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如果一個家庭真的不逼孩子學習,支持他的所有愛好,這個孩子的未來會怎麼樣?

小桐果子說: 未來好不好得看自己父母能陪自己到什麼時候。敢這麼不在乎學習又能支持愛好的家庭非富即貴。因為「愛好…

小桐果子說:

未來好不好得看自己父母能陪自己到什麼時候。敢這麼不在乎學習又能支持愛好的家庭非富即貴。因為「愛好」造錢造時間啊。普通家庭想把「愛好」打造成能變現,能以後維持生活的技能,很難。

如果父母活得久,那他的好日子能長久點。父母但凡出點意外,沒人給他買單,十有八九會混成底層。

因為現在各行各業太卷了。

不是說學習是以後生存立足的唯一途徑,但是是最公平的途徑。大學研究生博士都不能世襲,你愛誰誰,高考面前一律平等。對於普通人家來說,是最公平的最主要的能改變命運的方式。

現在孩子面臨的誘惑很多,自律性差,家長對孩子學習要適當逼一下,督促一下,有可能讓孩子多學點知識,該學習的時候完全放任學習,家裡條件還普通,支持「愛好」只能支持到初級情況,步入社會後會很難。有頂級天賦的都是少數,普通人能過上正常日子好日子的最主要途徑,還是讀書,將知識變現。

高級圓月7W說:

我的一個閨蜜吧(不過已經不來往了),她有倆孩子,大的是個兒子,小的是個閨女。大兒子今年36了,小兒子23。倆孩子都沒有學歷,大兒子上到初一,暑假過了該開學了,早晨起來不去。問為什麼不去?孩子說「就是不想去」,結果當媽的說,不想去就不去吧,你高興就好。從此就沒再上學,也沒工作。到了歲數因為長得帥,找個了媳婦,最後也離婚了,因為沒工作沒收入。

小女兒上到初中,總算畢業了,但是因為學習太差,被「分流」去了餐飲學校,畢業後分配在一個飯店,負責兩個桌,因為不認真,被炒魷魚了。現在在洗車店幫忙。

我的這個閨蜜的觀點就是,疼孩子,無論孩子幹什麼,都不反對,更不逼著孩子念書。

我這個閨蜜自己也是初中畢業,那時候有「頂替」一說,她在玻璃器皿廠做玻璃杯,早就下崗了。我們偶爾聚會,她最多的就是嘲笑我的母親管我太嚴,說「你媽是親媽嗎?小時候考不好就挨打,頂看不上你媽那樣的.......」

後來我們就不再來往了。

一個家庭真的不逼孩子,結果會怎樣?自己看吧。

澳洲中國大媽說:

這個我最有發言權,我來說說我們家的三個孩子。

先說說我們家的情況,我和前夫離婚後,在網上認識我現在的老公,他在澳大利亞,我就帶著我女兒移民來了澳大利亞,我老公有2個兒子,所以我們家有3個孩子,我女兒在北京上完小學過來的,我來澳洲的時候我2個兒子小學5年級,2個兒子雙胞胎,跟我女兒差不多大。

我家兒子就是放養式教育,孩子學不學習無所謂,他們喜歡打遊戲,我老公就買了很多遊戲給他們。

剛開始我很著急,一再給我老公說不能這樣,孩子要養成學習的習慣,但我老公說:孩子成人之前,我不想給他壓力,他們愛幹什麼就幹什麼。結果2個兒子回家就打遊戲,上網看視頻。

打遊戲也行,如果你能養成認真態度,努力打好也行,但因為大人對孩子沒要求,孩子沒有壓力,沒有上進心,基本遊戲也是打打過不了關了就放棄。

這樣孩子開心嗎?

孩子在學校並不開心,大人對孩子沒有要求,孩子學習不好,在學校老師不愛,也交不到朋友👬。我基本沒見過他們開心笑過。學習上有困難不是想辦法去解決,而是說:這個對我來說太難了。

我兒子跟女兒形成鮮明對比。我也不是對孩子學習要求很嚴格的人,但女兒在北京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己會學習。我老公去了我女兒的學校,老師都狠命誇我女兒。他也看到我女兒回來就學習,不僅學習好,畫畫特別棒,還學習琵琶。每天回來自己安排學習,畫畫和練琵琶。

我老公有點著急了,開始要求孩子學習。但從放養到忽然要求,孩子壓力很大,我老公一要求他們學習,他們就哭,要不就不來我家了,住他媽媽家不願意過來。

後來我看我老公教不行,我就主動接過來給他們補習數學,專業術語我又不懂,但我還是先在網上學了,再教他們。我教過的他們很快就學會了,我要求我老公要求他們,每天閱讀英語,上課要聽講,不能單單依靠我補課。我只能補以前已經錯過的,從現在上課聽講,把老師課堂講的學會。但是,我老公和他前妻都不要求孩子,我是後媽,孩子壓根不聽我的。補了一段時間,我發現他們依然上課不聽講。下課來找我補課。我又要上班,還要自己先學習,再給他們補習。

後來我決定放棄起源於:有一天,我在家等他們來補課,他們來了之後告訴我,他們媽媽說他們今天不用學習,因為他們去海灘的時候,把背部曬傷了。我心裡很不是滋味,我費勁給你們補課,你們今天不想上,也不早給我說一下,讓我一直等著。而且你們說不上就不上。後來我就告訴我老公,這課沒法補了,我周末也很累,也需要休息。

現在他們也馬上高中畢業了,依然每天打遊戲,看視頻。別的這麼大的孩子,在澳大利亞早就開始兼職工作了,他們不學習也不找工作。

看我老公和他前妻心真大,也不著急。

我問兒子,高中畢業後準備幹什麼?他們自己從來都沒有想過。也不知道自己能幹啥,要幹啥?

這樣養孩子真的就養費了。

楚時文說:

我大伯家兩個兒子,也就是我親堂哥,一個今年43歲,一個今年40歲。兩個堂哥都是初中學歷,大哥好歹讀完了初中,只是沒有考上高中,二哥是初二結束就沒讀了。

大伯和大媽以前是做服裝生意的,家裡經濟條件在我爸兄弟幾人中是最好的,兩個兒子更是他們在家族裡面耀武揚威的依據。

二哥

先說我二哥吧,從小就是那一代的土霸王,小孩子都怕他,因為他打架非常厲害。小地方的人見識都不多,看見我二哥一天到晚竄上竄下,就建議我大伯把他送去學武功。那時候80年代末,都是受電視上面武俠電視的影響,我二哥聽見鄉親這樣的建議後,就跳著腳說不喜歡讀書,要去學武功。

大伯與大媽商量了一下,說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於是把他送去了河南少林寺。那時候的少林寺還沒有商業化,所以教孩子都是實打實的基礎功,不可否認對孩子的體格確實鍛鍊得不錯。我二哥在那邊學了一年多,就堅持不下去了,太苦了。於是把他接回家了。

這一回來不得了,周邊半大少年都在傳二哥從少林寺學成歸來,比以前厲害多少倍。一傳十十傳百,終於有街上的小混混們找上他拉他入夥了。自此以後開始了他所謂的自力更生的路。90年代有幾年公安嚴打,對一切犯罪案件都是從重處罰。我二哥17歲那年,跟一個同伴一起坐摩託車上搶別人的包,後來追趕的時候被同伴甩下。同伴跑了,他被群眾抓了,直接扭送到公安局。

高潮來了,他「義薄雲天」地保護同伴,拒不交代同夥,直接被判了十年。我大伯為了他,打點出去十幾萬也沒有成功減刑一年。因為他的案件被當地派出所定義為典型案件,他是「主角」,群眾眼睛都盯著。

出獄時已經27歲多了,他那些兄弟們已經分布在五湖四海,很多都聯繫不上了。在家遊手好閒了兩年,我大媽託人給介紹了一門親事。二嫂是個非常賢惠的人,婚後不久就生了一個兒子,然後把二哥帶著一起去廣東打工。結果沒幾年,嫂子就回家鬧著要離婚,因為二哥成天惹是生非,在家還家暴她。她忍了幾年,覺得二哥無藥可救,只能快刀斬亂麻脫離苦海。

離婚後,我的混帳二哥還去跟蹤嫂子,只要看見她跟男的說笑,不管是她領導還是她客戶,都衝上去一頓暴打,把嫂子逼得苦不堪言。後來在家族長輩的管教下,才消停。一直到現在40歲了,還在家啃老,稍不如意就吼大媽。大媽這幾年尿毒症,每周透析三次,經濟本來就緊張,還被兒子「剝皮啃骨」,也算為年輕時沒有管教好子女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大哥

然後說我大哥,為什麼放在後面說,因為相比較而言,大哥還算成器,但也走過太多的彎路。大哥和二哥是親兄弟。

大伯和大媽那時候忙著做生意,完全沒有管教小孩,所以大哥讀完初中沒有考上高中,也不願意去讀中專,說要自己在家研究小說,以後當一個像金庸、梁羽生那樣的人。還給大媽舉例說金庸多有錢有社會地位。

好吧,大媽是愛孩子的,一直認為兒子的話是聖旨,兒子的選擇都是對的要支持。於是大哥在家研究武俠小說。晚上看小說白天睡覺,顛倒黑白地過了不知道多少年,我都懶得去算了。反正我讀高三那會,因為學校離大媽家很近,媽媽為了我能休息好,讓我在大媽家借住了一年。那時候我每天下晚自習回去時能見一面大哥,其餘時間我上學他睡覺,見面很少。大哥比我大6歲,也就是說我那時候18歲,大哥都24歲了,從沒見大哥寫出過一篇完整的文章。

但是大媽還是沒有逼大哥出去工作,任由他在家「白天不懂夜的黑」!後來一直到我大學畢業,才聽說大哥去了廣州,跟著別人一起賣汽車。因為大哥外形不錯,後來跳槽到賣奧迪的4S店,一直到現在在廣州管理著兩家門店的銷售了,據說收入還不錯,在珠海買了房(大哥在廣東老鄉會上認識了大嫂,大嫂工作的珠海),現在一兒一女生活還算圓滿。他自己的原話是,雖然沒有讀多少書,看了十幾年小說還是有一些收穫的,所以你看,多讀書還是有好處的哈。

但是大哥已經好幾年不回老家了,即使他媽媽尿毒症,可是家裡那個像「無底洞」的親弟弟是他不想來往的人。

以上就是我大伯家的現狀,原本引以為豪的兩個兒子,一個啃老十幾年,一個啃老到現在。他們年輕時奉行的就是:我家有錢,我不逼孩子學習,支持他的愛好和選擇,兒孫以後自有兒孫福。事實卻證明,這類兒孫的福氣都是建立在吸血啃老上面,最後的受害者除了子女本人以外,還有父母本人!

最悽慘的晚年,就是有一個不成器的子女,所以不要在能改變他們的年代,做出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希望看到這裡的友友們引以為戒!!!

奶爸安迪說:

說個真事兒,我高中的英文老師——嫣,氣質美女一枚,當年她的英語課那些最後一排的淘氣男生都不說話,不睡覺,全神貫注表現都希望被她誇獎的那種。生活裡嫣屬於經常忘了自己鑰匙在哪裡,開車總迷路,明明手機在包裡卻滿世界找手機的「馬大哈」,遇事從來都是哈哈一笑而過的性格。可以說真的很佛性,但我覺得更像「貓」的性格,因為她不是不在意,而是看淡了很多事,懶得在意。

嫣是單身媽媽,有個可愛的女兒叫伊伊。嫣對伊伊的學習一直都是「放養式管理」,不要求孩子考試必須成績多好,伊伊要是作業太多,寫到很晚,嫣還會主動告訴女兒,別寫了太累了。別的孩子家長都搶著給娃報名課外補習班,但是嫣問伊伊想補習嗎?伊伊說想滑雪,於是美麗的媽媽就給孩子報了滑雪課,而沒有去給小學老師交補習費用。為此小學老師有一段時間還會時不時故意在班裡說說伊伊心思不在學習上。

媽媽沒有給伊伊報過一個課外學習補課班,反而是只要伊伊自己說想上的興趣班,比如畫畫,演講,滑雪等等全都不論學費價格,不眨眼的滿足伊伊。而伊伊這孩子也是爭氣,每次考試都是班裡第一第二,平時休息在家不玩遊戲就愛看書,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是每天都要寫日記,因為媽媽是英語老師,所以伊伊更是覺得自己的英語成績必須是班裡甚至年紀第一,要不然自己就沒臉回家見媽媽。可要知道,媽媽從來沒有要求過這些。

因為嫣自己出書,寫自傳,也願意分享她和伊伊的生活瑣事在朋友圈,而我又是嫣的忠實粉絲,所以基本見證了嫣帶大伊伊的過程,很多時候真的是屬於媽媽讓孩子出去玩玩吧,孩子會說我上次考試沒考好,不把這個題搞定我絕不去玩的狀態。

伊伊以很好的成績考上重點大學已經1年多了,和媽媽分開自己闖蕩,母女兩人依然是朋友一樣親密無間。伊伊會分享她的每一件特別的小事,那怕是今天見到了一個師哥真的很帥。而嫣也會像閨蜜+死黨一樣給女兒分析每一件事的好壞利弊。而伊伊在大學裡也是參加了很好的社團大家都很喜歡她,當然她的學習成績從來就沒有被擔心過,到大學也依然是排名前列!

這是我親自經歷的一個從小學到大學,十幾年的媽媽育兒的經歷,嫣的育兒理念也一直會影響到我現在帶孩子的方法。沒有打壓,沒有逼迫,對孩子給予充分的自主和肯定,關鍵是父母指的路對,人生觀,價值觀的導向都非常正。這個過程嫣並不是每天苦口婆心的說,孩子你應該幹嗎,你怎麼沒有幹嗎。而是正身律己的10年如一日的用自己的行動來讓女兒看到,做人應該這樣!

所以奶爸Andy想說,孩子的未來或許我們不可預期,但是我們真的能通過自己的言行和價值觀匹配的行為來影響到我們的孩子很多!不要總是想著「棍棒底下出孝子」之類的話,真正孩子的人格塑造和學習能力培養來自於你從小對她潛移默化的鼓勵、鍛鍊和方向的給予!

簡單的老閆說:

有一個鄰居的一個男孩,不想學習,媽媽就說,不學就不學吧,社會這麼大還能餓著人?

上初中時,家裡買了一輛摩託車,因喜歡炸街的感覺,就安了炸街的排氣筒,反正不用學習,晚上就開出去,大街上嗷嗷一陣。

後來家裡又買了一輛汽車,還是安裝炸街排氣筒,晚上就去街上嗷嗷一陣,走到小區速度就像飆車,多次差點撞到在小區跑的孩子,別人有怨言,都討厭他,苦於管不了,小區為了小區人群的安全,安裝了多個緩衝障礙。沒文化的孩子沒素質,不懂別人的眼光,依舊我行我素。

去年父母託人給孩子找了一個工作,因為不服管,沒文化,被辭退了,從此就一直在家裡混日子,有時還能看到這孩子,罵幾句他的媽媽。

不上學的結果就是這樣,嚼爹嚼娘的孩子最後都得成為社會的底渣,結果由老天定奪。

孩子是不能自由成長的,孩子的愛好是幼稚的,沒有目的性的,沒有知識做基礎,連本身的進化速度都跟不上,很有可能無序成長,長成一顆歪脖樹。

比八卦多一卦說:

一個熟人的兒子就是這樣養育的,現在50歲?可以自食其力,他讀書讀到小學就沒有讀了,光顧著玩去了,讀不進去,但這孩子知道讀書是有用的,所以後來他自學了計算機和商業經濟,專升本,客觀的說,他有文憑。

他小學沒讀之後,在社會上玩了一陣子,那時候,他父親打算送他去海軍,還託人給他辦了一個中學畢業證,而他叔叔在海軍部隊是個不小的軍官。他叔叔可以帶著他在身邊做個警衛員什麼的。本來挺好的,結果他打架進去了,沒搞成。

部隊進不去了,他父親想啊,總不能這麼玩下去吧,就去學個手藝吧,於是讓他去工地上搬磚,做水電安裝這樣的技術活。這傢伙,在工地上幹了兩年,電工水平可以達到獨立配置配電箱的地步,這個時候,他不做了,他覺得自己不應該在工地上混一輩子。

於是他開始自學,那幾年時間,他都在讀書,在家裡讀,因為目標明確,他的想法是將來幹經濟方面的工作,或者從事計算機方面事業,跟在學校讀書不同,自學的時候他的動力反而更大了,幾年下來,文憑到手。

當時是八十年代末,網際網路在國內才興起,此時,他父親就跟他說,你也長大成人,也該自謀生路了,老子不可能養你一輩子。他父親給他施壓,從法律上來說,這也說得過去,那個時候的他,已經二十多了,父母可以不管。

他跟父母要了三千塊錢,拿兩千塊錢在二手市場買了一臺奔騰電腦,還有一個大屁股顯示器,他開始研究編程,研究網際網路,研究如何搭建網站。當時上網都是電話線,他在家裡接電話線上網,一個月就把電話費給用爆了,他爹大發雷霆,問他究竟打了什麼電話,一個月幾百塊的電話費?

他無言以對,但對電腦的熱愛促使他做出了第一步改變。他跑到外面隨便找個一個包吃包住的工作,早九晚五,一個月七八百塊工資的那種。然後他帶著電腦就去上班,白天上班,晚上研究電腦,研究編程。

幾個月的時間,他做了一個鈴聲下載網站,很簡單,但是賺錢。以前的手機不想現在這麼強大,早期的手機在彩鈴上是個高頻消費。他做的那個鈴聲下載網站,一個鈴聲一塊錢,一個月輕輕鬆鬆入帳幾萬塊。當時的谷歌還在國內,他又做了一些站群,接入谷歌廣告開始賺美元,總之那幾年他的確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並且用這筆錢直接在武漢三環附近買了房子,130平方,總價也才3-40萬。

隨著PC端遊的崛起,他自己開發外掛,自己搞幾十臺電腦搬磚,這個就不用說了,稍微懂一點的人都知道,早期玩這個的,基本上都賺飽了,他也不例外。這個時候他談了女朋友,兩人的感情非常好,女的是個大學生,談了幾年,因為女方的問題,最終導致分手了。

後來隨著網際網路的行業的慢慢規範,他改行了,他在自己家鄉的一處山水福地,蓋了幾層房子做民宿。他那個地方也是個旅遊景點群,離城市也就四十分鐘的路程,民宿其實後來才擴建做起來的,一直到今天,他跟老婆和幾個親戚在打理,他的孩子在讀書。

他就是一個放養的典型,他父母基本不怎麼管他,但該支持他的時候也會支持。普通家庭,家裡兄弟姐妹多,想正兒八經的教養也不現實。從放養的角度來說,一個人將來成什麼樣子,跟他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很關鍵,就是自己有個明確的做人目標,比如這老小子,他想成為一個技術白領,雖然最終也沒做成,但也差不多。

人不能沒有目標,即使是放養。

把段子匯成日子說:

我閨女小學二年級開始抽動症,到三四年級嚴重的時候無法握筆寫作業,所以從小沒逼過學習。小學到初二期間成績一直班級中下遊,初三抽動狀態幾乎消失,她不想去念職高,所以初三寒假開始補課,中考到了我們這第二好的高中。因為學習習慣和能力都不夠好,高一結束,從班級前十到班級倒數前十。高二階段性學習,成績上竄下跳。高三寒假又一頓狂補,這次高考過一本線20分,我倆都很滿意。她學習生涯的十二年裡,別的孩子在補課時我們自由行玩了五十多個城市,爬遍了我們家鄉四周的大小山包,有一個特別棒的身體素質,從小到大除了疫苗沒打過針。帶她參與我朋友的公益組織,定期去福利院給腦癱孩子洗澡,打掃衛生。助學青海那面和她同齡的兩個孩子到初中畢業。又接手了一對雙胞胎孩子的助學任務。我閨女從小除了學習不夠好,身體好,性格好,積極又陽光。我相信步入社會後,一個勤勞肯幹,內心善良,充滿陽光的人運氣不會差。

記憶的行走說:

我說兩個真實的事例,是我孩子高中時我陪讀遇到的。

兩個都是男孩,是同屆,一個是本市的,一個是下面縣城的,就讀於同一個初中,並一同考上了市裡的重點高中。但兩個男孩在初中時的學習態度、學習成績有著天壤之別。本市的這個男孩從小學到初中一直是妥妥的學霸,學習根本就不用家長操心。而從縣城來的這個男孩是通過考試才進的這個初中,成績肯定優秀,不然也考不進來。不知是離開了家鄉,來到了一個陌生地方的不適應,還是怎麼了,總之,剛上初中就開始叛逆,迷上了遊戲,成績直線下降,家長做工作,老師做工作都收效甚微。他媽媽急得沒辦法,但她始終沒有放棄,最終採用了不是辦法的辦法,看著他,白天到黑夜,寸步不離,晚上睡在一張床上,用手抓住她兒子的腳。有時實在太困了,孩子就偷偷溜走了,她醒了後不管是幾點,總是要到網吧裡把孩子帶回來。就這樣艱難的度過了初一、初二兩年,進入初三後,不知是感動了蒼天,還是孩子良心發現,總之,孩子慢慢地減少了上網的時間,隨著初三課業的加重,中考臨近,他居然徹底忘掉了遊戲,一門心思投入到學習中,最後以微弱的分數優勢考進了市重點高中。高中三年孩子的學習一路突飛猛進,考上了一所不錯的211。

再來說說另一個孩子。這個孩子中考是以統招分進的這所重點高中,進了實驗班也就是重點班。變化發生在高一的第二學期開學,開學了,他忽然不去上學了,要求他媽媽專門裝了寬帶,一門心思在家玩起了遊戲。而他媽媽居然都答應了他。因為他兒子對她說,讓他玩一年再去上學,她相信了,就這樣放手讓他在家玩遊戲。結果,大家肯定都猜到了,一年時間過去了,她兒子沒有回到學校,那一屆高考結束了,她兒子還在家打遊戲。

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就是為人父母,我們把一個新生命帶到了人世間,這個小生命和其它動物沒區別,是父母、老師、社會讓他們一步步成長,一天天學習,慢慢地區別於動物而成長為人。動物都有訓練子女生存的意識,我們作為最高級的人類,怎麼能對孩子放手不管,任其自然發展呢?小樹要育才成才,何況是人呢?孩子不學習,沒知識沒有生存的技能,只能優勝劣汰被社會淘汰掉。

劉閒閒說:

如果一個家庭真的不逼孩子學習,支持他的所有愛好,這個孩子的未來會怎麼樣?事實是,不同的孩子即便同樣對待也會有不同的結果。我身邊恰好有兩個完全相反的例子,說給大家聽一下。

我的鄰居是一個大學老師,她老公當年也是211高校畢業的。她老大是個女兒,從小在學習上就沒管過。幼兒園的時候,別的家長都在糾結是送公立還是送私立,畢竟私立幼兒園教的東西比較多,只是費用要高一些,而我這個鄰居連考慮都沒考慮,直接就把孩子送到了公立園。她認為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這麼小,就是要好好地玩。

他們老大上了小學後,他們從來沒逼迫過孩子學習,可孩子反而自律性很強,每天放學後先寫作業,什麼時候寫完作業什麼時候才玩,孩子的學習成績自然也不錯。班裡同學家長給孩子瘋狂地報各種興趣班,鄰居也帶他們老大考察了一番,這個孩子從小就比較有主見,也比較特立獨行,她說她喜歡擊劍和大提琴,於是鄰居就給她報了這兩樣。大提琴還算是比較熱門,那時候學擊劍的孩子太少了。本來鄰居想的是,這也就是作為孩子的一種興趣愛好,可能學一段時間就不感興趣了,可是她女兒讓身邊所有人刮目相看。

擊劍和大提琴都是一周去一次,可鄰居的女兒每天在家都會抽出時間來練習,從來不需要鄰居提醒或是強迫,每天寫完作業自覺的抽出一定的時間練習,只能說這個孩子的自律性真的太好了。小學六年級大提琴考完了十級,而小學和初中的時候,她參加了大大小小很多場擊劍比賽,有單人賽也有團體賽,金牌、銀牌拿過很多次。有人好奇她的學習成績怎麼樣,只能說是非常優秀,每年都會被評為市優秀三好學生。

這個小姑娘自律性強的讓我們成年人都自愧不如,她上初二的時候知道愛美了,嫌自己太胖,於是每天放學回到家後,不管學習到再晚,都會到樓下跳一個小時的繩,半年瘦了三十斤。

孩子某一方面比較出類拔萃不稀奇,稀奇的就是不管這個孩子做什麼都可以做得很優秀,這種孩子、這種家長,怎麼能不讓人羨慕呢?鄰居說她從來沒給孩子報過任何輔導班,她認為她孩子最大的優點就是善於總結錯誤。從小學她閨女就開始整理錯題集,一直堅持到現在。而現在,她女兒在我們市最好的高中讀高二,成績沒掉下班裡前三過,她的理想學府是復旦大學,小姑娘對自己很有信心。

有人說,孩子優秀不是天生的,是後天家長培養的,可有些人,真的是天生就優秀。我這個鄰居前幾年又生了老二,是個男孩,她打算繼續沿襲對她老大的教育方法,在學習上不逼迫,支持他的興趣愛好。現在老二五歲,剛剛上幼兒園中班,等以後我再來更新她兒子的情況。

另一個是我表哥家的孩子,她也是個女孩,因為表哥是做生意的,經濟條件比較好一些,他女兒從小就錦衣玉食,想要什麼就給買什麼的那種。表哥和表嫂雖然也注重孩子的學習,不過卻不想太逼迫自己的孩子,更希望她能隨性發展。一歲多點就經常帶她去上早教,幼兒園和小學都是上的他們當地最好的私立學校,幼兒園的時候還看不太出來什麼,小學三年級之前成績也還可以,可上了四年級之後成績就不行了。

興趣愛好倒是挺廣泛的,今天想學跳舞,明天想學彈鋼琴,表哥表嫂不管她學什麼都挺支持,家裡樂器一大堆,可就沒有一樣堅持下來的。現在成了每樣都會一點,就是沒有一樣學出成績來的。小升初的時候,成績考得一塌糊塗,繼續又找了家私立學校讀初中,現在讀初三,底子都沒打好,估計以後學習成績也不會很好了。

這兩個孩子的教育方式差不多,家長基本上都是在學習上不管不問,興趣愛好上很支持的,可他們的結果卻截然相反。事實證明,自律性強的孩子,即便你不逼迫他們學習,他們也會自己逼迫自己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差了,而對於自律性不強的孩子,孩子本身就不會自覺學習,家長再不盯緊一點,那他們的成績肯定不會好了。

對於學霸型的孩子,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他們在學習上是有天賦的,除了有天賦,還離不開他們的自律性,離不開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然而,有天賦的孩子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孩子都是比較普通的,如果想讓他們有個好的成績、有個好的未來,那麼就需要我們家長逼迫他們學習,逼迫他們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鄰居的女兒即便不報輔導班成績都很優秀,可事實是,大部分孩子,即便報了輔導班也趕不上她孩子優秀,那麼,對於大部分資質比較普通的孩子來說,我們家長有什麼理由不監督、不逼迫孩子學習呢?而從娃娃抓起,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往往可以讓家長在以後的監督孩子學習方面事半功倍。我們也不想逼迫孩子學習,我們也希望孩子能隨性而為,可現實就是,孩子現在少吃的苦,等以後都會加倍地吃回來。雖然學習上考驗的是孩子,可同樣對我們家長也是種考驗,所以,我們和孩子一起加油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2421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