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我不太贊同,自古以來長三角都是以蘇錫常為代表性的,它是蘇南最富饒的一塊土地,這一點是沒有異議的。建國後雖然受計劃經濟影響,長三角地區發展並不顯著,但仍然比其他省份發展要快。
改革開放以後,長三角的經濟應該說是起飛了,也許有人對起飛這個詞不大讚同,那就說迅猛的發展吧。
為什麼說蘇錫常的經濟發展要優於其它地市?首先得益於它自古以來的良好根基,土地富饒,魚米之鄉,在農耕時代有一個良好的經濟基礎。改革開放以後,受天時地利人和影響,長三角的經濟發展開始騰飛了。
雖說蘇北的經濟自改革開放後也有長足的發展,但相比較而言,蘇錫常的發展要更優於其他的地市。
衡量一個地市的經濟發展,除了有GDP的數字,還要參考民眾生活的富足程度,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的活躍程度和發展速度。
自古以來,蘇錫常地區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較高,從我家族來說,老輩當中沒有文盲,我的爺爺和外公外婆都是民國初年生人,但他們都念過書,我外公寫一手好毛筆字。記得我外婆晚年時還在看繁體字線裝書《紅樓夢》。
蘇錫常人傑地靈,自古以來人才輩出:瞿秋白、華羅庚、吳諮、董祐誠、周有光、劉海粟等等。
我老家是常州,我一直以自己是一個常州人而感到驕傲。[呲牙][呲牙][呲牙]
南通排江蘇最發達城市第四還有待商榷!江蘇最發達的四個城市,南京,蘇州,無錫這三個沒有爭議,但第四個說是南通,就很勉強了。
先來看看江蘇各市的市區生產總值和人均生產總值,這個應該是比較有說服力的。
很明顯,南通都在常州之下!
再看一下各市的公共財政收入。
可以看出,常州616.6億元,南通639.3億元,看上去南通比常州多一點,但南通下面有如皋,海安,如東,啟東,海門等多個縣市,而常州只有溧陽和金壇兩個縣。發展質量關鍵看稅比,這張表上很明顯,常州的稅比是84.7%,而南通只有81.8%,常州的發展質量明顯好於南通。
從產值與收入比上也可以看出來,南通gdp比常州多了2200個億,但收入只多了23個億。
很明顯,南通的發展質量與常州還有一定距離。
所以說,江蘇最發達的四個城市排名應該是南京,蘇州,無錫,常州。
江蘇,是全國最發達的省份之一,擁有十三太保,也就是十三個地級市,這十三個地級市,不管把哪一個拿出來,放在全國範圍之內,都應該是響噹噹的。
如果你想把這十三個地級市,按發達程度來做一個排名,我覺得,第一名非泰州莫屬。
泰州,原本和揚州是一家,同屬揚州地級市,後把泰州單獨分立出來,組建了新的泰州地級市,組建初期,一無所有,經過多年的努力,現GDP排名,在全省中遊偏上。
如果僅僅考量GDP,泰州是不能排在全省第一的,如果綜合考慮,兼顧人文,全省最發達,泰州說第二,沒有人敢說第一。
這就是,泰州出了許多名人,遠的就不談,太多了,只談近的,只談當下,老楊就是泰州人,那是其他十二個市不配擁有的,古話說的好:得老楊者,江蘇省內最發達。
不說了,準備喝藥了,每天二碗,早晚各一碗。
江蘇四大中心城市肯定是南京,蘇州,徐州,無錫。南通進不了前4,不管是在輻射的能力上,還是在未來的發展上。
對於江蘇城市首位度肯定是省會城市,南京隨著大南京都市圈的建設,大南京都市圈帶動周邊8個城市一起發展,看得出南京城市的定位要遠比蘇州強大的多。
南京更是江蘇的文化中心醫療中心,對於南京很多領域要超越蘇州,雖然南京目前的經濟總量與蘇州有一定的差距,而南京的人口與蘇州也有差距。
但南京以前並沒有開放南京的戶籍,相對來說南京的戶籍落戶在長三角大灣區或許僅次於上海,落戶條件非常嚴格苛刻。
而現在南京已經開放對4個遠城區的落戶,對於未來10年南京的人口能否超過1,200萬,這種概率非常高。
從現在城市的房價可以看出,南京的價格遠比蘇州高,南京現在平均價格3.4萬,而蘇州的平均價格在2.3萬有1萬以上的差距。
現在的年輕人看得非常的明白,一個城市的能級非常重要,城市的格局非常重要,或許對於一些高科技人才選擇去南京的人要比去蘇州的多。
蘇州會是江蘇地區第二大中心城市蘇州整體綜合實力或許僅次於南京應該說與南京市相差無幾蘇州會是江蘇地區第二大中心城市,而蘇州整體綜合實力或許僅次於南京,應該說與南京是相差不擠的的。
蘇州這座城市非常求上進,過去10年蘇州的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如果單單從城市綜合建設的角度來看,或許蘇州要比南京和杭州都要強大,畢竟蘇州的金雞湖或許在整個長三角除開上海金融中心外,沒哪裡比得上。
畢竟蘇州對於南京來說,蘇州只是普通的地級市,而南京是副省級城市,另外南京還是省會城市。
對於蘇州人或許奮發圖強或許不服輸,但是城市能級的確要比南京低一些。
徐州會是江蘇省第三大中心城市,重點在於徐州市整個淮海區域最大的中心城市,而徐州的定位實際上在江蘇也是排名第三。
別看徐州現在整個經濟總量甚至要比常州還要低一點,但未來的徐州由於近千萬的人口規模以及徐州的地理位置,徐州超越常州是時間問題,而徐州超越南通更是時間問題。
對於徐州明顯對周邊城市產生一定的輻射,包括山東地區的棗莊,也包括河南地區部分,還有位於安徽地區的宿州,淮北等區域。
對於江蘇的連雲港以及江蘇的淮安宿遷也受到徐州的輻射,應該說徐州這個城市定位非常明確,而自古的徐州本身它的定位就不亞於普通的省會城市。
江蘇無錫市在江蘇省應該是僅次於上面的三大中心城市,排名第四,或許無錫的城市經濟總量是徐州20年都無法超越的可能。
但考慮到對周邊的輻射以及人口問題,無錫市在江蘇或許略微要低於徐州。
畢竟整個地區要均衡化發展,要照顧到整個蘇北地區,徐州又是蘇北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更是江蘇輻射周邊省域一些區域的中心城市。
南通這些年的發展非常快,而南通的經濟總量目前在江蘇地區排在第四,超過萬億僅次於無錫市。
但南通太偏了,而且江蘇本身規劃了三大都市圈就沒有南通,當然南通會是上海都市圈的次中心城市。
相對來說南通的人口流入遠不如徐州和無錫市,從未來的發展趨勢上看,南通的城市能級要比徐州和無錫市低很多。
南京是南京都市圈的中心,而蘇州是蘇錫常都市區的中心,徐州是徐州都市圈的中心,而南通只是上海都市圈的次中心。
所以對於未來而言,江蘇未來四大中心城市分別是南京,蘇州,徐州,無錫。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我覺得,江蘇是發達的四個城市排名為南京,蘇州,無錫,南通,應該是這樣排名,這就是我的看法[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幾個城市我都有往來,從發達和城市化來看,這個排名是有問題的,應該是南京、蘇州、無錫、南通。
蘇州無論是商業和科技或者人文,都和南京有不小的差距,唯一能夠超過的就是GDP總量和人口總量以及面積。
一個城市,作為居民來說,發達的概念應該是收入、物價、環境、教育、安全等多方面的綜合考量。
蘇州的強項是GDP總量,這是有由大量的製造業發展帶來的成果。南京作為省會城市,主要的優勢是服務業、商業等第三產業。作為生活來說,南京比蘇州更發達。
從城市面貌來看,蘇州園林比較小家碧玉,南京作為古都卻是有著濃濃的文化底蘊,並且南京自然景點更豐富。
總的來說,你要是想作為普通打工,可能去蘇州更容易,你要是想有品味的生活,南京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