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三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在現在就業特別難的時代,應屆生能考上鄉鎮公務員,這是一件好事,值得慶賀。
報考公務員之所以競爭非常激烈,是因為公務員工作非常穩定,勞神不勞力,福利待遇也不錯。公務員雖然不能讓你發財,但也能讓你一輩子衣食無憂,過上中產的生活。
第二、應屆生考上鄉鎮公務員,之所以有點迷茫,我想是因為有下面3點原因。
1、鄉鎮公務員是基層單位,工作和服務對象主要是當地群眾百姓,長期接觸弱勢群體,所以要有極強的責任心,愛心和耐心。
2、鄉鎮是級別最低的基層單位,晉升的名額少,提拔的空間有限。
3、鄉鎮所在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相對比較落後,醫院、學校等等生活配套比較差。
第三、應屆生考上鄉鎮公務員,未來如何發展?
1、鄉鎮公務員在基層鄉鎮工作是很鍛鍊人的,通過在基層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斷作出工作成績。只要德、能、勤、績、廉等各方面表現突出,就能慢慢得到提拔和晉升。
2、積累了基層工作經驗和人脈,可以想辦法調到縣城工作。工作滿年限後,可以報考省級或國家級的公務員。
3、參加縣城選調,也就是參加遴選,針對在鄉下工作滿五年的同志,這樣也可以調到縣級政府裡去工作。
最後,還需要特別說明2點:
1、作為一名基層公務員,必須要遵守好黨紀國法,勤政廉政,否則就會由一名人民的公僕變為階下囚。
2、作為一名基層公務員,要珍惜自己的職位來之不易,做好在基層貢獻一生的準備。因為任何職業的發展都是十分有限的,如果你的發展不能突破你職業的天花板,你要安心做好一名普通的基層公務員,依然熱愛基層的工作,依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我覺得道路挺明了的嘛。
首先祝賀你考上了公務員,畢竟現在考公務員就像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其次,你既然考上了,就先在本單位努力,勤勤懇懇的工作3到5年。如果你家裡也有做公務員的親戚,你可以試著找關係調到縣城裡去,如果沒有的話,在本單位工作3到5年,可以參加縣城選調,縣城選調是一個政策,針對在鄉下工作滿五年的同志,也就是參加遴選,可以考到更好的單位。
我有兩個親戚,一個通過村官考試考上了當地鄉政府,當年村官需要四年考核期才能轉正給編制。她都堅持下來,勤勤懇懇的工作,而且連續四年都被評上優秀村幹部。
最後工作了六年,領導一句話,就把她調到了縣城農業局去上班。
另外一個親戚通過三支一扶的扶貧考試考上鄉下單位,也需要兩年服務期。他在這兩年內也沒有渾渾噩噩的混過去,也是認真的低頭工作。最後領導看中他的穩重,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先把他調去巖瑞鎮政府,而後短短一年又把他調到縣委辦公室。
這上升速度,就是有關係的人也未必能這麼快吧。
所以,這個社會,無論什麼時候,什麼行業,都很優待工作認真負責,出色的人。
未來是否迷茫,關鍵看你自己是否有一顆上進的心,是否肯踏實努力的工作。如果你局限於已經考上的單位,覺得在這裡沒有出路,那就不可能再奮鬥,也就基本看到自己60歲的時候,也看不到更好的希望。
所以,你現在要做的就是沉下心來,耐心,認真的提升工作能力,豐富工作經驗。要相信,你的付出,大多數領導是看的見的。
1,一年轉正,二年任副主任,第四年看有機會提主任嘛!期間,有機會任駐(掛)村工作組長…(鄉鎮留不住人,中層位置很多的)2,第五年換屆,就看你能力了,一是工作二是人際,兩者兼有,剛好有位置,那麼提個副鎮長或者委員還是有機會的!期間可職級並行,提個四主,這個比提副科容易!3,切記,五年沒滿別借調,除非是不留檔那種,不然的話借多少年還要䃼多少年,我身邊三四個了,而且若是留檔那種,呵呵,關鍵時刻就是拌腳石!五年滿,沒上班子的,有借調或遴選機會一定去試試,平臺不一樣了,才能跳出機會!當然有人際的話,五年後直接調走!4,鄉鎮苦但是鍛鍊人,現在用人,尤其是主政鄉鎮的資歷,在日後考察縣副職很是重要,但鄉鎮難,尤其是到一二把手能管住自己的,太難!上去了,也會因為當年鄉鎮的事,下馬!身邊也是幾個!5,人生路每一步都是自己走,選了就別後悔!心態平和點,在你手裡幫群眾辦了個低保,颱風來時轉移了群眾,幫群眾接通自來水,修了條路,造了座橋,建了公園,引進了個項目,提升整村集體經濟!也是種成績,也是有獲得感,少想當官的事,踏事做得實事,老天會幫你的!
能考上鄉鎮公務員,就說明你很優秀。現在應屆生競爭這麼激烈,已經很不容易啦!基層工作難度大頭緒多,而且工資待遇相對於你的那些進私企國企的同學來說差了不是一星半點,所以必須耐得住寂寞。既來之則安之,熱心工作就會有出頭之日。
被錄取了,就不能隨便放棄了,試用期可以和單位申請,報組織部門,申請放棄被錄用,同意了可以,不同意不行。鄉鎮公務員有服務期,一般五年,服務期內不能辭職,只能辭退,辭退的話,一般五年內不允許再考。服務期滿,可以參加遴選
網友諮詢:
應屆生考上鄉鎮公務員,有點迷茫,未來如何發展?
我的答覆:
作為一名應屆畢業生,你能夠順利考上公務員的崗位,這對於你未來的人生來說是一個很重大的改變,因為你一畢業就得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相比於很多在找工作的大學生來說,已經取得了先天的優勢。
在任何一個職業發展當中,你越早進入這個行業,你未來的發展速度就會越快,因為年齡在任何一個行業,都具有比較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在應屆畢業就去公務員崗位工作,未來你的發展空間肯定不會小,針對接下來的人生規劃,我建議你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想進體制內工作,應屆畢業是最容易進入的機會
作為一名大學應屆畢業生,能夠考上鄉鎮公務員的崗位,相比很多普通大學畢業生,就已經擁有了一個比較好的起點。
在前面的一些文章當中,我給很多人分享過這一個觀點,就是想進入體制內的工作的青年,最好是抓住應屆畢業的機會,因為應屆畢業報考體制內的崗位機會多,上岸概率最大。
比如說在應屆畢業的時候,如果你符合參加選調生考試,通過選調生進入公務員崗位工作是最簡單的方式,未來的發展前景也最好,因為選調生是各級組織部比較關注的人才,一般工作4~5年時間就能夠提拔重用。
作為應屆畢業生參加公務員考試,還可以參加國考和省考,在參加這兩種類型考試的時候,可以報考定向招聘應屆畢業生的崗位,競爭相對來說並不大,考上的概率也比較高。
作為應屆畢業生,如果前面的選調生考試,國考和省考都沒有成功上岸,最後還有一個機會,就是參加各地的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這樣一年就可以參加四次考試,只要能力不是特別差,總有一次考試能夠成功上岸。
二、剛入職鄉鎮公務員,做人一定要低調,多向老員工學習
作為一名應屆畢業生,如果你順利考上鄉鎮公務員的崗位,我送給你一個建議,就是到鄉鎮工作以後一定要保持低調,尤其是要注意向老員工學習,這是你提升能力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式。
鄉鎮的工作非常繁雜,基本上都是一些非常瑣碎的事情,也有一些工作並不是特別高大上,都是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事情,如果你能夠將這些事情處理好,對於未來你在體制內的發展比較有幫助。
你是一個剛剛大學應屆畢業的青年,對於工作上的一些經驗可以說是從零開始,這時候到一個新的單位工作,一定要注意向老員工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多向他們請教,我相信很快就能夠勝任工作崗位。
在學校讀書的時候,你可以無憂無慮地去學習知識,但是到了職場當中,不僅僅要學會幹工作的能力,也要學會做人,因為與人相處也是一門大學問,尤其是在體制內工作協調能力很重要。
三、鄉鎮是很多公務員的起點,爭取在五年之後晉升到副科級別
作為應屆畢業生,你到鄉鎮公務員崗位之後,我建議你確立一個小目標,就是五年以後順利晉升到副科級崗位,這是你人生非常重要的起步。
我是在西部省份一個小縣城工作,對於本地體制內的情況非常了解,也有很多朋友是最近幾年考入公務員的崗位,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一個青年在入職五年之後,能夠提拔到副科級崗位,就屬於發展比較順利的情況。
鄉鎮雖然說工作壓力比較大,需要完成的任務也比較繁瑣,但是在鄉鎮也是一個大舞臺,在這裡能夠成為你鍛鍊能力的好平臺,也能夠讓你在鄉鎮這個層面汲取足夠的營養成長。
很多年輕人可能不太想在鄉鎮工作,但是鄉鎮確實是年輕人成長進步的好地方,如果你在鄉鎮工作五年時間表現比較好,工作能力比較強,通常都有機會晉升到副科級崗位,相比於縣級機關要快很多。
四、提拔到副科級別後,可以考慮選調到市兩級的單位工作
作為一名應屆畢業生,如果你到鄉鎮公務員崗位工作五年之後,能夠順利提拔到副科級崗位,接下來就要有下一步的規劃,就是正確到更高級的單位去工作,尤其是到省市這兩級的單位工作。
鄉鎮畢竟是屬於正科級單位,你晉升到副科沒有太大難度,但是想要晉升到正科需要面對比較激烈的競爭,如果你能力不是特別強,遇到比較好的機會,很難晉升到正科級崗位,這是鄉鎮的限制。
在公務員崗位工作有一個比較好的機會,就是參加遴選考試,如果你能夠通過遴選考試到省市這兩級的部門工作,通常晉升速度都比較快,因為這些部門級別都比較高。
比如說你如果能夠選調到市一級單位工作,就是屬於正處級單位,如果是到省一級單位工作,就是屬於正廳級單位,在這些單位晉升到正科副處難度並不大。
五、在任何一個職業任何地區工作,最終都是要靠本事立身
作為一個剛剛大學畢業的青年,在這裡也有一點建議送給你,就是不管你在什麼崗位,什麼地區工作,最終都是要靠本事立身,不管是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都是一樣的道理。
現在網上有很多所謂的厚黑學,我建議年輕人少看這些書,因為這些書真的是遺害無窮,你看了這些書以後很容易就讓你的思想產生偏差,也比較容易讓你誤入歧途,最終悔恨不已。
現在你已經考上鄉鎮公務員的崗位,選擇了一份非常頻繁,但是卻又有非常遠大前途的工作,體制內晉升提拔的機制非常完善,整個過程也非常公平,如果你能力比較強,未來肯定會有發展機會,但是如果你能力不強,反而想搞一些彎彎繞繞,很有可能會害了你。
總體來說,應屆畢業就能夠考上鄉鎮公務員的崗位,這本身就是很多人羨慕的事情,對於未來一定要充滿信心,也要有清晰的規劃,所有目標都需要靠你努力才能夠實現。
本文由嶺南通途原創,點擊關注不迷路,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