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美越軍事實力相差那麼大,為什麼越戰美國還會失敗?_越戰為什麼美國戰敗

鄜延路節度使李說: 曾經有一位美國將軍這樣說過:「我們的軍隊在越南戰場上沒有打輸過一場戰役,但是我們的國家卻輸…

鄜延路節度使李說:

曾經有一位美國將軍這樣說過:「我們的軍隊在越南戰場上沒有打輸過一場戰役,但是我們的國家卻輸掉了在越南的這場戰爭。」也許這是對美國侵越戰爭最簡潔、最準確的總結。

越南戰爭是美國人心靈深處一個難以修復的創傷。擁有強大軍事、政治、經濟實力的美國,在中南半島的熱帶從林中苦戰多年,先後投入數百萬軍隊,戰場最高兵力達55萬餘人,並且動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所有現代化武器,最後卻遭受失敗,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沉重打擊。

越南戰爭,從1964年北部灣事件到1975年北越軍隊攻克南越首都西貢,一共十一年。對於越南戰場,美國遵循的是「南打北炸」,暨北緯17度線為基準,以南地區派出軍隊圍剿越共遊擊隊,以北地區派出大量飛機轟炸其軍事基地。

而美國的在北越地區轟炸效果也不是特別好,之前美國制定了「滾雷戰役」,「滾雷」戰役重點突擊的目標是轟炸交通運輸系統,主要是越南地區的清化橋,美軍認為,炸毀這座橋就可以癱瘓首都河內至南方的鐵路交通,使北方無法大規模支援南方右行車道。為此,美軍不惜代價,首先開始了對清化橋的大規模轟炸。

1965年5月3日中午時分,一支由79架飛機美國轟炸機編隊朝著清化橋飛去,這支轟炸機編隊包含6架F-105、21架F- 100、 2架RF- 101以及10架KC—135空中加油機。經過空中加油,所有參戰飛機都在3日的下午2時準時到達了目標上空。此時,地上北越的高射炮部隊開火,轟炸機編隊開始轟炸,在飛彈和火箭隊的轟炸之下,地面上煙爆沙塵滾滾,飛彈也擊中了清化橋,但是清化橋就是巋然不動。而攜帶炸彈的飛機因為地面上的風力始終偏離目標,最終只是炸了河堤,結果是地面上大火沖天,清化橋根本沒事。

第二天下午,美軍突擊機群再次去轟炸了清化橋。這次美機遭到越軍的猛烈反擊,同時越軍的米格-17戰鬥機升空攻擊美機,結果美國的2架F- 105飛機被擊落。於是美機隊對清化橋盲目掃射之後離開了。

到1965年5月中旬,美國空軍一共炸毀了越南北方的26座橋梁,但是唯獨這座清化橋仍然屹立在那裡。美軍飛機的每次突擊雖然都使這座橋梁暫時不能通車,但是經過越南人夜以繼日的搶修,又能再次使用。從1965年5月底到1967年初,美國空軍又對清化橋實施過多次突擊,甚至用運輸機投放水雷炸過橋,但仍然沒有炸毀它。

除了對大橋等重要目標進行轟炸外,美軍飛機還對一些重要戰略地區進行了狂轟濫炸。1965年5月9日14時,一批批美國飛機黑壓壓地從海面飛來,在永靈上空盤旋。永靈位於越南北方反美鬥爭的最前哨,是越南北方支援南方的前哨基地,因此成為美國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永靈人民對此一清二楚,早就做好了應敵的準備。

美機飛得很高,因為它們害怕越南高炮手的準確射擊,害怕民兵的步槍。年輕炮手們鎮定地選擇著有利時機,不時把密集的炮彈射向美機。激烈的戰鬥持續了將近1小時。北越人民軍的炮手們越戰越勇,敵機一架又一架地被擊中。人民軍最終取得輝煌的戰果,5架美國噴氣機葬身海底,多架被擊傷。這是永靈地區軍民繼5月4日和6日擊落13架美機的巨大勝利之後獲得的又一重大勝利。

而在越南的背後,則是中蘇兩個大國給其支援,而中國對美國警告:地面部隊不許過十七度線。這一次美國吸取教訓,沒有越過十七度線,就在十七度線以南地區圍剿越共遊擊隊。中國在國內經濟不富裕的情況之下大力支援越南抗美戰爭,向越南提供了大量的防空武器,使得北越的防空部隊迅速壯大,同時中國也派出鐵道兵和高炮兵一起協助越南的防空作戰和工程修復。在越南戰爭期間,中國一共作戰2153次,擊落美機1707架,俘虜美國飛行員42名,為保衛北越做出了重要貢獻。

1968年3月,美國在越南的侵略戰爭已經難以為繼。越南人民不僅沒有在炸彈下屈服,反而越戰越勇。而美國則深陷戰爭的泥沼之中,戰場上損兵折將,國內的反戰運動風起雲湧。總統詹森眾叛親離,在國內外壓力之下,被迫宣布將對越南北方的轟炸「逐步降級」,把轟炸範圍限制在北緯20度以南地區,隨後又於10月31日宣布:停止對越南北方的轟炸、炮擊和海上封鎖。美軍的「滾雷行動」至此以失敗而告終。

而在地面戰爭上,美國更是一灘爛泥。越南人展開了廣泛的遊擊戰,以每家每戶為戰鬥單位展開對美作戰。遊擊隊員採取伏擊、奇襲、圍點打援等靈活戰法,進行了多次的戰鬥。使得美軍以及南越軍隊顧東不顧西,而美軍又肆無忌憚地屠殺越南民眾激起 了越南人民的更多反抗,以至於「敵人」越打越多,真的是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1968年1月31日,正值越南的春節。凌晨3時15分,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分,位於溪山地區的淡山努機場一片寂靜。暸望塔哨兵理察・斯塔克剛剛接到上級的一個電話,詢問有無情況他回答說一切平安。3時25分,機場指揮中心再次詢問有無情況。斯塔克開始注意到機場西北角出現了幾顆曳光彈,幾分鐘後,突然槍聲大作,幾架直升機在猛烈的爆炸聲中燃起熊熊大火。

幾乎同一時刻,美軍和南越控制的36個省會、5個大城市、64個區府和50個戰略村,以及美國大使館、西貢飛機場,甚至是總統府和南越政府軍總參謀部,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攻擊。

經過三年作戰,美軍不但沒有消滅越南人民,反而被打得焦頭爛額,狼狽不堪。而越南人民軍卻越戰越勇,到1968年已經具備了反攻的實力。在此情況下,越南人民發動了聲勢浩大的「春節攻勢」。

在此次新春攻勢中,越南人民同美軍在溪山進行了越戰爆發後最為激烈的戰鬥。從1968年1月底到4月初,越南人民將駐紮此地的6000多名美軍團團圍困,猛攻猛打,戰鬥一直持續77天。溪山頓時成為美軍的「奠邊府」,變成了埋葬美軍的一座大墳場。

尼克森上任之後,決定扶植南越軍隊打北越,可問題是連美國人都打不下來,那無能的南越如何打啊,在越南反覆攻打無效的情況之下最終決定撤出越南。

客觀地講,美國的失敗並非由於軍事上的無能,而是輸在這場戰爭的特殊性上。首先,美國所進行的這場戰爭是一場非正義的侵略戰爭,雖然美國政府為了掩飾其侵略行為,為自已披上防止共產主義擴張的外衣,但是當戰爭曠日持久,全世界人民,特別是美國國內,所有的輿論和國民都對這場在中南半島叢林中進行的戰爭深惡痛絕。

其次,越南軍民在胡志明和越南勞動黨的領導下,在中國、蘇聯等愛好和平國家和人民的支授下,表現出不屈不撓、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最後,在越南戰爭期間,越南軍民的背後始終站立著一個巨人—中國。中國的因素, 是越南取得抗美教國戰爭勝利的關鍵因素之一。

像素說說:

說一個真相,你可能不信。準確來說在越戰中,美國更像一個「守方」而越南則是「攻方」。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別急,下面我來告訴你!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好戰的國家,立國200餘年來,但真正安靜下來不鬧事的也就只有幾十年,其餘的時間基本上都在戰爭中或發動戰爭中,而且最熱衷發動「侵略戰爭」,最重要的是每次都會有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但是,無論你美國人的藉口有多麼的高明,都無法改變侵略的本質,上個世紀,美國發動的越南戰爭就是如此。

在這裡我先簡單說一下越戰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世界和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世界,兩者之間形成強力的軍事對立。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世界想遏制中、蘇代表的共產主義擴散,越南首當其衝。

1954年,越南開始反抗法國的殖民,在謀求獨立的過程中,美國給予了越南經濟上與武器上的支持,間接幫助越南擺脫法國的殖民統治。而在法國戰敗後,越南被分為南越和北越兩個國家,這其中南越屬於親美一派,而北越則是共產主義世界。兩者之間體制不同直接導致了之後南北越開戰,美國也加入了其中幫助南越,抵禦共產主義的「擴散」!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從越戰開始直至結束都沒有正式宣戰,而是稱之為衝突。因為美國顧忌中蘇兩國,畢竟中蘇都屬有核俱樂部成員,美國不敢也不想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在南、北越戰爭中,一開始南越便一直處於劣勢,有點被北越打的喘不過氣來,所以美國就一直給南越提供各種軍事援助,從槍炮、彈藥、藥品甚至派出軍事顧問等等來支援南越打這一場戰爭。到了戰爭後期,看著扶不起的南越,美國人再也坐不住了,直接派出軍隊參戰。

隨著美軍的參戰,這場戰爭被推向了高潮,古往今來沒有哪場戰爭能像這場戰爭一樣!兩萬架戰機在戰場高空呼嘯而過、800餘萬噸炸彈無情咆哮。當然了,這裡面美國「貢獻」的最多,同時越戰也是美國空軍有史以來損失最為慘重的一場戰役。在交戰中,共計有不低於8000架敵機被擊毀,越南戰場上咆哮得中、蘇防空炮火成了美軍飛行員的夢魘。美國人在這場戰役中見識到了什麼叫做全球最恐怖的防空炮火,損失慘重的美軍也不得不低下驕傲的頭顱!

那麼,問題來了,在美越軍事力量差距這麼大的情況下,為什麼最終美國還是失敗了,美軍也不得不低下自己驕傲的頭顱!

的確,我們不得不承認美軍所裝備的全套美式裝備與北越的裝備隔著「代表」,兩者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又或者說,這是一場不對等的戰爭,天平的向美方一方傾斜。但,最終美國人還是輸了,而且輸的很徹底!

主要原因在於這些美式裝備,無論飛機、坦克車,雖說先進,但這些飛機、大炮等等當初製造時,是用於二戰的,運用在歐洲的大平原上。主要用於閃電戰,講究速戰速決,最大化減少士兵犧牲。而美軍帶著這些裝備到越南戰場後就不那麼「靈」了。因為越南人建造了大量的碉堡,挖了無數的地下壕溝,讓美軍的優勢一下子啞了火。心高氣傲的美軍就這樣被拖住了,雖說美軍幾乎在所有戰役都「獲得了勝利」,但怎麼都沒令美國人想到的是,這一拖就是十幾年。

另一方面,美國本土也不平靜。美國的群眾從媒體中不斷了解到戰爭的殘酷,在加上美國參與越戰以來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看到的只有無數的同胞在戰爭中死去,這引發了他們極度的不滿。蘇聯方面看到了這點,利用間諜在美國行反戰宣傳,引發社會矛盾。

後來隨著美國的水門事件,美國國防安全顧問在水門大廈安裝竊聽器被抓的醜聞,與之後尼克森的辭職,美國也停止了對南越的很多援助,再到美軍撤出越南,越戰結束。

在這近20年的時間裡,美越雙方的炮火一直沒有停歇過,最終美國在共產主義逼人的炮火中與國內一浪蓋一浪的抗議中,低下了自己的頭,籤字畫押,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美軍處於一個被動的狀況,無論是戰場上還是國內,這些被動也最終導致了美軍不得不撤出越南戰場。如此看來原本應該是攻方的美國卻顯得更像一個「守方」!

薩沙說: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嚴格來說,美越的軍事實力並不是差距很大。

美軍在南越駐紮了50萬軍隊,南越還有幾十萬人。

但北越有110萬人死亡,60萬人受傷,33萬人失蹤,由此可以推算作戰部隊是多大規模。

而且,就武器裝備上,北越和美國並不算在代差。

就步兵武器上,北越基本是蘇制或者中國製造,性能不錯。越戰中後期,北越士兵人手一隻AK47。

而美軍在越戰時期,開始還大量使用M14步槍,後來才使用M16。

M14在叢林根本無法和AK47對抗,北越自動步槍反而更強。

至於輕武器方面,北越和美國是旗鼓相當。而就火炮方面,北越也有中國蘇聯提供的大量火炮,包括重炮,比如攻打溪山的2個北越步兵師加強了炮兵力量,配屬了122mm、130mm,甚至152mm的重炮,此外還有202坦克團的坦克支援。

雙方甚至在空軍武器上,也沒有代差。

在滾雷行動中,北越的米格17和米格21,到了1967年,北越空軍已經有了100架用於截擊任務的飛機。

而美國的F-8和F-105這樣先進但用於執行轟炸的美軍戰機已經抵抗不住,被迫大量使用F4鬼怪這種先進戰鬥機。

然而,鬼怪也被北越修理的很慘。

其實,雙方主要實力差距就是空軍,美軍的數量戰友絕對優勢。話說回來,當時就算蘇聯和美國為敵,未必能夠在空中獲得優勢,更別說北越。

不過,當時的空軍缺乏精確制導武器,所以對地支援能力還是有限的。

但這限制了北越軍隊大規模正面作戰,只能採用運動戰和遊擊戰的方式。

而美國之所以會失敗,在於他根本沒想打贏。

美國的目的只是保住南越,根本沒想去打垮北越。後來被北越打急眼了,才去轟炸北越,但仍然沒有出動地面部隊攻打北越。

這就等於自己單方面防守,任由北越去打,北越其實是穩贏不輸的,只有美國人會輸。

伏鵝羅漢說:

美國的軍事實力大,蘇聯的軍事實力也不小,雙方當時的科技含量的代差並不明顯!美國在越南戰場,北越軍後面是蘇聯,美軍的武器裝備要從地球的另一邊運過來,北越軍則更加迅速….再加上南越軍隊人數不如北越軍,戰鬥意志力不如北越軍,美國在國內的反戰浪潮中,不得不撤軍。

可笑的是,強大的軍事帝國蘇聯在幾十年後轟然倒塌,又過幾年後越南主動倒向美國,現在的越南居然公然宣布要建立像美國那樣的民主體制,開始搞民主政治改革….如此,當年的那場戰爭似乎已經毫無意義了..勝又如何?敗又如何?是非成敗轉頭,江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吳玉寧好說:

歷史上戰爭有幾種結束方式。

一是一方勝利,一方失敗,比如二戰的德國日本就是戰敗投降。

二是戰爭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戰爭,一戰屬於這個結果。

三是基本不分勝負,談判結束戰爭,比如兩伊戰爭。

四是因為付出大於利益結束戰爭,比如蘇聯撤出阿富汗,美國撤出越南。中印中越自衛反擊戰勝利後,中國軍隊撤出印度領土,撤出越南領土等等。

美國的越南戰爭因為中國和蘇聯隊北越的支持,雖然美國碾壓北越軍隊,但是得不償失,尤其溪山之戰殺死北越軍隊數萬人,血流成河,引起美國人民的反對抗議,美國政府權衡利弊後撤出越南。

那時代那些年說:

謝邀!

簡單一些回答!戰爭有正義的戰爭和非正義的戰爭,有侵略性戰爭和非侵略性戰爭,正義之戰能得到世界人民的支持,侵略性戰爭帶來的是民族的國讎家恨,所以必將失敗。

戰爭沒有勝負,戰爭可以推翻一個國家的政權,但永遠也戰勝不了一個民族。伊拉克,利比亞,眼前的阿富汗足已有力的正實非正義之爭,侵略別國之戰連遊擊隊都消滅不了,最後美國還是夾著尾巴逃跑了。

藍風破曉說:

說起越戰,就感覺讓人好笑,本來美國是提供裝備的支持,給南越提供軍事指導,幫著訓練南越軍人的。但是,到了後面看到南越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於是,美國從1964年8月開始,親自動手了。

這意思,是要從「韓戰失利的影響中」找回一點場子。

但是,美國這次「敗」得更徹底,不僅沒有把北越打服,而且在他們撤出後,北越直接把南越給統一了。

美越軍事實力相差那麼大,為什麼美國還會「失敗」呢?

北越背後有人

越戰,絕不是美國和北越之間的戰爭,是兩大陣營的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北越有兩個最重要的幫手,一是中國,二是蘇聯。

1、我國的幫助。

在1962年,我國就提供了可裝備230個營的武器裝備,是「無償提供」,絕不是韓戰時蘇聯便宜給我們賣裝備。

1964年的北部灣事件後,我國又給北越派來了鐵道兵、工程兵、高射炮兵等部隊幫助北越抗擊美國的軍事行動。

到越戰結束的時候,搭進去的錢財不算,我國有1446位戰士獻出了生命,長眠北越大地。

我國這幫助,那是相當實誠。

2、蘇聯的幫助。

蘇聯既沒有派前線部隊,也沒有派後勤部隊,但從1965年開始,派了武官到北越,然後來了一批軍事顧問,還有很多情報人員。至於裝備,蘇聯提供了坦克、高射武器、地對空飛彈設施、小型戰艦、高級雷達探測系統及戰鬥機和轟炸機。

從1965年開始,蘇聯成為了北越的第一大援助國。這一刻起,北越就緊抱大腿不放鬆。而蘇聯在北越和美國開戰時不斷提供裝備,在美國走了後,還提供裝備和金錢。這意思很明顯,要制衡。蘇聯對越戰後的越南提供各種援助,直到蘇聯解體。

因為中國和蘇聯的大力援助,讓北越對付美國,還有一戰之力。

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單單靠北越自己完成保衛戰,無異於痴人說夢。

越南的地理特點太複雜,美國裝甲部隊有點展不開

越南山地眾多,越往北走,叢林地帶越多,坦克根本展不開。

坦克的最佳使用場所在西貢附近,但人家北越人可不在西貢和美國人死耗。所以,美國人的地面部隊,除了空中飛機的轟炸支援,在其它方面並不佔大的優勢。

而且,北越人擅長打遊擊戰,也擅長夜戰,這讓美國人吃不消。

美國從1964年開始,與北越幹仗,到1969年後,地面部隊陸續開始撤離,1973年以後,所有的空中轟炸也都停了。

這次,美國要比在朝鮮的局面還要慘,先後派出了56萬軍隊,死亡5.8萬,這死亡數,要比韓戰死亡的還有多兩萬。關鍵是,回去後,越戰士兵並不受美國民眾的支持和理解,因為這是非正義的戰爭,因此,回去的士兵自殺的也很多。

一句話,越南的地形特點比較複雜,這導致美軍對付北越確實不容易。

北越的軍隊有著堅定的意志和崇高的信仰

搞經濟建設,所謂的「資本主義國家」好像有一套,但要論起打仗,社會主義國家好像更強,比如我國的解放軍和志願軍,實力強悍的一塌糊塗。朝鮮人民軍,也是能橫推南韓。而南越比起北越,則弱的不可想像。至於,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蘇聯,在二戰中的表現,則是讓人佩服之至。

一切說明,一個國家,一個部隊,只要有著崇高的信仰,只要有為祖國奮力拼搏的精神,那麼,就很難被徵服。朝鮮、北越、中國、蘇聯,這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幸虧美國撤了,如果不撤,在中國和蘇聯的繼續支援下,美國仍然難以快速取勝,那樣,勢必會陷入戰爭的泥潭中,很難出來。除非,美國用原子彈,但這個大殺器一旦使用,這個世界的危險就大了,因為很有可能爆發核戰爭,那樣的話,世界將沒有贏家。

美國的反戰呼聲太高了

美國介入越戰,美國老百姓的反響非常大,「反戰遊行」此起彼伏。作為一個號稱民主的國家不得不重視這一現象,因為這和大選有關,和執政黨的支持率有關。

美國從1968年開始,就有了撤離之意,而且也確實從1969年開始,地面部隊陸續撤離。

最後,在1973年的1月初,停止了各種轟炸。美國的影子再也沒有了。

從某種角度來講,美國反戰民眾,是北越勝利的另一大助力。

綜合來說,有四個原因決定了美國無法輕易徵服北越,只能灰溜溜地離開,一是北越背後有蘇聯和中國兩大佬在支撐。二是越南的地理特點決定了,美國取勝不易。三是北越軍隊的意志很堅定,且有著崇高的信仰。四是美國後院起火,反戰呼聲太高了。

無語觀潮說:

越南戰爭其本質為越南反抗美國入侵的戰爭,是發生在二次世界大戰後,1955年11月至1975年3月間冷戰中,東南亞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對亞州國際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任何戰爭取勝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越戰也不例外。

一,人決定戰爭勝敗關鍵因素。

戰爭勝負取決於人的因素,由於美越兩國國情的不同,形成巨大反差,美國走的資本主義路線而越南走的是共產主義路線,從凝聚力上遠超美國。由於當時美國的經濟在全球已經很發達了,富人都很多,他們絕大部分人都不願戰爭極其厭戰。反觀越南,反正貧窮,光腳不怕穿鞋的,民族情緒高漲,愛國熱情空前飽滿。亞州人有個共性頭腦靈,身材較歐美矮小適合運動作戰,敏捿。美國大兵過慣富裕生活,加之笨重裝備在叢山峻岭間與輕身如猴的越南兵鬥理應差太多,後來事實證明在這方面吃了不少虧。

二,美越戰爭地點在崇山峻岭間,屬於山地叢林戰,美國人很難適應。

由於越南屬於山區,叢林茂密,熱帶雨林的潮溼悶熱,讓不遠萬裡來到這該死的環境不但身體適應不了而且心裡難以接受。上過越戰的很多患上戰爭抑鬱綜合症,怕戰恐懼易怒常做惡夢。這就是特殊地理環境決定。遇到雨季一下幾十天都難說,長期下雨潮溼被毒蛇毒蚊蟲叮咬長紅瘡,紅疹皮膚爛掉苦不堪言,哪還有心思戀戰。加之越南得到中國軍事真傳遊擊戰,發揮極致,東躲西竄,搞得美軍神經繃緊恍恍惚惚。還有越南人會用美色誘惑美軍,動搖軍心,以至於戰爭結束留下好多後代在越南土地上。

三,囯際壞境,中國及中蘇聯盟的社會主義陣容迫使美軍妥協。

當時新中國與美國在韓戰中交過手,美國領教過中國軍人的血性,中國軍隊的勵害,非常忌憚。加之中國和當時蘇聯結盟及其他國家組成的社會主義陣營較強大。而美國的資本主義陣容在亞州只有韓曰,曰本算之間大點的,其次是印度支那,印度那時非正常國家,出兵支持美國。迫於國際形勢,美國自然畏懼,不得不妥協。

四,美國囯內反戰情緒嚴重,經濟嚴重受損加劇撤退決心。

上文說過美國不遠萬裡侵略別國,道義上得不到支持,囯內反戰情緒加重。各種遊行請願天天發生,加之打仗燒錢,人們都不願看著財富從腰包流失。供給補給線太長,疲於奔命,戰爭持續太長,兵員極缺難以補給。加之美國多黨制,總統,參眾兩院互相制約,諸多原因加劇撤退決心。

戰爭是殘酷的,希望人們永遠遠離它。和諧共生,合平共處,戰爭永遠沒有贏家。伊拉克戰爭,阿呼汗戰爭,科索沃戰爭,表面上美國贏了,結果呢?導致仇恨種族矛盾,發生911事件,恐怖襲擊。美國的好戰分子該醒醒了,放棄零和思維,維護合平,造福人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2361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