講的修身養性,無為而治,漢朝初年實行的黃老學說治國思想也有道家的思想在內,甚至可能來自於張良的謀略,黃老學說就是一種無為而治,對於西漢初年恢復經濟有著很大的作用,張良既然是無為而治的思想,他當然也不會幹涉劉邦與呂后誅滅異姓王的戰爭。

七月流火140400643說:

劉邦並沒有固定會聽誰的建議,而是他認為誰說的對,他就聽誰的。張良的許多建議被劉邦採納,是因為張良能站在劉邦的角度上,盡心盡力為劉邦謀劃。據《史記 淮陰候列傳》記載,韓信是被呂后所殺。其時,劉邦對韓信雖然並不信任,還沒有決心要殺他。其時陳豨造反,劉邦帶兵平定叛亂。韓信被留守的呂后賺到宮中殺掉。而《史記》同時記載,韓信與陳豨是有聯繫的,說其謀反,也不全錯。

張良阻止殺韓信,只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劉邦殺韓信是錯誤的。對劉邦及漢帝國不利,張良可以阻止。第二,韓信與張良有良好的私人關係。讀讀史書就能發現,這兩者都是不存在的。所以,張良沒必要,也不可能阻止殺韓信。

我們現在常常會覺得張良與韓信私交不錯。這與戲劇等文學作品的演繹是有關係的。京劇《追韓信》中,就有張良為漢尋興漢滅楚大元帥的情節。說是張良遇到韓信之後,發現這是一個人才,就給他寫了介紹信。讓劉邦拜其為帥。這個情節,是後人編造,沒有歷史依據的。歷史事實是,韓信與張良性格與志向是很不相同的。張良是韓國人,而韓信是淮陰人。張良是貴族出身,其家五代為韓國大夫,所以韓國被秦滅之後,張良毀家刺殺秦始皇為韓國報仇。而韓信出身平民布衣。小時候是個標準的二流子。如果不是秦末天下大亂,他可能一輩子什麼也不是。秦末之亂,為他提供了施展才能機會。

韓信張良與蕭何,被稱為興漢三傑,他們能夠在秦末亂世之中建功立業,都是時代英雄。可是,他們的結局不一樣,這是因為他們的性格不同所決定的。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就是他們各人的政治眼光不同。

歷史從戰國時的大混戰時期,走到秦朝的統一。國家政治發生了很大變化。東周時代,列國並存。周天子之下,各個國家之間,是一種並列的關係。以人倫關係來比喻的話,是兄弟關係,哥們關係。誰的能力強,大家就奉他為大哥。春秋五霸都是這樣的大哥。戰國七雄,也是這樣的大哥。秦統一天下,封建的政治有前推進了一大步。秦始皇以武力統一天下之後。取消了以前的這種哥們兒關係,新建一種父子關係。從此以後,各地掌權管事的,我不再是你們大哥了。而是你們的爹。你們要得到的好處,必須經我同意,是我給你們的。

歷史的發展與政治的變化不是一撮而就的,有個慢慢發展的過程。秦的這種新的政治形式,還沒有成為所有人所接受的共識。當秦末天下大亂,項羽取得優勢地位的時候,他的政治理想就是做春秋戰國時的霸主,所以他稱西楚霸王。而且,他復立了六國的後裔為王。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而劉邦的志向決不是當一個霸王老大哥。他的理想是當眾人的爹。當初也有人給劉邦出主意,讓他復立六國後裔為王,劉邦已經同意了,就是因聽了張良的話,才取消這種做法。張良說了六七個不可的原因。其中一個是,一邦大弟兄跟著你鬧革命,現在你復立六國之後,將來革命成功了,你拿什麼東西分給他們?

這個問題看似和韓信沒多大關係,其實韓信最後的結局,正是因此。韓信是個軍事能力非常強的人,但他不是像蕭何曹參,陳平張良這些人是自始自終跟著劉邦幹的。他是半路投奔劉邦的。在劉邦拜他為大將之後,他也立刻顯示出傑出的軍事才能。在劉邦起兵東向與項羽爭天下之後。迅速平定三秦之地。韓信帶兵平定趙魏之地。這時,劉邦也與項羽展開了拼殺。

韓信做為劉邦的屬下,他的軍事行動,應該是為劉邦服務的。可是,看看平天下的過程,就會發現韓信不斷犯著政治的錯誤。

在平定趙魏之後,韓信應該繼續平定燕齊之地。可是,韓信聽了廣武君李左車的建議,休養觀望,壯大實力。李左車為韓信出主意,與戰國時諸候的謀士這主子謀劃是一樣的。他們沒有意識到,韓信上面有個主子。韓信壯大自己力量的時候,事實上形成了與項羽劉邦三足鼎立的一股勢力。這樣的情形,不管韓信是否想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與劉項一同爭天下的能力。劉邦對他不放心是正常的。所以,劉邦趁夜晚到他大營,收了他的兵權,分了他的兵之後,讓他平定齊國。

韓信平齊的時候,犯了兩個錯誤。一是當時劉邦的使者酈食其已經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齊王田榮投降了。韓信一發兵,齊王便把酈生給烹了。平定齊國之後,韓信請求劉邦讓他代理齊王。當他的使者見到劉邦正被項羽圍困在滎陽。見到韓信的請求大怒。劉邦說:「我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及欲自立為王!」這個時候,張良提醒劉邦說:你不同意,難道能阻止他嗎?如果逼反了他。就不好了。

劉邦畢竟是豪傑,一點就通,立即改口說:大丈夫要當就當真的,代理什麼!於是,就封韓信為齊王。

劉邦在最危險的時候,韓信不發兵相救,居然居功威迫。他被秋後算帳是非常正常的。

當項羽被滅之後,天下已經平定了。韓信無疑成了劉邦的心腹之患。韓信想不想反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這個能力。而且,他平定齊國之後,儒生蒯通一直勸他脫離劉邦,與劉項鼎足而三。只是韓信下不了決心。

韓信政治上犯的一個大錯誤是,他認為立了這樣大的功勞,劉邦會讓他成為一方諸候做齊王的。誰知,這只是他自己的一廂情願,不是劉邦的選項。所以,他很快就從齊王變成楚王。之後,又變成了淮陰候。這個時候,顯示出韓信不但政治眼光不行,而且情商很低。兩個事情可以說明,第一,他降為淮陰候之後,與樊噲等差不多了。樊噲對他一直很尊敬,以大王相待。但他頗以與樊噲同列為恥。另一個事,項羽的舊將鍾離昧在項羽死後,跑到韓信這裡。韓信居然在要不要收留他的事上舉棋不定。最終因此被降為淮陰候。

這兩個事情反映出的都是韓信與一般人身份的不同。就是他是可以爭天下的人物。是可以與劉邦平起平坐的人物。這正是古代做臣子的大忌。要不然你就起兵造反,成則為王敗則寇。要不然,就努力做個臣子。好好聽爹的話。韓信的心裡,一直把劉邦當成平等的哥們兒。這就是他的取死之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與韓信想當諸候不一樣。張良在政治上一直非常清醒。韓信封齊王,是張良代表劉邦去辦理的。在這一過程中,誰是劉邦的自己人,誰是劉邦虛與委蛇安撫的人,一目了然。

在革命成功之後。劉邦在齊國封張良三萬戶,張良堅辭不受。只要了個留候。這就是張良聰明之處,善於韜光養晦。與韓信爭做齊王,不可同日而語。

劉邦平定叛亂回來之後,聽說韓信已經被自己老婆殺了。且喜且憐之。且喜,說明他也有殺韓信之心。只是沒有下定決心,且憐之,說明他也知道韓信是並不想反的。想反他早反了。只是沒有給他個齊王噹噹,他心裡不高興罷了。韓信也不想想,劉邦把項羽復立的六國之後全滅了。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在國家大政方針面前,怎麼可能對韓信例外。

太史公史馬遷對韓信的評價說: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己能,於漢家功可比周、召、太公之徒。天下己集,乃謀叛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在《史記》中,留候張良列為世家,淮陰候韓信只進列傳。還是表示出一些太史公對二人的態度。

史曉生說:

首先,殺韓信的不是劉邦,而是呂后。

垓下決戰之後,劉邦收回了韓信的兵權,將其封至楚國,通過此舉,劉邦算是給韓信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警告。

之後不久,就有人告發韓信意圖謀反,對此,劉邦相當糾結。

抓還是不抓,在當時是個問題。

於是,劉邦找來群臣商議,不少大臣都說,趕緊發兵把韓信這小子給坑殺了吧(「亟發兵,坑豎子耳!」)。

但劉邦還是拿不定主意,於是又找來陳平商議。

陳平則說,陛下你如果發兵去攻打韓信,純粹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為啥呢?很簡單,單是用兵作戰,就沒人能比得過韓信。

劉邦想想也是,論行軍打仗,還真沒有比韓信更厲害的。

最終,陳平出了個主意,就是讓劉邦假裝出巡,等行至雲夢澤時,將韓信召來,這樣就可以一舉將韓信拿下。

之後,劉邦按照陳平的計劃,果真在召見韓信時,成功將其拿獲。

而被拿獲之後,韓信十分不忿,一直嚷嚷著說劉邦這是「兔死狗烹」和「鳥盡弓藏」,反正就是怎麼難聽怎麼說。

按常理來講,劉邦既然拿獲了韓信,並且韓信還嘴不乾淨,必然會將其殺了了事,但是,劉邦沒有。

最終,劉邦將韓信押至洛陽後,不僅赦免了韓信的罪狀,並且還將其釋放,只是將其的爵位降為了淮陰侯。

遂械繫信。至雒陽,赦信罪,以為淮陰侯。---《史記》

為何劉邦會不殺韓信?很簡單,因為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殺韓信,雖說韓信用兵如神,但劉邦也僅僅是忌憚他,而不是殺了他。

所以,劉邦才會僅僅解除了韓信的兵權,他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防範韓信會利用兵權惹出事來。

並且,劉邦也知道,韓信是個軍事天才不錯,但卻沒啥權謀能力,這樣的人,只要解除兵權,同時再嚴加看管,基本就可以安心了。

而真正想置韓信於死地的,則是呂后。

呂后之所以想殺韓信,原因也不複雜,韓信會帶兵會打仗,更重要的是,有著極高軍事能力的韓信不能為呂后所用。

自打劉邦試圖將戚夫人之子劉如意冊立為太子開始,呂后實際上已經和丈夫劉邦離心離德。

想當初,呂后以一個千金小姐的身份,下嫁給身無長物的劉邦,婚後一邊操持家務,照顧一家老小,另一邊還得替丈夫擔驚受怕。

甚至在劉邦犯事後,呂后一個婦道人家,不畏路途艱險,跑到芒碭山裡給劉邦送飯,但即便如此,呂后仍沒說什麼。

哪怕到了後來,劉邦和項羽相爭,而呂后作為劉邦家眷,卻被項羽當人質抓了起來關進大牢,這些苦難,作為妻子的呂后仍無怨無悔。

如果換了旁人,估計早就丟下劉邦而去,但呂后沒有,依舊跟隨劉邦。

而隨著劉邦的事業越來越成功,呂后的生活條件確實也好了起來,不再吃苦受罪,但新的煩惱卻隨之而來。

劉邦後宮裡的女人越來越多了。

當然,在那個時代,稍微有點能力的男人誰人不是三妻四妾,何況劉邦呢?因此,雖說對於劉邦不斷充實後宮不滿,但呂后倒也沒說什麼。

真正讓呂后爆發的,是一個叫做戚姬的女人。

其實最開始,呂后對於戚姬並沒有太多的敵意,但問題是,這個女人一直在給劉邦吹「枕頭風」,試圖讓劉邦把太子之位傳給她的兒子劉如意。

更可怕的是,劉邦居然表示同意。

而這就讓呂后說什麼都忍不了,她可以忍受劉邦身邊的女人越來越多,也可以忍受劉邦對自己不聞不問,但唯獨忍不了劉邦更換太子。

為什麼呢?因為當時的太子正是呂后的親兒子劉盈。

所以,呂后認為自己必須要做點什麼,來保住兒子的太子之位,而指望一哭二鬧三上吊去打動劉邦,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呂后就把目光投在了劉邦的重臣身上。

在她看來,只要能讓這些國之棟梁為自己所用,那麼劉盈的太子之位就無憂了。

於是,呂后開始分批次、有計劃地籠絡朝中大臣,而在這其中,對漢朝建立起到關鍵作用的「漢初三傑」,便是呂后的第一個目標。

而「漢初三傑」中的張良、蕭何或是出於自保,或是出於家族考慮,最終紛紛投向了呂后,並且在關鍵時刻還曾對呂后出手幫助。

比如張良,在呂后苦惱如何才能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時,是他給呂后出了個主意,請來了「商山四皓」,這才讓劉邦認定劉盈「羽翼已成」,隨即打消了更換太子的想法。

而蕭何,在呂后決意除掉韓信時,正是蕭何仗著韓信與其交情深厚,才得以把韓信誆騙至長樂宮,最終讓呂后成功誅殺了韓信。

但唯獨韓信,始終不肯向呂后低頭。

期間,呂后不是沒有嘗試過籠絡韓信,比如在韓信被貶為淮陰侯之後,呂后就授意自己的妹夫樊噲對韓信多加示好,將其爭取過來。

因此,在韓信前往樊噲家中拜訪時,樊噲對韓信不僅行「跪迎」大禮,並且自稱為「臣」,甚至還陪著笑臉,尊稱韓信為「大王」。

信嘗過樊將軍噲,噲跪拜送迎,言稱臣,曰:「大王乃肯臨臣!」---《史記》

要知道,當時韓信已經被貶,級別並沒有樊噲高,同時樊噲可是敢在項羽面前吹鬍子瞪眼的人,為何他會在見到韓信後,如此的「卑顏屈膝」呢?

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呂后授意他,一定要尊重韓信,以便將其拉到己方陣營。

但可惜的是,從韓信事後的反應來看,呂后授意樊噲籠絡他的計劃,並沒有成功,不然韓信也不會在出了樊噲家門後,自嘲道「生乃與噲等為伍!」

韓信這句話的意思,並非是不恥於樊噲這樣的粗人「為伍」,實際上他要表達的是,他不願意和樊噲這等為呂后「爪牙」的人為伍。

而這邊沒有籠絡韓信成功的呂后,必然會將其除掉,畢竟韓信這個人的能力實在是太突出了,既然不能為自己所用,那就只能毀掉。

所以,趁著劉邦率軍徵討陳豨期間,呂后利用蕭何之計,將韓信誆騙至長樂宮,最終在鍾室內將其誅殺。

而當劉邦平叛歸來,得知韓信的死訊後,第一個反應是「且喜且憐之」,為什麼喜我們都理解,畢竟劉邦一直都忌憚韓信,但他為何會「憐之」呢?

就是因為劉邦自始至終都不相信韓信會謀反,更沒有想到韓信居然就這麼死掉了。

因此說到底,殺韓信的並非是劉邦,雖說他心中划過這個念頭,但始終沒有下這個決定,真正想殺韓信的是呂后,原因則是韓信不能為自己所用,那就必然會成為自己掌權之路上的巨大障礙,所以除掉他是最好的辦法。

其次,我們再來說說張良為何不出手阻止韓信之死。

韓信被殺前後,張良並未出手阻止,更沒有為韓信求情,並且即便是在韓信死後,也未見張良對此事有過任何評價,這又是為何呢?

核心的原因,是張良不想引火上身。

張良歷來是個聰明人,早在劉邦登基稱帝,並開始大封群臣的時候,張良就極為明智地把麻煩拒之門外。

當時,劉封鑑於張良勞苦功高,就封賞給張良了三千食邑。

結果,張良果斷進行了拒絕,同時還向劉邦提出,自己希望能把他的封地封至留縣,那就心滿意足了。

「臣願封留地足矣,不敢當三萬戶」。---《史記》

為什麼張良會這麼說呢?這裡有兩層意思,第一,留地這個地方雖小,但卻是當初劉邦和張良第一次相遇之處,他倆正是在這裡遇見並結為君臣。

所以張良此舉,正是為了表達自己不忘劉邦當年對他的知遇之恩。

而第二,張良「不敢當三萬戶」的原因,則是他不想把自己放在火上烤,更不想日後成為眾矢之的。

這其中的緣故,是與當時其他人所受封的食邑有關。

劉邦大封群臣時,定蕭何為首功,因此蕭何就有了「開國第一侯」的美稱,而蕭何的食邑,卻只有一萬戶。

哪怕在不久後,劉邦又給蕭何追加了兩千戶,總共才不過一萬兩千戶。

另外排在第二的曹參,他所受封的食邑,也就只有一萬零六百三十戶而已。

而除此二人之外,剩餘的人,食邑均在萬戶之下,而這恰恰就是問題所在,也是張良拒絕三萬戶的原因。

如果張良接受了三萬戶,那麼他的食邑將遠超其他人,且不說劉邦會不會多想,單是其他人就不可能會心理平衡。

更何況,像蕭何、曹參等均是劉邦的老鄉,而張良只不過是半道才加入的。

因此,這明顯是一個坑,並且坑還很大,而作為歷來聰明的張良,他自然不願意眼睜睜地任由自己跳進坑裡,更不願自己成為眾人不滿的對象。

所以,為了不給自己樹立太多敵人,張良才會果斷拒絕了三萬戶。

而從這件事以及在漢朝建立後張良的行事準則來看,他明顯是一個不願惹麻煩,更不願把自己置身於麻煩之中的人,故而,在韓信這件事上,他同樣不願意來引火上身。

畢竟他也知道,是呂后一定要韓信死,縱然阻止也無濟於事,而一旦他出手,難免會讓呂后對自己有意見。

有道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深諳此道的張良肯定不會阻止呂后殺韓信。

而這只是其一,第二個原因,是前文講到的張良早已投入到呂后陣營之中,也就是說他是呂后一方的人,因此就更不會阻止呂后對韓信下手了。

當初,劉邦幾乎鐵了心要廢黜劉盈的太子之位,而呂后則急得團團轉,卻無計可施,最後還是有人建議呂后,讓她去找張良試試。

而剛開始,張良也是抱著「明哲保身」之意,因此在呂后的哥哥呂澤前來求計時,張良推說自己也「愛莫能助」。

但最終,張良卻為呂后獻策,讓她去請商山四皓,這才最終打消了劉邦的想法。

具體呂后是如何讓張良「就範」的,這在史料上沒說,但張良能為呂后出這個主意,就說明呂后必然是許諾了一定的條件,而根據個人見解,這條件大概是許諾保張良後人富貴無憂。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張良已經默認自己是呂后陣營的人,只不過他不像蕭何那樣跑前跑後為呂后「服務」,只是端坐幕後出主意而已。

而這樣的態度,也正是張良不阻止呂后殺韓信的原因,既然都和呂后達成一定「交易」了,他自然不會從中作梗壞了呂后的計劃。

更何況,張良與韓信也並無太大交情,雙方頂多只能算是同僚,再加上原本和韓信關係密切的蕭何,都幫呂后出主意殺掉韓信,因此,張良就更沒有必要去阻止這一切的發生了。

只是可惜的是,韓信雖是軍事天才,但卻沒啥權謀,因此最終黯然隕落。

總而言之,張良之所以眼睜睜看著韓信被誅,而沒有出手阻止,主要的原因還是跟張良「明哲保身」的態度有關,同時加上他已經是呂后一派成員,以及他和韓信並無太多交情,故而才會對此不聞不問,任由韓信被誅殺在長樂宮的鐘室內。

知未是也說:

謝悟空!劉邦一向很尊重張良,他一直把張良當先生看,對張良的意見和建議基本上言聽計從,這一點可以從劉邦對漢初三傑的評價中就能完全感受到,劉邦把其他兩個人直呼其名,而唯獨稱張良為子房,可見,劉邦對張良的感情要比蕭何和韓信深。

張良主要是從戰略層面為劉邦和漢軍思考問題,往往深謀遠慮,深得劉邦尊重和佩服,火燒棧道、還軍灞上、定都長安等,充分展示了張良的遠見卓識,正如劉邦所言,運籌帷幄、決勝千裡我不如子房。

張良出謀劃策,往來著眼於長遠,這就決定了他思考問題的高度和深度,事實上,張良不僅僅思考國家和軍隊大事善於從大處著想,他對待功名利祿和個人進退也比其他人有智慧,當韓信向劉邦討封假齊王時,張良在功成名就之時選擇了隱退,他放棄了劉邦對他的高官厚祿,志願到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去,臨走之時,不忘旁敲側擊和提醒前來送他的韓信,可惜韓信卻不以為然,仍然還要當他的楚王。

韓信如果是一個有政治遠見的人,一定會從劉邦把他從齊王轉封為楚王這件事情中,感受到劉邦對他的擔心與猜忌,也應該從張良的隱退和提醒中為個人的前途與命運感到擔憂,但韓信畢竟是韓信,他沒有任何感覺和防備。

並不是張良替韓信不求情,因為張良自己都選擇了隱退;也不是張良不相信劉邦,因為此時的劉邦已不是從前的那個劉邦。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驕兵悍將歷來是封建帝王加強統治的扯肘,自古同艱苦共患難易,享富貴同榮華難。劉邦雖然沒有親手殺韓信,但韓信被劉邦去王封侯軟禁在長安,就是要殺韓信的前兆,只是韓信死在了呂后和蕭何之手,而此時的張良卻選擇了遠走高飛,既是他有心救韓信,也已經無能為力了。

遊戲宗師2019說:

那個時候他已經當上了皇帝,看見那些藩王韓信彭越等都想殺掉。劉邦在試探張良,看看張良是不是跟他一夥的。他敢勸嗎?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還保護韓信呢!

再一個韓信該殺,他本來是項羽的小卒。不是下象棋的人都知道這句諺語叫小卒過河頂大車,說的就是韓信。在項羽那邊不被重用,在項羽那當一個小卒。項羽是個自大狂,誰的話都不聽。要聽一句也至於烏江自刎的。更何況小卒韓信的話呢!

鴻門宴以後,劉邦不僅沒有被害死。又有張良發現軍事奇才韓信。到了劉邦那邊,劉邦也不喜歡他。又想跳槽,這個時候看到中介公司的厲害了,蕭何月下追韓信,追回來韓信大軍事家才有了用武之地,可是這個人不知足,在劉邦與項羽關鍵時候不出兵了,非逼著劉邦給他封王才出兵。劉邦沒辦法給他封王,韓信果然厲害,幾天都殺敗了楚軍。又因張良計四面楚歌,徹底瓦解了楚軍的鬥志。才有了西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

話又回來了,劉邦當上了皇帝以後,才知道韓信的小人。才殺了軍事家韓信。

總結:韓信是傑出的軍事家,但不是很好政治家。政治家將就功成身退!張良最後功成身退才是英明的選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19571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