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孩是2+4學生,沒有參加中考,今年初三就進入省重點高中高一學習,高一第一次月考考試滿分750分,考了561.5分,語數外基本到達了110左右,物理考了74分,生物發揮很好考了92分,只是化學由於初中完全沒有學,只是利用暑假拉了2周,考試成績剛剛及格,算是把自身學習水平考出來了。我覺得高中各科學習的知識和初中銜接上沒有太多承接,學習方法上也大不一樣,初中學得好不表示高中就應該好,要看學生能否及時根據學習過程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中考是學生的一大轉折點,高中則是全新的起點,每個學生都有一飛沖天的希望,加油
中考成績只能說明你的過去,上了高中將是一個全新的學習氛圍,你周圍的同學無論能力和水平都和你接近,或是高於你。
要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如果你一上高中沒能及時調整到位,或在初中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靠輔導班,或刷題考上高中,第一次月考出現較大波動很正常。
我的一個學生在初中成績非常優秀,年級排在60名左右(全年級共有1200多人),因為家裡條件好,整體泡在輔導班,都是一對一,孩子沒有自己的學習規劃和目標,都是其他人在推著走。
上了高中,全封閉式管理,家長在再也沒有機會出手相幫,只能靠自己,而自己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再加上一貫的優勢蕩然無存,心裡也承受不起,第一次月考直接考到1000名以後(全年級共1150名同學)。
其二,數理化的功底和深度學習的思維方式也很重要。
初中數理化相對高中難度有限,初中通過刷題可以彌補思維的局限性,而高中知識體系複雜,難度增強,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所以做題必須是做一道,算一道,要完全融會貫通,否則就是無效學習。
文科雖然說初高中有差別,但是短時間內,成績不會下滑的太厲害,而數理化立馬見效。
因此,中考成績與高中第一次月考成績差距大也很正常,普遍存在,所以要想在求學的路上越走越遠,必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健全的思維模式。
從大多數學生考試成績看,都會出現差距較大的情況,主要原因是高中第一次月考是綜合性變化很大與中考科目不同,且進入高中學習後,學習環境和教學科目及老師的授課方式不同,都會造成學生不適應,需要一段時間的改變,尤其是高中課程多,學習科目難度增加,學習方式要改變,以適應高中學習階段的要求。
謝邀,我是初高中數學老師,帶過初中生也帶高中生。比較了解這個情況。
中考過後的暑假非常重要。對於要上高中的「準高一學生來說」一定要在暑假通過自學或者是報班,上一些銜接課,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過渡過來高中學習的狀態。一旦到高中,高一最開始九科都學,就會出現顧不著的狀態,而且講解節奏很快,也會造成跟不上節奏的狀態,這樣就會整個成績會很糟糕。
相對於初中開始,有一部分孩子中考就是最巔峰的狀態,中考過後就會直線下滑,所以中考過後,考完高分,不要鬆懈下來,一鼓作氣,去把高中數學,物理,化學,或者是別的文科,提前背背,過過思路,只要提前預習了,腦海裡就會有個很深的印象,進而到高中就會很好的銜接過來。
第一次月考一般是在開學之後的10月分左右,可能是過完十一假期就會考試,這時候一定要記得假期在家裡多複習鞏固,尤其是錯題本一定好好利用起來,因為科目增多,會造成時間不夠,所以有時候覆習起來就會有氣無力,無從下手,錯題本在手,就不會感覺很慌,相反的,複習時候只需要看錯題本就好了,比較高效率。
總之一句話,高中節奏與初中完全不一樣,要想高中學的好,一定好好利用暑假,只要開頭一飛沖天,後面穩紮穩打的去學習,高考也會很不錯的!
我作為教師,從專業角度談談。首先是有些同學產生了鬆懈思想,認為拼死拼活終於考上高中了,先歇歇緩口氣。氣可鼓,不可瀉。正是古人說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其次,部分人不太適應新環境,新的考題,導致成績滑坡。這部分同學會很快迎頭趕上的。最後,可能是命題人故意為之,或試題偏難,或改卷過嚴,人為造成同學成績大滑坡。挫其年少的銳氣,培養其「學海無涯,永不滿足」的意志,便於今後沉下心來學習。總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原因實施不同對策。適當地讓學生,跳一跳,摘個桃;壓低腰,好起跑!
中考只代表你初中的學業成績,也許你初中成績好,各科老師都在把你當重點培養和輔導。而到了高中,學習環境變了,學習氛圍也變了,老師的教學的方法也不同了,不再是反覆多次地講解,大多是講明白了,靠學生的悟性和自學能力,你也不是老師眼裡的重點培養輔導對象,而就是一個普通的學生罷了,所以會出現中考與高一月考差距很大的現象。
如果此時你產生了失落感,還抱著初中時的學習態度,那麼,可能你的學習成績會直線下降,一蹶不振。如果你能調整自己的學習態度,儘快掌握學習要領,適應老師的教學方法,你的學習成績就會很快提高的。
作為一名高中生家長,就這個問題談一點體會吧。
首先是學習環境的變化。上了高中,來到了新的學校,周圍的人事物都是全新的,對於老師、同學都要重新認識和適應,特別是住校的孩子,既要適應第一次身邊沒有父母的獨立生活,又要適應幾個人一個屋簷下的集體生活。這些本身都需要時間,如果這個「適應期」過渡不好,勢必會或好或壞的影響學習成績。
其次是學習內容的變化。初中的內容相對簡單,一定程度上體現不出學生的潛力如何,有些同學之間拉不開差距。但高中的學習內容明顯要深得多、難得多。有些初中底子差,上了高中又沒有及時改善提高學習方法或本身潛力不大的學生就會與好學生拉開距離。
第三是學、教方式的變化。初中教學,很多時候還是靠學校裡「老師抓」,回到家裡「父母盯」,只要看管到位,學生的成績一般不會很差。但到了高中,課業難度加大了,很多家長已經輔導不了了,家裡「父母盯」的這一環已經不起作用了。老師也不會人盯人、手把手的那樣交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便尤為重要了。如果以前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就很難在高中取得好成績,入學後成績下滑就成為了必然。
如果你是這樣的話,證明你初中學習的好,成績優秀。
高一入學後第一次月考成績不好,主要原因中考後,你滿足於已經考上了高中,沒有注意和高中的銜接問題,沒有利用中考後,高中開學前這段時間,對高一課程進行預習和學習,很多同學注意了這個問題,人家進行了預習和學習,所以,人家學習的較好,成績也不錯。
還有另一方面的原因,高中的課程都是全新的知識,和初中雖有聯繫,但主要是一些更深、更新的東西,再加上你沒有預習和學習,學習起來,比較費力,感到比較難,這樣的話,肯定沒有學懂、學透,自然成績也就好不了。和初中生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題主說的差距是好的差距呢還是不好的差距。如果是好的差距,證明這些同學上高一後學習按步就班發揮良好,比之之前的中考成績還要好。如果是不好的差距,說明這部分同學上了高中後放鬆了學習,或者說在一段時間內還不太適應高中的學習環境,所以才出現了這種不好的差距狀況,不過我想只要調整好心裡狀態,這種不好的差距是不會存在的。
中考題目非常容易,基本上每個同學都可以得一個比較高的分數,所以初中老師都會就考試內容反覆複習,手把手地教,直到弄明白為止。到了高中,很多科目一下子變難,很多老師也不像初中老師那麼講解詳細並且反覆講解,所以有些不夠自律的同學,他對自己的學習不夠負責,他就沒有認真複習,於是疑問越來越多,到後面越來越不明白,因此成績自然不好。一定要緊跟老師的節奏,一個個知識弄懂,這樣才能取得優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