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民辦教師是不是國家職工?_民辦教師屬於什麼職業

幸運客至說: 民辦教師是不是國家職工?這個問題問得好,我今天就要以理服人的明確回答這個問題。要以正確的歷史唯物…

幸運客至說:

民辦教師是不是國家職工?這個問題問得好,我今天就要以理服人的明確回答這個問題。要以正確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實事求是地回答這個問題,有兩個正確的答案。

1986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公立學校的民辦教師,不僅是國家職工,教師,而且是黨的幹部,是國家幹部隊伍中的一員。其理由如下:

1,他(她)們是那個時代農村最優秀的知識分子。有合格學歷(高中畢業生,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參加各種教育培訓,獲得了兒童教育學,心理學及教學法等內容的巜專業合格證書》),以及教育行政部門頒發的教育資格證。

2,他(她)們與公辦教師一樣,除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外,假期或放學後還被組織起來,上山下鄉,走村竄巷刷寫標語,宣傳黨的方針,政策。

3,他(她)們同公辦教師一樣,由學區領導(校長)統一調配到需要教師的鄉村小學任教,承擔著國家的基礎教育任務。黨的政策和國家《教師法》都規定:公民辦教師同工同酬。實際上,由於歷史的,地方財政困難等原因,民辦教師工資都不及公辦教師的工資的三分之二。(集體時代是得工分,參加服務學校所屬集體分配分紅,改革開放後是鄉鎮縣教育費附加統籌,統一發放工資。)民辦教師工資低不是他(她)們能力差,也不是教育局故意為之。而是時代的局限,是窮國辦大教育的無奈之舉,是國家對民辦教師的長期虧欠。

4,民辦教師是國家委託地方教育局組織考試,擇優錄取。(開始是推薦考核,德才兼備鄉村兩級黨委支部拍板錄用)。他(她)們都是為黨工作,為人民服務。承擔的是國家基礎教育,教書育人的偉大工作。是人類靈魂的人民工程師。而不是為某人代課或某個私人學校老闆賺錢的工具。

綜上所述,民辦教師是黨和政府在人民共和國內在特定歷史時期和特定條件下的人民教師,是黨的幹部,比較符合客觀實際。

除上述的正式民辦教師即現時所說的原民辦教師外,還有在公立學校為某位老師或偏遠窮無老師願意去工作的臨時代課老師。他(她)們既無資質,也無政策法律依據。他(她)們不是民辦教師,是臨時代課老師,是臨時合同工。改革開放後,外國資本湧入我國,其中一部分外資或民資糾纏在一起,在我國註冊辦教育,購置土地建校辦學,有中小學和大學,稱私立學校。在私立學校從事教學活動的老師,也叫民辦教師。因私立民辦學校以賺錢為目的,缺位公益事業含義。此民辦教師非原民辦教師,他(她)們成了資本家賺錢的工具。他(她)們是國家職工,只要老闆為他(她)購買五險一金的社保就是。

原民辦教師是中國特定歷史條件下窮國辦大教育歷史背景下的特定產物。他(她)們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教師,共產黨幹部隊伍中的一員。是中國農村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功臣。由於歷史等諸種原因,和因計劃生育沒能轉正,導致目前他(她)們老無所養,病無所醫的尷尬境地。老實說,富裕起來的中國是虧欠了他(她)們。現在老是糾結他(她)們是不是國家職工毫無意義。與時俱進,切實保障他(她)們的老年生活,才能繼往開來,走進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時代,意義才更深遠。

那如何才能合理合法地解決原民辦教師的社保養老呢?

我想,我們是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黨的領導下改革開放,經全國人民的辛勤勞動,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2020年底,全國國民生產總值已達100萬億美元。為合理解決原民辦教師養老問題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特別是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華民族謀振興,為全體人民謀幸福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國已構建了依法治國的法律體糸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民生工程體糸。為合理解決原民辦教師社保養老提供了思路和路徑。那就是依法辦事,依據巜憲法》,《勞動法》以及教齡視同社保繳費的政策規定,吶入職工社保體糸解決。同時結合教齡多寡,享受不同的待遇。

一,凡教齡不滿10年的原民辦教師,統統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標準;

二,教齡滿10年以上,但不滿15年的,享受國家職工社保養老之標準;

三,教齡滿15年及以上者,享受公辦教師社保退休之待遇。

我們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全體人民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已富強民主的當代中國,不能讓原民辦教師在養老方面流汗又流淚。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

琨鈺599說:

民辦代課教師是不是國家職工,談點個人看法,首先說他們從事的和正事教師一樣的工作,都是教書育人答疑解惑。有的人從事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他們一心撲在教學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從這一點說不應該不算。

但要從待遇來講,沒有老保,沒有醫保。只有每教齡一個月十元二十元的補助,實在寒酸。不管從事教齡長短,誰會因為曾經當過教師而自豪。沒有資格炫耀。人家退休金都是四伍千或七八千,你十元錢買不了一盒好煙。這樣說又算不上職工。

很多教師和正義人仕都在網上呼籲和爭取他們的利益,但位卑言輕,沒有效果。至今沒有個說服力的官方文件,有的老民師己耄耋之年,有的己逝去。還能盼到什麼。

過去己成以往都是卸磨的驢。

深沉177461688說:

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產生於建國後到改革開放時期的民辦教師應該屬於國家職工!因為,當時他們有的掙工分,生產隊分給口糧,設施條件都很艱苦,這是當時的國情,是為了發展全民教育,提高國民素質,是國家統一指定的教育思路。並且當時他們工作的單位是公辦學校,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統一管理的。

再度夕陽紅tong說:

「民辦老師」這一稱謂,來源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因為國家急需大批有知識、有文化的建設人才。村村建小學,甚至中學,這就需要大批的教師。當時國家難於調撥這麼多公辦教師。因此,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在村鎮找一些有文化的下鄉、回鄉青年,通過選拔,進校充當了教師。他們在大隊掙工分,國家每月給津貼(教小學每月五元,教中學每月七元五角)。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改革開放後。生產隊沒有了,不掙工分了,統統給民辦老師每月發三十元的工資。以後再招的老師就是代課老師了。儘管也有個別人通過關係轉成民辦,也是 暗箱操作而已。這就是後來二千年前,所有民辦老師一刀切全部轉成公辦,而不包括代課老師。那時的民辦老師,鄉縣市省四級政府教育部門是有備案的。

綜上所述,民辦老師與公辦老師是一視同仁的,只是在待遇上一個是財政開支,一個是地方負擔。所以、他們是國家正式職工無疑。

面朝大海176913569說:

對這一問題我來說幾句。首先指出這個提問的提法不明卻,到底問的是現在民辦學校的教師,還是以前在國辦學校教學的民辦教師?要是問的是以前在國辦學校任教的民辦教師,為了和現在民辦學校任教的民辦教師加一區別就改為原民辦教師了。原民辦教師是在國家教育部門工作的正規人民教師,理應是國家的正式職工。原民辦教師屬於歷史遺留問題,當時國家招收這部分原民辦教師,因財政困難沒有錢發工資暫時就叫民辦教師。其實這部分原民辦教師是當時中國教育的主力軍。在80年代前期最多時全國已達到近500萬人。後來隨著師範畢業生的逐年增加,國家就對原民辦教師進行了分流。專政了一部分,其餘的就下崗了。以後國家有關部門對下崗的這部分原民辦教師,多次下發文件要求解決他們養老問題。因為解決他們養老問題的主體在省地方。所以各省根據當地的經濟情況,大部分象徵性的按照每個教齡每月10——20元補助費敷衍了事。當時只說隨著經濟情況會逐年增加的,結果自從92年開始至今大部分省沒增加一分。也就是說他們的養老問題至今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原民辦教師在60年代——80年代是中國基礎教育的主力軍,是中國教育的奠基者和開拓者。是他們摘掉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盲帽子,為國家培養了幾代有文化的建國人才。現在奮戰在全國各條戰線的主力軍有幾人沒有通過他們的培養?他們是中國教育的功臣,希望國家政府儘快合理地解決他們的養老問題!

阿不都瑪瑪維奇說:

民辦教師當然是國家職工,怎麼能不是呢。從形式與內容來看,民辦教師也是以教書育人為職業,肯定是國家職工,肯定是真正的人民教師,他們和公辦教師一樣,支撐起農村基礎教育的一片藍天,為國家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如果他們不是真正的教師,那他們教出來的小學生豈不成了假的學生了嗎。

透過現象看本質,民辦教師雖然是真正的教師,與公辦教師還是有區別的,關鍵在一個民字,說破天去也只能算是由教育部門選用的從事教學工作的臨時工,沒有編制,沒有納入國家財政預算,不吃皇糧,亦師亦農,待遇很差,這是不爭的事情,所以他們的老有所養的問題,應該列入國家的議事曰程,儘量解決。

當然,象我只代課了幾個月時間,算是假教師,就不用解決了吧。

楊老帥說:

民辦教師是不是國家職工?

這裡的"民辦教師"應該是指上世紀【工分加補貼】的【原民辦教師】吧。

放在當下肯定不屬於國家職工。但這是個歷史性的問題,就應該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去看。

那麼,如果放在上世紀呢?上世紀什麼叫國家職工?

在國家部門單位工作的人員應該屬於國家職工吧。比如在學校後勤工作的除個別公辦教師,多數人連中學都沒有上過,在學校幹上二三年多則五年,就轉為職工,享受與公辦教師一樣的待遇,上世紀這種現象很普遍也很正常。

但是,原民辦教師確實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眾所周知上世紀的民辦教師主要就是為解決教育師資不足而招收的,那時不叫招聘,【招聘】是改革開放後才如此稱呼。

當年民辦教師的招收與國家招收其它國家部門工作人員一樣,如工人,供銷社職工,伐木工人(也叫林業工人),養路段工人等等。所以,至今有些當年同一年甚至是同一天參加工作,一個進了國營單位領上了退休金,一個當了民辦教師,最後還是農民。放在當時,當民辦教師的肯定是比進供銷社,養路工,伐木工更要風光一些,這一點勿庸質疑。因為上世紀中國大陸沒有私立學校,在校工作的無論公辦民辦都是國家的在職教師。也就順理成章地屬於國家職工。當年民辦教師在人們心目中受人崇敬可想而知。

只是當時民辦教師要轉為公辦吃上國家糧,真的就沒有進入其他國營單位"轉正"那麼容易,那麼快,這也就是多數工分加補貼的民辦教師沒能堅持走到改革開放後還在教學崗位上的原因之一。

當然,也有堅持工作到1985.5.31徹底清退的【老民師】,但也不是很多。

對於這些尚存人世的老民師,總有不斷的爭議。

客觀地說,在上世紀的中國教育事業中,這些當年的年青有文化的勞動者,他們參與並推動了中國的教育事業,特別是對改變中國農村「一窮二白"的面貌作出的歷史性貢獻,是任何人都無法否定的。

至於後來時勢弄人讓他們重回到他們當初的農民身份,確實令人唏噓不已值得同情,而不是冷嘲熱諷,用時下一句小年青的話「他們的熱血曾經沸騰過,他們的青春也曽燃燒過」用保爾-柯察金的話說,在「鮮豔的紅旗上,也曾有自己的幾滴鮮血"是的在共和國成長的道路上,在共和國教育事業的沃土耕耘中也曾有上世紀工分加補貼的年青民辦教師灑下的辛勤汗水。

請善待尚存人世不多的老民師吧。

時值端午節來臨之際,在這裡衷心祝福老民師們吉祥健康!

也祝新一代教育工作者們幸福安,萬事如意!

1藍天1說:

上世紀60年代至本世紀初存在於廣大農村公辦中小學中的民辦教師。從擔負的職責看,是國家職工,民辦教師和公辦教師一樣,是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人員,受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的管理,也享受工資待遇。

但從戶籍身份和除工資以外的待遇看,他又沒脫離"農民"。農村戶口,吃農村生產隊糧油,有自留地,分田承包時有人口田,不享受公費醫療和退休待遇。

所以,民辦教師是教育發展實行"兩條腿走路方針"時期的產物,有它的特殊性。全國到1986年時起,己規定不再招收民辦教師。到2002年,已徹底退出公辦學校講臺。

至於現在民辦學校的民辦教師,當然不屬國家職工,它由民辦學校招錄,享受這些學校規定的工資待遇,但都要受《勞動法》、《教育法》、《教師法》等有關法規治理,參加社會養老保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2123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