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軍事家與軍事學家是兩個概念。軍事家是在戰場上成長起來的,是建立在一系列勝利的基礎上的。當然,指揮過戰役的指揮官往往都可以成為軍事家。相比之下,軍事學家指的是軍事學術單位與軍事院校的學術帶頭人,往往有幾本有代表性的著作,或者提出過有影響力的軍事學理論、觀點、概念。
很顯然不算!理由如下:
一、軍事家是指統領、指揮較大規模軍隊參與戰鬥、戰役、戰爭,並能克敵制勝取得較好戰績的一定級別的軍事指揮人員,或較長時期參與軍隊的創建、領導、組織、政工、後勤保障等,並卓有成效的專門負責人員。
前者如林彪、粟裕,他們勝多敗少,戰績顯赫。後者如周恩來、羅榮桓,一位是我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者,一位是卓越的政工幹才。
不是一定非要直接指揮打仗的人才能稱軍事家。
二、對比分析不難發現,張召忠兩個條件都不具備。他既不是軍隊的創建者和長期的組織領導者,也未指揮過較大規模軍事對抗行動並取得優異戰績,顯然不能算是軍事家。
三、那麼,張召忠教授到底應該算是什麼身份的軍事幹部呢?我個人認為,有兩個定義對他而言是比較恰當的:
1、軍事評論家
2、專業領域的軍事理論家【海軍並潛水艇】
通過網友的闡述,我明白了不是什麼人都能稱軍事家,更不能稱偉大的軍事家,只有全面參與親自指揮過世界著名的大戰,並且,指揮過的大戰役勝績多,而且得到了對手的認可服輸。偉大的軍事家必須有成套的軍事理論,在戰場上運用的到實踐。新中國只有偉大領袖毛主席才能稱上偉大的軍事家,偉大的軍事理論家!
我認為軍事家是在戰爭中產生的,一個軍事家的理論,要經過戰爭的的多次洗禮檢驗,才能是否成為軍事家指導戰爭的理論。張召忠教授軍事知識豐富,理論基礎渾厚,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軍事理論專家。但軍事專家不等同於軍事家,因此張召忠教授不能算作軍事家。
軍事理論研究與指揮千軍萬馬鏖戰疆場是有區別的,理論研究有多個學科,有研究戰爭歷史典例的,有研究兵器裝備的,也有研究綜合後勤保障的。
戰爭源自於資源爭奪,從部落械鬥到國家兼併都是為了財富與資源。
從冷兵器到現代化學彈藥,鋼鐵熱能武器一直都是軍事手工業到現代科技重工業轉換革命結果!
鐵流滾滾,蜂群式飛行器,深海核潛艇與鋪天蓋地的現代飛機正在改變戰爭模式!
軍事理論的研究重點遠不止研究歷史上的戰爭典例,對後勤保障與裝備研發才是今天的重點,軍事理論研究為總參與統帥部提供技術數據參考!
張召忠先生潛艇兵出身,深知海軍潛艇在軍事上的戰略戰術重要性!潛艇本身就是隱形作戰平臺,如何生產更加先進的現代潛艇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軍事家指的是統帥千軍萬馬的元帥,上將軍,過去做元帥,上將沒有太大要求!能徵慣戰即可。如今的元帥上將則需要豐富的,淵博的綜合知識,同時戰爭消耗的是財富,資源。巨量的物資損耗難以預計,一場戰爭下來,國力不知損失多少?
「一將功成萬骨枯」,無論冷兵器還是熱核時代,戰爭死難的人類都是相當慘烈的!
軍事家也好,軍事專家也罷!他們失業才是最好的結果!否則戰爭陰影依然會籠罩在人類頭頂。
2022.12.4.今天是我國《憲法》日,本想寫一篇有關《憲政》文章。
就是一說書的,怎麼能算軍事家呢?真正的軍事家都是帶過兵打過仗,指揮過某場著名的戰役,取得過輝煌的戰績才能算得上真正的軍事家了。像林彪,彭德懷,劉伯承,粟裕這些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們,無一不是身經百戰,戰功赫赫,像這些都可說是當之無愧的軍事家。
我覺得張召忠還不能算軍亊家,從嚴格意義上說,他是一個軍亊評論專家,軍事評論專家,不等於軍亊家。軍亊評論專家,需要軍亊常識就可以了,加上一點隨機應變,就可以勝任這個工作。
而軍亊家就要比軍亊評論專家強很多,不但要懂得軍亊常識,而且要有自己的軍亊理論創新。張召忠雖然在軍亊知識方面懂得不少,也岀過一些軍亊方面的書,不過都是常識方面的東西,都是非保密性的。
軍事家不是論你的軍事知識多淵博,或是在軍隊職務多高來評判的,而是要通過實戰指揮過大的戰役行動,取得重大戰果才能稱得上軍事家。比如,張召忠雖說是軍亊評論專家,少將軍銜,如果一個軍的部隊由他去指揮打仗,可能不一定能勝任。所以說軍亊專家與軍亊家是有很大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