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如果不幸被困在野外並且被兇悍的狼群包圍了,只有兩把衝鋒鎗,應該如何保護自己?

郭成軍說: 有一把衝鋒鎗就足夠了,有報導稱,有人在西藏探險時,被狼群包圍時,點燃鞭炮狼群被嚇跑。 衝鋒鎗是殺人…

郭成軍說:

有一把衝鋒鎗就足夠了,有報導稱,有人在西藏探險時,被狼群包圍時,點燃鞭炮狼群被嚇跑。

衝鋒鎗是殺人利器,有效射程200米,不要說狼,就是老虎都能打死。

就按大的狼群30隻,現在恐怕沒有這麼大的狼群,我軍士兵的攜彈量是400發。我們就按400發子彈計算,當狼靠近人20米時開槍,命中率幾乎百分之百,如果蹲下平射的話,既使沒有受過專訓練命中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打死30隻狼,槍法好的話,30顆子彈就夠了,槍法差的60顆子彈足夠了。打死30隻狼剩餘子彈300多發,人還是輕鬆能戰勝狼的。

以上只是理論分析,實際上可不是這樣,有報導稱,加拿大一個專門研究狼的科學家,只要人帶上槍,狼聞到人和槍的的氣味,幾公裡甚至10幾公裡的距離就會逃跑。為了靠近狼,研究狼,槍枝反覆用布擦,為的是去掉氣味。

狼在武裝到牙齒人的面前根本不敢交戰,比紙老虎還紙老虎,退一步講,假使狼群進攻時,只要一開槍,狼都會落荒而逃的,什麼前後夾攻,四面圍堵實際上根本不存在。

南極冰火說:

被困野外,一般射手技術,兩支衝鋒鎗,夜視儀,食物,水,八百發子彈,兩個人,有石頭。面對狼群,自保是沒有問題的。

只要人不跑,狼攻擊人的距離不會太遠,它的彈跳力也就六七米,這個距離,用夜視儀擊殺狼應該沒有問題。狼怕聲響,可以在狼距離較遠時打上幾槍,狼就不會貿然對你們發起進攻,兩人背對背站好,儘量瞄準。狼有吃掉死亡同伴的習慣,如果你能打死狼群的三分之一,狼就會吃飽了,就失去了攻擊你們的欲望。

狼怕響聲,槍一響,狠就會本能地四散奔逃,然後再聚集,就算二分鐘聚集一次,一小時三十發子彈足夠,用不了四百發子彈就可熬到天亮。

一群狼一般不過十來支,就是再多,三十支到頂了。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說一人晚上在草原上騎馬遇到狼群,馬敢走了,於是此人摘下馬蹬,用力擊打,狼不敢進身,一直到天亮狼群散去。

玉米宮說:

謝邀!挺有意思的問題,記得在建國初期,在新疆,曾一個加強班去執行剿匪任務,全班人員每人配備卡賓槍,手榴彈,戰馬。當部隊走進叢林深處,一位新兵見前面有一位瘸腿的老狼,擋住部隊的前進道路,新兵毫不猶豫驅馬上前,想刀劈老狼。但是,讓士兵沒有想到的是,瘸腿的老狼,是一個頭狼。老狼好像是位久經沙場的「指揮員」,在它的嚎叫下,近百頭狼,儼然像似訓練有素的群狼。在頭狼的指揮下,有序向部隊發起進攻。然而,部隊雖然是一個班,但是,也是加強班。又是全副武裝。自然對百十頭狼,根本沒有放在眼裡,群狼和部隊經過幾次交鋒,瞬間留下數十隻狼的死屍。可是,群狼越打越多,戰士沒辦法只有爬到樹上,讓戰馬回去報信。當連長見戰馬回來了,而戰士沒有回來,連長是位老新疆,知道出去執行任務的加強班出事了。連長馬上帶著一個排,並帶上火焰噴射器(每個連有一個噴射器班)。騎上戰馬(老馬識途)趕到出事點,見群狼已經把戰士圍在樹上,有些狼開始啃樹了。連長見狀讓火焰噴射器,去燒這些群狼。狼怕火,見增援的部隊來,又帶著火器。留下百十頭狼的屍首。其餘的都逃竄了。這個故事,實際也揭示了,一個人帶兩把衝鋒鎗,要是遇見群狼,估計也是束手無策。除了你是有經驗的獵人。

木蘇君說:

1964年,載有4名戰士的卡車陷入泥潭中,不遠處的樹林裡,9隻狼緊盯著卡車。戰士拿出步槍朝狼群瞄準,車上的老鄉見狀,大聲呼喊停止射擊,馬上抓了一把石灰粉灑向窗外。

狼是群居性動物,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通常由狼群的首領發號施令,出去捕獵時,比單獨行動的戰鬥力更加強大。不幸在野外被兇悍的狼群包圍,只有兩把衝鋒鎗,能不能全身而退還要看自己的實力,畢竟每個人的應變能力不一樣。

8個人的小分隊被狼群包圍,沒有用武力,智取狼群成功脫險

1964年冬天,4名戰士和3名勘探專家接到任務,前往滇西山區尋找礦源,由於那裡的地形情況複雜,怕在山區迷路,來到滇西以後,戰士就在當地找了一個老鄉作為嚮導,老鄉經常去山上砍柴,熟悉山裡的環境。

天還沒有亮,8個人組成的小分隊,開著一輛卡車朝山的方向前進。

前幾天,剛好下了一場雨,路面坑窪不平,有很多泥巴,卡車前進的速度很慢。

荒郊野外,到處都是漆黑一片,只能看到卡車昏暗的燈光,還有寒風吹過大樹的聲音。

當卡車開到一處山坡附近,路面損毀嚴重,泥濘不堪,車子被陷了進去,不管司機怎麼踩油門,輪胎在路面打滑,用不上力,車子無法動彈。

實在沒有辦法,大家下來推車,兩邊都站著人,正在用力推車的時候,一名士兵發現不遠處的樹林裡,閃爍著幽幽的綠光,於是用手指向那邊。

老鄉往樹林瞄了一眼,說狼群來了,趕緊上車。

狼群的距離越來越近,戰士們在車內,數了一下,總共有9隻狼,僅隔20米的距離,狼群緊盯著卡車,打探情況隨時準備攻擊。

卡車動不了,大家都擠在裡面,也不敢下車,將近持續了3個多小時。這樣耗下去,對車上的人很不利,沒有食物,也不知道這些狼群是否會離開。於是戰士拿起防身用的一把步槍,上好子彈以後,便向狼群瞄準,打算嚇跑它們。

車上的老鄉見狀,大聲呼喊先停止射擊,貿然進攻,有可能會引來更多狼群,戰士放下了步槍。

隨後老鄉馬上從身邊取來石灰粉,灑出車窗外,借著寒風,石灰粉吹到狼群那裡。接著又將煤油倒在地上,用火柴點燃。

過了一會,領頭的那隻狼往前面走了幾步,環顧四周,聞到刺激的氣味,看到前面的火光,沒想到又朝來的方向跑走了,剩下的幾隻狼,也跟著消失在樹林中。

在野外遭遇狼群包圍,人們首先會感到恐懼,狼群不會輕易離開

狼很少單獨行動,一般會成群結隊生活,少則5~10隻,多則30隻以上,其中狼群中的頭狼,各方面的優勢強大,成為首領,所有的成員都要聽從它的安排。

白天的時候,狼群會在洞穴裡睡覺,很少出來捕獵,只有到了夜間,就會行動,捕捉兔子、羚羊、旱獺等動物為食,在食物匱乏時,遇到人類也會發起攻擊。

1、看到狼群就會產生恐懼感

人們在野外遇到狼群,不管手裡有沒有武器,就會感到恐懼,這是人的本能反應。其實這個時候,狼不會貿然行動,會查看周圍的環境,評估進攻對狼群是否有利,若是人拿的武器強大,實在贏不了,也會撤退保命。

在緊張恐懼的情況下,人的大腦,根本就不具備思考的能力,這個時候,只希望快點離開這個危險的地方,下意識逃跑,這是一種示弱的表現,反而會激起狼群的攻擊。

人是兩條腿在跑,最快也很難達到30公裡/小時,就連短跑冠軍博爾特,奔跑的最高瞬速為44.72公裡/小時,比不上狼奔跑的速度。

狼的前腿比後腿長,身體的重心向前傾斜,腿部肌肉發達,奔跑時與地面可以產生很大的抓力,有助於提高速度。

人想要從狼群的包圍圈中跑出來,有很大的難度,除非藉助汽車才可以。

2、狼群有足夠的耐心,發現獵物不會輕易離去

狼群在捕獵時,大多選擇伏擊的戰術,在隱蔽的地方藏起來,等待獵物出現。甚至在冰天雪地,蹲在一個地方,花幾天的時間,觀察周邊的情況也不會放棄。

只要獵物出現,遇到比自己體型還大的動物,或者有的動物會爬樹,它們就會採取持久戰,直至將對方的體能完全消耗,失去反抗的能力,就成了盤中餐。

狼的胃肌可以自動收縮,產生強大的消化功能,捕獲獵物飽餐一頓,生肉進入胃裡也很容易消化,吸引營養以後,將食物殘渣排出,之後7天時間不進食,也沒有多大的影響。

在阿拉伯沙漠地帶,長期乾旱,植被稀疏,環境十分惡劣,在那裡生活著一種阿拉伯狼,體型較小,與普通的狗差不多大,平均重量只有18公斤,但它的食量很大,一次可以吃10~15公斤的食物。若是後續捕獲不到獵物,就會減少活動,避免能量消耗過快,這樣就可以維持17天的時間不用進食。

人被困在車裡,沒有食物補給,天氣寒冷的情況下,超過3天就有生命危險,若是狼群一直打持久戰,不肯離開,將會製造很大的麻煩,最終人還是耗不過狼群。

但也有一種可能,狼群感覺到了危險信號,對生命構成威脅,也會選擇放棄獵物逃跑,不過這種可能有很大的運氣成分。

狼是一種聰明的動物,大腦比狗大20%左右,裡面分布著大量神經元,感受到外界的變化,可以快速做出反應,要麼進攻,要麼逃跑,各項技能被激發出來,根本不給對手考慮時間。

兩把衝鋒鎗,與狼群對抗,要熟悉槍的使用技巧,要有充足的子彈

有兩把衝鋒鎗,被狼群包圍,活命的機會有多大,取決於狼和人的數量。若是3~5隻狼,就算一個人拿著衝鋒鎗,也不會把狼放在眼裡,若是30隻以上的狼群,那就有點麻煩。

雙手拿著衝鋒鎗,對著目標一陣掃射,只會在電影畫面中看到,現實當中很難找到這樣的狠角色,一個人就算有兩把衝鋒鎗,最多也就是換著使用。

普通人用衝鋒鎗,並沒有多少經驗,在恐懼的陰影下,甚至連保險都忘了打開,能將子彈打出去就不錯了,更何況狼群是活動的目標,不像靶子停在那裡讓你瞄準,射擊精度就很難保證。

經過訓練的士兵,從拿槍、上彈、瞄準、射擊,大概5秒鐘就可以完成,但是普通人沒有摸過衝鋒鎗的話,也許就要花1分鐘,說不定剛拿起槍瞄準,狼群已經撲了上來。

經驗不足,用衝鋒鎗射擊時,很容易放空彈,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充足的子彈,若是子彈不夠用,再多的槍也就成了擺設。

所以說與狼群對抗,除了有槍以外,子彈還要能供應得上,熟練掌握用槍的技巧,勝算的機會就大,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

尋找合適的位置用衝鋒鎗射擊,才能給狼群造成更大的威脅

大多數的衝鋒鎗,有效射程在100~200米的範圍以內,如果站在合適的位置,距離越近,子彈的威力也就越大。

以五六式衝鋒鎗為例,當子彈離開槍膛時,產生的動能達到了61公斤/秒,但是在前進的過程中,與空氣產生摩擦,給彈頭帶來阻力,動能也會慢慢下降。

原本計劃開槍以後,打中狼的要害部位,一招斃命,卻因為射擊的位置不好,距離太遠,或有樹木遮擋,有可能子彈擊中狼以後,只是皮外傷,並不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打算用衝鋒鎗向狼群發起攻擊,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雙方的距離,儘量不能離得太遠,也不能太近,找一個隱蔽的地方,防止狼群反撲。

找到合適的位置進行射擊,發揮衝鋒鎗最大的戰鬥力,讓狼群感到害怕,才能避免在攻擊一個方向時,又有其他的狼群反撲。

以最快的時間,將狼群的頭狼擊斃

有句老話說得好:「擒賊先擒王」,這句話用來對付狼群同樣有效。頭狼在狼群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被人們稱為阿爾法狼。外出捕獵時,面對各種複雜的情況,都是由頭狼決定進攻或撤退,其他的狼只是聽從命令。

狼群之所以強大,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分成不同的層級,在一起相互取暖,避免遭受天敵的威脅,在群體內生活的狼,就要按制定的紀律生活,否則會受到排斥,被趕出狼群。

一般來說,在狼群裡面,頭狼的體型高大,看上去霸氣滿滿,不可能是老弱病殘,皮毛比普通的狼更加濃密,多為雄性,雌性頭狼要少一些。

大多數頭狼,都在狼群的前面打頭陣,可以分辨出頭狼時,用槍以最快的速度將其擊斃,整個狼群沒有頭領,就會慌亂害怕,也許其他的狼就會趁機逃跑。

寫在最後

在野外被狼群包圍,有兩把衝鋒鎗能不能突出重圍,具體要看當時的情況,狼群的數量不同,造成的威脅也有很大的區別。衝鋒鎗的火力強大,但也有缺點,在普通人手裡,根本就發揮不出最大的威力。想要保護好自己,只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根據情況隨時做出應變。

一風2008說: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大家肯定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說能,有的說不能。問題的關鍵在哪裡呢?我說,問題的關鍵在遇上狼群的時間、地域、人物和膽識。

我曾經在《一個司機在沙漠裡遇見一群狼》一文中,說到發生在美國西部沙漠裡的一個故事,非常具有典型意義。說是一個司機駕駛一輛車,在大沙漠裡掉隊、迷路、沒油後被數百隻狼包圍,在汽車裡堅持了半個多月,最後被活活困死。司機有槍,而且打死了幾十隻狼,但都無濟於事。因為,沙漠裡的群狼知道司機有槍,它們聚集而來,就是為了吃被人類的槍擊中後死亡的同伴的,儘管有些同伴並沒有死。

這就是狼性,不可思議的狼性。

想到多年前聽到一個故事,是發生在我國東北的大興安嶺的,也是人狼之仗,也很有意思。說的是一對爺孫倆,在冬日的夜晚坐著雪橇遇見一群餓狼鬥智鬥勇的事兒。

有一年冬天,在大興安嶺深處,一對祖孫倆乘雪橇到鄰屯喝酒,爺爺一直喝到深夜才起身打道回府。在漆黑的森林裡,孫子趕著馬,爺爺醉醺醺地倚躺在雪橇上。

忽然,黑夜裡出現了幾對鬼火一樣的眼睛,伴隨著幾聲狼嚎。孫子大驚失色,連忙轉頭大叫,爺爺,狼來了!

爺爺好像沒聽到,繼續睡覺。此時,狼群似乎越聚越多,足足四五十頭,跟在車後,緊盯著它們的獵物——兩個人和一匹馬。

狼群離雪橇越來越近,終於來到雪橇兩邊。孫子嚇得發抖,語無倫次地喊到,爺爺,爺爺,快醒醒……孫子話音未落,只聽「啪啪啪」三槍,雪橇兩邊的幾隻餓狼頓時一個踉蹌,扎倒在雪地裡。

原來,爺爺是鄂倫春族的獵人,解放後,政府為了讓他們更好的打獵,專門給他們一些舊式半自動步槍。獵人是槍不離手,睡著了都懷抱著槍。剛才爺爺的確喝多了打盹兒,聽到孫子一叫頓時一機靈,舉槍就打,三槍撂倒兩隻狼。

正在追趕雪橇的狼群見同伴中槍,頓時四散而逃。爺爺馬上對孫子說,掉頭,殺回去!孫子馬上將雪橇掉頭,迎著狼群衝去。槍聲不斷,狼群接二連三地倒下,伴隨著槍聲是一陣陣狼群臨死前的哀嚎。幾分鐘後,狼群逃進密林深處。

爺爺和孫子連忙從雪地裡把死狼拖上雪橇,飛也似地疾馳回家了。

後來我才知道,美國的沙漠狼生長環境惡劣,餓急了,連自己的同類都吃。大興安嶺地區的狼,由於食物充足,一般不會食用自己的同伴。它們平時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只是冬天食物少,餓急了才會主動攻擊人類。

靜靜地可樂說:

很高興邀請作答!

首先考慮到狼是智慧生物,它已經產生對槍枝、火藥氣味的警惕,當人的味道和火藥味混到一起出現時,即便是規模龐大的狼群也會躲得遠遠的,尤其是在夜晚,狼群會被槍枝的聲響和槍口火焰嚇到,遠離這些目標幾乎是狼群的條件反射,因此攜帶槍枝的戶外活動很難有表現的機會。但也千萬不要以為有了槍枝人就能戰勝自然,因為一旦和狼群發生戰鬥會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出現,比如說關鍵時刻卡殼,這種狀況就是非常要命的。

有一個70年代在內蒙草原執勤放哨的老兵親身經歷寫了一篇文章。他被60隻狼包圍在崗亭,有一把56衝,120發子彈。木質崗被咬了幾個大洞,打完120發子彈。死了7.8隻狼。幸虧營地人員開車趕到,不然必死無疑。一個人與狼相遇,如果這個人恐懼,會分泌出某種化學物質,狼嗅到這種氣味會愈發興奮,多半會選擇速戰速決的方式解決對手。如果那個人十分鎮靜,狼也會考慮打持久戰,慢慢消耗對手的體力。 人們對狼敬畏,主要是害怕它們的智商。

要想戰勝狼群一要彈藥充足,二要看地形是否對已有利,三看頭狼的勇氣。如在寬闊的平地上,被吃掉只是時間問題,如在樹上,山洞或身後是山崖、河流等狼不能穿越的地方,則還能一博。遇事不能只想像外在因素,多考慮考慮內在因素,試想,槍一響,狼還在與你對峙嗎?山裡人遇狼時,放一隻二踢腳就嚇跑了狼,更何況你手握兩支殺狼如割韭菜的衝鋒鎗。此外,也不要妄想在夜晚偷襲狼群,雖然使用夜視裝備的槍械可以輕鬆狙殺狼群目標,但由於狼的嗅覺極為靈敏,一旦激怒了狼群就有可能陷入持久戰,狼群從四面八方湧來,它們的鼻子就是單兵雷達,對射手的動向了如指掌,此時槍械的優勢難以發揮,人還真有可能被狼群擊敗,結果也肯定是致命的。

春天來了7270說:

衝鋒鎗對付人也許有效。要是對付兇殘捕食的狼,也許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因為狼進攻你提前都做好了一切準備了,才會進攻你的!尤其是高原地區,草原,雪山區的狼,兇殘有力,非常難對付,最後幾乎都是狼的口中食。

狼是動物中捕食最聰明的動物,它們的戰術不能忽視,尤其是夜間碰上狼群,就算再給你兩把衝鋒鎗,最後你也得成了狼嘴中的食,就算骨頭也剩下不了幾塊。

最大的狼群有上百隻狼,最少的也得有二,三十隻狼。狼群中都有頭狼,如果你發現不了狼群中的頭狼,如果你打不死頭狼,狼就會越來越多往這裡集結,甚至達到幾百隻狼。

狼一般都是以靜制動遠遠的圍著你,不停的搔擾你,讓你暴躁,讓你勞累,讓你害怕,讓你飢腸轆轆。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你一會就精疲力盡了,這時候狼就該進攻了,三個,十個,二十個,車輪戰來進攻你,遠處還有圍堵的,埋伏的狼,還有趁機偷襲的。

如果你頑強霸氣,難收拾。狼被你打死不少了,這時頭狼就會不斷嚎叫,呼喚狽。狽比狼小,極其聰明,有招數,有計策,就像狼群中的「軍師」。俗話說:狼狽為奸!

狽要來了,狼的戰鬥都是百分之百的勝利,就算再大的獵物也得死於狼口。

以前聽老人們說,四肢健全的狼好對付,就怕三條腿的狼,這種狼十分狡猾還兇殘,它的那條腿都是被自己咬斷的多,也有的是被狼夾子打斷的,或爭奪領地時被咬壞的。

狼還會盜洞進攻,如果地方土質適合盜洞,它們就會分成了兩個陣容,一方圍攻你,一方悄悄的盜洞十分快,一會兒就盜在你的腳下。你的注意力不會老注意腳底下,這就是狼偷襲你的最好時機,洞離地面最多十幾釐米,狼慢慢的會破土而出,突然竄出來咬住你的腿和腳踝骨,其餘的狼會一擁而上一塊撕咬你的。

所以說,千萬不能忽視了狼的戰鬥力,也不能忽視了狼的團結互助的力量,更不能忽視了狼的聰明和兇悍。狼是動物中最團結協作的動物,人永遠都沒有狼的這種團結一心的精神,俗話說:猛虎還害怕群狼呢,何況是人呢……!有些人說狼怕火,可是再大火,也有熄滅的時候,火沒有了,狼可是越來越多,一樣會吃掉你。

不相信,可以找幾個倒黴鬼去試驗一下就知道了,看看到底誰是勝利者!

Danny的便籤說:

看下面的評論都是自己瞎猜。

講一個真實事件。50年代黑龍江,冬天,一個班長奉命帶兩名戰士去軍馬場帶回十幾匹軍馬。路上遇到兩隻狼跟蹤,他們開槍打死一隻,另一隻跑到遠處嚎叫,不久聚集過來很多狼。嚎叫聲此起彼伏,軍馬也受驚,三人有些控制不住馬群了,於是只能停下來將所有馬拴在樹上,三人並沒有對付狼的經驗,爬上樹預備狼進攻時射擊。但狼不進攻,一百米外等待,最少三群狼,有幾十隻。三人合計狼估計會夜間進攻,到時他們什麼也看不見,無法射擊。而且他們只有每人五發子彈,總共十五發,已經各消耗一發了,還剩12發,不夠打死所有的狼。況且黑龍江冬天夜間氣溫零下幾十度,人在野外不被凍死的。

於是三人絕對一定要白天衝出去,帶著馬無法衝,十幾匹馬受驚四處亂跑,會被狼逮住。損失馬匹,就是沒有完成任務。於是班長決定派一個戰士趕回軍營去報信,讓部隊來解救他們。班長掩護送信戰士各騎一匹馬衝出去,留一名戰士樹上監視。班長和戰士並未受到狼攻擊,確定送信戰士安全,班長返回來繼續看管軍馬。整個過程狼群都沒有攻擊。天色漸暗,氣溫驟降,留守兩人凍得槍都拿不穩了,如果救援不到,馬會全部損失,兩個人也會凍死。就在天色快全黑時,部隊來人了,狼還不願意離開,於是火焰噴射器照著狼群噴過去,狼群慘叫四散逃跑。

狼普遍怕人怕槍不假,但狼也知道晚上屬於他們,尤其是冬天的晚上。狼一般不把人當食物,但食物在人身邊他們還是敢於攻擊,善於攻擊的。

浮世塵塵說:

兩把衝鋒鎗在手,6個彈夾幾百發子彈,配有紅外瞄準器,防彈頭盔外加高性能夜視儀。如此豪華的裝備,這可是武器愛好者夢寐以求的行頭,正所謂槍壯人膽,就算一個人走夜路也不擔心了。

那如果不巧遇到了兇殘的狼,不是一隻,而是一群,結局會怎樣?是成為狼群的食物?還是狼成為自己的食物?結局可能都不是。

狼是一種兇殘的肉食性動物,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以及美洲大陸,是分布最廣的哺乳動物之一。狼的種類也有很多,體型也是各異。分布於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基奈山狼,是狼中體型最大的,體長能達到2米,肩高能達到1米1,體重達到100kg,可惜的是,在1915年這種狼就因為人類的大肆捕殺而滅絕了。

現存最大的狼是北美灰狼,體重能達到70kg,北美灰狼是北美洲最頂級的掠食動物之一。它的牙齒擁有700磅的咬合力,一旦被咬住,那就是連皮帶肉撕下來,也能咬碎人的骨頭,人如果赤手空拳跟這種體格的狼肉搏,那只能說是兇多吉少。

狼的奔跑速度能達到五六十公裡,而且狼的耐力很好,能以這樣的速度奔跑20分鐘。我們人類跑個10km都需要一個小時,在奔跑速度上根本無法跟狼相提並論。如果再考慮到荒郊野外,地形複雜這些因素,靠跑來擺脫狼幾乎不可能。

兇殘是狼的一個方面的特性,狡詐也是狼的另一個特徵。狼是智商最高的動物之一,它們在捕捉獵物時,各狼分工明確,還懂得運用戰術,捕獵方式堪稱高明。

狼捕足獵物大體上可以分為二種:一是搞突然襲擊,趁獵物不注意時,猛撲過去咬住脖子,這一招也同樣適用於我們人類;二是圍獵,有的狼故作佯攻,分散獵物的注意力,有的狼埋伏在四周,但獵物跑得精疲力竭時,伺機出動。

狼往往能捕捉比它體型大的多的獵物,如果是群狼出動的話,連老虎也要退避三舍。面對這樣一群既兇殘又狡詐的狼,在無外援的情況下,逃跑不是明智的選擇。只有利用地形和隨身攜帶的武器智取,才能有生還的機會。

兩把衝鋒鎗就成了制勝的關鍵,一般的衝鋒鎗有效射程在200m,射速高達幾百發每分鐘。只有六個彈夾幾百發子彈,不考慮換彈夾的時間,分分鐘就打光了,衝鋒鎗一個顯著的缺點就是射擊精度不高。

如果幾百發子彈一下子打完了,而狼又沒有全部消滅,那就危險了。一個彈夾也就30~50發子彈,那種滾筒式的彈匣能達到100發。就理想化一點,按一個彈夾100發來算,帶上衝鋒鎗上配的,滿打滿算700發子彈。

一個狼群規模有大有小,少的只有幾隻,多的幾十隻也有,就按一個狼群10隻來算,平攤到每隻狼身上就是70發子彈,也就是平均70發子彈必須要消滅一隻狼,這樣才能有取勝的把握。

好在還配了防彈頭盔,紅外瞄準器,再加上微光夜視儀,70發子彈消滅一隻狼還是有些把握。特別是那個紅外瞄準器,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其中主角就有把這種配備了紅外瞄準具的突擊步槍,基本上是指哪打哪,彈無虛發。只要會基本的射擊和瞄準,都能達到神槍手的水平,這個只能說是理想化的狀態。

考慮到狼群一般是晚上出來活動,我們人類遇到狼群的時間,大概率也是在晚上。我們人類的眼睛如果不藉助外部光源,幾乎等於是瞎子,想像一下,在一個漆黑的晚上,又是在荒郊野外遇到一群狼,那處境該有多兇險。就算那天晚上有皎潔的月光,估計我們也只能看清一點點。

狼視力比我們人類要強得多,又特別是在晚上,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很難在野外遇到狼,主要是狼喜歡生活在遠離人類罕跡的山林裡,我們也不會大晚上沒事找事的跑到那些地方去。我們只能通過影視來了解。

在一些影視作品中,特別是一些紀錄片中,突然發現晚上的時候,狼的眼睛是冒綠光的,給人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那是因為狼的眼球上有特殊的晶點,能夠把晚上微弱的光聚集在一起。然後反射出去,從而看清黑暗中的東西。

如果不藉助外部光,我們人類就相當於蒙著眼睛跟狼鬥,幸好備有微光夜視儀,狼的這一優勢瞬間就給化解了。這道題中說的是兩個人應對一個十隻狼的狼群,也就是一個人對付5隻狼,這個還是相當有難度的。

每人所持有的裝備是相當的先進,可狼是一種相當靈活的動物,想像一下,在一個漆黑的晚上,狼群快速的向自己奔來。心理素質差點的估計會被嚇尿。就算手中持有衝鋒鎗,還配有紅外瞄準具和夜視儀,也難以擊中奔跑中的狼!估計只有心理素質相當過硬的專業槍擊手,才有相當的把握消滅這十隻狼。

如果只是打死了其中一部分狼,其餘的狼只要一近身拼命的撕咬,衝鋒鎗的作用就要大打折扣了。這種兇殘的動物身手是相當的敏捷,牙齒的咬合力又那樣的恐怖。隨便往手,腳,脖子等部位咬上一口,估計人會疼的瞬間失去戰鬥力,那就危險了。

所以,跟狼對陣的時候,首先要搶佔有利的位置,如果附近有高大的樹木,或者是巖石土堆之類的。首先就是要爬上去,要確保狼群不能輕易攻上來,再考慮消滅狼,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不過,我估計真實情況大概率不會這樣,狼跟狗算是近親,生活在農村中的朋友,大部分都有過被很多條狗圍追的經歷。我是一年不知要遇多少回,如果遇到被狗追的情況。只要彎腰作出撿東西的姿態,那狗立馬就四散跑開了,狼當然比狗更加兇殘狡詐。

但如果一開始就用槍打死了一兩隻狼,估計狼也會嚇的四散逃開,根本就不會等到團滅狼的機會。動物有兇殘的一面,也有怕死的一面,只有面對弱小的獵物,狼群才會肆無忌憚的群起而攻之。

所以,只要衝鋒槍「噠噠噠」的一響,估計狼就會嚇得四散跑開了,運氣好的話還能打死幾隻,幾天的口糧又有了。運氣不好的話屁都沒打著,狼就一溜煙的跑了,只要挨到了天明,那就算成功脫險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2459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