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每天跑5公裡,500個伏地挺身,500個深蹲,500個仰臥起坐,堅持3年會怎樣?_每天五公裡堅持100天

張來順說: 徒手訓練第19天,每天也進行跑步,跳繩,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徒手訓練 伏地挺身:每天100個以上。2…

張來順說:

徒手訓練第19天,每天也進行跑步,跳繩,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徒手訓練

伏地挺身:每天100個以上。20個為一組,寬窄距,磚石伏地挺身輪流來做

仰臥起坐:每天160個以上,仰臥起坐前幾天開始腹肌習慣了發力,就加了三個腹肌動作,每組50次,總4組。可以看我的視頻,裡面有詳細講解。

跑步:只有天氣給力,身體沒有異樣,我都會出去跑個5公裡,跑步目的是為了減脂。注意勞逸結合,看個人身體情況

跳繩:這幾天會比較頻繁,剛開始學跳繩,減脂效果也挺不錯。適合大部分人群

我現在的身體還能接受上面的鍛鍊計劃,而且我是沒有上班,自己待家裡,時間還比較自由,就這樣,每天都弄的比較晚。

如果按照上面要求來說:.每天跑步5公裡,500個深蹲,伏地挺身,仰臥起坐,時間先不說OK不,光說身體就吃不消。也沒有辦法恢復,一般人根本就練不了。

適合自己的訓練量才是最好的。

鍛鍊的目的是為了健康,堅持鍛鍊是為了自己身體能變得更好。

別忘了出發的初衷,活成自己的樣子,才是我們去追求的

歡迎關注轉發

一路同行…

八塊腹肌我來的路上

豁達的愛生活的傑傑說:

我同事老王今年57歲,每天跑5公裡。每天還做280個伏地挺身,上午140個,下午140個。500個可以分多次做。年薪他身高1米63,體重160斤,現在呢,他的身材比我苗條了。

現在130斤,比原來減了30斤。現在他的身體非常健康了,他每天都很有精神,心情好沒煩惱了。每天過得那有滋有味,他的身材也苗條了。

原來他很怕夏天,我們住在南方,因為一到夏天他的腹股溝呢溼漉漉的,皮膚呢就會發炎,皮膚會磨爛。走路都走不得,他生不如死,度日如年。

於是他就每天跑10公裡減了肥。吃了不少的苦。有時候他都想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算了,反正又沒人強迫他,何必要這麼辛苦呢?但他咬牙堅持了下去。經過半年以後,終於減肥成功。

他還做伏地挺身,上午做140個,下午做140個。我在網上看了,一位外國74歲的老人,花一兩個小時做了1000個伏地挺身。他是連續做的。

他減肥以後再也不怕夏天了,他的腹股溝皮膚再也不會發炎了。覺得生活能多美好了。

每天做500個伏地挺身,可以做得到,分多次做。可以每兩三個小時做100個。

每天500個深蹲也可以分幾次做,也每兩三小時做100個。

每天500個仰臥起坐也可以

分多次做,每兩三個小時做一百個。

做上面的幾項運動都要循序漸進,慢慢來。逐步增加。

如果每天跑5公裡,500個伏地挺身,500個深蹲,500個仰臥起坐。堅持三年,一是滿身肌肉,身上沒有一點贅肉。也可能比較瘦,也可能會受傷。

我自己呢就每天散步18,000步,上午6000步,中午和下午6000步,晚上6000步。

我呢,還會做伏地挺身,上午130個,下午130個。

我現在的身材標準,我重74公斤,身高1米68,但我呢,不會顯得很胖,不會大幅變變。

我的同事減肥很成功。

不過,沒有幾個人忍受得了。有幾個人能受苦呢?

沒有誰可以隨隨便便成功。成功是要付出代價的。你付出了,多半會有回報。

行遠健身說:

每天跑5公裡,500個伏地挺身,500個深蹲,500個仰臥起坐,不知道提問者想沒想過要用多長時間。5公裡,普通跑者20-30分鐘就能跑完,對於減脂或鍛鍊耐力,這個時間都不夠,有氧減脂要做45-60分鐘,即使是hiit也要20分鐘左右,高強度hiit時間更長。鍛鍊耐力需要的時間至少也要45分鐘,很多時候要超過1小時,即使法特萊克跑等鍛鍊耐力的課程,時間也不短。伏地挺身、徒手深蹲、仰臥起坐各做500個,時間至少也要90分鐘吧,這個鍛鍊強度,普通人根本做不到,即使有鍛鍊經驗的人也很難做到。

而且這個運動量有點大,很容易導致運動過量。一般而言,劇烈運動後的免疫力降低要持續1小時左右,經過24小時以後才能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機體免疫力降低,當遇到病菌、病毒侵襲時便容易罹患感冒、肺炎、胃腸道感染性疾病。因此,鍛鍊要講究適度,以鍛鍊後精神飽滿、不感到特別疲勞為標準,略感疲勞是正常現象。如果要完成問題中的這個鍛鍊強度,先做徒手鍛鍊,再跑5公裡,或者順序相反,恐怕提問者第二天就起不來床了。即使適應了,也沒必要這麼練。

這個鍛鍊計劃,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很骨感,放棄吧,現實一點,每天徒手鍛鍊45-60分鐘,有氧運動45-60分鐘,這個強度就差不多了。再說每天都鍛鍊固定的幾塊肌肉,肌肉來不及恢復,長此以往,肌肉和關節很容易慢性損傷,恢復起來也比較麻煩,尤其是關節損傷更加麻煩。別說堅持鍛鍊3年,就算半年,受傷的可能性都非常大,到時候又要修養,之前的鍛鍊幾乎全白練了,傷好後還得從頭再來。

如果要鍛鍊耐力,就用keep、hi運動、fit裡的耐力鍛鍊課程。

中國健體那些事兒說:

每天都這麼練,堅持3年下來身材會有改變,但身體大概率是要受傷的。即便不受傷,你也會「身心俱疲」。

在我看來,這套計劃有如下幾個問題:

1.訓練量太大難以堅持

  • 每天跑步5公裡:按照普通人的跑步速度,大概是在30~60min。
  • 500個伏地挺身:每組50個,需要完成10組。
  • 500個深蹲:每次蹲100個,需要蹲5次。
  • 500個仰臥起坐:練完上邊的4個動作,估計已經沒什麼體力了……

把這些都練下來,如果是街健達人、運動員、以健身和體能訓練為職業的教練,保守估計至少要1個小時的時間;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要花1~2個小時來完成,而且心率水平處於很高的狀態。

這麼練的話,體能確實上升得很快,身體也能瘦下來。但訓練強度太大,短期內會讓肌肉酸痛、身體疲憊,長期來說對關節壓力大、容易受傷,還會滋生牴觸情緒,很難堅持下來。

2.動作安排不合理

跑步是減肥最常見的運動,伏地挺身和深蹲分別練到上身和下肢肌群,仰臥起坐則是練腹肌的,乍一看似乎練得很全。

但如果從訓練安排的角度來看:

  • 5km長跑屬於低強度有氧訓練,伏地挺身、深蹲、仰臥起坐屬於徒手力量訓練,其實可以分2天做。
  • 伏地挺身側重發展身體前側肌肉力量(胸部、肩部和肱三頭肌),背部力量並沒有對等提升。伏地挺身做久了,很容易體態失衡,比如圓肩駝背。
  • 仰臥起坐並不是練腹肌最高效的動作,腰部、頸部都容易借力。

一邊是超大的訓練量,另一邊是並不完善的動作安排,健身新手這麼練,最開始可能很賣力、效果很好,但1個月之後,身體一定會抗拒這種訓練模式。

既然知道了問題,如何解決呢?

第一步:測試下自己的體能和力量

找個休息的時間,測測自己能做幾個伏地挺身和深蹲,跑步的最遠距離是多少,把這些數字都記錄下來。

第二步:安排一個循序漸進的計劃

跑步:以周為單位,每周跑2~4次。這周每次跑2km,下周每次跑2.2km,每周都增加一些

伏地挺身:從跪姿伏地挺身練起,直到動作標準。每周抽3天練習,每次做到力竭

深蹲:不跑步的那幾天,抽時間練習深蹲,從20個開始做

第三步:豐富訓練動作

除了伏地挺身和深蹲,再推薦幾個動作,全方位強化身體各個肌群:

動作1:引體向上(強化背部肌群力量)

動作2:平板支撐(強化腹部深層肌群力量)

動作3:V字卷腹(更孤立練出腹肌形狀)

用這些動作代替仰臥起坐,你的訓練計劃將更全面。

總結下: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動作,安排適合自己的強度,雖然慢一些,但是更安全。

不急於求成,才能讓你的健身之路更長久。

關注「中國健體那些事兒」,分享健身乾貨,暢聊體壇趣事!

小辰教練說:

我是一名國家二級運動員,也是一名健身減脂教練,專注於減脂塑形。

首先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應該在「動嘴」的階段,肯定一天也沒有實行過,因為實行一天99%的人知道有多難了,肯定堅持不了,能堅持1周的人肯定不會說「堅持3年會怎麼樣?」

分析

我來先來大體算一下這些運動要多長時間,以正常人剛開始運動計算,5公裡剛開始算你30分鐘完成,不慢了;500個伏地挺身(我試過一次做1000個伏地挺身,做到最後關鍵是很難做標準,手基本發軟了,做了1個多小時。我的體能在健身教練裡面算好的,我們經常有比賽),我算你40分鐘500個伏地挺身;500個深蹲不亞於伏地挺身,你剛開始運動,我怕你動作都不標準,40分鐘做完很給面子了;500個仰臥起坐,你的腰估計要斷了,還是算你40分鐘吧。動作之間休息10分鐘。

總計時間=30+10+40+10+40+10+40=180分鐘,3小時的運動,而且是高強度的。

這不是一個正常人能承受的,還說堅持3年。當然運動習慣之後,身體會慢慢適應,會變得輕鬆一點,但是這個起點不是一點點高,不用3年,一周就能幹廢一個普通人。能堅持下來說明你的骨骼驚奇。跑步能訓練體能和心肺,伏地挺身能鍛鍊到上身和手臂,深蹲能訓練到下肢力量,仰臥起坐能鍛鍊到腹部肌群及核心。3年下來,你真的「無敵」了,體能和肌肉力量都是槓槓的。

建議

我的建議是選擇合適自己一點的運動量,每天5公裡可以有,500個伏地挺身改成50個,分3~4組完成,組間休息1分鐘;500個深蹲也是改成50個,3~4組完成,組間休息1分鐘;500個仰臥起坐是改成50個卷腹,3~4組完成,組間休息1分鐘。

總之把這10%的量你先堅持一個月再說,能堅持下來已經非常不錯了;到第二月的時候,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增加適當的量,這樣子能堅持3年,你雖然達不到《一拳超人》裡面的光頭琦玉那麼厲害,但是也是人群中閃亮的一顆星,身體能力和自律性都是一級的棒!

感謝閱讀,我是減肥教練小楊,有什麼健身減肥的疑問,可以留言,小楊教練有問必答,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有更多問題關注我喲~~

獎勵教父的日常說:

5公裡✖️365天✖️3年共為5475公裡

500✖️365天✖️3年為54萬七千五百個

也就是你這三年需要拿出大部分時間來進行這5475公裡➕54萬個伏地挺身,54萬個深蹲和54萬個仰臥起坐。

這訓練量堪比一拳動漫裡的琦玉老師,不練到吐沫不罷休,最後成為最強英雄。但是這只能發生在童話故事裡,現實世界中你沒有條件去完成。天災人禍、婚喪嫁娶……

你總不能兄弟今天結婚,你還忙著做伏地挺身呢吧


首先訓練要有規律,健身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之上的,我也崇尚健康,熱愛健身但是連基本生活都進行不了,那麼一切都無從談起。

假使你說的這個要求真能堅持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三年後此人回怎麼樣。


1.比想像的更消瘦

目前的訓練計劃屬於超高強度,並且訓練時間過長。剛開始你會進步明顯,因為高次數的訓練量會讓你對目標肌群形成撕裂來收穫更大肌肉,尤其是500個伏地挺身前期會讓你的胸部迅速進步。

隨著時間推進,訓練量不變,而且都是徒手訓練,你會停滯不前。這裡不是說徒手健身不可行,而是你訓練單一併且沒有變式和升級計劃。

長期下去,你的身體會將訓練感受轉化為有氧訓練而非力量訓練。加上長期跑步,你的身體會更加精瘦,不會有很大肌肉量和爆發力。


2.關節受損

每天訓練,意味著你沒有休息日。即便你的肌肉沒有問題,但是你的關節可堅持不了多久。

適當的訓練會產生大量滑液加強並保護你的關節,但是過度訓練會讓你的關節磨擦頻率增加,帶來諸多風險。

重點說一下仰臥起坐,你長期如果用這個動作來練腹肌核心,會導致你背部疼痛,椎間盤和部分神經的損傷,因為該練習不符合生物力學,對腹肌訓練收益也不是很大。


3.免疫力下降

過度訓練會引起食物減退和睡眠不佳。你可能會覺得練得越累就吃的多就睡的香,這是不科學的。

每天訓練後都會有免疫抑制期,大約1個小時左右,要經過24小時才能恢復正常水平。如果你長期的訓練過度,免疫力水平永遠都是處於下遊,減少細胞生成,還會導致神經系統的疾病。


4.身體肌肉發展不協調

伏地挺身練習胸部和手臂肌肉,深蹲和跑步練習下身和腿部,仰臥起坐會訓練到部分腹肌,你看看說的這些部位缺了誰?

沒錯,你的背部!背部作為身體大肌群作用十分重要。你的計劃裡完全忽視了背部訓練,而且還有過度的腹部訓練(仰臥起坐對背部很不友好)導致身體發展不協調,會出現圓肩、駝背等一系列的體態問題。


5.核心力量強(唯一益處)

三年下來,除了佩服你的毅力之外,你獲得的唯一好處或許就是你的核心比較好了。首先你不會有過多的脂肪,並且你的這些訓練都會有核心參與。


科學訓練

健身最怕的就是光說不行動,也怕不計後果的行動,你需要有一個系統的健身方法和好的飲食計劃。科學訓練才是你健康生活,保持身材的訣竅。

🔻🔻🔻

更多精彩健身內容

迥然有異,希望努力解決到每個人在健身中出現的特定問題~

御行健身說:

每天跑5公裡,還有伏地挺身、深蹲、仰臥起坐各500個。堅持3年會怎樣?實際上,這個健身方案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頂多有一個短暫的開始,卻不可能有3年後怎麼樣的問題,因為:練不動。

問題1:不切實際的「龐大」運動量

如果現實生活中有人提出這樣的訓練方案,無論是說者,還是聽者,都會覺得是在開玩笑。我們不妨估算一下這個方案的運動時長:

有一定跑步鍛鍊經歷的大眾跑者,5公裡跑的用時約在30分鐘上下。

以500個伏地挺身為例,假設每組10次,則需要50組才能完成,以每組用時10秒、平均組間休息30秒來計算,單伏地挺身一個動作練習的總用時就需要約33分鐘。500個深蹲和仰臥起坐,也按照伏地挺身的用時來估算,則三個動作的累計總用時將達到約100分鐘。

不過,運動鍛鍊可不是做數學題。在訓練進行的過程中,力量和耐力都會不斷衰減。這也就意味著,「每組10秒、組間休息時長30秒」的假設是很難在現實中得到執行的。到訓練的後半程,鍛鍊者很可能都無法一次完成一組動作,需要中途短暫停頓或休息一下才行,而組間休息則可能長達1分鐘或更長。

假設有能力完成「三個500」的訓練方案,大多數普通鍛鍊者的總用時也將遠超100分鐘。有可能需要120分鐘、150分鐘或者更多。

也就是說,伏地挺身、深蹲、仰臥起坐各500個,再加上5公裡跑,總用時至少需要130分鐘(2個多小時)。考慮到體能衰減、間歇休息時間延長等因素,則實際訓練中大概率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對於這樣一個方案,即便是有一定健身經驗的老司機,也是一個相當大的運動量,有能力實施者極少。如果鍛鍊者是一名新手,那麼更直接:無法完成,不用估算時長了。當然,也就無需討論3個月後會怎樣的問題了。

問題2:沒有休息日的運動頻率

即便我們假設普通鍛鍊者可以承受這樣的大運動量,也無法承受「每天練」這樣的高頻率訓練安排。

運動鍛鍊之所以能夠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運動能力得到提高,是因為身體在「鍛鍊-休息」的循環中實現了「超量恢復」。

在力量訓練中,肌肉在肌纖維這樣的微觀層面實現「微破損」,又在運動結束後的休息時間內吸收營養,進行修復,並且會變得更為強壯。於是,健身者的力量和肌肉都得到了增長。

假設「每天練」,就會發生以下這些情況:

其一,如此大運動量的練習,後續產生的強烈的延遲性肌肉酸疼,會持續好多天,並迫使鍛鍊者無法完成接下來的訓練。

其二,如果鍛鍊者一定要「堅持鍛鍊」(實質上是不顧身體能力、強行鍛鍊)、不休息,那麼發生過度訓練的風險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嚴重的疲勞感且長時間無法消除,訓練水平下降且一時無法恢復,乏力,精神和食欲不振,睡眠質量下降等都有可能發生。更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可能發生肌肉溶解。

事實上,越是有經驗、健身水平越高的鍛鍊者,越注重休息。即,不考慮休息的健身方案,肯定是不合理、不完整的健身方案。

問題3:混亂的訓練目的

當我們作出訓練安排時(實際上是在做健身方案),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訓練目的是什麼」,即為什麼要這樣練。

從這個方案來看,其目的應該是想通過「輕重量、多次數、短間歇」的耐力型力量訓練方式,再結合跑步這樣的有氧運動,來達到減肥的目的。如果真能做到,在這個健身方案開始後的一段時間內,減肥效果會相當不錯。然而,實際情況恰好可能和願望相悖:

如果是新手,一是無法完成這個運動量,二是根本不可能做到「輕重量、多次數、短間歇」這樣的訓練要求(這還沒有考慮對於動作的規範性要求)。即,讓新手用力量訓練來減肥,難度不是一點點高,而是相當高。如果有人說自己天賦異稟,那御行君無話可說。

如果某位鍛鍊者已經具備了完成「3個500+5公裡跑」的能力,那麼這樣的健身者早就擁有了不錯的身材,早就超越了普通減肥的境界,也根本沒必要用這樣的「超長時間、超多組次」方案來減脂。

從增加肌肉力量的角度來看,這個方案就更不合適了:

其一,組次數過多,訓練重量(自身體重)也是恆定的。體重雖然也有變化,但變化值對於力量訓練需要產生的刺激程度來說,可以忽略不計。沒有持續的、足夠的阻力刺激,肌肉力量增長就會原地踏步。當然,如此多組次的訓練量,本身就不適合用來增肌或提升力量水平。

其二,伏地挺身主要練胸、深蹲練臀腿、仰臥起坐練腹。從分化訓練的角度來看,訓練效率和效果不佳。當然,「一次練全身」的訓練方式也是可以的,但想達到理想的效果,對於訓練的技巧和體能要求反而更高。

訓練方案的改進

健身新手起步的原則很簡單:從適合自己的訓練量開始,循序漸進。訓練量越大、訓練頻率越高,並不等於效果越好。

如果鍛鍊新手想減肥,剛開始只要堅持一段時間規律的有氧運動就行了,比如每周慢跑3至4次,每次5公裡。不過剛開始有一個過渡期,應從適合自己的跑量起步。

力量訓練有了一定基礎的朋友,可以嘗試在力量訓練後緊接著進行20至30分鐘的有氧運動,減脂效果會很不錯。是不是一定要跑5公裡,並不重要。

如果想增肌或提升力量,建議採用分化訓練,那樣針對性更強,訓練效率和效果會更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2273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