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國外有哪些CAR-T療法?_國內car-t治療

無癌家園i說: 血液腫瘤治療界的「抗癌利器」——CAR-T療法 隨著2021年阿基侖賽注射液、瑞基奧侖賽注射液…

無癌家園i說:

血液腫瘤治療界的「抗癌利器」——CAR-T療法

隨著2021年阿基侖賽注射液、瑞基奧侖賽注射液先後在中國獲批上市,2022年西達基奧侖賽獲美國FDA批准上市,CAR-T療法已然進入井噴期。

作為一種「活的」藥物,CAR-T療法與傳統藥物有著很大的區別。它是一種治療腫瘤的新型精準靶向療法。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T細胞激活,並裝上定位導航裝置CAR(腫瘤嵌合抗原受體),將T細胞這個普通「戰士」改造成「超級戰士」,即CAR-T細胞,專門識別體內腫瘤細胞,並高效殺滅腫瘤細胞,從而達到治療惡性腫瘤的目的。與傳統的化療和造血幹細胞移植相比,它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更為精準,在提高療效的同時大幅減輕了毒副作用。

目前,CAR-T在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中取得了顯著的療效。

非霍奇金淋巴瘤

2022年8月31日,國際頂級期刊《Nature》發表了一項來自我國團隊的重磅科研成果,該研究首次報導了全新一代非病毒定點整合CAR-T技術的開發及其治療復發/難治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臨床試驗效果。

研究者們納入8例此前未經CAR-T治療的復發/難治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作為研究對象。患者首先經環磷醯胺和氟達拉濱聯合化療,然後輸注一次PD1-19bbz CAR-T,劑量為0.56×106-2.35×106個細胞/kg。部分患者中觀察到輕度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沒有觀察到免疫效應細胞相關神經毒性症候群(ICANS)。

在12個月的中位觀察期內,8名患者有7名(87.5%)實現了完全緩解(CR),1例為部分緩解,最後一次隨訪時有5例患者仍有持久的反應,生存期已超1年首位患者無癌生存已超2年,目前仍處於疾病完全緩解的狀態。

在最近的一次隨訪中,孫先生的所有檢查項目均達標,體重也比患病前增加了不少,臉色看起來也更紅潤了。他不禁感嘆:「經過細胞治療後身體感覺一下子就恢復正常了,親朋好友也都說我是奇蹟般地康復了,現在閒暇時還會去打打羽毛球,完全恢復了患病前的生活狀態。感謝新型CAR-T細胞療法,讓我還能看到兒子上大學。感謝醫院的精心治療,幫助我戰勝病魔,獲得重生。」


目前,無癌家園有一款靶向CD19或CD20復發難治侵襲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AR-T療法正在臨床研究中。


目前急招B細胞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T細胞白血病(T-ALL)、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肝癌、胰腺癌、結直腸癌、間皮瘤、卵巢癌等癌種!

想要評估病情是否能夠接受CAR-T療法可將病理報告、治療經歷及出院小結等提交至無癌家園醫學部(四零零六二六九九一六)進行初步評估!


逐步突破CAR-T治療實體瘤瓶頸,經改造抗癌效果突飛猛進!

CAR-T療法用於實體瘤的關鍵點就是實體瘤靶點的選擇,目前目前臨床在研的CAR-T項目涉及的靶點分布情況,以2022年最新的全球癌症數據為例,主要集中在GPC3、Claudin18.2、MSLN等熱門靶點上。

胃癌、胰腺癌:靶點Claudin18.2

作為國際上首個針對Claudin18.2的CAR-T細胞,CT041從2019年首次亮相就驚豔世界,其顯著的療效展現出對消化系統腫瘤的良好治療前景。

2022年5月9日,科濟藥業CAR-T細胞產品CT041治療消化系統腫瘤的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Medicine》雜誌上,這也算是首個發表於頂級學術期刊的迄今為止最大樣本量的CAR-T細胞治療實體瘤的臨床研究!

研究數據顯示

1. 所有患者的客觀緩解率達48.6%,疾病控制率達73%;所有胃癌患者總客觀緩解率為57.1%,疾病控制率達75.0%

2. 既往接受至少2線治療失敗的胃癌患者:客觀緩解率為61.1%,疾病控制率為83.3%。

除此之外,還有多款靶向CLDN18.2的CAR-T細胞療法。例如,由傳奇生物研發的LB-1904,用於治療胃癌或者胰腺癌,目前已經進入臨床I期試驗。此外,我國還有多款針對Claudin18.2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臨床試驗招募中。

肝癌:靶點GPC3(磷脂醯肌醇蛋白多糖3)

2022年8月18日,科濟藥業宣布,《Frontiers in Immunology》雜誌上發表了關於其自主研發的靶向GPC3的CAR-T細胞候選產品CT011治療晚期肝細胞癌的長期生存案例報告。

此項研究報導了1名晚期肝細胞癌患者在接受GPC3 CAR-T細胞與索拉非尼聯合治療後獲得了完全緩解(CR)和長期生存。

這是一名患有B型肝炎病毒(HBV)相關肝細胞癌的60歲男性,CT011聯合索拉非尼治療耐受性良好。患者從第3個月開始達到部分緩解(PR),並在第一個 CT011 輸注周期後的第12個月達到完全緩解。腫瘤超過36個月(超3年)沒有進展,在第一次輸注後保持完全緩解狀態超過24個月。

結直腸癌:靶點GCC/GUCY2C

2022年4月19日,上海斯丹賽生物宣布,其開發的實體瘤CAR-T產品GCC19CART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授予快速通道資格。

在ASGCT會議上,斯丹賽介紹了關於21例患者的最新臨床數據,其中13患者以1級劑量(1x106 cells/kg)入組,8名患者以2級劑量(2x106cells/kg)入組。根據實體腫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1.1),1級劑量組客觀緩解率(ORR)為15.4%(2/13),2級劑量組客觀緩解率為50%(4/8)。

除了靶點GCC外,結直腸癌另外一個有效靶點GUCY2C也是近期研究熱門,中國有一項針對7名患者的小型 CAR-T 研究,以結腸癌標誌物GUCY2C為靶點。該研究發現,2~3 例患者出現部分緩解和疾病穩定。

間皮瘤、卵巢癌:靶點MSLN

間皮瘤

2021年11月,來自美國的醫學研究者們發布了一項CAR-T聯合PD-1抑制劑的臨床試驗的I期結果在知名《Cancer Discovery》雜誌上,主要闡述了以間皮素為靶點的自體CAR-T細胞與帕博利珠單抗(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truda)聯用治療惡性胸膜間皮瘤(MPM)的臨床療效。

間皮素高表達於多種腫瘤組織,比如胰腺癌、卵巢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前列腺癌以及膽管癌等(圖片來源 PNAS)

在此項臨試驗中,共納入27例患有胸腔腫瘤的患者接受治療,其中轉移性肺腺癌1例,轉移性乳腺癌1例,其餘均為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

27例患者中,有23例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在CAR-T治療前進行環磷醯胺預處理,其中有18例患者接受CAR-T聯合pembrolizumab治療,5例僅接受CAR-T治療。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患者均接受過一輪既往治療,33%的患者接受過≥3輪的既往治療。

需要指出的是,惡性胸膜間皮瘤是一種PD-L1表達及腫瘤突變負荷均較低的惡性腫瘤,前期的臨床試驗也證明患者不能受益於PD-1/PD-L1免疫抑制劑的單藥治療。

入組的患者從確診到接受CAR-T治療平均間隔6.1個月,從CAR-T治療到開始帕博利珠單抗治療平均間隔6周。令人驚喜的是,在3×105~6×107/kg的CAR-T劑量範圍內,研究人員並沒有發現劑量限制性毒性沒有患者出現二級以上細胞因子風暴、神經系統毒性、及脫靶導致的副作用

在確保安全性和持續性良好的細胞製品的前提下,臨床效果也讓人格外驚豔!

23例接受治療的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中,CAR-T治療後的中位生存期為17.7個月,一年存活率為74%。而在18名接受了CAR-T+帕博利珠單抗聯合治療的患者中,中位生存期達到了23.9個月,一年存活率為83%。

更驚人的發現是,靶向間皮素的CAR-T療法有望在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中實現長期的疾病緩解。在治療後第4~6周的影像檢查中(n=16),有12.5%的患者的療效達到了部分緩解,56.3%的患者為疾病穩定。在疾病穩定或部分緩解的患者中,有8名患者能夠維持疾病狀態超過6個月。

卵巢癌

2018年7月,MaxCyte宣布,公司基於mRNA非病毒技術開發的治療實體瘤的CAR細胞療法已被FDA批准開始臨床試驗,同時,這也是MaxCyte全資擁有的第一個CAR項目MCY-M11,靶點正是間皮素(MSLN),通過腹腔內注射治療復發/難治性卵巢癌和腹膜間皮瘤患者。

小荷醫典健康問答說:

國外有哪些CAR-T療法?

商品名Kymriah,通用名稱tisagenlecleucel,2017年8月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治療急性B系淋巴細胞白血病。商品名YesCAR-Ta,通用名稱axicabtagene ciloleucel,2017年10月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用於治療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CAR-T療法就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英文全/稱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這是一種治療腫瘤的新型精準靶向療法,近幾年通過優化改良在臨床腫瘤治療上取得很好的效果,是一種非常有前景的,能夠精準、快速、高效,且有可能治癒癌症的新型腫瘤免疫治療方法。

本內容由北京博仁醫院 兒童血液科 副主任醫師 潘靜審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22454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